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

智利

智利(Chile)國土面積756626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社會治安較為穩定,已經成為南美最繁榮穩定的國家之一。雖然在各個歷史個時期所面臨種種危機,不過智利的社會經濟在最近幾年已經有了顯著和持續增長。智利擁有較高的競爭力和生活質量,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經濟環境,以及較低的腐敗感知和相對較低的貧困率。被世界銀行集團視為高收入經濟體。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獲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在已開發國家普遍承認。由於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

基本信息

概況

國名

智利共和國(英語:TheRepublicofChile;西班牙語:RepúblicadeChile)簡稱智利。

國旗

智利國旗啟用於1817年10月18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由藍、白、紅三色組成。上半部左角為藍色正方形,其中央繪有一顆白色五角星。右側為白色長方形。下半部為紅色長方形。白色部分等於紅色部分的2/3。紅色象徵為了智利的獨立和自由,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軍的統治,在蘭卡瓜英勇犧性的烈士鮮血。白色象徵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藍色象徵海洋。智利國旗是在獨立之初,以美國星條旗為本而設計的。紅色代表為脫離西班牙而流的鮮血。藍色代表智利的天空與海洋顏色,正方形據說是取自印第安徽章。白色是安地斯山的雪。星星指南天光輝的星星,表示國家統一。

國徽

智利國徽智利國徽
智利國徽為五角星象徵光明照耀前進的道路。頂端藍、白、紅三根駝鳥羽毛代表特有的美洲駝鳥;左側是安第斯山地區特有的棕鹿;右側是安第斯山禿鷹;底部的戈比愛野百合花象徵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白色飾帶上為1810年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口號:“依靠公理和武力”。

人口

1725萬(2011年)。其中城市人口占86.9%。印歐混血種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印第安人聚居區使用馬普切語。15歲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70.0%,信仰福音教的占15.0%。

首都

聖地亞哥(Santiago),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於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人口688.36萬(2010年)。1月最熱,平均氣溫為12-19℃。6月最冷,平均氣溫為3-14℃。年均最高氣溫22.6℃,最低氣溫9.3℃。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鱗鱗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聖地亞哥增添了動人的風韻。
聖地亞哥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爾迪維亞率領150名騎兵來到這裡,在位於城市中心的聖露西亞山上修築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陸上的第一座炮台,並在山下用泥磚和草木建築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區,這就是聖地亞哥城的雛形。1818年4月5日,經過智利爭取獨立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役——邁普之戰後,聖地亞哥成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紀因智利發現銅礦並逐漸大規模開採,城市迅速得到發展。在隨後的年月里,數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破壞,市區歷史性建築物受到嚴重毀壞。今天的聖地亞哥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國樹

國樹國樹
阿勞烏卡利亞松是世界稀有樹種,有“黑色金字塔”之稱。別名有諾福克南洋杉、小葉南洋杉。樹形端正,有樹脂,樹幹通直。樹皮略灰色,裂成薄片狀。樹冠塔形。大桂平伸,長達15米;小枝幹展或下垂;側校常成羽狀排列,下垂。葉二型。
國花“戈比愛”野百合花(柯碧韋)是喇叭藤科植物。花紅色,偶爾也開白花,長度3—4寸,花瓣堅挺好像塗蠟。結椒形小果。花開藤上,藤攀緣在樹幹上,以智利南方多見。

國石

青金石

國舞

昆卡

貨幣

智利貨幣智利貨幣
智利比索
匯率(2014年4月16日):1美元=555.8200智利比索,1人民幣元=89.3113智利比索,1日元=5.4400智利比索。

節日

新年(元旦):1月1日
復活節:3月21日
勞動節:5月1日
海軍節:5月21日
聖女卡門節:7月16日
聖母升天節:8月15日
獨立日(國慶日):9月18日(1980年)
陸軍節:9月19日
聖母受孕節:12月8日
聖誕節:12月25日

域名

國際域名縮寫:CL
國際電話區號+56

地理

環境氣候

智利面積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56253平方公里,島嶼面積37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
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最窄96.8公里、最寬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東為安第斯山脈的西坡,約占全境東西寬度的1/3;西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脈,大部分地帶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眾多的沿海島嶼;中部是由沖積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內多火山地震頻繁。位於智利、阿根廷邊境上的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海拔6885米,為全國最高點。全國有河流30餘條,較重要的有比奧比奧河等。主要島嶼有火地島奇洛埃島惠靈頓島等,氣候可分為北、中、南三個明顯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氣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乾燥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南為多雨的溫帶闊葉林氣候。由於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個區域:

北部多山,許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脈的兩條山脊之間是阿他卡馬沙漠。這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往往終年無雨。過去這裡有硝酸礦被開發,現在主要是銅礦。這個地區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氣候類似地中海氣候。這個區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眾多。首都聖地牙哥(約五百萬居民)就在這裡。除此之外還有瓦爾帕萊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農業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的塔拉爾鹽湖南部人煙稀少,降雨極豐富。海岸前有許多島嶼。大陸南方有火地島,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島前的一個島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點。

從西向東首先是一條狹窄的海岸,然後是山脈,然後是比較寬的高原。在中部這個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場。智利和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邊界線是安第斯

山脈的東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和復活節島也屬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為12.7毫米,在聖地牙哥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島為5800毫米。
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在智利國境內至少包括了七種主要的氣候亞類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東部和東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復活節島上的濕潤亞熱帶性氣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氣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氣候。全國大多數地區有四個季節: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行政區劃

智利分為13個大區,下設50個省和341個市。各大區名稱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馬,科金博,瓦爾帕萊索,解放者奧希金斯將軍,馬烏萊,比奧比奧,阿勞卡尼亞,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將軍的艾森,麥哲倫,聖地亞哥首都區。

人口

1511.6萬(2002年第17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占86.6%。其中印歐混血種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其他2%。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印第安人聚居區使用馬普切語。居民中的85%信奉天主教,2.4%的人信奉福音教。

自然資源

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資源豐富,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礦之國”。已探明的銅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約占世界儲藏量的1/3。銅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鐵蘊藏量約12億噸,煤約50億噸。此外,還有硝石、鉬、金、銀、鋁、鋅、碘、石油、天然氣等。盛產溫帶林木,木質優良,是拉美第一大林產品出口國。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第五大漁業國。工礦業是智國民經濟的命脈。

地震

智利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境內多火山,地震頻繁。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發生了罕見的9.5級強烈地震,引發的強烈海嘯波及到了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2010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賽普西翁發生芮氏8.8級地震。

2010年的地震

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於2010年發生芮氏8.8級地震,震中位於首都聖地亞哥以西340公里。強烈地震已經引發一次海嘯,最高海浪達5.5米,可能對震中附近的智利海岸產生破壞。美國地質勘測局稱,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3時34分(台北時間下午2點34分),震中位於康塞普西翁市東北部91公里處,震源深度55公里。國家地震台網將此次智利地震由8.5級修訂為8.8級。
此次地震位於智利比奧比奧大區,距離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約100公里,距離特木科市約110公里,距離首都聖地亞哥約320公里。
康塞普西翁是智利第二大城市,距離首都聖地亞哥大約450公里。路透社稱,聖地亞哥有震感,樓房搖晃,部分地區停電。地震發生之後,大量居民湧上街頭擁抱痛哭。
目擊者稱,位於震中北部200英里處的聖地亞哥部分居民湧上街頭,互相擁抱、哭喊。當地樓房持續搖晃了10至30秒。死亡人數已經達到800人。歷史上,震中200公里範圍內多次發生地震,其中1939年的8.3級地震造成2.8萬人死亡。此次地震震中西南400公里,1960年曾發生8.9級地震,造成智利2萬人死亡,並在太平洋西岸掀起海嘯,給日本和菲律賓的東部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損害。據悉,本次地震是海地地震的800倍。
增加國土面積
智利大學地震學研究所11日公布報告稱,2010年智利發生的8.8級大地震使該國國土面積增加了1200平方公里。
根據這份報告,大地震導致智利國土整體向太平洋方向移動,但是該國海岸部分移動的距離要大於內陸移動的距離,比如地震中受影響最大、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孔斯蒂圖西翁市向太平洋方向移動了4.7米,但是智利與阿根廷接壤的安第斯山脈邊界國土只向西移動了1米,這3.7米的差距使得智利國土面積一下增大了1200平方公里。報告同時指出這新增的120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會隨著未來150-180年內不斷發生的震後地殼活動消失,最終智利國土面積會基本回到大地震之前的大小。

2012年的地震

2012年4月17日台北時間11點50分,智利瓦爾帕萊索海岸附近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37公里。

2014年的地震

2014年1月7日台北時間11時43分,智利北部發生芮氏5.8級地震,震源深度86.5千米。
2014年4月2日台北時間7時46分,智利伊基克西北發生8.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5年9月17日台北時間16時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發生8.3級地震,或將引發危險海嘯。

歷史

早期境內居住著阿勞乾人、馬普切人、火地人等印第安民族,16世紀初以前屬於印加帝國。
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秘魯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聖地亞哥城,智利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在聖地亞哥舉行的國際圖書節。智利是南美的圖書出版大國,年均出版圖書2500多種。

