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犀

黑犀

黑犀又叫尖吻犀,產於非洲東部和南部的小範圍地區。黑犀體長3~3.7米,肩高1. 2~1.8米,重達11.5噸。黑犀的體色其實是灰色的,由於其經常在泥土中打滾而成黑色,它的皮厚無毛,常用稀泥保護身體以防昆蟲叮咬。在鼻骨的一個突起上長兩隻角,縱向排列,前面的角較長,最長可達1.2米。一個明顯的特徵是上唇具卷繞性,在取食時能用來剝枝條上的葉子。

基本信息

簡介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屬的唯一一種,產於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喀麥隆、南非、納米比亞和辛巴威。

儘管名叫黑犀,它們的體表顏色實際上更接近於灰白色,這個名字一般被用來區別於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事實上這兩種犀牛的區別不在於顏色,而主要在於體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許多。

黑犀目前包括四個亞種,被IUCN列為瀕危動物

形態特徵

脊椎動物,哺乳綱,奇蹄目,犀科。又稱非洲雙角犀,或尖吻犀,體長約3.5米,肩高1.5~1.7米,尾長約70厘米,體重約1.8噸,鼻端有2個角,前後排列,前角長70~90厘米,后角長不足40厘米。皮膚黑灰色。無下門齒,明顯特點是上唇長並有伸縮性。

棲息於叢林地區,獨棲或2~3隻同棲。以嫩灌木的枝葉為食。喜泥水浴。性情極為粗野。分布於非洲、北自索馬里、衣索比亞,南至南非。曾認為犀角為貴重藥材而殺犀取角,致使數量減少。

犀牛腳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長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長可達158厘米,一般為60~100厘米。它們膽小,愛睡覺,喜群居,小牛犢十分依戀母親。犀牛的皮膚雖很堅硬,但其褶縫裡的皮膚十分嬌嫩,常有寄生蟲在其中,為了趕走這些蟲子,它們要常在泥水中打滾抹泥。

生活習性

黑犀黑犀

黑犀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雄犀一般獨自生活,並有一定勢力範圍,用尿來標記領域。 它們以樹葉、灌叢、落地果實和雜草為食, 一般在早晨和傍晚出來覓食,每天至少要喝一次水。白天在樹蔭下休息,天氣炎熱時在泥水中滾來滾去。它們的視覺和嗅覺靈敏,但視力差。

黑犀素有脾氣不好的惡名, 有時會攻擊車輛和人。它們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45公里。雄性雖然是獨居,但在一個水塘相遇時卻能相互容忍,但有時也會對後來者進行驅逐,驅逐方式是大聲噴鼻和用腳掌拍打地面。雄性之間是很少相互接觸的。黑犀全年均可繁殖,孕期為440~470天。

黑犀在泥中打滾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其不能出汗,需用此保持身體涼爽。非洲的黑犀牛身上會生長一些討厭的扁虱和其它寄生蟲,而小犀牛鳥非常喜歡這種食物,它們通常停在犀牛的身上到處找這些寄生蟲吃,犀牛感到非常愜意,當然這是有回報的,當有大型猛獸出現時,犀牛鳥會發出一種很小的警告聲音,犀牛便會警惕起來並及早做好反擊或逃跑的準備。

犀牛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黑犀牛體色為灰色、棕灰色。約6千萬年前犀牛就已出現,現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白犀、印度犀、蘇門答臘犀和爪哇犀等5種。它們是第二大陸生動物。

繁殖

成年黑犀為獨居動物,只在交配的時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黑犀會議起生活2~3天甚至幾周。

孕期約為15~16個月。每胎一仔,出生時的小黑犀重量約為35~50公斤。斷奶期為2年,2~3年後即離開母親。母黑犀的性成熟期為5年,公黑犀為7年。野生黑犀的平均壽命為35~50年。

分布情況

黑犀黑犀

是分布最廣、現存最多的一種,現存2600頭。現產於非洲東部和南部,北至蘇丹東北部,西至奈及利亞東北部。棲息在叢林地帶。體長3~3.75米,尾長約70厘米,肩高1.4~1.5米,體重1~1.8噸。與白犀比較,黑犀頭較小,上唇尖,能伸縮,跑時尾下垂,全身暗黃棕色。黑犀棲息於森林草地的過渡區,一般在茂密的多棘灌叢刺槐灌叢地區.

