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

繡花

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繡花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繡花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繡花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尚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

基本信息

解釋

繡花(漢語拼音:xiu hua)

繡花繡花

也稱刺繡(漢語拼音:ci xiu), 又名“針繡”,英文的翻譯是:1.embroidery 2.to embroider , 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即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也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繡花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簡介

《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繡花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繡花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繡花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尚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

中國刺繡的歷史沿革

中國的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繡,是用彩色絲、絨、棉線,在綢、緞、麻葛、布帛等底布上藉助針的運行穿刺,從而構成花紋、圖像或文字,古籍中稱為"針 "或"女紅"。刺繡是畫繢的姊妹藝術,因此,《周禮·考工記》便將刺繡隸列在繪畫之內,認為"五彩備,謂之繡"而首肯刺繡的藝術地位。最初的刺繡又和美麗的絲織錦緞並列,統稱為"錦繡"。這又從另一層面表明,它實用和審美結合的工藝文化性質,及它的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項項閃耀著人類智慧之光的發明創造,猶如串串寶石,獲得了全世界的讚美。其中居於前列的便有刺繡,它是基於"絲"的發現和利用而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充實和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從縫紉到刺繡作為手工藝的刺繡,是在一般縫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穿針引線到縫製衣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早在一萬八千多年前,我國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已經使用骨針縫綴獸皮。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針,而且有了紡織。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中出土了帶花紋的葛織品,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出土了絹片、絲線、絲帶和苧麻布,證明了中國的絲織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國長達三千多年的農業社會,不僅樹立起以農為本的思想,也建立起男耕女織的制度。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要學習紡紗織布和裁衣縫紉,刺繡是與此緊密聯繫的。過去在江南地區,如像蘇州一帶,專門有一種稱作"繡娘"的職業,從事富裕人家女兒的刺繡教習。她們不僅要刺繡自己的嫁妝,並且要製作很多帶有刺繡的工藝品(如荷包、汗巾之類),以便出嫁時送給男方的親友。因此,繡花也就成為衡量新娘心靈手巧的一個標準。

在中國各地的民歌中有一種小調叫《繡荷包》,大意是說:一個年輕的少婦在家,忽然聽到狗叫聲,有人送來了出門在外的丈夫來信,要她繡一個荷包戴。她便帶著欣喜急切的心情去找貨郎,買綢選線,神仙故事和世間美景。…她幾乎要把中國的人文都繡到荷包中去,以寄託對丈夫的愛戀。等她繡完了荷包袋,天也亮了,捎信的人也來了。故事並不曲折,但感情自然,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中國民間的刺繡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國紡織工藝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養蠶繅絲織帛的出現,也在稍後的新石器時代,即距今約七八千年前。《皇圖要覽》記載:"伏羲化蠶,西陵氏始蠶。"伏羲和西陵氏都是遠古傳說中的人物,神話傳說中西陵氏之女黃帝之妻嫘祖是養蠶治絲方法的創造者。北周以後被祀為"先蠶"(蠶神)。《山海經》一書記載:"歐絲之野,在大踵東,一女子跪據樹絲。"《繹史·皇帝內經》則有"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維之功"的記載。1926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灰土嶺新古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有基本完整,但經過截割的家蠶繭。這些傳說與實物,說明了原始社會養蠶繅絲織帛的情況。繅絲織帛是刺繡的前提,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原始社會逐漸向奴隸社會轉化,各種祭祀活動中主持者的禮服上面,就繡有各種顏色圖案不同的花紋,故有" 文繡之美"。《太平御覽》上引《太公六韜》一段話說:"夏桀商紂之時,婦人錦繡文倚之坐食,衣以綾紈常三百人",說明刺繡的規模已相當可觀。傳說虞舜之時曾有巧匠"工於刺繡山咱神祗"。《書經》中"虞書·益稷篇"假託虞帝的話說:"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之會,宗彝藻火粉米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會即繪;宗彝,指虞舜時繡的虎尊、尊;藻即水藻;火即焰炎;粉米,粉如粟冰,米若聚米;,古代禮服上刺繡像斧形的花紋,顏色半黑半白;古代禮服上兩弓相背的圖案,顏色為半青半黑;繡,指在細葛上的刺繡。這說明人們已利用自然界、動物界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繪在衣上,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宗彝、藻、火、粉米,作為刺繡紋樣了。這些標誌圖案在以後的封建社會裡曾被歷代帝王採用,並加以增補成為冕服的形制。《詩經》一書《唐風》、《秦風》、《豳風》中所載:"素衣朱繡"、" 衣繡裳"、"究衣繡裳"等等,既述說了當時貴州們穿著華麗的繡花衣裳,也道出了當時刺繡工藝普遍發展的概貌。周代已有"畫繡之工共其職也"的說法。自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青徐二州(今山東)有"千里桑麻","冠帶衣履天下"之稱。隨著紡織印染業的盛行,刺繡工藝應運而生,得到相應的發展。管子《輕重乙篇》說到"一女必有一刀、一椎、一針、一(長針)";墨子也說:女工作文采,田工作刻鏤"。"針"和" "都是縫紉、織繡用的工具,"文采"就是指繪畫和刺繡。另外在《史記》上還載有:"楚莊王有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是當時染織刺繡品在上層社會中已經較為流行的另一旁證。遺存至今的刺繡實物,目前發現的有寶雞西周井姬墓中出土的辮子股繡殘片,和長沙烈士公園戰國木廓墓中出土的兩片繡龍鳳絹、3號墓出土的4幅辮子股繡件,以及406號楚墓中發現的繡花絹殘片。近年在湖北江陵、河南信陽等地也有新的考古發現,特別是江陵馬山磚瓦廠一號楚墓出土的繡龍繡鳳絹衾、白絹繡鳳衾、繡龍鳳虎羅衣、繡鳳錦衣,以及香囊、鏡套、枕袋、包袱等繡件,紋樣多龍、鳳、虎、蛇,還有去紋、花草、幾何形、人物等。形象飛騰矯健,生動流暢,兩者是極為珍貴,年代久遠的刺繡品。刺繡作品不易保存。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殷商和西周時期的刺繡,是粘附在泥土上的痕跡,絲織物的紋路和刺繡的花紋依稀可見,那用單線繡出的圖案就是使用了"辮子股"的針法。戰國時期的刺繡品,就出土物看已很複雜。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著龍、,鳳、虎和花卉等,圖案層次分明,交錯有致,非常生動。雖然主要使用了"辮子股"的針法,其表現力有明顯的提高。

唐代和宋代的刺繡工藝都有很大發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詩中寫道:"紅樓富家女,金鏤刺羅襦。"唐崔令欽《教坊記》上說:開元時表演"聖壽樂"所用舞衣,都刺繡目大窠花。蘇鶚《杜陽雜編》載:同昌公主出嫁時,有神繡被,上繡鴛鴦三千,並間以奇花異草。相傳玄宗時宮廷中,為楊貴妃一人織造奇錦、刺繡衣裙的工人多達700餘人。隨著佛都的廣泛流傳,不少封建地主們爭相建造佛像,抄頌佛經,妄圖成佛,永享安樂生活。這種影響也滲透到刺繡工藝領域裡面來了。《杜陽雜編》載:"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能於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白樂天集》中有繡佛三事的記載。杜甫詩中也有:"蘇晉長齋繡佛前"之句。上述文獻說明了我國刺繡工藝發展到唐代,已由一般服用品上刺繡各種規矩花鳥草蟲之類,推進到接近純欣賞性的繡字繡像了。唐繡的加金銀、綴珠及和色技術也極高。從近年發現的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所藏刺繡衣裙、刺繡袈裟等繡品中,也可窺見當時刺繡技藝之一斑。這裡還應該提到梁人張率所寫《繡賦》,敘述了刺繡的優秀傳統和高超的技藝。其開篇寫道:"尋造物之巧妙,固飾化於百工,嗟莫先於是繡。"他在記述當時刺繡的製作過程時說:"若夫觀其締綴,與其依放,龜龍為文,神仙成象。總五色而極思,借羅紈而發想。"這是用文學形式志門讚美刺繡的佳名銘言。張率以他那獨具感情色彩的藝術語言,極力讚美繡世的高超和所表現的現實內容:"具萬物之有狀,盡眾化之為形,既錦華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揚花,雜青松與芳權。"萬其可貴的是,他還諷刺了那些服用這些絲繡的"邯鄲之女,宛洛少年","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嫵妍"烘托繡藝的精美,把同情和禮讚,獻給從事刺繡的民間藝人們。《繡賦》可謂從一個側面,藝術地記錄了當時刺繡的高度成就和影響

