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療法

簡介

據調查顯示,三叉神經痛在我國年發病率約為180/10萬,尤其近三年其患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目前在我國有三叉神經痛患者約25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約6.5萬人,三叉神經痛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痛”。不少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卻走了不少彎路,一開始都被當做牙痛來治療。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即第五對腦神經)分布區域內出現的短暫的、間歇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原發性三叉神經痛70-80%病例發生在40歲以上,女性略多於男性,右側多於左側,5%以下為雙側。

分類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臨床上找不到病因。無器質性損害可循到的一種疾病。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是指由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三叉神經繼發性損害而致的三叉神經痛。多見於40歲以下的病人。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不同點之處在於:疼痛發作時間通常較長,或為持續性、發作性疼痛,而無扳機點。經CT、MRI檢查一般可明確診斷。

診斷鑑別

疼痛特點

右側發病情況多於左側,發病人群集中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扳機點

上下嘴唇、鼻子兩邊、牙齒和牙齦是最常見的扳機點,輕微觸碰或者牽拉都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痛。

疼痛部位

從面部、口腔或者下頜的某一點逐漸的擴展到三叉神經的某一支。隨著病情的加重,疼痛會逐漸的擴大範圍,擴展到三叉神經痛的其他分支,最常被影響的是第二支和第三支,但是不會超出三叉神經分布區域。

疼痛規律

突然發作,突然停止,疼痛是陣發性,持續時間一般是幾秒鐘或者一到二分鐘,不會太長時間,疼痛發作規律不定,隨著病情的加重而逐漸的頻繁,一般在夜間發病幾率較小。發病間歇期和正常人一樣,沒有異樣。

神經系統的變化

大多數患者沒有異常體徵,部分患者面部感覺減退。

疼痛發作性質

像刀割、針刺、電擊、撕裂、灼燒一樣劇烈,難以忍受,甚至造成患者自殺的衝動想法。

誘發因素

說話、洗臉、吃飯、刷牙、風吹等日常的輕微動作均可引起三叉神經痛,所以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表情和動作。多數患者疼痛發作的時候會突然停止說話或者吃飯等動作,皺眉咬牙、張口掩目,用手揉搓面部是最常見的動作。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淚、流涎、面潮紅、結膜充血等症狀。

疾病護理

補充微量元素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患者的康復有幫助。面神經疾病患者會有傳導障礙,所以補鈣很重要,而維生素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患者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主意此類物質的補充。
飲食要有規律
患者應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隨時保持心情的舒暢,切忌情緒起伏過大,抑鬱寡歡。為自己制訂合理的起居時間表,減少三叉神經痛發作的可能。
補充碳水化合物
神經是燃燒和消耗糖的組織,而碳水化合物是糖類的組成單位,維持神經的正常功能需要糖。所以,三叉神經痛患者的飲食應含有高碳水化物來供給能量及保護神經功能。這是三叉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之一。
攝入植物脂肪
脂肪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腦和外周神經組織都含有鞘磷脂,而且磷脂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很重要,還可以增加腦的免疫能力。患者在攝入脂肪時,可選用植物脂肪,以免造成膽固醇升高。
採用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還可以讓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癒,護理方法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可以讓三叉神經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癒。相對西醫而言,中醫藥治療三叉神經痛方面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尤其是絡通康在臨床上的使用,效果顯著,是你遠離疾病的最佳選擇。
此外,三叉神經痛患者要想更好地生活,就必須加強體育鍛鍊,這樣可以增強自身的體質,增強抵抗力。像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都是比較適合三叉神經痛患者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