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

孫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名義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在中國歷史上,孫權(姬姓孫氏)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基本信息

姓氏淵源

孫姓孫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孫姓孫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逝世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之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國。

康叔逝世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期,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氏的始祖。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衛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兒子,原封於康(今河南禹州),史稱衛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原來統治的地區分封給康叔,仍然以殷的舊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都城,監管殷的余民,同時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郌氏、樊氏、飢氏、鍾葵氏賜封給他,建立衛國,康叔又稱衛康叔。康叔受封之後,很快把殷都改造成為周的方國。後來,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國交由兒子伯康管理。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公元前852~前758),名和,春秋初年衛國國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衛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聯軍攻破鎬京(今陝西長安),殺周幽王。他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亂,護衛王宜臼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被周平王賜給公爵。衛武公姬和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今河南濮陽),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制,諸侯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孫子稱公孫,玄孫(公孫之子)不能稱公孫,應以其祖父的字為氏,武仲即以父惠孫的字為姓,就是孫氏。姬姓孫氏同樣也是黃帝後裔: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

孫姓孫叔敖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國楚莊王的令尹孫叔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部),這支羋姓孫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昌意→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羋)季連→附沮→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呂臣→?→蒍賈伯嬴→蒍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

羋姓為先周時期的南方楚國的國姓。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說:“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據後人考證,羋姓族人應與北方牧羊民族有關係,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南遷後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融合而成。顓頊是黃帝之孫,根據歷史傳說,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從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約在商朝時期,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漢水流域,在與當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後,力量逐漸強大。商後期,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該部酋長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在後來分封中,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周王封為子爵,建立楚國。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以熊為姓氏。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的大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擴大,長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國的領土。西周時期,楚對西周保持相對獨立,往往叛服無定。周昭王曾兩次率師伐楚。

周夷王時,王室衰微,熊繹的後代熊渠乘機出兵攻打庸和揚粵(今揚越),至於鄂(今湖北),分其土,封長子毋康為句亶王,中子摯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周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時,楚國一度內亂。熊嚴有子四人,長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之孫熊儀為若敖(楚君無謚稱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稱為若敖氏,是後來楚國的顯族。楚蚡冒是春秋戰國初期的楚國國君,若敖的孫子。其子蔫章封邑於蔫他就以“蔫”為姓,蔫氏後來逐漸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蔫章之子蔫呂成,字步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蔫賈,字伯嬴,在楚莊王時任工正(管理王宮各類工匠之類事務的官員)。

第三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公元前1046年周國滅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史籍《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氏源於媯姓,是齊田完的後代。田完是舜的後裔。許多孫氏族譜把虞舜視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過,虞舜作為孫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傳說,並沒有可靠的世系記錄可尋,孫氏祖上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

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做周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從事制陶的百工。由於其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又因他是古代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為獎勵他的勞績和褒揚他的祖先,就把長女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媯滿逝世後諡號“胡公”,古又稱胡公滿。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承,到陳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逝世後,其弟佗殺陳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又設計殺了陳厲公,立躍為陳利公。陳利公立五個月後去世,君位傳給其弟林,是為陳莊公。陳莊公在位七年後逝世,君位又傳給其少弟杵臼,為陳宣公

陳宣公原本已立太子禦寇,後又欲立寵姬所生之子款,便於公元前672年殺掉了太子禦寇。陳厲公之子完,字敬仲,與禦寇交往甚密,因懼怕禍及自己便逃到了齊國,並改姓田,稱田完。由於他原是應該繼立的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齊桓公欲命他為卿。但田完推辭卿職,當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層官吏,齊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時,田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之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于樂安,古城在今山東省廣饒縣,並賜姓孫氏。由此看,這支媯姓孫氏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桓子),官為“上大夫”;五世孫無宇之子田書在齊國攻打莒國的戰鬥中立了戰功,被齊景公封至樂安並賜姓孫氏。媯姓孫氏遠古始祖虞舜,系黃帝後裔: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閼父→胡公滿(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鮑→厲公佗→公子完(後逃往齊國)→山巨孟夷→泯孟莊→文子須無→桓子無宇→田書(賜姓孫)。

孫姓比干摘心處

第四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叔父比干,屬於以避亂改姓為氏。

比干是殷商末期紂王叔父,官至少師。商朝末期朝綱混亂,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第五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孫氏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氏行列之中。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是為南方孫氏的一大支派。孫河,官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潛山)。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十分喜愛他,便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著作《螢火賦》傳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揚州)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荀子荀子

