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簡稱腦癱,是由各種不同病因所致腦部損害的綜合病徵。表現為錐體束受損,同時也可侵及錐體外系、小腦,甚至腦幹和脊髓。臨床上主要表現運動功能障礙,常伴有智慧型低下和癲癇發作。又稱利特爾氏病。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發病率有所下降。預防有賴於孕期保健、圍產醫學的發展、新生兒保健等。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分析圖
大腦性癱瘓(Cerebnalpalsy)又稱痙攣性癱瘓(Litter病),是指組由於腦部疾患而引起的痙攣性癱瘓,往往病人還伴有智力發育障礙、共濟失調、語言困難以及其它方面的缺陷。外科手術僅能對少數病人有效果。而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功能鍛鍊以及語言、職業的訓練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腦性癱瘓在中國的發病率不詳,在美國為7/100000。

由於病因不同其病理改變亦不甚相同。常見的病理改變為腦發育不全,大腦皮質萎縮,神經細胞數目減少,皮質下白質萎縮,深部結構的膠質細胞增生,大腦半球半卵圓中心囊性變,腦室旁軟化,蒼白球及視丘下核可見脫髓鞘改變。另外肉眼可見腦瘢痕、軟化、硬化、萎縮、腦積水等。

本病與腦缺氧、感染、外傷、出血有關。可發生於妊娠期、出生時,也可發生於出生後。發生於妊娠期的病因有:胚胎期腦發育異常,孕婦妊娠早期患風疹、帶狀泡疹、巨細胞包涵體病弓形蟲病等致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孕婦妊娠期的嚴重感染,外傷、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亦可影響胎兒腦發育而致本病。早產兒過期產兒同樣可出現低氧血症,致腦缺氧。分娩時各種原因所致腦缺氧、腦出血、核黃疸均可致腦損害。出生後的腦膜炎、腦炎、全身嚴重感染、頭部外傷亦可造成腦損害而致本病。

類型及症狀

痙攣型(spasticity)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痙攣型
在腦性癱瘓的各種類型中發病率最高,大約占全部病人的60%~70%,有時和其它類型同時存在。病變波及椎體束系統。病變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樣,一側半球的椎體束受損表現為偏癱,皮層某部位局限性病灶出現單癱或截癱;兩側半球病變則表現為四肢癱。一般低出生體重兒和窒息者易患本型。痙攣型腦性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常表現為“折刀”或肌張力增高。肢體活動受限。上肢表現為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伸肌、內收肌張力增高。四肢癱者上肢關節均呈屈曲性痙攣,肩關節內收內鏇,肘、腕、指關節屈曲,腕、臂內鏇,手指屈曲成緊握拳狀,拇指內收緊握於掌心中。兩上肢動作笨拙、僵硬、不協調。兩下肢僵直、內收呈交叉狀,髖關節內鏇,踝關節跖屈。扶站時,雙足下垂、內翻、足尖著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時呈尖足、剪刀樣步態。有些患兒伴腰肌痙攣而呈角弓反張的過度伸展狀態。痙攣狀態常在患兒用力、運動時加重,安靜入睡時減。由於關節攣縮,自主運動十分困難。嚴重者,出現肌腱攣縮,關節畸形,腱反射亢進。

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痙攣型又分以下幾種:
(1)\雙側癱軀幹部正常,四肢受累,軀幹部正常雙下肢較雙上肢受累更嚴重。病因多為早產兒。兩下肢腱反射亢進,踝陣攣陽性,易出現膝反張,足內翻,在抗重力肌力弱時,足位可形成外翻、扁平足。左右側病變程度常不相同。如果腿的內收內鏇較重時,經常出現髖關節半脫臼或脫臼股骨頸向外方移動。智力會比較好,常有內斜視。
(2)、四肢癱:雙側上下肢的受累程度相仿。幾乎都是混合型,普通痙攣型四肢癱指重症雙癱程度病例而言,所以其基本症狀和痙攣型雙癱一樣
(3)、雙重偏癱:四肢受累,但上肢較下肢重。
(4)、偏癱;指同一側上下肢受累,但上肢較下肢嚴重。
(5)、截癱:僅為雙下肢受累。
(6)、單癱
(7)、三肢癱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手足徐動型

手足徐動型(athetosis)

