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acutealtitudesickness)是人體急進暴露於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病理性反應,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

基本信息

病因

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50%~75%的人可出現急性高原病,但經3~10天的習服後,症狀逐漸消失。本病的發生老年人低於青年人,女性低於男性;急性高原病的發生率與男性的體重指數呈正相關,與女性的體重指數無關,說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強。

疾病描述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急性高原病的國家。遠在公元前328年漢成帝大將軍杜欽向當時的丞相王風上書,建議不派專使去克什米爾及阿富汗等地。因為去這些地方要穿過皮山山脈(今喀喇崑崙山口)的大頭痛山和小頭痛山,會引起劇烈的頭痛、頭暈及嘔吐。這些症狀同現代急性高原病的表現一致,足見當時已對高原病有了認識。急性高原病(acutealtitudesickness)是人體急進暴露於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病理性反應,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隨著高山旅遊業及高原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平原人進入高原,這對如何積極有效地防治急性高原病提出了重要課題。目前,關於急性高原病的命名和分型,國內外基本趨於統一。根據本病的臨床症狀和病情,國際高原病專業會議將其分為輕、中和重型急性高原病。輕型(I度):雖有症狀但能正常活動,可以繼續登山;中型(Ⅱ度):有嚴重症狀,活動能力下降,不能繼續登山,需要臥床休息;重型(Ⅲ度):病情進行性發展,並出現意識模糊等嚴重症狀,需要急救並護送平原或低海拔處。

症狀體徵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1.症狀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但各作者所報告的急性高原病的症狀發生率各有

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頭痛嚴重時可能有視力障礙,但眼底檢查正常。另外,失眠,多夢,耳鳴,眩暈,精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的症狀也常發生。胃腸道的症狀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嚴重者有噁心,嘔吐,甚至腹痛。有位學者曾快速到達海拔5100m時突然下腹絞痛,腹脹並伴有壓迫感,噁心,有便意但無腹瀉;當迅速撤回到4000m時症狀逐漸消失。呼吸加深加快,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常為勞力性,若靜息時出現呼吸困難,是高原肺水腫的先兆。個別人夜間出現周期性呼吸,頻繁性驚醒。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2.體徵急性高原病無特殊體徵。通常可口唇、指趾甲床發紺。心率可速可緩,但多數作者報告,有心跳加快或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並偶爾有期前收縮。Singh檢查了1975名患有急性高山病者,發現有2/3的人心動過緩。血壓可正常,但也會出現一過性低血壓或高血壓。心尖區可聞及Ⅰ-Ⅱ級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增強或亢進。偶在一側肺部聞及局限性的乾囉音,這可能由肺血管收縮所致,但呼吸音清晰無濕性囉音。嚴重者面部及下肢水腫。

疾病病因

詢問應注意以下內容:

(1)接觸高原的狀況:是初次進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時間後重返高原,或從高原至另一更高處;

(2)發病地區的海拔高度;

(3)從進入高原到發病經歷的時間;

(4)發病有無明顯的誘因,如登高速度過急、體力活動過大、寒冷或氣候改變、飢餓、疲勞、失眠、暈車、情緒緊張、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後有無經吸氧或轉往低處(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轉史;

