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門失禁是指糞便及氣體不能隨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症狀,亦稱大便失禁。肛門失禁的發病率不高,但非罕見。雖不直接威脅生命,但造成病人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嚴重地干擾正常生活和工作。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
本病的診斷通過病史分析包括症狀表現,以及原發病因的臨床分析初步可以成立視診檢查可見肛門處有原手術或外傷疤痕,畸形有糞便沾染現象肛指檢查見肛管鬆弛或括約肌收縮功能差等。臨床診斷可以確立原發病因在神經系統和結腸者,要通過神經系檢查鋇劑灌腸和內窺鏡檢查等來確立近年來對肛腸功能檢查。有些新的進展包括肌電描記可見到肌肉張力異常,肛門反射潛伏期加長肛門皮膚反射和直腸膨脹正常反射消失等。肛直腸腔內氣囊測壓描記可見到壓力圖異常排糞X線造影可見到肛管直腸角消失等,這些檢查有助於區分病變病因和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法。

肛門失禁有不同病因和不同程度,因此臨床表現也各有不同有些病例的表現為主要病變所掩蓋如腦外傷和腦血管意外病人,神志不清糞便溺床除護理中注意外人們多集中注意對腦部情況的處理。先天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

性巨結腸病例主要表現為大便秘結腹脹和腹部極度膨隆等由於大量糞便,充塞結腸使結直腸協調作用失控加以腸壁神經缺如硬糞箝壓直腸等因素出現肛門失禁糞水從硬糞旁漏出在常見的肛直腸手術,後並發肛門失禁的病人中有些病例症狀較輕訴腹瀉時稀便不能控制有些病人,主訴會陰部常有粘液和糞便沾染也有主訴糞便不能隨意控制或夜間不能控制,也有在排氣時有漏糞等不同程度的失控表現。

病因

肛門功能的控制有複雜的多方面的,因素通過協調綜合地來完成任何個環節,的異常就可能導致肛門失禁節制肛門排糞功能主要有個因素:

①肛管直腸黏膜的刺激反應;肛直腸黏膜下有壓力感受器當肛直腸被充盈時,這些感受器接受刺激後通過神經傳送信息經脊髓和中樞神經根據刺激的,內涵和外在環境的適宜與否來決定鬆弛或收縮括約肌從而來調控排氣和排便;

②肛直腸的成角:正常人的肛直腸存在~角度可阻止糞便因重力關係,而向下脫出生理和病理性因素使肛直腸角的改變也是排便失控的重要環;

③撲動瓣作用腸壁的節律性收縮形成撲動瓣,使腸腔閉鎖從而達到調控排糞作用;

④協調作用排糞動作是個複雜的生理過程由中樞脊髓自主或不自主等,多種神經作用協調和協同地進行才能順利地完成。任何環節的不協調就可能導致失調當糞便進入直腸刺激腸壁壓力感受器引起衝動,有排便感如條件適宜大腦皮質對下級神經的,抑制解除隨之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舒張膈肌和腹肌收縮增高腹內壓力,這些協調動作幫助糞便排出糞便,通過肛管反射性引起肛管舒張和直腸收縮推擠糞便排出協調動作。通過中樞腰骶部脊髓內排糞中樞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等來完成;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
⑤肛門外括約肌的收縮:由於外括約肌的收縮張力較高可以阻止內括約肌向下推動糞便的力量在認為環境不適宜的情況下通過自主性的強力收縮並依靠隨意性會陰和腹肌的收縮把糞塊從肛管直腸擠回乙狀結腸也中止肛直腸黏膜的刺激反應這樣就取消次排便活動。

根據以上生理病理機制很多神經系統,疾患結直腸疾患和對肛直腸的直接損傷等。均可造成肛門失禁肛門失禁的主要和常見的病因有:

①神經系統疾患:腦血管意外腦動脈硬化腦外傷脊髓損傷脊髓瘤脊柱裂等;

②結直腸疾患:先天性巨結腸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癌直腸脫垂肛直腸畸形等;

③肛直腸直接損傷其中手術損傷是常見原因,包括肛瘺肛裂和痔等手術以及硬化劑注射此外還有會陰撕裂意外傷槍彈傷和異物等。病因根據天津濱江醫院報導例肛門失禁有例是手術,損傷所造成老年人身體衰弱大便嵌塞亦可引起失禁。

