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現主要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並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病,並多有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有暴發性流行的特點,病人多表現為噁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症狀。

基本信息

概述

腸炎腸炎
急性胃腸炎是由多種不同原因,如細菌、病毒感染、毒素、化學品作用等引起的胃腸道急性、瀰漫性炎症。大多數由於食入帶有細菌或毒素的食物如變質、腐敗、受污染的主副食品等引起。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急性胃腸炎起病急,常在24小時內發病。

急性胃炎表現為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不適等。急性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一日數次或十數次,糞便為糊狀或為黃色水樣,可帶有泡沫或少量粘液。急性胃腸炎則具有急性胃炎和腸炎兩者的表現。有的病人可有發熱、全身不適、過敏症狀等。一般在2—5天內恢復。病人一般發病前有過食可疑不清食物的病史,同食者往往一起發病。

急性腸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病,並多有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有暴發性流行的特點,病人多表現為噁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症狀。

大便常規檢查及糞便培養,血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異常,病人以噁心、嘔吐為表現者稱急性胃炎;以腹痛、腹瀉為表現者常稱為急性腸炎;臨床上往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並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

急性腸炎是由於一伙食不當,進食發酵分解或腐敗污染的食物所致腸道的急性炎症,其致病菌多為沙門氏菌屬,由於微生物對腸黏膜的侵襲和刺激使胃腸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運動等功能障礙,最終導致糞便稀薄,排便次數增加。臨床上與急性胃炎同時發病者,又稱為急性胃腸炎。中醫根據病因和體質的差別,將胃腸炎分為濕熱、寒濕和積滯等不同類型。

病因

1、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受涼之後。

2、進食腐敗、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熱消毒,臭魚爛蝦,不新鮮的螃蟹、海味,久存冰櫃內的肉類食品,發酵變質的牛奶及奶製品。

3、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急性腸炎夏季節多發,與天氣炎熱、食物易腐敗有關。

4、腸道感染,如常見的嗜鹽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

臨床表現

1、腹痛腹瀉是主要特點。大多在肚臍周圍痛,呈陣發性絞痛,引起排便感覺,排便後腹痛略有減輕。腹瀉大多為稀水樣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達十幾次。經治療,1~2天內,最多2~3天恢復正常,病情經過比較良好。

2、腸鳴音亢進。近病人身旁可清楚聽見其腹內“咕咕”作響。

3、個別嚴重病人伴低燒,噁心嘔吐,並發生脫水症狀。

4、急性腸炎要注意與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鑑別。總的說來,腹瀉中較輕的情況一般為急性腸炎。其他疾病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方能確診。

全身症狀:一般全身的症狀輕微,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偶可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症狀。嘔吐起病急驟,常先有噁心,繼之則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者可嘔吐膽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為多見,嚴重者可呈陣發性絞痛。腹瀉表現為水樣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伴有惡臭、多為深黃色或帶綠色便,很少帶有膿血,無里急後重感。

體徵方面:腸炎早期或輕病例可無任何體徵。查體時可有上腹部或臍周有輕壓痛、腸鳴音常明顯亢進,一般急性腸炎患者病程短,數天內可好轉自愈。注意到這些症狀,就可以及時的對急性腸炎進行治療,這樣我們就避免了延誤病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防治措施

一、合理安排飲食
應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均衡膳食營養。夏季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尤其是那些愛吃肉的孩子,家長更應注意調節飲食結構,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貪吃冷飲,每餐不要吃得過飽,避免造成胃腸道機能的損害。如果你外出吃飯,為防止可能的危險,你可以向服務員要一碟醋和幾瓣蒜,蘸著醋就著大蒜結束這頓飯會給你的健康上一份保險。

二、注意寵物衛生

養有寵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寵物的衛生,同時要告誡孩子不要自己一邊吃東西一邊餵寵物。

急性腸炎危害

一、腹瀉:因炎症刺激所致,程度輕重不一,腹瀉為本病最主要症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二、大量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博增快,血壓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輸血治療。
三、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
四、腸狹窄:臨床一般無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