中國的刺繡,數千年來大體是沿著這樣一條線發展的:先是刺繡衣裳,又擴展到刺繡起居的日用品;以後才上升到刺繡觀賞品。所以直到現在,依然是分作兩類,即刺繡生活用品和刺繡書畫。《明史·興服志》規定皇帝、皇后、太子、王妃各級文武官員服裝的花紋題材。如皇帝服玄衣黃裳,要分別刺繡目日、月、等十種花紋。當時宮廷中雇用大批繡匠,分配在"絲繡作"、"尚衣局"、"御馬監"、" 工局"等處作工。嘉靖時的的繡匠存留(屬長住性質)數目達800人之多,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明代宮廷繡品,形式機械,內容為千篇一律的龍鳳、雲海之類。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灑線繡百花攢龍披肩袍料",在方孔紗上面,繡成以座龍為主體的複雜花紋,各色絲線和金線繡滿全部衣料,不露分寸底色,故又名"滿地繡"。這件袍料運用散針、結子等多種針法。用色以金線為主,其餘為紅、綠、黃、藍、紫等色,深淺達10多種。除富麗豪華,繡藝工整外,它還是一種王權至上的象徵。定陵中也出土有"織金兼繡上衣"、"灑線繡吉服和朝服"、"蘇州平繡常服"等多件。顏色業已毀敗,只能看出一些繡線遺痕。

明代民間繡品,多散在各地,故宮博物院陳列品中有山東繡"鳳穿牡丹"和"芙蓉鴛鴦"等立軸數幅,天啟時民間所繡的"人物冊頁"4幅,嘉靖時"金淑芳繡觀音像立軸"及"發繡羅漢冊"6幅,均以名人手筆為藍本。其中山東繡系在淡藍的暗花綾上,用色彩鮮明健美的風格很強。"顧繡"是當時著名的民間繡種,它始於嘉靖、萬曆年間,由上海顧匯海妻繆氏,匯海侄媳韓希孟所創。顧氏世避上海露香園,所以也稱"露香園繡品"或"韓嬡繡"。韓希孟遺作,故宮博物院陳列有仿宋元名跡冊頁10餘幅,《洗馬圖》、《白鹿圖》、《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等較為精美。《篡組英華》一書,曾將上述作品彩印成冊,並作了介紹,文載:"劈絲細於發,其針則如毫毛,配色也多獨到之處。所以不僅翎毛花卉巧奪天工,山水人物無不逼肖活現。"當時畫家董其昌稱韓氏為"針聖",形容其所作《八駿圖》說"雖子昂用筆不能辦,亦當今一絕"。詩人郭題韓希孟作品序言中寫道:"凡人物、翎毛、花木、蟲魚之類,深淺濃淡,無不如意,並無針痕線跡,使人不辨為繡為畫"。此外還有不少文人墨士,作文頌揚她的繡藝。明代刺繡名工巧匠,除千百無名作者及韓希孟之外,有萬曆、天啟年間浙江浦紅縣倪仁吉,《金華征獻錄》一書中稱讚她的繡藝說:"染色既工又運針無跡"。遺作有《五福圖》、《種樹圖》、《發繡大士像》等。為了總結刺繡經驗,她還編著《凝香繡譜》一書。此外還有弄慈靜董小苑、薛素素、王月等,均是當時的著名藝人。

清初,江蘇蘇繡一直沿襲顧繡之名,實際上已不全是顧家所制。鹹豐、同治(公元1851~1892年)以後,隨著宮廷和貴族官僚刺繡服飾的需要,市場大量收購定製顧繡,市面仿作日益增多,到光緒前後,坊間不論何地所產繡品,一律以顧繡相稱。此時,江浙各地湧現了一些知名刺繡藝人,如金星月(浙江鄞縣人),王嬡(江蘇高郵人),盧元素(滿人,居江南),趙慧群(江蘇崑山人)等。

 清代刺繡,包括繡字繡畫及民間服飾、日用品兩種類型。《篡組英華》載:"清代繡畫如蘇繡、湘繡、蜀繡、京繡之類隨處有之。不過供服御、飾妝而已"。民間日用服飾品,除家庭婦女自繡自用外,各大中城市均有刺繡作坊,招雇志業男女藝人,製作商品繡件出售。《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描寫滿人入關,由於滿清皇族仿學漢人禮制,對品服規定極詳,乘與儀仗規模盛大,內室均配簾、墊、衣罩之類,無不用繡,使清代刺繡盛極,成為中國刺繡史上的一個最鼎盛時期。《紅樓夢》一書寫到的繡品就有:繡衣、繡袍、繡褲、繡鞋、繡褥、繡帳、繡靠背、繡毯、繡椅搭、繡簾、繡幔、繡墩、繡旌、繡茵、繡靴、繡絛、繡帶、繡床裙、繡裙、繡帕、繡香囊、繡巾、繡幕、繡鳳鑾、繡枕、繡荷包、繡桌圍、繡盤、繡幄等等不下40餘種,數量多達7000餘件。清代刺繡飲譽海內外,當時名藝人沈壽的作品在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得了特等獎章。蘇繡、粵繡、蜀繡、京繡、湘繡等主要繡種繡派各具特色,爭奇鬥豔。名藝人可考而知的有楊君卯、沈關關、余蘊珠、陳書、丁佩、凌杼、華堪、沈壽、林青青等人。丁佩除繡藝高超外,還總結了各名繡經驗,編著《繡譜》一書,詳述選材、用針、設色諸法。全書分:擇地、選樣、取材、辨色、工程、論品6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沈壽於清末先後在蘇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開班傳授繡藝並口述40年的刺繡經驗,由南通張騫記錄編撰成《雪宦繡譜》傳世,立論談藝頗富科學條理。全書分繡備、針法等8章,成為自顧繡以來蘇繡經驗的集大成者。

早在西周晚期即已出現的我國刺繡工藝,延綿歷時數千年,繡藝精妙,針法繁多,它與織錦並駕齊驅地獲得"錦繡文彩"的稱號。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國的刺繡展品,被譽為:"東方明珠",受到世人高度讚賞,在世界文化藝術交流、貿易往來中影響日深。如今,中國刺繡遍及全國各地,每一地區產品,又各具地方特色。如久負盛名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等,既繼承了固有的傳統技藝又有所革新發展,針法、著色、布局無不日新月異。尤其是題材內容的選擇,多以健康絢麗的人物、花鳥和祖錦繡河山為主,新中國偉大成就的精神面貌,在藝人們靈七的雙手下充分再現了出來。此外廣東、山東、浙江、江蘇陝西、北京、上海、天津、遼寧、福建和四川等省市的挑花、補花、花邊、網扣、麻布挑繡等產品來自民間,經過發展提高、花樣翻新,成為出口大宗,頗受國外用戶歡迎。 1972年和1978年兩屆全國工藝美展,展出的大批刺繡作品中,有的精心刻劃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和革命業績,有的描繪各條戰線上的英雄模範人物,如周總理、黃繼光、王進喜等形象和革命業績,表達了全國人民對領袖、對英雄們的崇敬和緬懷。