女性大便失禁

女性發生的大便失禁較男性多見,經產婦則更多大便失禁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氣失控,輕症失禁患者對排氣和液體性糞便的控制能力喪失,其內褲偶爾弄髒,重症患者對固體性糞便也無控制能力,表現為肛門頻繁地排出糞便,如果患者能夠迅速找到廁所,則可以避免弄髒衣褲。

本症患者常因肛門會陰區長期潮濕不潔,污染衣褲、床單等而影響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體檢可見肛門會陰區潮濕不潔、濕疹潰瘍瘢痕、肛周皮膚瘢痕肛門鬆弛,有時可見直腸脫垂。指檢可觸及堅硬的糞塊或腫瘤等,可有肛門括約肌鬆弛和伸展,其收縮力減弱或消失。仔細檢查能準確判斷收縮無力的部位並可顯示肛管反射消失。

併發症:大便失禁護理工作較困難容易發生皮膚損傷,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治療方法 

肛門失禁的治療首先應針對病因進行如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在病情恢復後肛門失禁,亦多能恢復脊椎裂患者要強調早期手術修補才能保全肛門功能,脊髓瘤患者原發病灶手術切除後肛門失禁多較難恢復先天性巨結腸作,保留括約肌的結腸切除,可以有良好肛門功能潰瘍性結腸炎切除病變結腸保留肛直腸多能保全肛門功能臨床上常見的肛門失禁大多由肛直腸直接損傷所引起如,分娩時會陰撕裂手術損傷以及意外傷等應強調在損傷後立即或在~個月內進行修補對那些不完全失禁病例尤其在損傷後早期,可先試用姑息療法進行觀察食物應調節少吃纖維素類多吃精細食品使糞便少而乾燥必要時可服用便秘類藥,訓練括約肌令病人在溫水坐浴中收縮肛門亦有人採用電刺激方法電極放於啞呤形肛塞內然後放入肛管。進行刺激訓練針刺治療亦有改善症狀的,報導對損傷較重的完全性肛門失禁均需進行修補手術手術方法按不同病因和失禁程度採用不同類型方法常用的有:

肛門括約肌修補術適用於瘺管切除括約肌切斷治療肛裂等手術損傷以及分娩傷等,手術將疤痕切除找出原括約肌兩側斷端根據留存的括約肌的狀況,進行括約肌對合重疊縫合或折迭縫合等Parks和McPartlin於年首先介紹用重疊法縫合Browning和Morson於年報導組例其中例由分娩傷和創傷,引起經修補後有%可完全控制乾稀糞便其餘%無效手術創傷者例修補效果較差其中%病人。可控制乾稀糞便但不能控制排氣;%僅能控制乾便;%失敗。

②肛後修補術:適用於特發性或神經原性肛門失禁,伴有肛直腸角增大和肛管縮短者肛後修補術對伴有會陰下垂者有效Browning等,於年報導組例術後有%完全能控制乾稀便%能控制乾便。

③其他方法包括臀肌懸吊移植會陰肌修補股薄肌移植闊筋膜移植和外用材料,如鋼絲塑膠等Thiersch移植法適用於那些括約肌損傷較嚴重,無法進行直接修補者對括約肌修補術某些病例需考慮暫時性結腸造瘺以保證手術成功,對那些多次手術修補失敗亦可以考慮採用永久性結腸造瘺術。

護理措施

1 消除患者心裡的憂慮,耐心開導患者樹立戰勝治病的信心。

2 生活上為長期臥床的患者定時翻身,並進行身體各部位的活動和鍛鍊。

辨論診斷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
直腸橫襞有支持糞便,防止堆擠在直腸的作用,並使糞便呈螺鏇形活動,保持直腸壓力均衡。直腸下段腸壁內有便意感受器,當直腸內脹滿或盆隔沉重時,則引起衝動而產生便意感覺[1]。結腸自上而下逐漸變細,至乙狀結腸末端最細,約2.5cm[1]。一般插管深度為15~20cm,這時氣囊正好位於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此處的腸腔直徑最小,大便又未成形呈糊狀,氣囊能有效地阻止大便流入直腸,使大便經導管流出體外。又由於該處無便意感受器,氣囊充氣時不易產生便意。如插管過淺,氣囊位於直腸下段或肛管處,一是此處的便意感受器多,容易引起便意而導致用力排便,致使導管脫出或病人難以忍受,使留管失敗,二是此時大便經螺鏇轉動及水分完全吸收,易成形,導致導管阻塞引流失敗。本組病人使用的導管為一次性矽膠帶氣囊導管,由於導管材料組織相容性好,使留管時間可相對延長,本組有2例患者留管時間在30d以上;管腔直徑大,有側孔,利於稀便的流出,不易造成管腔阻塞;導管前有一大容量低壓氣囊,它能有效地阻止大便溢出,並對腸壁的局部壓力小,不易導致腸壁缺血壞死;透明性好有利於觀察大便的顏色和量,以及大便流動情況,及時發現有無阻塞。

