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屯堡

貴州屯堡

貴州屯堡,今天的貴州,仍然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裡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其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屯堡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屯堡是指貴州特有的一種村落形式,它的文化內涵豐富,學術界稱之為屯堡文化。位於安順市附近的天龍屯堡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個。

基本信息

概況

貴州屯堡貴州屯堡

屯堡源於明代。明初,為鞏固邊陲,朱元璋發兵遠征雲南。大軍到達貴州後將大本營設在安順。待雲南平定後,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養兵,並陸續將屯軍家屬和移民從安徽、江西、河南等地遷至貴州。屯軍在駐地周邊廣建村寨,平時務農,戰時為兵。這便是帶有軍事性質的村寨——屯堡的由來。屯堡人是明屯軍的後裔。正是因為明代有西南屯戍之師,才有後世的屯堡文化。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於其他漢族文化,又不同於本土少數民族文化,可以說它是相對封閉的明代文化遺存。這裡,能聽到六百年前的南京口音(明代官話)和原始的戈陽腔,花燈調里透著江南小曲的韻味。今天屯堡人特別是婦女的服飾,保持著祖制漢裝,依舊是寶藍色的長衣大袖,尖頭的繡花鞋。600年前明帝國遍布全國的軍屯哨所,早已湮滅無跡,而貴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他們的屯堡文化,仍在堅強地證明當年的討伐廝殺。生存在貴州腹地安順的廣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國的遺民,還頑強地保留著祖先留下的生活傳統、服飾習慣、飲食口味甚至語音腔調。從貴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雲南。這是從內地通往這個著名的西南邊陲最為便捷的途徑。從600年前開拓的古驛道到後世修建的公路、鐵路,都沿著這個方向不斷延伸。屯堡的地戲由明朝的軍儺演變而來。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石頭建造,如石瓦蓋、石地面、石牆、石巷、石橋、石門等。特點之二是軍事功能。家家戶戶都是一個獨立的防禦工事,如朝巷的牆體很厚,留小窗,既可採光,又可作槍眼和瞭望口。院角還築高層碉堡。低矮的石門,造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村寨內部巷巷連通,縱橫交錯,巷子又可直達街道,形成點線面組合的防禦體系,體現了“兵團聚,春耕秋練,家自為塾,戶自為堡,倘賊突犯,各執堅以御之”的策略。

歷史淵源

貴州屯堡貴州屯堡

從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開始,這條入滇通道上不知發生過多少戰爭。為了維繫中心腹地與邊塞南國的一統江山,一代又一代的軍人在這裡不斷灑下鮮血,無論他們手中拿的是長矛、弓箭還是刺刀、步槍。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600

年過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築、服飾以及娛樂方式等依然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這裡是貴州的安順,這裡有一個古老的村落叫屯堡,這裡的人們仍然生活在明代的文化之中。

1381年,雄心勃勃的大明軍隊逐步把蒙古人的勢力趕出中原、塞上、關外。在大明軍旗引領下,與元朝政府軍征戰無數的30萬軍漢從遙遠的東方迤邐而來,為登基不久的朱元璋拿下夢想已久的雲南,剿滅盤踞此地的元梁王把匝瓦爾密。鼎定雲南之後,朱元璋害怕無數兵將用流血換來的大局又變成權力的真空。一道聖旨將強大的帝國軍隊留在雲貴高原,建立衛所。這個決定改變了數十萬人的命運,來自江南、中原的精銳部隊沿著橫貫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在這條通道上行走,我們看不到戰爭的影子。順著黔滇公路從貴陽出發,一路西行,春陽和煦,曾經的血腥廝殺成為實難尋覓的歷史遺蹟,湮沒在田園山間。而以衛、所、屯、旗命名的地方隨處可見。這都是當年朱元璋部隊戍守貴州留下的痕跡。

建築特點

屯堡的民居結構十分有特點,基本上採用小青瓦、白粉牆。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的鮑世行教授告訴記者,雖然屯堡依然沿襲著漢族人從江淮地區帶來的徽派建築風格,但是也只是內室採用了木製結構,並且建築平面多為合院式,採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而外面為了抵禦外侵,選

貴州屯堡貴州屯堡

用的都是厚重的石頭作為房屋的牆壁。以鮑屯為例,鮑屯內的街道狹窄,曲折多變,並且按八陣圖布置,敵人進來就像進了迷魂陣,這裡的房屋屋頂非常平緩,上面像魚鱗一樣錯落地布滿石片,各家的屋頂相連,平時居民可以很輕鬆地在各家的屋頂上走動。這樣一旦有外敵入侵不但可以讓居民迅速爬上屋頂,並能行動自如,而且屋頂上的石片扔出去就是很厲害的武器。除此以外,屯堡地區民房的門都很低,這和傳統的徽派建築的高大房門有很大的區別。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大型的武器搬運進屋。專家說,屯堡的建築處處都為軍事上的需要做了考慮,這些設計構成了屯內多層次的防衛體系。

