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壇神

恩施土家族“還壇神”,是人們還願時的祭祀儀式。請“端公”設壇者,其供奉對象主要是自家的祖先神靈,其載體是一隻由“端公”將穀米、雞頭等用香灰封好並供在“香火”上“壇缽”,起源於洪武2年。 恩施土家族“還壇神”,至今還保留有交牲、開壇、請水、扎灶、操神、封淨、籤押、放牲、列印、造刀、交刀、回熟、迎百神、拆壇放兵、發聖、小開山、招兵、出領兵土地、扎壇、開葷敬酒、記簿、勾銷、打紅山、送神、安神等25壇完整的“法事”。

1949年以前,恩施鄉村的 “還壇神”活動非常廣泛,三岔鄉、七里鄉等還有老一輩的比較齊全的“還堂神”班子在方圓幾十里地的範圍活動。

“還壇神”是一個展示文化特色的重要藝術形式,從5000餘行的唱詞中反映的鬼神世界具有神秘重要特點,“端公”詠之歌之、舞之蹈之,念咒畫符、挽訣問卦、呼風喚雨、調兵遣將,其巫儺意蘊豐厚,集中反映出恩施土家人的宗教信仰、民風民俗、民間藝術……。

“還壇神”唱詞浩繁,聲腔豐富,歌舞兩濟,形式雜呈,民族民間的文學、戲劇、曲藝、歌腔、器樂、舞蹈等等都混融其中而成一體。壇場的裝置,服裝、道具、化妝都比較講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