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突出於肛門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僅黏膜下脫是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下脫為完全脫垂。脫垂部分位於直腸內稱內脫垂,脫出肛門外則稱外脫垂。直腸脫垂以兒童及老年人多見,直腸脫垂在兒童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在5歲前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直腸脫垂可分為隱匿性脫垂(內脫垂)、黏膜脫垂和完全性脫垂。隱匿性脫垂不涉及肛管,常是完全性脫垂的早期表現。黏膜脫垂僅累及黏膜,而肌肉層位置正常。完全性脫垂是一種涉及肛管的直腸套疊。

基本信息

概述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只有黏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內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本病多見於1~3歲的幼兒。小兒骶尾彎曲度較正常淺,直腸呈垂直狀。某些成年人直腸前陷凹處腹膜較正常低,當腹內壓增高時,腸袢直接壓於直腸前壁將其下推,易導致直腸脫垂。老年人肌肉鬆馳,女性生育過多和分娩時會陰撕裂,幼兒發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發育不全,萎縮,不能支持直腸於正常位置。長期便秘,慢性腹瀉,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慢性支氣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腸脫垂。病員都有緩慢的發病史。早期在排便時有腫塊自肛門脫出,便後可自行縮回。嚴重者在咳嗽,噴嚏,用力或行走亦可脫出,且不易回復。如未能及時復位,脫垂腸段可發生水腫、絞窄,甚至有壞死的危險。此外病人常有大便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排不盡與肛門部下墜,酸脹感,有的可出現下腹脹痛,腰部鈍痛,尿頻等現象。嵌頓時則疼痛劇烈。

非手術治療:

1、調理飲食,加強營養,軟化大便,儘量縮短蹲位排便時間,2、脫垂尚能自行復位或容易復位者,可在復位後行“長強”穴注射療法。

早期直腸前壁內脫垂可引起局部黏膜缺血損傷和孤立性潰瘍,誘發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時緊迫感和排便不淨。隨著排便困難加重和完全性脫垂的發生,進一步操作括約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腸出血和肛門瘙癢。部分病人為解除便秘反覆使用瀉藥和灌腸。因慢性擴張和括約肌拉長,直腸脫垂也可繼發大便失禁。試圖排空反覆用力可操作經盆壁兩側阿耳科克管(alcock管)走行並在肛提肌下盆底的下降,神經可被拉向阿耳科克管遠端,引起牽拉操作和傳導減慢。

病因

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1.解剖因素幼兒發育不良、營養不良病人、年老衰弱者,易出現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無力;小兒骶骨彎曲度小、過直;手術、外傷損傷肛門直腸周圍肌或神經等因素都可減弱自腸周圍組織對直腸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腸易於脫出。2.腹壓增加如便秘、腹瀉、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難,多次分娩等,經常致使腹壓升高,推動直腸向下脫出。3.其他內痔、直腸息肉經常脫出.向下牽拉直腸黏膜,誘發黏膜脫垂。

目前有兩種可接受的理論。第一種認為直腸脫垂是直腸突出部通過盆底缺陷形成的滑動疝,於1912年首先由moschcowitz提出。第二種認為直暢脫垂是直腸上段和直乙交界部大腸的環狀套疊,1968年由broden和snellman提出。兩種理論的共同基礎是,多數直腸脫垂病人在手術和造影檢查時都發現較深的直腸團通或直腸膀就陷凹,小腸墜入其中並壓迫直腸引起脫垂。直歷脫垂常始於輕度內套疊,經一定時間發展成為完全性脫垂。直腸脫垂典型的解剖特徵應包括: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直腸自身套疊;

②深陷凹或深douglas凹;

③直腸與骶骨岬不固定;

④直揚和乙狀結腸冗長;

⑤盆底和肛門括約肌薄弱;

⑥可能存在甲直腸膨出和其他異常。理想的手術方法應儘可能改正這些異常。

直腸脫垂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危害

南通肛泰肛腸醫院專家介紹說,直腸脫垂是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初起常有便秘、排便無規律,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那么直腸脫垂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危害?

