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回公路)的一部份,連線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現時的屯門公路連線元朗公路,經屯門新市鎮,然後青山公路對上的山坡往荃灣。屯門公路封閉多天,屯門公路小欖段擴闊工程大幅延遲,新界西居民出入市區因封路而苦不堪言,要求儘早建鐵路,促成西鐵早日興建。屯門公路因起伏不斷易生意外,加上需應付汀九大橋建成後往來新機場及中上環區額外用量及車流逐漸飽和,在繁忙時間,每小時汽車流量更達4500架次,超過飽和點1000架次,因此香港政府由1994年起展開改善工程。

基本信息

簡介

屯門公路屯門公路

屯門自1973年發展成新市鎮後,由於交通嚴重不便,港府便宣布興建一條連線屯門及荃灣的公路,港府終於在1974年6月10日耗資2億2千多萬港元(後因擴建而增至5億港元)興建全港首條限制進入的快速公路--屯門公路。初建設時全長17公里,後來因接駁工程等,使現時總長度(以9號幹線的路標計)達19.3公里,使其成為組成9號幹線的最長路段。

現時的屯門公路北端連線元朗公路,穿過屯門新市鎮,然後經青山公路對上的山坡往南到達荃灣,最後於荃灣柴灣角與荃灣路及青山公路荃灣段連線。修建該路對工程人員來說是個考驗,因為需要沿著彎曲的海岸線而建,而岸邊只有少量平地,其餘多為斜坡,沿途需挖開大量山坡及建造不少路堤、橋樑和暗渠。屯門公路包括三條較長的行車橋,分別是深井橋、青龍頭橋及汀九橋。

屯門公路因起伏不斷易生意外,加上需應付汀九大橋建成後往來新機場及中上環區額外用量及車流逐漸飽和,在繁忙時間,每小時汽車流量更達4500架次,超過飽和點1000架次,因此香港政府由1994年起展開改善工程。往荃灣方向的三聖墟、掃管笏、大欖及汀九之上斜坡段,已增設了爬坡車道。由於維修頻繁及維修費用昂貴,港府撥款46億港元於2008年5月全面重建屯門公路,以改善道路安全標準,及配合深港西部通道的落成而產生的額外交通流量。擴闊屯門公路工程(青田交匯處)於2008年2月15日開始招標,預計於2008年5月展開,約需17個月完成(大約到2009年10月)。

本公路車速限制有三段:荃灣段至深井段及友愛邨/安定邨至藍地段每小時70公里(44英里)、深井段至友愛邨附近每小時80公里(50英里)。

意外情況

1995年8月18日,在屯門公路小欖段往荃灣方向,一塊巨石突然從山上擴闊工程工地滾下,擊中一輛小型客貨車,司機死亡。

香港屯門公路發生特大車禍 21人死亡20人受傷香港屯門公路發生特大車禍 21人死亡20人受傷

為防止再有岩石從山上跌進路面,現場的擴闊工程一度暫停,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更全面封閉,由於屯門公路在當年乃新界西出市區的主要通道,封路對新界西居民出入影響很大,有些居民早上九時在市區上班,早上五時便要起床和出門,苦不堪言。

屯門公路封閉多天,屯門公路小欖段擴闊工程大幅延遲,新界西居民出入市區因封路而苦不堪言,要求儘早建鐵路,促成西鐵早日興建。而於擴闊工程完成後該段山坡亦加設了防止岩石下墮之設施。

2003年7月10日,約清晨6時30分,九巴一輛載有40名乘客的265M線巴士,由葵涌麗瑤邨巴士總站駛往天恆邨,至屯門公路近往大欖隧道的支路時,沿中線行駛的貨櫃車突然切線並失控,將在慢線行駛的巴士逼向天橋欄桿,巴士撞斷欄桿、衝出橋面並急墮數十米下的汀九村山坡,釀成21人死20人受傷的慘劇。(參見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墮坡事故)

香港快速公路

1號幹線沙田路
2號幹線觀塘繞道大老山公路
3號幹線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包括長青橋)、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包括汀九橋,但不包括大欖隧道及其收費廣場的一段)
4號幹線東區走廊中環灣仔繞道(計畫中)
5號幹線荃灣路
6號幹線中九龍幹線(計畫中)
7號幹線(這條幹線沒有快速公路的路段)
8號幹線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包括汲水門大橋馬灣高架路青馬大橋,但不包括收費廣場的一段)、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
9號幹線大埔公路沙田段火炭路以北)、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屯門公路皇珠路以南)
10號幹線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港深西部公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