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村

城村

村,位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南麓,坐北朝南,古樸幽靜,極富魅力。城村周圍寨牆四合,居民分別由4座大門出入。

簡介

(圖)城村城村
(圖)城村城村

城村,位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南麓,坐北朝南,古樸幽靜,極富魅力。

城村周圍寨牆四合,居民分別由4座大門出入。村內3條主街呈“工”條形,街道卵石鋪面,圍牆及磚法、路面均為明代風格。村中36條小巷縱橫交錯,迂迴曲折。古井在村內隨處可見,井水清澈甘甜。

城村村內尚存有許多古民居,大多是一進式的三合院,都有磚雕門樓,外觀十分古樸。稍有規模的,都高懸堂匾、楹聯。廳堂立柱採用老油杉,屋內不施油漆,保持原木本色。青石台階,方磚鋪地。天井裡架著石制花壇,上面種有各種花草,下面的石水槽則裝飾著木雕、磚雕和石雕等,大都是民間喜聞樂見、流傳廣泛的題材。這些雕刻的刀法流暢有力,深淺適度,栩栩如生,清晰地表現了福建北部民間雕刻的地方特色。

城村的居民以趙姓為多。據村中《趙氏宗譜》記載,村中的趙姓村民都是宋太宗趙匡胤的長子趙元佐的後代。在元代時遷居這裡。

城村地理條件優越,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古代,這裡是閩北的通商大埠,一度出現“白日千過,夜間萬盞燈”的繁榮景象。只是到了陸路交通發達的今天,昔日的古渡已被冷落一邊,無人問津,惟溪水依舊流淌。

城村附近有著名的埋在地下歷千年之久的重見天日的閩越王城的遺址,是中國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遺址,也是追尋神秘的閩越古文明的一扇視窗。王城傍城村而存,城村因王城而名。根據考證,當年漢武帝平定閩越時,古村的原居民越族人後裔被迫遷徙到江淮一帶,城村因此荒廢數百年。後遷移民的村莊就建在古越人的城邑之上,所以城村又稱“古粵城村”。

景觀概述

(圖)城村城村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它見證了閩北乃至福建的歷史文明進程,曾經是“隔溪燈火團相聚,半是漁舟半客船”的閩北通商大埠,在這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曾孕育了幾多興盛和神奇。看盡興亡,繁華已逝,遺風猶在,現今的古村落則多了幾分寧靜、閒適、古樸和凝重。

古粵城村為閩粵人離去後,中原移民建設的村落。因建在群山環抱、崇溪繞流的古粵人城邑古老的土地上,故名“古粵”,現名城村。它始建於隋唐,興於宋元,榮於明清,衰於民國之際。時至今日,其自然景觀、村莊格局和文化遺存尚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期古村鎮的風貌。現存有景觀主要有:古粵門樓、淮溪首濟、百歲坊、興福廟、李、林、趙氏家祠、聚景樓、風雨亭、進士第、神亭、蘭苑民居、天后宮等景點。古村落布局嚴謹和諧,變化有序。漫步村中,三條主街,三十六條小巷,卵石鋪道,呈“井”字形縱橫交錯,古風猶存。街巷兩旁分設排水系統,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注入溪河。村中古井隨處可見,傳說有九十九口之多,最出名的當數清嘉慶古井,掬一捧井水啜飲,清涼甘洌,沁人心脾。宗祠、神廟、古民居的馬頭牆突兀多姿,層層疊疊,樸實厚拙,牆上磚雕石刻,屋內雕樑畫棟,使建築藝術和裝飾藝術達到完美的統一。這是一座融自然美和人文美於一體的古村落,無處不閃耀著先人的智慧。它記載了武夷山地區古村落發展的歷史,是中國村落傳統文化的體現,是明清一個時代的縮影。

閩越王城博物館

(圖)閩越王城博物館閩越王城博物館

建於興田鎮城村村的南部、王城遺址的東南側。它用圖表、文字、實物、複製品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距今2110多年以前南方少數地方政權---閩越國從漢封立國直到叛漢終被剿滅的百餘年歷史。博物館建築布局嚴謹、規則,主次有序。屋頂飛檐重彩,真有“如鳥斯革,如斯飛”的非凡氣象,再現了漢代閩越宮苑建築的風采。