一、直腸脫垂初期有便秘、排便無規律,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

二、直腸脫垂逐漸加重後,除排便用力時引起脫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壓的情況下,都可引起脫肛,往往不能自行縮回,必需用手將脫出的腫物托入肛門。由於經常脫出而排出粘液會經常污染內褲。

三、直腸脫垂導致腸黏膜受損傷發生潰瘍時,還可引起出血和腹瀉。如脫出的腫物不能縮回,容易發生炎症、腫脹,則出現疼痛,進一步又加重便秘。

四、脫垂在直腸內反覆下降和回縮,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常由肛門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墜脹、拖拽,會陰部及股後部鈍痛等。

症狀

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下移稱完全脫垂。若下移的直腸壁在肛管直腸腔內稱內脫垂;下移脫出到肛門外稱為外脫垂。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常風於3歲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成人,兒童發病與性別無關,但成人中女性較常風,約占80%~90%。糖尿病、脊髓脊膜膨出、脊柱裂、脊髓操作、馬尾綜合徵、椎間盤疾病、脊髓或腦腫瘤和多發性硬化在直腸脫垂病人中較常風,成為影響治療方法的重要因素。直腸脫垂可以是獨立病病,也可與其他盆底異常合併存在。一些病人合併有產傷或既往有直腸肛管手術史,子宮切除是女性引發盆底薄弱的危險因素。解剖異常可包括直腸膨出、陰道後疝、膀胱膨出、子宮和陰道脫垂。大便失禁發生率約為28%~88%,少數與產傷有關。15%~65%的直腸脫垂病人可合併便秘,但脫垂糾正後便秘常無改善。直腸膨出和陰道後疝也可因直腸前壁和肛門直腸環受壓引起便秘。臨床表現還取決於脫垂類型和程度。完全性外脫垂的病人經常訴說排便時直腸或“痔”脫出、便失禁、糞便或粘掖污染內褲。內脫垂常表現為慢性便秘、便失禁、粘液或血便,其中便秘和排空障礙最為常見。

因長期黏膜液刺激、糞便污染和反覆清洗,會陰皮膚常存在濕疹的瘙癢。長期脫垂和失禁可使肛門鬆弛,但肛門括約肌收縮有力並不能排隊脫垂。直腸指診偶可觸及脫垂腸段,特別是站立位或在便盆上用力排便後觸摸。觸摸直腸前壁還可確定直腸膨出和陰道後疝。多數病人需進行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結腸疾病。便秘如採用飲食和藥物治療無效時,應行鋇劑灌腸和排糞造影,以確定有無盆底出口梗阻。當考慮有盆底薄弱疾病時,應聯合進行直腸、膀胱和小腸造影,以獲得更整的盆底內臟動態影像資料。大便失禁的口才應測直腸壓力。

診斷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檢查時囑病人下蹲後用力摒氣,使直腸脫出。部分脫垂可見圓形、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黏膜皺襞呈“放射狀”;脫出長度一般不超過3cm;指診僅觸及兩層摺疊的黏膜;直腸指檢時感到肛管括約肌收縮無力.囑病人用力收縮時,僅略有收縮感覺。若為完全性直腸脫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環”皺襞;脫出較長,脫出部分為兩層腸壁摺疊,觸診較厚;直腸指檢時見肛門口擴大,感到肛管括約肌鬆弛無力;當肛管並未脫垂時,肛門與脫出腸管之間有環狀深溝。乙狀結腸鏡檢可見到遠端直腸充血、水腫。排便造影檢查時可見到近端直腸套入遠端盲腸內。

主要症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初發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後自行復位以後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後需用於托回肛門內,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最後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隨著脫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常有粘液流出,致使肛周皮膚濕疹、瘙癢。因直腸排空困難,常出現便秘,大便次數增多,呈羊糞樣。黏膜糜爛、破潰後有血液流出。內脫垂常無明顯症狀,偶爾在行腸鏡檢查時發現。

便秘、腹瀉、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難,多次分娩等誘因的預防和治療

治療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的治療依年齡、嚴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腸脫垂 的誘發因素;幼兒直腸脫垂以保守治療為主;成人的黏膜脫垂多採用硬化劑注射治療;成人的完全性直腸脫垂則以手術治療為主。1.一般治療幼兒直腸脫垂有自愈的可能,應注意縮短排便時間.便後立即將脫出直腸復位,取俯臥位,用膠布固定雙臀等。成人也應積極治療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脫垂程度和手術治療後復發。2.注射治療將硬化劑注射到脫垂部位的黏膜下層內,使黏膜與肌層產生無菌性炎症,粘連固定。常用硬化劑為5%石炭酸植物油、5%鹽酸奎寧尿素水溶液。對兒童與老人療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復發。3.手術治療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和不同的復發率。手術途徑有四種:經腹部、經會陰、經腹會陰和經骶部。前兩種途徑套用較多。直腸懸吊固定術治療直腸脫垂療效肯定。術中游離直腸後,可通過多種方法將直腸、乙狀結腸固定在周圍組織上,主要為骶前兩側的組織上,注意勿損傷周圍神經及骶前靜脈叢;可同時縫合鬆弛的盆底筋膜、肛提肌,切除冗長的乙狀結腸、直腸。經會陰手術操作安全,但復發率較高。可將脫出的直腸甚至乙狀結腸自肛門直接切除縫合。直腸黏膜脫垂可採用痔環行切隙術方法切除脫垂黏膜;年老、體質虛弱者可簡單地行肛門環縮術,即在局麻或腰麻下,在肛門前後各作一小切口,用血管鉗經皮下繞肛門潛行分離一圈,用金屬線或滌綸帶在皮下環繞肛門,2—3個月後取出皮下埋置物,使肛門縮小以阻止直腸脫垂。