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達以前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自16世紀起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智利(1541年聖地牙哥建城)。南方的馬普切人頑強反抗西班牙人的入侵。

1818年2月12日智利宣布獨立。19世紀內西班牙外的許多歐洲人移民到智利。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戰爭中智利占領了那時屬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阿他加馬沙漠

1930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對智利打擊很大。銅和硝石的價格巨跌。從1930年代起經濟逐漸得到恢復。1970年薩爾瓦多·阿連德被選為總統。其後許多經濟產業(如銅礦)被國民化。

1973年9月11日,在美國的支援下,陸軍首長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發動兵變。阿連德被害。皮諾切特成為國家元首。此後幾年中上千人被殺,上百萬阿連德的支持者被迫流離。1988年全民表決是大多數人反對皮諾切特繼續任職。1989年自由選舉,基督民主黨人帕特里西奧·艾爾文被選為總統。

1994年至2000年間基督教民主黨人愛德華多·弗雷當選總統。1998年皮諾切特從陸軍首長職務退位,同年在英國被捕。其後他被軟禁。2000年由於身體健康的原因被釋放。2000年起社會民主黨人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當選總統。

2006年1月15日,米歇爾·巴切萊特在選舉中獲勝,當選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3月11日,巴切萊特在瓦爾帕拉伊索宣誓就職為智利共和國第47位總統。

2010年1月11日,智利正式簽署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協定,使其成為該組織第31個成員國,也是南美洲首個加入該組織的國家。

2010年1月17日,智利反對派聯盟“爭取變革聯盟”候選人塞巴斯蒂安·皮涅拉以52%的得票率當選智利總統,成為智利52年來首位通過投票當選總統的右翼黨派總統。

政治

智利智利

自軍人“還政於民”以來,智政局保持穩定。中左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迄今已連續執政17年,歷經四屆政府。巴切萊特總統上台後,在延續前任政府經濟政策的同時,更加重視民生,加大社會投入,在學齡前兒童教育、養老金制度、經濟適用房和扶持中小企業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兼顧公平與效率的改革措施,致力於使經濟的發展惠及社會各階層;2007年巴切萊特政府受到聖地亞哥公共運輸系統改革失敗、國家銅公司契約工罷工、全國統一工會大遊行、社會治安狀況惡化等問題困擾,民意支持率下降,但智政局基本保持穩定。

憲法

2005年9月,智利頒布憲法新文本,正式取代了皮諾切特軍政府時期頒布的憲法文本,這是智利對完善本國民主制度所實現的重大改革承諾和歷史性步驟。新憲法對1980年憲法作了58處實質性修改。共和國總統任期將由6年減至4年,取消議會中終身參議員和指定參議員的設定,所有參議員將與眾議員一樣均由民主選舉產生。此外,修改後的憲法將賦予共和國總統對軍隊和警察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規定總統有權撤換武裝部隊各軍種和警察部隊的總司令,改變過去憲法中關於這些職務不可罷免的限制。國家安全委員會將不再可以跨越總統的權力,而使之轉變成為隸屬總統領導下的國家安全顧問機構。

議會

國民議會(CongresoNacional)實行參、眾兩院制。議會由直接選舉的120名眾議員、38名參議員組成。參議員任期8年,每4年改選其中一半;眾議員任期4年。1973年軍事政變後議會被解散,1990年3月11日恢復。本屆議會於2005年12月11日選舉產生,2006年3月11日成立,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均占絕對多數。參、眾兩院領導成員通過投票表決與黨派協商相結合方式產生。現任參議長為基民黨人愛德華多·弗雷(EduardoFrei),任期兩年。現任眾議長為基民黨人帕特里西奧·瓦爾克(PatricioWalker),任期一年。主要黨派在議會中所占席位如下:

參議院眾議院

智利智利
基民黨621
社會黨815
爭取民主黨219
社會民主激進黨37
獨立民主聯盟933
民族革新黨820
地區主義行動黨01
獨立人士24

政府機構

本屆政府於2006年3月11日組成,現共設21個部委,主要成員有:內政部長埃德蒙多·佩雷斯·約馬(EdmundoPérezYoma),外交部長亞歷杭德羅·福克斯萊(AlejandroFoxley),國防部長何塞·戈尼(JoséGoñi),政府秘書部部長弗朗西斯科·比達爾(FransicoVidal),總統府秘書部部長何塞·比埃拉加略(JoséViera-Gallo),財政部長安德烈斯·貝拉斯科(AndresVelasco),經濟部長烏戈·拉瓦多斯·蒙特斯(HugoLavadosMontes)。

司法機構

司法獨立。全國設最高法院、17個抗訴法院和1個軍事法庭。最高法院院長恩里克·艾德蒙多·塔皮亞(EnriqueEdmundoTapia),2006年1月上任,任期兩年。1999年成立檢察院,國家檢察長為吉列爾莫·彼德拉武埃納·理察(GuillermoPiedrabuenaRichard)。

主要政黨

(1)基督教民主黨(PartidoDemócrataCristiano,PDC):執政聯盟第一大黨。1957年7月成立。黨員登記人數10.84萬人。基民黨國際成員。主張實現真正的基督教主義,建立

民主制度,尊重人權,與不同的思想派別共處。該黨在智民主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領導人艾爾文、弗雷先後任軍政府後的第一、二任民選總統。近年來,該黨內部派別分歧明顯。在2001年議會選舉中失去保持40多年的議會最大黨團地位。在2005年底的議會改選中實力有所恢復,得票率為20.78%。主席索萊達·阿爾韋亞爾(SoledadAlvear)。
(2)社會黨(PartidoSocialista,PS):執政聯盟成員。1933年4月成立。有黨員約7萬人。1970年至1973年與共產黨等組成“人民團結”政府,該黨領導人阿連德任總統。1979年發生分裂。1989年12月阿拉特和阿爾梅達兩大派宣布聯合。1989年、1993年和1999年與爭取民主黨、基民黨等結盟參加總統大選獲勝。該黨主張鞏固真正民主體制和建立民主社會主義,強調民主價值觀。1996年9月加入“社會黨國際”。在2005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10.02%。主席卡米洛·埃斯卡洛納(CamiloEscalona)。
(3)爭取民主黨(PartidoporlaDemocracia,PPD):執政聯盟成員。1987年12月由以後來成為總統的拉戈斯為首的一批社會黨等左翼政黨人士創立。有黨員8.4萬人,主要來自社會黨。其綱領與社會黨基本相同,但更為自由化,對內主張積極推動憲法改革,根除軍政府建立的法制體系。對外主張以國際主義、人道主義、和平主義和拉美主義原則同世界各國建立外交、貿易和文化關係。1996年9月與社會黨同時加入“社會黨國際”。2001年議會選舉後,議席較前增加,實力上升較快。但2002年腐敗醜聞對該黨造成較大衝擊。在2005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15.44%。主席塞爾希奧·比塔爾(SergioBitar)。
(4)社會民主激進黨(PartidoRadicalSocialDemócrata,PRSD):執政聯盟成員。前身為激進黨,1888年11月19日成立,智最悠久的政黨之一。1987年激進黨內發生分裂,原副主席安塞爾莫·蘇萊等另組社會民主激進黨。1992年兩黨合併定為現名。黨員約9萬人。“社會黨國際”成員。在2005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3.51%。主席何塞·安東尼奧·戈麥斯(JoséAntonioGómez)。

(5)獨立民主聯盟(UniónDemócrataIndependienteUDI):反對黨,議會第一大黨。1983年9月25日成立,由獨立人士和1979年成立的“新民主”組織組成。親軍政府,意識形態上反共。2000年1月,其領導人拉溫作為反對黨組成的“爭取智利聯盟”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以微弱劣勢敗北。該黨在2001年底議會選舉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在2005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22.34%。主席埃爾南·拉臘因(HernanLarrain)。
(6)民族革新黨(RenovaciónNacional,RN):反對黨。1987年2月由右翼的民族聯盟、獨立民主聯盟和全國勞動陣線合併而成。後獨立民主聯盟脫離該黨。黨員7.7萬人。其宗旨是在智維護和發展西方文明和歷史傳統,建立“以人為中心,充分尊重個人自由”的非無產階級社會,反對馬克思主義。在2005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14.12%。主席卡洛斯·拉臘因(CarlosLarrain)。
(7)共產黨(PartidoComunista,PC):在野黨。1912年6月成立。有黨員4.7萬人。原名社會主義工人黨,1922年改為現名。1970~1973年與社會黨等聯合執政,1979年提出“人民造反”路線,要求立即結束軍政權。1983年同社會黨阿爾梅達派等組成“人民民主運動”,1985年被憲法法庭宣布為非法。1990年10月恢複合法地位。近年實力日漸式微,在2005年底議會改選中得票率為5.14%。黨主席吉列爾莫·泰列爾(GuillermoTellier),總書記勞塔羅·卡蒙娜(LautaroCarmona)。

