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碉樓

丹巴碉樓

丹巴碉樓,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丹巴縣河谷兩岸,以三五個一組相互呼應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這樣獨于山頭的。在碉樓集中的地方,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丹巴碉樓每一座都經受了百年風雨,稜角分明地巍然屹立。梭坡鄉境內的碉樓最多也最出名,有世界上最集中的古碉群,共84座,堪稱碉樓博物館,有“千碉之鄉”的美譽。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丹巴碉樓
丹巴碉樓
關於碉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煉一坨毛鐵。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出丹巴縣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約7公里,只見對岸山坡上,數十座碉樓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獨立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高十餘丈……狀似浮圖。”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樓。丹巴的碉樓是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嘉絨藏族所建。據考證,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嘉絨藏族同胞就掌握了片石築牆的工藝,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特別是為了防禦野獸和戰爭,修築高碉成為川西北河谷地帶嘉絨藏族典型的文化特點。
從現存的碉樓看,功能約有4種,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要隘碉往往築於懸崖險道之上,或者橫擋於要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烽火碉築于山頭,傳遞信息;寨碉是為保護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戰爭工具,一般佇立於村頭;家碉多與樓房相連,平時作為貯藏室,遇有戰事,也可用於戰爭。所有碉樓的樓門都開在一兩丈高的地方,門前放有獨木梯,一旦敵人來犯,只要退入碉樓,抽掉樓梯,關上樓門,極難進入。況且樓內設有眼,遠則箭射,近則滾木石,易守難攻。經過鐵索橋入村寨,近觀碉樓,皆為片石砌成。高者十餘丈,低也有五六丈。碉堡基礎寬有丈余,一般為巨石砌成。碉身多為四邊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個碉樓有13隻角。雖然皆由片石砌成,但牆體表面光滑,縫隙緊密,稜角筆直,可見建築師具有高超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
碉樓在歷史上確實與戰爭有密切的關係。丹巴地處大渡河谷,氣候溫和、土地肥美、物產豐富,歷史上經歷了多次部落戰爭和冤家械鬥。唐朝反對吐蕃東擴曾經在此發生過戰爭。西夏王朝敗落之後,其中一部順金川河谷南下丹巴,曾經遭到當地居民的頑強抵抗,故而兵敗西行。可見碉樓在冷兵器時代具有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作用。乾隆年間大小金川土司兩次叛亂,朝廷兩次用兵,由於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處必有戰碉,於牆垣間以槍石外擊,旁既無路,進兵必須從槍石中過,故一碉不過數十人,萬夫皆阻。”因此清軍經歷大小戰爭百餘場,耗時長達8年、費銀7000萬兩,方才平定。隨著歷史的發展,刀光劍影皆成為過去,但那一座座碉樓,以其偉岸的身軀依然在默默述說著遙遠的故事。碉樓作為嘉絨藏族重要的文化遺產正被人們不斷認識,無論對於史學研究,對於建築學、民俗學、軍事學,對於旅遊開發,都有著重要意義。我隨意走進幾戶藏民家中,說起碉樓,他們無不露出自豪的神情。許多村民在規劃著名,維修碉樓、添置床鋪、整修道路,好讓更多的人走進碉樓,體驗嘉絨藏民的生活,來追尋古老碉樓的滄桑。

歷史沿革

丹巴碉樓丹巴碉樓
據史書記載,丹巴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一個多部落的民族長期生存繁衍於此。遍布于丹巴境內的古碉便是這裡世居民族歷史發展的見證。
碉樓遠在漢代就開始在羌族地區發展盛行,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在南北朝時期,丹巴就已經碉樓林立到五代以後,碉樓建築技術就已經成熟。丹巴碉樓現有260座,據說全盛時有近萬座之多,這沒有大量的人力、財力是無法完成的。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鄧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地理位置

丹巴位於甘孜州東部。北緯30°29'~31°29',東經101°17'~102°12'。東與阿壩州小金縣接壤,東南和南部與康定縣交界,西與道孚縣毗鄰,北和東北面與阿壩州金川縣相連。
丹巴素有"千碉之國"的美稱,全縣現存古碉數量種類之多、建築之奇,堪稱全國之最,世界罕見。碉樓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尤以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頂三處的古石碉樓群最為稠密壯觀,古碉保存完整,並與村寨民居相容一地。

技術工藝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骼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岩鑿孔,插木為撟。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蕪人的血汗和智慧。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

歷史淵源

據史書記載,丹巴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

丹巴碉樓丹巴碉樓
前,一個多部落的民族長期生存繁衍於此。遍布于丹巴境內的古碉便是這裡世居民族歷史發展的見證。碉樓遠在漢代就開始在羌族地區發展盛行,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在南北朝時期,丹巴就已經碉樓林立到五代以後,碉樓建築技術就已經成熟。丹巴碉樓現有260座,據說全盛時有近萬座之多,這沒有大量的人力、財力是無法完成的。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撟、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歷盡滄桑
羌語稱碉樓為“鄧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技藝精湛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岩鑿孔,插木為撟。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蕪人的血汗和智慧。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

形成原因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據考,羌人祖先在甘肅、青海一帶。中國歷史上眾多舉足輕重的人物皆為羌人,如炎帝、大禹、夏啟、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今所見羌族則為秦漢時遷至岷江上游,並由遊牧生活轉為農耕定居,從此世代繁衍。羌族有語言而少文字,其民族文化多通過口頭傳承世代相襲。
丹巴碉樓羌族碉樓

羌人好集結而居,數家連為一片,形成羌寨,每寨必有十數米高的羌式碉樓,既可登臨瞭望,又可防守禦敵,有易守難攻之勢。
傳說以前嘉絨藏區,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須修一座碉樓,此風延續下來,逐漸形成了“千碉之國”。其實,古時藏民為了保護村寨不受侵犯,對付部落之間的戰爭才是古雕群形成的真正原因。

