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痛苦指數

春運痛苦指數

2011年參與這場遷徙洪流的人數將達到26億,如13億中國人心中的年關情結化為分身,兩個中國的人潮將在這40天中,以回家的名義考驗著交通系統。令人恐懼的春運,並非一成不變。進行縱向比較,可以發現:變化與進步貫穿20載春運之始終,而“春運痛苦指數”也在逐漸下降。

簡介

春運痛苦指數春運痛苦指數

春運,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詞組。2011年參與這場遷徙洪流的人數將達到26億,如13億中國人心中的年關情結化為分身,兩個中國的人潮將在這40天中,以回家的名義考驗著交通系統。春運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擁擠的站台,是晚點的列車,是怎么都打不通的訂票電話。“辛酸百態回家路”已經成為每次春運時,在各類媒體上展示的固定內容。令人恐懼的春運,並非一成不變。進行縱向比較,我們可以發現:變化與進步貫穿20載春運之始終,而“春運痛苦指數”也在逐漸下降。

痛苦指數下降

曾經的春運不堪回首
春運痛苦指數春運痛苦指數

摘錄一段老鐵路人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春運。“出外打工的人,要提前一周在車站外面排隊等車。這一周,幾乎沒有人離開他所排的位置,吃喝睡都在那一平方米多的地方。有時候為了防止加塞,後面的旅客要抱著前面人的腰,像長龍一樣搖晃。
火車一到,車站大門打開,武警帶隊進去。進入車廂,‘就像碼行李一樣’,把農民工們碼起來。座位上擠滿了,座位之間的小桌上擠上4個人,廁所里擠11到12個人,嚴絲合縫。楊勇現在還能清晰記起當時的情景,乘務員幾乎無法走動,整個車廂里氣息無法忍受,打開車廂門的時候,會覺得一股腥臭的熱浪直撲過來。 那時候的春運像一場戰爭。有時候,農民工都上了火車,發現人實在是太多了,兩個車廂間的彈簧被死死壓住,車都開不了。隨著運輸方式機動靈活,政策的下達,政府的重視“春運痛苦指數”也在逐漸下降。

26億人次趕春運

旅客運量大增:近26億人次“回家過年”

春運春運

2011年1月1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訊息:2011年的春運將於1月19日正式開始,到2月27日結束,歷時40天。2011年春運全國道路旅客運輸量預計約為25.56億人次,同比增長11.6%,全國水路旅客運輸量預計約為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6%。

三大特點有別往年

2011年的春運現在來看有三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是天氣怪。今年正在發生的南方凍雨的災難還在持續,整個天氣的怪異趨勢,正好跟春運區間相吻合,幾乎重疊。
第二個收工早。今年很多建築施工在元旦前後就收工了,很多回鄉的農民工現在就已經開始上路了,這種收工早的局面是因為2010年4萬億元的投資所帶來的大規模基本建設的工程多數到了收尾階段。
第三個是貨擠人。今年冬天煤電油運比較緊張,在局部地區局部線路出現了貨擠人的現象,在未來一段時間,貨擠人的現象還會進一步地出現。

2011年春運提前11天

從春運的總體特點來分析,2011年春運跟去年相比,客運量的增幅相對較大,任務相對也較重。今年重點地區的客流量會出現疊加趨勢。
2011年的春運較2010年提前了11天,節前學生流、務工流和探親流這三個方面的重點人群客流會出現疊加,在一定時期會形成明顯的客流高峰。預計春節前(1月25日到2月2日),全國各地特別是重點地區的道路春運任務將會比較繁重,學生流,民工流和探親流的疊加趨勢會比較明顯。
根據以往春運的特點和今年的形勢判斷,2011年春運道路客運熱點地區將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四川、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市。節前客流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節後的客流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等勞動力輸出省份比較集中的地區。水路運輸的客流主要集中在渤海灣、瓊州海峽、舟山水域、長江幹線和台灣海峽等重點地區,如台灣海峽廈金航線客流量可能突破6萬人次,跟去年相比增長20%左右。
農村客運出行人數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隨著我國通鄉鎮和通建制村的班車率分別達到了97.7%和88.5%,再加上農村地區的節日氣氛相對比較濃厚,出行需求旺盛,因此預計農村的客流量會有較大的增長,預計增幅將超過10%。

