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光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九·三”學社會員,全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戲曲學院客座音樂教授。 少年時期在市少年宮向何維青學笛子,10歲登台,畢業於社會音樂學院民樂系。 現任中國廣播民樂團笛子首席,管樂聲部長。

基本信息

李增光,北京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九·三”學社會員,全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戲曲學院客座音樂教授。

人物介紹

少年時期在市少年宮向何維青學笛子,10歲登台,畢業於社會音樂學院民樂系。從師趙松庭、王鐵錘、劉森、曾永清和俞遜發等著名演奏家。現任中國廣播民樂團笛子首席,管樂聲部長。1982年首創“雙吐循環換氣法”演奏帕格尼尼的《無窮動》;1987年研製出“音階口笛”並獲國家專利,在中央電視台星期音樂會中與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新編《苗嶺的早晨》;1989年4月在“山城杯”全國笛子電視大獎賽中獲三等獎;在95’富利通杯國際中國民樂獨奏大賽中,獲優秀表演獎;1997年與人合作研製出“調音孔半音階笛”獲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為中唱成都公司錄製〈中國笛子〉個人專輯;其中有《南山呤》、《江河水》、《麥西菜譜》、《牧笛》、《棗園春色》、《喜相逢》、《鷓鴣飛》;1994年為新加坡風格公司錄製長達30分鐘的管樂協奏曲《敦煌印象》用葫蘆絲、音階口笛、改革巴烏、排簫、洞簫和各種笛子吹奏;並為本公司錄製《綠洲》和《山村迎親人》,多年來為影視及國內外多家唱片公司錄製了大量的聲像製品,在國內外音樂廳獨奏,出訪過日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1986年新加坡《聯合早報》以“口出奇音的李增光”為題發文,稱其為“絕技”;1989.7《音樂天地》、《北京日報》及中央電台、北京電台分別刊播專題評價。傳略輯入《中國音樂辭典》、《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魂——跨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二十世紀國樂人物誌》,被譽為“增中華民族樂器之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