1978年的展品中,上海北京江蘇等地的雙面繡金魚和小貓等,由以往的兩面形象一致,提高到魚身或貓身的顏色大體相同,而細部的眼和腳的顏色兩面各異又不露絲毫交結痕跡。目前又發展到雙面異色異樣繡,使作品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歷來刺繡是由手工一針一線繡出,但近來機繡技藝改進提高很快,製作一般日用繡品又快又好,較複雜的純欣賞屏幛之類,均能按照畫稿要求,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這對繁榮刺繡工藝,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作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刺繡除"四大名繡"外,還有濁州的"甌繡"、開封的"汴繡"、山東的"魯繡"、杭州的"杭繡"、東北的"緝線繡"以及廣東、福建等地的"珠繡"等等。刺繡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喬絨、戳紗、灑線、挑花、雙面繡、發繡、雙面異色異樣繡等。刺繡的底布一般分為緞、綢、紗、絹、布、麻等。近年來上海等地採用玻璃紗、特麗綸等化纖材料或以尼龍色線代替絲線,繡品也很別致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透明感。刺繡的用途包括:衣著、歌舞和戲曲服裝、枕套、檯布、被面、靠墊等生活用品及屏風、壁持等陳設品(其中多數為出口商品)。

針法

繡花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用途

繡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繡花繡花

起源

繡花起源很早。黼黻絺繡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繡花。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繡花。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繡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繡於尺絹之上,因繡花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繡花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繡花家在美術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戰國時期

目前傳世最早的繡花,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繡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繡)繡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繡花藝術之成就。漢代繡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繡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繡花風格。從這些繡品看,漢繡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繡花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東晉

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繡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繡全部繡出,成為滿地施繡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繡花,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有不少唐繡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繡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繡花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繡,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繡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繡花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係,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繡花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繡花的一項創新。

晉唐

唐以前之繡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繡花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繡花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繡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繡花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繡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宋代

宋代繡花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繡院掌纂繡。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繡花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繡前需先有計畫,繡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繡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繡之特色。

元代

元代繡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繡之精工。

明代

明代的染織工藝,至宣德間始變發達。繡花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繡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繡,蓋所謂畫繡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

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髮,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繡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鬥雞尾毛,薄金、頭髮均可入繡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繡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繡有極其巧妙精微之繡花技術

清代

清代繡花,多為宮廷御用的繡花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傳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制,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繡花,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繡花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繡花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繡花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繡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繡技精湛,聞名蘇州繡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后70壽辰,沈氏繡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繡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仿真的特點表現於繡花之中,新創“仿真繡”,或稱“藝術繡”,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現代發展

隨著蘇繡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繡花,如亂針繡、束繡雙面繡雙面異色繡精微繡彩錦繡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繡,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繡花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繡花,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繡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繡花繡花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近代又出現了完全替代手工的電腦繡花,採用電腦編程的方法來設計花樣的走針順序,最終達到繡花產品的大批量生產,電腦繡花不但對傳統手工繡花做了比較完美的繼承,並且解決了傳統手繡無法來完成大批量化的生產的現狀.

知名繡法:

蜀繡
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刺繡工藝品之一,早在西漢時已有記載,它亦叫"川繡",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技藝嚴謹精密,講究施針,針法所達百餘種,常見的有滾針、摻針、鋪針、暈針、蓋針、戳針、沙針等等,針腳整齊、摻色輕柔、虛實合度、變化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繡制一般為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
蜀繡盛唐時期已有記載。清初藝人們又吸取了顧繡的長處(清朝末年成者尚有幾家打著顧繡鋪名的作坊),以及長針刺繡而後扎針的民間繡法。蜀繡用成都地區練染的各色散線(較粗松的絲線)或絲線(較細緊的絲線)繡制於本地所造綢緞上。由於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於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頗受歡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帳幔、鞋帽等實用服飾品。花紋取材,由藝人們根據民間吉慶詞句或流行式樣,自行描繪繡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蘇繡構圖布局及運針設色方法。模仿繪畫章法構圖的純欣賞品繡畫較少,民間質樸喜慶氣息濃厚。當時成都是生產蜀繡的中心
蜀繡早在晉代就被稱為"蜀中之寶",而聞名於世,一千多年來,逐步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等特點。傳統針法繡技近100種,常用的有30多種,如暈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等。各種針法交錯使用,變化多端,或粗細相間,或虛實繩索合,陰陽遠近表現無遺。這些傳統技藝既長於刺繡花鳥蟲魚等細膩的工筆,又善於表現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景,刻劃人物形象也逼真傳神。解放以來針法繡技又有所創新,如表現動物皮毛質感的"交叉針",表現人物髮髻的"螺鏇針",表現鯉魚鱗片的"虛實覆蓋針"等,大大豐富了蜀繡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
蜀繡遍布四川民間,70年代末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人數達四五千之多,相當於刺繡工廠在職職工的15倍。她們除刺繡被面、枕套、頭巾、手巾、襯衣、桌布等幾十個品種外,還積極生產外貿出口的生紡繡片、繡屏等。繡品仍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蜀繡這一傳統工藝的發展,時常得到畫家的大力支持,如《薛濤制箋圖》繡屏,就是畫家趙蘊玉提供繡稿,由刺繡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它還採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瀟灑光亮、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粵繡
粵繡又稱廣繡,包括潮州繡。它歷史悠久,國內以故宮藏品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構圖繁而不亂,色彩富麗,光彩奪目,針步均勻多變,紋理分明,多使用濃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變化,具有西方繪畫韻味。它大件為尺高屏風,小如荷包套,多作寫生花鳥,按照民間風俗習慣而富於裝飾味,長以鳳凰、松鶴、牡丹、猿、鹿、雞、鵝、孔雀等為題材,混合組成畫面,頗具特色。
粵繡相傳有一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明清以後更加盛行。粵繡亦稱"廣繡",泛指廣東近二三世紀的繡品。《存繡堂絲繡錄》及《篡組英華》等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繡,且每一圖上必繡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根據現存粵繡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故宮博物院陳列有乾隆嘉慶時期粵繡掛屏、團扇、背心之類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繡紅日灰去右方繡藤蘿老樹,中間摻雜錦雞、八哥、鸚鵡等,或立或飛神態各異,樹下牡羊3隻,取材布局頗有西洋油畫風味。粵繡用色濃艷過於蘇繡,且多注重光影變化。
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繡",即納絲繡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廣州刺繡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繡花,繡品金翠非凡;有的還用馬尾鬃纏絨作勒線,可謂匠心獨運。
粵繡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和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就曾獲得很高的評價。現今粵繡,大件繡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繡花鞋等,多作寫生花鳥,照民間習慣而富於裝飾味,並常用鳳凰、牡丹、松、鶴、猿、鹿、雞、鵝等為題材,混合組成畫面。婦女衣袖、裙面,則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繡,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歷久不衰。
湘繡
湘繡的發源地是長沙。長沙自古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重鎮。它地處湘江尾閭,多姿而秀麗的湘江縱貫其間,西倚嶽麓山,東北則是濟陽河衝擊平原,境內江湖密織,山嶽連綿,山川形勝,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歷來為蘊秀滋華之地,正是"人到瀟湘不想走,永留青春在"
湘繡作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工藝品的總稱,是在湖南民間刺繡工藝的基礎上,吸取了蘇繡和光繡的精華而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品,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強調寫實,質樸而優美,形象生動。特點是絲細,後用皂莢仁溶液蒸煮,再裹起來揩拭,防止絨絲起毛,其光細勝眼於髮絲,亦稱"羊毛細繡",湘繡在配色上善於運用深淺灰及黑白色,加上適當的明暗對比,增強了質感和立體感,結構上虛實結合,善於利用空白,突出主題,形成了湘繡水墨畫般的素雅品質。湘繡的傳統題材是以獅、虎、松鼠等,特別是以虎最為多見。
眾所周知,近半個世紀來,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湖南湖北等地發現了不少麻布、錦、絹等絲織品、紡織品,其中不少是繡品,為我們了解楚文化、楚國絲繡,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一批又一批埋藏在湖南和昔日楚地領域地底的光彩壓目的古繡品的出土,對世人進一步認識湘繡源流沿革及其繡藝傳統,意義是不言自明的。對楚繡、漢繡技藝和神奇浪漫的藝術特色的考證,《湘繡史話》(李湘樹編著)一書已作詳盡的系統研究,這裡恕不贅言。我們需要廓清的是湘繡與楚漢刺繡的淵源關係。關於這一點《中國染織史》(田自秉著)中說:"湘江繡的歷史,過去一般都認為創始於清朝末年,最為晚出。但自1972年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絹地長壽繡'、'絹地乘去繡'、'羅綺地信期繡'等精美漢代刺繡後,對於它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可以這樣說,湘江繡是在清代後期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繡體系"。李湘樹認為"田自秉教授的論述是合乎事物發展規律與實際的。輝煌燦爛的楚繡與馬王堆漢繡,不但是中國刺繡史上足資驕傲與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繡順理成章的最初發展之源。"在工藝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從刺繡工藝的文化深層內涵剖析,上述論點是很正確的。它對探討湘繡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並廣有影響的繡種的承前啟後,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另外,湘繡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還吸取了蘇繡、粵繡、京繡等繡系的優點,發展成為清代刺繡藝苑的後起之秀
蘇繡
蘇州地處江南,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蘇繡歷史悠久。1956年蘇州虎丘塔發掘的4塊宋代刺繡經帙,運用平搶、鋪針、接針、施毛針等多種針法刺繡的花草圖案,色彩鮮明,古樸大方。可見蘇州刺繡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針法豐富多采,而且已經廣泛套用。宋代以後,隨著江南經濟的繁榮,繪畫與刺繡互相影響,促使刺繡技藝競相媲美。據記載,當時蘇州有一條"繡線巷",集中了不少志門為刺繡製作花線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種色澤的花線,加上每色區分各種深淺層次,合計達700種之多,真是萬紫千紅各色俱全了。明清之際,在上海"顧繡"的推動下,使蘇繡的風格與技法日臻完美,具有用色和諧文靜,不露生硬跳動痕跡,行針平勻熨貼,毫無參差之處。乾隆時所修《上海縣誌》載:"蘇繡之巧,寫生如畫,他處所無,小民亦習餬口,略與紡織等。其法劈絲為之,針細如毫髮"。那時蘇州、上海等地凡經銷刺繡品的商店都叫顧繡莊,蘇州有"繡市"之稱,並湧現了一批名家,如: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壽等,其中萬以沈壽最著名。沈壽,江蘇吳縣人,她7歲弄針,8歲學繡,座年48歲。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藝局繡工科的總教習。沈壽繼承傳統並吸收日本繡法和西洋畫、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體感,自稱"仿真繡",人們稱它為"美術繡"。她的傷口如《義大利皇后麗娜肖像》、《英國女皇肖像》、《基督受難圖》等,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她在《雪宦繡譜》中自述:"我針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學焉,長而習焉,舊法而已。既悟繡以象物,物自有真,當放真,既見歐人鉛油之畫,本於攝形,形生於光,光有陰陽,當辨陰陽,潛神凝慮,以新意運舊法,漸有得。"沈壽的學生著名藝人金靜芬,在繼承前輩運針繡藝的基礎上,又有許多發展與創造。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釵等。
清初,江蘇蘇繡一直沿襲顧繡之名,實際上已不全是顧家所制。鹹豐、同治(公元1851——1892年)以後,隨著宮廷和貴族官僚刺繡服飾的需要,市場大量收購定製顧繡,市面仿作日益增多,到光緒前後,坊間不論何地所產繡品,一律以顧繡相稱。此時,江浙各地湧現了一些知名刺繡藝人,如金星月(浙江鄞縣人),王嬡(江蘇高郵人),盧元素(滿人,居江南),趙慧群(江蘇崑山人)等。
