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驛村

雞鳴驛村

雞鳴驛,又稱雞鳴山驛。坐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驛因山而得名,因驛而設城,以驛名定城名。據專家考證,雞鳴驛是全國現存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驛站,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獨占鰲頭的地位。

基本信息

概況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雞鳴驛城位於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110國道145公里處的雞鳴驛村。是中國現存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驛站,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池四周磚牆包皮,周長699丈,高3.5丈,城內明清建築廟宇達17處之多, 大多保存完好,其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和郵驛價值吸引了國內外大批參觀考察者和影視劇場家,同時也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關注,在廣泛宣傳的同時,完成了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 ,由清華大學制定的雞鳴驛城文物保護規劃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的評審,為古驛站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國家將投資2300萬元用於古驛站的保護開發。
驛站在中國歷史上曾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線,古代時傳遞訊息和發放官文都用快馬,後因馬的體力和奔跑的距離都很有限,要完成 數百公里的傳遞不得不中途換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許多馬站,後來這種馬站又演變成接待過往官員、商人的臨時驛站,同時完成傳遞信息和郵件,也起著軍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說驛站在古代起著現代郵局和軍事基地的作用。
雞鳴驛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字由來

(圖)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雞鳴驛,因背靠雞鳴山而得名,全國唯一現存的大型古驛站。

雞鳴山,《水經注》里說,趙襄子殺代王於夏屋而並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歸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地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雞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雞鳴山。《明·一統志》里則說,唐太宗北伐至山聞雞鳴,因名雞鳴山。

地理環境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雞鳴驛城位於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是一處建於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驛站遺存。

雞鳴驛城,位於雞鳴山腳下,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所建,因山而名。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城堡毀於戰爭。隆慶四年(1570年)防守指揮王懋嘗督役,以磚修築四面圍牆,周長2330米,高11.7米,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四面城牆和東西二門,並築護城石壩一道。

驛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布著4個角台。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布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雞鳴驛城位於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110國道145公里處的雞鳴驛村。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驛站,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池四周磚牆包皮,周長699丈,高3.5丈,城內明清建築廟宇達17處之多, 大多保存完好,其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和郵驛價值吸引了國內外大批參觀考察者和影視劇場家,同時也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關注,在廣泛宣傳的同時,完成了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 ,由清華大學制定的雞鳴驛城文物保護規劃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的評審,為古驛站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國家將投資2300萬元用於古驛站的保護開發。

歷史回顧

(圖)鄉村風貌鄉村風貌

雞鳴驛始建於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開闢驛路,設定“站赤”,即驛站。到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驛擴建為定貨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間,設驛臣主管驛站事務。雞鳴驛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磚修城池,全城周長2330米,牆高12米,設東西兩門,城門上方築兩層越樓,此城中部建玉皇閣樓,城四角分築角樓。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將城牆重新修理,並在城東築護城壩一道。

雞鳴驛經濟文化繁榮,商賈雲集,廟宇輝煌,建築宏偉。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個集日,更是滿街攤販,大唱廟戲,人聲鼎沸,熱鬧非凡。1896年,清朝廷宣布裁汰驛站,開辦郵政。1913年,北洋政府撤銷了全國的驛站後,雞鳴驛徹底結束了它郵驛的歷史。1996年8月,國家郵電部為紀念中國郵政創辦100周年,發行了紀念郵票《古代驛站》一套兩枚,其中一枚就是雞鳴驛。“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是古人羈旅行驛最直接的感受。京西塞外漫漫征途,雞鳴驛就是萬仞重山間的一處溫暖之所。