主要病變在錐體外系,表現為難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運動。占腦性癱瘓的20%。有新生兒窒息、核黃疸病史者大多為此型。患兒在安靜時常出現緩慢的、蠕動樣、無規律、不能控制的、無目的、不協調的動作,通常累及全身。頭控能力差,面部常有怪異表情(如皺眉、眨眼),有時反覆出現舌尖節律性的伸出與縮回動作。軀幹和上肢的不自主運動較為突出。也就是上肢比下肢損害重,不少患兒只能用腳來寫。由於顏面部肌肉、舌肌發音器官肌肉運動受累,說話時口吃不清,發音、速度、節奏均調節不好。咀嚼吞咽動作受影響,常表現有流涎

手足徐動型在嬰兒期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餵養困難。可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肌張力低下或肌張力不穩定。似舞蹈樣動作。入睡後,異常動作消失。智力障礙常不嚴重,能理解周圍人的語言,但語言表達困難,也有智商較高者,性格外向、不拘小節,容易發怒,有使人猜想不到的傾向。單純手足徐動型少見,單純的手足徐動腱反射不亢進,不表現巴氏征陽性。肌張力呈齒輪狀增高。目前,黃疸的換血療法,藍光照射等治療方法在臨床的套用,手足徐動型患病率在減少。

強直型(rigidiy)

此型很少見,由於全身肌張力顯著增高,身體異常僵硬,活動減少.系由椎體外系受損所致.四肢被動運動時,主動肌與被動肌有持續的阻力,強度隨時變化,成鉛管樣或齒輪樣強直.腱反射不亢進,表現為正常或減弱.常伴有智力低下以及語言障礙、癲癇斜頸、流涎等。不少患者需整形矯正。

共濟失調型(ataxia)

是由於小腦、腦幹損傷、以平衡功能總障礙為主征的病型。此型也少見。主要表現為穩定性、協調性差,步

··
態蹣跚、辯距不良,平衡能力差。走路時兩足間距離增寬,四肢動作不協調,上肢常有意向性振顫,肌張力低下。輕中度患兒常伴有智力障礙,語言缺少抑揚聲調,而且以徐緩為特徵。眼球振顫極為常見,可伴有先天性白內障,以及觸覺、知覺異常,肌張力低,不能完成指鼻試驗對指試驗、跟膝腱試驗。

震顫型(tremor)

表現為四肢靜止性振顫。也就是身體的某部分,在一個平面內呈不隨意的、節律性的搖動而言。多由椎體外系及小腦損傷引起,多有眼球振顫,單純極為罕見,在手足徐動偶有存在。

肌張力低下(atonia)

此型比較少見。多為其他型腦性癱瘓的早期表現和暫時階段。2~3歲後大多轉變為其他類型,如手足徐動型、痙攣型等。臨床主要表現抗阻力伸展能力,肌張力顯著降低而呈軟癱狀。肌肉鬆軟無力,自主動作極少。仰臥時,四肢均外展外鏇,仍呈仰翻的青蛙。上肢“W”形,俯臥位時頭不能主
··
動轉向一側,易致口鼻堵塞而窒息。坐位呈摺疊樣姿勢。

混合型(mixed)

在腦性癱瘓患兒身上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實際上是以痙攣型和不隨意運動症狀混合,或者三種不同的特徵症狀混合導致的腦性癱瘓,臨床以痙攣型與手足徐動型混合多見。

無法分類型

臨床上不符合以上各型腦性癱瘓的特點,無法歸到以上的類型中,但是這一類的腦性癱瘓在臨床上並不罕見。

··

疾病診斷

根據腦性癱瘓的定義,可以決定診斷腦性癱瘓的條件有如下4點。
1、中樞性運動障礙
2、非進行性腦病變
3、障礙為永久性
4、症狀出現在發育早期

診斷要點
母孕期、圍生期、新生兒期有高危因素的病史及特異症狀。
具有發育神經學的症狀:整體發育的延遲,特別是運動發育的延遲。原始反射的殘存。
神經學症狀:姿勢的異常、肌緊張的異常、肌力的異常、腱反射的異常、病理反射的出現等待特異的神經學症狀。