已有百餘種手術方法,常用的也有數十種,應採用何種手術方法一直存在爭議。目前傾向根據脫垂的嚴重程度、病人對治療的渴望程度、可耐受程度和是否存在盆底疾病選用不同的方法。

治療目的:

①切除或摺疊冗長的結腸

②將直腸固定在骶骨岬上;

③改善大便失禁或便秘。

分經腹和經會陰部兩種途徑。前者可達到解剖修復和同時治療其他盆底疾病,但可發生吻合口狹和瘺、腹腔內感染和腸粘連等危險。老年病人還可增加心血管、深靜脈栓塞和肺部併發症發生的危險。後者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的優點,適用於因嚴重內科疾病不允許複雜腹部手術的老年人,或拒絕全身麻醉和腹部大手術的病人。部分可取得與腹部手術相同的效果,但也可出現切口感染和裂開的危險,且不如經腹部手術改善便失禁明顯。無論施行何種手術,只有在解除解剖異常的同時認真解決功能異常才能取得較好結果。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4.1經腹部修補

4.1.1乙狀結腸切除:從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結合部游離乙狀結腸和直腸,向下達到宣腸骶骨韌帶,保留兩側直腸鞘的完整。切除乙狀結腸並完成直腸結腸吻合.使直腸附著在骶骨前。行直腸固定時應民慎防骶前靜脈破裂出血。

4.1.2frykman術:1955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frykman首先報導。方法是將直腸游離,在s2~3水平將拉直的直腸側鞘縫合固定到骶骨上,並將肛提肌摺疊縫合。如切除冗長的乙狀結腸,可顯著降低術後便秘發生率。frykman認為該術糾正了所有導致直腸脫垂或與其有關的解剖異常,並可同時修復伴隨的盆底疾病。少數病人術後出現持續便失禁,可考慮行括約肌成形或parks術。jacobs報告,不附加括約現成形術時,術後便秘發生率為7%。如用腹腔鏡完成手術,術後恢復更塊。對無乙狀結局冗長的病人,可行單純直腸固定術,但術盾便秘較常見。

4.1.3直暢縫合固定:打開腹膜返折,游離直腸後間隙,在直腸側鞘兩邊各與骶前筋膜縫合4針。當粘連形成後,直腸與骶骨可永久附著。手術隨便易行並避兔了腸切除吻合,也可採用腹腔鏡完成,術後恢復較快.併發症與其他手術相同,一些病人在術後出現嚴置的便秘.梗阻和粘連發生率與切除手術相同。

4.1.4ripstein術:將直暢遊離至尾骨尖並上提,將寬5cm一段網狀補片縫合固定在骶骨岬上,補片環繞並縫合固定在直腸前壁上。補片與骶骨之間留下2指寬空隙。用腹膜覆蓋網狀補片以避免小腸與補片的粘連。為避免嚴重的便秘,也可將補片僅固定在直腸側後方。

4.1.5ivalonsponge術:首先由well報導,方法類似於ripstein術。替代網狀補片的ivalon海綿用聚乙烯露製作。游離直腸並上提,將剪裁成矩形的ivalon海綿環繞在直腸側後方並與骶骨縫合固定。術後隨訪便秘發生率達48%,mann認為可能與分離直腸側鞠損傷了部分置腸乙狀結腸神經有關。

4.2經會陰部手術

4.2.1theirsch環扎術:thetrsch最初用銀線進行肛門環扎,近年已被其他非吸收縫線和網取代。病人取截石位,在局麻或區域阻滯麻醉下手術。肛門右前和左後方作皮膚切口,在坐骨直腸窩側方外括約肌平面用大彎鉗分離,從一個切口到達另一個切口。以肛管可通過一指收緊線並打結。該術僅將外脫垂變為內脫垂,術後可出現嚴宣便秘甚至梗阻,感染可經肛管或會陰皮膚穿出,失敗率高達80%,常僅限於老年人或生命較短病人套用。