雞鳴驛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8月,國家郵電部為紀念中國郵政創辦100周年,發行了紀念郵票《古代驛站》一套兩枚,其中一枚就是雞鳴驛。現今,無論從旅遊還是從文物角度上看,雞鳴驛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仍不失當年風采,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它的城牆,除西城牆中部有段塌陷外,其餘均整齊地矗立著,稜角分明,不歪不傾。它的城門,拱洞高聳,寬厚的大門洞開,門上鑲著的鐵板、鐵釘依然牢牢緊釘在門上。城內的佛、道教寺廟和驛站其他建築,不少仍保存完好。專供過往官員、驛卒就餐住宿的 "公館院"即驛館,是一座明代建築,這座三進院落的北屋,隔扇木插銷頭做工考究,各個木插銷頭分別刻有、荷、蓮、蝙蝠等不同的形象,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別有情趣,反映出我國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藝。

歷史地位

驛站在中國歷史上曾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線,古代時傳遞訊息和發放官文都用快馬,後因馬的體力和奔跑的距離都很有限,要完成數百公里的傳遞不得不中途換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許多馬站,後來這種馬站又演變成接待過往官員、商人的臨時驛站,同時完成傳遞信息郵件,也起著軍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說驛站在古代起著現代郵局和軍事基地的作用。

雞鳴山

(圖)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明·一統志》里說,唐太宗北伐至此山而聞雞鳴,因此得名雞鳴山。雞鳴驛正因此山而得名。城以山為屏障,山、城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自城內望去,但見孤峰參天、草木郁蔥。

雞鳴山,海拔1190米,位於懷來縣西北部,距北京150公里,地處洋河北岸、110國道左側。據《水經注》記載:“趙襄子殺代王於夏屋而並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呼?遂磨笄于山而自殺。代王伶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山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雞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鳴雞山”。據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古碑記載:“唐太宗駐蹕其下,聞雞啼而命雞鳴。”

建築布局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井字布局

走近雞鳴驛城牆,一種厚重的滄桑悄悄襲來,古老的城牆任幾百年風雨沖刷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前朝的繁榮,古老的驛道訴說著昨天的往事。

從未來過,城門卻似曾相識,從多次在《大決戰》等影片中出現過的城門走進老村,沒有想像中的青石板路面,隨著人們的腳步,身後留下漫漫塵煙。村里人說,當年備戰備荒挖地道,把挖出來的土墊在街道上,於是路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雞鳴驛的布局:"三橫兩縱"5條貫通東西、南北的大街,將驛城按"井"字不均地分為3區9塊12片。東西走向的頭道街區域主要是軍政管理和商業服務區,南北走向的西街區域是驛站的核心設施,東北為驛倉區,正北為驛學區,宗教建築則遍布全城。

精心雕琢的青磚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仍堅強地經受著風沙的侵襲。也有現在常見的紅磚房,個別還貼著瓷磚,似乎與這裡古樸的環境不大協調。很多不規則石頭壘成的院牆倒是與眾不同,也算是當地民風的一種傳承吧。雞鳴驛鄉從上個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就規定村裡的民房不允許折舊建新。

各家院內的豬圈雞欄、成堆的玉米棒子,讓我們看到雞鳴驛的大部分村民依然從事著種植畜養的勞作生活。

雞鳴驛有幾大著名:全國現存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驛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世界百個瀕危文化遺址

主要建築

雞鳴驛村賀家大院

“賀家大院”

村里最有名的“賀家大院”曾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留宿的地方。

至今二進院的山牆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

原來的五進連環院,現在已經變成各自獨立的院落。

五六百年的時間,給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

泰山廟壁畫

雞鳴驛村泰山廟壁畫

來雞鳴驛,不能不看泰山廟的壁畫。建於清朝順治8年的泰山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殿內壁畫仍舊清晰可見,富於層次感的繪畫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絕,詼諧獨特的三句半式說明文字堪稱絕品。國家下撥的50萬保護資金已經到位,正用於修繕泰山廟、文昌宮。

泰山廟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薩,過去這裡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雖然正在修繕中,殿內看到幾個布制的娃娃。據說,這是用來祈子的。

