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俗稱老虎,是哺乳綱貓科動物中體形最大之一,是亞洲的特有種類,原產地主要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虎是種高度進化的獵食動物,也是自然界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成年虎的身長可達四米,重達200公斤。在它龐大的體型與有力肌肉之外,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在白色到橘紅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條紋,它們下半部的顏色較淡。兇猛至極、力量極大,有叢林之王之稱。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kg,哺乳期5-6個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基本信息

漢字解釋

虎( hǔ )形聲。字從幾,從虍(hū),虍亦聲。“虍”意為“武力”。“幾”指“食案”,轉指“享用”。“虍”與“幾”聯合起來表示“以武力享用食物”。本義: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物種簡介

虎,俗稱老虎,是體形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體重可以超過200公斤。現存五個種類,在亞洲分布很廣,從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到南亞的熱帶叢林,及高山峽谷等地,都能見到其優雅威武的身影。虎身體滿淺黃到紅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條紋,是一種孤獨的森林食肉動物,一般每個老虎有自己的領地,除了交配時期,從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獨自生產和餵養幼虎,當幼虎成年後它們會離開母親,獨自去尋找新領地。

起源進化

(圖)虎

虎是由古食肉類進化而來。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時期而進化為現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偽劍齒虎類;最後一支是古貓類。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絕滅,古貓類得以倖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今的虎的祖先。後來,古貓類又分化為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其後二者均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只有真貓類倖存下來,並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至今,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生態學的角度
虎種群數量多少與否可反映出生態系統是否平衡。虎本身也是生態系統中主要的一環。

它的存在客觀上好像與人的關係不大,然而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虎的存在,代表一個演化成熟的生態社會。這個生態社會是大自然歷經千百萬年蘊育而成的精心傑作。

起源
就必須依靠顱骨化石,尤其是牙齒化石。邱占祥(1998年)認為,在我國已經發現的化石中,時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古中華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這個種是1924年瑞典古生物學家Zdansky所建,標本是一個保存比較完好的屬於同一個體的頭骨、下牙床和一個寰椎(即第一頸椎),化石是當時在我國政府任礦業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Anderson於1920年在河南澠池蘭溝第三十八地點發現的, 

有關專家推斷,其時代至少在距今200萬年以上,這是因為,第一,含化石的岩性是紅土,據Zdansky記述,和我國華北各地典型的含晚中新世三趾馬動物群的紅土很接近,而不像時代比較晚的第四紀的比較鬆散的黃色或綠色的砂岩或黃土,這表明它的時代可能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第二,在同一地點還發現過中華長鼻三趾馬化石,這種化石主要發現於我國距今大約300萬年至200萬年的地層中,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可能殘存至距今100萬年左右。關於這個種是否應該歸入虎,科學界還有不同的看法。

地理分布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安徽-地區性滅絕、北京-地區性滅絕、重慶-地區性滅絕、福建-可能滅絕、廣東-可能滅絕、廣西-地區性滅絕、貴州-地區性滅絕、河北-地區性滅絕、黑龍江、河南-地區性滅絕、湖北-地區性滅絕、湖南-可能滅絕、江蘇-地區性滅絕、江西-可能滅絕、吉林、遼寧-地區性滅絕、陝西-可能滅絕、山東-地區性滅絕、上海-地區性滅絕、山西-地區性滅絕、四川-地區性滅絕、天津-地區性滅絕、西藏[或西藏]新疆-地區性滅絕、雲南、浙江-可能滅絕)、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地區性滅絕、爪哇-地區性滅絕、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西馬)、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可能滅絕: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區域性滅絕:阿富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巴基斯坦、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生態環境

虎對於環境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它們分布的範圍極廣,從西伯利亞針葉林到開闊的草地到熱帶沼澤都有。它們具有地域性會劃分屬於自己的地域範圍,而且是獨居的。通常需要大面積的棲息地,以滿足相當的獵物數量。伴隨此一事實而來的是,它們對棲息地的偏好與地球上部份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相重疊,而導致它們與人類利益嚴重的衝突。現代虎的九個亞種中,三個已經絕種,其餘的六種都被列為瀕危和部份處於極危。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來自棲息地的喪失、被區隔和來自人類的狩獵。它們的分布曾經廣達現今伊拉克和伊朗西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和高加索地區到大部份的南亞和東亞地區,如今已經大量銳減。殘存的虎或受到正式的官方保護、或遭到狩獵、棲息地喪失、和導致的近親繁殖都是持續存在的威脅。

