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孔鎮

路孔鎮

路孔鎮,位於重慶榮昌縣城東,距縣城13公里。在重慶市的地圖上,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的古鎮也就只有那么的一個小點。但是,古鎮卻因它獨特的古樸和別有的傳說使得聲名遠播。

基本信息

簡介

路孔鎮路孔鎮

路孔境內的瀨溪河,發源於大足,唐宋時期叫瀨婆溪,是古代大足至榮昌、榮昌到瀘州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流至路孔鎮白銀石灘,航運受阻,貨物必須在這裡轉船,才可繼續航行。宋、明時期,在這裡就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貨物的店鋪叫水碼頭。清代嘉慶五年(1800年),當地紳士及鄉民,為了防禦川東白蓮教大起義的戰火,就在當時水碼頭的基礎上擴建了大榮寨。歷經200多年,大榮寨的舊貌已經改觀,但城牆上幾百年的榕樹依然枝繁葉茂,斑痕累累的城牆和幾處尚存的彩繪圖案益增蒼涼古趣。在明代水碼頭基礎上還形成了古樸的明清古街,古街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木製結構的的店房緊緊相連,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樸。
路孔鎮內還有各具特色的石質古橋7座,這些古橋,一般都修建於乾隆、嘉慶年前後,有些甚至始建於明代,又經清代多年補修,年代十分久遠。特別是瀨溪河段兩岸陡峭的石壁上還有四五十座東漢岩墓,有些還形成了岩墓群。古拙簡樸的祠堂,古樸雅致的古寺古橋,岩間盤根錯節的古樹,人行馬踏後形成的古道石階深槽……豐富的文化遺產、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淳樸的民風民俗,無不顯示古鎮昔日的輝煌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路孔鎮路孔鎮

名字由來

路孔古鎮位於重慶榮昌縣城東,距縣城13公里。在重慶市的地圖上,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的古鎮也就只有那么的一個小點。但是,古鎮卻因它獨特的古樸和別有的傳說使得聲名遠播。

路孔鎮路孔鎮

古鎮的得名即來源於一段民間傳說。相傳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雲遊到此,見河對岸一帶風景宜人,適於修身養性,決定在此建座寺廟。但他也同時發覺坡邊有六個石孔,似與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殼上試一試,不久糠殼果然從河中冒出,於是就把這裡叫做“六孔河”,後來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場、路孔鄉、路孔鎮也因此得名。
驅車到臨近古鎮1公里的地方,要經過一座妃子橋。橋身低矮,本也平淡無奇。但如果經當地人指點,站到離橋10米遠的側邊觀看,卻又會發現妃子橋捲曲連線的橋欄的確與眾不同,顯示出了女性的陰柔。然而,這還不是妃子橋得名的由來。

古房

古房屋建築歷來是古鎮最具觀賞價值的特色之一,路孔亦莫能外。
歷經了千年的風雨滄桑,但古鎮的房屋仍然保持了獨特的風貌。在班駁的古城牆和古寨門的圈圍中,很多古屋默默地等待後人的觀仰。古鎮的明清古街長500餘米,有趙氏宗祠、花房大院、小姐繡樓、大榮寨等保持完好的古房屋。

路孔鎮路孔鎮

據當地史料記載,在清代嘉慶五年(1800年),路孔的當地紳士及鄉民,為了防禦川東白蓮教大起義的戰火,就在本地水碼頭的基礎上擴建成了有四大寨門的大榮寨。現在,“大榮寨”三個陰刻大字在古城牆上還清晰可見,遒勁的字型和雄壯的城牆相互輝映,訴說著古鎮200年前的英雄情懷。
古鎮的房屋歷經200多年,大多呈灰白色,但房屋至今還居住有人。彎彎的小街、窄窄的巷道、幽幽的庭院、深深的天井,這些古房屋使得舊貌已經改觀的大榮寨依然保留了獨有的韻味。在大榮寨的古城牆上,生長了幾百年的榕樹依然枝繁葉茂,斑痕累累的城牆和幾處尚存的彩繪圖案益增出古鎮的蒼涼古趣。
除了大榮寨,路孔還保留了以古樸雅致和做工精細而著稱的趙氏宗祠大夫第柳乃夫烈士故居等建築。站在瀨溪河的對岸眺望古鎮,可見盤踞水碼頭上面的明清古街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木製結構的店房緊緊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樸的古鎮,宛如明清畫家筆下的清新山水長軸,在遊客的眼底依次展開。