重要人物

塞巴斯蒂安·皮涅拉,智利現任總統。1949年12月1日出生於聖地亞哥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智利基督教民主黨創始人之一。皮涅拉

智利現任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智利現任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
1971年畢業於智利天主教大學,後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20世紀80年代末,皮涅拉加入智利民族革新黨。1990年至1998年,他擔任智利參議員。2005年,皮涅拉曾參加總統選舉,但以微弱差距在第二輪投票中敗給現任總統巴切萊特。不過,皮涅拉從此也因精力充沛、事業成功獲得了“火車頭”的美稱。
皮涅拉在智利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大企業家,其資產超過14億美元。他擁有多家知名企業的股份,其中包括智利航空公司、智利電視台(CHV)、智利科洛科洛足球俱樂部等。20世紀80年代,皮涅拉將信用卡業務成功引入智利,獲得巨大收益。但同時,他也因以大企業家身份參政而在智利受到爭議。
在此次大選中,皮涅拉提出一系列誘人的競選承諾,並以全新的溫和右派形象示人。他提出,將在未來4年內為智利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爭取年經濟成長率達到6%。他關注為智利提供了80%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提出上任後首要任務是實行稅制改革,降低中小企業稅務。皮涅拉還承諾幫助智利50萬人在2014年前擺脫貧困、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加學校、醫院和診所數量以及增加武警編制,解決犯罪率高的問題。

2010年1月,作為“爭取變革聯盟”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並皮獲勝,同年3月11日,皮涅拉正式就職,成為智利第51任總統,同時也是智利52年來首位通過投票當選總統的右翼黨派總統。智利已故前軍政府領導人皮諾切特

智利智利已故前軍政府領導人皮諾切特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烏加特(AugustoPinochetUgarte)1915年11月25日生於智利中部的海濱城市瓦爾帕萊索。他曾先後就讀於智利的軍事學院步兵學校陸軍學院國防學院

皮諾切特1933年開始軍事生涯,歷任智利陸軍學院監察官、陸軍學院副院長、第七步兵團團長、第二陸軍師參謀長、第六師師長、首都聖地亞哥衛戍司令、陸軍參謀長、陸軍總司令等職。1969年晉升為準將,1973年升為上將。

1973年9月11日,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推翻阿連德政府,建立軍人政權,並親自出任軍人執政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1974年6月,皮諾切特出任國家元首,1974年12月至1981年3月任總統兼執政委員會主席。根據智利1980年通過的新憲法,1981年3月,皮諾切特當選總統。1989年12月14日智利舉行大選,艾爾文獲勝並於1990年3月出任總統。皮諾切特則繼續擔任陸軍總司令的職務。1998年3月,他宣誓任智利終身參議員。

執政期間,皮諾切特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導致全國數千人失蹤或被殺害,10多萬人被迫流亡國外。但在經濟上,皮諾切特採取大膽的改革措施,使智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智利前軍政府領導人皮諾切特訪華

1998年10月16日,皮諾切特在倫敦一家醫院就醫時被捕,起因是西班牙方面指控他在執政期間涉嫌殺害西班牙人和西班牙人後裔。在智利政府與英國和西班牙政府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反覆交涉後,皮諾切特於2000年3月獲準回國。

從2000年起,皮諾切特先後受到300多次起訴,一再被剝奪作為智利前總統和終身參議員的豁免權,並一度被軟禁。

年事已高的皮諾切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輕度痴呆等疾病。2006年12月月3日凌晨,皮諾切特因突發嚴重心肌梗塞肺氣腫被送往聖地亞哥軍事醫院接受治療。10日,皮諾切特在聖地亞哥軍醫院去世,終年91歲。

他著有《智利地理大綱》(1968年)和《1879年太平洋戰爭》(1972年)等書。

曾於1997年10月訪華。

克勞迪奧·阿勞
克勞迪奧·阿勞

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Arrau,1903-1991),智利鋼琴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自幼有神童之稱,後到柏林學琴。曾在世界各國巡迴演出,譽滿全球。阿勞的演奏曲目範圍廣泛,從巴洛克到二十世紀的作品均有獨到的建樹,是德奧音樂的權威演奏家。

對外關係

智利智利
智利奉行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尊重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捍衛民主和人權。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戰略,經濟外交色彩濃厚,對外交往十分活躍。智優先鞏固和發展同拉美鄰國和南共市國家的關係,積極推動拉美一體化,重視與美、歐的傳統關係,積極拓展同亞太國家的關係,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同世界上17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重視雙邊自由貿易談判,目前智已同絕大多數拉美國家及美國、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日本等47個國家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

智恢復民選政府後,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美洲國家組織、里約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不結盟運動、十五國集團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南方共同市場和安第斯國家共同體的聯繫國。曾連續當選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成員國、安理會2003~2004年度非常任理事國、人權委員會2002~2004年度成員國。同新加坡一起倡議並推動成立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並成功主辦了論壇第二屆、第三屆高官會和首屆外長會。近年來,還成功主辦了第6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第2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第108屆各國議會聯盟大會第33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第12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和第17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

與中國關係

智利與中國關係智利與中國關係

1970年12月15日,智利成為南美洲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國家,智利也是最早同中國完成入世談判的拉美國家。1970年中智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穩步發展。2001年,江澤民主席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與拉戈斯總統就發展兩國面向21世紀長期穩定、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2004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2004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智首都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12次非正式會議。訪問期間,兩國元首一致同意確立兩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並宣布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智方宣布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05年11月,胡錦濤主席在韓國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拉戈斯總統會晤,並共同出席了中智自由貿易協定簽字儀式。2006年9月,吳邦國委員長訪智,與巴切萊特總統共同宣布實施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和啟動中智自貿協定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2006年11月,胡錦濤主席在河內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晤巴切萊特總統。200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官正同志訪智。中方重要去訪還有(職務均為時任):吳學謙國務委員兼外長(1987年)、楊尚昆主席(1990年)、錢其琛國務委員兼外長(1993年)、政協主席李瑞環(1995年)、朱鎔基副總理(1996年)、李鵬總理(1996年)、李嵐清副總理(1997年)、田紀雲副委員長(1998、2002年)、唐家璇外長(2000年)、成思危副委員長(200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2003年)、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2004年)。智重要來訪還有:外長阿爾梅達(1973年)、外長庫維略斯(1978年)、外長德爾瓦列(1984年)、眾議長比埃拉-加略(1991年)、總統艾爾文(1992年)、總統弗雷(1995年)、參議長迭斯(1996年)、外長因蘇爾薩(1997、1998、1999年)、眾議長馬丁內斯(1999年)、外長阿爾韋亞爾(2000年)、總統拉戈斯(2001年)、參議長薩爾迪瓦(2001年)、外長瓦爾克、參議長羅梅羅(2005年)、參議長弗雷(2006年)、眾議長萊亞爾(2007年1月)。

智利智利

雙方在國際事務中開展了良好合作。1999年,智利在拉美國家中率先同中國簽署“關於中國加入WTO雙邊協定”。2002年,中國支持智利競選聯合國安理會2003-2004年度非常任理事國。2004年,智利支持中國成為美洲國家組織常駐觀察員和拉美議會觀察員。在台灣問題上,智歷屆政府均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兩國外交部於1988年建立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舉行10次磋商。目前兩國間建有6對友好省市關係。

台灣在智設有“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006年,智台貿易額為18.05億美元,其中智出口15.33億美元,進口2.72億美元。智向台主要出口銅、木材、魚粉、海產品和紙漿等,從台進口主要為輕紡產品和家電等。

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係

智政府強調立足拉美,優先鞏固和加強同拉美國家,特別是周邊鄰國的關係。重視地區國家間的政治磋商與協調以及經貿技術合作,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維護地區民主與和平。

2007年,巴切萊特總統先後

智利智利
出訪阿根廷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拿馬、厄瓜多和玻利維亞。巴西、烏拉圭和薩爾瓦多等國總統先後訪智。積極參與聯合國海地維和行動,支持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延期。

同美國的關係

智美1823年建交。美國一直是智最主要的經貿夥伴和投資國之一。智民選政府執政後同美關係實現正常化,把對美關係視為外交重點,美亦把智視為在拉美優先考慮的國家之一,恢復給予智“普惠制”待遇,允智重新加入美海外投資保險體系,取消了禁止向智出口武器和提供軍援的“甘迺迪修正案”。智美建有政治、國防等磋商機制。2003年,智作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在對伊動武問題上不支持美對伊動武,並挑頭提出“折衷方案”,雙方關係一度出現波折。同年6月6日,智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巴切萊特(2006年)訪美,美總統布希(2004年)訪智。

同歐盟的關係

鞏固和加強同歐盟的傳統關係是智的既定方針。智歐高層互訪頻繁。2007年,巴切萊特總統訪問了挪威芬蘭

智利智利
瑞士義大利。歐盟是智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1999年,智歐開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2002年雙方簽署政治、經濟夥伴與合作協定,智成為同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第二個拉美國家。協定於2003年1月1日起生效。

