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原稱龍里,清代名為隆里,謂“隆盛之理所”。位於錦屏縣西南邊沿,距縣城45公里。南與黎平縣敖市接壤,距黎平,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築是王昌齡邊塞詩派、京城建築及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合體現。

隆里村隆里村

基本簡介

(圖)隆里村隆里村

隆里古城位於錦屏縣西南部,距縣城47公里,距黎平飛機場21公里,是錦屏進入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的重要通道。古城占地面積約70000平方米,現有居民760戶,3280人。

隆里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是明朝“調北征南”,“屯田戍邊”形成的軍事城堡,現完整地保存著明清時期的規劃布局和民居建築群。古城的整體輪廓近似長方形,南北寬217米,東西長222米,設東南西北四道城門,東門稱“清陽”門,南門稱“正陽”門,西門稱“迎恩”門,北門閉而不開。城內以原千戶所衙門舊址為中心,往東、西、南三個方向修建三條主街,為城鎮的主要骨架,三條大街又分出六條巷道,街巷把整個城區劃分為相對獨立的九個居住區域,此即當地俗稱的“三街六巷九院子”。隆里古城從設計到施工都嚴格遵循當時的作戰需要,是一座亦兵亦農,能戰能防的軍事城堡,其防禦體系設計十分精密。隆里居民的祖先大多來自江南,以安徽、江西居多,其建築形式、藝術手法均具有明顯的徽派特點。現存古民居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舉第和兩座王氏宗祠(所王和西王)最為完整和最具典型。古城周圍存留有多處文物古蹟,如古城牆、書院、古街、古井、古橋、古墓、古碑等,其中以龍標書院、狀元橋、狀元墓、狀元祠最為著名。

隆里的文北,以漢文化為主,特別以江南文化最為厚重,同時揉雜當地苗、侗文化的內容,相互撞擊、融合,形成有別於中原文化和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亞文化群體,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漢文化社區。以民間為載體的玩花臉龍、迎故事、唱戲等,均頗具特色。

隆里古城作為明代盛行的軍事制即衛所制度下修建的軍事城堡,已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和城鎮規劃活的歷史見證,得到了國家和省、州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1999年,隆里古城被省政府確立為全省重點保護和發展的民族文化村鎮,同年又被列為中國與挪威王國文化合作與交流項目——貴州四個生態博物館之一,2003年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之一——黎—從—榕(包括錦屏、天柱)綜合旅遊區的重要景點。目前,古城的各項保護、建設、開發工作正有序進行.

歷史發展

(圖)隆里村隆里村

中國貴州省東部與湖南省接壤處有個縣叫錦屏,出縣城往南走車程一個多小時,就來到一個有600年歷史的古城——隆里。

隆里人也叫“客家人”。

隆里原本只有苗侗等少數民族居住,唐代以來便有漢人從中原和江南地區搬來。不過,城池卻是遲至明朝初年才建。

究竟這裡的客家人與主要居住在廣州福建江西的客家人有什麼異同?

隆里人說,他們唱的是客家山歌,演的也是漢戲。

走入古城隆里,立即察覺它果然還保留不少曠古風味,十來條道路全由卵石鋪成,還砌有圖案,整齊美觀,即使下大雨路也沒爛泥。

全城街道不開十字,都是丁字。

“十與失同音。設丁字路則盼望人丁興旺。”

原來隆里是在1386年開始修築土城,並在十多年後明成祖繼位後施行軍屯制,以便隨時鎮壓叛亂的少數民族。

根據當地學人編纂的《隆里古城集》明朝皇帝從中原調來這裡駐守的常備軍有360人,還有千戶等各級官員13名,還下令“一官不得擅調,一軍不得擅差,子孫世襲其職。”據說,清代也依襲明制。

隆里人的處境實在不容易,據說這裡土地富庶,林業發達,幾百年來民族之間的紛爭不斷,歷史上已有幾次屠城的記錄。難怪他們還真盼望人丁興旺。

建築特色

(圖)隆里村隆里村

隆里古城是用卵石框邊築成的土埂,周長1500米,高4米,寬3米。這裡街巷縱橫交錯,建築整齊和諧。隆里城設 置東、南、西、北四方城片。城門設定虛虛實實,讓人感到“明通暗塞,暗通明阻”。隆里古城建築的風格實現了人與自然的統一,它超前、合理的規劃布局,令現代人望塵莫及。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築是王昌齡邊塞詩派、京城建築及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合體現。隆里古城雖經數百年風霜侵蝕和火災的劫難,但整座貌仍保持完好,是中國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後人一直懷念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所以在隆里的龍標書院、王昌齡祠、狀元橋、狀元墓都是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而建的。張應昭墓、土司墓、龍里花橋、碑刻龍溪,真武山等景點融觀賞和考古為一體。古城隆里是本書,一本讀不盡看不完的書。國內外文物專家曾多次到這裡考察,對這裡的每街每巷無不著意觀覽,驚嘆它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無價之寶。

文化發展

(圖)隆里村隆里村

隆里現流傳下來的文北,以漢文化為主,特別以江南文化最為厚重,同時揉雜當地苗、侗丈化的內容,數百年 來,與當地苗.侗民族文化相互撞擊、融合,形成有別於中原文化和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亞文化群體,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漢文化杜區.以民間為載體的玩花臉龍、迎故事、唱戲等,均頗具特色,隆里歲時節日內容豐富,飲食製作精緻。

龍標書院

相傳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因一首《黎花賦》而遭人中傷,被朝庭貶謫龍標尉。其好友著名詩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遙贈一首:"揚花落盡子歸啼,聞到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來到隆里之後,王昌齡又寫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並創立了龍標書院,伶教授學,以變風俗。為封建時代培養了不少人才,舊時為黎平府八大書院之首。