流經路孔鎮的瀨溪河在唐宋時期叫瀨婆溪,是古代大足至榮昌、榮昌到瀘州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流至路孔鎮白銀石灘,由於河道陡降航運受阻,貨物必須在這裡經過翻壩轉船,才可繼續航行。由此,在宋、明時期,在路孔就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貨物的店鋪,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水碼頭,如今,在路孔還保留有古漕運碼頭。

路孔鎮路孔鎮

水碼頭有水,有水就有橋。路孔的古橋眾多,在方圓不過2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僅各具特色的石質古橋就有7座。根據專家考證,這些古橋一般都修建於乾隆、嘉慶年前後,有些甚至早建於明代,又經清代多年補修,年代十分久遠。
妃子橋來歷頗顯史趣;而其實在古漕運碼頭旁邊的大榮橋,形態更具古鎮特色。該橋的主拱高十米左右,寬為十五米,此拱可過漕運大船;在主拱兩側各有兩小拱,一半圓、一方形,半圓為高,方形略低,沿坡度而下。在左側的方形橋拱上,連線了十多個平形橋拱。整座大榮橋長五、六十米、寬兩米有餘,橫臥瀨溪河上,在沿河兩岸30里竹海旖旎風光里,成為了夢裡水鄉的主角。

特色

如果只有古老的傳說、古樸的房屋和古拙的橋樑,路孔在古鎮“圈子”里的名聲一定沒有現在這么大。
在瀨溪河路孔段兩岸陡峭的石壁上,至今還保留有四五十座東漢岩墓,有些還形成了岩墓群。走在這裡,仿佛進入了一個倒流千年的時光隧道,觀看古岩墓群,可以想像古代的當地奇特的墓葬風俗和文化。

路孔鎮路孔鎮

離路孔古街幾里路的地方,還有個千佛洞,它是始建於宋代的佛像石窟,年代和“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同朝,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洞內的石像雕刻工藝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顯示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古鎮街道上的湖廣會館遺址日月門舊址、明清老街亦大大增添了路孔的“古味”。北宋的大夫、明朝的尚書在路孔留有遺蹟;革命先賢趙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等出生於此,又大大增添了路孔的旅遊魅力。
路孔鎮路孔鎮

古鎮路孔,以宋代千佛石窟、東漢岩墓群、明清古橋古寺、烈士故居為歷史的“經”,以古拙簡樸的祠堂、古樸雅致的古寺古橋、岩間盤根錯節的古樹、無數次人行馬踏後形成的古道石階深槽為古老的“緯”,以豐富的文化遺產、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淳樸的民風民俗,彰顯出古鎮昔日的輝煌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路孔鎮內還有各具特色的石質古橋7 座,這些古橋,一般都修建於乾隆、嘉慶年前後,有些甚至始建於明代,又經清代多年補修,年代十分久遠。特別是瀨溪河段兩岸陡峭的石壁上還有四五十座東漢岩墓,有些還形成了岩墓群。古拙簡樸的祠堂,古樸雅致的古寺古橋,岩間盤根錯節的古樹,人行馬踏後形成的古道石階深槽…… 豐富的文化遺產、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淳樸的民風民俗,無不顯示古鎮昔日的輝煌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古鎮集萃

大榮橋

路孔鎮大榮橋

在瀨溪河上水碼頭邊,有一座連線河兩岸的石橋——大榮橋,與古鎮相依相伴,共度風花雪月。該橋的主拱高十米左右,寬為十五米,此拱可過漕運大船;在主拱兩側各有兩小拱,一半圓、一方形,半圓為高,方形略低,沿坡度而下。在左側的方形橋拱上,連線了十多個平形橋拱。整座大榮橋長五、六十米、寬兩米有餘,橫臥瀨溪河上,在沿河兩岸30里竹海旖旎風光里,成為了夢裡水鄉的主角。漫步在這石橋上,踏著輕鬆的腳步,丈量著石橋承載的歷史厚重和歲月的磨礪。大多的石板歷經風雨侵蝕,依然能看見歲月的殘痕。該橋形狀奇特,別具一格。從南面一排石板平直通向凸起的石孔橋抵達北面古鎮。石孔橋呈“П”形,便利船隻通行,兩邊有半圓石孔襯托,平直石板橋就好象浮在水面上的浮橋,稍漲大水就會淹沒。在石孔橋的旁邊就是古船闡,通行船隻。旁邊有一年青人正在釣魚,那專注的神情是乎有魚兒上鉤。