黑犀對水的依賴性很強,因此水源是影響黑犀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主要食木本植物的嫩枝葉,特別喜食金合歡,也食野果,偶爾食青草。很少群居,也無領域,但幼犀常跟隨母犀一起活動,直至母犀再次產仔時才離開。視覺較差,聽覺和嗅覺叫靈敏。交配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妊娠期將近一年半,每胎一仔.哺乳期長達2年。

人工飼養下,壽命可達45年。黑犀素有脾氣不好的惡名,雖然可能有些誇大,但它的脾氣確實難以預料,有時會攻擊車輛、人和營火。

短距離奔跑時速度可達每小時45公里。指名亞種(D.b bicornis Linnaeus);索馬里亞種(D.b somaliensis Somali blach rhinoceros Potocki)索馬里衣索比亞;西部亞種(D.b longipes);東部亞種(D.b michaeli);中南亞種(D.b minor)。

物種數量

20世紀,黑犀曾經是所有犀牛重數量最多的一種。但在20世紀後半葉,黑犀的數量急劇下降,從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到15,000頭。1990年左右該數量又降到2500頭以下。根據2003年的資料顯示,黑犀的數量已有回升,約3,610頭。

主要威脅:黑犀的主要威脅是偷獵和棲息地的減少,人們獵取黑犀的目的是獲取它們的角。

被偷列的主要目標-黑

黑犀黑犀

南白犀的主要分布區是南非,那裡雖然曾經因為種族主義而名聲不好,也曾經是近代很多物種的滅絕之地,但是物種保護開展的還是比較早,也比較有成效的,保護資金也比非洲其他地方更多。

北白犀所在的地方保護條件就差多了。黑犀的不少分布區雖然現在也大力保護,但是那些地方畢竟比較貧窮,保護不是很得力,而且因為過去數量多,反而更成為了偷獵的主要目標。現在有些地方的黑犀牛據說不得不進行24小時武裝保護。

要說犀牛角的價值,還是亞洲犀牛的價值更高(葉門做匕首用可能不區分犀牛角的價值,不過亞洲作藥用的時候據說亞洲犀角的價值是非洲犀角的5倍),不過亞洲犀牛要么是保護得比較嚴格,要么是數量太少,不容易找到,所以到沒有像黑犀那樣吸引偷獵者。

藥用信息-廣角

來源:犀科動物黑犀或白犀的角。

黑犀黑犀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用於熱病驚狂,發黃斑疹,吐血,衄血等症。

偽品:牛科動物水牛的角。

鑑別:
廣角:呈圓錐形,角長或長,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細而扁,表面灰黃色或烏黑色,粗糙,有深淺不等的裂紋,底盤圓形。直徑3—20CM,稍向內凹陷,窩子較淺,砂底細密。質堅硬,不易壁開,氣微腥,味淡。鋸斷面光滑平坦,絲紋細膩,有光澤,縱劈裂面明顯縱向順直絲紋,常有裂絲牽連成紋絲狀或撕翹起的毛刺。

水牛角: 呈饅頭形,表面淡黃色,棕色或灰黑色,有弧形裂紋,多取角的上半部分創去其外表光滑面,鋸成長約10CM的段,再縱劈成瓣,烏黑色或灰黑色,少數為黃白色,質堅有韌性。氣腥,味淡,鋸斷面光滑平坦,質地細膩,但無光澤,縱劈裂面多數一端有鋸痕,少有毛刺翹起。

附註: 水牛角的功效與廣角相似,效力有及廣角,應作水牛角入藥,在某些中成藥中可以用水牛濃縮粉代替廣角使用。

黑犀與白犀

白犀白犀

黑犀與白犀在吻部有所不同,白犀也叫方唇犀,而黑犀叫尖唇犀。

白犀——最大的犀牛,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形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其中北方亞種主要分布於非洲東部和中部的烏干達尼羅河上游,目前極度瀕臨滅絕。南方亞種主要分布於南非,種群情況較好,約有11,600頭,是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
白犀的名字一直以來是一個誤解,事實上白犀的身體顏色與黑犀沒有很大區別,其區別主要在於比較大的體型,和寬大的嘴唇。
白犀牛其實是黑犀牛體型較大的亞種,它們的體色並沒有比黑犀牛白多少,白犀牛的白字是來自於荷蘭語的"華特"意思是方形的嘴唇,荷蘭人發現它們時用這個特徵來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區分,但說英語的人卻以為是"白色的"使得這個名字誤導世人。