蘇繡當時針法有齊針、搶針等18種之多。故宮博物院現藏成千上萬件團花靠墊、座墊、椅披、幛幔之類,其中不少蘇繡製品。1959年出版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織繡圖案》一書,可以看出一些蘇繡面貌。
解放後,蘇繡藝人發揚傳統不斷創新,名藝人顧文霞、李娥英(均系金靜芬學生)等繼承了蘇繡優良傳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技藝更是嫻熟,繡品具有新意,並為培養新中國刺繡新作出了可喜的貢獻。1956年顧文霞的繡作《貓》在英國倫敦的展出,以及她本人在倫敦所作的技術表演,轟動了當時的英倫三島。蘇繡注重運針變化,目前常用針法有:齊針、散套、施針、虛實針、亂針(如亂針繡"白求恩大夫")、打點、戳紗、接針、滾針、打子、擻扣針、集套、正搶、反搶等。從原來常用的10多種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十種。齊針是各種針法的基礎,線條排列均勻、齊整,是基本針法之一;亂針看似亂,其實亂中有律,它是利用長短參差的直針、橫斜線條組織成交駐形,因而在摻合後仍能保留多種色線的固有色,色彩摻合的次數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為止;滾針要求兩線緊捻,連成條紋,線條轉折比較靈活,無論繡直線或曲線都比較恰當;打子主要是繡花蕊、花心和花籃等靜物。蘇繡講究花線的粗細,一根花線的1/2粗稱"一絨",1/12粗稱"一絲"。"劈絲"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注重合理用線和絲理的變化。還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不但靈活綜合運針,而且花線劈絲粗細合度,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的質感。如繡金魚魚尾,用線要細,排針要虛,才能表現輕薄、透明感。繡魚身線條就要略粗,排針密,才能表現渾厚感。又如繡石頭、老樹梗等,線粗,排針不必過於均勻。再比如繡貓,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形萬言書逼真生動。蘇繡藝人善於總結經驗獨闢蹊徑,繼發繡、雙而繡之後,又相繼成功地創造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樣繡等新作。
蘇繡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就純欣賞的美術繡品來說,是以針代筆,積絲累線而成。技法、針法的特點也就是"和色無跡、均勻熨貼、絲樓分明、毛片輕盈鬆快"四名話。可以說蘇繡技藝是在繡制反映時代風貌的新作品中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高的。整個說來,產品仍以室內裝飾用品為主,除一部分滿足國內人民需要外,還遠銷日本、義大利、摩洛哥、紐西蘭、美國等近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汴繡:
1)介紹:
汴繡,也稱“宋繡”,距今800餘的北宋時期,刺繡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做為北宋都城,其皇宮沒有“文繡院”聚集全國傑出繡女300餘人,專為皇帝王妃、達官貴人繡制官服及裝飾品,因而也被譽為“宮廷繡”或“官繡”,在民間,刺繡則更為普遍,當時開封大相國寺東門外有一條街叫“繡巷”,即是繡姑繡作了聚居的地方,又是專賣刺繡品的著名市場,放眼寺院內外,十里都城,到處是珠簾繡額,巧制新裝,名繡佳作,競相生輝,明代大學者屠隆在他所著的《畫箋》一書中贊曰:“宋之閨繡畫,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一、二絲,用針職發細者為之,故眉目畢具,絨彩奪目,而丰神宛然,設色開染,較畫更佳,女紅之巧,十指春風,回不可及。”
汴繡是我國著名繡種之一,它以繡制中國名、古畫著稱於世,繡品古樸、典型、細膩。目前,以繡制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代表作,還繡有: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黃荃的《寫生珍禽圖》、唐代韓晃的《五牛圖》、周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盧楞枷的《六尊者》、閻立本的《步替圖》、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崔白的《崔雀圖》、宋代皇帝趙佶的《聽琴圖》、元代任仁發的《二馬圖》、清代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的《百駿圖》......,以及近代名家大作在傳統色調,針法基礎上,創新整理出基本針法36種之多,如:以及槍針繡瓦、滾針,蒙針繡山水樹木,雙合針繡繩索;悠針繡動物,以及疊彩繡、席蔑繡、納點繡、亂針繡等應物象形的針法,可稱是與刺繡藝術的結合,是在繪畫藝術基礎上的再創作。工藝品種有:單面繡,雙面繡、雙面異色繡、雙面三異繡。
汴繡,近年來刺繡西方名畫佳作,裝飾畫,壁畫,以及人物肖像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創新,為汶萊國王丹陛下刺繡肖像,為馬來西亞馬哈迪爾夫人刺繡肖像,為台灣政界要人陳重光先生繡制肖像,為劉少奇誕辰95周年繡制了劉少奇主席肖像,在鄧小平九十誕辰之際又精工繡制了鄧小平同志肖像。做到了形象逼真,形神兼備,色彩豐富,渾厚持重,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物象質感強,其工藝做到平、細、光、順,並獲得了政治影響、社會作用、經濟效益、工藝創新的等各個方面的長足發展和創新
裝飾畫繡制了著名畫家丁紹光系列畫以及“孔雀系列”、“花鳥系列”、“風景系列”、“糊蝶系列”、清代官服補子系列”等針法細密、色彩搭配和諧豐富。近幾年創新的民間刺繡頗受消費者喜愛,內容貼近生活,色彩艷麗,針法多變,不拘一格。
汴繡多次榮獲輕工業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開封市人民政府、北宋國際博覽會頒發的“工藝美術百花獎”,“優質產品獎”,“興豫杯”、“金銀獎”、工業設計大獎”等殊榮。汴繡精品,為國家所收藏精品,繡品遠銷歐亞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汴繡這朵中國刺繡藝苑中的奇芭被譽為“神州風采”堪稱“中國一絕”,有詩寫道:“繡繃花鳥逐時新,活色生香可奪真,近世寫生誰好手,熙荃畫意屬針神。”,伴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她將會綻放得更加嫵媚、嬌妍,讓汴繡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汴繡。
2)起源:
汴繡起源於宋代(960-1127),當時開封作為北宋的國都,稱作“汴梁”也作“汴京”,是當時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而刺繡在北宋年間是手工業中一個重要行業,所以當時稱作“宮廷繡”的刺繡,因開封古時稱汴梁城,所以就有了汴繡之稱,汴繡與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合稱為中國五大名繡。
張擇端一幅《清明上河圖》畢現了北宋年間都城開封昔日的采:市井、橋畔、街巷、阡陌,商賈雲集,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在商品經濟大發展的北宋,刺繡業在手工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把汴繡亦稱宋繡。宋繡在中國刺繡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在實用品和欣賞品上都有輝煌的成就。上承古代刺繡的優良傳統,下開明清刺繡高度發展的先河,作為北宋都城開封的刺繡,以其地位的優越和人才的集中,無疑是宋繡的冠冕
據記載: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皇宮設有“文繡院”,聚集三百多名繡女專為皇帝王妃、達官貴人刺繡服飾和繡畫,所以宋繡亦被譽為“宮廷繡”或“官繡”。當時皇帝的龍袍,官員的朝服、烏紗帽、朝靴皆為宋繡精品。崇寧四年(1105年),開封城中一所以刺繡為專業的“大學”——文繡院誕生了。當年,各路選聘的善繡工匠入文繡院授藝,300名繡女雲集京師,龍飛鳳舞,宋時開封,刺繡之花可以說開遍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人傑地靈的古都又湧現出民間刺繡人才——“百姓繡戶”。
汴繡,即宋繡,歷史悠久,素有“國寶”之稱。它繼承了宋繡的題材、工藝特點,借鑑了蘇繡、湘繡等姊妹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並在此基礎上創新了大量針法。既長於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於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緻傳神。繡品既有蘇繡雅潔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汴繡”繡工精緻細膩、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東京夢華錄》稱它為“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3)歷史
一、汴繡在北宋時期從起源發展到鼎盛階段
北宋,商品經濟大發展,刺繡成了手工業中一個重要的行業。當時,刺繡行業與其他手工業一樣,分為官營和私營兩類。手工業中著名的絲織,刺繡業由政府中少府監掌管。
在北宋初年,天下大定,百業俱興。在平定後蜀時,得錦工200人,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在京師東京設立了綾錦院來安置他們進行生產。以後,又不斷在綾錦院中增加一些浙江、四川、湖州的綾錦工人。這些我國古代著名絲織業發達地區的優秀匠人聚於京師,使東京官營絲織業如虎添翼。綾錦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工匠人數日益增加,到太宗末、真宗初,已發展成手工業作坊。綾錦院高手雲集,產品專供皇室貴族官僚顯要享用,也供軍隊消費和歲時賜予。正因如此,北宋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綾錦院的生產,太宗曾親自到綾錦院“命近臣從觀織室機杼”。
京師開封,有著實力雄厚、規模宏大的官營紡織印染業。宋初,官辦的裁造院設在利紅坊,後遷到延康坊.《宋會要·職官》二九之八《裁造院》中載:“掌裁製衣服,以供邦國之用。初:左藏庫有縫造針工給裁縫之役”。載:刺繡,而官工不足,往往求索於民間。應運而生的文繡院,在宋代刺繡史上更是重要的一筆.文繡院成為末官辦繡業的代表而載人史冊。
文繡院的誕生,記載在《宋會要·職官》二九之八《文繡院》中:
常寧三年(1104年),“試殿中少監張康白言:今朝廷自乘輿服御至於賓客祭祀用繡,皆有定式,而有司無篡繡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間巷市井婦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焉。令鍛鍊織、紉縫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於繡獨無,欲乞置繡院一所,招刺繡300人,仍下諸路選擇善繡人,以為工師,侯教習有成,優與酬獎,詔依,仍以文繡院為名”。
祟寧四年(1105年),開封城中一所以刺繡為專業的“大學”誕生了。文繡院的成立,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刺繡史上也是功不可沒的!如條條江河匯人大海,各路選聘善繡工匠人文繡院授藝,這無疑使全國刺繡工藝得到一次大交流,大融合。文繡院的成立,標誌著宋代刺繡又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遙想當年,300繡女雲集京師,一起切磋技藝,十指翻動,龍飛鳳舞,繡線長長,繡作恢弘,是何等的壯觀,何等的五彩繽紛。