服飾特色

貴州屯堡貴州屯堡

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據當地的老人講,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這些服飾從安徽傳來,在安徽當地早已失傳,但是在屯堡卻完好地保存下來了。這種服裝在當地不僅僅作為節日或祭祀的禮儀服飾,在日常生活中、勞作時都穿著。屯堡當地的婦女都是自己在家紡布、漂色,再親手縫製衣服的。當地人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充滿自豪感,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誌。唐以後,中國社會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蓮”為美,女子纏足曾被視為一種美與德的象徵,而屯堡的婦女是不纏足的,據說是因為朱元璋的妻子馬秀英自幼習武且不纏足。她嫁給朱元璋以後,南征北戰,還率將校家屬縫衣做鞋。屯堡婦女說到自己為何不纏足時總會說:“我們皇帝娘娘不裹腳,我們也不裹腳。”雖然不裹腳,但是屯堡的婦女都有一雙非常別致的繡花鞋,這種鞋只有屯堡的人才會做。鮑教授說,這種繡花鞋十分講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頭略向上翹起,呈倒勾狀,鞋幫大多以藍色、青色、綠色為底色。上面繡著色彩斑斕的花鳥魚蟲;有兩層白布連線鞋幫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從腳踝以上打綁腿。屯堡的女人不論去哪兒,就連在田中勞作都會穿著這樣的鞋。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中國服裝發展到明代,綜合傳統式樣自成體系。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髮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繡花布鞋,客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彩帶黑色圍腰。年齡較大的屯堡婦女被稱作太婆,服飾較為樸實,並多以青色為基調,其頭飾較為簡單,把頭髮梳在腦後挽成髮髻,罩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簡單的管簪,並包上一塊青紗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長衣服的衣領袖襟繡簡單花邊,系青布腰帶和圍腰布,腳穿尖頭繡花鞋。冬季,腿上包裹腳布(綁腿)以禦寒。帽子是兒童的主要標誌。男孩從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風帽、緞子帽等多種帽子。用布縫製的花帽和風帽為虎頭型,戴上它顯得虎虎有生氣,帽上繡著梅花、桃花或魚鳥圖案。風帽的帽後有一塊長長的防風布用於冬天防禦風寒。花帽和風帽的帽上上綴著玉石或銀制的雕刻品,中間為觀音菩薩,兩邊或是小菩薩或是刻有“長命富貴”、“福祿壽喜”等字樣的飾品。小姑娘則戴個無頂的花帽。帽沿繡著各種吉花瑞草,一根小辮從帽沿下垂於身後,顯得活潑生動。幼童的胸前要戴一個類似圍腰的“口水兜”,中間縫著一個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頭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潔,也能裝些簡單食品供孩子隨時食用。“口水兜”用雙層或多層布縫製而成,並繡出白果花、荷花等圖形。幼童胸前還會弔著木刻的魚形玩具或如擀麵棍一樣的“磨牙棒”。幼童口銜木魚或"磨牙棒"則有助於牙齒的生長。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頭”,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髮式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從那一件件繡品,看到了江南刺繡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湊的藝術個性,流淌著江南的餘韻和飄逸著明代的遺風。明代服裝採取周、漢、唐、宋服式,重新定製。依社會地位和職業分為不同類型。男裝:1民服有盤領土完整衣,為高領,窄長袖過手20厘米,袖口寬17厘米,缺胯大襟,襟長離地17厘米;白布缺胯長衫,從腰下開啟分為兩片;罩甲即背心等。2儒士服裝有鑭衫,為盤領,右衽,寬袖,長過手,襟長去地1寸;白布連衣長裙,衣襟下起碎褶,白布短衫,白布褶裙,腰下左右各14迫寬褶;嘉靖秀才服,鑭衫,圓領大袖,襟長及足有黑色緣邊,及高筒氈靴。3鄉紳服裝寬袍大袖,衣寬132厘米,袖寬66厘米米,襟長過膝或及足,高筒襪,淺面鞋。4差役服裝圓頂巾,衣黑色窄袖短衣,長僅到膝。5官服,文武官吏“禮服”,為"梁冠"紅羅“衣裳”,“公服”為“展腳幞頭”,“長袍”,“帶”及黑色“皮靴”。6皇帝裝,袍為黃色綾羅製作,盤領窄袖,襟肩繡團龍紋,裾左右12章紋。女裝:1士庶女服,興窄袖“衫”、“襦”、“褙子”、“長裙”。2貴族女裝有“霞帔”、“長衫”、“褙子"”以及:“長襖”、“短襦”、“長裙”等。中國古典服裝,發展到明代達到頂點,世界服裝史上高峰突起,獨標風格特色。髮型特色

屯堡婦女的髮型也非常的特別,俗稱“兩耳蓋發”。它是將一綹頭髮從耳下梳過,結成一個長長的辮子。在後腦勺上盤成碗口大小的髮髻。已婚的婦女還要在頭上帶一塊白手帕。鮑教授告訴記者,每個朝代的更迭。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征服。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改服易冠。清朝時期,清政府宣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那時。漢人都要改變自己的髮型,選用清朝的髮式。否則就會招致殺身之禍。因此屯堡地區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依然能把明朝的服飾和髮式保留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研究屯堡的漢服對於現在研究歷史有很大的啟迪作用。屯堡人的服飾可以讓穿越歷史看到最古老的漢族服飾。這也許在世界上是最後一塊完整的保留漢族服飾文化的地方了。

