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性別與年齡

年齡多在4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為多。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2;

疼痛部位

右側多於左側,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頜的某一點開始擴散到三叉神經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發病最為常見,第一支者少見。其疼痛範圍絕對不超越面部中線,亦不超過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偶爾有雙側三叉神經痛者,占3%;

疼痛性質

如倒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烈難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規律

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由僅持續數秒到1~2分鐘驟然停止。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夜晚疼痛發作減少。間歇期無任何不適;5、誘發因素:說話、吃飯、洗臉、剃鬚、刷牙以及風吹等均可誘發疼痛發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動謹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臉、刷牙、進食,說話也小心,惟恐引起發作。

扳機點

扳機點亦稱“觸發點”,常位於上唇、鼻翼、齒齦、口角、舌、眉等處。輕觸或刺激扳機點可激發疼痛發作。

表情和顏面部變化

發作時常突然停止說話、進食等活動,疼痛側面部可呈現痙攣,即“痛性痙攣”,皺眉咬牙、張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顏面以致局部皮膚粗糙、增厚、眉毛脫落、結膜充血、流淚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緊張、焦慮狀態。

神經系統檢查

無異常體徵,少數有面部感覺減退。此類病人應進一步詢問病史,尤其詢問既往是否有高血壓病史,進行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必要時包括腰穿、顱底和內聽道攝片、顱腦CTMRI等檢查,以助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鑑別。

疾病簡介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neuralgia,又稱痛性抽搐)有時也被稱為“臉痛”,中醫稱為"面風痛",是指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的劇烈疼痛,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是一種非神經性、常人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痛疾病。發病率高,說話、刷牙或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陣痛,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咽,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又稱痛性抽搐。目前臨床上通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並不明白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三叉神經痛一般是指繼發性三叉神經的抽搐痛。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繼發於軟組織損傷、局部感染、外傷、三叉神經所通過的骨孔狹窄、腫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環障礙等。三叉神經痛主要是軟組織損傷後,其他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人非常少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至今還未發現。

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國內外統計的發病率分別是47.8/10萬和62.6/10萬,女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存在於人群中的三叉神經痛實際要比這個數多。

現代醫學對本病診斷是據其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次數、時間和誘因等,在排除顱腦占位性病變之後,其診斷並不困難。就其發病學說而言,有諸如病毒感染學說、病灶學說、缺血學說、頸神經學說、遺傳學說、變態反應學說等等。國內外統計的發病率分別是47.8/10萬和62.6/10萬,女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

就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各學說均無法解釋其臨床症狀。目前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經微血管壓迫導致神經脫髓鞘學說及癲癇樣神經痛學說。

鑑別診斷

牙痛

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往往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局限於齒齦部,局部有齲齒或其它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

副鼻竇炎

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局限性持續性痛,可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局部壓痛等。

青光眼

單側青光眼急性發作誤診為三叉神經第1支痛,青光眼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顳頜關節炎

疼痛局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偏頭痛

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三叉神經炎

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布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小腦腦橋角腫瘤

疼痛發作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見於30歲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布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徵。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X線片、CT顱內掃描及MRI等可協助確診。

腫瘤侵犯顱底

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確診。

舌咽神經痛

易於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齶扁桃體咽舌壁舌根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咽動作誘發。用1%古柯鹼等噴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

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面部神經痛

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摸,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可較重。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1、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對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約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暈、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開始每日2次,以後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極量1.2g。

2、苯妥英鈉(sodium phenytoin):療效不及卡馬西平。

3、中藥治療:有一定療效。

手術治療

1、三叉神經及半月神經節封閉術

1903年,Schosser率先套用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手術通過注射的藥物直接作用於三叉神經,使之變性,造成傳導阻滯,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閉藥物是無水酒精和甘油。周圍支封閉操作簡單,但療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維持3-8月,很少超過1年。半月節封閉術操作相對較複雜,可引起神經性角膜炎等併發症,總有效率72-99%,早期復發率20%,5-10年復發率達50%。