大榮橋是古鎮上連通河兩岸的唯一的一座石橋,每逢趕場,橋上的的熙熙攘攘,橋頭還有謝謝小商販:賣魚啦,賣豆腐啦,賣滷鵝啦!盡顯古鎮的風趣。

巨峰葡萄園

路孔鎮巨峰葡萄園

從榮昌到路孔古鎮,沿著柏油路,先是到二郎灘,然後到妃子橋,妃子橋在往前就是獅子山莊,獅子山莊的對面就是巨峰葡萄園。

葡萄園的主人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人,他姓郗,排行老二。人稱郗二爺,說起郗二爺全鎮人莫不知曉,因為他種的葡萄全鎮聞名…

他種的的葡萄,新鮮,味道好,顆粒大,價格實惠,受到全鎮人們的喜愛。據說種植葡萄的技術是他幾十年前從安徽學過來的,由於重慶的地形和氣候的原因只有巨峰葡萄最適合在此栽種。

每年六七月份正式葡萄成熟的時節園子裡的葡萄熟了,看著滿樹的葡萄甚是誘人,如果有遊客去買葡萄,主人會人會熱情的他們免費品嘗,然後客人自己去葡萄園挑選葡萄,喜歡那一串就剪那一串,盡顯自主購物的樂趣,還品嘗到最新鮮的水果,真是不亦樂乎!

老人共有三片葡萄園,公路旁是最小的一片葡萄園,另外兩片在公路對面的山林上面!有興趣的遊客也可以去山上去賣水果,體驗一下爬山的樂趣,山也不能叫做山,但卻很陡峭,爬到頂大約需要十分鐘左右,但這裡確是園主上坡的必經之路,肥料,葡萄等都要從這裡運上運下,可見他們的艱辛,常人爬到坡頂都會上氣不接下氣,何況在身有重負的情況下…

路孔鎮巨峰葡萄園

在巨峰葡萄園內還有其他的水果,如柚子,枇杷,李等水果,建議遊客六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去吃葡萄,九十月去吃柚子。在巨峰葡萄園你可一品嘗到最鮮美的水果,何不一游?
另外園主的廚藝非常好(附近村民有想辦酒席的都找他),如國想品嘗家常菜的可以去他家,不過園主家並不是開餐館的,但是可以商量嘛…特別是他的炒菜和魚是最美味的了!讓你吃了還想吃!

冬天(11-2月)的時候是葡萄園修剪、施肥的時候,這段時間葡萄園會有修剪好的枝條可以出售,價格很便宜,想自己嘗試栽種葡萄的朋友課一買上幾株試試(成活率很高)。

老人特別喜歡釣魚,如果見老人不在家可以去園子後面的河邊找他,而他準在那裡專心的釣魚呢!而且有時還收入頗豐,說不定就是一條大魚上鉤呢!
古街古巷

是古鎮就一定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街。青瓦木枋吊腳樓,古寨古廟古城牆。路孔的古街也不例外,古街依山勢層層疊疊的布置,從山上緩慢而下,直達瀨溪河。晃晃悠悠的走在街上,青石板鋪就的道路乾淨光滑,泛著微微的青光。