救護措施

1、首先要臥床休息,保暖,並且禁食12小時,以後逐漸進少量流食,如米湯、藕粉,或稀粥、麵湯等,慢慢地恢復正常飲食。

2、適當止痛止瀉。口服顛茄片。腹瀉嚴重的可吃些烤焦的饅頭片或糊米粥以收斂止瀉。

3、鼓勵多飲水,具體可見“急性胃炎的救護措施”。

4、病情輕者可不用“消炎藥”。一般可選用乳酶生、黃連素、氟哌酸等藥。

5、腹瀉嚴重伴脫水者,及時送醫院給予靜脈輸液治療。

併發症

急性腸炎的併發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徵:本病典型症狀為脂肪瀉。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於水面多有惡臭味。多伴腹脹、腹痛,有乏力、體重下降、出血等營養不良表現,病程長,病情時輕時重,做X線鋇餐檢查有利診斷。

⑵腸結核:起病緩慢,多位於右下腹部,可有陣發性絞痛,腸鳴音增強,常有大便習慣改變,乾、稀交替。輕者僅有稀便,重者為粘液膿血便。可有噁心、嘔吐、腹脹,食慾減退。體檢僅有右下腹壓痛。輔助檢查:血沉增快,結腸菌試驗陽性,大便培養可找到抗酸桿菌。給予纖維腸鏡檢查以確認本病。

⑶克隆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緩慢,有消瘦、納呆、乏力等表現。腹痛位於臍周或右下腹。腹瀉初為間歇性,以後漸為持續性。日行3~6次,軟便或半液狀。右下腹壓痛,可觸及包塊。晚期呈現消瘦、貧血、腸吸收不良及電解質紊亂等表現。腸系膜動脈造影或內窺鏡及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

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本病原因不明,是與免疫有關的疾病,多以潰瘍為主,累及結膜黏膜,以青壯年多見。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壓痛明顯,伴腸鳴音亢進。有食慾減退,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等症狀。可行乙狀結腸鏡和活組織檢查以利診斷。 

⑸胃腸神經官能症:此病是高級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胃腸功能障礙。起病較慢,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表現神經性噯氣、厭食嘔吐精神性腹瀉結腸激惹症脾曲綜合徵等。

診斷檢查

1、體檢注意有無脫水、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及腸鳴音改變。
2、注意與菌痢、阿米巴腸病、霍亂、沙門菌屬感染、空腸彎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腸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狀腺危象等及有關急腹症鑑別。
3、送檢血常規,大便常規及細菌培養。
4、如有失水、休克及酸中毒現象,應定時測脈搏、血壓和送檢紅細胞比容、血尿素氮、肌酐、血氣分析、血鉀、鈉、氯及尿酮體等。

鑑別診斷

注意與菌痢、阿米巴腸病霍亂、沙門菌屬感染、空腸彎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腸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狀腺危象等及有關急腹症鑑別。

診斷標準

1.常有進食不潔食物病史。

2.多在食後短期內突然發病,多有上腹部不適、疼痛、食慾減退、噁心、腹瀉。

3.查體腹部可有輕壓痛、腸鳴音亢進。

4.大便常規可有白細胞、血白細胞增高。

⑴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

⑵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⑶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⑷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⑸體徵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理化檢查血象

⑴血液檢查: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可輕度增加,血沉略有增快。

⑵大便常規或培養:多為正常,也可見到少量白細胞和紅細胞。如系細菌感染可發現致病菌。

中醫解讀

感受時邪。夏秋之交,暑濕蒸騰,若調攝失宜,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或因貪涼露宿,寒濕入浸,寒邪穢氣,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損,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為本病。

飲食所傷。飲食過量,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濕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谷精華不能吸收,反停為濕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吐瀉交作,而發本病。