2、半月神經節經皮射頻熱凝治療

是一種安全、簡單、患者易於接受的治療方法,療效可達90%。其理論依據是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經內的痛覺纖維,而保留觸覺纖維。其方法是在X線或CT引導下將射頻針電極插入半月神經節內,通電後逐漸加熱至65—75度,對靶點進行毀損,持續時間60秒。此法適用於因高齡、不能或拒絕開顱手術的患者。

3、微血管減壓術(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MVD手術是目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首選的手術治療方法。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術適應症包括:經影像學檢查確認三叉神經為血管壓迫者;其它治療效果差願意接受手術者;壓迫三叉神經產生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

常見的責任血管有:

①小腦上動脈(75%),小腦上動脈可形成一向尾側延伸的血管襻,與三叉神經入腦幹處接觸,主要壓迫神經根的上方或上內方。

②小腦前下動脈(10%),一般小腦前下動脈從下方壓迫三叉神經,也可與小腦上動脈一起對三叉神經形成夾持壓迫。

③基底動脈,隨年齡增長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基底動脈可向兩側彎曲而壓迫三叉神經根,一般多彎向較細小的椎動脈一側。

④其它少見的責任血管還有小腦後下動脈、變異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動脈)、腦橋橫靜脈、外側靜脈及基底靜脈叢等。責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動脈也可以是靜脈

微血管減壓術的方法是:全麻下,於患側耳後、髮際內縱行4cm的直切口,顱骨開孔,直徑約2cm,於顯微鏡下進入橋小腦角區,對三叉神經走行區進行探查,將所有可能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鬆懈”開,並將這些血管以Tefflon墊片與神經根隔離,一旦責任血管被隔離,產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經核的高興奮性就會隨之消失,恢復正常。絕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立即消失,並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覺和功能,不影響生活質量。

主要危害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1、老年人三叉神經痛發作往往誤以為是牙疼拔牙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得不償失,甚至會誘發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內科疾病。

2、女性三叉神經痛發作比分娩還要疼,承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傷害,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小腦梗死腦瘤等疾病,出現生命危機。

3、小孩長期三叉神經痛會影響孩子語言、行為、智商及閱讀能力的明顯下降,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於較低水平。

4、男性長期三叉神經痛,不僅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會影響性生活質量,影響夫妻感情,破壞家庭和諧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預防方法

大部分病人其疼痛是發作性的,可有幾周,幾月甚至幾年的自發緩解,於緩解期間疼痛可完全消失,很少症狀持續消失,但隨年齡增長其發作緩解期有漸縮短趨勢,三叉神經痛本身並不致命,但可因頻繁發作而使病人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因怕發作而不參加各項活動,大部分病人因怕痛而變得無欲狀,但自殺和嗎啡成癮罕見。

併發症

可並發半側面部痙攣,三叉神經支配區也可發生不典型的面部疼痛,但疼痛的性質與三叉神經痛不同,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總是長於數秒,通常為數分鐘,或呈持續性疼痛,疼痛本身為鈍性,壓榨性或燒灼樣,對不典型疼痛者,外科治療無效,有時導致抑鬱症。

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常揉擦同側面部以求減輕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膚變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脫落,有少數患者出現跳動,抽搐,也有伴有面部潮紅,流淚,流涕,出汗,高血壓等症。

日常保養

1.飲食要有規律!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因咀嚼誘發疼痛的患者,則要進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

2、吃飯漱口,說話,刷牙,洗臉動作宜輕柔。以免誘發板機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蔥等。

3.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凍、受潮,不用太冷、太熱的水洗面;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不宜激動,不宜疲勞熬夜、常聽柔和音樂,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儘量避免觸及“觸發點”;起居規律,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同時臥室不受風寒侵襲。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切忌衝動、生氣,抑鬱寡歡。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這些三叉神經痛的預防較為常見。