徽宗年間,又設了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輩出。
宋代的刺繡在唐代宮廷繡和日用繡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繡品生產遍布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而開封的刺繡則體現了宮廷繡的最高水平。末代已有相應的繡品生產培訓、管理制度。優秀的繡匠的高度集中,把宋繡推向了高潮。據《法密藏》記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備精妙,光彩奪目,山水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情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綽約的咳之態,佳者較畫更甚。”當時的刺繡欣賞品已和名人書畫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刺繡工藝的特點,達到成熟階段。
二、汴繡自南宋逐漸步入衰退期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滅亡後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來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直至被元消滅時,南宋不僅沒有由此換來一時的安寧,反而又將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蒙古。
刺繡業也隨宋室南遷,大批優秀工匠被帶到了南方,升封刺繡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變化相應衰弱,加之屢次的水災戰亂,使宋繡流落到了民間。
元明兩代都城沒有在開封立朝,汴繡僅存在於開封及開封周邊地區民間百興繡制的日用繡品中,由於長期受北宋盛極一時的影響,汴繡雖然沒有先前宮延繡那樣轟轟烈烈,但汴繡依然在百興中紮根、生存和發展,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汴繡在民間的發展一刻沒有停息。也正是北宋的衰亡,繡業的南遷,宋繡技師散落全國各地,在這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刺繡業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局面,失去了北宋時期,皇室壟斷的格局。而全國各地各派刺繡無一不或多或少地受到北宋宮廷繡的衝擊和影響,直至現代
三、汴繡在清末民初的生存歷史
清末民初,中國的刺繡有“四大名繡”之說。蘇繡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時期便有很大名氣;湘繡在2000多年前西漢墓葬文物中也有發現,其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蜀繡濃淡適度,色彩明快,有水墨寫意畫的藝術效果;粵繡則色彩艷麗,對比強烈,富有立體感,在“四大名繡”中別具一格。
開封的汴繡亦有名氣,清末民初當雖不能與蘇湘蜀粵四大繡品各踞天下,究其原因,是清末民國中原地區連年戰亂,經濟凋敝導致汴繡質量的下滑。而在此之前,汴繡的興隆時期,它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四大名繡”中任何一種。在開封汴繡雄踞天下時,上自天子的“乘輿服御”,下至東京市民“賓客祭祀用繡”,皆為汴繡。當時的開封城,不但市井間有一支龐大的刺繡隊伍,在華嚴尼寺,兩浙尼寺等寺院中,還有一批為數甚多繡技甚高的尼姑繡女。這兩支隊伍是東京城民間刺繡的主要力量。從北宋政府對外經濟交往的項目中可以看出,汴繡成為宋政府向高麗、日本諸國贈送或交換的主要珍品。一百多年中,汴繡是中華國土上技藝最精,價值最高,產量最大,流通最廣,影響最強的繡品,是中國的國繡。
汴繡是中國最高起點的刺繡,遠在北宋崇寧四年(1105),宋廷特置文繡院,除招收繡工300人之外,又在各地篩選拔尖技師前來任教。這是國家設定的高檔次專業機構,也是政府出面主持的一次刺繡技術大匯合,大交流,汴繡猶如站立於巨人肩上,傲視天下,它廣采各地技藝之長,將其融為一體,使汴繡水平高於其他刺繡,一時間汴繡領導著、提高著、推動著全國的刺繡行業,促使刺繡行業的大發展。
四、汴繡現代發展簡史(汴繡掀起多次高潮,重振北宋宮廷繡的風采。)
解放初期,繡品主要以刺繡日用品和刺繡欣賞品為主,為了繼承宋代閨繡這一傳統工藝,1954年冬,開封成立了由7人組成的汴繡合作組,這便是當今開封汴繡廠的前身。“汴繡”一名正是由此時採用賈子云(原開封市統戰部長)的建議而命名的。七人組成立以後,新老藝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錄蹤探微,博採眾家之長,反覆試驗,在傳統的以平針為主的技藝之上,又創新了散針、亂針、滾針、水紋蒙針等幾十種針法。多種針法的交替使用,不僅能把陰陽遠近一一表現出來,而且表現內容豐富,富有立體感。汴繡針法既長於刺繡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於創作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更是細緻傳神。繡品既具有蘇雅潔活潑的風格,又具有粵繡明快豪放的特點
1956年合作組轉化為合作社,1958年第一家汴繡國有企業----開封汴繡廠正式成立。通過對河南民間刺繡及末繡工藝的挖掘、蒐集、整理、研究,同時向其它繡派學習借鑑,使汴繡在紀承末繡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技巧和藝術效果都達到了新的水準。以北宋首都開封為體裁的《清明上河圖》的成功繡制使開封刺繡行業進入第二高潮
1959年汴繡《清明上河圖》精心繡成,並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陳列在人民大會堂,它以針代筆,以線代暈,使這幅宏偉浩繁的歷史風俗畫卷逼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作品展覽時,中外客人無不嘆服。
文革期間的繡品發展出以毛主席詩詞,毛主席像為代表的大量作品
八十年代汴繡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大量開發了仿古長卷、裝飾畫、皮影畫等題裁。工藝上和其它繡種一樣把歷史上的雙面繡發展為雙面異色繡和雙面三異繡,其代表作品如:異色繡中的《洛陽牡丹》;三異繡中的《中日友好》、《嫦娥奔月與天女散花》。同時汴繡也引起了法國、日本、瑞士、香港及東南亞地區的關注。1982年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汴繡被評為湘、蘇、粵、蜀之後的第五繡,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確立
改革開放以來,汴繡工藝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創新,精品選出,如《清明上河圖》、《百駿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等繡品均為國家收藏或被國外友人重金購去。此外,汴繡除刺繡之外,還有單面繡、雙面繡、三異繡及大量機繡產品,品種繁多,題材廣泛。曾多次榮獲省“優質獎”、“百花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質產品獎”,各種報刊、雜誌、電視台爭相報導。
八十年代後期開封工藝美術研究所、開封工藝美術公司的成立宣告了汴繡市場競爭局面的形成,為汴繡的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九十年代,尤其在1997年一1998年,隨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使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退離職工,專業技術人員,更廣泛地參與到汴繡市場的競爭中去,使汴繡的發展再次掀起高潮。繡品生產經營者如雨後春筍急劇膨脹,由三家發展到二三十家,其產品銷售也遍及到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作為國家禮品廣為贈送,不僅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促進對各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做了巨大貢獻。
1992年,汶萊國王繡研製成功,是我省手繡工藝一項突破。此件精品的針法創新和大型肖像繡品工藝技術成果,填補了河南省一項空白。1994年,鄧小平同志大幅繡像繡成,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幅人物繡像,而且在刺繡工藝上又是一次大的突破。
西洋畫走進中國傳統工藝的領地刺繡,是刺繡技藝傑出的創舉,汴繡用線調色,用線作畫,這是刺繡的新工藝,是繡作中最難掌握的技藝。而表達光影效果的新針法亂針繡應運而生,她打破了常規無序的針法表現油畫中的筆觸,把光影色彩效果中的微妙關係表現得極為逼真。它是兩種文化、兩種文明、兩種思想體系的融會、兩種不同觀察方法、表現方法的完美結合。
2007年元月,開封汴繡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她的誕生,希望能把汴繡行業的人們凝聚在一起,使開封的汴繡更加系統化,規範化,為開封汴繡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礎。
2008年,在奧運聖火在祖國各地傳遞之際,中國汴繡商城的推出,從紛繁複雜的“開封汴繡行業”商務類網站中脫穎而出,在網站功能版塊、圖片文字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和規範性的制訂,把中國傳統手工藝商品和現代化的網際網路科技進行完美結合,在汴繡類網站中樹起了一面大旗,為汴繡的更好、更強做出積極貢獻
當代的汴繡,與其說是針法和線的勞作,不如說是汴繡人智慧和毅力的結晶,是藝術集大成的珍品。如今流傳甚廣的一段話描述著中國繡品的現狀:“蘇繡貓咪,湘繡獅虎,蜀繡游魚,粵繡鳥禽,汴繡人物最傳神。”這也算是各有側重吧。
4)針法特徵:
刺繡的基本針法,全國各地大致相似,只是有些名稱不同而己。除基本針法外,各地因條件不同發展了自己的特色。在形成獨特的傳統和藝術風格的過程中,針法的發展和動用起了顯著作用。
開封汴繡在建國初期的時候,汴繡針法僅有十幾種,1958年針法已發展二十九,其中繼承傳統針法十四種,學習借鑑蘇繡、湘繡針法五種,創新針法十種,這十種依次如下:蒙針繡、悠針、雲針繡、雙合針繡、羊毛繡、席蔑繡、包針繡、鎖邊繡、麥子繡、接針繡。
進入20世紀90年代,汴繡的針法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強了針法的創新研究,使汴繡在競爭中標新立異。部分新穎的汴繡針法:雙面繡、灑線繡、反槍繡、辮子股繡、盤金繡、盤銀繡、席篾繡、打籽繡、編繡、發繡、小亂針繡、大亂針繡、滾針繡、墊繡,以及雙面異色繡、雙面三異繡等等。
5)繡品風格:
汴繡在北宋時期己與書畫結合,有書法、山水、花鳥、樓閣、人物等題材;解放後,汴繡繼承了宋代閨繡畫的優秀傳統,尤其善於繡制古代名作、歷史長卷作品。
針法運用恰到好處:
①絨彩奪目,較畫更佳,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圖》、《百駿圖》、《簪花仕女圖》、《五牛圖》、《夜宴圖》等。
②繡制的花卉特別是《洛陽牡丹》,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嚴整富麗,雍容華貴,形態嬌而不冶,色彩艷而不俗。
③繡出的花草鳥蟲採用虛實相結合,針法細膩,色彩鮮艷,裝飾效果強烈。
④中國畫多以表現中國古今國畫大師的小型作品,尤以中國現代國畫大師的作品為主,如齊白石、徐悲鴻、范曾、王成喜等大師的作品,繡品既忠實於原作品不失大師們的風格,又表現出汗繡的藝術特點。
⑤人物繡像作品多以形象、神態準確、層次質感實出,達到深厚持重,反應物像的效果
6)汴繡繡品的製作工藝
