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毛黴菌病

肺毛黴菌病

肺毛黴菌病(pulmonarymucormycosis)由毛黴菌目的根黴菌屬、毛黴菌屬、根粘菌屬、犁頭黴菌屬、被孢黴菌屬及絲狀黴菌屬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慢性感染罕見。臨床上以毛黴菌和根黴菌較為常見。前者好侵犯肺,後者多累及鼻、鼻竇、眼眶、腦及消化道。

基本信息

症狀體徵

肺毛黴菌病病毒因子
1.鼻腦毛霉病急性、進展快速而兇險,表現為面部疼痛、頭痛、嗜睡,嚴重者可致失明。體檢可見鼻內有褐色、血性微黏稠的分泌物,感染側齶部有黑色焦痂。當第Ⅱ、Ⅳ、Ⅵ對腦神經受累時,還可致瞳孔散大、固定、凸眼或上瞼下垂。在疾病進展過程中,真菌容易侵犯大血管,在腦中引起梗死和壞死,伴腦軟化,患者常由嗜睡發展為昏迷,在7~10天內死亡。本型病死率為80%~90%。

2.肺部毛霉病因可由吸入空氣中的真菌孢子(3~6μm)或吸入感染的鼻旁竇內的真菌孢子,或因較遠病灶的血源播散所致。毛霉極易侵犯大小血管的彈性內膜,引起血栓形成、出血及梗死。臨床表現為非特異性肺炎,可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咯血,胸部X線片及常規細菌學檢查無診斷意義。此病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的發生率高於癌症患者,原發性肺毛霉病糖尿病患者中也可發生。預後較差,短則3天,長則30天內死亡。

3.播散性毛霉病毛霉可廣泛地播散至腎、胃腸、心、腦,其中以肺部最常受累,且較難診斷。心臟受累者可在冠狀動脈內發現厚壁的真菌形成栓塞。病原菌常從皮膚外傷處經血流波及其他器官

肺毛黴菌病肺毛黴菌病

4.胃腸毛霉病胃腸毛霉病被認為是因攝入污染了真菌孢子的食物所致。原發性的多與營養不良有關,尤其是兒童患者。嚴重的胃腸功能紊亂也是易患因素之一,如加西(Kwashierkor)病、阿米巴性結腸炎、傷寒等。臨床表現依受累部位及程度而定,如非特異性腹痛、非典型性胃潰瘍、腹瀉、嘔血和黑糞。

5.皮膚毛霉病毛霉病中最輕的一種類型,可原發也可繼發於其他病灶(如血源接種)。皮損為進行性增大的皮膚梗死性結節性紅斑,可達數厘米,有一繞以紅環狀邊緣的蒼白圈。可有壞死、焦痂形成、中心潰瘍和糜爛。組織病理見皮膚和脂肪組織的局部壞死。皮膚毛霉病常發生於燒傷或糖尿病患者,因而這些患者的死因常與合併其他感染如毛霉病有關。

疾病病因

肺毛黴菌病致病病毒
毛黴菌可存在於正常人口腔和鼻咽部,一般情況下不致病。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可侵入支氣管和肺,產生急性炎症,並經血行累及腦和全身各臟器,也可通過吸入孢子而致病。原發性感染罕見。

病理特徵是血管梗塞和組織壞死。肺呈實變,彈性差;切面顯示大片出血伴新近的梗塞。鏡下見不同程度的水腫、充血、大片出血、壞死,伴中性粒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有時見到巨噬細胞;組織常呈化膿性變化,很少形成肉芽腫。本菌對血管具有特殊的親和力,但很少侵入靜脈,大多直接侵犯大、小動脈,導致血栓形成,鄰近組織梗塞、缺血和壞死。在血管壁內可見到10~20μm闊的菌絲。在組織中,HE染色菌絲呈淡藍色,烏洛托品銀染色顯示最清楚。