第六個淵源:源於變姓,出自春秋戰國荀子後裔在西漢為避漢宣帝名諱改為孫氏,屬於因謚改姓為氏。

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況,又稱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戰國策》、《韓非子》、《漢書》、《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均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

山東《鄆城縣誌》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孫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第七個淵源: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據《漢書》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夏侯嬰(公元前?~前172年),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隨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氏,其中有些孫氏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氏。

唐朝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為複姓,象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的複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複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這些家族於是成為孫氏族的又一龐大來源。除以上帶孫的複姓改為孫氏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過程中,亦大都改為單字“孫”姓。

清朝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

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清順治、清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

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氏。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人中的高麗姓孫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

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為孫氏。

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是傣族人。

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氏。

得姓始祖孫書

春秋時,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陳國君主陳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在任陳國大夫時同太子禦寇很要好,禦寇被殺後,他怕受株連而逃到齊國。到齊國後,陳完不願再用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改成田姓(古時田和陳讀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無宇有二子,小兒子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廣饒),並賜他孫氏。孫書就成為孫氏始祖。

各支始祖

孫應德:應德公至五派世系:一派始祖:孫應德,字千七,號臘湖,元元統二年甲戌六月初五寅時生,明永樂七年己丑十一月二十九子時沒,壽七十六歲,葬臘湖嶺窟塘黃荊山壬山丙向有碑,詳註圖記。元配:周氏,元至正二年丙子十二月二十四亥時生,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十月初三卯時沒,壽八十九歲葬臘湖嶺,兆福山良山坤向有碑詳註圖記。生子一:孫仲詳。是為益陽臘湖孫氏始祖。

遷徙分布

孫姓孫武

孫氏的發源地主要有兩支,一為河南濮陽,二為山東博興

1.秦、漢以前:

孫氏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一直活躍在河南山東一帶。

春秋戰國初期,姬姓孫氏一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一國。孫氏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期,孫氏在衛國失寵,開始北遷晉國。發源在山東的媯姓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富陽縣,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

姬姓孫氏在秦漢以前的幾百年間主要是繁衍播遷於河南省境,其後則主要繁衍於今東南沿海地區。媯姓的孫氏早期則主要集中於山東境內繁衍,這一支孫氏之所以顯赫,主要是得力於兵家之聖的孫武,故後來孫氏人家便以“樂安”為堂號,後因齊國內亂,孫氏子孫便首次南遷於江蘇、浙江一帶。這一支繁衍樂安的孫氏,後成為了孫氏主要播衍於我國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蘇一帶的主要來源。

秦漢之際,已有孫氏不斷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帶的孫氏繁衍最為繁榮,形成了孫氏歷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時江南的浙江富春(今浙江富陽)一帶的孫氏也已形成當地望族。他們都源於孫武之後。

孫姓孫堅

2.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秦漢以後,媯姓孫氏成了全國孫氏的主力,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

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一批孫氏名家大族。因北方連年戰亂,孫氏族人第一次大舉南遷,使孫氏的分布更加廣泛。

孫氏的第一次南遷:東漢末年,由於北方戰亂,中原河淮地帶的世族和民眾紛紛舉家南遷,孫吳凌家組織流民屯田開荒,江南世族也納流民於自己的莊園內,孫氏氏族跟富春孫氏是同宗,自然會隨著南遷的民眾南下,尋找安身之地。

孫氏的第二次南遷始於永嘉年間。西晉末年,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尚未完全止息,內遷各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集團,也乘機起兵建立割據政權,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地盤的血腥廝殺,北方陷入空前的災難,即永嘉之亂。大批北民被迫離開故土,逃亡異鄉形成歷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孫氏族人也隨著南遷的大軍渡江南下避亂,如中都割、氏舉家移居江左,至孫盛時定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東莞孫謙僑居歷陽(今安徽和縣)。

3.隋、唐至宋、元、明、清時期:

⑴.四川:

唐朝後期,黃巢起義,中原百姓四處逃難,其時孫氏家族有不少遷入四川的,如唐朝大散文家孫樵。孫樵,字可之,一作隱之,關東人。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詔赴岐隴行在,遷職方郎中、上柱國,賜緋魚袋。後因唐末戰亂而舉家避住四川遂州。

⑵.廣西:

廣西孫氏多尊宋朝的孫沔為先祖,孫沔,世籍山東青州府樂安郡白馬縣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撫史,曾隨狄青入廣西平儂智高叛亂,愛其山水,遂定居廣西,子孫繁衍,遂成廣西大姓之一。

孫姓孫權

⑶.上海:

《婁邑楓涇樂安孫氏支譜》尊明朝孫太和為本支始祖。孫太和為新安休寧始祖孫萬登之後裔,明萬曆年間,由新安休寧(今安徽休寧)遷婁邑(今上海松江),遂為婁邑孫氏始祖。子孫主要散布松江上海市區。上海一帶,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歷史上出現的孫氏名人較多。五代有孫漢英家族,明朝有孫元化家族。五代宋時就出了孫漢英家族,孫漢英為吳越國崑山鎮防遏使,家居練祁(今浙江嘉定),兒子孫稱為通議大夫,孫子孫載為北宋朝議大夫,孫臨為大理寺評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中進土的孫岳,是當地孫氏最早的進士及第者。據史籍記載,孫載一生曾舉薦百餘人為官,其侄、子卻大多為布衣、小吏。元朝有孫道明,號清隱居士,博學好古,書房稱映雪齋,藏書萬卷。明朝嘉定出了孫元化家族,孫元化為一代儒將,其祖父孫抬是明給事中孫浚的後裔,居江東高橋鎮(今上海浦東),有子三人。父親孫繼統,致力於詩作,不願為官,後遷居嘉定。孫元化累官登萊巡撫;於遼東鎮守有功,後因兵變而被枉殺。有三子:孫和鼎、孫和斗、孫和京。孫和斗,屢次謝絕父親部屬的舉薦,不願為官,潛心整理父親的文稿,編成《水一方人集》。孫和京,犧牲在嘉定抗清的戰役中。孫子孫致彌,清康熙年間任出使朝鮮副使,後為大型類書《佩文韻府》總纂。後裔孫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孫寶仁,著《杖左堂自娛集》等,後自嘉定遷居月浦。

⑷.山西:

《解梁孫氏族譜》中說其支派始祖由宋朝時遷居於解梁(今山西臨猗)。《代州孫氏家乘》記載的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遷居山西,其始遷祖孫成受在洪武年間命為振武衛百戶,由河南光山祖籍地遷居山西代州,後遂安家於此,自後子孫繁衍,被尊為遷代始祖。

⑸.海南:

宋、元時遷移而來的,其來源地主要是從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區。《崖縣孫氏族譜》記載,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在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先祖任官瓊山而來海南定居,經曆元朝、明朝,後裔繁衍為四支,分遷島內各地,其中一支即遷居今三亞的崖縣。海南孫氏主要聚居於黃流、梅東諸地。

⑹.台灣省:

早在三國時期孫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孫權曾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浮海遠航至夷洲(今台灣省),這是大陸人民首次大規模到達台灣省。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為生計所迫,紛紛渡海到台灣省謀生,孫氏移居台灣省也在此一時期。《台灣省通志》說,早期移居台灣省的孫氏有二十二起,如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廣東鎮平縣(今廣東蕉嶺)孫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陸豐人(今廣東陸豐)孫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陽人(今廣東潮安)孫為發移居苗栗通霄;潮陽人(今廣東潮陽)孫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陽人(今廣東揭陽)孫永帝移居台南白河。福建同安人(今福建同安)孫和定居淡水;孫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孫開移居永和秀朗;孫潤移居新莊後遷北投;孫善抄移居今台北市東圓街;孫富挑移居新莊;孫賢生移居雲林新港;孫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義溪口;孫海移居台南鹽水;孫游壽移居今台南市;孫經移居苗栗苑裡。龍溪人(今福建漳州)孫瑞敏移居彰化,後遷台中大肚;孫水移居台南麻豆;孫定宗移居台南市。安溪人(今福建安溪)孫玉尊移居新竹市。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鎮平縣人孫永科移居苗栗三義;安溪人孫神福移居台中梧棲。

明、清以來,特別是近現代,孫氏成員更有大批人員遷入,使台灣省成為今日孫氏人口分布較多的地區。1954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灣省姓氏進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台灣省當時八十三萬戶居民、七百三十七種姓氏之中,孫氏有三千二百八十餘戶,居第五十位。在台北、宜蘭、新竹、嘉義等十二縣中,以嘉義為最多,有六百戶,台南次之,為三百二十戶。其他較多的地區還有:台北二百八十戶,新竹二百五十戶,苗栗一百九十戶,彰化一百七十戶。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六市中,以基隆為最多,有三百一十戶,台南次之,為三百戶,其他依次為台北二百三十戶、台中二百戶、高雄一百三十戶、陽明山七十戶。

