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坑村

官坑村位於浙江省雲和縣雲和鎮,村裡的慧雲寺有3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信息

官坑村

浙江省雲和縣雲和鎮官坑村

雲和縣雲和鎮官坑村坐落在美麗的雲和湖的北岸,村里300多年歷史的慧雲寺更是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和香客,可出入一直靠一艘只有25個客位的渡船。不過這種局面今後將改變,這裡將建起麗水首座景觀懸索橋,不僅方便大家出行,還將成為雲和湖上標誌性建築。

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中行鎮官坑村

官坑村委會(guān kēng cún wuǐhuì)屬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中行鎮,在中行街北面4公里處。東接快湖番坑裡,北接八尺甜畲,南接下村珠寶壙,西接中行乾七、合華。面積約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0多畝,山地面積9585畝。下轄6個村民小組:石苑、平安畲、昂天湖、上官坑、下官坑、銀嶺。每個自然為一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平均年收入3279元。村委會建在上官坑自然村。 官坑原稱“乾坑”,傳說清朝年間當地有位讀書人做過縣“師爺”,因而當地人將“乾坑”諧音為“官坑”,認為是出做官人的地方。1960年以前隸屬快湖大隊,1984年隸屬中行鄉,1987年設村民委員會,1989年設管理區,全村176戶681人,全是漢族,講客家話。村所轄6個自然村分散在相鄰的6處山坑或山窩,農產水稻為主,兼種油茶、食茶、花生、沙田柚、李子及養魚。石苑村有高銪稀土,銪含量達千分之二點六。盛產茶油,銀嶺出產的茶葉遠近馳名,欽之醇甘盈喉,餘味不盡,銀嶺自然村有千多畝山地,曾開發為密李種植基地,近年發展為油茶基地。設有國小一所,教師1人,學生10人。 各個自然村已通公路,其中昂天湖自然村通往村委會及村委會通往中行墟鎮政府的公路,於2004年冬硬底化,各自然村都有供銷小店,經營村民日常生活商品。 6個村民小組分別有6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為一個村民小組,共有4個居民點。 石燕自然村,又稱“石燕茅”,村名系歷史沿用。在村委會北4公里地形為高山上的深山窩,村西北面與江西省上黃地交界,有44戶193人,耕地250畝,一條小溪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將村子分為東西二半,西邊住的人家全姓易,稱易屋,東邊住的人家全姓陳,稱陳屋。房屋都建在溪兩邊的半山坡上,多為磚木結構。村子周圍大山環繞,山高林密,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木薯,烤菸及養魚。山上分布有較豐富的稀土資源,稀土含量高。1990年前後,有些地方曾被開採,因水土損害山下的農田,後被禁止。 昂(仰)天湖自然村,在村委會北1.5公里,地勢為半山坡上的山窩,村名歷史沿用。村北面與石燕接壤,地勢寬闊,日照長,陽光足。有7戶25人,耕地50畝,以種水稻為主,兼種花生及養魚、養蜂、民房為磚木結構。 平安畲自然村,在村委會西北1公里處,村名歷史沿用。地勢為高山窩,北與石燕村交界,東與昂天湖相鄰。18戶78人,耕地190畝,魚壙10畝。主種水稻,兼種花生、養魚。村中旱田多,耕作用水全靠從石燕和昂天湖兩地引來。 上官坑自然村,是官坑村委會所在地,與下官坑共為一條山坑,在山坑上半部份。村北面與平安畲和昂天湖接壤,村西面有小溪從山腳流過,東面為水田和民房。民房多為磚木結構,依山而建。近幾年建水泥鋼筋房多,建房用地逐漸向村中心擴展,上半村人家全姓劉,下半村人家全姓張,共33戶115人,耕地100多畝,魚壙8畝。一條公路北通昂天湖,南經下官坑至中行街,在在2004年冬水泥硬底化。 下官坑自然村,村委會南0.5公里,與上官坑共條山坑,在山坑的下半坑,北與上官坑接壤。村子地勢東高西低。西面有小溪從山腳流過,東面是農田和民房。村子周圍山林茂密,山上多竹、松、杉和其它雜木。26戶109人,種水稻為主,兼種花生、西瓜、烤菸。房屋多為磚瓦平房,近幾年混凝土結構的樓房逐漸增多,村中有國小一間,教師1人,在校學生10人。 銀嶺自然村,村委會南2公里處,又稱“麻岌上”。因當地一座高山種植的全是油茶樹,每年茶樹花開季節,滿山呈銀白色,故名銀嶺。又該村古時大量種麻,便稱“麻岌上”,北與下官坑接壤。地形為山坑,山坑旁又分叉出幾個山坑,呈魚骨形狀,房屋多建在半山坡上,均為磚瓦木結構平房。45戶173人,耕地190畝、魚壙10畝,種植水稻為主,兼花生、木薯、柚、李、橙、盛產茶油、茶葉。因地勢高,窩又深,土質純黃泥,加上制茶有傳統工藝,故所產茶葉味甘而醇,成為當地有名土產,每年將近產茶季節到時,茶葉即被訂購一空。1990年前後,村中長壙、樟子坑一帶山地曾被開發為縣密李生產基地。2005年底,鎮政府引進外資,在當地開發良種軟枝高產油茶種植基地1500畝。 領導機構 支部書記、主任:張永光 負責全面工作 副主任:陳義達 分工:負責文書、檔案、調解工作 委員:劉宗平負責民兵、青年、治保工作[2] 官坑村2008—2010年工作計畫 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和村黨支部換屆工作已圓滿結束,為進一步增強村兩委幹部幹事的責任意識和勤政為民的服務理念,著力解決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促進全村和諧穩定發展。 經村兩委班子研究出2008—2010年的工作計畫如下: 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行黨章和國家法律法規,在思想上和黨中央保持一致。 二、任期內引進經濟項目至少兩個,發展以綠色崛起為主的經濟林產業,計畫引進老闆開發村委會東北邊的山林1000多畝,實現村級經濟零的突破,爭取使村民人均收入增長6%以上。 三、認真踐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民眾破除封建迷信,提高黨員民眾的文化道德水平;貫徹執行計畫生育政策,全面完成計畫生育“四術”任務,考核達標;任期內實現文明村創建達標,文明戶總數達90%以上;遺體火化率達100%。 四、增強法制觀念,帶頭依法行政。善於示範引導,說服教育,提供服務,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村民團結互助,爭創“平安村”,讓村民們安居樂業。任期內不發生黨員參與“六合彩”賭博活動,不發生惡性事件和集體上訪案件。 五、任期內為村民辦好事六件以上。主要包括:(1)在2008年內完成石苑公路路間鋪築;(2)解決銀嶺公路遺留問題,(3)解決部分圳道三面光工程;(4)2010年完成有線電視普及,解決村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5)力爭在任期內完成銀嶺公路硬底化工程及上、下官坑自來水工程。 六、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大會,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後備幹部的工作。 每年培養1名以上的後備幹部,發展2名以上的入黨積極分子。[1]