臨床表現

肺毛黴菌病肺毛黴菌病
本病開始為急性支氣管炎症狀,累及肺時引起肺實變及肺膿腫,並伴有血栓形成和梗塞的徵象。突然發病時,嚴重者出現發熱、咳嗽、痰中帶血、胸悶、氣急、呼吸困難、胸痛等,當累及肺動脈時,可引起致命性大咯血。兩肺有廣泛濕性羅音及胸膜摩擦音。本病一般呈進展性,大多在3~30天內死亡。

文獻上已有少數慢性局限性肺毛黴菌的病例報告。因其他原因致死的病例屍檢時,偶爾見到局限性肺毛黴菌感染的病灶。在支氣管擴張或慢性空洞性肺部疾病手術切除的肺標本中,偶爾發現"毛黴菌球"。

胸部X線表現:大多呈迅速進展的大片肺實變陰影,可形成空洞,或為肺梗塞陰影。少數呈小結節狀陰影。

診斷檢查

肺毛黴菌病診斷
診斷:

包括臨床表現、病理、實驗診斷等方面。

1.肺毛霉病的組織病理無特異性,主要依據組織切片內找到無分隔或分隔稀少的粗大菌絲,無或很少的細胞反應。其特徵變化菌絲極易侵犯大小動脈管壁導致梗死,引起鄰近組織壞死。

2.實驗室檢查

(1)直接鏡檢:標本來自上鼻甲刮片、鼻竇吸出物、痰液及活檢標本等,用20%氫氧化鉀製成濕片直接鏡檢,可見典型的厚壁具折光性的菌絲,直徑6~15μm,亦可見膨大細胞及彎曲菌絲。孢囊梗直接由菌絲長出,菌絲可分支,呈直角。

(2)培養:將臨床標本接種於不含放線菌酮的麥芽糖培養基、馬鈴薯培養基及普通沙氏培養基中,37℃或25℃培養,生長較快,初起菌落表面呈棉花樣、白色,漸變為灰褐色或其他顏色。肺毛霉病發病兇險,而毛霉又常污染痰及環境,故直接鏡檢往往較培養更有意義。

其他輔助檢查:X線胸片顯示非特異性肺炎和肺梗死

診斷鑑別

痰液直接塗片或培養找到毛黴菌,病理組織切片中發現血管壁內菌絲即可確診。臨床上必須與暴發性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蟲黴菌(entomophthoromycosis)鑑別。組織切片中,本菌應與曲菌和念珠菌鑑別。

相關呼吸系統疾病信息,哮喘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症,肺毛黴菌病,特發性含鐵血黃素沉著症,肺泡微結石症,遷延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症,慢性支氣管炎,休克型肺炎,原發性支氣管肺澱粉樣變,結核性乾性胸膜炎,軍團菌肺炎。

治療方案

肺毛黴菌病藥物治療
肺毛霉病由於發病兇險,病死率很高。兩性黴素B及外科清創術,對並發疾病的治療,糾正電解質紊亂,糾正酸中毒等有療效,病死率開始降低。兩性黴素B的劑量一般為每天1mg/kg體重,為減少腎臟合併症,總量不應超過3~4g。氟康唑400mg/d也獲較好療效。毛霉性腦膿腫採用兩性黴素B靜脈及心室內注射,並外科抽膿等綜合療法獲得成功。

1.鼻腦毛霉病

(1)抗真菌藥物:

①兩性黴素B:是由結節鏈霉提取所得,對本病療效佳,靜脈滴注效果最好。先以1mg溶於5%葡萄糖液注射以測定其是否過敏,逐漸增加至每天1mg/kg。套用更快遞增法,先用1mg測試劑量,數小時後即可用10~15mg,每12小時增加1次,直至患者病情穩定或改善。再用同劑量隔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宜持續6h以上,效果最佳。有主張局部灌洗療法以及眼和鼻部包敷療法(用1mg/ml濃度)。對鼻腦毛霉病所用的療程不明確,應視患者臨床療效及感染清除情況而定。但應持續數周至數月或更長,長療程應使總劑量達2.5~4.0g,過早停藥可復發。