同亞太國家的關係

智政府把加強同亞太地區的關係放在其外交的重要位置,認為加強同亞太國家的經貿關係符合其外交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總目標,對智當前和長遠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智同29個亞洲國家中的27個有外交關係。亞太地區國家是智最大的貿易夥伴。1994年11月,智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4年,智作為東道國成功主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5年,拉戈斯總統訪問了印度、澳大利亞。2007年9月,巴切萊特總統訪問日本,隨後赴澳大利亞悉尼出席第15次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

智積極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安排,2007年3月同日本簽署自貿協定。

同俄國和東歐國家的關係

智利智利
智同前蘇聯、東歐地區各國都建立了外交關係。近年來,雙邊政治交往有所增加,經貿領域的互惠合作有所發展。智將東歐地區視為進一步開拓出口產品市場的重點地區之一。與匈牙利簽署了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簽署了空間技術合作協定。2005年,保加利亞總統訪智。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21世紀是充滿變革和全球化不斷調整的時代。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沒有根本改變,南北發展鴻溝和貧富差距仍在擴大。冷戰後由民族宗教等問題引發的地區衝突頻仍。人權和環境問題超越了國界,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主權。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目標。主張擴大聯合國權力以及在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中的作用。主張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呼籲各國共同努力應對貧困、社會不公正、腐敗、販毒等多種挑戰。

關於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支持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反對超級大國憑藉實力主導或按其意圖建立所謂新秩序。主張以不干涉內政、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為基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關於全球化: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既包含機遇,又帶來風險和挑戰,各國應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在全球化和新經濟進程中尋求平等發

展。已開發國家有義務幫助開發中國家擺脫貧困落後和實現自身發展。全球化是一場經濟、技術、政治和文化革命,有必要對其走向予以規範。開發中國家應攜手對全球化進程施加影響,加以引導,拉美國家更應加強團結、迎接挑戰。
智利與中國關係智利與中國關係

關於聯合國和安理會改革問題:認為聯合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是當代國際關係中的有效多邊機制。主張對聯合國及其安理會進行全面和必要的改革,以適應新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

關於人權問題:重視維護人權。認為人權問題日趨國際化,要建立維護國際人權的有效機制。主張加強泛美人權法院和泛美人權委員會的作用,支持建立國際刑事法庭。反對以經濟和社會問題為藉口侵犯人權,反對美國單方面對別國人權狀況進行年度評

估的做法。積極支持組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關於禁核裁軍問題:反對核擴散,反對任何國家進行核試驗。主張和平利用核能,不生產、不獲得、不儲存核武器。反對軍備競賽,積極參加聯合國裁軍會議。
關於環保問題:認為環境問題日趨國際化。主張強化“責任分攤、區別對待”原則,認為工業化國家應承擔全球環境惡化的特殊責任,各國有開發資源造福於民的主權權利,但在發展的同時不應忽略環保。反對任何國家單方面強加環保標準。
關於反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認為恐怖主義敵視文明的基本準則,是威脅人類共存的災禍和人類的共同敵人。反恐鬥爭是維護民主的
智利智利
要素之一,但反恐不應以犧牲人類自由為代價。
關於拉美一體化:支持拉美一體化進程。主張通過經濟與政治的一體化,促進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提高拉美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優先發展與拉美國家、特別是與阿根廷巴西等南共市成員國和鄰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關係。
關於里約集團:認為里約集團可以承擔地區領路人的角色,為此應加強團結,協調行動,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用同一聲音說話。
關於朝核問題:反對發展核武器,不贊同朝鮮恢覆核試驗。認為朝以核武器向亞洲和全世界施加壓力,是不可接受的。朝核危機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立場:對伊朗重啟核燃料研究表示關注,認為伊應把核能源用於和平用途,並切實遵守聯大有關決議。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
對伊拉克問題的立場:反對美在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認為聯合國應在伊戰後重建中起主導作用,對伊議會選舉成功表示歡迎。

經濟

人民生活

智利智利
智利最低月工資約為247.9美元。2005年全國共有勞動力633.3萬人,就業人數582.6萬,失業人數50.7萬。2004年月收入在2700至5500美元之間的高收入家庭約有29.7萬戶,占全國人口的7%,中產階級占40%,貧困家庭83.9萬戶,貧困人口占總人口20%,赤貧人口占總人口5.7%。近十年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完善的醫保體系。智利的醫保體系由公共、私營兩部分組成,其中公共醫保占66%,私營部分占34%。醫療保障金占收入的7%。全國有公立醫院183家,床位32913張;私人醫院37家,床位10336張。全國共有醫生14334人,平均1230人擁有一個醫生。2001年就診人數為3469萬人次。2003年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6.1%。第17次人口普查顯示,智最近十年人口增長率1.2%,出生率1.8%,死亡率0.6%。人均壽命75.97歲,其中男性73.04歲,女性79.01歲。2002年每百戶家庭平均擁有87台彩電、82.1台冰櫃、78.8台洗衣機、20.5台電腦、51部行動電話、34輛小汽車。目前近55萬家企業中,有557家實現了電子商務。2002年2月,智海關在全世界率先實現電子報關。

經濟概況

智利屬於中等發展水平國家。2001年,工業總產值為57220.56億比索,礦業總產值30507.27億比索。工礦業從業人口為82.9萬人,占總勞動力的14%。2001年,農、林業產值15243.51億比索,農業勞動力70.4萬人,占總勞動力的12%。耕地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全國森林覆蓋面積1564.9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0.8%。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智利是是以經濟開放而著稱於世的貿易國家。2003年出口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達到210.46億美元。
2006的主要經濟數字:
國內生產總值:1458.5億美元。
人均產值:887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0%。
貨幣名稱:比索(peso)。
匯率:1美元=527.58比索。
通貨膨脹率:2.6%。
失業率:7.8%。

財政金融

近年的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比索):
200320042005
收入106156.82128293.8157074.32
支出108338.18115829.73126416.84
差額-2181.3612464.0730657.48
截至2006年底,國際儲備194.29億美元。外債餘額為476.95億美元。
主要銀行有:智利銀行,成立於1893年,資產總額96492億比索;國家銀行,成立於1853年,資產總額86282億比索。

工業概況

工礦業是智國民經濟的命脈。2004年,工業總產值為66007.57億比索,礦業總產值32631.62億比索。工礦業從業人口為87.1萬人。近年來主要工礦業產品產量如下:

2003

2004

2005

銅(萬噸)

490.4

541.23

533.05

金(噸)

38.9

38.5

40.5

銀(噸)

1312.8

1329.5

1399.5

鐵礦砂(萬噸)

801.1

800

786.2

石油(萬立方米)

20.97

20.53

19.21

天然氣(億立方米)

21.80

21.05

22.94

煤(萬噸)

35.37

23.83

73.24

鉬(萬噸)

2.8

3.35

4.79

農林牧漁業

2004年,智農、林業產值18549.97億比 索,農業勞動力73.4萬人。耕地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87.21萬公頃。近年來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3

2004

2005

小麥

179.7

192.2

185.2

燕麥

48.8

53.9

35.7

大麥

7.7

5.6

10.2

水稻

14.1

11.9

11.7

玉米

118.97

132.1

150.8

土豆

109.4

114.4

111.6

甜菜

195.3

227.8

259.8

菜豆

4.8

4.9

4.5

油菜籽

1.9

2.2

4.1

智利紙幣智利紙幣
2004年水果種植面積為18.79萬公頃,2005年總產量386.03萬噸。主要水果有梨、蘋果、葡萄、檸檬、彌猴桃等。
林業:2004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8.42萬平方公里。根據智利國家林業局1997年統計資料,天然林1344.3萬公頃,占國土面積17.8%,人工林211.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8%,混合林8.7萬公頃。主要樹種是輻射松(73.5%)和桉樹(18.5%),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

畜牧業:牧場面積12.93萬平方公里。2005年產牛肉21.56萬噸,羊肉0.92萬噸,豬肉41.07萬噸,雞肉54.99萬噸。

漁業:2005年漁業產值按1996年可比價格計算為5924.02億比索,年捕魚量為493萬噸。

旅遊業:智利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2005年全國有旅行社1024家,其中24.2%在首都大區,16.3%在瓦爾帕萊索,酒店909家。2005年旅遊外匯收入13.9億美元,共接待外國遊客202.7萬人次,主要來自阿根廷等周邊國家、北美和歐洲。2005年智利公民出境旅遊達265.1萬人次。

交通運輸

智利智利中南部的Grey冰川
鐵路:總長8613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654公里。2005年客運量為1131.31萬人次,貨運量2533萬噸。首都聖地亞哥捷運全長74.5公里,2005年客運量為2.67億人次。

公路:總長10萬公里。其中泛美公路長達3600公里。2005年全國有各種機動車240萬輛。

海運:商船隊擁有79艘船,總噸位為120萬噸,擔負著智50%的進出口運輸任務。國際海運航線19條。有70多個沿海港口。2005年國內外船隻裝卸量分別為5668.9萬噸和3776萬噸,貨物總吞吐量達9444.9萬噸。主要港口有:瓦爾帕萊索港塔爾卡瓦諾港安托法加斯塔港聖安東尼奧港彭塔阿雷納斯港等。