無諸塑像

立於第一展廳的廳前大院裡。無諸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被冊封為閩越王,治閩中故里,轄區包括武夷山在內的當今江西和閩北、福州一帶。塑像為石質立像,偉岸粗獷,呈現出臣服於漢廷之後雄才大略的形象。

第一展廳

用文字、圖畫和模型濃縮西漢時期閩越王國昔日的風貌。展廳進門正中是“前言”石刻和四根圖騰柱,柱刻虺蛇紋,象徵閩越族崇蛇的習俗。頂上繪有雙蛇、日、月、金烏蟾蜍的圖案。圖騰柱右邊是一個探方模型,讓參觀者了解城址遺物出土時的情景;左邊是一個閩越平民墓葬模型,可以窺視當時的葬俗。展廳正門的兩側門牆是龍鳳呈祥的石刻圖案。展廳兩邊牆上石刻的內容分別是:閩中郡建立圖、鏖戰圖、冊封圖、贈禮圖、漁獵圖、農耕圖、庖廚圖等;正中牆上是“冊封回歸圖”的巨幅油畫,畫的是閩越王無諸受漢王朝冊封后,榮歸閩中故國受到臣民歡迎的場景。瀏覽此廳,參觀者可初步了解閩越族的歷史和生活習俗等概況。

第二展廳

集中展示西漢閩越王城的歷史文物。廳的正中是城址復原模型,讓人們了解王城的規模、形狀及建築分布情況。模型的四周櫥窗內陳列著城址出土的建築材料、日用陶器、各種銅鐵製品以及兵器等珍貴文物數百件,其中有不少堪稱當時全國之最的。如:2.02米長的空心磚、15公斤重的鐵犁、81.5厘米長的鐵矛頭、中國最早的五齒耙等,這些文物在全國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置身此廳,使人們有機會見到福建上古文化的遺澤,了解閩越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概貌。

古村集萃

百歲坊

城村一直是個長壽村。百歲坊是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時,明神宗下旨欽賜給村中的百歲壽星趙西源的。它是目前閩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構樓坊。整個樓坊三開間,以12柱支撐,分上中下三層抬梁,雙層各為六疊船型、蝶型繪朱斗繪,十分壯觀。

古粵茶座

古粵茶座位於城村內的趙氏宗祠中。古香古色的院子、明清時代的桌椅、一杯清茶,意境全出。到古漢城遺址的遊客都要在這裡坐上一坐,喝杯清茶,聽上一段城村的歷史,感受這裡獨有的遺風古韻。

風土人情

接米斗

城村至今保持著許多傳統的民俗,接米斗便是其中之一。新娘出嫁時,要將裝滿男家送來的大米的米斗背背地從頭頂上交給父親或長兄。新娘上轎的時候,由母舅抱上花轎,並換上新鞋,不能沾上娘家的泥土。

旅遊指南

進出交通

在武夷山市汽車站乘中巴車,車程40分鐘左右。

氣候與游季

城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一年四季氣候差異較大。春季氣溫回升,春雨連綿,但常出現春寒。春末夏初為雨季,冬季多西北風,氣溫低,適合春秋時前往。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中國古鎮游

古城、古鎮連同一種樣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僅僅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里,“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尋找古鎮的旅途中,去發現古中之美。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武夷山旅遊景點

九曲溪|天游峰|大紅袍|虎嘯岩|華東第一漂|青龍大瀑布|一線天|雲窩|並蓮峰|大王峰|換骨岩|黃崗山|架壑船棺|金湖|靈岩|馬頭岩|幔亭峰|三仰峰|上下水龜|武夷山水簾洞|宋街|宋體茶洞|天心岩|武夷宮|武夷山博物館|仙釣台|仙掌峰|鷹嘴岩|玉女峰|遇林亭窯址|朱熹紀念館|城村|靈岩洞|萬春園|玉龍谷|朱熹故里|大藏峰|翡翠谷|龍川大峽谷|下梅古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