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口村

兩河口村

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地處土家族母親河酉水源頭,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的緩衝地帶。該村風光秀麗,兩條山脈自東向西南綿延,龍潭河貫流其中。

基本信息

(圖)兩河口村兩河口村依山而建的吊腳樓

基本簡介

(圖)兩河口村兩河口村彭家寨

兩河口村擁有三項國家級桂冠——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薅草鑼鼓的發源地。境內還有彭家寨老街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宣恩耍耍、宣恩土家八寶銅鈴舞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裡古代稱為“蠻苗”之疆,曾出土過漢代編鐘。老街古時是“鹽花古道”出入湘鄂的重要關隘,兩河口當年屬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轄區,1935年,宣恩縣蘇維埃政府駐地設在老街。

該村集中分布著數個吊腳樓群。在龍潭河流域,以彭家寨為中心,曾家寨汪家寨唐家坪呈“三星拱月”之勢,白果壩、老街首尾相銜,符家寨、板栗坪等大小不一的村寨沿龍潭河一線呈串珠狀分布。

這裡的吊腳樓被中國古建築學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皋譽為“可與其他各地最好的吊腳樓相比”。尤其是彭家寨,“在我所經過的土家寨子中,是全面領先的冠軍。”

彭家寨建於山腳坡地上,寨內吊腳樓層層鋪開,錯落有致,相互烘托,囊括單吊式、雙吊式、二層吊式、三層吊式、平地起吊式和“一”字吊等吊腳樓全部樣式。

文化藝術

(圖)銅鈴舞銅鈴舞

在這箇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原始古樸的銅鈴舞,饒有風趣的上樑歌,悲喜交加的哭嫁歌,深沉悠轉的夜靈歌,詼諧活潑的鬧房歌,進退有度的薅草鑼鼓,是伴隨村民的生活元素。

在龍潭河流域,擺手舞從古傳到今。在大堂鼓、大鑼的伴奏下,男女相攜、蹁躚進退。 “遇事必跳,人神共娛”的宣恩耍耍,源於土家族原始“祭祀娛神”活動,動作詼諧活潑,腔調優美動聽,唱詞通俗易懂,備受人們喜愛。

在鄂西南山區,人們集體薅草或挖土時,為達到催場催工的目的,主人家要請演唱班子。他們擊鼓以作氣力,鳴鑼以節勞逸,酣歌以抒胸臆。宣恩的薅草鑼鼓獨具風格,是研究土家文化的寶庫。

區位特色

(圖)油茶苞谷酒油茶苞谷酒

油茶苞谷酒泡菜土臘肉粑粑鮓廣椒豆皮懶豆腐,是盛行於兩河口的特色食品。乾竹筍包穀菌山藥等,任挑一樣皆可與臘排骨、臘豬蹄兒燉製成不同風味的火鍋。蕨粉粑、山野菜常與腊味肉伴炒……

女兒十二學繡花,長大能找好婆家。當地婦女大都身懷繡花絕藝,織出的繡花鞋墊、繡花鞋,以圖案豐富、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民族特色著稱。宣恩縣沙道溝酉情手工繡花鞋墊廠,產品銷往深圳上海武漢等地。

兩河口村地處交通要道,西距209國道15公里,北距鴉當省道3公里,沙桑省道沿龍潭河伴行。當地生態良好,滿目青山,悠悠綠水。在鬱鬱蔥蔥的山澗坡地上,零星點綴著一些聚落,有道是:“田野縱橫千嶂里,煙火人家半山中。”幢幢木樓掩映在青山翠竹之中,使人感覺有“深山人不覺,猶似畫中居”的意境。

文化名村

2009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位列其中,是湖北省唯一入圍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村。兩河口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薅草鑼鼓”的發源地,村內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群和兩河口老街在200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建築

