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犀

蘇門犀

蘇門犀又叫蘇門達臘犀,亞洲雙角犀。原來在印度,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都有分布,但現在僅剩蘇門達臘,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中有少量殘存,大約有幾百隻。

基本信息

簡介

蘇門犀蘇門犀

蘇門犀是五種犀牛總體型最小的一種,而且也是唯一身上長有長毛的犀。

它的體長一般2.5-2.8米,肩高1.1-1.5米,體重將近1噸,蘇門犀也是亞洲三種犀牛唯一長有雙角的犀,所以很容易和另外兩種犀區分。

10歲的雄犀,肩高不過102CM,體長218cm,體重只有600公斤。成年的雄獸,肩高也不過130cm—140cm,體重最多900—1000公斤。

幼獸身上毛髮茂盛,呈黑褐色,隨年齡增長,毛髮漸變稀疏,顏色轉為灰褐色。雌雄都有雙角。雄獸前角細長可達60cm,雌獸則區區10cm。

蘇門犀自成一,與其他兩種亞洲犀、兩種非洲犀皆不同屬。原因不僅是由於以上各個特點,動物分屬的主要依據在於牙齒構造。非洲犀沒有門齒,亞洲犀都有門齒,但印度犀爪哇犀的下門齒有兩對,蘇門犀只有一對,缺少中間的一對。

生活習性

蘇門犀蘇門犀

蘇門犀在很早以前喜歡生活在開闊的地區,由於長時間受人類的侵擾,它們逐漸轉移到了茂密的叢林中生活,可以說是被人類改變了習性。它們生活的叢林一般水源豐富,因為它們必須每天訂時飲水。

清晨傍晚出來覓食,主要以樹葉,細樹枝,竹筍為食,偶爾也吃一些野果。它們雖相貌醜陋,卻性情膽小,一般不主動攻擊其他動物。不過在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無路可退時卻異常兇猛,往往會盲目地亂沖亂撞。

它們的嗅覺聽覺靈敏,但視覺較差,頭腦反映也很遲鈍,它們有固定的排泄地方,積攢成堆,還經常用角在堆周圍掘出溝,以防雨水沖刷,這些糞便實際上是它們用來劃分生活區域的。所以十分珍惜。

生長繁殖

蘇門犀孕期為210-240天,每胎產1仔,幼仔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到下一隻幼仔的出生,母犀每隔數年才產1仔,繁殖率很低。蘇門犀是一個獨立、神秘的物種。它們利用排泄物標示自己的領地(糞便和土地上刮作的記號劃定範圍)。個體在 6 到 8 歲達到性成熟,而且繁殖期在濕季, 妊娠期從十月到五月小犀牛出生,在大約16個月之後斷奶。幼獸跟隨母親大約 3- 4 年時間。

IUCN 紅皮書上的高危品種 (CR-1bcd, C2 一)在2002(1) 列出, 而且在第一附錄上做出引證.蘇門犀已經瀕臨滅絕

棲息地

蘇門犀蘇門犀

蘇門犀性情比較溫和,遠不似非洲黑犀那般暴躁。由於身上多毛,所以耐寒性較強。特別是生活在緬北山區的蘇門犀,體貌最為豐茂。棲息地海拔較高,其中包括海拔2135米的山上。

各種犀牛都喜歡下河洗浴或在塘中打滾。蘇門犀則更是如此,因此棲息地都靠近水源。倫敦動物園養過一頭蘇門犀是已知族群中最長壽的活了32年零7個月。估計這種動物野生狀態下的壽命會超過30年。

常居於雨林和山地、苔蘚叢生的沼澤森林的。由於人類的壓力,今天的蘇門犀種群主要集中在海拔較高的棲息地。蘇門犀酷愛在泥塘中打滾, 讓爛泥冷卻它們的皮膚,而且保護皮膚免於乾裂。

蘇門犀在黃昏和清晨涼爽的時間段覓食活動; 嫩枝,樹苗構成它們的主要食物,更愛吃各種野果,但很少吃草。當然還有必要的礦物質的攝取,通常犀牛靠吃河岸邊的紅土和舐舔岩石獲得。

蘇門犀牛的總數量在今天已經少於300頭。這少得可憐的種群數量,著實讓人焦慮。種群數量的驟減主要是由於它身體的許多部份都是狩獵者的暴利來源,特別是犀角,這種屠殺已經持續長達數世紀之久。 雖然今天狩獵犀牛是違法的, 偷獵活動卻一天也不曾停止過,盜獵者甚至不惜與保護駐軍大火拚,為的就是獲得該地區的動物資源以換得暴利。