(6)進入高原前或發病前有無類似症狀發作。

臨床表現

由平原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海拔更高地區,在數小時或1~3天內發病。有下列表現之一或一種以上者應考慮本病:①有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胸痛、失眠、嗜睡、食慾減退、腹脹、手足發麻等症狀,經檢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評價症狀的程度主要依據頭痛及(或)嘔吐的程度(輕、中、重度),並結合其他症狀。②休息時僅表現輕度症狀,如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等,但活動後症狀特別顯著者。③有下列體徵者,如脈搏顯著增快、血壓輕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發紺,眼瞼或面部浮腫等。經吸氧,或適應1~2周,或轉入低海拔區後上述症狀或體徵明顯減輕或消失者。1.急性高原反應急性高原反應進入海拔3千米以上時,第1~2日症狀最明顯,後逐漸減輕,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數可持續存在。主要表現為頭痛、記憶與思維能力減退及失眠、多夢等。呼吸深大、頻率增加、心動過速。部分患者有發紺、血壓升高等。2.高原肺水腫高原肺水腫平原或海拔較低地區人群迅速進入高原後1~3日發病,也有晚於7~14日發病者。表現與一般肺水腫相同。有急性高原反應者如出現不斷加重的乾咳、頭痛、呼吸困難或發紺,系本病的早期表現。少數暴髮型者表現為極度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或神志恍惚,咳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兩肺滿布粗大濕囉音及哮鳴音。3.高原腦水腫高原腦水腫大多先有急性高原反應的症狀,繼而出現明顯的精神神經症狀如劇烈頭痛、精神異常、神志恍惚、頑固噁心、嘔吐,重者昏迷。腦脊液檢查僅有壓力增高。

鑑別診斷

1.急性高原反應主要與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相鑑別。流感常有咽喉痛,打噴嚏,鼻塞,流涕,發熱,頭痛,及全身肌肉痛。急性高原病一般不發熱,無上呼吸道其他症狀,無肌肉痛。此外,飲酒過量,劇烈運動,脫水可導致嚴重頭痛,噁心,嘔吐,尿少等類似急性高原病的症狀,應進行鑑別。2.高原肺水腫應與肺炎、肺栓塞、氣胸、心源性肺水腫或神經源性肺水腫等鑑別。3.高原腦水腫應與代謝或中毒腦病、腦血管意外和顱腦創傷相鑑別。

治療

1.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採取就地救治的原則。應絕對臥床休息,取斜坡臥位。2.吸氧是治療和搶救中的主要措施。病情嚴重者應高濃度加壓給氧。有條件時用高壓氧艙治療。3.降低肺動脈壓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可用氨茶鹼,加入葡萄糖液中緩慢靜注,4~6小時後可重複。或用酚妥拉明,加入葡萄糖液中緩慢靜注。4.減少肺血容量可用脫水劑或利尿劑,如20%甘露醇靜滴,或呋塞米(速尿)靜注。5.降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可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地松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或地塞米松靜注、靜滴或肌注。大劑量維生素C靜滴也可套用。6.嗎啡可用於端坐呼吸、煩躁不安,咳大量粉紅色或血色泡沫痰之危重患者。肌內或皮下注射,必要時用生理鹽水稀釋後緩慢靜注。但不宜用於呼吸功能抑制以及昏睡、昏迷者。有噁心嘔吐等反應不能耐受嗎啡,或伴有支氣管痙攣者,可用哌替啶肌注。7.為預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宜同時套用有效抗生素治療。8.其他措施。如去泡劑(乙醇或二甲基矽油)的套用,654-2肌注,硝苯地平,或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含服,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氣霧等。9.合併心力衰竭、休克、昏迷者應給予相應處理。

診斷鑑別

診斷

目前國際上對急性高原病的診斷一律用國際高原病專業會議制訂的急性高原病臨床症狀計分法(AMS-score),但國內尚未廣泛套用計分法,為便於與國際間進行交流,現將AMS-score計分法的內容簡要介紹如下:該計分法是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對每一個症狀進行自身打分(self-reported score):