5、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這也是三叉神經痛的預防措施。

6、三叉神經痛的預防還有生活、飲食要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飲食保健

三叉神經痛食療方

1、原料:黃芪15克、僵蠶6克、蜈蚣2條、血竭3克、瘦豬肉糜500克、芹菜500克、麵粉500-1000克

製作:將上藥焙乾研粉;芹菜洗淨,在沸水中焯透,撈出切成碎末,用紗布袋裝好,擠出菜汁待用;肉糜中加入中藥粉芹菜、鹽、酒、味素、胡椒粉、拌勻後加雞蛋清2個作餡。麵粉用芹菜汁合好揉勻,揉至麵團表面光滑為止,擀成圓薄皮子,加餡將皮子逐個包成餃子,煮熟後即可服食。

2、原料:花椰菜、白菜花、胡蘿蔔、紅辣椒

做法:

(1)花椰菜、白菜花切成小朵,胡蘿蔔去皮、切片,紅辣椒去籽、切塊,待用。

(2)將全部蔬菜放入溫油中焯一下。

(3)鍋內留少許底油,下入全部原料翻炒,用鹽、雞精調味,再用澱粉勾芡,即成。

(3)每次取豬腦一隻(洗淨),天麻10克切碎,粳米250克,清水適量,煮成稀粥,每日晨起空腹溫服,天麻善祛頭風,豬腦專補腦髓,二者合用,既可補益精髓,又可祛頭風,實為祛頭痛的良好家庭藥膳

上述食療菜譜能夠有效減輕三叉神經的疼痛症狀,但是,在使用前還是要與醫生進行商議。可行後還要以堅持為宜,其實對於任何疾病來說,“堅持”是必要的,方法再好,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是很難與病魔抗衡的。

三叉神經痛飲食宜忌

1、以流食為主,每日五至六餐,應配置高蛋白高糖液體食品,如牛奶沖藕粉牛奶沖蛋花,等厚流質,使患者有包足感。

2、補充鈣及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都有幫助。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神經功能正常,由於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蔔、西瓜、奶製品等都富含鈣質。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也有幫助,如B1、B2、B12等。維生素B族富含於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鳳梨、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維生素B,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

3、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

1、在治三叉神經痛過程中,首先要禁忌的就是硬果類食物。由於硬果需要用力咀嚼,所以經常會誘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發生。因此在治三叉神經痛的過程中,硬果類食物一定要避免。硬果類食物有: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蠶豆等。

2、三叉神經痛的過程中,三叉神經痛患者對於生冷果品也要禁忌。因為生冷食物會誘發三叉神經衝動加強,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因此在治三叉神經痛的過程中儘量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攝取,比如:冰激凌,冰棍,冰西瓜,冰鎮飲料等等。

3、在治三叉神經痛過程中,辛辣食物也是三叉神經痛患者需要避免的。因為這些辛辣刺激食物也會刺激三叉神經,使其衝動加強,誘發三叉神經痛。辛辣食物包括:辣醬大蒜洋蔥京蔥生薑芥末等等。所以說,治三叉神經痛的前前後後,一定要避免接觸這些食物。

4、對於在治三叉神經痛的患者而言,油膩食品科滋濕生痰,乘肝陽上擾頭面,而使經脈閉阻,誘發三叉神經痛。所以,治三叉神經痛的過程中,患者應當避免:肥豬肉、豬肉牛油油炸雞鴨以及冰激凌等。

5、治三叉神經痛的過程中,也要避免滋膩補品。因為三叉神經痛患者屬痰濕、淤血者,應忌服滋膩補陰製品,比如熟地,麥門冬天門冬、玉竹、沙參等。在進行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對於此類補品也要提高一定的警惕,以免誘發三叉神經痛。

神經外科疾病

神經外科學從治療的疾病譜上主要劃分為腦腫瘤、腦血管病和功能腦病。採用手術的方法修正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的醫學分支是為功能神經外科學,早期亦稱生理神經外科學,或套用神經生理學。手術針對特定的神經根、神經通路或神經元群,旨在有意識地改變其病理過程,重建神經組織的正常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