空運:有5家航空公司,6個國際機場。智利國家航空公司有波音飛機11架,與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法國、秘魯、西班牙、美國、烏拉圭和委內瑞拉通航;私營的銅業航空公司有波音飛機7架,與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拉圭和美國通航。2005年國內航線年客運量319.75萬人次,貨運量29732噸。國際航線客運量402.48萬人次,貨運量246783噸。全國有大小機場325個,主要國際機場有首都的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機場和北部阿里卡市的查卡柳塔機場。

對外貿易

智利經濟在很大程度 上依賴對外貿易。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左右。實行統一的低關稅率(2003年起平均關稅率為6%)的自由貿易政策。目前同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
近年貿易情況如下(FOB,單位:億美元):

2004

2005

2006

出口額

320

385.97

589.95

進口額

229.5

298.33

384.89

差額

90.5

87.64

205.06

2005年主要貿易對象及占智外貿總額的比例:
占智出口(%)

2004

2005

2006

美國

15

15.1

15.7

日本

12

11.5

11.1

中國

10

11.1

9.0

韓國

6

5.7

6.1


占智進口(%)

對外投資

智利對外投資活動始於20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來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狹小,一批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為開拓國外市場和爭取更有利的發展環境,開始在厄瓜多、阿根廷、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等周邊國家投資。截至2006年底,智對外總投資達466.39億美元。

對外援助

據智利外交部國際

合作署統計,2005年,智對外援助347萬美元,主要受援對象為中南美洲加勒比國家。

外國資本

2000年拉戈斯政府宣布取消外資保證金制度和外資審批制度。2006年共吸引直接外資59.56億美元。
外國援助

據智外交部國際合作署統計,2005年智接受國外合作項目援助1.4645億美元,其中來自國外雙邊合作項目援助7966萬美元,多邊合作項目援助6679萬美元。

對智提供合作項目援助的主要國家有德國(5976萬美元)、日本(864.5萬美元)、比利時(404萬美元)等。國際組織主要包括歐盟(6613萬美元)、聯合國(34.4萬美元)和美洲國家組織(31.4萬美元)等。

著名公司

智利國家銅公司(CorporacionNacionaldelCobredeChile,簡稱CODELCO),成立於1976年4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銅生產企業,經營銅礦的開發、開採、提煉、加工及銷售等。資產總額80.83億美元,2005年銷售額104.91億美元。董事長系智利礦業部長卡雷恩·波尼亞奇科·波利亞克(KarenPoniachikPollak),執行總裁何塞·巴勃羅·阿雷利亞諾(JoséPabloArellano)

智利陸軍騎兵部隊經過總統府拉莫內達宮外的憲法廣場智利陸軍騎兵部隊經過總統府拉莫內達宮外的憲法廣場
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ociedadQuimicayMineradeChileS.A.,簡稱SQM),成立於1968年,經營化肥、化工產品、碘、鋰的生產及銷售。資產總額13.63億美元,2005年銷售額10.43億美元。董事長鬍利奧·龐塞·勒魯(JulioPonceLerou),執行長帕特里西奧·孔特塞·岡薩雷斯(PatricioContesseGonzalez)

智利鉬金屬公司(MolibdenosyMetalesS.A.,簡稱Molymet),成立於1975年,是世界上鉬的主要生產企業,占有全球1/3的市場份額,從事鉬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及銷售。資產總額2452億比索,2005年銷售額20.9億美元。總裁卡洛斯·烏爾塔多·魯伊斯-塔格萊(CarlosHurtadoRuiz-Tagle)

南美船運公司(CompaniaSudamericanadeVaporesS.A.,簡稱CSAV),成立於1872年,拉美最大的船運公司,經營船運及相關配套服務。資產總額6270億比索,2005年銷售額38.95億美元。董事長里卡多·克拉羅(RicardoClaro),總經理胡安·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JuanAntonioAlvarez)

軍事

智利儀仗隊士兵智利儀仗隊士兵
智武裝部隊分為陸、海、空和武警四個軍種。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通過國防部對全軍和武警實施行政領導和作戰指揮。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國家安全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部長由文人擔任。國防部設陸軍海軍空軍武警和調查警五個副部長。下轄的國防參謀部是國防諮詢機構,負責協調和制定三軍和武警的作戰、訓練、情報、軍事預算和軍購等事宜。國防部長和國防參謀長均無權調動和指揮軍隊,由各軍種司令直接領導和指揮部隊。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兩年。

教育

實行12年義務基礎教育。中等學校分為兩種:一是科學-人文學校,即普通中學,學生畢業後絕大部分報考大學;另一種為技術-職業學校,分工業、商業、技術和農業等門類。從這類學校畢業的學生既可參加工作,也可升大學。有各類學校10768所,其中高等教育院校298所,職業學校82所,技術培訓中心156個。著名大學有: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聖地亞哥大學。人均受教育時間為9.25年。目前在校學生為425萬,其中6至18歲的學生為360萬,大學生65萬(包括技術學校)。成人識字率為95.79%,文盲率為4.09%左右。2002年教育經費支出為19585.44億比索(約合28億美元)。

主要科研機構有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和核能委員會。科學工作者人數占全國總人數的3.68%,居拉美第四位。

文化

藝術

智利
獲1971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
是拉美文化藝術水準較高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圖書館1999家,總藏書量為1790.7萬冊。有電影院260家。首都聖地亞哥是全國文化活動中心,有25個美術館。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1945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獎的南美洲作家。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

智利的復活節島位於太平洋東南部,以神秘巨像名聞遐邇。島上有600多尊面對大海的古代巨大半身石雕像。1996年2月,該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聞出版

智利有報社87家。主要報紙有《信使報》,1827年創刊;《民族報》,1980年創刊;《三點鐘報》,1950年創刊;《二點鐘報》(晚報),1931年創刊;《最後訊息報》,1902年創刊;主要雜誌有《事件》,1971年創刊;《新情況》,1976年創刊;《今日》,1977年創刊。主要通訊社為環球通訊社。全國有電台1095家,主要有國家電台、合作電視台、波塔萊斯電台、農業電台和礦業電台。電視台9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國家電視台(7台)、智利大學電視台(11台)、天主教大學電視台(13台)、大視野電視台(9台)和瓦爾帕萊索天主教大學電視台(5台)。

風俗文化

智利土著音樂主要源於阿勞科(ARAUCO)人。阿勞科人信仰自然神,如雨神等。他們常常吹奏音樂,以祈禱神靈賜福。其時的土著樂器大部分用禾本科植物的莖稈或木、骨、石、粘土製成。主要樂器有奧卡利納笛(洋塤,即一種卵形吹奏樂器)、麵包形笛、克納(QUENA)笛、串鈴嘯笛鈴鐺等。西班牙人的到來,帶來了歐洲管弦樂器。西洋樂器促進了土著樂器的革新,使之音域更廣,音量更宏。西洋樂器在智利大眾中影響最大的是吉他。

智利復活節島由於相距智利大陸本土3500餘公里,因而其玻里尼西亞音樂一直保持至今。復活節島的居民能歌善舞,對音樂歌舞有著獨特的天賦,復調和多節奏演唱或演奏能力頗強,濃重的鼻音與其語言密切相關。

比奧萊塔·巴拉(VIOLETAPARRA)為智利民俗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巴拉的父親是音樂老師,母親是農民。她自幼喜好民間音樂,從小背記了無數首民歌,之後又在民間從事土著音樂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巴拉不僅善於演唱大量民間歌曲,而且從事音樂創作。比奧萊塔的名字譽滿歐美大陸。1956年以楚圖南為團長的第一個中國藝術團訪智時,巴拉女士和許多友好人士到機場歡迎,並當場為中國藝術家們演唱了歌曲。

舞蹈

智利最古老的舞蹈有集體圓圈舞獨舞,一般在重大慶典或其他歡慶活動中表演。跳集體舞時,人們手拉著手輪盤式跳動,好似大地或太陽的自轉。獨舞則模仿某種動物,或做其跑、跳、爬、撲、斗等動作,或模仿獵人捕獲動物的各種姿勢。

智利北部地拉納(TIRANA)地區的集體舞宗教色彩濃厚,引人入勝。人們每年成群結隊地到聖母塑像面前,一跳幾天幾夜,以感謝聖母對他們的恩德。智利南部奇洛埃地區幫工節上的舞蹈則別有一番情趣,它表達的是人對人的感激。該節一般在某家新房落成後舉行。主人盛宴款待在建房中幫工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後,大家一起翩翩起舞,常常至凌晨而興致未盡,其場面壯觀、熱鬧非凡。南部第九大區以馬布奇人為主,他們的舞蹈大都為祭奠性的。

除上述舞蹈外,智利民間也流行雙人交誼舞、化妝舞,如塞基迪亞方丹戈小步舞對舞等,這些舞蹈均源於歐洲。但有的舞蹈也來自安第斯山另一面的阿根廷等地,如對塔舞庫安多謝利托桑巴等。