1.頭痛:無頭痛0,輕度頭痛1,中度頭痛2,重度 3。

2.胃腸道症狀:無症狀 0,食慾差或噁心 1,中度噁心或嘔吐2,嚴重噁心和嘔吐3。

3.疲乏和(或)虛弱:無疲乏 0,輕微乏力或虛弱 1,中度乏力或虛弱 2,嚴重乏力或虛弱 3。

4.頭暈:無頭暈 0,輕度頭暈 1,中度頭暈 2,重度頭暈 3。

5.睡眠障礙:睡眠與平常一樣 0,睡眠不如平常 1,易驚醒,睡眠差 2,夜間不能入睡 3。

6.精神狀況改變:無任何改變 0,嗜睡/倦怠 1,抑鬱/模糊 2,昏睡/輕昏迷3,昏迷4。

7.共濟失調:無共濟失調0,能維持平衡 1,步態不穩2,步行易摔倒 3,不能站立 4。

8.周圍性水腫:無水腫 0,局部水腫 1,全身水腫 2。

根據上述自身症狀計分值,將每個人的體力活動量評價為:0活動量正常;1輕度降低;2中度降低;3嚴重降低,即臥床不起,症狀計分值>4分者可考慮為急性高原病。

鑑別

急性高原病主要與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相鑑別,流感常有咽喉痛,打噴嚏,鼻塞,流涕,發燒,頭痛,以及全身肌肉痛,急性高原病一般不發燒,無上呼吸道其他症狀,無肌肉痛,此外,飲酒過量,劇烈運動,脫水可導致嚴重頭痛,噁心,嘔吐,尿少等類似急性高原病的症狀,應進行鑑別。

治療方案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治療基本原則是早期診斷,避免發展為嚴重高原病。輕型病人無特殊治療,多數人在12~36h內獲得充分習服後,症狀自然減輕或消失。對症狀持續甚至惡化者需要酌情處理,其治療原則是:

1.休息休息是重要的治療措施,過度活動可增加氧耗量,降低血氧飽和度,加重症狀。因此,對輕型者要減少活動量,適當休息,但對中、重型病人應臥床休息。對精神緊張,心理很不穩定者,需要給予心理治療,解除顧慮和恐懼。急性高原病者可以繼續留在高原,但要密切觀察,一旦有急性高原肺水腫或腦水腫先兆出現時可考慮送回低海拔處,或就地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

2.吸氧吸氧對治療高原病很重要,但對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比預期的要小。間斷性小量吸氧有可能延緩機體高原的習服過程。故輕、中型病人原則上不宜吸氧為好,但對特別重者夜間可低流量吸氧,一般每分鐘1~2L為合適。

3.鎮靜和止痛對於精神緊張,煩躁不安,心動過速者可酌情使用鎮靜劑。一般可選地西泮(安定)5mg,口服或肌內注射。氯丙嗪(chloromazine)0.3~0.5mg口服,每天3次。但此類藥能抑制呼吸中樞,加重缺氧,故應嚴格掌握,尤其在夜間更要慎用。頭痛是最常見症狀,嚴重者可口服對乙醯氨基酚(去痛片,acetaminophen),每次1~2片,阿司匹林(aspirin)650mg,口服。噁心嘔吐者可選用普魯氯哌嗪(即胃復安,prochlorperazine)5~10mg,口服或肌內注射,異丙嗪(非那根)50mg口服或肌內注射。據現場觀察,舒必利(消嘔寧)不但能防治急性高原病的嘔吐,而且對暈船暈車者所致的嘔吐有較好的效果,它的止吐作用主要是能抑制第四腦室底的嘔吐激發區,故對噁心嘔吐較重者有顯著效果。一般用量為2.5~5mg/次,口服,1~2次/d。氨茶鹼(aminophylline)具有舒張支氣管,增加心肌收縮力,並可降低肺動脈壓,改善換氣功能,可以常規使用,劑量0.1~0.2g/次,口服,3次/d。