實名制火車票售票範圍擴大

從2011年1月9日起,全國部分城市開始發售2011年春運第一天(1月19日)火車票。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和成都鐵路局部分車站將繼續試行火車票實名制,據媒體報導,2011年春運期間,武漢鐵路局所轄13個火車站將試行購買火車票實名制,鄭西高鐵、武廣高鐵今年春運也將試水售票實名制。
鐵道部自去年試點進行了實名制售票之後,決定在2011年將實名制售票範圍擴大,並探索網上售票、電話訂票和電子客票服務。
2011年春運期間,武漢鐵路局所轄的13個火車站將試行購買火車票實名制。並將學生離校購買火車票預售期提前為11天。
西安鐵路局透露,自1月19日春運首日起,鄭(州)西(安)高鐵將試行火車票實名制,鄭(州)西(安)高鐵途經的西安北、渭南北、華山北3個車站所有高速動車組列車將試行實名售票。
成都鐵路局的重慶、成都、成都南、重慶北、貴陽、達州、遵義、內江、攀枝花等9個車站將繼續試行火車票實名制,試行火車票實名制的時間段為2月5日至2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至正月二十五),總計23天。
成都鐵路局介紹,試行車票實名制的車次為上述9個試點車站的直通列車,2011年開始發售實名制車票的具體時間將依據今年春運期間車票預售期提前進行。2月5日北京西、上海虹橋臥鋪動車組實名制車票從1月17日15時起接受電話預訂和視窗發售,2月5日實名制學生票由1月22日15時起接受電話預訂和視窗發售。
2011年,廣鐵集團運營的部分地區將繼續試行實名制售票,其中武廣高鐵是首次試行實名制售票。

政策之變

從手工售票到聯網售票旅客購票的變遷

春運痛苦指數春運痛苦指數

1978年,一張不足二指寬的小硬紙卡片,一面是始發、終到車站、票價和席別,另一面是車站名和編號,再貼上印有車次和日期的票條,蓋上日期戳,就成了旅客手中的乘車憑證了。車站只能按照上級分配的定額售票,如果前方車站的票沒賣完,後面的車站也無法增售。常有買不到票的旅客,眼睜睜地看著空空的列車開走而意見紛紛。若是誰想購買往返車票,更是無異於痴人說夢。
1987年1月1日,深圳站在全路率先實行計算機單機售票。主機有洗碗機那么大,出票很慢
1996年5月,鐵道部決定建設全路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這個被列入全路“九五”科技攻關計畫的重點項目,很快讓旅客感受到聯網售票後的便利。1997年6月,廣州地區20個較大車站在全路率先實行聯網售票。
1997年,鐵道部統一了火車票的新樣式:軟紙電腦票,比我們常見的名片稍大些,專用票紙、電腦列印而成,始發、終點站,席別,車次,日期,票價,流水號,有效期,發售站,一應信息全在車票正面,一目了然。

進入新世紀,車票的內涵在市場的淬鍊中擴展

2001年,全路建成了包括鐵道部客票中心、24個地區客票中心和712個車站在內的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全路有7288個售票視窗可以出售相互間的車票,形成了覆蓋全路的聯網售票系統。2001年10月21日,408個全路聯網車站開始發售異地始發列車的車票,平均每天有4000多名旅客在甲地購買到乙地始發的車票。2005年4月,全路實施第五次大面積提速調圖,新開行的19對直達旅客特快列車,車票不僅可異地出售、可最長提前180天購買,而且還可以退換。資深人士評價,鐵路初步實現了從客運產品性行銷模式向市場性行銷模式的轉變。
2007年8月,“席位復用”這個新名詞出現在全路各個車站的售票大廳並迅速被人們所熟悉。“席位復用”就是將列車上剩餘或旅客下車後空餘的席位,通過網路流轉到列車沿途停靠的各站,發售給有需要的旅客。人們眼睜睜看著空車開走卻買不到票的一幕從此不再。僅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從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1月20日就售出了1049.1萬張復用的車票。而唐山站在席位復用實行後的第一個月,就發售3.7萬張復用車票。

火車票,“模樣”也有了新變化:票價顯示採用“¥”符號,站名下增加了漢語拼音,車票背面印上了《鐵路旅客乘車須知》。車票票面上還增加了“紅”(紅色旅遊)、“團”(團體票)、“折”(優質優價空調車執行折扣價)、“團優”(團體票並享受優惠)等各類信息。這些變化,折射出鐵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更趨人性化、更趨靈活性,更具科學性

在火車票的變化中,全路各鐵路局也在探索:深圳先後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在銀行設立磁卡售票機售票;開設自動售票廳,實行自助式售票;與鐵通郵局聯手,實行電話訂票、郵局取送票;廣深城際公交化列車還採用了IC卡車票……尤其是為了應對每年春節的客流高峰,廣鐵集團藉助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實行了外來工網際網路預訂團體票和電話訂票,僅2005年到2008年春運,就有258.9萬農民工通過網際網路預訂,拿到了春節前回家的車票;有805.8萬旅客通過電話預訂,購買到回家的車票。