直腸脫垂直腸脫垂
4.2.2deiorme術:1900年delorme報導此術,到70年代末得到廣泛使用。delorme認為,縮短黏膜長度、使摺疊的直腸纖維化,可控制直揚脫垂。方法是用雙葉窺鏡顯露肛管直腸,將脫垂直腸拉出肛外。齒線上1-1.5cm環形切開直揚黏膜.沿粘膳下向上分離,直至黏膜無法進一步拉出,常可分離出10-15cm的黏膜。從分離項到肛管黏膜切緣,在四個象限垂直摺疊直腸肌肉並縫合,其聞各加1針,共達8針。當綴線收緊時,直腸被摺疊。切除過多的黏膜,遠近端黏膜作間斷縫合。該術式改善失禁作用較好,46%-75%的失禁和脫垂獲得改善,無形成便秘的危險,適用於直腸外脫垂成低位內脫垂。對嚴重心血管疾病、便失整和一般狀況較差的病人可考慮行此術。

4.2.3a1tmeier術:mikulicz於1889年首先報導此術,但直到1971年altmeier報導他的結果前並未得到推廣,因此在美國該手術被稱作altmeier手術,適用於全層外脫垂。將脫垂的宣腸盡力下拉,距齒線1.5cm環形切斷脫垂直腸的外層。分離直腸和乙狀結腸系膜,仔細結紮以防血管回縮盆底並出血。通常可切除長達15-30cm腸管。縫合修復攝肛肌。用2-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完成吻合。該術的優點是不露剖腹,術後便秘發生率低。缺點是有吻合口瘺和狹窄的危險.因減少了直腸容積、損傷了原已病變的括約肌,失禁可加重。與經腹部直腸固定術相比,術後排便功能恢復並不理想。對無法接受經腹手術的全層外脫垂,可採用本法,如同時修復直腸膨出、團道後癌和行肛撮肌成形,附加的分離使併發症發生率由6%增加至25%,與delorme術併發症相近(6%~25%),但低於經腹部修復手術(2%~44%)。

4.2.4直腸腦膜摺疊術:jacobs認為該術適用於直腸脫垂伴直腸膨出者。方法是區城麻醉下以雙葉窺鏡顯露直腸肛管,可行三或四個象限的摺疊.從前壁開始,修補直腸膨出。用腰穿針在黏膜下注射稀釋腎上腺素溶液,在分離的頂端縫一長的標誌線。切除一橢圓形黏膜,儘可能向上,但不能超過直乙狀結腸交界處。用可吸收單絲線行直腸肌肉壁垂直摺疊縫合,綴合黏膜覆蓋摺疊肌肉。他們報告的5例外脫垂和1例內脫垂均恢復較好,但隨訪時間較短。

4.2.5gant術:通常用於黏膜脫垂的病人。方法是對脫垂的黏膜用橡皮帶結紮,使脫垂的黏膜短縮。手術刺激組織炎症反應,導致宜腸壁增厚和瘢痕增生,特別適於直揚全層脫垂術後又發生粘髓脫垂的病人。可在區域麻醉下進行,併發症低,經少數病人套用,尚未見復發者。

針灸治療

在唐《千金翼方》、宋《針灸資生經》乃至明《類經圖翼》、《醫學綱目》等均有記載,且以灸治為主。現代報導,始見於1957年[1]。至六十年代,出現多病例的臨床資料,並套用電針治療。七十年代,有關文獻不多,有以穴位敷貼加針刺取效的。近十年餘年來,治療直腸脫垂的文章有所增加,內容則以治小兒脫肛為主,這也較符合臨床實際。

針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長強、承山、大腸俞、氣海俞。2、百會、次髎。
(二)治法
第一組穴用於針刺,第二組穴用於艾灸。每次取2~3穴,穴位可輪用。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艾條作迴旋灸,每穴20分鐘,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