鑑別診斷

一些遺傳代謝或變性病可能進展緩慢,如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家族性痙攣性截癱等,這些病在早期與腦癱不易鑑別,可能誤診。戊二酸血症1型易被誤認為運動障礙型腦癱,而精氨酸酶缺乏則易被誤認為雙側癱瘓型腦癱。對嬰兒期表現為肌張力低下者須與下運動神經元癱瘓鑑別,後者腱反射常減低或消失。嬰兒肌張力低下者還須特別注意除外遺傳代謝病。痙攣性雙癱有時還需與多巴-反應性肌張力不全鑑別。

十大症狀

腦癱的症狀有運動障礙、姿勢障礙、語言障礙、視聽覺障礙、生長發育障礙、牙齒髮育障礙、口面功能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癲癇等。

運動障礙:腦癱兒童得運動能力低於同年齡的正常孩子,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礙程度輕的只是手、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出現尖足(腳後跟不著地)剪刀布(雙腿走路有交叉),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姿勢障礙:腦癱兒童身體的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在運動時或靜止時姿勢彆扭,左右兩側不對稱,有些嚴重的病例頭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處於豎直正中位置,而是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

 智力障礙:在所有的腦癱兒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約有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占有一席之地/4。

語言障礙:大多數的腦癱兒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有的表現為語言表達困難或構語困難,有的表現為發音不清或口吃,有的還表現為失語症,即能理解別人的語言,但自己無法講話,這種情況尤其以手中徐動型的腦癱占比例為大。

 視、聽覺障礙:不少腦癱兒童伴有近視或斜視,其中以內斜視為多見,聽力減退以徐動型腦癱較為多見。腦癱兒童往往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存在困難。

 生長發育障礙:一部分輕型腦癱兒童生長發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數的腦癱兒童都比同年齡的正常孩子個子長得矮小,生長發育顯得落後。

 牙齒髮育障礙:腦癱兒童牙齒多數發育不良,牙齒質地疏鬆、易蛀,各種牙病的發生率較正常孩子為高。

 口、面功能障礙:一部分腦癱兒童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現明顯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從而導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情緒和行為障礙:不少腦癱兒童特別是手足徐動型和孩子性格比較固執、任性,情緒波動變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

異常行為表現為

1)強迫行為:自己強制自己作某一動作。

2)自傷行為:自己打自己或用頭不停地撞牆。

3)侵襲行為:毆打他人,但較少見。

癲癇:約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於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癲癇的發生率尤其突出。

 腦性癱瘓的突出特點

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
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不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

疾病治療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X光片
腦性癱瘓的治療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治療在於肌肉訓練、語言訓練和心理治療。矯行手術僅能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手段,而且在手術前、後均需要不斷的進行各種康復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肌肉訓練:肌肉訓練的原則是教育患兒使痙攣的肌肉放鬆,促進某些肌肉的運用以及改善共濟運動。進行反覆而有節律的運動訓練是重要的,一步一步訓練患兒能穿衣,上廁所及走路。
2、矯行夾板的套用。為了克服由於肌痙攣所引起的畸形,夾板或石膏是經常套用的工具。首先是逐漸伸展短縮的肌肉,儘可能矯正畸形。必要時可在麻醉下進行矯治,用石膏維持肢體在矯枉過正位約3個月,以後可長期共存套用可活動的支架或夾板,以防畸形的再發。
3、語言訓練。
4、職業訓練。當患兒到達一年的年齡,經物理治療後肌肉的痙攣已有所松解,這時就開始進行職業訓練。包括書寫、打字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使患者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5、藥物治療。藥物對腦性癱瘓並無作用,但眠爾通可能對控制震顫有幫助,鎮靜藥物如冬眠靈等對患者的過度活動的抑制可以有效,也對物理治療的進行有助。有時抗癲癇藥物亦可以減輕抽搐等症狀,但要密切注意用藥後是否會加重肌肉的不平衡。在神經肌肉連線點用1%的普魯卡因封閉,可以阻滯神經的γ傳導作用而不影響神經的α傳導作用,使肌肉的痙攣減輕。有時用3%的酚作神經內注射,使神經遭受永久性的破壞,可使1/3的病人的痙攣得到
緩解,易於訓練。