票價新政惠民

春運票價浮動“變遷史”

1993年,進出廣東省及其境內的列車票價實行浮動加價,軟座、軟臥和硬臥每票加價30元。
1995年,實施範圍擴大到北京、鄭州、濟南、上海、柳州、成都等鐵路局和廣鐵集團。
1996年-1998年,春運火車票價上浮政策暫停。
1999年,浮動票價恢復執行,範圍較以前有所調整。
2000年,各鐵路局管內列車票價是否浮動由鐵路局自行決定。
2001年,票價上浮的幅度為:新型空調車20%,其它列車30%。
2002年,鐵道部首次召開春運票價上浮聽證會。當年浮動政策發生調整,範圍、時間、幅度均有較大限制,如上浮幅度硬座為15%,其他席別為20%。
2003年-2005年,基本沿襲2002年的做法。
2006年,春運票價上浮幅度為硬座15%,其他席別20%;節後票價上浮的列車,在農曆除夕至正月初二票價下浮10%;臨客硬座票價節前、節後均不上浮。

官媒態度

從“不建議回家”到“不能再讓旅客受罪”

春運春運

檢索《人民日報》資料庫,第一次出現“春節客運”字樣是1953年2月8日,農曆臘月廿五,這一天報紙在“政務院財經委員會發布通知,保證春節鐵路裝卸工作;鐵道部指示各局做好春節客運”的標題下刊登了兩條新華社2月7日播發的訊息。
1954年春節期間,問題又嚴重了一些,1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做好春節期間鐵路客運工作》短評,說春節是“一個客運高潮”,並第一次說這已“成為當前鐵路運輸工作中一個重要任務”。
1955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只刊登了一條有關春節客運的訊息:“北京、上海等鐵路管理局旅客、車務、機務、車輛等部門成立了春節旅客運輸委員會
1957年:《人民日報》第一次為“春節客運”發表社論:“要把這么多的旅客,在這么短的時間裡,運送到他們的家裡去過春節”
1957年初,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已經成了不容忽視的大問題了。《人民日報》破天荒第一次為此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為《春節期間的交通問題》:根據近幾年的資料統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全國鐵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30%,要把這么多的旅客,在這么短的時間裡,運送到他們的家裡去過春節,節後再把他們運回工作崗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1959年:人民日報社論:“有腳踏車的儘可能騎腳踏車,不要去搭坐火車、汽車和輪船”
“大躍進”的1958年,《人民日報》沒有春節客運的報導,但在春節前發一篇社論《打破常規過春節》,勸大家不要回家過春節。
1959年1月11日,農曆臘月初三,《人民日報》又發了一篇談春節客運的社論《對春節回家旅客的幾點希望》。幾點希望與1957年社論差不多:一是“凡一定想回家過節的人最好早走或晚走,不要都集中在節前的那幾天裡。把走的日期錯開來,凡是路程比較短、步行一天可以到達的,最好不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有腳踏車的儘可能騎腳踏車,不要去搭坐火車、汽車和輪船。”二是“大家都來維持春節旅客運輸的秩序,保證春節運輸的安全。”三是“幾千萬人回家過節,有的從城市回到農村,有的從內地回到沿海,有的下放到農村回到城裡來,這是一次地區之間、特別是城鄉之間最廣泛的交流。每一個回家過節的人最好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做兩件事: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宣傳。”
文革十年,《人民日報》僅有1968年2月4日和1973年2月15日兩次提及“春節客運”
把“春節客運”作為正文主題詞輸入《人民日報》資料庫,提及這個辭彙的各類報導1960年僅有一條、1961年有六條、1962年有三條,1963和1964兩年沒有,1965年有一條、1966年沒有。

現代意義上的“春運”