4.利尿劑大量的研究證實,本病的發生與體內水分瀦留有關,因而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套用利尿劑,視為防治高原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利尿劑有: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1)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是一種較強的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抑制劑。在國外,特別在美國是公認的首選藥,它的療效主要與利尿和增加肺通氣有關。通常進入紅細胞的CO2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通常與水結合成碳酸,隨後離解成氫離子和碳酸氫根。如下式:CO2 H20?H2CO3?H HCO3一。高原缺氧可刺激頸動脈體周圍化學感受器,使通氣過多,肺泡氣PCO2降低,並出現呼吸性鹼中毒,動脈血pH值上升,因而抑制呼吸中樞。乙醯唑胺能抑制碳酸酐酶,促使腎小管分泌氫離子減少,鈉和重碳酸鹽排泄增多,尿呈鹼性,產生利尿;同時血液中氫離子濃度增高,pH值下降,而產生代謝性酸中毒。因此,乙醯唑胺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將刺激周圍化學感受器,使肺通氣量增加,提高肺泡氧分壓,保持血氧飽和度。另外,由於利尿作用,能阻止體液瀦留,減少夜間ADH分泌,降低腦脊液的產生,從而有降低腦壓的作用。有些人認為乙醯唑胺主要是用於預防急性高原病,如上山前24h口服乙醯唑胺(醋氮醯胺)125~250mg,2次/的,或每24小時口服500mg。也有些作者主張上山後2~3天內連續服用。小兒劑量每天為5~10mg/kg口服。副作用較少,一般有尿量增多,輕度瞌睡,無力和感覺異常。

(2)螺內酯(安體舒通):1974年Currie等開始套用螺內酯(安體舒通)預防本病,得到良好的效果,隨後又有些人套用它治療輕型或中型急性高原病。螺內酯(安體舒通)是一種輕型利尿劑,有對抗醛固酮的作用,可減輕因缺氧引起的體液瀦留。一般上山前或到達高山後口服25mg,1~2次/d。

(3)呋塞米(速尿):早期的資料認為,呋塞米(速尿)是一種能有效預防急性高原病的藥,但它利尿作用強,易引起血液濃縮和血栓形成,故僅用於急性高原肺水腫和腦水腫的急救。

5.皮質激素很多研究者認為,缺氧引起的腦水腫是造成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病因,而皮質激素能有效地降低腦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腦間質水腫。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廣泛用於各種類型的高原病,尤其對高原腦水腫有顯效。Rocb等對28名青年人模擬4570m後,採用3個不同劑量即0.5mg、1mg和5mg,發現服用4mg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其他組,提示低濃度效果不佳。Hackett認為,每6小時口服或肌內注射4mg能有效地防治高原腦水腫的發生;而Ferrazinni建議,初次口服8mg,然後每6小時4mg。地塞米松在12h內療效最明顯,停藥後症狀即可復發,故對症狀嚴重者應連續用藥,直到症狀消失,或送回低海拔處為止。另外,有人對嚴重急性高原病者套用倍他米松,也獲得很好的效果。

6.中草藥按中醫理論,把高原病可能視為“氣”不足而造成的病症,如氣虛、血虛、氣滯、血瘀症等。根據這些理論,我國學者對中草藥的抗缺氧的有效成分及療效進行了大量的人體和動物實驗,從而篩選出不少的用於預防和治療高原病的藥物,如複方黨參,紅景天,刺五加,異葉青蘭,黃芪,茯苓,冬蟲夏草等。這些藥雖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人體對缺氧的耐力,但至今尚無一種被國際公認或已廣泛用於治療高原病的藥物。

疾病預防

1.加強對高原的適應性鍛鍊,包括登高速度的限制;在中間高度(約2000~3000m處)停留二周左右作適應性鍛鍊;進入高原後體力活動循序漸進等。

2.輔助藥物治療。對需要急速(如乘飛機)進入高原者,出發前可用複方黨參片,每次4片,2/d,或醋氮醯胺0.25,2/d,連服2d。

保健貼士

1、藥物預防:給予氨茶鹼0.1g,口服,每日2次;複方丹參滴丸 5丸,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日3次;高原寧膠囊、紅景天膠囊、高原康膠囊 可搭配服用或者單獨使用 2粒,口服,每日3次;高原安膠囊 2粒,口服,每日3次;高原寧膠囊、紅景天膠囊、高原康膠囊,3種藥物聯合使用3~5天。

2、缺氧症狀嚴重者給予吸氧治療。針對感冒、腹瀉及便秘等症狀的,增加給予相應的專科藥物治療。出現皮膚瘙癢的,給予高原護膚霜擦抹全身。口服高原安膠囊,具有清熱除濕、瀉肺利水、益氣活血作用。