有精美磚雕的門楣、山牆墀頭

過去農曆四月十三--十八,這裡都舉行隆重的雞鳴山廟會,十五是最熱鬧的一天,常有京津、晉、蒙等地的善男信女專門到此逛廟敬香,祈求平安。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此交易。現在雞鳴驛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變,每逢農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過交易地點已從原來驛城頭道街遷到雞鳴驛城西門外的"集市大街"上。

影視外景地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這裡獨特的風貌受到電影界的青睞《血戰台兒莊》、《血戰長城》、《大決戰》、《國士無雙》、《藍色的花》、《超級女諜》、《大潮600天》等影片先後在古城拍攝,雞鳴驛成了“電影城”。

蕭瑟的古城牆上,《大話西遊》中至尊寶與紫霞仙子的身影已無處尋覓。據史載這裡建於元朝,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自從1913年北洋政府“裁汰驛站,開辦郵政”把它淘汰出歷史舞台,這座古城已經被人們遺忘整整快一百年了,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么一座周長近2000米的古驛城當初在中國歷史上是何等重要。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也就是它旁邊110國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此後歷代王朝都把它作為東經居庸去燕(現北京周邊)、冀(河北一帶),西到大同、新疆,南通飛狐(河北蔚縣南)、紫荊關(位於河北淶水縣,長城關隘之一),北達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俄羅斯的必經之路。地處當時交通要道的雞鳴驛,在擔負軍、民驛站的同時,也成為商家發聚之地。據驛城裡很多現存的碑刻記載,該驛在最繁華時僅當鋪就有6家之多,同時還有商號9家、油鋪4家及茶館、車馬店等等,然而年華流走,現在這裡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民居。

沿著城腳下的土路一直走到驛城的東城門,門洞還算比較完整,但上面木質結構的城樓已經有些破敗,倒是縱觀全局沒有一處後人翻修加工的痕跡。就連門口的一個刻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也被推倒在一旁,似乎在襯托古城蕭瑟的景色。

《大話西遊》最後那幕場景就是在這個古城拍攝完成。其中東門那個有些破敗的古城樓就是至尊寶和紫霞熱吻的背景(也有導遊介紹說是西城門)。風塵漫天時,的確有些“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意境。不過站在城樓上遠觀北面起伏的雞鳴山,近瞰雜草叢生、磚瓦棄落的城牆,讓人想起《城南舊事》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淡淡哀愁。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這座歷經8百年的古驛站,歷經歲月風霜,到本世紀初雞鳴驛城的歷史建築二級殘損以上的占到70%以上。在懷來縣政府經過近兩年的保護修復,已向遊人開放,成為北京周圍一處獨特的風景。2003年,雞鳴驛保護規劃通過國家級專家論證會評審,規劃用10年時間分三期完成修繕任務,使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步恢復歷史原貌。

2006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先後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雞鳴驛城東城牆補修工程、東西城門樓和越樓修復工程、泰山廟和文昌廟等6座廟宇搶險修復工程、龍王廟戲台等兩大戲台修復工程,以及道路砌石、綠化等建設項目,使這個古驛站得到了初步的恢復保護,同時還完成了雞鳴驛文物保護管理處、驛城接待室工程。

旅遊資訊

交通

雞鳴驛村雞鳴驛村

自駕車:沿八達嶺高速到延慶後,沿110國道走京張公路到雞鳴山路口向左出不遠即到。

乘車:坐919路公共汽車到延慶後再坐延慶到沙城的長途公共汽車,到沙城後換乘當地的小公共汽車可直接到雞鳴驛鄉。也可以在北京南站坐過往沙城(懷來)的K257次或4439次火車,到沙城後再從汽車站換乘去雞鳴驛鄉的公共小巴。

美食

懷來縣城有不少飯館,軍隊大院對面甚至有北京陽坊涮肉沙城分店。懷來的麵食做得不錯,可以試試。官廳水庫邊有很多做全魚宴的餐廳,黃龍山莊對策吃到各種山裡的野菜

購物
雞鳴驛村圪渣餅
陽原圪渣餅

圪渣餅系陽原縣揣骨町的特產。圪渣餅起源於何時,無史可考,但在滿清時期,揣骨町的圪渣餅已聞名遐邇,膾炙人口了。據傳清朝鹹豐年間,揣骨町李增光出任濱州知府時,曾以圪渣餅進貢朝廷,得到慈禧太后的讚賞。此後,圪渣餅便成為清廷貴苑喜食的上乘食品。

