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島

青衣島

青衣島,簡稱青衣,古稱春花落、秤衣,是香港新界葵涌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18區之中的葵青區,面積10.69平方公里,是香港第5大島嶼。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3個海島填海而成。這3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島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島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青衣島得名自青衣魚,說法有二。一說昔日青衣島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島的外形似青衣魚。

基本信息

(圖)青衣島在香港的位置(紅色地方者)青衣島在香港的位置(紅色地方者)

歷史

(圖)明朝《粵大記》已有“春花落”的記載明朝《粵大記》已有“春花落”的記載

青衣早在1970年代中期便開始開發,先在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近青衣橋的長青邨便在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個公共屋邨。青衣隨後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大舉開發,除了有大量公共屋邨落成外,1988年青荃橋亦正式通車。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葵青貨櫃碼頭的六個泊位全面啟用。

(圖)青荃橋 青荃
(圖)汀九橋 汀九橋

交通發展

(圖)青衣島青衣島

隨著赤鱲角新機場工程展開,1990年代中期機場鐵路便正式興建,並於1998年通車,於青衣島設有青衣站,捷運東涌線及機場快線均在青衣設站。與此同時青衣亦興建了連線馬灣青馬大橋、連線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汀九橋青朗公路、連線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長青隧道,以及連線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島上設有青嶼幹線觀景台。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新機場和香港各區的交通樞紐。
從前青衣的交通依賴雙線雙程行車的青衣大橋和渡海小輪,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即使以後青荃橋通車也未能解決上述問題。隨著新機場核心工程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交通,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4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及長青橋)及供捷運使用的青荔橋。現在青衣居民的交通選擇增多,堪稱四通八達。從前交通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交通做成影響。
在以前,由經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時青衣是全港最多橋接駁該處的地方,有5條。

昔日大事

伊利莎白皇后號殘骸1972年1月9日,當時世界上最大和最豪華的郵輪伊利莎白皇后號,在青衣島和昂船洲之間對開海面進行最後改裝時發生大火,船隻焚燒了24小時終告熄滅並沉沒
日軍侵港時,在青衣一帶投下不少炸彈,有些炸彈沒有即時爆炸,長期埋在海底,到了1995年,一艘貨輪在青衣島對開六百米海面起錨時,撈起一枚重五百磅的戰時美制M64空投炸彈,一旦爆炸,十米半徑範圍內的人及建築物均無一倖免,拆彈專家袁漢榮花了個半小時才將信管拆除,解除危機

青衣市中心

青衣市中心大致上位於青衣東北面,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交通設施都集中在這裡,如青衣城、青衣公園、青衣海濱公園、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運動場、捷運青衣站、青衣渡輪碼頭、以及幾個巴士總站等等,市中心東南面亦有幾座工業大廈。

圖片集

(圖)青衣島西南岸是十號貨櫃碼頭的計畫選址 青衣島西南岸是十號貨櫃碼頭的計畫選址
(圖)青衣大橋通車紀念石 青衣大橋通車紀念石
(圖)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
(圖)青荔橋 青荔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