白犀牛重達8000磅,是陸地上體行第二大的動物,尖角長達6英呎,是由毛髮的角質硬化形成的。白犀牛並不好鬥,但受威脅是還是能用35英哩的速度俯衝,奔跑時會將重心放在後肢的3指間,並利用臀部穩住前身。
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為食。一天中一半時間用於進食,三分之一的時間休息,剩下的時間則做其他的事情。和其他犀牛一樣,它們也喜歡呆在泥漿中,以降低身體的溫度。
白犀以群居為主,它們會組成最多可達14頭犀牛的群體,其中主要是母犀牛,未成年的公白犀會聚集在一起,跟著一頭成年母白犀生活,公白犀則基本是獨居,以糞便和尿液劃分領域。只在交配的時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會一起生活2-3天甚至幾周。

孕期約為16-18個月。每胎一子,出生時重量約為40-65公斤。斷奶期為兩個月到一年,出生後2-3年是比較不穩定的時間段。母白犀的性成熟期為4-5年,公白犀則需要10-12年。白犀的平均壽命一般為40-50年。

科屬簡介

黑犀犀科

犀科

犀科是一個繁盛的古老類群的孑遺,現存僅5種,其中非洲2種,亞洲3種,均數量稀少,為現代瀕危動物的代表。犀牛皮膚很厚,毛稀少近於裸露。頭頂額部具1~2個表皮形成的角。附肢三趾。犀牛體型粗壯,有一個或兩個角,是強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沒有天敵,但是犀牛卻因為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使犀牛處於滅絕的邊緣。

黑犀屬

白犀Ceratotheriu simum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也是體型僅次於象、體重僅次於象和河馬的最大陸生動物。白犀最顯著的特徵是吻部比較方,頭向下,吻部貼近地面,主要食草。白犀分布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經一度瀕於滅絕,後經保護而有所回升,現存數千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北方的白犀則仍處於瀕危狀態,僅存數十頭。黑犀Diceros bicornis體型小於白犀,吻部尖且能伸縮捲曲,頭抬起,以樹葉為食。黑犀分布較廣泛,原本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目前也是偷獵的重點,數量處於銳減之中。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稱大獨角犀,有一個鼻角,身上的皮膚似甲冑,體型較大,是僅次於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現分布於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等地,雖然數量不多,僅千餘頭,但仍是目前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稱小獨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體型略小,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於東南亞廣大地區,現在僅存於爪哇島極西部和越南一處森林中,總數不過幾十頭,且無人工飼養,是現存最珍貴的動物之一。蘇門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現存體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樣原分布於東南亞的廣大地區,現在分布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廣泛,數量也略多,現存數百頭。

亞種

東部黑犀

西部黑犀

西部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又名西部黑犀牛或西非黑犀牛,是黑犀最稀有的亞種。它們曾一度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數急速下降,並於2006年被認為已經滅絕。
特徵
西部黑犀長3-3.8米,高1.4-1.7米及重795-1364公斤。它們有兩隻角,第一隻長0.5-1.3米,第二隻長2.5-60厘米。它們像其他黑犀都是吃草的,主要棲息在大草原。

保育狀況
西部黑犀於20世紀初被大量獵殺。於1930年代的保護下其數量有所上升,不過隨著保護力度的衰弱,它們的數量再次大量下降。到了1980年,它們的數量就只有幾百頭,2000年估計只餘下10頭。到了2006年初,經過詳細勘察喀麥隆北部而沒有發現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初步將它們列為極危(可能滅絕)。非洲獵殺及不嚴格的懲罰制度都導致它們的消失。
中南部黑犀

西南部黑犀

起源與演化

犀牛在地質時代中的第三紀時已在全球廣泛地分布。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萬年前)早期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此種犀牛的祖先與現代貘類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種森林犀牛在歐洲曾廣泛存在過,個體很小且善於奔跑。

體型大的犀牛在漸新世(約距今3600萬~2500萬年前)出現,其中包括當時最大陸生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高大,腿長,頸也比現代犀牛長一些,體長約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漸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生存了約3300多萬年。現代在亞洲的蘇門達臘犀牛的祖先也是在漸新世出現的。

中新世(距今2500萬~1200萬年前)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目前,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亞洲。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

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門達臘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紀(180萬年前~今天)時期人類已經出現,早期的犀牛以板齒犀、披毛犀為代表。板齒犀個體巨大,5米長,身披厚甲,在額部生有大角,約2米長,牙齒的齒冠高,呈方柱狀,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時期在中國華北的及歐洲等地曾有板齒犀生活;披毛犀猛獁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體及長著粗毛的厚皮可以抵禦寒冷,長鼻上有一對巨角,前面一支最長可達1米,生活在寒冷地帶。這兩種犀類先後在不同的時期都已經滅絕了。

