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黑犀

西部黑犀

西部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分布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2006年滅絕。西部黑犀於20世紀初被大量獵殺。於1930年代的保護下其數量有所上升,不過隨著保護力度的衰弱,它們的數量再次大量下降。到了1980年,它們的數量就只有幾百頭,2000年估計只餘下10頭。到了2006年初,經過詳細勘察喀麥隆北部而沒有發現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初步將它們列為極危(可能滅絕)。非洲獵殺及不嚴格的懲罰制度都導致它們的消失。

基本信息

西部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又名西部黑犀牛西非黑犀牛,是黑犀最稀有的亞種。它們曾一度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因被大量獵殺而致數量急速下降,並於2006年被認為已經滅絕。2011年11月10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宣布此亞種滅絕。

特徵

西部黑犀長3-3.8米,高1.4-1.7米及重795-1364公斤。它們有兩隻角,第一隻長0.5-1.3米,第二隻長2.5-60厘米。它們像其他黑犀都是吃草的,主要棲息在大草原。
非洲西部黑犀

保育狀況

西部黑犀於20世紀初被大量獵殺。於1930年代的保護下其數量有所上升,不過隨著保護力度的衰弱,它們的數量再次大量下降。到了1980年,它們的數量就只有幾百頭,2000年估計只餘下10頭。到了2006年初,經過詳細勘察喀麥隆北部而沒有發現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初步將它們列為極危(可能滅絕)。非洲獵殺及不嚴格的懲罰制度都導致它們的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