汴繡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繡種,多以人物風景擅長,其色彩搭配較其他繡種明快,奔放。而且在透明上常採用誇張的手法,且層次錯落有致,跨度較大,其針法細膩,構圖新穎在明暗接序上仍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汴繡的針法是在繼承"宋繡"針法和廣泛吸收民間刺繡針法的基礎上,逐步創新,發展而形成的,它是汴繡藝術的結晶。
在建國初期的時候,汴繡針法僅有十幾種;1958年,針法已發展二十幾種;1982年總結出新老針法36種。進入20世紀90年代,汴繡的針法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強了針法的創新研究,使汴繡在競爭中標新立異。部分汴繡針法:雙面繡、灑線繡、反槍繡、辮子股繡、盤金繡、盤銀繡、?篾繡、打籽繡、編繡、發繡、小亂針繡、大亂針繡、羊毛繡、?針繡、墊繡,以及雙面異色繡、雙面三異繡等等。
宋之閨秀書,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故眉目必具,絨彩奪目,而丰神宛然,設色開染,交書更佳,女紅之巧,十指春風,回不可及。
7)復興之路:
汴繡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繡之一,是中國繡品中品位極高、不可多得的珍品。但是,當前汴繡沒有統一的商標,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範,大量劣質品以次充好,生產規模逐步萎縮。衰落的汴繡正在尋求一條復興之路。
凡是開封人繡的刺繡都叫汴繡?
2007年元旦,河南開封宋都御街。不少遊客來御街觀光,記者走訪御街兩側經營工藝品的店鋪,發現均有各類品種的繡品出售,大大小小色彩各異,上面印有“中國汴繡”、“開封汴繡”等字樣,圖案以《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等中國古畫為主,也有少量的西方油畫、人物肖像等。
這些繡品乍一看平齊光亮,仔細看就會發現:同樣的圖案,線的粗細不同,針腳大小也不同;色彩過渡有的柔和,有的突兀;人物神態有的生動活潑,有的顯得呆板。而且,汴繡的價格同樣混亂不堪。相似規格、相同圖案的一幅《報春圖》,最高的一家報價5000元,最低的報價僅200元,價格落差如此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據了解,一些經營汴繡的店鋪從蘇州農村等地購來廉價的繡品,充當汴繡銷售。
粗製濫造的繡品堂而皇之地掛在貨架上出售,質量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更有一些店主對顧客解釋說:凡是開封人繡的刺繡都叫汴繡。
業內人士稱,正規廠家生產的汴繡,做工精細,費時費工,成本較高。而假冒的汴繡,工藝十分粗糙,質次價低。這就是劣質品能夠擠兌汴繡、迅速占領市場的真正原因。一些商家普遍反映說,真正的汴繡賣不上一個好價錢。
河南省商務廳信息處處長劉信聖曾對汴繡市場做過深入調,他憂心忡忡地說:“大量來自蘇州農村的繡工素質較差,粗製濫造,比貓畫虎,外行人看不懂,它們冒充汴繡,極大地損害了汴繡的聲譽,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汴繡”商標的紛爭
開封汴繡廠是開封汴繡行業中的元老。該廠1954年成立,1958年定名為“地方國營開封汴繡廠”。但由於計畫經濟時代獨家生產,加上商標意識淡薄,一直未將汴繡申報註冊。
上個世紀末,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假冒汴繡的店鋪日益增多,開封汴繡廠為保護汴繡地方藝術,避免市場魚龍混雜,於是向國家工商局提出申請將“汴繡”二字註冊,卻沒有想到,遭到以大宋汴繡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其他汴繡廠的強烈反對。反對者向國家工商局遞交意見書,不同意開封汴繡廠對汴繡註冊。
大宋汴繡有限公司等反對者認為:“汴”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開封的別稱,按《商標法》有關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不得作為商標,開封作為河南下轄的地級市,別稱“汴”也應禁止用於商標。
但開封汴繡廠則堅持認為,“汴繡”不是歷史遺留的獨特地方文化,是開封汴繡廠企業名稱的縮寫,是屬於開封汴繡廠的,因而申請註冊無錯。
開封汴繡廠有關人士表示,註冊“汴繡”系列商標目的就是要保護經過幾代人嘔心瀝血創出的牌子,防止假冒偽劣商品把這塊牌子砸掉。如果註冊成功,凡開封市生產刺繡工藝品的廠家,只要按照“汴繡”牌刺繡工藝品的刺繡工藝和針法生產,經檢驗符合統一的質量標準,均可以無償使用汴繡商標。開封汴繡廠要保護的是獨創的品牌,保護的是產品質量,並不完全是為了獨家占有。這樣既有利於規範商標使用行為,有利於防假拒劣,更有利於汴繡牌刺繡工藝品得到健康發展。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為,“汴繡”這一稱謂雖源於開封汴繡廠的前身“地方國營汴繡廠”及其生產的刺繡產品,但大宋汴繡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產品也相繼獲獎,開封汴繡廠在長期經營活動中並未將“汴”字作為商標使用,只是在其刺繡產品上標明“中國汴繡”字樣。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封陸續出現了除開封汴繡廠之外的多家刺繡廠家,這些廠家在經營活動中都不同程度地將汴繡作為刺繡產品的名稱使用,從而使“汴”在當地已經成為刺繡產品和刺繡行業中的通用稱謂,如果允許開封汴繡廠獨家使用汴繡商標,不利於保護開封刺繡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因此,“汴繡”商標不予核准註冊。時至今日,“汴繡”商標雖經開封市各屆政府“積極協調”,但歷時9年仍未成功註冊
2006年10月,身為河南省政協委員的劉信聖呼籲,“汴繡”商標一般認為具有開封人民共有含義,因此容易引起爭議和異議,因此可以暫時擱置爭議,建議骨幹企業可以儘快申請其他商標,例如汴梁牌、汴京牌、大宋牌等,商標中去掉“汴繡”字眼即無爭議。與此同時,建議開封市相關部門儘快制定出地方工藝繡品行業標準,像開封汴繡廠等開封骨幹刺繡企業技術力量強,產品質量好,因此可以獲取首批質量認證。
國色天姿可能一文不值
2007年1月16日,在千呼萬喚中,開封市30多個廠家、經營店鋪終於聯合成立了汴繡行業協會。在此以前,汴繡行業協會遲遲沒有成立。沒有行業協會的直接後果是缺少行業團結,競相壓價,互相打壓,這種內部紛爭讓汴繡企業無法將市場蛋糕做大做強。
對此,開封一家汴繡企業的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說:“事實上,開封市政府提出行業協會的事情已有好長時間了,但總是口頭上提這件事,沒有人實實在在落實。具體由誰牽頭?大家如何參與?規則如何制定?價格和技術標準如何統一……”
缺乏技術規範和交流創新是汴繡市場萎縮的一個重要原因。2006年歲末,開封汴繡廠廠長魏吉安不無憂慮地說:“真正生產汴繡的廠商都是獨家經營,缺乏溝通,吝於合作,無法處理好競爭與協作的關係。同時在汴繡專業人才的培訓上也很不到位,具有高超技藝的繡工逐年減少,人才流失嚴重,企業缺少新鮮血液的輸送機制,汴繡的路越走越窄。”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在開封市從事生產、經營刺繡工藝品的廠家店鋪35戶。其中本市具有生產加工能力的刺繡廠10戶,刺繡工人200餘人。而從蘇州農村購買繡品搞行銷的店鋪就有25戶,蘇州人來開封開店鋪兩戶。據測算,開封市全年繡品銷售額3000萬元,其中蘇州農村繡品達2000多萬元,開封人自己生產的刺繡品銷售僅有幾百萬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生致力於汴繡研究和開發的王少卿先生憂心忡忡地說:“有些生產汴繡的工廠或家庭作坊唯利是圖,為降低成本,減少色次,增大線徑,粗製濫造,一幅本來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的繡品,兩三天就趕出來了,繡品的低劣程度可想而知,這樣的東西完全失去了汴繡的特色。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國色天姿的汴繡將會喪失掉精緻的風格和品位,一個本來無價的品牌有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汴繡復興之路
如今,汴繡站在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也許要不了多久將重蹈洛陽“唐三彩”、禹州“鈞瓷”等傳統工藝品的覆轍。如何拯救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圍的路又在何方?有識之士深感憂慮。
河南省政協委員劉信聖認為,當前,汴繡要儘快實現產業整合。開封汴繡廠、開封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開封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和開封市藝苑宋繡工藝廠,這些汴繡骨幹企業,過去一般是“各念各的經,各賺各的錢”、“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不張狂”的小農保守思想嚴重,無法形成合力。現在應按市場經濟規律,在自願的基礎上藉助企業改制成立開封汴繡集團,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品牌效應,參與市場競爭。
有關業內人士還認為,汴繡要重視新產品開發,要創新,要根據市場變化生產出符合現代人審美習慣的繡品,產品也不應拘泥於單純的裝飾品,應該積極拓展其他領域;經營方式也要創新,大膽引進新的經營方式開拓市場。還要培養專業人才,要有人去真正做策劃、包裝、行銷等。
肩負著傳承傳統工藝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雙重使命的汴繡,正在尋求一條復興之路。
8)鑑別標準:
汴繡是一項手工極強的傳統藝術品,因此在目前的市場上,汴繡沒有真偽之分,只有優劣之辨。
一件好的汴繡藝術品是工藝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作品凝結的藝術效果也就成為鑑別汴繡工藝品和藝術品的重要標準。一般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辨認:
一、作品圖案的整體構思;現在市場上產品圖案的整體構思雷同,除了專門製作的汴繡,互相模仿的作品比較廣泛。
二、作品做工的精細程度;
同樣作品圖案的整體構思,但做工精細程度的高低決定作品的好壞,要粗細分明,並要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
做工精細首先就要從劈絲開始。“劈絲”是汴繡技法之一,即將......(以下省略460字,詳細圖文資料見"跟我學汴繡"光碟)
再者,就是線條拉的長短,就如房子、船的線條,簡單的就可能是幾條直線並列排開,沒有明暗變化,立體感不強。立體感要強,表現在明暗的過渡要自然和諧,要有層次感。
最後就是排針要密,價值低劣的汴繡一般是把作品圖案列印上去,然後用幾根顏色相近的線搭配而成,較遠看給人惑覺是一件汴繡作品,仔細看就可看到其背後圖案,(由於是機器列印,所以時間長了墨汁存在褪色問題,作品不能保留長久)這種作品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假汴繡”。一件藝術價值較高的汴繡藝術品,它雖然有底圖的存在,但無論你怎么仔細看都看不到其底圖,即底圖已經被絲線所覆蓋;(好的一般都是手工製圖。機器製圖和手工製圖的製作過程不一樣,效果也有差別。機器製圖是先電腦噴畫後再綁在架上固定,在固定過程中由於絲綢具有的柔韌性圖案容易變形,而手工製圖則不同,它是先固定在框架上再繪製,不會出現變形的現象)。藝術價值最高的汴繡藝術品,要求......(以下省略657字,詳細圖文資料見"跟我學汴繡"光碟)所以,汴繡作品也並不單純只是臨摹仿造。也凝聚了繡工的創造精神
同樣亂針繡除了對絲線長短粗細要有講究之外,還對絲線交叉的角度要有講究。由於亂針繡是運用絲線的顏色來反映畫的顏色和陰暗面,上下重疊的顏色相互影響的。因此這就要求作者對色彩有更深刻的理解。
(圖)繡花繡花