許多低地森林由於迅猛的城市發展和移民活動,犀牛的棲息地已經遺失殆盡,破碎的犀牛棲息地過於分散使本來個體就少的蘇門犀更加難以為繼。為了挽救這種瀕危動物,國際動物保護組織認為:必須加以人為干預才能保種。辦法就是從野外捕捉若干對具繁殖能力的蘇門犀,收養在條件好的保護機構,儘量促使它們繁殖,待其成年後再放歸野外。

想法簡單,但貫徹落實起來可就難了。且不說很難在林地中找到成雙結對的蘇門犀,就是捉到了,也會因為動物園或其他機構的條件局限難以實現大規模的種群繁衍。於是在幾十年間該計畫數次失敗,終於在馬來西亞政府參與下採取不對外展覽的方法對其人工繁育成功。

保護措施

蘇門犀作為瀕臨絕種動物 已經處於特級保護中,(引證) 在國際貿易大會的第一附錄上被列出, 禁止國際貿易.但是黑市的犀牛角交易卻從未停止過。 (WWF 的野生植物貿易監聽網路和 IUCN的調查表明),通過法律的約束和保護區的建立,並且在各基金會的支持下,發起“反移民”活動,還它一片生存空間。

犀科

犀科Rhinocerotidae是一個繁盛的古老類群的孑遺,現存僅5種,其中非洲2種,亞洲3種,均數量稀少,為現代瀕危動物的代表。犀牛體型粗壯,有一個或兩個角,是強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沒有天敵,但是犀牛卻因為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使犀牛處於滅絕的邊緣。

白犀Ceratotheriu simum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也是體型僅次於、體重僅次於象和河馬的最大陸生動物。白犀最顯著的特徵是吻部比較方,頭向下,吻部貼近地面,主要食草。白犀分布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經一度瀕於滅絕,後經保護而有所回升,現存數千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北方的白犀則仍處於瀕危狀態,僅存數十頭。

黑犀Diceros bicornis體型小於白犀,吻部尖且能伸縮捲曲,頭抬起,以樹葉為食。黑犀分布較廣泛,原本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目前也是偷獵的重點,數量處於銳減之中。

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稱大獨角犀,有一個鼻角,身上的皮膚似甲冑,體型較大,是僅次於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現分布於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等地,雖然數量不多,僅千餘頭,但仍是目前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稱小獨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體型略小,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於東南亞廣大地區,現在僅存於爪哇島極西部和越南一處森林中,總數不過幾十頭,且無人工飼養,是現存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蘇門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現存體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樣原分布於東南亞的廣大地區,現在分布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廣泛,數量也略多,現存數百頭。

起源與演化

白犀白犀

犀牛在地質時代中的第三紀時已在全球廣泛地分布。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萬年前)早期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此種犀牛的祖先與現代類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種森林犀牛在歐洲曾廣泛存在過,個體很小且善於奔跑。

體型大的犀牛在漸新世(約距今3600萬~2500萬年前)出現,其中包括當時最大陸生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高大,腿長,頸也比現代犀牛長一些,體長約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漸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生存了約3300多萬年。現代在亞洲的蘇門達臘犀牛的祖先也是在漸新世出現的。

中新世(距今2500萬~1200萬年前)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目前,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亞洲。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

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門達臘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紀(180萬年前~今天)時期人類已經出現,早期的犀牛以板齒犀披毛犀為代表。板齒犀個體巨大,5米長,身披厚甲,在額部生有大角,約2米長,牙齒的齒冠高,呈方柱狀,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時期在中國華北的及歐洲等地曾有板齒犀生活;披毛犀和猛獁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體及長著粗毛的厚皮可以抵禦寒冷,長鼻上有一對巨角,前面一支最長可達1米,生活在寒冷地帶。這兩種犀類先後在不同的時期都已經滅絕了。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中國古代蘇門犀的蹤跡[2007-12-01]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通高34.4、長58.1厘米 1963年陝西省興平豆馬村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蘇門犀,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34.4、長58.1厘米 1963年陝西省興平豆馬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銅尊採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佇立,肌肉發達,比例準確,體態雄健,為古代生息在中國的蘇門犀的形象。整件器物飾以錯金銀雲紋,精美華麗,雖為實用重器,卻又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堪稱漢代青銅器中的奇葩

中國古代做成動物形的酒尊不乏其例,如時期銅器中的牛尊象尊豕尊等,周代銅器中的駒尊兔尊鴨尊等。到了漢代,肖形尊雖已不太流行,但仍為人們所鍾愛。

考古發現也證明,犀牛曾廣泛生活在中國古代中南部地區。中國古代不僅有十分珍稀的野生犀牛,而且有豐富多彩的犀牛文化。犀牛皮質堅韌,春秋戰國時期被用於製作盔甲

作為一種重要的軍需,需求量非常巨大,因而導致大量的犀牛被捕殺,漢代開始業已只能從國外進口犀角了,進入,犀牛在中國已基本絕跡,明清時代的人已不知犀為何物,而現在的中國人只能在動物園偶而看到犀牛了。