智利的國舞是圭卡舞。它源於秘魯,形成於秘魯獨立革命時期。該舞兼容了西班牙和阿拉伯舞的動作。目前這一舞蹈在幾乎整個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根廷均流行,其名稱叫“智利舞”。在智利各地,圭卡舞雖因地區不同而著裝各異,舞步編排亦不盡一樣,但就其表情而言,中部謔諧,南部嚴肅,農村挑逗,首都高雅。

服飾

智利智利是拉美文化藝術水準

西班牙人到來前,智利土著人的服裝式樣大同小異,即一般用一塊大布從前到後纏上幾圈,男女無太大差別,只因地區不同而顏色變化較大。沿海地區布料一般色彩明快,內地相對暗淡。但因內地大都屬礦區,因而服裝上的金屬裝飾比沿海地區出現得早且種類多。直到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男人才開始穿長褲,女人開始穿裙子。

西班牙人的到來,使智利人的服飾發生較大的變化,即以穿騎士服為主。當今的智利人穿著比較講究,特別是在首都聖地亞哥市東區和北區富人居住地,上街時男士一般西裝革履,女士穿著入時。智利人習慣穿單色服裝:藍、綠、紅、黃、白。無論其式樣如何千變萬化,但雜色服裝一直不太受歡迎。人們認為這主要是受傳統習慣的影響。

20世紀中之前的數百年間,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在穿著打扮上有明顯不同,特別是在智利中部地區。未婚女子一般穿裙子和圓領衫,裙子的顏色分為紅、綠或藍。圓領衫大都是淺色的亞麻布做成,頭髮梳成辮子。已婚女子則一般穿深色服裝,裙子較長,梳髮髻。

復活節島由於地區貧瘠、氣候溫和,因而該島的居民曾長期僅用一塊布掛在肚皮前。後來才以羽毛製作裙子,這是因為在其文化中,鳥類預示吉祥。島上的居民還曾穿過用樹皮或其他植物皮做的衣服,但殖民者到來後,這類原始簡單的服裝則逐步為歐式服裝所取代。紋身亦曾是島上居民的一大習俗,且是其服飾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用木製或石制刀具在身上刺成一定的花紋或圖案,然後塗上黑色的植物汁或油煙。由於這種原始的紋身法不僅使人疼痛難忍,而且常常造成感染甚至帶來生命危險,因而當島上的人口開始負增長時,人們始才放棄了這一做法。

禮儀

智利智利
智利風俗禮儀在許多方面同西班牙人的十分近似,但又帶有當地土著居民的鮮明特徵。
智利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但傳統習俗頗多,而且帶有明顯的西方人的特徵。
智利人十分重視見面時的問候禮節,他們同外來客人第一次見面時,多要握手致意,有時男性之間要熱情地擁抱,女性之間要相互親吻面頰,最常用的問候語是“您好”、“見到您非常高興”“感謝上帝讓我們相識”等。熟悉的朋友見面,多是熱情擁抱和親吻,寒喧問候,異常親密,男女均是如此。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見面,還習慣行舉手禮或脫帽禮。
同許多美洲國家一樣,智利人一般不邀請他人到家中作客,除非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如果你被智利朋友邀請到家中作客,應視為一種榮幸,不可出自客氣或其他理由而謝絕,否則會被主人認為是瞧不起人而生氣。應邀到智利朋友家中作客,應按時赴約,遲到或早到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智利人的時間觀念比較強,凡事都習慣按預定的時間進行,這是同許多美洲國家所不同的。到達主人家,客人應主動送一束鮮花或包裝精美的糖果給女主人,先向女主人表示問候,隨後問候男主人和其他家庭成員。

禁忌

風俗
智利城市建築的最大特點是,各大城市都有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和現代化的色彩艷麗的住宅,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農村房屋一部分是歐式的,其餘大部分是平房。智利居民在莊重和正式場合,一般都穿西裝。平時穿著比較隨便。

智利到智利人家中作客別遲到

智利人的主要食物有麵粉、大米、玉米。牛肉、豬肉和羊肉,在智利重大的活動中都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多為烤肉。在該國,蔥頭、土豆、西紅柿、生菜、龍鬚菜、白菜和紫菜頭等蔬菜及菜豆、兵豆和鷹嘴豆都是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智利的高質量海產品,如海蟹、大牲朗和碩大的貽貝,也是節日裡做菜的主要原料。各種各樣的天然水果,如蘋果、柑桔、葡萄、西瓜、甜瓜、李子、杏、草毒、桃、荔枝和山橄攬等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必備之物。智利人吃飯必須飲酒,而且,在智利消費的紅、白葡萄酒都是上等酒,還有白酒,喝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摻進檸檬和糖作開胃酒。

禁忌和禮儀

智利人十分重視見面時的問候禮節,他們同外來客人第一次見面時,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還要熱情擁抱和親吻。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見面,還習慣行舉手禮或脫帽禮。智利人最常用的稱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對未婚青年男女分別稱為少爺和小姐。在正式場合要在稱呼前加行政職務或學術頭銜。智利人應邀參加宴會或舞會,總是帶上一點禮物。人們有婦女優先的習慣,在公共場合年輕人總是將方便讓給老人、婦女和孩子。智利人的禁忌和西方幾乎一樣。智利人還認為“五”這個數字不吉利。

旅遊

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其國土南北長4332公里,東西寬90-40l公里,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好象南美洲的“裙邊”。

智利智利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較富裕的國家,她擁有非常豐富的礦、林、水產資源,銅的蘊藏量居世界第一,她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政府對外實施全面的開放政策,鼓勵外國投資,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使智利成為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由於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智利的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這使得到智利旅遊十分方便。

智利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之王國”。工礦業是智利國民經濟的命脈。智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除原有的沿海海濱和南部的風景區外,近幾年又投資開闢了一些新的旅遊景點,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組織南極觀光和國際音樂會等。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復活節島)

拉帕努伊是當地人對復活節島的稱呼,證明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玻利尼西亞人約在公元三百年時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社會,他們不受外

智利智利
石雕部影響,創建了極大的且富有想像力的,獨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築。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這個社會建築了神殿並樹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稱為莫阿伊,它們至今仍是一道無與倫比的文化風景,使整個世界為之著迷。

挪威考古學者兼人類學者海約達赫爾對復海活節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他用西印度輕木做成木筏,用蘆葦做船,在海上成功地行駛。

這一事實足以證明了古代人類,按推算是原始人,完全能夠用這種船進行遠距離間的接觸與交往。

目前已發現印加社會前期,玻利維亞境內的喀喀湖附近的蒂瓦那河與復活節島之間曾有過聯絡。另外與秘魯也似曾有過連繫。據說西班牙征服者在秘魯曾耳聞有一個遙遠的西方的島國的存在之傳說。最初的探險者們在復活節島發現的蘆葦,還有些蔬菜如:馬鈴薯、絲蘭等,這類植物原先都生長在南美一帶的。復活節島上傳說長著長耳朵的都來自東方,在他們之後,從西方又來了短耳朵的。這一傳說提示了最早的定居者來自印加之前的拉丁美洲(目前已知道那裡的人們確實總要把耳朵拉長),隨後而來的是玻里尼西亞人,他們推翻了那些被宗教迷惑住了心竊的長耳朵人。

復活節島上有些稀奇古怪、令人費解的現象,這充分說明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為離奇。它是個火山島,形狀略帶三角形,體積為16×18×24公里,獨自靜靜地躺在太平洋中,離其他人類居住的地方有幾千公里之遙。1722年當歐洲人在復活節那個星期天初次登上此島時,首先見到的便是這些圍繞著島排成圓形的不計其數的巨大石雕,它們令人費解地凝望著遠處的大海。島上的人們友好地舉著火把歡迎來訪者們登入。在火光映照下,船長羅傑芬與他的荷蘭船員們發現這些島民有三個人種:黑人、紅種人和長著紅髮的白種人。他們中有些人在長得特大的耳垂上戴著圓盤般的耳環。這些人似乎特別敬畏巨大的雕像。他們很友好,只不過總想要把伸手可及的東西占為己有。

智利智利

島上幾乎見不到婦女,而且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似乎鑽入地底下洞穴中去了,使人看不見。1770年一隊西班牙探險者們從秘魯出發來此島上時,也曾有過類似發現。島上的人仍很友好,土地也耕耘得很好。

然而事隔四年,當庫柯船長到來時,情形截然不同了。原先既沒有武器也沒有戰爭的島上,百無聊賴的人們,站在已經荒蕪了的土地上,手持木棍與長矛,滿懷敵意。那些巨大的石雕不再受人敬仰,被推翻在地。到了19世紀,這裡成了奴隸販子出沒之處。直到復活節島被侵犯,摧殘,即將遭到毀滅的時候,西方世界才終於開始了對這裡一切的研究,研究島上的人以及他們的文化。

西方傳教士向島上倖存者們傳播基督教,說服他們放棄對梅克?梅克神的信仰而改信耶穌上帝。牧師在去傳教時發現當地人的屋裡都供著一種小神像,不過顯然他們對這神像並不舉行什麼莊重的祭禮。後來發現了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這證明島上的人是懂書寫的。有一些這類木板意被判定為異教徒的宣傳工具而遭毀壞。