情志失調。脾氣素虛,或原有食滯,或本有濕阻,但未致發病,復因情志失調,憂鬱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失疏泄,橫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運化失常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所說:“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髒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脾胃虛弱。長期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弱,因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虛弱則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濕,谷反為滯,濕滯內停,清濁不分,混雜而不遂成本病。

治療方案

1、按消化系統疾病護理常規。
2、劇烈嘔吐時,暫停飲食及口服藥物,待嘔吐減輕後,給予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忌食多脂肪及多纖維素食物。
3、有失水現象或休克時應靜滴5%葡萄糖生理鹽液、10%葡萄糖液及平衡鹽水,輸入量按失水及電解質失衡程度酌定。
4、如有酸中毒情況,可靜滴5%碳酸氫鈉或乳酸鈉(用法參閱酸中毒常規)。
5、腹痛時可給解痙藥物或腹部熱敷。
6、針刺治療,取穴足三里、中脘、胃俞、內關、三焦俞、氣海、大腸俞、曲池等。
7、選用針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藥物,如黃連素、氟呱酸、磺胺類藥物等。

8、中醫治療遵循辨證論治的觀點,中藥調理腸胃,一般配方好的藥材有養胃調胃之功效,中藥腸胃速康方的水煎內服有利於藥效吸收,從根源上解決頑疾,同時注意一下飲食習慣。

飲食調理

急性腸炎是夏秋季最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症狀有腹痛、腹瀉、大便呈水樣,少的一天拉幾次,多的十幾次,甚至更多,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對急性
腸炎導致腹痛、腹瀉腸炎導致腹痛、腹瀉
腸炎患者,除注意休息和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外,在飲食方面應採取易消化、少刺激、溫熱適度、營養豐富、少食多餐和適時補充水分的原則。

腸炎初期: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於痙攣狀態,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後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麵糊、細掛麵、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腸炎好轉期: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大米粥、細麵條、蒸蛋羹、鹹餅乾等。宜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後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

另外,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可加重腸道負擔,對病情不利。腸炎恢復期:由於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

恢復期後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首先禁酒,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平時用手順時針柔摸腹部;按時吃藥,遵醫囑;注意鍛鍊身體。

飲食原則

1.注意食品衛生,避免腸道感染誘發或加重本病。忌菸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製品。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2.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患者必須注意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保持思想鬆弛,精神偷快。在發病期間,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除急性發作期並發出血、嘔血時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時應堅持一日三餐規律進食。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纖維: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且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纖維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蘿蔔、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帶刺激性的蔥、姜、蒜和粗雜糧、乾豆類等。

特別提示

腸炎腸炎

(1)一般治療:儘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

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症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射氯丙嚓25-100mg/日。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於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黴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4)辯證治療:中醫中藥講究辨證療法,效靈清腸方三步清腸,一清腸道之毒二復腸道之功能三強腸道之免疫。同時,注意飲食保健、勞逸結合、心情舒暢,全方位解腸炎之症。

保健注意

 1.忌菸酒辛辣刺激食物,忌過冷、熱、硬食物。

 2.忌不潔飲食。多吃蔬菜。喝粥,罐裝八寶粥要加熱之後才能吃。

3. 牛奶、雞蛋在病重的情況下還是少吃。可以喝點蜂蜜水,用溫水沖蜂蜜,要不然要破壞蜂蜜的營養。還可以喝豆漿。

孕婦急性腸炎

孕婦患腸炎後要及時找醫生治療,以控制疾病的發展, 並注意區別腸炎的腹痛與子宮收縮的不同點。一般腸炎的腹痛是持續性病,疼痛時腹部是柔軟的,大便後腹痛可減輕。如果是妊娠末期出現陣發性有規律的腹痛,疼痛時腹部發緊變硬,同時有墜脹感或出現陰道血性分泌物或感到有水從陰道流出時,都是臨產徵兆,要儘快做好分娩的準備,並切記解大便時勿蹲過長。

消化系統疾病(二)

消化系統疾病一直是影響人類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更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醫學統計數據表明,屬於消化系統腫瘤的肝癌和胃癌長年來一直位於我國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消化系統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