路孔鎮古街古巷

老街並不長。大概五六百米,多是明清時的建築。較有特色的就是大青磚、小青瓦、穿斗牆、長板門、木板牆、鑲板窗、格子窗、抬樑柱、挑檐廊。不過,現在這些建築都破損嚴重。急需修繕,一些建築甚至已經不能住人,成了危房。
沿石梯拾級而下,放佛看見多年前,古鎮上那一派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燈紅酒綠的繁榮景象。各種各樣的人都聚集在此,喊船的,划船的,運送貨物的,漕幫,地頭蛇,袍哥大爺,地方官吏,甚至還有妓女。據說,鎮上的“十八梯”就是路孔古代的“紅燈區”,那兒曾大紅燈籠高高掛,映出無數妓院女子的輕歌曼舞。而如今,這兒卻顯得十分安靜了。多的是茶館和老人,他們每天喝著五毛錢的茶水,打著長牌麻將,閒磕著家常,日子就這樣過著,緩緩而行,就像瀨溪河一樣,流年似水。
在老街上來回走上幾遍。晚上,清晨,中午,黃昏。街上的人就都認識了,個個都覺得眼熟。他們也不太搭理外來的人,只是自顧自的做著事兒。
就這樣晃蕩著,石階,城牆,城門,茶館裡的清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來處。我們卻在這世界四處晃蕩。

妃子橋

路孔鎮妃子橋

穿過獅子門,走到柏家大田,迂迴下來,又沿另一條路走到了報恩橋(又叫妃子橋),是一個清朝妃子回鄉拜謝雙親時所建。

據傳說,在乾隆五十年,有家姓劉的湖南人,全家8口來此“填川”,但由於水土不服,除了小女阿菊之外,其他人相繼而亡。當地有家姓林的好心人,收養了阿菊並將其改名為林嬌。後有一道士雲遊經過此地,看了林嬌的骨相,說她日後必為貴人。後來嘉慶登基,在民間廣選美女,林家父母想起道士的話,想讓林嬌參加選美,但由於家貧,在眾鄉鄰的幫助下才籌齊賄賂選美太監的銀兩得以參加選美。進宮後,林嬌因為貌美賢淑深得皇帝的寵愛,被封為妃子。林嬌時常想起養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便命身邊的太監帶了銀票,代她迴路孔報答養父母,但雙親均已亡故,令其無從報恩,便在瀨溪河一個支流上修了座橋用以方便通行,以報答鄉親當年的相助之恩。此橋被人稱為妃子橋,也叫報恩橋。

嘉慶二十年,有個叫張翰的道士經過此地聽了該橋的來歷後,還立了座碑,並親自撰寫碑文以嘉其德。再後來,作為對報恩精神的肯定,路孔鎮人民政府復立了妃子橋石碑。我在這裡複述的“妃子橋故事”,便來源於當地政府所立之碑也。

報恩橋,連線了貧與富,卻隔斷了兩對望穿的雙眼。

那破缺的門檻,那石階上的裂紋,那窗欞上糊過的紙痕,誰知道它曾經演繹過怎樣的故事?恩和怨,青梅與竹馬,薄倖與痴情,一起都在這裡登場又落幕。

路孔鎮內還有各具特色的石質古橋七座,這些古橋,一般都修建於乾隆、嘉慶年前後,有些甚至始建於明代,又經清代多年補修,年代十分久遠。
潮陽洞

路孔鎮組織文物專家進行了一次拉網式文物普查。行至潮陽洞,歇腳的專家們突然跳了起來———神龕背後1人多高的荒草中居然還藏著一穴石窟,兩側岩壁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許多浮雕小佛像。這些小佛像從洞壁底部開始,向上整整刻了5排,共273尊。佛像均坐於蓮台之上,講經、說法、舉如意、挽瓔珞、雙手合十,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每尊佛像高約15厘米左右,部分佛像身上的彩繪還清晰可見。榮昌縣政協文史委、縣誌辦、文管所的專家學者認為,從石刻的風化程度及距此不遠的大足潮陽洞佛教造像的時代來參照,這窟千佛洞應為宋代產物。