圪渣餅,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餅是半透明狀的圓形薄餅,色澤金黃,有油脂性的光彩。吃時,酥、脆、香、甜,別有風味,異常可口。陽原人稱“鍋巴”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為“圪渣餅”。圪渣餅作為饋親贈友的上等佳品。足跡幾乎遍布全國各地,一些僑居國外抑或出國考查旅遊和求學的人,均以圪渣餅作為珍品饋贈國際友人。

揣骨町糕點店改變原產品油大發膩的缺點,在原料中加進水果汁製成酥、脆、果香、甜的新產品,將原名圪渣餅改名為龍鳳酥,受到各地市場的歡迎。

到懷來最值和買的就是葡萄酒了,懷來是中國葡萄酒之鄉,和城乾紅等多家企業都集中在此地。

小貼士

郵驛事業的發展,給雞鳴驛的各項建設都帶來了契機,經濟文化繁榮,商賈雲集,廟宇輝煌,公館宏偉。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個集日,更是滿街攤販,大唱廟戲,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直至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雞鳴驛這座古驛站才完成了它的歷史重任。

住宿

懷來縣城有星級賓館可選擇雙人間150-200價格元不等。住在當地的老鄉家大約標準是15元/人,含一頓晚飯,趕上什麼吃什麼。如果是夏天,建議去黃龍山莊住,可以住冊腰的標準間,在約200-250一夜,第二天一舊可以去雲中草原,也可以直接住在雲中草原上的蒙古包里,80元一夜,1800米的高空還有有線電視可以看。

附近景點

河北小五台山

位於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

黃帝城

黃帝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黃帝城遺址呈不規則正方形。

雞鳴驛

雞鳴驛在懷來縣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故城叫雞鳴驛。

中都遊牧源

中都遊牧源:遊牧源是臨中都湖而建的集餐欽、娛樂、休憩於一體。

安固里淖草原

安固里淖”,蒙語,意為有鴻雁和水的地方。

大圪塔石柱群

石柱群由排列整齊有序的六棱形石柱組。

文化名村

2005年11月13日,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我市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在中國郵政史上獨占鰲頭的雞鳴驛再次走入人們視野。

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共評選出34個名鎮和24個名村。該稱號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評選,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0個鎮(村)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命名。

懷來縣雞鳴驛村名列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的第二名,這是該村(雞鳴驛站)兩次入選世界瀕危文化遺產之後的又一稱號。雞鳴驛,又稱雞鳴山驛。坐落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驛因山而得名,因驛而設城,以驛名定城名。據專家考證,雞鳴驛是全國現存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驛站,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其他名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

清苑縣冉莊鎮冉莊村

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

平鄉縣豐州鎮竇馮馬村

臨城縣趙莊鄉駕游村

涉縣河南店鎮赤岸村

涉縣偏城鎮偏城村

蔚縣南留莊鎮南留莊村

蔚縣宋家莊鎮上蘇莊村

陽原縣浮圖講鄉開陽村

河北省將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的重點歷史建築建立信息檔案,實施掛牌保護。同時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參與保護開發利用,促進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可持續發展。省建設廳和省文物局還將建立健全保護監督和跟蹤檢查制度,嚴查破壞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環境和文物古蹟的行為,並提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調整意見。

中國最美鄉村

當你每天對著忙碌的城市生活時,你是否曾感到枯燥、壓抑。那時,當你走進廣闊清新、美麗自然的鄉村村寨時,你定會發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讓你立即心曠神怡並折服於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這裡所選的是《地圖》雜誌中所評選出的中國最美鄉村。它們或具有優美的景色或具有神秘的環境。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