②其他抗真菌藥物:

A.氟胞嘧啶(5-FC):有報導本藥與利福平四環素類或與兩性黴素B有協同作用,因此有人建議用5-FC再加低劑量兩性黴素B治療,以減少兩性黴素B的毒性。
B.兩性黴素B脂質體:可降低毒性,並增加兩性黴素B的防治效果。
(2)外科擴創:儘量清除壞死組織。使兩性黴素B(兩性黴素B)容易到達病灶,有鼻旁竇炎時亦應清洗引流,如有視網膜動脈栓塞、眼炎或眼球波及時應摘除眼球
(3)控制潛在疾病:糾正糖尿病患者的酸中毒及脫水,但在套用激素的免疫抑制患者、白血病或慢性腎病、免疫及代謝障礙的患者常不易治療。

2.肺毛霉病

藥物治療:兩性黴素B(兩性黴素B)治療肺毛霉病同鼻腦毛霉病。最近報導兩性黴素B加利福平600mg/d有效,因此兩藥合用對各種酵母及真菌有協同作用。

預後及預防

肺毛黴菌病預防方式
世界上首例肺毛霉病是1885年由法國人所報導,他描述了1例肺腫瘤患者合併毛霉感染。1976年Furbringer又報導1例由梨頭菌引起的肺結核菌病。1885年Paltauf報導首例侵犯肺、胃腸、鼻咽部的全身播散性肺毛霉病。近幾十年來,本病在世界範圍內有增多趨勢。

預後:

本病預後極差,病死率高。

預防:

1.首先控制原發病,特別是糖尿病、白血病等。
2.準確掌握免疫抑制藥物的合理套用。

相關詞條

呼吸內科疾病

研究範圍及進展呼吸內科是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學科。它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自從人類認識疾病以來,呼吸系統疾病就一直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八十年代中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死亡的順序上排列第二。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怕的疾病吧?

淹溺
鈹中毒
膈膨出
錫塵肺
石棉肺
塵肺病
肺出血
肺栓塞
肺膿腫
大咯血
農民肺
煤塵肺
膈肌痙攣
肺血管炎
小兒哮喘
胃型哮喘
呼吸衰竭
光氣中毒
膈肌麻痹
諾卡菌病
煤工塵肺
棉屑沉著病
肺脂性肺炎
高原腦水腫
急性縱隔炎

肺隱球菌病
腎炎綜合症
滑石粉塵肺
急性肺栓塞
創傷性膈疝
急性高原病
呼吸肌疲勞
上氣道梗阻
吸入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
食管裂孔疝
肺棘球蚴病
自發性氣胸
肺毛黴菌病
二氧化氮中毒
食物誘發哮喘
肺囊性纖維化
先天性腹膜疝
肺泡微結石病
韋格納肉芽腫
結核性風濕症
肺澱粉樣變性
慢性呼吸衰竭
肺部真菌感染
原發性肺結核
獸比冀線蟲病
一氧化碳中毒
肺孢子絲菌病
多重肺部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化學液體吸入
浸潤型肺結核
葡萄球菌肺炎
肺鐵末沉著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
卡氏肺孢子蟲病
消散延遲性肺炎
藥物性肺纖維化
組織細胞增多症
衛氏並殖吸蟲病
肺泡蛋白沉著症
克雷白桿菌肺炎
激素抵抗型哮喘
急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胸骨旁疝
肺炎支原體肺炎
厭氧菌所致肺炎
醫院獲得性肺炎
塵蟎過敏性哮喘

阿司匹林誘發哮喘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類肺炎性胸腔積液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肺組織細胞增生症
急性滲出性胸膜炎
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
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支氣管肺囊腫
慢性嗜酸粒細胞性肺炎
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
特發性瀰漫性肺纖維化
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肺嗜酸細胞組織細胞增生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
特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
非特異性系統性壞死性小血管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