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巴烏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音樂工作者對傳統巴烏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製成形制多樣、造型各異的加鍵巴烏新品種,使這一富有特色的民間傳統樂器登上我國樂壇,一躍成為樂苑中出色的獨奏樂器,並在民族樂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資料

改革巴烏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音樂工作者對傳統巴烏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製成形制多樣、造型各異的加鍵巴烏新品種,使這一富有特色的民間傳統樂器登上我國樂壇,一躍成為樂苑中出色的獨奏樂器,並在民族樂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世紀50年代,雲南省音樂工作者深入邊疆地區,向哈尼族彝族人民學習巴烏的吹奏和製作技術,將竹製簧片改為銅製簧片,加大了音量,它那特殊的音色、美妙的音響,才開始出現在各級文藝會演中。1956年,雲南省歌舞團史工先生首次將這種樂器帶到北京的樂壇上,演出了他為巴烏編創的第一支獨奏曲《傍晚的聲音》,引起了音樂界的注目。嗣後,中央民族樂團宋保才在赴雲南演出中,學習演奏這種樂器,並和其他同志一起研究改革巴烏,經過試驗,將巴烏距吹孔最近的第八個按音孔,移至音孔列的右下方,使演奏按孔靈活方便。
70年代初,瀋陽軍區歌舞團嚴鐵明曾到雲南邊疆深入調查了解巴烏,首先改革製成加鍵巴烏,他用質地堅硬的紫竹作管身,擴大了音孔,使音量增大,增加了一個帶鍵音孔,使音域擴大,可吹出D1—c1十四個音,管身上裝置了銅製插口,便於調音和與樂隊協奏。他還將原來的大口含吹改為小口含吹,充分運用嘴唇、口腔靈活吹奏,並借鑑笛子的演奏技巧,豐富了巴烏的表現力。北京民族樂器廠笙製作師孫汝桂,改革研製的十四孔加鍵巴烏,管身使用紫竹製作,在低音區管身兩側增置了低音共鳴管,使管身延長,按音孔增多,安置了鍵孔傳動機械,音域比傳統巴烏擴展了一個八度,由C—d2,基本上滿足了演奏需要,高、低音區的音色、音量也平衡一致。
1976年,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徐桃英、顧伯寶,在嚴鐵明和北京管樂器廠的協助下,經過反覆研究試驗,製作成功橫吹加鍵巴烏。管身竹製或塑膠制,由兩節組成,它通過銅插口,將管身連在一起。上節吹孔處裝簧片,設唇托和插頭,下節開有音孔,設按鍵和插座。簧片採用銀銅合金或黃銅製作,前者發音明亮,後者發音柔和。音孔由原來八孔增加到十二孔或十四孔。高音巴烏,管長51厘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鍵孔),音域f1—d3。中音巴烏,管長62厘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鍵孔),音域f—f2。次中音巴烏,管長75厘米,設十四孔(七按孔、七鍵孔),音域c—f2。低音巴烏,管長87厘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鍵孔),音域#A1—#a1。它們都保持了巴烏傳統的演奏方法和風格,便於奏出吐音等各種技巧,在音色上,高音明亮動聽,低音渾厚有力,增大了音量,提高了音樂表現力。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伴奏,適於演奏表現雲南兄弟民族生活的大型樂曲。這項改革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雲南省歌舞團著名管樂演奏家張祖豫,從1973年便開始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改革巴烏,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取得顯著成果。他們改革的橫吹巴烏,在保持傳統演奏姿勢和指法的基礎上,設十七孔(八按孔、九鍵孔),其音域擴展為f—a2,增大了音量。改革的豎吹巴烏,吹嘴用牛角或塑膠製成,呈扁形,簧片橫置管中,不與唇舌接近,有利技巧發揮。其它部分的構造與橫吹巴烏基本相同。豎吹巴烏音域f—ba2。
吉林省文化科技研究所李松研製的豎式次中音巴烏,管身用硬橡膠製成,呈錐形摺疊管形,主體分為頭部、上節、中節、彎部、尾節五部分。頭部有吹嘴,內裝高音、低音兩個簧舌,可通過控制擋片隨時轉換、交替使用。上節正面有六個本位音指孔和四個小指鍵,左側設五個變化音鍵孔,背面有一個高音鍵孔和一個高音簧片出音孔,管內裝有擋孔鍵,使音孔開閉與簧舌擋片的動作同步。中節背面和右側各有四個低音鍵孔。彎部設一個低音鍵孔。尾節向上折回,設有兩個低音孔,其孔由高音孔聯動控制。各音孔均為橢圓形。指鍵位置可調,藉以調整音高。演奏時豎吹,以超吹為主。音域G—a1,包括其中全部半音。適用於獨奏和民族樂隊合奏。
此外,中央民族樂團著名管樂演奏家王鐵錘、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工團張志高李祥之等,也都對巴烏進行了研究試驗,他們改革的巴烏也都各具特色。
改革的加鍵巴烏,音色更加優美動聽,低音區渾厚,中音區圓潤柔美,高音區明亮,在民族樂隊中已成為富有表現力的色彩樂器,既能演奏寬廣、抒情的曲調,也能奏出技巧性較強的華彩樂段。尤其樂隊合奏時,巴烏的音響易於同其它樂器融合在一起,它的中、低音區可以作為連線高音樂器與低音樂器的橋樑。
創作的巴烏獨奏曲有:《漁歌》、《春到草原》、《邊寨歡歌》、《湖上春光》、《傣家姑娘選種忙》、《美麗的邊疆》和《紅河垤施歌舞曲》等。嚴鐵明作曲的《漁歌》,基本音調采自雲南紅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曲調清新優美,抒發了邊疆人民對新生活的讚美。1982年初,在“聶耳音樂周”少數民族器樂演奏音樂會上,雲南省歌舞團張祖豫用音域達兩個半八度的改革巴烏,演奏了他自己創作的獨奏曲《景頗山上大豐收》。昆明市歌舞團演奏了巴烏三重奏《趕擺的日子》。我國樂苑中的這支巴烏藝術新葩,必將開放得更加絢麗多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