(圖)兩河口村兩河口村彭家寨

兩河口村元朝時屬湖南鎮邊宣慰司,明朝時屬施州衛忠峒安撫司,改土歸流後屬宣恩縣忠峒里。境內有懸棺葬、崖廟等古文化遺址,曾出土一件漢代甬鍾。沿龍潭河而下的紅石蘇家溝是宣恩擺手舞發源地,建有擺手堂。

有專家考證,川鄂“鹽花古道”興盛於宋代,而位於兩河口老街的房屋又大多建於清末。

“光彩照人”的彭家寨具有武陵山區土家族村落的典型性。眾多單體建築組合成村寨時,以公共用地的院壩、橋樑為中心展開。房屋大多坐西北朝東南,每棟自成體系。正屋與橫屋相接處為廚房,是個扇面的空間——土家轉角樓,俗稱“騾子屁股”或“馬屁股”。轉角樓的排扇不是相對排列,而是前窄後寬,兩排扇間撐一根“將軍柱”,又叫“傘把柱”,以托住梁枋。在建築手法上採用減柱法,大量套用不落地的騎筒,為廚房騰出開闊的空間。在屋面正屋與橫屋交接處做龍脊,將屋頂水面進行分合處理。而在吊腳樓上,住的多為土家閨女或年輕夫婦,對此有“樓子屋上枕一夜,十年做夢也風流”的說法。乾隆五十七年所建的水府廟前石碑記載著當時的彭家寨從建築到人文已有相當規模,有著成熟的組織制度、宗法觀念和宗教信仰。

歌舞之鄉

(圖)兩河口村保存完好的吊腳樓兩河口村保存完好的吊腳樓

歌謠在兩河口村所在的龍潭河流域流傳廣泛,且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既有粗獷豪邁、堅定有力、鼓舞勞作的勞動歌,也有情緒強烈、語言鋒利、愛憎分明的時政歌;既有高亢豪放、婉轉悠揚的山歌,也有曲調優美、悅耳動聽的小調;既有詩韻流暢、輕快活潑的燈歌,也有形式古老、風格獨具的風俗歌;既有講古傳史、揚善抑惡的歷史傳說歌,也有朗朗上口、想像豐富的兒童歌謠。至於那激盪人心、萬代流傳的情歌,更是俯拾皆是。當地舞蹈從內容到形式都明顯地表現出廣大農村勞動人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及其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和審美情趣。有表現愛情的耍耍、蚌殼舞車燈舞;有表現技藝的龍舞板凳龍獅舞高蹺猴兒鼓舞滾龍連廂;有表現生產勞動的採蓮船等。土家八寶銅鈴舞,俗稱“解錢”,是酉水流域土家族所獨有的一種祭祖還願的古老儀式歌舞。土家八寶銅鈴舞不僅是一種精彩的歌舞,一種藝術化的風俗,同時還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信息,蘊涵著深邃的哲學價值和教化意義。宣恩耍耍,是流傳於土家族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它源於土家族原始的“祭祀娛神”活動,是古老的巫教端公“還壇神”法事中的一段巫舞,叫“耍神”。因動作詼諧活潑,腔調優美動聽,唱詞通俗易懂,而逐漸分離出來,流傳民間。經過歷代藝人加工提煉,宣恩耍耍舞蹈動作日趨豐富和規範,唱詞內容也逐漸由祭神驅鬼而轉向男女愛情及日常生活等,從而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舞蹈形式,倍受人們喜愛,宣恩耍耍是一生一旦的雙人舞蹈,男女每兩人為一組。表演中,男稱生角,女謂旦角,古時候多為男扮女裝。男角頭纏絲帕,腰扎彩帶,手拿摺扇,女角頭扎長辮,腰系圍裙,手拎花巾。表演時一般由4人用鼓、鑼、鈸、馬鑼伴奏。過去,宣恩耍耍多在主人家堂屋內進行,現在的演出場地已沒有任何限制。無論主家堂屋,或是祭祀廟宇,還是大街小巷,田間地頭,都已成為土家山民跳耍耍的舞台。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