1980年:現代意義上的“春運”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鐵道部決定全路在春運期間將增開臨時長途客車24對”
1980年1月11日《人民日報》轉發《人民鐵道》報導:“為了做好春節運輸工作,鐵道部決定全路在春運期間增開臨時長途客車24對。
現代意義上的“春運”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
“春運”二字1981年3月10日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的標題上。從此,“春運”成了中國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繁的一個關鍵字。
1983年1月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訊息說:“據分析,1983年春節客運將達一億二千四百多萬人次。按照中央政府的部署,從1983年起,春運成為"全國性、大交通春運",春節旅客運輸工作由各省、市、自治區協助鐵路,變為鐵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協作,全社會支持。”從這一年開始,春運不再是鐵路包攬天下,而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都加入了春運的大軍。
1988年12月4日《人民日報》的一條訊息標題為《我國每天有70萬人站著乘火車》,其中說:“今年從春運到暑期,主要幹線的特、直快旅客列車超員率都在40%以上,個別車次有時竟高達100%以上。”“這一嚴重情況是多年來鐵路運量的增長落後於工農業生產增長的結果。今年上半年工業產值增長17.2%,鐵路運量卻只增長5.1%。”
1991年春運結束時,《人民日報》分別報導了鐵路、公路水路的春運總的情況,春運人次總數為8.5億以上,這時全國春運的公路客流呈猛增的趨勢。
1993年本著“早計畫、早安排、早準備”的精神,鐵道部1992年11月就對做好明年春節旅客運輸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人民日報》訊息說“測算表明,明年春運期間,返鄉探親的職工、民工、放假回家的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回國探親觀光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將比往年有所增加。”

民工流

1994年:“民工流”三個字第一次上了《人民日報》,“春運期間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幾股大軍交織一起”
1994年春運期間,《人民日報》2月13日報導說,“春運期間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幾股大軍交織一起,聚快散慢,高峰期相對集中。”“鐵道部門預測,今年春運60天時間裡,將迎送2.1億旅客。它說明在這短短的幾十天裡,全國每五個人中將有一位旅行在鐵路線上。”

進入21世紀,春運人次繼續猛增

2002年春運結束時的3月8日《人民日報》報導:鐵路部門共傳送旅客1.28億人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的一年。2003年春運全國共傳送旅客18億多人次。春運結束時,《人民日報》的訊息說,春運“公路當主力”。
2004年全國春運運送旅客18億多人次。春運開始時,《人民日報》記者從民航總局獲悉:“春運期間,預計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到1260萬人,約比上年增長12.5%。”這是首次報導春運民航旅客上千萬。
2006年1月12日《人民日報》訊息說,這一年春運由於元旦和春節相隔較近,學生、民工、探親流將形成疊加。特別是高峰期間,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運量將達到20.42億人次。
2007春運結束時,人民日報以“今年春運圓滿落幕客流量年年飆升"陸海空"路路有序”為題,刊登了幾條拼在一起的訊息。報導全國春運人數達22.545億人次。

2008年春運:驚心動魄

2008年,正值春運高峰,我國東南和西南,尤其是湖南、貴州、廣西、江西等省、自治區遭遇幾十年一遇的大雪和冰凍,京廣、京九、湘贛、湘黔等鐵路幹線大量列車延誤或停駛;京珠高速公路成了停車場。
受影響最嚴重的廣州火車站有上百萬旅客不能上車,整個車站廣場都是黑壓壓的人群。2008年2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鐵路旅客傳送量達到1.786億人次,相當於每天搬走一座特大城市。
面對如此巨大的人流,誰也想不出妙招兒,中央和地方政府還是沿用50年前在《春節期間的交通問題》中提出的老辦法:春節期間能不回家的,最好不回家。2011年春運官方媒體提出不能再讓旅客受罪。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說:到2020年春運緊張狀況將不復存在,屆時發達完善的鐵路網全面建成,加上其他交通行業的同步發展,春運旅客都可以像平時一樣順利回家過年。

運力之變

春運痛苦指數春運痛苦指數

“十一五”期間,我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高速鐵路領先世界,高原鐵路世界一流,重載鐵路屢創世界奇蹟,“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全面加快實施《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鐵路營業里程躍居世界第二,並昂首跨入高速時代,高速鐵路里程世界第一,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3年以來,鐵路建設項目批覆投資總規模超過4萬億元,已完成投資1.5萬億元。預計“十一五”末,全國鐵路將投產新建鐵路1.6萬公里以上,鐵路營業里程將達9萬公里以上。
高速鐵路從無到有,既有線路提速世界領先,中國高鐵技術標準創多項“世界之最”。鐵路六次大提速以較小的代價和較短的時間提高了運輸能力,運輸能力提高了50%以上,動車組列車為旅客提供了高品質的乘車條件。目前,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達7055公里,全國鐵路日開行動車組1000多列,日傳送旅客達到92.5萬人。
“十二五”開局之年,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將有望建成通車。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以上。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快速客運網將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2011年春節關鍵字

由於1月份恰逢春運期間,回家過年是全民關注。而這段時間中,互動百科網站上由網友創建的這類詞語也特別多,“2011年春節關鍵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代表性個案。
春運痛苦指數 | 參團返鄉 | 電子年貨 | 快遞春運 | 拼桌年夜飯 | 春晚釘子戶 | 春晚後遺症 | 2加4式團圓 | 避年游 | 春節恐歸族 | 讓愛回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