3~5天。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62例,結果痊癒27例,顯效30例,有效5例,其總有效率為100%[1]。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長強、會陽。
配穴:承山、百會。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每次加1個。長強穴,從尾骨尖凹陷處進針,針尖向上與骶骨平行刺入1.5寸,會陽穴針尖向內刺1.5寸,快速進針後,緊按慢提9次;配穴用弱刺激,緩慢捻轉4~5次。留針20分鐘。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88例,均為小兒患者,結果治癒81例,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4例,其總有效率為95.5%[2,3]。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會、長強。
配穴:大腸俞、上巨虛、脾俞、腎俞、氣海、關元。
(二)治法
分二法。一為艾條灸,一為隔姜灸。如為艾條灸,主穴每次必取,配穴2~3個,輪流取用。將艾卷點燃後,對準穴位,距離約3~5厘米,以患者感溫熱而不灼燙為度。百會穴施灸時,可用左手分開頭髮,以暴露穴位,食、中指置於施灸穴位兩側。一般每穴灸5~7分鐘,以局部出現紅暈為度。百會穴,宜在溫和灸之後,再行雀啄灸5~10分鐘。小兒施灸時,應注意隨時調節時間和溫度,以防止燙傷。上法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療程間歇3天。
隔姜灸主要用於小兒脫肛,僅取百會一穴。令家長抱患兒正坐,醫者站在後面,先以拇指揉按穴區,至有熱感後,以2.5厘米厚之鮮老薑一片,貼於該穴之上。以純艾製成綠豆大之艾炷,作隔姜施灸,如患兒覺燙,可將薑片略略提離穴位。每次灸2~4壯,每日1次,連灸3~5天。
(三)療效評價
艾條灸治18例,結果治癒16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達100%[4,5];隔姜灸治療小兒脫肛45例,亦皆收到滿意效果。

艾灸加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百會、長強、承山。
(二)治法
患者端坐,充分暴露百會穴,以艾灸盒施灸15~20分鐘,至患者自覺局部發熱向下感傳為度;然後令患者取俯臥位,以艾卷行雀啄條長強穴,15分鐘,至肛門有向上收縮感為度。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承山雙側局部消毒、局麻,以三棱彎針將30號羊腸線植入,消毒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0日1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50例,結果痊癒105例,顯效30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6%[8]。

艾灸加耳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足三里。
配穴:取耳穴,分2組:1、心、肝;2、脾、腎(均為雙側)。
(二)治法
百會配用第一組配穴,足三里配用第二組配穴,每次取一組,兩組穴位交替使用。百會、足三里用艾灸,醫者手持已點燃的艾條,用雀啄法施灸,以患者自覺溫熱為度,每次灸20分鐘。耳穴用針刺法,用0.5寸不鏽鋼毫針,針尖達皮下至耳軟骨之間為宜,每5分鐘以捻轉法行針1次,留針20分鐘。艾灸與針刺均為每天治療1次,12次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進行第二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42例,痊癒32例,占76.2%;好轉9例,占21.4%;無效1例,占2.4%。總有效率為97.6%。

直腸脫垂的併發症

1、出血:偶爾因直腸孤立性潰瘍可發生大出血。

2、肛門失禁:16%~20%的對氣體失禁,17%~24%完全失禁。

直腸脫垂引起失禁的原因包括:

(1)直腸脫垂產生實質性的直腸擴張,引起肛門內括約肌持續反射性抑制而鬆弛,尤其在老年人因恥骨直腸肌薄弱,活瓣不起主要作用時則一旦內括約肌功能障礙,就將引起失禁; 

(2)分娩或長期用力排便使會陰異常下降,造成陰部神經被拉長的伸展性損傷,使盆底橫紋肌去神經變性薄弱。肛管直腸測壓有助於了解肛門括約肌等的功能,張連陽等對直腸內脫垂患者行肛管測壓的結果表明其存在肛管壓力的降低,其中直腸黏膜脫垂有肛管靜息壓降低,而全層直腸套疊則存在肛管靜息壓和咳嗽壓的降低。

脫肛的鑑別診斷

診斷鑑別輔助檢

最佳診斷方法是讓患者蹲位作排便動作使直腸脫出後觀察。根據脫出度,黏膜皺襞呈放射狀或環狀排列情況來進行診斷。目前國內較少使用輔助檢查,國外常採用乙狀結腸鏡和排糞造影對早期直腸脫垂進行診斷。
鑑別診斷
⑴環形痔:病史不同,該病容易出血,脫出物短,呈梅花瓣狀,暗紅色,痔塊之間出現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腸指診,肛管括約肌不鬆弛,收縮正常,而直腸脫垂括約肌鬆弛,這是鑑別的一個要點。
⑵直腸息肉脫出:帶蒂息肉可脫出肛門外,呈球形或分葉狀,多有糜爛、出血。但觸之呈實質感,質中等。直腸指診可捫及息肉及其蒂,直腸腔正常,而直腸脫垂的腸腔在脫垂頂端的中心部位。

飲食注意

直腸脫垂患者飲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糞次數增多。有習慣性便秘或排糞不暢的病人,平時要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糞便柔軟,排便時不要太用力或蹲廁過久。成人大便時,姿勢宜斜臥,不宜直立,注意調理飲食,避免便秘或腹瀉,以防直腸脫垂。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過食油膩;不宜食用帶魚、螃蟹等發物。

消化系統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