外形特徵

黃金虎黃金虎

虎的身型巨大,體長約200~350cm,亞種當中體型以東北虎(P.t.altaica)和孟加拉虎(Pantheratigristigris)為最大,而蘇門答臘虎(P.t.sumatrae)體型則最小。虎的體毛顏色有淺黃、桔紅色不等。它們巨大的身體上覆蓋著黑色或深棕色的橫向條紋,條紋一直延伸到胸腹部,那個部位的毛底色很淺,一般為乳白色。

生活在俄羅斯東部和中國北部的東北虎在幾個亞種當中體毛最長,那是為了抵擋北地的嚴寒。一般來說,所有的虎,冬天的毛都會比夏天長,體毛顏色和花紋也會比較淺。虎的頭骨滾圓,臉頰四周環繞著一圈較長的頰毛,這使它們看起來威風凜凜。雄性虎的頰毛一般比雌性長,特別是蘇門達臘虎。虎的鼻骨比較長,鼻頭一般是粉色的,有時還帶有黑點。它們的耳朵很短,形狀如半圓,耳背是黑色的,中間也有個明顯的大白斑。虎的四肢強壯有力,前肢比後肢更為強健。它們的尾巴又粗又長,並有黑色環紋環繞,尾尖通常是黑色的。

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學名:Pantheratigrisaltaica。)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地區,臉圓,頭大。是體形最大的虎亞種,被人們稱為“萬獸之王”,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成年雄虎身長可達1.95m,捕獲的野生虎最大實測記錄為207公斤。圈養的達360kg是正常虎的2.5倍。

蘇門答臘虎(學名:Pantheratigrissumatrae)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體重100-140公斤。是現存最小的虎種。顏色深,接近紅色,毛短,因此肌肉輪廓明顯,非常壯觀。

生活習性

(圖)虎

棲息地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及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虎基本上是奉行單身主義的夜行動物,每隻虎都有自己的領地。當雄虎和雌虎巡視領地時,會舉起尾巴將有強烈氣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噴在樹幹上或灌木叢中,界定自己的勢力範圍。有時也會用銳利的爪在樹幹上抓出痕跡,以界定自己的勢力範圍。
不過在有些遠離人類的保護區里,這些傢伙們白天也出來溜達。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時在白天也得出動四處捕食。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于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區遊蕩尋食。

生性機警又善於游泳,能爬上5、6米高的樹。虎多黃昏或清晨活動,白天休息、潛伏,但在嚴寒的冬季,白天亦出來捕食(此情況多見於東北虎及其它北方地區的亞種)。

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較大,一般在500-9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達4200平方公里以上。在北方覓食活動範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短。

食物
它們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各種野鹿野羊野牛野豬,有時也捕捉各種小動物,像鳥類、猴子、魚等等。它們連昆蟲和漿果也吃,為了幫助消化,它們也會偶爾啃點草。儘管虎是獨居動物,並有著自己的領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們待在一起。 

食量
成年的老虎每次食肉量為17-27公斤,體形大的每頓可達35公斤。(是動物園飼養的虎,一日三餐,野生虎食量較大),一年約吃下3500公斤的獵物。

攻擊武器
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儘可能大的收穫為原則。但捕食猛獸時,若沒有足夠的把握絕對不乾。由於腳上生有很厚的肉墊,老虎在行動時聲響很小,機警隱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時,後腳能準確地踩在前腳的足跡上。跳躍能力大,一跳約8-10米遠,2米高。

攻擊方法
老虎遇到獵物時會伏低,並且尋找掩護,慢慢潛近,等到獵物走近攻擊距離內,就突然的躍出,攻擊背部,這是為了避免遭到獵物反抗所傷到。老虎會先用爪子抓穿獵物的背部並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銳利的犬齒緊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不然就是咬斷頸椎,直到獵物死亡才鬆口。這種攻擊方式也是貓科動物最典型的攻擊方法。
習性

