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龍

板凳龍

板凳龍,就是一條條用一塊塊凳板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盛行於浦江縣鄉村,廣泛流傳於江南沿海各省。不僅保留了我國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帶的傳統民間文化,同時,又保留了書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原生形態。2006年,浦江板凳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簡介

板凳龍板凳龍
一種舞龍運動。相傳源於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於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龍舞還有"乾龍"、"濕龍"之分,"乾龍"多為娛樂,"濕龍"則為求雨。"龍"到之處,百姓必潑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濕。

耍法

板凳龍有多種式樣的耍法。有獨凳龍。一條家用普通花條板凳飾以彩龍(木刻或扎紙校彩繪),可由二人至三人舞。一人玩時,兩手分別執前後腿。二人玩時,一人執前兩腿,另一人執後兩腿。三人玩時,前二人各以側手執一腿,後一人雙手執兩腿。舞動時按照規定套路,合著鼓點,有規律、有節奏地舞出各種花樣。有多凳龍,由五至十一人組成,每人各舉一凳。前一名示龍頭,後一名示龍尾,其餘為龍身。另由二人舉寶珠逗引龍行進,數人協調行動,節節相隨,時起時落,穿來擺去。有時一條龍從頭到尾,要用八十多條板凳相連,板與板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一個木棍有一人拿著,每條板凳上都扎著花燈(替代龍體),花燈上都畫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鳥等圖案,由於每隻花燈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畫,為此八十多隻花燈的圖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條龍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圖案。到了夜晚,花燈內點燃燭光,形成一條長長的燈。有篾扎板凳龍,即用竹篾紮成龍形置於板凳之上,以木腳示龍爪,造型逼真。耍板凳龍又分兩種舞式,一為獨凳龍,一為九節龍(九張板凳相接)。舞板凳龍動作有"二龍搶珠"、"黃龍穿花"、"二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盤身"等。

板凳龍其中較為有名的一個分支是江蘇興化沙溝的民間板凳龍。沙溝板凳龍源自明末清初的東嶽廟會,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沙溝“板凳龍”已被列入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興化市沙溝鎮的“板凳龍”健身舞隊,代表泰州市參加在邳州舉行的江蘇省第三屆全民健身創新項目展示表演,獲優秀表演獎和優秀創新獎。

歷史

板凳龍板凳龍

舞板凳龍,始於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每年元宵節前後,溫州的許多地方都會舉行舞板凳龍活動,三四天內游遍全鄉各村。板凳龍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龍”。它由龍頭、龍中段、龍尾三部分組成,龍身則是幾十乃至上百檔形似板凳的木板連線而成,每個板凳上均裝有彩色燈籠。舞龍手們都是當地百里挑一的壯漢,個個穿草鞋,打綁腿,扎腰帶,生龍活虎般勇猛。舞龍時,前有大紅燈籠開道,後有五彩旗幡擁隨,鼓樂喧天,長號動地,流光溢彩的巨龍,時而似游龍嬉水,排成一字長蛇陣;時而似蛟龍出海,山呼海嘯般飛鏇於村頭街巷,好生雄壯、鬧猛!它既舞出了數十代人的甘與苦,也舞出了山里漢子的威武和驕傲。
然而,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傳統“龍文化”的影響,多少年來,一直視龍為“神靈”的山裡人,給板凳龍蒙上了種種神秘的色彩。那時“開龍”和“安龍”,必擇“黃道吉日”,擺設香案,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舞龍時還要唱的猜龍歌,每到一地更是人山人海,歡呼鼎沸。當板凳龍游到家門口時,家家戶戶以煙花、爆竹、“踏紅”來迎接,以祝福來年平安幸福!

活動地區

在福建大田縣、尤溪梅仙鎮和浙江金華婺城區、東陽市、浦江縣、東陽市、永康市、義烏市、蘭谿市、磐安縣、溫州市永嘉縣、麗水市雲和縣、重慶市的巴縣等也有舞板凳龍的習俗

吉尼斯記錄

2003年2月18日,東陽市花園村曾經組織長達1788橋的龍燈,創下吉尼斯紀錄。2009年2月12日,他們再次挑戰極限。經東陽市公證處人員公證,這項金氏世界紀錄的申請手續已經寄到英國總部。扛這條龍的包括替補隊員有5000多人,觀看的則有20多萬人。

土家板凳龍

情趣無窮的土家“板凳龍”,小巧靈活,別具風采,是渝東南石柱土家族人喜聞樂見的民族體育活動和民間文娛項目,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土家族的“板凳龍”,舞姿靈活多變,最基本的舞龍動作是“鴨子步”,和“龍點頭”。舞龍人踏著鑼聲鼓點,龍頭高低上下點頭,一步一抬頭,一步一點頭。複雜的“穿花”舞龍動作,要求玩龍尾的一人手持龍腳里外穿梭,翻滾擺拉起舞,難度較大。一般的“鴨子步”、“龍點頭”舞姿男女老幼皆可玩舞。舞板凳龍,既是強身壯體的健美活動,又是陶冶情操的民間舞蹈。凡節日喜慶,能歌善舞的土家人,就敲起鑼,打起鼓,吹起嗩吶,奏起樂,高舉板凳龍,隨地起舞。特別是每年正月初九至元宵佳節的熱鬧喜慶日子裡,到山寨逐村串戶玩龍拜年賀喜。特別是元宵之夜,成了龍的海洋。土家人踏著歡快的鑼聲鼓點,在火樹銀花中抒發著自己的豪情,展現自己的風姿。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