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溪南鎮官坑村

漳平市 溪南鎮 官坑村位於溪南鎮西北面,村部距鎮政府12.5公里,全村分為7個自然村落(即官坑、中福、龍仔頭、貴溪、目官坑、考壠、芹菜洋等)15個村民小組;人口1800人。村部位於官坑中心部,國小完小建制。官坑村南與朗車村相鄰;北與新橋鎮義宅、坂尾村接壤;東鄰長榮、南柄村;西與大山村交界。全村土地面積55311畝,其中耕地面積1680畝,林業用地38470畝,國有林地7477畝。 官坑村原名高興村,開埠1000年以上,現居住人口以陳姓為最大姓,“陳瑞”有文字記載入居於宋未元初,明清鼎盛,是本鎮下河、朗車、象湖鎮下地、土坑村及新橋鎮石碼陳姓的始祖地。張、玉、黃、劉姓亦世居於此。 官坑村歷來重視子女教育,歷史上多人考上進士舉人,代有人在政府任職,保存有“石龍旗”十多根。恢復高考以來,考上中等專業學校以上400多人,外出工作遍布閩南、廣東等全國地。[3] 安徽省蕭縣官坑村 安徽省蕭縣官坑村,位於蕭縣大屯鎮北,與蕭縣酒店鄉相連,村部距鎮政府2公里,全村有兩個自然村組成(王官坑村 董屯村),人口為1500人,擁有國小、初級中學各一所,另村有個體商店、飯店等個體戶,養殖雞、鴨等養殖戶等

江西省婺源縣段莘鄉官坑村

 

 一、 建村歷史

1、地理位置:是皖南贛北交界的偏僻大山村。東至官坑口舊址;南至江村、中村、忤頭山大降;西至盧坑嶺、嶺腳山大賽降;北至覺嶺山大降。2、村落名稱由來:自唐德宗朝洪經綸於公元783年後,與子全游遷徙婺源官源(今官坑)居之,來由是以官名地也,有寓意兒孫代代像觀察史洪經綸一樣加官進爵,連綿不斷。3、建村時間:傳說俞、朱、韓三姓較早,自洪姓遷後逐步衰落,可惜均已遷走,但有舊址存在,固其三姓無存,無法查考。故只能以洪姓為始,即公元783年為遷居始,距今1220多年。4、始遷者:洪經綸5、姓氏構成、人口、規模:洪、汪、宋、黎、吳、葉、程等,歷史上是千煙之列,現存369戶,人口1500多人。