孫姓孫登

4.移居海外:

⑴.東渡日本: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漢人就開始移居日本。孫氏人物從什麼時候開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遲不晚於南北朝時期。日本弘仁六年(公元815年),朝廷下令仿唐朝《氏族志》體裁編纂《新撰姓氏錄》,其中記載:身俠村主一族“出於吳孫權男高”。孫權長子孫登,字子高,其後裔輾轉東徙,在日本改姓身俠。身俠,一作“牟佐”,是大和國高市郡的地名,孫登後裔移居日本後,取地名為姓。見於日本史籍的有身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俠村主青為雄略天皇時人,從其中國式的單名“青”字推測,當是孫登一族中早期東渡的移民。因他會說吳語,又善文筆,所以多次出使吳地,在日本與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朝,有商人孫忠者僑居日本數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國土之後的三十年中,曾先後十五次赴日,僑居時間累計達九年多,約占其三十餘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孫中山“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

⑵.北上朝鮮:

早在周武王伐紂滅商之時,殷王族箕子就率眾五千人去朝鮮,這也是中國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漢魏以來的各個時期,隨著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交往的日益頻繁,大批華人渡過鴨綠江,到朝鮮開拓基業。

⑶.移居東南亞:

中國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則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這一歷史時期。如今東南亞華僑已達兩千多萬,其中尤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為最多,占我國三千餘萬華僑總數的80%以上。

⑷.移居歐洲:

華人移居歐洲的歷史尚不過百年,但僑居歐洲的已達一百餘萬人,分布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⑸.開發美洲:

我國在明、清之際,已有一些中國商人、工匠、水手、僕役等沿著當時開闢的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之間的太平洋貿易航線,到達墨西哥和秘魯僑居經商或做工。中國人大批量到達美洲,則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西方侵略者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掠販去的契約華工,另有一部分是為生活所迫,或為躲避戰亂而到海外謀生的。這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孫氏族人。

5.現代分布:

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都有孫氏人口分布。其中以東北三省、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為多。

郡望堂號

孫姓福興孫氏支祠

1.郡望:

汲 郡

西晉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陳留郡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太原府

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樂安郡

東漢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高苑鎮),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博興市高青縣、桓台縣、廣饒縣、壽光縣等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改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東博興)。南北朝時期移治到千乘(今山東廣饒),隋朝初期廢郡改東安縣(今浙江富春)。

東莞郡

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公元185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為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置於唐朝,後世所稱“東莞”皆指廣東沿海的東莞。

吳 郡

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隋朝滅陳國後,改吳州為蘇州,吳地始有蘇州之稱。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區)。

富春郡:

秦朝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為富舂。宋復為富陽。轄區在今浙江省富陽市。

2.堂號:

東莞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江東堂:以望立堂。

安慶堂:以望立堂。

樂安堂:因為田書伐莒有功,被封于樂安。

平治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十三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他帶兵西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晉朝時候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裡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

家譜文獻

孫姓永和孫氏宗祠

孫氏家譜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以及江蘇、山東、山西、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的圖書館內均有收藏。另外陸允昌先生主編的《中國孫氏世系源流》一書中有幾百部孫氏宗譜目錄,並有始遷祖的遷徙的過程等介紹,需要者可索查。

1.孫叔敖碑

立於公元十六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

《三國會要》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籍上見其名而已。

2.介紹: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十五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氏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孫氏族譜總數四百種左右,其出地以江、浙、皖、閩四省之家譜為多。

山東鄄城《孫氏族譜》發現於山東鄄城紅船鎮孫老家村,該譜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部奉孫臏為家族先祖的孫氏家譜。修纂於清光緒年間,現有部分殘缺。它奉孫臏為家族始祖,完整記載了孫臏至清朝六十五世孫的繁衍、遷徙及分布狀況;它還明確記載孫臏原名叫孫伯靈,受臏刑後改名為孫臏。

江西《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譜。修撰於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記載了孫中山的先祖孫(言利)生平事跡及孫氏家族繁衍、遷徙、分布等情況。你知道嗎,孫中山先生的祖先是從福建龍巖蓮花村遷移到廣州番禺……