水中游泳的老虎水中游泳的老虎

1、愛水並且也擅於游泳
2、晝伏夜出。
3、只要在植物濃密也有水的地方便可居住。
4、喜歡以四處灑尿、抓磨樹幹、排糞來劃清界線。

生長繁殖

(圖)虎
老虎一般在自己的領地內獨居,這個領地大約得有方圓40公里才行。獨居的老虎是由它們獨特的聯絡方式來決定交往的,這種方式一是吼叫,即所謂的虎嘯,二是通過留下氣味來區分,加強自己領地。嗅覺很差的老虎總是擔心嗅不到自己留下的邊界警示。老虎分泌物的氣味相當濃烈,一般來說,這種強烈的氣味可以維持3個星期。跟人類的某種天性相似,雌雄老虎總是比鄰而居,這是它們祖上不成文的規矩,不過這個實實在在的規矩倒是對生性獨來獨往的老虎有著很切實際的好處。至少一隻老虎發情時,可以順理成章地就近尋求交配。
一隻雄虎發情後,它會預先就把自己的氣味留在邊界地上,就是那種有著強烈味道的排泄物。這種“廣告”由於發布有效期較長,因而比鄰而居的雌老虎不可能沒有覺察,一旦看到對方接二連三不停地廣告著的最新發情信息,雌老虎也開始發布系列“廣告套裝”,通常,一方發布完自己的信息,也很關心對方的信息。廣告發布類似一個信息交流,按上當然就該進入交易,這種交易一般很順利,因為它在這之前已完成各自對對方的考察,相互認可。
雄虎主動向雌虎的領地靠過來,雌虎不會出門迎接,它還在做著交配前的最後準備。雄虎一點點逼過來,圍著雌虎繞著圈子,雌虎也站了起來……。交配一次的雄虎有了繼續留在雌虎領地的藉口,這個藉口是那么有力,使得雌虎也不好立即就將雄虎趕開了去,當然,雄虎也有好的表現,它像一個盡責的丈夫一樣開始與配偶一同出門圍獵,一起過著好不容易湊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它們還會繼續交配,仍然不會有驚心動魄的場面,仿佛只是程式上的一種補充,是一種儀式,必須完成。短暫的婚期終於結束,雌虎下了逐客令,雄虎也失去繼續居留下去的興趣,於是,雄虎說走就走了,毫無牽掛,走得坦坦蕩蕩,一如來時的隨隨便便。
雌虎開始懷孕,生活仍舊孤獨,只是多了懷孕,不過,單調的獨居生活因為懷孕而有了某種寄託。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千克,哺乳期5-6個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小老虎跟隨母親生活兩年左右,它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服從,然後是訓練爬樹、追蹤、撲殺、搏擊,這是它們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主要分類

虎

1758年,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將虎定名為“Felis tigris”,模式產地為孟加拉,以後新的虎亞種陸續被發現。1929年雷吉納德·波考克把名稱改為“Panthera tigris tigris”。虎是多形種,1968年Vladimir Mazák認為虎分為8個亞種,其中3個已經絕滅。目前普遍認為虎分為9個亞種,其中3個已經絕滅,主要是由於人類獵捕以及生產活動造成它們的棲息地喪失。

劍齒虎

生活在距今300萬~1萬年,已滅絕。

東北虎

東北虎東北虎

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又名西伯利亞虎)長達11英呎(約158~225cm),重達450磅(雄性體重達180~207kg,雌性體重100~167kg),是現今體型最大的貓科之一,第二大虎亞種。體毛較長而密,體色較淡;身體上黑色斑紋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體兩肋部。分布於俄羅斯東南西北利亞、朝鮮及中國東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它們在從前被稱為神,現在卻加上了惡魔的雙重意義。西伯利亞虎的條紋顏色較淡,腹部白毛較多,方便它們在雪地中潛行,埋伏可長達半小時,由於棲息地被破壞及盜獵猖獗,使得西伯利亞虎的數量銳減。

