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蝴蝶會

密雲蝴蝶會

前八家莊是密雲東部平原上巨各莊鎮的一個普通村莊,它是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時從太師屯鎮搬遷到現住址的,屬於庫區移民村,村中分為李姓和曹姓兩大姓氏,就是在這個普普通通的村莊裡,卻隱藏著密雲民間花會的藝術奇葩,被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僅有的近於失傳的會檔“蝴蝶會”。

基本信息

密雲蝴蝶會密雲蝴蝶會

所屬地區:北京·密雲縣

文化遺產名稱:密雲蝴蝶會

遺產編號:BJⅢ-4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密雲縣文委

遺產級別:市

技藝介紹

密雲蝴蝶會密雲蝴蝶會

“蝴蝶會”是以蝴蝶為形象特徵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因其通常隨走會隊伍進行表演,也被視為一個會檔。流行於北京密雲縣卸甲山、康各莊、尖岩、古北口河西、八家莊等地。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起源

據傳說,“蝴蝶會”起源於元朝初年,就已知材料證明在密雲已流傳二百多年。密雲“蝴蝶會”與國內其它地區以蝴蝶為形象特徵的表演形式不同,它採取成人與兒童疊加上肩的表演形式,拓展了表演的空間,增加了表演的觀賞性。其基本形式是:選擇強壯的青壯年作腿子演員,選學齡前兒童3名、4名、5名、7名或12名5—9歲的小男孩兒扮成蝴蝶形象,由腿子演員肩托蝴蝶演員作模仿蝴蝶飛舞及兒童戲蝶的各種動作。

表演展示內容

“蝴蝶會”的表演展示內容包括造型、服飾、道具、動作四個部分:造型為裝扮成蝴蝶的兒童演員站在腿子演員肩上表演;服飾分雌性蝴蝶、雄性蝴蝶、腿子和替肩、樂隊四種;道具有扇子、花束或假蝴蝶;動作包括持道具方法、基本步伐、基礎動作、技巧動作四個方面。

“蝴蝶會”以成人(腿子)與兒童(蝴蝶)的相互配合為表演主體、以區域民俗、民間信仰和花會傳統為依託,融舞蹈、雜技、音樂、服飾等多種藝術成分為一體,同時運用一定技巧和豐富隊形變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北京地區獨一無二、密雲地區民眾獨創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具有較高的密雲地域性歷史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情感價值。

隊伍組成

蝴蝶會的隊伍由36人組成,分為腿子(腿腳利索的青壯年)、蝴蝶(4至7歲的男童)、樂隊三部份。
腿子一批6人,共兩批12人,由於表演時間長,兩批腿子互相輪換。腿子的選擇,必須是腿腳利索的青壯年。因為他們肩抗男童用快而穩的戲劇“圓場”步伐,行走套路隊型,配合蝴蝶做各種動作。只有他們跑得輕快,蝴蝶才能“飛”起來,只有他們跑得穩,蝴蝶才能“舞”得自如。所以老藝人們總結出:“腿子跑得穩快歡,夾住大腿膝要彎,步子均勻踏雲走,身上不晃也不顛”的技術要求。在八家莊蝴蝶會老一輩的腿子中,技藝最高超的要屬曹連元、曹連仲兄弟倆,他們步子穩、輕、快,與蝴蝶的配合達到了爐火純青、天衣無縫。
蝴蝶6人,表演時為五人,其中一人為替補,以黑色的雄蝴蝶為首,分為黑、白、赤、藍、黃五色蝴蝶。為什麼是五色呢?因為在古人眼裡,五是個吉祥的數字,符合陰陽五行,才能達到一種和諧的美。蝴蝶一般由4至7歲男童組成,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年齡要求呢?因為蝴蝶會是疊加表演的方式,由男童的兩條腿站在成人的兩個肩膀上表演,男童的兩條小腿必須夾緊腿子的頭部,膝蓋不能高過腿子的頭,這樣才能夾得住,站得自然、穩當,與腿子渾然成為一體,避免表演時從腿子的肩上掉下來摔傷。

蝴蝶為什麼由男童而不是由女童來承當呢?一是男孩膽大,蝴蝶必須在腿子肩上做各種動作,膽小了無法表演;二是演技高超的蝴蝶和腿子配合默契,腿子只用右手攥住蝴蝶的右腳尖兒,跑起來後,身體向內傾斜,而舊社會,女孩從小裹腳,腳為畸形,站不住;三是古人認為,男為陽,女為陰,過去花會要串街表演,走到大戶人家門前,東家會在門口放一張一米多高的地桌,桌子的前半部分堆著花生、栗子、棗等吃的,後半部分放著香爐、黃錢兒(黃紙做的紙錢)、紙碼(代表神位),香爐中燃著香,祈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人畜平安,花會表演隊伍到此,要打場進行表演,表演完後,吃的歸表演隊伍,這種儀式叫“接項”,男孩代表“陽”,“陽”象徵著蒸蒸日上,而女孩代表“陰”,陰代表虧,誰家也不願來年虧空,所以蝴蝶不選女孩。

服飾

蝴蝶的服飾與自己腿子的服飾一致,分為黑、白、赤、藍、黃五色彩綢衣褲,每個蝴蝶有一幅與衣服同樣顏色的墊肩,稱為“雲肩”,上面繡著美麗的蝴蝶圖案,表演時蝴蝶要腳穿與衣服同種顏色的軟底鞋,鞋面上也繡著蝴蝶。根據衣服的不同,在表演時,要用彩筆把兒童的臉化妝成自己所扮演的蝴蝶顏色。

道具

蝴蝶的道具為兩件。一為用左手拿的40厘米長短的一節竹竿,竹竿上插著一尺長的五個竹篾,五個竹篾每個用布單個纏緊,竹篾上落著5隻色彩各異的蝴蝶,這個道具叫散子,右手為與服裝一樣顏色的彩扇。表演時,散子放在胸前,兒童用右手的扇子一扇,竹篾上的五色蝴蝶就動起來,象飛一樣。

樂隊構成

樂隊由18名懂音樂的民間藝人構成。一個單皮鼓,一人演奏;兩個吵子,兩人演奏;兩個海笛,兩人演奏;一個篩子,一人演奏;5對鐃,5人演奏;5對鑔,5人演奏;一個手鑼,一人演奏;一個鍋子,一人演奏。
樂隊一是為了烘托熱鬧的氣氛,二是與蝴蝶表演的動作相融合,用音樂來表現烘托動作。如走場時,手鑼、單皮鼓、吵子一起響起,配以海笛伴奏,樂聲清脆、嘹亮、歡騰、火爆,充分體現了蝴蝶穿梭飛舞及頑童戲蝶的熱烈氣氛;曲中的第三、四小節,由手鑼、小鈸、鍋子來伴奏,聲音短、脆、亮,再加上每拍的前半拍用短促的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處理,生動地表現了蝴蝶輕盈、快速展翅飛舞的情形;曲二第六小節至結尾,為配合“挖門”的動作,加上低音鑼和鐃的伴奏,鑼聲宏亮,鐃聲沙沙,襯托出頑童撲蝶的歡快情緒。

保護

“蝴蝶會”由於社會的、歷史的、自身的原因,面臨著生存危機。密雲縣文化委員會正組織力量進行搶救、保護,並制定了五年保護規劃。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