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江鎮

生江鎮,位於羅定市中部。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38458人,總戶數為12322戶。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生江鎮位於羅定市中部,東鄰素龍鎮、南接羅平鎮,西連連州鎮,北與黎少鎮接壤。鎮政府駐地生江墟,距市區9公里,方圓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97萬畝,耕地2.05萬畝。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38458人,總戶數為12322戶。2007年,全鎮地方生產總值2.4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449億元(90價),其中工業總產值9520萬元,農業總產值1.497億元,糧食總產量1.71萬噸,被評為“優質谷”鎮。農村人平純收入4637元。該鎮地處丘陵地區,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2℃,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345天,適宜種植水稻、花生、大豆、紅薯等農作物和蠶桑、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集雨面積18平方公里、總庫容553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3800畝的金銀河水庫坐落於該鎮境內,距羅城15公里,1982年和1984年先後建成金銀河一、二級電站,裝機總容量11000千瓦。庫區內有12個大小島嶼,與水庫後山的羅平長崗坡渡槽、素龍石牛山的文峰塔、雲桂山廣播電視發射塔交相輝映,是羅定發展觀光、娛樂、度假等多功能旅遊業的一方寶地。

歷史沿革

1950年屬羅定縣第五區,1953年5月起屬第九區,1956年11月劃歸黎少區。1958年屬黎少公社,1961年6月從黎少公社分出設生江公社。1983年8月撤銷公社設立區,1986年11月撤區建立生江鎮。

風景特產

物產豐富,氣候宜人。灌溉用水主要來自生江鎮內21公里的“引泗”乾渠,最宜栽種水稻、花生、大豆、紅薯、蠶桑、西瓜等,盛產荔枝、龍眼、糖桔等嶺南佳果,其中水囊荔枝是本鎮特產。鎮內旅遊資源豐富,以金銀河水庫、雲桂山廣播電視發射塔為主要景點的金銀湖風景區,庫區面積2.53平方公里,內有大小島嶼12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完善。全部實現鎮通村委硬底化水泥路。建有“長河自來水廠”1座,供水管網長30公里,改善了圩鎮和周邊部分自然村的飲用水條件。教育、社會福利事業加快發展,有中學1間,國小13間,中心衛生院1間,醫療站11間,敬老院1間。
2003年,生江有自來水廠1家,供水管網總長5250米。有水電站3座,裝機總容量1280千瓦,已村村通電。程控電話裝機3500多台,行動電話1200多台。交通便捷,生龍線與省道荔朱線相接,鎮通市城區公路和各村道均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內設影視廳、農村技術培訓廳、圖書閱覽室、文娛室、黨員活動室、少年活動室、卡拉OK室的鎮文化大樓,1支年均放映125場次的文化站電影隊。有1所1987年由香港同胞捐資建設的生江華僑中學和13所國小,學生5900多人,教職工300多人。有衛生院1間,開設2個門診部,村級衛生站11間,鎮村共有醫務人員60多人。
鎮政府駐地生江圩,距羅城9公里。1979年時僅有1條街道,面積0.50平方公里。1986年開始對舊圩進行改造,先後擴建、新建3條街道,興建鎮政府辦公樓、派出所、財政所等新樓房,2003年圩鎮面積擴大到1.25平方公里。
生江鎮自1925年開埠以來,人們逐漸形成以“1、4、7、9”尾的日期為墟日,每逢墟期農副產品商業貿易活躍。人們生活安康,環境和諧,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

經濟發展

生江鎮能工巧匠多,傳統小五金製品遠近馳名。鎮村企業以小五金製作、小水電和紡織業為主。1978年有鎮村企業3家,個體企業1家;2003年鎮村企業發展到35家,個體戶134家(其中針織廠12家)。利用鎮內豐富水力資源進行梯級開發,建成3座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280千瓦,年均發電量333萬千瓦時。雲桂村生產的禾鐮已有60多年歷史,採用傳統手工操作,產品質量好、耐用,深受農民喜愛。2003年該村8戶25人生產禾鐮106萬把,銷往省內各地和廣西、江西等地,總收入93萬元。1986年由港商與鎮政府合資興辦的生江織造廠,1990年轉制後由港商獨資經營,專門承接香港鱷魚恤等知名品牌服裝生產,產品全部銷往歐洲、美國等地,是市內較大的外資企業,1994年就已擁有固定資產8000萬港元,工人1000人,年產針織品10萬打,工繳費收入1200萬港元,2003年實現產值12000萬元,創稅利200多萬元。2003年,全鎮有以小水電、紡織、五金、機械、建材、食品為主的鎮、村工業企業206家,工業總產值15214萬元,是1980年105萬元的145倍。
生江河流經鎮中心地帶,“引泗”、“引連”等引水支幹渠縱橫交錯,灌溉方便,是羅定的重要產糧區,1990年起,連續10年成為“噸谷鎮”,且插植的大部分是優質谷。該鎮所產的水囊荔枝遠近馳名,暢銷省內外,2002年年產555噸,產值340萬元。2003年,已建成優質谷、松脂、蠶桑、荔枝、龍眼、山地雞、塘魚等“三高”農業基地,其中優質谷基地2.283萬畝,總產1.59萬噸;松脂基地0.25萬畝,產脂50噸;荔枝基地1.52萬畝,總產2.25萬噸;優質龍眼基地2300畝,總產2415噸;優質西瓜基地1050畝,總產2310噸;蠶桑基地3608畝,產蠶繭150噸;塘魚基地950畝,總產237.50噸;養殖山地雞30萬隻,生豬5250頭。2003年,農業總產值6822萬元,是1980年1529萬元的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3806元,是1980年109元的35倍。現全鎮有五金機械、紡織等行業。其中以羅定市利采織造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獨資企業、香港鱷魚恤代理生產基地)和忠益織造廠(生江分廠)為龍頭,發展針織廠企業25家,員工近3500人。羅定瀧江流經鎮中心地帶,水資源十分豐富,建有大凹、石應、浪花崗水電站3間,裝機容量1500千瓦。鎮內能工巧匠居多,發揮傳統手工業優勢建成遠近馳名的小五金工業街。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9.2%。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建成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以生江新車、花坪、里午等村為主的水果種植基地;以雙脈、生江、安全、里午、八達村為主的蠶桑種植基地;以碗窯長塘和八達村大山塘農業綜合開發為主的養殖基地等四個“生產基地”。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