華南虎

華南虎華南虎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是所有種類的老虎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估計世界上僅有20~30隻野生華南虎,現在可能連這個數量也不到了。華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幾個亞種中的一種。雄虎從頭至尾身長約2.5米,體重接近150kg;母虎更小,身長約2.3米,體重接近110kg.它們毛皮上的條紋既短又狹窄,與孟加拉虎和西北利亞虎比起來條紋之間的間距較大。曾經生活在中國山東半島到嶺南的廣大地區,在湖北宜昌一帶也曾有過這類老虎。由於中國人口稠密,華南虎和人接觸比較多,中國歷史上描寫的虎人鬥爭的故事都是說的華南虎,華南虎體形較小。最後一隻確認的野生華南虎是在1994年射殺的一隻,之後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野生種群的存在。現在世界上還有近百隻華南虎生活在中國18個動物園中,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隻華南虎,其基因組合的變化不足以維持此亞種,普遍相信此亞種最後會滅絕。

巴厘虎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是身上條紋最多最密的一種虎,條紋細密多達100條以上,最後一隻巴厘虎據報導是在1937年被獵殺的,於1930年代滅絕。

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體形較孟加拉虎小,大約有2.30-2.85米長,雄性體重145~200kg,雌性體重80~120kg。體毛較華南虎短,身體顏色較華南虎淺,較孟加拉虎深,黑色條紋狹窄且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寮國、高棉、泰國馬來西亞緬甸中國等。由於當地多年的戰爭,數量大幅減少。

馬來亞虎

馬來亞虎(Panthera tigris malayensis),分布在馬來半島的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境內,早前一直被視為印度支那虎的一支,2004年經過基因分析確定為一個不同於印度支那虎的亞種,親緣上與蘇門答臘虎、爪哇虎及巴厘虎更接近。

爪哇虎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普遍認為自從1980年代起已經絕滅。

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重達450磅(雄性體重100~150kg,雌性體重75~100kg),是體型最小的一種老虎。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和其他種類的虎比起來,蘇門答臘虎的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鬍鬚也長,全身鵝黃色,黑色條紋顯著,狹窄且較為纖細密,可使它們藏身於草叢中。由於近年來盜獵猖獗和違法伐木,使得8成以上的雨林棲息地消失,也使得蘇門答臘虎的數量大量銳減。 其中最受到社會關注的是金光集團。金光集團是全球著名的造紙業之一,為了利益,公司大肆破壞熱帶雨林環境。

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最大的虎亞種,重達600磅,大多數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過了尼泊爾孟加拉不丹等。估計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數量大約3159~4715頭,還有大約333頭被籠養在印度的動物園。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顏色與普通老虎不同,是單純的白色,野生白虎極為罕見,幾乎見不到。孟加拉虎是最頂級的掠食者,孟加拉虎被印度人視為神般尊敬。孟加拉虎通常會潛伏接近獵物近達10英呎,它們長腿強健的肌肉在奔跑時就像彈簧,在它們奔跑時是主要的推動力,順暢的圓形脊椎就像彈性超強的彈簧,脊柱上靈活的肩骨可自如活動,拉長前肢跨步的距離,使它們跨一步可遠達20英呎,孟加拉虎的食量大的能一次吃下90磅的肉。印度的樵夫會在頭的後方戴上面具,讓潛伏的老虎以為它們的偽裝被識破了,但現在他們反而擔心老虎識破了他們的伎倆。孟加拉虎有時會產生因色素突變的白種,但並非色素淡化的白化,有的則是黑色品種,黑色的孟加拉虎在晚上打獵很隱密,但白色種反而太過明顯而無法獵食,由於棲息地被破壞加上盜獵,使孟加拉虎的數量日益減少。

裏海虎

裏海虎裏海虎

裏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生活在土耳其亞洲中部以及西部的伊朗阿富汗、前蘇聯中亞地區和伊拉克一帶,適應荒漠地帶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獵食領地範圍,據報導最後一隻裏海虎被發現是在1968年,此後再沒有出現過,已於1970年代末滅絕。