隆里習俗

隆里東南西北門的用途是有講究的,東門是財門,南門是喜門,西門是水門,北門是鬼門;隆里迎親、出殯等,只從東門進出,是不走北門的。迎親時也不正面迎著廟的大門走,據說這樣才吉利;出殯時很熱鬧,出殯的隊伍要在城內游一圈,抬棺的人要走三步退一步,要放鐵炮,親屬們還要在街口跪接出殯隊伍,孝子們要回跪,熱鬧一番,才出東門上山土葬。

隆里人文-----姓氏分布

南門大街有很多“窨(印)子屋”,主要是胡、姚、王、江、楊、廖姓人家的祖業,江姓人家主要分布在南門大街、“上(下)頭小街”和南門城外,是隆里大姓之一,“上頭小街”也有一座江家的“江家祠堂”;江家文武雙全的人很多,隆里有很多老學究都出至江家,他們有的文武雙全,有的才學和書法出眾,很受隆里人敬佩,多數人家的墓碑碑文出自江家學究之手,但他們因年歲過高,存世的不多了。

西門大街、“木馬街”、“背街”主要分布的是王、陳、陶、胡姓人家,在西門大街中部,有陳家的“陳家祠堂”,王姓人家也是隆里的大戶人家。

“張所街”大多是張姓人家,也有夏姓人家和王姓人家,聽老人說,張家出過狀元,傳說張狀元說家鄉隆里了不得,有一首打油詩:“龍標有條火焰沖,九天九夜走不通,蚊子有母雞大,螞蝗有扁擔長,人去人死,鳥去鳥亡”,皇帝喜歡陳狀元,後來皇帝派人來隆里跟陳狀元家用銅尺測量地基修房子。按老人們說,用銅尺測量了的地基,人就發不起來了,但感覺隆里陳家雖然不是大姓,但也有很多人口,張家現在還有老學究,他們文化很高,毛筆字也寫的很好,算隆里的老一代文人了。

隆里村隆里村

“張所街”王家,是有名的書香門第,他們世代為師,學問高深,是隆里歷代學子的啟蒙老師,他們家很受隆里人的尊重和崇敬。

北門大街和“燕子上”,全是胡家人居住,也是隆里的大姓人家,胡家也出了很多名人;但記憶較深的是胡姓人家喜歡在正月間上山打獵,主要是打野豬,或有人說自家的莊稼被野豬吃了,告訴了他們,他們就要去打,好象是為人們除害的英雄;當然那是過去的事了,現在野豬是保護動物,不能打了。記得到正月間,只要帶頭的一聲吆喝,他們就帶著獵狗出門打獵去了,一般他們有十多人,他們都是老獵人,他們根據山形可以知道野豬的跑向,槍法好的獵手在一定的位置埋伏,其它人就到處打石頭,讓獵狗去追,直到把野豬追出來,看到野豬出來,他們就大叫,把野豬追向他們的埋伏圈,當然野豬肯定是跑不了的。打死野豬,把它抬回家,把野豬耳朵拉到那,就把野豬頭從那裡切下,豬頭敬給打死野豬的人,大家再評分剩餘的野豬肉,有獵狗的人家獵狗也有一份;如果外人在野豬跑動時跟著吆喝,打死野豬後,主動點和他們把野豬抬回家,外人也可分一份,他們很耿直、大方、豪爽,按他們的說法是“玩意子(好玩的意思),分剩下的野豬肉,當然是留給幾個老朋友獵人的了,他們喝米酒吃野豬肉,交流些打野豬的經驗,他們感覺很快樂。當然別姓人家也有喜歡打獵的獵戶。

花臉龍

隆里村隆里村

初一至十五玩龍燈是隆里人民每年的慶春傳統節目,方圓幾十里的人們都要趕來觀看.開鑼玩龍的時間由東西南北各門事先約定,鑼鼓一響,各路舞龍同時出動,會聚城中廣場,鑼鈸鼓號齊鳴,群龍競技,熱鬧非凡.其龍燈製作精巧,鮮艷美觀,風格獨特。玩耍的技巧也多達十餘種,如串花龍、金龍抱拄、滾地龍、二龍搶寶、雙龍戲珠、黃龍吐絲、青龍翻身、天龍穿霧、黃龍出海、大盤龍、小盤龍等.場面恢弘狀觀,勢若翻江倒海,活靈活現,令人目不暇接.1998年4月,挪威王國駐華大使白山先生到隆里考察時,被隆里舞的龍表演震驚住了,他情不自禁地說;“過去我在泰國曾經看過舞龍,但隆里舞的龍就特別有勁.栩栩如生,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正月元宵是舞龍活動的高潮,為隆里的“狂歡節",是古域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這天除表演舞龍技藝外,玩花臉龍是當地特有的風俗,其花臉龍表演活動由儺戲演變而來,舞者均畫臉譜,相傳取材於宋朝建國初期“藍季子會大哥趙匡胤的民間故事,為全國獨一無二。

旅遊指南

(圖)隆里古城隆里古城

進出交通

凱里洗馬河汽車站乘到黎平的車,隆里下車,250多公里。

氣候與游季

隆里古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6℃左右,年降雨量1057毫米左右,無霜期達310天左右。

四季皆可前往遊覽。

停留住宿

隆里設有接待站,床位不多。

古村欣賞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隆里村

中國古鎮游

古城、古鎮連同一種樣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僅僅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里,“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尋找古鎮的旅途中,去發現古中之美。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