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僅作為對腦癱的綜合性治療中的一部分,必須嚴格選擇患者,周密的制訂計畫。在術前,術後均需進行物理治療。一般說來,5歲以下的兒童,不宜進行手術治療,因患兒尚不合作,檢查困難,此外癱瘓的範圍及造成的後果也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出來。
手術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一)、神經系統的手術①對於手足徐動症型的病人,可考慮作脊神經前根切斷術。動斷頸3~胸1的脊神經前根,可使上肢所有的動作完全喪失。但不影響感覺功能,對某些病人可能有好處。②對伴有嚴重癲癇的痙攣性偏癱患者作大腦半球切除術,可以減少其發作的次數以及嚴重程度,便於病人接受訓練。③對嚴重的手足徐動症型腦癱,可做蒼白球破壞術,有一定的療效。以上三種手術均為毀壞性的,必須嚴格掌握指征,不得輕易進行。④周圍神經切斷手術。常用截一部分或整枝支配某一過度痙攣的肌肉的神經,使該肌肉鬆弛。這種手術更多的套用在下肢。

(二)、肌肉肌腱的手術包括①肌腱切斷技術市場或肌腱延長術對痙攣的肌肉施行肌腱切斷技術市場或延長術,可減輕其機械性強力收縮,並改善其肌力平衡。②肌腱移位術:在某些部位,把加重畸形的肌肉止點轉移到新的止點,可以改變其功能,即把加重畸形的作用力改變為糾正畸形的動力。

(三)、骨與關節手術包括

①、骨延長術或縮短術,糾正下肢不等長。

②、截骨術,包括楔形截骨及鏇轉截骨術以糾正畸形。

③、關節固定術,固定關節於功能位,增加穩定及改善功能。

三、下面對一些常見的畸形及一些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法,作一簡單介紹。
1、及腕部畸形的治療由於手及腕關節的功能較複雜,大約只有4%的人能通過手術來改善功能。

①、如拇指屈曲內收痙攣於掌心,但病人尚能握拳及張開手,可作拇指掌指關節固定及外展拇長肌縮短術。

②、腕及手指不能背伸,拇指痙攣於掌心,屈指淺肌有中度痙攣,可作拇指掌指關節固定,將屈指淺肌通過骨間膜移到伸指及伸拇長肌上,再將尺側屈腕肌移至橈側伸腕短肌上。

③、手指有嚴重的屈曲痙攣,可將尺側屈腕肌移至伸指肌,橈側屈腕肌移至伸拇長肌,同時作拇指掌指關節固定。必要時間再固定腕關節在功能位。

④、腕關節屈曲功能不良,可用肱橈肌移至屈腕肌。

⑤、手不能張開,嚴重的屈曲攣縮,可用延長肌腱及固定拇指常指關節及腕關節。這種手術僅為了美觀,在功能活動方面,無多大作用。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
2、肩及肘部畸形的治療當肩關節外展活動小於45°或外鏇少於15°時,可作肩胛下肌腱切斷術並剝離胸大肌。肘關節屈曲畸形超過40°時,可將肘伸肌延長。

3、髖關節畸形的治療髖關節畸形非常常見。

①、髖屈曲-內鏇畸形的糾正。如果僅有輕度或中度的畸形,並且只有在走路時發生,只要將半腱肌移至股骨外髁的前方,或作髖關節前方軟組織松解術後外展位石膏固定。如果闊筋膜張肌是主要的痙攣因素,可將其起點後移至髂嵴上,使起外鏇髖關節的作用。如果屈曲畸形已成為固定性,已不能被動糾正,這時就需要做粗隆下或髁上鏇轉截骨術(圖1)。

②、髖關節屈曲畸形的糾正。如果畸形超過45°,年齡在8~11歲間,可做髂腰肌切斷術。股直肌痙攣所致者,可將其髂骨上的起點作松解術。

③、髖關節內收畸形的糾正。往往採用閉孔神經切斷術和內收肌切斷術(圖2)。但手術前一定要檢查並估計髖外展肌的肌力。術前先作閉孔神經封閉,觀察檢查髖外展肌的肌力。有時股薄肌造成髖內收痙攣,可讓病人俯臥,髖關節儘可能外展,膝關節屈曲。令病人逐漸伸直膝關節,如有股薄肌攣縮,髖關節會內收。只要於該肌的肌肉與肌腱交界處橫斷,即可糾正畸形。