另外有一些則有幸被保存下來了。有些當地人稱之為“榮戈—榮戈”(rongo-rongo)的經文,是一些刻寫在木板上的文字,第一行先從左往右寫,下一行則從右往左寫,以此換行換方向地往下寫。至於這些象形符號的含義,則始終是個不解之謎。

智利智利

復活節島上最神秘的還是那1000來個巨形石雕,當地人把它們叫“莫艾”。其中不少高約3.7—4.6米,重約20.3噸,還有更大的,足有9.8米,重為91.5噸。這些雕像頭部碩大,下巴向外突出,耳朵則往下伸得很長。有些石雕頂部有塊紅岩石,就像是戴了一頂“帽子”。另外,在一個石坑處還發現一些石雕的半成品。復活節島上的巨大的石雕默默站立著,神秘地凝望著太平洋

復活節島呈三角形狀,長24千米,最寬處17.7千米,面積為117平方千米。島上死火山頗多,有3座較高的火山雄踞島上三個角的頂端,海岸懸崖陡峭,攀登極難。

據有關學者考證,人類登上復活節島始於公元1世紀,石像的底座祭壇建於公元7世紀,石像雕鑿於一世紀以後。到12世紀時,這一雕鑿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前後歷經四五百年。大約到1650年前後雕鑿工程停了下來。從現場環境看,當時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災,比如說火山噴發,或是地震、海嘯之類的自然災害。至於石像代表了什麼,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長或是宗教領袖。

接下來的問題是石像是怎么運到海邊的。在島的東南部採石場,還有300尊未雕完的石像,最高的一尊高22米,重約400噸。如此巨大的石像在那個時代,僅靠人力和簡單的工具是運不走的。據當地人傳說,要運走這些石像,是靠鬼神或火山噴發的力量搬到海邊的。還有的說,是用橇棒、繩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撬上,在路上鋪上茅草蘆葦,再用人拉、棍撬一點一點移動前進的。但是,一些考古學家真的組織人這樣做了,結果證明行不通。因此,復活節島對於旅遊者來說,仍然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

簽證需知

智利簽證

(一)主要簽證種類

1、旅遊簽證
頒發對象:來智探親、旅遊或經商的外國人。此類簽證的有效期最多為90天,可延期一次、最長亦為90天。
所需資料:1、智利當地旅行社提供的邀請函原件。2、護照:護照有效期自申請人出國旅行之日起不得少於6個月。3、2寸彩色照片2張。4、存款證明:(不少於5萬元人民幣,並凍結半年以上)。5、西班牙語在職證明:註明工齡、職務、工資收入的在職證明。在職證明需使用帶有單位抬頭的信紙書寫。要有負責人簽名和公司蓋章。6、營業執照複印件並加蓋公章。7、旅行社出具的照會。

2、臨時居留簽證
頒發對象:在智有親屬的、來智從事專業活動或就醫的外國人。此類簽證有效期最長為一年,並可延期。持證人在智居住1年後,可申請長期居留,但在智累計居住不得少於180天。

智利智利
3、學習簽證
領發對象:來智學習的外國人。簽證有效期最長為一年,並可延長至學習期滿。享受獎學金的學生簽證則根據有關協定確定有效期。
4、僱工簽證
頒發對象:來智履行工作契約的外國人。他們只能從事契約規定的有關活動,其僱主須居住在智境內。此類簽證有效期最長為兩年,並可延期。持證人在智居住滿2年,方可申請長期居留。
5、移民簽證
允許持證人在智無限期居留,並可從事一切有償活動,特別是墾殖、農業或工業。
(二)免簽
1、中國和智利簽有互免持外交、公務、官員護照人員簽證協定(自1986年5月7日生效)。
2、乘飛機直接過境、不出機場且在智停留不超過24小時,免辦簽證。
(三)申請手續
1、須持有最短6個月的有效護照。
2、須持有智利方面的邀請函正本(應註明邀請人的住所、電話和傳真號碼,以及被邀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碼和旅行的原因),並經過公證和智外交部及中國大使館的認證。
3、須持有所在中方單位出具的在職證明(附譯文並註明單位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證明中需說明旅行的原因。如系商務等團組,應提供全團名單。如系在校學生或未成年人,須提供學習證明。
4、申請赴智旅遊、探親者,除出示智方邀請函外,還須提供親屬關係證明。申請僱工簽證者,須提供工作契約,內註明被僱人應擔任的職務、月收入額、工作時間及納稅情況。同時,僱主擔保雇員及其家屬的返程機票等。投資者,須提供資金來源證明。上述證明及契約須經過公證和有關機構的認證。
5、智駐華使館可要求申請人提供必要的補充材料。
6、每人填寫3份簽證申請表(須用英文或西班牙文填寫)。
7、簽證申請者須本人到智利駐華使館簽證處接受領事面談。接待時間為:每周一至五的上午10:00至12:00。
(四)費用
須於遞交簽證申請時交納簽證費:一次入境簽證每人收費432元/一般為30天停留;多次入境簽證每人收費642元/最長停留90天;居留及學生簽證每人收費1,294元。此外,每份簽證申請需另收取返簽費90元(如實際情況無需返簽,則隨已妥簽證退回)。
(五)辦證所需時間
一般情況下,辦理簽證需5個工作日。如需返簽,則時間延長。申請簽證前,應詳細了解有關規定和手續,以節省辦理時間。入境後如需辦理有關居留等手續並請他人協助時,當事人應與此人一同前往有關部門。如當事人因故不能親自辦理手續,可委託他人代辦,但須到公證處辦理委託書。不要將自己的護照隨便交給別人,以防壞人利用此證件搞違法活動,並牽連持照人。

出入境海關注意事項

智利智利
(一)須持有效護照或旅行證件及簽證入境。在機場入境時必須填寫入境單和海關申報表。出入境表一式兩份,一份入境後移民局官員收走,另一份要附在本人護照上,留在出境時由移民局核收,故注意保管。自行出入時請隨身攜帶護照和出境卡。不容許攜帶動植物入境(如種子,瓜果,動物等)。入境者無須免役證書,但持移民證者必須具備普通健康證書。國內外貨幣數量出入境無限制。
(二)智利簽證自發證之日,使用期為3個月,並自入境時,開始計算停留期。
(三)當中國發生非典型肺炎時,智方對來自中國的旅客無特別限制,僅向入境者提供當地有關醫院的急診電話(呼吸道疾病和胸科醫院電話2358888,手機092342392,或急救中心電話131),以備用。
海關規定
智利對於動植物入境檢疫非常嚴格。根據智海關規定,旅客攜帶以下物品須申報:
(一)鮮牛扔、黃油、奶油和奶鉻;
(二)各類種子、曬乾或脫水水果
(三)昆蟲、試驗菌、蜜蜂、蜂蜜、動物精子和獸醫生物製品;
(四)小動物、寵物和飛禽;
(五)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其皮毛製成品或附屬產品;
(六)新鮮水果或植物;
(七)各種肉類、肉干和肉腸;
(八)各種花卉。

旅遊貼士

智利北部屬沙漠地區(Atacamadesert),旅遊以自然景觀為主。Lauca國家公園一帶和旅遊小鎮SanPedrodeAtacama附近地區。前者除可欣賞壯麗的安第斯山風景和尋找野生駱馬外,更可走訪一些智利北部小鎮,跟其它殖民地小鎮相比,別有一番韻味;後者除典型高原風光外,

月亮谷(ValledelaLunar)的奇特地貌和日落時分欣賞大地變色奇景皆叫人難忘。
智利雖沒有著名的美洲古文明遺蹟,但在Arica附近仍可發現一些早年居民的壁畫和建築遺蹟。SanPedrodeAtacama的博物館裡,展出數具木乃伊,其中外號「智利小姐」的在南美「木乃伊界」頗有名氣。
智利明顯較秘魯和玻利維亞富裕和先進,旅遊消費亦因此較高。跟其它拉丁美洲國家一樣,英語並不通行。
住宿需知
智利智利
在智利可以找到各種檔次的酒店,也有別致的小型旅館。智利的電壓是220V。自來水一般不宜飲用。
在HyattRegency聖地亞哥智利與PrecisionReservations預定您的房間,可以節省75%的房費。HyattRegency聖地亞哥智利擁有您所期待的星級酒店的一切娛樂方便設施,並且符合世界旅遊管理標準的要求。
智利賓館不提供一次性拖鞋、牙膏和牙刷。電壓為220伏,但插線板比較特殊,是單排三個等距圓柱形插頭。如有需要,應嚮導游借用插線板轉換器。
注意事項:

智利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部分人會說英語。
智利貨幣單位為比索,1美金約合600比索。美金屬於通用制,可在機場和市區內的兌換店換取,建議在市區兌換,匯率加。