地方戲曲

自徽班進京,一直發展到如今的國粹京劇。人們似乎很難說清楚京劇的根源究竟在什麼地方。但是在屯堡。流傳著一種別具一格的戴著面具表演的傳統地戲。這裡的地戲多是以軍事題材為主的武戲。鮑教授說,根據戲劇專家的分析。它是戲劇活化石———儺的遺存。也有可能就是京劇最古老的根源。儺在古代盛行於官方。為“國儺”,又流行於民間叫“鄉儺”,對照屯堡的地戲表演能發現不少漢魏遺風。唐宋以後這種地戲更富有表演性,並從中原流傳到江南。在明代初年,跟隨軍隊的遷移從徽州帶到了屯堡。因此它可以說是徽劇最早的形態,在屯堡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保存了下來,也可以說是京劇的根源。地戲顧名思義就是在地上演的戲,一般每年演出兩次,一次在春節期間,稱為“玩新春”,另一次在7月半穀子揚花的時節,稱為“跳米花神”。演出的劇目有《封神演義》、《三國》、《薛剛反唐》、《四馬投唐》、《羅通掃北》等武戲,演出時,演出者將插著長長雉尾的面具——當地人稱之為“臉子”——仰戴在頭頂,臉罩黑紗。演出者都是普通的屯堡人,戲裝是簡單的戰裙,一般分兩色,白色為正面角色,藍色為反面人物,演出者手拿短小的木製兵器和扇子,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以高亢的聲調展開劇情。

地戲演出,其目的一是娛樂,二是納吉驅邪,祈求五穀豐登,因而整個過程充滿著儺祭活動內容。地戲演出的劇目、本子又叫“地戲譜”,“譜,布也,列年事也。”地戲具有以史為線索的性質。民間藝人有“戲敘史冊”之說。按歷史年代編排,現存劇目有:《封神演義》、《大破鐵陽》、《東周列國志》、《楚漢相爭》、《三國演義》、《大反山東》、《四馬投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粉妝樓》、《郭子儀征西》、《殘唐》、《二下南唐》(飛龍傳)、《初下河東》、《二下河東》、《三下河東》、《九轉河東》、《二下偏關》、《八虎闖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飛傳》、《岳雷掃北》等,全是唱朝代興衰的戰爭故事,構成了軍儺最主要特色。表演中吸收了古代戰爭中的各種格鬥動作,格鬥雙方手持刀、槍、劍、戟交鋒,一招一式,表現出對古代戰爭格鬥場面的模擬。地戲演員在演出過程中都要佩戴面具。這類面具雕刻工藝複雜而又精細,色彩絢麗明亮。造型在寫實中大膽予以誇張。地戲面具的質料多為木和白楊。製作工序為:截林,即將一棵樹截取為一段段的40厘米長的圓木;剖半,即把一段圓木一剖為二;出坯,即剝皮,挖空部面,在剝皮一面居中豎彈墨線,以此線為基準,標出盔線、鼻線、嘴線,然後雕刻出面具雛型;白面,即將毛坯進行精雕細刻、打磨,完成人物的基本造型;上彩,即用各種有關顏料將白面彩繪成戲中人物形象;最後裝上鬍鬚、鏡片等裝飾物。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地戲面具就這 .

600年與世隔絕的生活,至今仍穿古代服裝

近日,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的專家專程前往距離貴陽75公里、黃果樹60公里的安順市附近進行實地考察。專家發現,今天的貴州,仍然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裡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其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專家稱,屯堡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

旅遊指南

1、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皆適合旅遊。

2、門票:儘管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雲山屯的門票僅售2元。其餘屯堡村寨都不需門票。

3、交通:中國省會城市幾乎都有到貴陽的火車和航班。從貴陽火車站、貴州省體育館、金陽客車站都能乘坐開往安順的客車,票價60元,大約需要兩個多小時。或者從貴陽出發途經安順的火車,票價15.5元,時長1小時10多分鐘。到達安順後,再轉乘開往七眼橋鎮的中巴車,路程大概是20多公里,票價5元。到雲山屯就要麻煩一些了,一般來說,可以搭乘當地村民的拖拉機或者農用車,象徵性地給一點錢就行了,當然路途不遠。途中還可在天龍鎮看一場軍儺——地戲表演,遊覽碉樓林立的本寨。

4、住宿:可住當地農戶家中,20元到30元錢就可以了。

5、飲食:屯堡人的醃菜是值得一嘗的美味,大約因為祖上行伍的關係,屯堡人擅長製作各式各樣的肉類或是豆腐類醃臘製品,如臘肉、香腸、雞辣椒、血豆腐,尤其是後者,將新鮮豬血和入豆腐中,加上肥肉丁、花椒、鹽等佐料,捏成拳頭大小,用菜葉子裹好,熏上一天后晾乾,吃時蒸熱切片,味道雋永。還可在天龍購買一些地戲面具回去妝點家居。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