④、髖關節脫位的處理。有人認為下肢痙攣性癱瘓的病兒髖關節脫位是很難避免的。對半脫位患者,應作閉孔神經前支切斷術,攣縮的內收肌或股薄肌切斷術,並將髖關節固定在外展位6周,然而再開始訓練外展肌力。如果股骨頭已有1/2以上在髖臼外,年齡已有9歲以上者。應作粗隆下內翻截骨術。對於陳舊性脫位,患者往往已有髖外翻,股骨頸前傾角增大,髖臼變淺等畸形,如患兒原來就無法行走者,不必治療;

對於可以行走的患兒,可採用

①、髖關節固定術;

②、股骨截骨術以糾正成角及鏇轉,骨盆截骨術以加深髖臼;

③、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術,以骨盆作為負重的支持。

4、膝關節畸形的治療在決定治療方案時,不但要注意膝局部的問題。還要注意髖、髁關節的畸形,尤其要注意可以影響兩個關節活動的肌肉:如股直肌、股薄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及腓腸肌等。如果膝關節屈曲畸形已不能被動糾正,需行手術。應首先檢查膝關節主動伸直的程度及髕骨的位置。往往可以發現髕骨上移,股四頭肌腱拉長。髕骨上移後會減弱股四頭肌伸膝的力量而且會造成膝關節的攣縮。可以作膝關節後關節囊切開術,“Z”形延長膕繩肌。亦有人主張將髕腱的止點下移(圖3)。還有人建議用松解髕支持帶及膕繩肌的止點移至股骨遠端(圖4),解除膝屈曲畸形。但必須注意腓腸肌的肌力,因為這樣移植後,屈膝肌僅有腓腸肌。如果已做過跟腱延長術或腓腸肌力過弱,就會發生膝不能屈曲。因此有人將此手術改良為松解股薄肌,將半腱肌移至股骨內踝,延長半膜肌,而股二頭肌保持原位。膝關節屈曲攣縮及髕骨上移,會產生髕骨軟化症的而使膝關節疼痛,故也有人主張作髕骨切除術。

腦性癱瘓足部畸形的治療

5.足部畸形的治療
1)、馬蹄畸形的糾正①脛神經肌支切斷術:切斷腓腸肌或比目魚肌的肌的肌支或兩者皆切斷,對糾正痙攣性馬蹄畸形有效,還可以減輕踝陣攣,對行走亦有幫助(圖6)。術前必須查清踝陣攣是由於腓腸肌還是由於比目魚肌引起的。只要將膝關節屈曲,如踝陣攣消失,表示為腓腸肌所致,否則為比目魚肌所致。可作切斷哪一根脛神經肌支選擇依據。②小腿三頭肌松解術。

痙攣性馬蹄有兩種情況:

①、膝關節伸直時有馬蹄而在屈膝90°時馬蹄可以糾正;

②、屈膝或伸膝時馬蹄均不能糾正。前一種情況說明馬蹄的原因是由於腓腸肌攣縮,糾正的方法是將腓腸的起點從股骨下端移至脛骨上端;後一種情況說明馬蹄的原因在於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均發生攣縮。糾正的方法需作跟腱延長術。

③、跟腱止點前移術:由於作跟腱延長術後,馬蹄畸形常復發。有人將跟腱的止點移至跟距關節後緣的跟骨背側。這樣使小腿三頭肌的槓桿作用減少。對馬蹄尚未固定者,療效較佳。

2)、足內翻及外翻畸形的糾正對於已固定的內、外翻畸形,可以通過跟骨楔形截骨術或距下關節融合術來糾正,並增加足的穩定性。但同時還必須糾正肌正肌力的不平衡。一般造成內翻畸形的肌肉是脛前肌及脛後肌的攣縮,造成外翻畸形的肌肉是腓骨長、短肌的攣縮。因此將該兩肌肉移至作用相反的位置來糾正畸形。也有人主張將脛前肌或脛後肌腱劈分為二,一半肌腱仍在原來的止點上,另一半縫至腓骨短肌或骰骨上來糾正內翻畸形。在手術前必須確定哪一塊肌肉對畸形起主要作用,就劈分哪一塊。如單純因為脛後肌攣縮而造成內翻畸形,可作“Z”形延長脛後肌腱或延長脛後肌腱或延長其肌肉。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
3)、仰趾足的糾正少見。常由於跟腱延長過度或同時做了脛神經肌支切斷術後所致。可將脛前肌、肌後肌以及腓腸肌移至跟腱。還有人主張切除距骨。