美洲虎

美洲虎美洲虎
生活於美國以南,主要是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稀樹草原。主要在巴西、阿根廷、哥斯大黎加、巴拉圭、巴拿馬、薩爾瓦多、烏拉圭、瓜地馬拉、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委內瑞拉、蘇利南和法屬蓋亞那。美洲虎以前也分布於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亞利桑那州等地區,但現在已經退出那片乾旱的領地,美洲獅已經取代了美洲虎的地位。美洲虎更適應於炎熱潮濕稠密的低地熱帶雨林。

主要變種

白虎:虎一般為金底黑紋,應該是環境適應的結果,所以很少有其它顏色。記載或傳說中白底黑紋的白虎非常的罕見。後來一隻野生孟加拉白虎被人發現,並予以人工飼養育種,結果培育出一些白虎,現全世界的動物園裡共200多隻白虎全是那隻野生孟加拉白虎的後代。可能因為基數少的原因,其它虎亞種還沒有白虎被發現,據說俄羅斯分布的東北虎也發現過白色變種。

白虎白虎

雪虎:孟加拉虎的雪白色變種,全身雪白,條紋顏色淺。全世界動物園裡也僅有幾十隻。
雪虎雪虎

純白虎:全世界僅有過兩隻純白孟加拉虎誕生。全身都是白色,沒有條紋。
金虎:孟加拉虎的金色變種,金底棕紋,但是條紋較淺。比雪虎更加稀有。

發展現狀

(圖)虎

中國是世界上14個產虎國中虎種最多的國家,印度則是世界上現存老虎數量最多的國家,儘管只有一種孟加拉虎。20世紀中葉,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獵殺,印度老虎的數量一度減少到數百隻。1970年,印度成為立法保護老虎的第一個國家。1973年印度總理英.甘地提倡保虎計畫,將虎立為國獸,劃定了十餘個虎保護區,到1984年野生虎的數量,已經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1872隻,增加到4000隻,到1989年,又上升到4334隻,但是,在這個貧富懸殊、人慾橫流的世界,保護終難抵禦盜獵。

虎在亞洲各地分布很廣,數量很多。現在,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數量急劇下降。50年前,亞洲虎的總數約6萬隻,中國虎的總數約2萬隻。全世界野生虎的總數只有7000隻左右。其中孟加拉虎4500隻左右,東北虎170隻左右,華南虎20隻左右,印支虎約2000隻,蘇門答臘虎約600隻。但是在中國,雖然有虎的4個亞種,但每個亞種的數量都非常少,孟加拉虎約30-40隻,東北虎約12-20隻,華南虎約20隻,印支虎約30-40隻,在中國野外生存的老虎,總共只有100-120隻左右。處境最危急的是華南虎,其次是東北虎。
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一個亞種。本世紀50-70年代,華南虎被當成“害獸”捕殺,30年中殺死了約3000隻,使華南虎遭到了滅種之災。現在只有20隻左右散布在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四省的交界處。研究與保護虎在生態系統中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保育種的旗艦物種。老虎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於人類活動帶來的是棲息地的縮小、分割和偷獵。在有老虎分布的國家,獵殺老虎獲取皮毛、虎骨、器官已經有悠久的傳統,獵殺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成為力量和勇氣的象徵。

金虎金虎
進入19世紀後,虎在亞洲的分布範圍和數量顯著減少。20世紀初全世界的野生虎約有10萬隻,而目前僅有數千隻。先後有3個亞種的虎在1980年代前滅絕,另外5個亞種的分布去已經極度縮小,分布區分離十分嚴重,種群數量下降,處於瀕危狀態。

