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齶

軟齶

軟齶可以防止肌肉拉傷!位於齶的後1/3,其基礎是橫紋肌,表面也為黏膜被覆。軟齶後部向後下方下垂的部分稱齶帆,其後緣游離,後緣的正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稱齶垂。軟齶在靜止狀態垂向下方,當吞咽或說話時,軟齶上提並與咽後壁相貼。軟齶的上提運動主要由齶帆提肌的收縮來完成的。

基本信息

解釋

軟齶 soft Palate 位於齶的後1/3,其基礎是橫紋肌,表面也為黏膜被覆。軟齶後部向後下方下垂的部分稱齶帆,其後緣游離,後緣的正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稱齶垂(懸雍垂)uvula軟齶於兩側各向下方分出兩個黏膜皺襞,前方一對為齶吞弓palatoglossal arch,延續於舌根的外側,後方的一對為齶咽弓palatopharyengeal arch,向下延至咽側壁。 齶垂、齶帆游離緣、兩側的齶舌弓、齶咽弓及舌根共同圍成咽峽fauces isthmusof,它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間的狹部。

軟齶在靜止狀態垂向下方,當吞咽或說話時,軟齶上提並與咽後壁相貼,這樣,將鼻咽與日咽隔開。軟齶的上提運動主要由齶帆提肌的收縮來完成的。

軟齶疾病

軟齶癌一般早期僅感口咽不適,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之後出現口臭、咽痛、吞咽痛,可放射至同側面部和頸部,套用抗生素可暫時減輕症狀。晚期可出現吞咽困難,並產生聲音改變,軟齶固定、破壞、穿孔可導致食物返流至鼻腔;向上或向外侵犯鼻咽或咽旁間隙可有牙關緊閉、張口困難、中耳炎、顳部疼痛及偶爾顱神經受累。

查體可見軟齶舌面或懸雍垂有新生物,幾乎所有的軟齶鱗癌發生於軟齶的口腔面(下面),鼻咽面幾乎不長腫瘤,甚至鼻咽部較大的腫瘤也較少侵犯軟齶鼻咽面。早期腫瘤病變為紅色,邊界不明顯。軟齶白色病變也常見,可能是黏膜白斑、原位癌或早期浸潤癌。正常黏膜表面的多部位腫瘤生長是一個常見的特徵。大多數軟齶癌就診時限於軟齶或鄰近的扁桃體弓,T分級為T2或T3,但以腫瘤的體積論要比舌根部和扁桃體窩的腫瘤體積小。中晚期癌中心有潰瘍,邊緣隆起,或為外生性生長,尤其在懸雍垂周圍者。軟齶腫瘤首先向扁桃體弓和硬齶擴散。向外擴展穿過咽上縮肌侵犯翼內肌和顱底,偶爾在咽旁間隙內累及或壓迫顱神經。晚期常侵犯鼻咽側壁,引起軟齶穿孔或潰破。淋巴轉移首先到二腹肌下淋巴結,然後沿頸靜脈鏈轉移。頜下、頦下、脊副淋巴結受累少見。約50%的病人入院時有腫大淋巴結,其中16%為雙側,淋巴結臨床觸診陰性,術後約20%淋巴結為陽性。淋巴結陽性率與T分級有關,T1為8%,T2為36%,T3和T4為6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