二、 村落構成

1、自然村名稱:上村、下村、官坑口(做港電時遷走)、韓村(歷史上已遷徙別處)。2、生態環境:面積33120畝,層層青山環抱著現在的村莊,覺水和桃溪兩河串村而過,在廟基處合二為一,流向官坑口與裔村河流匯入高山平湖,是其最大的水源。有樟、檀、松、杉、桂、楓、石。後龍山中古石、古栗、古松、古株多得無法計算。青水口還有一株數人合抱的“接賓石”。本地山林很多,適合各種動物棲息。有各種毛色不一、大小不等的山雞,還有四季皆有的侯鳥燕子在東邊山燕窩石處定居,嘛雀、山麻雀、青蒿、杜鵑、畫眉、黃鶯、翠鳥等比比皆是。野豬、貉豬,野兔、山貓、黃鼠狼、羅燕、狗熊、山羊、松鼠。。。。。。等成群出沒。

三、 村落建設

1、建築型制:洪經綸大墓心古墳一座,面積29.9*19.4=566.48平方米,是始祖連續數代的較大墳墓,有數十人之多。青蓮庵面積577.67平方米,有600多年歷史。還有洪氏、覺山、允欽、慶治、仁義等公祠,汪姓上下門廳屋、水口祠堂。石橋多座,八角亭、興義角、亭樓、覺祠巷,五昌廟三處(覺嶺腳、官坑嶺、冷水坑)古亭多個。 

 2、現存:青蓮庵、始祖墳、八十橋、青雲橋、報恩橋、昌午橋、石橋灣橋、雙坑口橋、朱爾橋、洪祿橋、公山橋、水板橋、白菜橋、桃溪、泥潭橋、朱爾亭、下坳亭、七里亭、豎石隙、扁石隙、廟基隙、社公廟隙、牛屎隙、黃蛇捕鴿隙、楓樹崗隙。

3、古建築:始祖墳、青蓮庵、八十橋、青雲橋、報恩橋、新人房石刻、覺水和桃溪平整石板、石階通路及各處石隙。

4、典型民居:現居的黎姓居民是其始祖趙來興(傳說是洪恆的主考官)來此後隱姓埋名之後裔。

5、交通、通訊:有雙車並行的寬敞公路,電話幾十門,部分村民已有移動通訊設備。

 

 四、 鄉村文化

1、歷史名人:唐-洪經綸、宋-俞靖(韓村人)、明-洪恆(監察御史)、明-趙來興、明-汪懷德(巡京御史)、明-汪之斌(將軍)(劉家壠將軍墳墓墓碑是汪學彬、采自汪榮茂)、清-洪兆芳名醫、明-余錦萱(詔堇喪郎婦立牌坊於官源韓村下)、清-洪時茂(孝友先范)。

2、名產:苦竹坑雲霧茶、毛竹筍、雞心栗、甜株、石雞、各類名貴藥材。

3、名人題字:覺祠巷、壽世名山、嘉靖井圈。

4、名匠:劉東法(木匠,故人)

5、名聯:青蓮庵門聯:坐青蓮對青蓮庵取青蓮一片青蓮呈奇妙;左紫竹右紫竹身穿紫竹結情緣;虧心難逃吾三眼;作惡當賞汝一鞭;仁義祠有:怡孫有谷、義訓多方

6、始祖洪經綸大墓心墳墓,1220多年歷史

7、傳統手工藝品:民房中的雕花窗戶、窗堵梁托,石臼,石磨 

 8、龍燈

9、正月元宵龍等,八月中秋稻草龍

10、宗教(自由)佛教為主

11、典故:恆師生巧破案,白石觀音顯聖建庵堂,俞狀元飲水思源重報恩,猛張超一槍鎮敵威,方誌敏登上濟貧樓。

五、 名勝古蹟

1、名墓---大墓心、青蓮庵、淨水盅、聖水池、千年樟、撣師墓、紅豆杉、古丹桂、蓮花礦、覺祠巷、將軍墳 

 2、心意組:覺嶺耕耘、雙峰插雲、黃潭漾月、石門春曉、充嶺秋高、黃蛇捕頜。

3、奇石組:寶教石、白蛇窩石、石門石、紗帽石、紅石壁、烏石壁、撐腰石、仙足石、燕窩石、棋盤石。

4、奇形組:黃龍吐珠、金龜出寶、金盤堆果、太師交椅、五鳳朝陽、黃虎爵尾、巨輪泊海、荷葉滴珠、黃鼠窺侖、神銃擊虎、黃虎跳牆。 

 5、水瀑組:百丈沖、充柄瀑布群、呈坑方鍋潭、巨龍潭、昌午充。

6、芳徑組:濟貧樓、操訓場、望龜峰、紅軍路。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清遠行政區劃百科

清遠市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