藥用價值

犀角(《本經》)

【異名】低密(《綱目》),烏犀角(《證治準繩》),香犀角(《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

【採集】犀性兇猛,狩獵時須先隱伏路旁,開槍射殺,或察其足跡出沒之路徑,在途中設陷阱以捕獲之。殺死後將犀角割下即可。

蘇門犀犀牛角
【藥材】角呈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稍彎曲,長短不等,大者長達30餘厘米。表面為烏黑色,下部色漸淺,呈灰褐色。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稱"馬牙邊",高約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馬牙邊"向上之中部有縱紋及去淨的堅硬直刺,習稱"剛毛",有時並有裂紋;中部向上漸光滑,角尖端鈍圓發亮,並可見鬃眼狀圓點。角前面有一縱長凹溝,溝長約9~15厘米,深約3厘米,習稱"天溝",其下相對的底盤上有一突出的高崗,崗長約6~7厘米,高2~4厘米,習稱"地崗"。底盤較大,長圓形,前窄後寬,形如背,長13~20厘米,寬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漸變淺,呈灰棕色或灰黃色,底面凹入3~6厘米,習稱"窩子",並布滿鬃眼狀圓點,習稱"沙底"。角質堅硬,但從縱面劈開,均系順絲,無絞絲。鎊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點或短線紋。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鹹。以色烏黑光亮、完整無裂紋、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氣清香者為佳。底盤色灰黑、特徵不完全或不明顯者質較次。
主產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種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種:

①廣角:亦稱兕角、柱角或天馬角,為非洲產黑犀或白犀的角。角形長大,長可達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尖端細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烏黑色。底盤圓形,窩子較淺,五天溝地崗及馬牙邊,有腥氣。亦有鋸成不規則小塊者,稱為"廣角瓣"。

②小犀角:亦稱"蘑菇頭",為犀牛頂上的小角。長3~13厘米,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色較淺,多有縱裂紋。頂端圓形似小饅首。底盤圓形,直徑3~9厘米,"窩子"淺,"沙底"較細。縱剖面絲較粗,顯順紋,無絞絲,多灰黑色。鎊片多彎曲。味稍濁。

【化學成分】犀角主要成分為角蛋白。此外還含其他蛋白質肽類及游離胺基酸胍衍生物甾醇類等。犀角角蛋白的組成胺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種鹼性胺基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數比值為1:5:12,因此它與羊毛、牛角等相似,主要屬於優角蛋白

近來在醫療上常用價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進了對於兩種角的成分研究。關於兩種角的成分比較,可參考"水牛角"條。簡單地說,兩種角都含膽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鹼性肽類的組成胺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無之。又犀角所含胍類較水牛角為少。

犀角煎液,執行紙上電泳,在陽極側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陽性點兩個,經水解後,有半胱氨酸。又發現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胺基酸1種。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胺基酸,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種酸。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藥理作用】①對心血管的影響:犀角水煎劑對正常及衰弱的離體蟾蜍、兔心臟及蟾蜍在位心臟均有強心作用,犀角對犬、家兔的血壓先上升,後下降,然後持續上升,此種血壓的變化可能是由於心臟和血管的綜合作用。對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現短暫的收縮而後擴張。

②解熱作用:犀角與廣角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無解熱作用,水牛角混懸劑及水牛角注射液對牛乳發熱之家兔亦無明顯解熱作用。

③其他作用:犀角及牛或羊角、豬蹄爪甲煎劑對離體兔腸有興奮作用。對家兔白細胞總數在減少後急劇上升。在體內、體外對葡萄球菌均無抑制作用。

④從離體心臟、腸管、兔血壓、解熱、血象、抑菌等實驗的初步試驗結果,有人認為牛羊角及豬蹄爪甲與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

另謂犀角以生理鹽水浸煮後,對離體蛙心在短暫的抑制後有興奮作用(振幅增大,心率無明顯改變);家兔靜脈注射後血壓上升,兔耳血管擴張,離體兔腸及子宮興奮;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靜脈注射可使體溫降至正常;對兔眼有輕度擴瞳作用;小鼠靜脈注射30%0.5毫升可出現痙攣、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鐘內消失,以後呈睡眠狀態達5~6小時。

蘇門犀犀牛角
【炮製】犀角片:取犀角劈鹹瓣,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曬乾。犀角粉:取犀角銼粉,研成極細粉末。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治一切角,大忌鹽也。"

②《本草衍義》:"犀角尖,以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

【性味】酸鹹,寒。①《本經》:"味苦,寒。"②《別錄》:"酸鹹,微寒,無毒。"③《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歸經】入心、肝經。①《本草蒙筌》:"入陽明。"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二經。"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陰、少陰,足厥陰、少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