4)、爪形趾的糾正足底外側神經的運動支,支配除第4、5蹠骨間以外的全部骨間肌及2、3、蚓狀肌和收肌。第一蚓狀肌及屈短肌由足底內側神經支配。可作神經運動支切斷狀,蹠趾關節囊切開術及屈短肌切斷術來糾正。

5)、前足內收的糾正常由於外展肌攣縮所致,可將該肌切斷糾正。脊柱畸形的處理有20-25%的病人可以發生脊柱側彎(麻痹性)如果側彎在站立或坐位時小於30°,而且為非進行性加重,可用支架。如果有下列情況可考慮手術:①胸椎側彎超過60°並伴有心肺併發症者;②在坐位時由於胸腰段側彎而發生不平衡,影響上肢的使用者;③偶有為美觀而手術者。

細胞治療

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 的特點
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具有靶向化、高效化、微觀化、自動化的特點。
靶向化:機體受損病變的組織會持續釋放出某些特定的細胞因子,稱為趨化因子。距離受損組織較遠的區域,趨化因子的濃度較低,與鄰近受損組織的高濃度形成了濃度梯度。在濃度梯度的引導下,輸入患者體內的BX修復細胞能夠逐漸的向病變區域靠攏、匯集,使病變組織周圍形成相對高濃度的BX修復細胞群體,對病變局部發揮充分的組織修復作用。
高效化:實驗證明,相比較人體普通的修復過程,輸入BX修復細胞後的組織修復速度要快上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使人體受損的組織在短時間內即得到快速的恢復。
微觀化: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的治療過程發生在分子水平,以細胞為單位對病變區域產生治療作用。整個治療過程只需依靠輸液和注射來完成,無創、無痛,更無需承擔開刀動手術的負擔和風險。
自動化:輸入BX修復細胞之後,所有治療過程都會在人體自身的調節之下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果患者有需要,只需按照醫生要求按時到院接受治療即可,無需住院,為忙於工作,沒有大段空閒,無法住院治療的患者們提供了便利。

生活護理

指導父母家庭其他成員正確護理患兒。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注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後脫。要注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 。

預防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菸飲酒,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3)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等;
(4)避免與放射線等有害、有毒物質接觸及頻繁的B超檢查。

2、胎兒出生時,即分娩過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應預防早產、難產。醫護人員應認真細緻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的各項處理。

3、胎兒出生後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餵養、預防顱內感染、腦外傷等。

4、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儘早做產前檢查:
(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史;
(4)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腦癱及其它遺傳病史。如果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應儘早終止妊娠

預後

腦性癱瘓的臨床表現各異,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出生後數天出現症狀,大多數病例出生數月後家人試圖扶起時才發現。預後也大不相同,重症膽紅素腦病若不及時治療,多數病例可在數天至2周內死亡,患兒即使存活也常遺留精神發育遲滯、耳聾和肌張力減低等;腦室旁白質軟化患兒,平均存活年齡8.5歲;而輕度難產後腦部綜合徵患兒,多數可以恢復正常或僅遺有輕微後遺症存活終生。

檢查化驗

1.新生兒常規血尿便檢查、生化電解質檢查。

2.母親與新生兒血型檢查、膽紅素定性試驗、血清總膽紅素定量。

3.高齡產婦產前羊水基因、染色體免疫學檢查。

4.顱腦CT主要用於明確有無器質性病變及病變部位等。常見的異常包括廣泛性腦萎縮、腦軟化及白質發育不良等。對於部分病例可用於提示病因,如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宮內感染等。

5.腦電圖由於腦癱患兒合併癲癇者較多,故應常規進行腦電圖檢查以排除該合併症。常見異常包括背景活動減慢、限局性慢波灶或發作性癇樣放電等。

6.智商測定:評價智力和社會適應狀況,明確患兒是否有智力低下。

7.誘發電位:懷疑有視、聽功能異常的患兒可做視覺及聽覺誘發電位,以早期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干預。

神經外科疾病

神經外科學從治療的疾病譜上主要劃分為腦腫瘤、腦血管病和功能腦病。採用手術的方法修正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的醫學分支是為功能神經外科學,早期亦稱生理神經外科學,或套用神經生理學。手術針對特定的神經根、神經通路或神經元群,旨在有意識地改變其病理過程,重建神經組織的正常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