常規預防

1、對剛進入的人進行高原自我防護知識的教育,要求多喝水,多休息,3天內避免高強度運動。給予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清淡飲食,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及凍傷等。

2、一般人從平原進入高原,身體及心理都需要進行一些適應性的改變。會因缺氧引起頭痛、頭暈、呼吸困難等多種臨床症候群,預防措施不得當,易出現急性高原反應,甚至進一步發展成為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其發病急、病情重、發展快。吸氧治療急性高原病,有一定效果,但氧氣的使用及供給十分不便,且單獨使用氧氣對預防高原病效果不明顯。

預後及預防

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預後:發現症狀及早處理和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延誤診斷和治療者可致死。

預防:對易感性的預測雖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尚未發現較理想的方法。筆者認為低氧通氣反應、肺阻抗微分波、肺彌散能力、最大運動後的氧飽和度的變化等,對預測高原病有一定價值。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鍊,如有條件者最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刺激與習服鍛鍊,以使機體能夠對於由平原轉到高原缺氧環境有某種程度的生理調整。目前認為除了對低氧特別易感者外,階梯式上山是預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穩妥、最安全的方法。專家建議,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後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到達高原後,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不要作重體力活動,但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溫,主張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上山前使用乙醯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複方黨參,舒必利等藥對預防和減輕急性高原病的症狀可能有效。

流行病學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急性高原病的國家。早在公元前328年對高原病就有了認識。據中國國內報告海拔2600~2880m發生率為6.1%、3050~3790m為39.9%、4050~5180m為92.9%。Monigman等在瑞士海拔3040m、3680m、4500m進行調查,其發病率分別為13%、34%和54%。1991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國際低氧與高原病專業會議上討論和制訂了急性高原病的命名、分型及診斷標準,將急性高原病分為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中國於1995年9月在西寧召開的全國高原醫學學術會上擬定為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

呼吸內科疾病

研究範圍及進展呼吸內科是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學科。它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自從人類認識疾病以來,呼吸系統疾病就一直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八十年代中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死亡的順序上排列第二。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怕的疾病吧?

淹溺
鈹中毒
膈膨出
錫塵肺
石棉肺
塵肺病
肺出血
肺栓塞
肺膿腫
大咯血
農民肺
煤塵肺
膈肌痙攣
肺血管炎
小兒哮喘
胃型哮喘
呼吸衰竭
光氣中毒
膈肌麻痹
諾卡菌病
煤工塵肺
棉屑沉著病
肺脂性肺炎
高原腦水腫
急性縱隔炎

肺隱球菌病
腎炎綜合症
滑石粉塵肺
急性肺栓塞
創傷性膈疝
急性高原病
呼吸肌疲勞
上氣道梗阻
吸入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
食管裂孔疝
肺棘球蚴病
自發性氣胸
肺毛黴菌病
二氧化氮中毒
食物誘發哮喘
肺囊性纖維化
先天性腹膜疝
肺泡微結石病
韋格納肉芽腫
結核性風濕症
肺澱粉樣變性
慢性呼吸衰竭
肺部真菌感染
原發性肺結核
獸比冀線蟲病
一氧化碳中毒
肺孢子絲菌病
多重肺部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化學液體吸入
浸潤型肺結核
葡萄球菌肺炎
肺鐵末沉著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
卡氏肺孢子蟲病
消散延遲性肺炎
藥物性肺纖維化
組織細胞增多症
衛氏並殖吸蟲病
肺泡蛋白沉著症
克雷白桿菌肺炎
激素抵抗型哮喘
急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胸骨旁疝
肺炎支原體肺炎
厭氧菌所致肺炎
醫院獲得性肺炎
塵蟎過敏性哮喘

阿司匹林誘發哮喘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類肺炎性胸腔積液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肺組織細胞增生症
急性滲出性胸膜炎
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
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支氣管肺囊腫
慢性嗜酸粒細胞性肺炎
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
特發性瀰漫性肺纖維化
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肺嗜酸細胞組織細胞增生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
特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
非特異性系統性壞死性小血管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