三、作品色彩的處理和藝術效果。即光影色彩的搭配要得當,過度自然。就如繡貓,繡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自然過渡才能把貓睛繡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清明上河圖》是宋代畫家張澤端的代表作品,它真實的描繪了北宋京都開封的繁華景象,而繡品《清明上河圖》色調古樸、針法細膩多變,較之原作有著鮮明的浮雕感和濃厚的民間色彩,也成為汴銹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下面就兩幅在市場銷售的《清明上河圖》汴繡作品,以實例來比較優劣之分。

(圖)繡花繡花

優質的作品,整個畫面色彩古樸和諧,接近原著,採用了滾針繡水紋、練針繡船錨、繩針繡錨繩、別針繡棚席、反針繡屋瓦、發針繡人物、蒙針繡柳樹等二十多種汴繡針法和三十多種顏色和粗細的繡線,使畫卷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背景逼真傳神。既接近原著又表現了汴繡的特有品位。充分發揮汴繡“細、密、活、順、光、亮”的特點。

一個熟練的繡工要繡制這樣一付寬40cm,長210cm 的虹橋片段要一個月的時間,這幅汴繡作品的市場價格就在1800元左右。

而這幅普通簡單的《清明上河圖》整體畫面色彩單調,著色呆板,並漏出底圖顏色,針法只有平針繡、亂針繡等幾種簡單針法,用線顏色和粗細差別不多,人物和動物大為平針繡的色塊組成,這樣一副的繡品一個非熟練的繡工只要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因此這幅汴繡作品的市場價格也就800元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