廣東中壩《孫氏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近代家世的家譜。卷首載有清雍正十年(公元1730年)孫繼周所作譜序,詳細記述了孫氏的遷徙過程,記載人物世系與《寧都孫氏族譜》記載人物世系完全銜接。

孫氏家譜中的“凡例”部分一般是闡明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譜論”則是收錄古人關於家譜修撰的意義和作用的言論;“圖像”即繪製的祖先畫像;“思榮錄”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贈送的能夠光耀家族門面的各種文字材料,如賜字、御製諡文、碑文等;“源流考”是對家族血統源流的考證;“族規家法”是宗族自己制定的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規。 

字輩排行

湖北《樂安孫氏宗譜》記載字輩譜完整,至今仍用:“宗敦一本傳家法學從師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賢嗣定應萬世長遵札樂道根基固先哲德澤力弘揚才華卓著時為用信義仁廉樹綱常”。

靖安義門孫氏為孫鍾後裔。該族曾在清朝累世十五代同居,清朝政府曾題“義門孫氏”匾額予以表彰。時至今日,“義門孫氏”四字仍刻嵌在孫氏族人的祠堂,常出現在孫氏族人的日用器物,如扁擔、籮筐上。其字輩譜為:“必學志方宏啟傳責協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長綿各睦高同氣光輝粉厚賢克佳宜有才萌卜桂蘭蓮”。

楹聯典故

孫臏孫臏

1.宗祠三言通用聯:

兵家祖;循吏宗。上聯典指春秋齊國孫武。下聯典指春秋楚國孫叔敖

2.宗祠四言通用聯:

閉門聯榻;漱石枕流

上聯典自清朝時期的孫錤不事舉業,與其弟構古棠書屋,閉門聯榻,談古論今。下聯典自晉朝時期的孫楚隱居,謂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厲其齒。

名高吳鏡;威振齊邦。上聯典自春秋末期的孫武,用於吳。下聯典自戰國時期的孫臏用於齊。

江東立國;冀北空群

上聯典自東漢朝時期的孫權繼承兄業,稱帝於武昌,國號吳。下聯典自春秋秦人孫陽,即伯樂,善相馬,唐朝時期的韓愈文有“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映雪世澤;兵書家聲

上聯典自晉朝時期的孫康映雪夜讀。下聯典自春秋時期齊國的孫武著《孫子兵法》。

讀書雪夜;作賦天台

上聯典自晉朝時期的孫康映雪夜讀。下聯典自晉朝時期的孫綽作《天台山賦》,有“擲地作金石聲”之謂。

望出太原;芳傳虞坂

全聯典自春秋時期的孫陽,即伯樂。孫陽過虞坂,有騏驥伏鹽車下,見陽而長鳴。陽下車泣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聞於天。

鼓琴長嘯;講學卻征

上聯典出晉朝時期的孫登,傳能長嘯作鳳凰聲。下聯典自明朝時期的孫奇逢,避亂入山,前後十一次拒徵聘。

蜀宮才捷;吳嶺仙成

上聯典自三國蜀主劉備孫夫人才捷剛猛。下聯典自五代時期的孫奚之女寒華,修行成仙而去。

傾資賞士;負土培城

上聯典自宋孫益,性忠勇,傾資賞士,能得人死力。下聯典自後魏時期的孫道溫攜妻趙氏共城中婦女負土培城,以禦敵犯。

兵家之祖;循吏之宗

上聯典出春秋末兵家孫武,字長卿,齊國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其戰爭思想具有豐富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最傑出的兵書,被認為是“兵家之祖”。下聯典出春秋時楚國期思人孫叔敖,官令尹,邲之戰中,輔佐楚莊王指揮楚軍,大敗晉兵。曾興修水利工程;為相三個月,吏無奸邪,盜賊不起。《史記?循吏列傳》把他列為第一位。“循使”,謂遵禮守法的官吏。

3.宗祠六言通用聯:

三孫威振華夏;兩賦名留神州

上聯典指三國東吳孫堅孫策孫權三父子。下聯典指東晉朝時期的著名女文學家孫瓊,有《悼恨賦》、《箜篌賦》。

4.宗祠七言通用聯:

字詞曲雅饒西漢;賢士高風冠北周

上聯典出宋朝時期的翰林學士孫洙,文詞典麗,有西漢風。下聯典出明朝賢士孫賈

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全聯典用孫中山自題聯。

兵法卓絕傳後世;藥方回春救蒼生

上聯典指《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下聯典出隋唐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後人尊為“藥王”。