從1960年代起,一系列對虎和其他亞洲野生動物的研究,以及相關通俗讀物的出版,使虎的危機狀況開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對於老虎的保護得以加強。1960年以前,對於虎的狀況多是從傳聞和獵人以及業餘博物學家出獲知,1963年到1965年喬治·夏勒對野生孟加拉虎進行了第一次生態學研究。196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出了全世界為保護虎而努力的號召,197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老虎項目”開始實施,這是一項針對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及印度尼西亞老虎的長期保護計畫。1970年代以後許多有老虎分布的國家都制定了更為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更多的保護區並且機制獵殺老虎。1980年代末,在少數保護區(主要在印度、尼泊爾和遠東地區)通過有效管理,老虎的數量及其生存狀況有了一些恢復。在多數保護區,由於人類活動於老虎領地造成衝突,對保護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何解決保護區與當地居民的衝突,成為保護區管理這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於虎骨貿易,韓國有著最完整的紀錄,1975年—1992年期間,韓國輸入了超過6噸的虎骨,相當於500—1000隻老虎的骨頭。從1985年開始,台灣最先禁止虎骨進口,中國大陸於1993年,韓國和台灣於1994年相繼宣布禁止虎骨貿易及虎骨和其他器官的利用。儘管如此,傳統上對老虎的利用並沒有絕跡,非法的貿易仍在持續。

由於棲息地孤島化造成的遺傳多樣性喪失對於虎的威脅也是嚴重的,目前大部分老虎種群數目不到100隻,長期的近親繁殖、性別比例失衡等都導致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喪失和遺傳素質的下降。

保護級別

中國從50年代末開始發布保護虎的規定,1989年把虎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加保護,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並在許多動物園進行東北虎和華南虎的圈養繁殖。在黑龍江省的貓科動物繁育中心,人工繁殖的東北虎已發展到70多隻。全國動物園中圈養的華南虎共約70隻,但近親繁殖嚴重,華南虎圈養繁殖的前途不容樂觀。

華南虎處境十分危急,它很可能繼裏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之後,成為被人類絕滅的第四個虎亞種,而且野生種群在自然界復壯的希望非常渺茫,但願我們能拯救我們的中國虎。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EndangeredA2bcd+4bcd;C1+2a(i))。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京華時報2013年2月6日報導,成龍為美國野生救援協會拍攝保護老虎的廣告片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成龍帶著新七小福到場助陣,以親身經歷呼籲公眾保護瀕臨滅絕的老虎。
成龍激動地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不要迷信商人吹噓虎骨的藥用價值,我小時候受傷買虎骨酒,擦完還是痛。還有犀牛角、鯊魚的功效,都是謊言,你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品。這些動物從來沒有欺負過我們,人類卻逼它們走向滅絕。”

文化傳統

虎的象徵意義在中國亞洲文化中都有體現,被看作是美麗、勇猛的象徵。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古文化中(今巴基斯坦一帶)就發現有雕刻在圖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種有一個騎虎的女神杜伽(Durga),這個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隨處可見,多出現在火車兩側。韓國的野生虎雖已經滅絕,但韓國人仍稱自己的國度為“青龍白虎之邦”,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虎都被定為吉祥物。在中國,虎的形象隨處可見,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現在漢字中的虎就很像一隻虎。據說漢字中的“王”就來自於老虎前額上的斑紋,還有許多成語、民間俗語中都有虎出現。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

虎符

中國古代對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別是在軍事上,比如在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

虎符是中國古代統治者傳達軍事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一符剖為左右兩半,右邊留存於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統兵將帥保管,使用時兩半相合,即為“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

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

西安市的陝西博物館也藏有一枚從西安西郊發現的虎符,據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狀,象徵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記述調兵對象和範圍,製作卻極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經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虎撐

在古時候,一些中國醫生到處採集並實驗各種藥物的功效,他們通常會手拿一個鈴鐺,鈴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銅環,人們稱之為"虎撐"或"虎銜"。這是他們的護身符。

老虎學藝

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儘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

虎頭鞋的故事

至今在中國的鄉村里仍然能夠看到小孩子們穿著虎頭鞋。虎頭鞋整個都是用布料製成的而鞋尖做成了虎頭的形狀。在中國,虎頭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肖像之虎肖像之虎

生肖

虎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稱為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鎮西之獸。自漢代以後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圖騰

圖騰圖騰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舉足輕重崇拜,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中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森林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鎮西之獸。自漢代以後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姓氏