①《本經》:"治百毒,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

②《本草經集注》):"解莨菪毒。"

③《別錄》:"療傷寒,溫疫,頭痛寒熱,諸毒氣。"

④《藥性論》:"辟中惡毒氣,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能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作水。主療時疾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妄語。"

⑤《食療本草》:"治赤痢,研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噁心痛,諸飲食中毒及藥毒、熱毒,筋骨中風,心風煩悶。又以水磨取汁與小兒服,治驚熱。"

⑥《日華子本草》:"治心煩,止驚,退熱淚痰,解山瘴溪毒,鎮肝明目。治中風失音,熱毒風,時氣發狂。"

⑦《綱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傷寒蓄血發狂譫語,發黃髮斑;痘瘡稠密,內熱里陷或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磨汁塗。

【宜忌】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氣。"

②《本草經集注》:"松脂為之使。惡藋菌、雷丸。"

③《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疏》:"痘瘡氣虛無太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蘇門犀蘇門犀
【選方】①治溫熱暑疫,痙厥昏狂,譫語發斑,舌色乾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暨痘疹後餘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各六兩,真懷生地(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鮮者搗汁用尤良)各-斤,糞清、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每重三錢。涼開水化服,日二次。小兒減半。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丸。(《溫熱經緯》神犀丹)

②治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犀角尖二錢(沖磨),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分,竹葉卷心二錢,連喬心二錢,連心麥冬三錢。水煎服。(《溫病條辨》清宮湯)

③治傷寒熱毒內盛,身發赤斑:犀角(鎊)、麻黃(去根節)、石膏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山梔子仁一兩半。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犀角湯)

④治急黃,心膈煩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兩,茵陳二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川芒硝二兩。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又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犀角散)

⑤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⑥治吐血似鵝鴨肝,晝夜不止:犀角二兩(鎊屑生用),桔梗二兩(生用)。上二味,搗羅為散。暖酒調下二錢匕。(《聖濟總錄》生犀散)

⑦治下痢鮮血:犀角(屑)、乾地黃、地榆各二兩。上三味,搗篩,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溫服之。(《古今錄驗方》)

⑧治小兒瘡疹,不惡寒,但煩躁,小便赤澀,多渴,或赤斑點者: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半兩。上為粗末。每服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奇效良方》犀角散)

【名家論述】①《綱目》:"犀角,足陽明藥也。胃為水谷之海,飲食藥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諸毒。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風邪熱毒,必先乾之,故犀角能療諸血及驚狂斑痘之證。"

②《本草經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傷寒蓄血發狂譫語,發黃、發斑,瘡疽稠密熱極黑陷等證,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熱、涼血解毒之功耳。"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傷寒熱毒閉表,煩熱昏悶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攙入藥中,取汗速如回響。仲景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兩物俱入陽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詞,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熱,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於升麻也。倘中氣虛弱,脈細無神,及痘瘡血虛,真陰不足等證;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當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補劑用之。"

④《本經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黃湯為專藥。若患久氣虛,又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氣也。痘瘡之血熱毒盛者,尤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漿之時,又為切禁,以其能化膿為水也;而結痂後餘毒癰腫,則又不忌;惟氣虛毒盛之痘,切不可犯。”

亞洲蘇門犀

此兩隻犀牛角,底端裙邊闊(地網),角尖有一倒毛勾(天溝),底腔口馬蹄狀,底徑7.6乘5.8厘米.一角長14厘米,另一角長13.6厘米,總重380克,有魚籽紋,網路紋,直絲紋細,有芝麻油香味,燒後聞更香.角質角晶慍剔透,秀色可餐,用放大鏡看底橫切面為蜂窩狀,黃黑相間,且角上還有少許棕褐與黑色的毛,本人及有關專家都認為是亞洲蘇門犀,此犀牛角是本人有幸在一老人家手中收藏到的,他也不知是什麼角,所以,絕非走私品,應該是我國內的犀牛,蘇門犀雌雄都有雙角,雄犀前角細長可達60cm,雌犀則只有區區10餘cm。

蘇門犀的分布似乎只產於蘇門答臘,但實際上它的足跡曾經遍及印度,緬甸、東南亞直至南洋群島

中國西南直到現代時期仍曾經有蘇門犀分布。最後一次記錄是1945年在雲南思茅曾經用火機獵殺過犀牛。此後再無訊息,可認為犀牛已在中國境內滅絕。

哺乳類瀕危物種

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人類和動物生存在這個大家園裡,應該相互彌補和諧共存,然而,由於人類的捕殺和肆意的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導致了很多物種瀕臨滅絕的邊緣,在這裡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些瀕危的哺乳類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