逸仙壯舉搏辛亥;武略運籌定東吳。上聯典指孫中山。下聯典指孫堅孫策孫權三父子。

源遠流長樂安郡;根深實茂富春江

上聯典出孫氏郡望樂安郡。下聯典出漢末至三國時期的富春人孫堅及其子孫策孫權。孫堅,字文台,漢末曾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後任長沙太守,與袁術聯合攻董卓,進軍至洛陽,初平年間擊劉表時戰死。孫策,字伯符,少年時住壽春,結交江淮間士族。其父孫堅逝世後,他收殘部千餘人,依附袁術,興平年間,渡江削平當持割據勢力,據有吳、會稽等五郡,自任會稽太守。後依靠周瑜、張昭等士族,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曹操封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姓孫姓

5.宗祠八言以上通用聯:

勾深索微,振紛埋廢;破疑儆怒,節憂平矜。全聯典用孫中山自題聯。

寒國春回,誰復讀書映雪;舞雩日暖,何妨歸詠吟風

全聯典指晉朝時期的孫康秩事。聯指孫康聰明而好學,家貧而無油點燈,常在冬季里映雪讀書,後官至御史大夫。“舞雩”,古時求雨祭祀時的樂舞,也指舞雩之處,《論語·先進》曾皙說:“暮春三月,穿著春裝,我與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雪雩強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

正色持衡,良史傳名於晉室;奇才搜藻,金聲播譽於天台

上聯典指東晉朝時期的孫盛,字安國,歷官佐著作郎、長沙太守、秘書監、給事中。博學善言名理,勤奮讀書,手不釋卷。著《魏氏春秋》、《晉陽秋》,世稱良史,當權的大司馬桓溫讀後,大為發怒。孫盛的兒子們在他面前哭泣,要他為全家百口人考慮,改一改所寫史書,但他堅決不從。“持衡”,謂用秤稱物,比喻評價人公平而不偏倚。下聯典指東晉朝時期的孫綽,字興公,太原中都人,居會稽,官至廷尉卿,領著作。博學而愛隱居,以文才著稱,作詩宣揚玄學,是玄言詩的代表作家;又能寫賦,曾作《游天台山賦》,給朋友范榮期看,說“先生請往地上扔一下,會有金石聲。”

十三篇用兵如神,有文經必有武備;千金方活人無算,能治國亦能齊家

此聯採用安徽省蕪湖縣白馬山孫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春秋末期的兵家孫武。下聯典出唐朝醫學家孫思邈,京兆華原人。少年時因病而學醫,對醫學有較深研究,並廣涉經史百家學術,兼通佛典。總結了唐朝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收集方藥、針灸等內容,著《千金藥方》、《千金翼方》。提倡醫德,重視婦女、兒章疾病;創立髒病、腑病分類系統;對預防、養生、食療、針灸、藥物學及臨床各科疾病診療有較大貢獻。

法效鬼谷,賦著天台,乃武乃文,垂芳徽於不朽;源溯贛江,派分湘水,在茲在彼,將怵惕以同深

此聯採用湖南省單家井孫氏宗祠聯。上聯典出孫臏孫綽;下聯典出本支孫氏的來源和遷徙。孫臏,戰國時兵家,齊國阿人,孫武的後代。曾與龐涓是時向鬼谷子學習兵法,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他到魏,處以臏刑(剔去膝蓋骨)。後來,齊國使者秘密把他帶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設計先後在桂陵、馬陵大敗魏軍。強調作戰要具體分析敵對我雙方條件,做到“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著有《孫臏兵法》。“怵惕”,謂警戒、恐懼。

本富春以溯源,邦之彥、國之佐、學之賢,稱名自昔,願子孫共勵箕裘遠紹;由青山而分派,秀者士、朴者農、顯者宦,聚族於斯,在祖宗鹹欣享祀無疆

此聯採用江西省萬載縣田心孫氏宗祠聯。

6.典故、趣事:

減灶:公元前342年,魏國的太子申和大將龐涓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攻打韓國,韓國決定向齊國求救。齊國答應了韓國的請求,於是任命田忌為大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領兵五萬前去攻魏救韓。魏將寵涓與孫臏師出同門,知道自己不是孫臏的對手,趕緊下令從韓國撤回軍隊。而齊軍早已悄悄地向魏國的都城大梁進發,為了麻痹敵人,孫臏向大將田忌獻計說,魏國自認為強悍勇猛,天下無敵,一向不把我們齊軍放在眼裡,我們可以將計就計,兵書上常說,用百里速度急行軍去追趕敵人,就會使部隊前後無法接應,我軍已深入魏國境內,可以用減灶之計來迷惑敵人,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田忌認為孫臏說得有道理,於是採用了這一計策。龐涓率領的大軍從攻打韓國的路上趕回魏國,一直跟在齊軍的身後,第一天見齊軍的軍隊有十萬的爐灶;第二天爐灶減為五萬人的;第三天只剩下三萬人的。龐涓得知此事後很高興,他認為齊軍膽小怕事,就丟下步兵,親自率領一部分輕裝精兵,直撲馬陵。馬陵地區道路狹窄,地形險要,孫臏早已在此設下埋伏,龐涓率領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一點防備都沒有,最後被齊軍打得落花流水,龐涓被迫拔劍自殺。後來,人們用這個典故表示示弱欺敵。唐朝李世民的《經破薛舉戰地》里就用了這個典故:“沉沙無幫跡,減灶有殘痕。”

中山裝的由來: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中山裝的創始人。1923年,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協助孫中山先生創製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省台山人,原在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面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黃隆生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曾請他幫同規劃和負責縫製,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當孫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

歷史名人

孫姓孫中山

孫陽:(生卒年待考),字伯樂,秦國人。著名相馬大師。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氏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因以善相馬聞名。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善用。

孫叔敖:(公元前630~?年),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著名穿求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孫叔敖少以聰明仁厚著稱。其父蔫賈官至工正後被權勢所殺,孫叔敖率全家避難遷至期思(今河南淮濱)隱居,後在楚王親信虞丘子的推薦下,出來輔助楚莊王。楚莊王因得孫叔敖輔助,國力大增,後打敗晉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為一代名相。孫叔敖後人為了紀念一代賢相,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就以孫為姓,從而先秦時期的寢丘一帶又出現一支孫氏族人。這支羋姓孫氏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孫叔敖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

孫武:(公元前535~?年),字長卿,樂安人(今山東廣饒)。著名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武套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法》,成為當時乃至今後對政治、戰爭、經濟具有強烈指導意義的兵學盛典。孫武也就是孫子,後人又尊稱孫武子。孫武之所以被後人所稱道,最主要的還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聖典《孫子兵法》,雖然只有五千字,但卻包含了豐富的軍事思想,這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的軍事家。孫武的軍事理論不僅對現在的軍事方面有重要影響,日本還將他的兵法用到了商業方面,美國在1990年還用其來指揮高科技的現代化戰爭“海灣戰爭”。所以,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是當之無愧的。

孫臏:(生卒年待考),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阿、鄄一帶人(今山東陽穀、鄄城),著名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於齊國阿(今山東陽穀)、鄄(今山東鄄城)一帶,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著有《孫臏兵法》。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注,反映了孫臏的全部軍事思想。他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

孫堅:(公元155~192年),字文台,孫權之父。吳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陽)。東漢末期長沙太守。

孫炎:(生卒年待考),字叔然,樂安人(今山東博興),孫武的第二十代孫,著名三國時期魏國經學家、訓詁家。孫炎是鄭玄的弟子,人稱東州大儒。司馬氏奪取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曾徵聘孫炎為秘書監,孫炎堅辭不受。當時經學家王肅不贊成鄭玄的學術觀點,著有《聖證論》來譏難鄭玄。孫炎奮起反駁,維護鄭玄學說。所著有《周易春秋例》,並為《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等書作注。另著《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反切從此盛行。

孫愐:(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音韻學家。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任陳州司馬。曾撰《唐韻》五卷,增訂陸法言《切韻》的韻部,並為其增字加注。

孫楚:(公元218~293年),字子荊,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著名西晉文學家。

孫康:(生卒年待考),著名西晉文學家,御史大夫。成語典故“映雪夜讀”之主人公。

孫綽:(公元314~371年),字興公。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著名東晉文學家。著有《孫廷尉集》,原書今已佚傳。張溥所著的《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輯本。