時差:夏季(11月—2月):較中國晚11個小時,冬季(5月—9月):較中國晚12個小時。
智利是南美洲治安最好的國家,無須擔心人身安全。
一般營業店營業時間:
1)貨幣兌換店:周一至周五:9:00到19:00;周六:9:00到15:00;
2)銀行:周一至周五:9:00到14:00;
3)商店:周一至周五:10:00到20:00;周六:10;00到14點;
4)購物中心:周一至周日:10:00—21;00;
稅費:任何消費要加18%的稅。一般在購物或消費過程中已加入。但在酒店消費部分,如房租,餐飲,若支付美元現金可免交18%的稅。
全球通手機可使用(如出現“ENTER”信號,先撥1880)。可購電話卡。各酒店均可上網。
智利的電壓是220V。美式2芯(西班牙制2芯圓頭)電源轉換插座酒店可提供。當地酒店不提供個人洗漱用品,拖鞋等。煩請自備。自來水不宜使用。
機場至市區約20—25KM。打計程車需要半小時,費用為25—30美金(1.5美金/公里)。
小費標準:購物,餐飲:10%司機,導遊:2—4人美元/人/天。
離境機場稅:26美元/人(國際航班),必須在機場現付。
在機場出境時須填寫出境單和申報表。
不允許攜帶農作物入境(如種子等)。
當地早晚溫差較大,夏季白天為25-32度,晚間在15度左右,冬季白天為10-15度,晚間在0度左右。
當地酒店不備個人洗漱用具,煩請自行準備。
自行出入時請將護照、出境卡及現金等貴重物品妥善保管。在旅遊觀光區及人流密集之處,請多加注意小偷或扒手。
入住賓館後應馬上向服務帶工作人員索取一張標有賓館名稱、地址、電話的名片,以備急用。
進入房間內請先熟悉使用各項設備,如有不懂之處可與陪同人員或賓館服務人員諮詢。
如在住宿期間,房間內有任何設備凡出現個人損壞之處,請客人自行付費賠償。
在賓館內打電話費用較公用電話過高,無不撥打當地或國際長途均有電腦系統計費,在退房前請自行結算帳單。(建議購買電話卡)
外出時,間以備有面值較小的鈔票,以便在急需時打公用電話或坐計程車。
如有特殊要求,例如回民、暈車等,請務必向陪同人員事先說明。
在退房時,請仔細檢查所帶物品,及重要證件等是否都已收拾齊全,切勿遺忘在房間。
與使館和當地有關部門緊急聯繫方式及電話等
中國駐智利大使館電話:(562)2339880(辦公室)2339898(領事部)傳真號:2341129,3352755
館址:EMBAJADADELAREPUBLICAPOPULARCHINAAV.PEDRODEVALDIVAIA550,PROVIDENCIA,SANTIAGOCHILE.
當地報警電話:133

重要城市

智利智利
聖地亞哥(Santiago)
智利首都,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於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鱗鱗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聖地亞哥增添了動人的風韻。

聖地亞哥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爾迪維亞率領150名騎兵來到這裡,在位於現在城市中心的聖露西亞山上修築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陸上的第一座炮台,並在山下用泥磚和草木建築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區,這就是聖地亞哥城的雛形。1818年4月5日,經過智利爭取獨立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役——邁普之戰後,聖地亞哥成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紀因智利發現銅礦並逐漸大規模開採,城市迅速得到發展。在隨後的年月里,數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破壞,市區歷史性建築物受到嚴重毀壞。今天的聖地亞哥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人口534萬,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

南美洲太平洋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區瓦爾帕萊索省首府。位於瓦爾帕萊索灣南岸,東南距聖地亞哥約130公里。人口27.6萬(1982)。始建於1536年。屢遭海盜風暴、大火、地震毀壞,現市區大多為1906年地震後重建;1971年又遭地震破壞。港灣開闊,築有堅固的防波堤以及現代化的港口設施。智利最大貿易港,其中輸入占全國進口總值的半數以上。工業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有紡織、金屬加工、化工、煉油、製糖、服裝、製革、油漆等。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設有大學和博物館。橫貫安第斯山國際鐵路的西部終端站,與首都有電氣火車相通。

瓦爾帕萊索市(Valparaíso)是智利議會所在地,也是第五大區(帕萊索地區)的首府和瓦爾帕萊索省省會、智利第二大城市和南美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深水港,瓦市也是智利最大的對外貿易港。位於太平洋瓦爾帕萊索海灣南端,距首都聖地亞哥119公里。目前,該市人口有28萬多,面積402平方公里。該市東部和南部為海岸山脈。城市宛如一輪明月鑲嵌在大海與高山間八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上。

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

智利中部城市,比奧比奧區康塞普西翁省首府。位於智利中南部。比奧比奧河傍城而過,西距河口10公里。人口約30.3萬。最熱月平均氣溫20℃,最冷月平均氣溫(7月)10℃,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西距海岸港口城市塔爾卡瓦諾10千米。始建於1550年。屢遭地震、海嘯破壞,屢遷城址,1754年遷現址。周圍農產豐富,水力資源充足。附近產煤,煤礦占全國的90%以上,為國家重要工商業中心之一。農業發達,是葡萄酒穀物的貿易中心。工業有紡織、麵粉、製革、玻璃、陶瓷、製糖、鋼鐵、造紙、煉油等。有鐵路通聖地亞哥。設有康塞普西翁大學。西北13公里的外港塔爾卡瓦諾,港灣優良,有鐵路通連。

維尼亞德爾馬市(ViñadelMar)

維尼亞德爾馬市,始建於1875年,南與瓦爾帕萊索相接,人口30多萬。維尼亞德爾馬,西班牙語意為“海上葡萄園”,氣候宜人,景色秀麗,享有“花園之城”美譽,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著名旅遊城市。從聳立海邊的望海樓舉目眺望,可飽覽洶湧澎湃的太平洋景色。被譽為智利“蒙特卡羅”的國際娛樂場全年開放,依山而建的露天劇場可容納萬名觀眾,古老的卡拉斯科莊園被市政府闢為其他“文化之家”,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的作品-英雄紀念碑與其相望。每到旅遊季節,劇院、賭場、酒吧和夜總會人滿為患,以海鮮美餚為特色的餐館時常座無虛席。

蒙特港(PuertoMontt)
智利中南部港市,湖區和延基韋省首府。位於太平洋雷隆卡維灣灣頂。人口8.1萬(1982)。建於1853年。1960年遭地震破壞。農、牧、林、漁業區的商業中心。有魚罐頭、製革、鋸木、製糖、紡織機械等工業。泛美公路、南北鐵路幹線的端點;有國際機場;港口深奧寬敞,是連線南部峽灣、島嶼區的重要交通站。景色秀麗,著名遊覽勝地。

安庫德(Ancud)
智利南部湖區城市。洛斯拉戈斯(LosLagos)地區城鎮和自治市。位於奇洛埃島北岸。人口3.1萬(1982)。始建於1769年。內地農、林、牧業區的商業中心和港口。有漁業和牡蠣養殖業。工業以木材加工為主。為島上重要的遊覽地。

萊布(Lebu)
智利比奧比奧(Bio-Bio)地區阿勞科(Arauco)省省會。瀕太平洋,臨萊布河河口。北距康塞普西翁105公里。人口1.8萬(1982)。建於1739年。內地穀物區和煤礦區的出口港。輸出穀物、牲畜和煤。海灘優良,南63公里的拉納爾韋湖水面寬闊,為避暑勝地。

歷屆世界盃舉辦地

世界盃(FIFA World Cup)即國際足聯世界盃,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世界盃申辦權由國際足聯執委會投票產生,世界盃至今已舉辦20屆,已有16個國家地區成功舉辦。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2屆1934年、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第2屆1934年、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第3屆1938年、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
第3屆1938年、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
好第4屆1950年、第20屆2014年巴西世界盃 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 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
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 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你第9屆1970年、第13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第10屆1974年、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第10屆1974年、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 死第17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

智利政黨列表

政黨名稱建立時間
智利激進黨

智利行政區劃

南美洲國家

南亞美利加洲,簡稱南美洲(英文:South America;法文:Amérique du Sud)。 位置: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

南美洲北部國家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法屬蓋亞那(地區)
南美洲中部國家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
南美洲南部國家智利|阿根廷|烏拉圭|福克蘭群島(地區)
南美洲東部國家巴西

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及觀察員

成員國 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白俄羅斯 | 貝里斯 | 貝寧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札那 | 汶萊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高棉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智利 | 哥倫比亞 | 葛摩 | 剛果 | 象牙海岸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加彭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宏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牙買加 | 約旦 | 肯亞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尼泊爾 | 尼加拉瓜 | 尼日 | 奈及利亞 | 朝鮮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秘魯 | 菲律賓 | 卡達 | 盧安達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馬里 | 南非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利南 | 史瓦濟蘭 | 敘利亞 | 坦尚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多哥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庫曼斯坦 | 烏干達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烏茲別克斯坦 | 萬那杜 | 委內瑞拉 | 越南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觀察員
國家 安提瓜和巴布達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波赫 | 巴西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克羅埃西亞 |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加 | 薩爾瓦多 | 哈薩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黑山 | 塞爾維亞 | 烏克蘭 | 烏拉圭
組織 非洲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 聯合國

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