功能分類

從現存的碉樓看,功能約有4種,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要隘碉往往築於懸崖險道之上,或者橫擋於要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烽火碉築于山頭,傳遞信息;寨碉是為保護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戰爭工具,一般佇立於村頭;家碉多與樓房相連,平時作為貯藏室,遇有戰事,也可用於戰爭。所有碉樓的樓門都開在一兩丈高的地方,門前放有獨木梯,一旦敵人來犯,只要退入碉樓,抽掉樓梯,關上樓門,極難進入。況且樓內設有箭眼,遠則箭射,近則滾木?石,易守難攻。經過鐵索橋入村寨,近觀碉樓,皆為片石砌成。高者十餘丈,低也有五六丈。碉堡基礎寬有丈余,一般為巨石砌成。碉身多為四邊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個碉樓有13隻角。雖然皆由片石砌成,但牆體表面光滑,縫隙緊密,稜角筆直,可見建築師具有高超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
戰爭用途
高碉居高臨下,俯視敵人,遠則箭射槍擊,近則滾木擂石,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敵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堅碉之中,以逸待勞,以守待攻,侍機而動。
碉樓在歷史上確實與戰爭有密切的關係。丹巴地處大渡河谷,氣候溫和、土地肥美、物產豐富,歷史上經歷了多次部落戰爭和冤家械鬥。唐朝反對吐蕃東擴曾經在此發生過戰爭。西夏王朝敗落之後,其中一部順金川河谷南下丹巴,曾經遭到當地居民的頑強抵抗,故而兵敗西行。可見碉樓在冷兵器時代具有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作用。乾隆年間大小金川土司兩次叛亂,朝廷兩次用兵,由於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處必有戰碉,於牆垣間以槍石外擊,旁既無路,進兵必須從槍石中過,故一碉不過數十人,萬夫皆阻。”因此清軍經歷大小戰爭百餘場,耗時長達8年、費銀7000萬兩,方才平定。隨著歷史的發展,刀光劍影皆成為過去,但那一座座碉樓,以其偉岸的身軀依然在默默述說著遙遠的故事。碉樓作為嘉絨藏族重要的文化遺產正被人們不斷認識,無論對於史學研究,對於建築學、民俗學、軍事學,對於旅遊開發,都有著重要意義。我隨意走進幾戶藏民家中,說起碉樓,他們無不露出自豪的神情。許多村民在規劃著名,維修碉樓、添置床鋪、整修道路,好讓更多的人走進碉樓,體驗嘉絨藏民的生活,來追尋古老碉樓的滄桑。

主要傳說

關於碉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煉一坨毛鐵。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出丹巴縣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約7公里,只見河對岸山坡上,數十座碉樓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獨立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高十餘丈……狀似浮圖。”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樓。丹巴的碉樓是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嘉絨藏族所建。據考證,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嘉絨藏族同胞就掌握了片石築牆的工藝,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特別是為了防禦野獸和戰爭,修築高碉成為川西北河谷地帶嘉絨藏族典型的文化特點。

建築特徵

丹巴的碉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別,性別是通過木樑的位置來區別,女性碉樓的木樑露在外面,時間長了會發黑,所以女性碉樓的樓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跡,而男性碉樓的木樑在內部,不外露,所以沒有痕跡。
古碉以泥土和石塊建造而成,外形美觀,牆體堅實。古碉大多與民居寨樓相依相連,也有單獨築立於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為高狀方柱體: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數達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於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達50到60米。
丹巴碉樓丹巴碉樓

其碉樓形狀各異,層高六至十層,碉基結實,基寬越高越窄,碉體用片石砌成,砌藝精湛。這種碉樓是丹巴獨具特色的建築,在丹巴全縣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或三五個一群,或獨立於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在眾多碉樓群落中,尤以梭坡鄉境內碉樓群最具特點。
碉樓一般建於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結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純用石頭築成平頂。一般分成二層或三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高二三丈,稱為"邛籠";高的可有十三層,達十餘丈,稱為碉。碉樓由羌族專門的砌石匠修建,原料為亂石,用泥土粘合,不吊線,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其壁面能達到光滑平整,不留縫隙,其堅固程度則可在川西這個地震多發區聳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經歷數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卻不倒,有的彎曲為弓,自稱成風景。

歷史地位

古碉樓是嘉絨藏族建築的傑作,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古碉的建築年代為唐代至清代,規模宏大,類型多樣,建築技藝高超,具有極高的美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文化學價值。
它們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極為珍貴的建築文化藝術遺存。與西方國家古代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相比,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大特點便是採用木結構體系。因此在距今2000年以前,在橫斷山脈中就有其存在的古石碉就顯得彌足珍貴。可以說這種古石碉建築是世界最傑出的建築之一,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的又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它是中國古代建築遺產的大宗,不研究它們,就沒有完整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旅遊信息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
成都-丹巴的班車很方便,票價大約120元/人,行車約9小時。康定-丹巴的班車比較多,票價大約55元/人。丹巴縣城通往梭坡的橋還沒有修好(大約到2011年上半年竣工),所以從縣城租車大約10元/輛(可坐4人),到梭坡鄉旁下車,然後步行道梭坡鄉,總共需要半小時時間。 
住宿:
梭坡鄉有民居提供住宿,住宿價位在幾十塊錢;返回丹巴縣城住宿比較方便,還可以一線遊玩其它景點,縣城內的住宿價位在70-100元/間。
周邊景區:中路藏寨甲居藏寨氂牛谷墨爾多神山黨嶺丹巴美人谷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