導管引流大便可減少肛周皮膚的感染壞死。由於溢出的大便為弱酸或弱鹼性物質和含有較多病菌,極易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引起發紅、水腫、水泡或膿腫等炎症改變,如果持續稀便溢出,擦洗不當或經常擦洗,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潰引起感染。本組有1例患者,由於大便失禁呈不間斷性溢出,需反覆擦洗肛周,導致肛周皮膚破潰感染,引起Ⅲ度炎症改變及黴菌性陰道炎。經插管留置後,既保持了病人肛周皮膚清潔,乾燥,又利於藥物治療,有效地防止肛周皮膚感染加重,從而減輕病人的痛苦,經1個多月的有效療,痊癒出院。

插管有利於危重病人搶救及觀察。大便失禁多發生於危重期,一旦大便失禁,病情不允許過多地翻抬病人,短時間內,由於大便的腐蝕作用,易引起難免性接觸性皮炎或皰疹。插管後,可避免因大便溢出而反覆翻動病人擦洗更單,所致病情加重或直接危及生命,特別是消化道出血導致休克者,從而保證了病人的安全。

預防併發症。因為大便持續性地從肛門溢出,既污染肛門周圍皮膚,同時也污染尿道口及陰道口,如果是偽膜性腸炎所致的失禁,容易引起黴菌感染,造成真菌性尿道逆行感染,或真菌性陰道炎。給治療帶來一定難度。

導管引流排便可減輕護理工作量。大便失禁是由於各種器質性病變或支配肛門括約肌的控制功能發生障礙,使大便不自主地溢出肛門[2]。本組病人主要是偽膜性腸炎所致的腹瀉,或應激性潰瘍所致的消化道出血,這時大便稀爛成水樣、泡沫樣便,量大,次數多或不間斷地從肛門溢出,布墊滲漏,易弄髒被服,從而增加護理工作量及難度,使用留置導管排便後,護士可根據大便量及時更換便袋即可,極大地減輕了護理工作量,節省護理用物,減少經濟開支,減輕病房不良氣味,有益於創造一個好的工作、住院環境

危害

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種併發症,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會陰部、骶尾部皮膚炎症及壓力性潰瘍(壓瘡)。大便失禁在老年人、危重病人及癱瘓臥床病人中發生率達46。0﹪~54。4﹪。由於糞便的刺激,使會陰部皮膚經常處於潮濕和代謝產物的侵蝕狀態,易發生皮膚紅腫、潰爛,皮膚破潰感染可深及肌層或破潰延伸至陰囊、陰唇、腹股溝等;污染尿道口、陰道口引起逆行感染,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亦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難、由於會陰經常受到糞水刺激、肛周皮膚可發生糜爛、瘙癢、潰瘍及疼痛等、少數病人為使大便減少而節制飲食、出現消瘦、體重下降。

併發症

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種併發症,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會陰部、骶尾部皮膚炎症及壓力性潰瘍(壓瘡)。大便失禁在老年人、危重病人及臥癱瘓癱瘓床病人中發生率達46.0﹪-54.4﹪。由於糞便的刺激,使會陰部皮膚經常處於潮濕和代謝產物的侵襲狀態,易發生皮膚紅腫、潰爛,皮膚破潰感染可深及肌層或破潰延伸至陰囊、陰唇、腹股溝等,污染尿道口、陰道口引起逆行感染,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亦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難、由於會陰經常受到糞水刺激、肛周皮膚可發生糜爛、瘙癢、潰瘍及疼痛等、少數病人為使大便減少而節制飲食、出現消瘦、體重下降。

消化系統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