路孔鎮潮陽洞

潮陽洞位於瀨溪河的下游彼岸,距路孔鎮有好幾里遠。但可一坐木船到達,有時也會有遊船通行。

那扇漆成紅色的小木門就是潮陽洞的入口。門前有石梯,不長,但非常陡峭,坡度可能接近70度。幸虧石梯子兩旁有鐵欄桿,所以我們可以抓著它安全地進入門內。門上依稀可辨的對聯提醒我們這裡也是佛教聖地。
據守護的老人說,這些摩崖佛像最古老的是宋代留下來的,其歷史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大足石刻還要早。與大足石刻比較起來這裡的摩崖佛像粗糙許多,數量也少得多。最奇的是,在第四個小石洞洞頂,還有一個只容一人爬行的黑洞。藉助手機微弱的螢光,我們在那黑洞裡往上曲折爬行了約十米,就來到了潮陽洞的第二層。這裡竟有不錯的光線。仔細一看,這層大小一共有五個石洞,洞與洞也都是相連的。兩個大洞還分別與懸崖外面相通,所以光線可以進來。我先前在河對岸看見的那兩個石洞原來就是這兩個大洞的“窗戶”。乾燥的洞內,完全可以供人居住。因此,有同事戲稱這裡是“三室二廳”。透過“窗戶”,前方廣闊的田園便盡收眼底,靜靜的瀨溪河上幾隻美麗的白鷺正在自由自在地飛翔。

特色美食

鹽白菜高梁酒松溉醋長江魚鹽花生

榮昌黃涼粉

路孔鎮榮昌黃涼粉

說起榮昌黃涼粉,那可是80萬榮昌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美食,既價廉又物美。榮昌人到了外地,想起最多的小吃莫過於它,回來後最先嘗的也必是它。
黃涼粉須是本地產的豌豆做出的才正宗。說也奇怪,那黃涼粉切成土豆樣的細絲,竟能成條不爛,軟而不斷,調成鹹鮮、微辣帶麻,姜、蔥、蒜香味突出的味道,吃起來有粉質感,且口裡有股豌豆的清香味。因不放醬油(醋憑個人喜好),用鹽巴和豆粉做成的粘稠鹽欠,將各種佐料均勻地粘附在涼粉上,吃起來自然入味。
清江豆豉魚
路孔鎮清江豆豉魚

清江豆豉魚是榮昌素享盛譽的名菜,由清江河一帶特產青薄魚烹製而成。其製作一般選一市斤左右一尾的魚,去鱗破肚取腸,切成四方塊,用少許精鹽、料酒碼味幾分鐘,再用生粉拌和上籠蒸3—4分鐘,下籠冷卻後定碗,再將調好的豆豉汁淋入魚碗內,放上泡海椒、泡姜,淋上豬油再上籠蒸20分鐘即好。其特點是:黃豆豉香味濃郁,湯汁適度,魚塊大小適中,色澤黃白,味道鮮美。

旅遊指南

吃:

路孔古鎮隨著重慶古鎮旅遊業的開發已經在周圍興起了一些農家樂,其中有一家名為水藍雲天的農家樂,它立於竹林之中,並用竹籬笆圍砌四周,一派田園風光,一天30—60元包食宿。周圍也有一些農家雖然沒有掛牌,但仍在接待遊客,味道相當的純正、地道。

榮昌縣城比想像中的更繁華,各種特色佳肴遍地開花,其中最具特色的還是與之相鄰的大足郵亭鯽魚。如果還覺得不夠正中,就在返回重慶路經大足的時候停車一品美味吧。
住:

路孔鎮路孔鎮

路孔古鎮幾乎沒有正規的旅館,如果想體會其中的古鎮風情,就輕扣農家的小院借宿一宿吧。如果不想打擾古鎮人家的清休,還是坐著中巴車返回榮昌縣城住宿吧。

行:

重慶菜園壩陳家坪以及朝天門汽車站都有發往榮昌的班車,車費25元。

在榮昌汽車站換乘到路孔古鎮的中巴車,車程30分鐘,車費3元。

成都——隆昌——榮昌——路孔古鎮。

鄰近景點

大足石刻藝術群北碚恐龍遺址縉雲寺淶灘古鎮銅梁縣博物館潼南楊闇公舊居龍水湖巴岳山嘉陵江小三峽雙江古鎮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永川衛星湖青龍湖釣魚城北溫泉風景區松溉古鎮張關旅遊風景區永川茶山竹海聖壽寺金刀峽張自忠將軍墓銅梁中華龍溫泉度假區金果園玉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潼南大佛寺縉雲山偏岩古鎮

古鎮欣賞

路孔鎮路孔鎮
路孔鎮路孔鎮
路孔鎮路孔鎮
路孔鎮路孔鎮

中國古鎮游

古城、古鎮連同一種樣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僅僅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里,“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尋找古鎮的旅途中,去發現古中之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