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調[新樂府評彈的音樂專輯]

腔調[新樂府評彈的音樂專輯]
腔調[新樂府評彈的音樂專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腔調》是“新樂府|評彈”的第一張專輯。集結了爵士音樂演奏家和評彈名家高博文、陸錦花,將傳統評彈藝術融入到世界音樂語言中。西方爵士和東方評彈在自由、即興的節拍中不謀而合,而二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激發了別樣的火花。

基本信息

專輯背景

新樂府集結爵士音樂演奏家們,以當代爵士音樂的思維方式和演奏技法呈現江南評彈;評彈名家高博文、“麗調”傳承人陸錦花傾力演唱,將傳統評彈藝術融入到世界音樂語言中。 七首作品歷時四個月的推翻與重建,於2016年初在北京以48小時不間斷的同期錄音工作,隨之飛躍大洋至荷蘭後期再度創作,終呈現“新樂府|評彈”的這第一張爵士評彈專輯。吳儂軟語的迷幻醇香,慵懶搖曳的變化衝突,是別樣氤氳《腔調》。

專輯曲目

天涯歌女

珍珠塔·方卿唱道情

珍珠塔·義激陳璉

王魁負桂英·書房夜讀

王魁負桂英·情探

鶯鶯操琴

西湖月圓

1.

天涯歌女

2.

珍珠塔·方卿唱道情

3.

珍珠塔·義激陳璉

4.

王魁負桂英·書房夜讀

5.

王魁負桂英·情探

6.

鶯鶯操琴

7.

西湖月圓

參與人員

高博文 高博文

總出品人:盧中強

製作總監:陳偉倫

評彈演員:高博文/陸錦花

鋼琴:韓韻

電子管風琴:周俠

電貝斯:黃勇

大貝斯:張柯

鼓:武勇恆

吉他:Artur Akhmetov(俄)

大提琴:宋昭

編曲:韓韻

錄音師:李卓@TTL錄音棚

混音製作人:武勇恆

混音師:Artur Akhmetov/武勇恆@荷蘭藝術革命工作室

混音工程修整:李游/李洋@北京湖畔工作室

母帶工程師:Greg Calbi @Sterling Sound(New York)

製作統籌:王晨雨

宣傳總監:董嘯

項目統籌:秋立

藝人助理:瑤瑤

文案:Nola

歌詞翻譯:厚德翻譯

平面設計:劉兆娜

專輯賞析

“過去很多人做傳統戲曲的創新,或者在樂器上做疊加,或者在人數上做疊加,貌似變得很熱鬧,但還是圈內的自娛自樂,老觀眾不覺得好,年輕人也覺得沒啥意思。”上海評彈團副團長高博文認為,“新樂府”從音樂的角度上對傳統音樂進行詮釋,意義不凡,“以我參與的評彈來說,‘新樂府’的版本既有節奏的把握,也有一些灑脫的演唱,把評彈固有的內涵釋放出來了,這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