《百家姓》中並無虎姓,《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虎氏姓名也僅五例。在擁有約1300萬人口的廣州,姓虎者也少之又少。

虎氏名人:《外來媳婦本地郎》中扮演“二嫂”而聞名全國的廣州演員虎艷芬。

虎姓根據其來源不同讀音也不盡相同,作為漢姓應該是讀Hǔ,Māo音主要是少數民族中虎姓的讀音。其來歷如下:

1.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後人,以虎為氏。據古史傳說,伯虎,是帝嚳高辛氏的大臣。相傳帝嚳有八大才子: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實際上是八個部族的首領)輔助他,史稱“八元”。帝嚳死後,堯繼帝位,八元退隱。舜接替堯為帝時,重新起用大批元老舊臣,伯虎部族的首領才又復出為大臣。伯虎一族從此再度發達,他的後代遂以虎為姓,稱為虎氏,成為今日虎姓家族的重要來源。此來歷讀Hǔ。

2.出自回族中有虎姓:據《回回姓氏考》載,虎(Māo音貓)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讀虎而讀貓(Māo)音。”其實,雲南地區的虎姓也讀貓(Māo)音。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陽等地。

3.居住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南部的克木人,以崇拜的圖騰為姓氏,這種姓氏有的用動物作姓氏如虎氏、野貓氏、松鼠氏、水獺氏、白頭翁氏、孔雀氏等6種;有的用植物作姓氏,有樹蕨氏和細白花氏兩種。每種姓氏都有它的來歷和傳說,如姓虎的人傳說他們的祖先被虎所害,後人一方面畏懼老虎,一方面又崇拜老虎,因此,把老虎作為這個氏族的標誌。克木人的傳遞方式也較奇特。一對夫婦所生的子女,子隨父姓,女隨母姓。

4.虎姓在現代較為鮮見,雲南省昭通地區的虎姓則是取祖上“虎威將軍”封號的“虎”字為姓。生活在甘肅環縣虎洞鄉的虎姓人居多,自稱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後裔。虎姓望居晉陽郡。

相關新聞

據新華社倫敦電(記者黃堃)老虎和獅子都是獸中之王,但它們誰更有“頭腦”?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老虎比獅子的腦容量大,理應更加“智勇雙全”。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檢測了大量的老虎、獅子、非洲豹及美洲豹的頭骨樣本。結果發現,儘管獅子頭骨的最大長度大於老虎,但其腦容量卻小於老虎,即使是小型的雌性巴厘虎(曾棲息於印尼巴厘島,於上世紀滅絕),其腦容量也超過大型的非洲雄獅。此外,從腦容量占整個顱腔的比例來看,獅子、非洲豹和美洲豹相差無幾,而老虎的這一比例要比它們高出約16%。

牛津大學發布的新聞公報說,獅子是群居動物,而老虎通常是單獨行動,曾有理論認為群居帶來的社會交往有助於大腦發育,但現在看來這一說法有待商榷。由於這些大型貓科動物源於相同祖先,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導致它們大腦進化不同的原因。

哺乳類瀕危物種

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人類和動物生存在這個大家園裡,應該相互彌補和諧共存,然而,由於人類的捕殺和肆意的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導致了很多物種瀕臨滅絕的邊緣,在這裡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些瀕危的哺乳類動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獸綱

盤點世界上最兇悍的捕食者

2009年9月,德國媒體科技頻道列出了世界上最兇悍的捕食者。

虎的種類

虎百科 虎百科

更多虎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虎百科。

種類

分布地

備註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印尼巴厘島1940年代滅絕
爪哇虎(Javan Tiger)印尼爪哇島1980年代滅絕
裏海虎(Caspian Tiger)土耳其至亞洲中部以及西部1970年代滅絕
蘇門達臘虎(Sumatran Tiger)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體型最小
東北虎(Siberian Tiger)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
虎中體型最大
華南虎(South China Tiger)中國東南、西南、華南各省其野外數量現不足20 頭,數量極度稀少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寮國、泰國、馬來 西亞、中國和緬甸等------------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喜瑪拉雅山、印度半島、印度北部------------

拼音是hu的漢字

貓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