黑犀黑犀黑犀黑犀
白犀 蘇門犀印度犀 爪哇犀

特別報導

黑犀黑犀

國際線上報導:來自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在過去兩年里,生活在非洲野外的黑犀牛數目增加了500多頭,總數達到3600多頭。野生動物專家據此認為,黑犀牛在上世紀慘遭屠殺後有望再現生機。

據統計,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非洲的黑犀牛總數曾達到65000多頭,然而由於受到過度狩獵、戰亂和人類開荒等因素的影響,黑犀牛的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減少了近90%,僅剩約2400頭,已達到了瀕臨滅絕的程度。

在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幫助下,很多非洲國家先後開闢了野生黑犀牛保護區,並實行嚴格的禁獵措施。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認為,開闢專門的保護區是保護黑犀牛的最有效的辦法,也正是這個辦法的推廣才挽救了黑犀牛種群。

然而,野生動物專家指出,儘管黑犀牛的數量出現了不斷增加的勢頭,但仍屬瀕危動物。專家說,人口的增加和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必然導致“人獸爭地”現象的出現,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國家應該儘早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非洲的犀牛分為黑犀牛和白犀牛兩種,白犀牛的總數目前在11000多頭左右。黑、白犀牛的顏色其實沒有很大區別,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嘴巴的形狀:黑犀牛的上嘴唇是三角形的,嘴巴呈鷹勾狀;而白犀牛的嘴巴則是扁平的。(翟磊)

犀牛的鑑別方法

鑑別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黑犀、白犀、蘇門答臘(撒馬利亞)這三類有雙角,爪哇、印度則是單角。印度獨角犀的角,由於數量極少,價值極高,非常珍貴。三種亞洲犀角中,最長的是印度犀角,可達二十幾公分,東南亞犀角次之、蘇門答臘犀角最短;二是形狀比較特殊,角上有縱向紋路,類似甘蔗,橫斷面則呈“栗米紋”,底座呈馬蹄形,最適合製作馬蹄杯,角的前後有“天溝地崗”;三是藥用價值高,有腥味。老作品有的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也有的皮殼上了漆,但只要在毛料上摩擦就能聞到一股香味;此外,亞洲犀角質地半透明,在光照下呈瑪瑙色。另外,還可以從犀牛的皮膚上進行區別,印度犀牛的皮膚上清晰可見深深的摺痕,就好像穿了鎧甲一樣,而非洲犀牛的皮膚則比較光滑,沒有摺痕。

很多人認為,犀牛角越重越值錢。一些專業藏家則認為,作為藝術品,犀牛角質地、工藝、形狀同樣很重要。目前市場上很多人用水牛角、黃牛角等冒充犀牛角。因此,專家指出,犀牛角底部的窩紋,是其區別其他種類牛角標誌性特徵。

犀牛角的價值-犀牛雕

黑犀犀角雕蘭亭修禊圖杯

犀角雕作品如此身價暴漲,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存世量有限,且料源也十分珍罕。中國不出產犀牛,所以即使在古代,犀牛角也屬於珍稀物品,多是通過進貢、貿易等渠道進入中國。犀牛角流入中國,據悉是從鄭和七下西洋之後開始的。

犀牛角有非洲犀牛角和亞洲犀牛角之分,目前,亞洲犀牛已經滅絕,因此亞洲犀角格外珍罕,價值高於非洲犀牛角;而且從藥用價值上說,亞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20倍。所以如何區分亞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就顯得格外重要。

據介紹,中國犀角雕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流派:一是北京派,代表宮廷藝術,取材厚、大,表現皇室題材,工藝精美,不計工本材料;二是蘇州派(包括嘉定),工巧薈萃、講究文人氣息,多取材蘭亭雅集、東坡游赤壁等題材,用料次於皇家;三是廣東派,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以花卉為主,用料較薄。中國歷史上犀角雕刻工藝在明清達到高峰。現存的亞洲犀角雕刻作品絕大多數(超過95%)是明清時代的作品。亞洲犀角絕跡後,非洲犀角取而代之,則是在清代中葉以後,大多是為了貿易作來料加工。此外,犀角雕刻作品除了看材質,還要看製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名家手筆。

黑犀黑犀黑犀
犀角雕饕餮夔龍杯犀角雕文殊青獅坐像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鴛鴦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