孫盛:(公元320~391年),字安國,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著名東晉史學家、無神論者。孫盛一生著作極多,達數千篇,內容包括有詩、賦、論難的文章,以及醫學、卜筮、易象方面的著述,還有史學巨著《魏氏春秋》二十卷,《晉陽秋》三十二卷。孫盛在哲學上是無神論者,他堅持唯物主義形神惟一論,極力反對當時盛極一時的圖讖迷信風潮。孫盛長於辯論。據史籍《晉書·孫盛傳》和《世說新語》載,當時最擅長辯論的人是殷浩,與其抗論者,惟有孫盛而已。

孫思邈孫思邈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華原人。著名唐朝中醫學家。孫思邈生於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人們把他當做神仙一般,尊稱為“藥王”。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內容極為豐富。《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書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輔相濟,羽翼雙飛的意思。此書共三十卷,其中收錄了唐朝以前本草書中所未有的藥物,補充了很多方劑和治療方法。首載藥物八百餘種。這兩部書,合稱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醫藥資料,是唐朝以前醫藥成就的系統總結,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類書,對學習、研究我國傳統醫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宋朝郭思高度評價《千金方》,說:“世皆知此書為醫經之寶”。清朝醫學家徐大椿也認為該書“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醫學源流論》)。這書不僅在國內受歡迎,而且還影響到國外。公元608年日本來中國學醫的醫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帶回日本,對日本的漢醫影響深遠。

孫過庭:(公元648~703年),字虔禮,一說名虔禮,字過庭,吳郡人(今浙江富陽)。著名唐朝書法家。

孫位:(生卒年待考),傳說遇異人而改名遇,一作異,號會稽山人,原籍會稽人(今浙江紹興)。著名唐朝畫家。孫位擅畫人物、松石、墨竹及佛道,尤以畫水著名。筆力雄壯,不以著色為上。傳世作品有《高逸圖》。

孫方諫:(公元893~954年),初名方簡,中山人(今河北唐縣),一說莫州清苑人(今河北清苑)。著名五代後周將領。

孫光憲:(公元900~68年),字孟文,號葆光子,貴平人(今四川仁壽)。著名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北宋詩人。孫光憲家世業農,至孫光憲,獨讀書好學。孫光憲家中聚書數千卷,校勘抄寫,至老不輟,唐時為陵州判官,有政聲。孫光憲後來歸附北宋王朝,官至黃州刺史。其詞大部分收入《花間集》,風格不同於該集中多數作品的浮艷綺靡。並撰有筆記《北夢瑣言》。

孫 僅:(公元969~1047年),字鄰幾,蔡州汝陽人(今河南汝南)。著名北宋大臣、學者。

孫暨:(生卒年待考),汝州人(今河南汝南)。著名宋朝大臣。

孫恩:(公元?~402年),字靈秀,原籍琅琊(今山東臨沂),後移居會稽(今浙江紹興)。著名東晉農民起義軍首領、道教名士。

孫奭:(公元962~1033年),字宗古,博川博平人(今山東茌平博平城),後徙居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著名北宋經學家。

孫復:(公元992~1057年),字明復,號富春,晉州平陽人(今山西臨汾)。著名北宋學者。孫復生於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是程朱理學的前驅人物。他與胡璦、石介三人,合稱為“宋初三先生”,是宋朝理學的先行者。雖然他們的學術活動被認為“開伊洛之先”,但當時三個人還處在理學的開創時代,並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理論。儘管如此,孫復同胡璦、石介,以理學先驅者的學術地位與影響,受到理學思想奠基者程顥、程頤和朱熹的推崇,在理學史、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孫承宗:(公元1563~今),號惴陽,保定高陽人,著名明朝大臣。著有《高陽集》傳世。

孫傳庭:(公元1593~1643年),字伯雅,一字白谷,州振武衛人(今山西代縣)。著名明朝重臣。著有《白谷集》傳世。

孫存:(公元1491~1547年),明滁州人,字性甫,號豐山。著名明朝法學家。正德九年進士。授禮部主畫,仕至河南布政使。精於吏治,嘗取律之全文,以《大誥》,《會典》等與律有關者次之,附以條例,諸家註解及案例,輯為一書,名《大明律讀法》。工書法。有《嶽麓書院圖志》,《豐山集》。

孫存周:(公元1893~1963年),字煥文,號二可,河北完縣任家疃人。著名近代武學大師。

孫雲球:(公元1662~1735年),字文玉,一字泗濱,江蘇吳江人。著名明清之際光學儀器製造家。

孫奇逢:(公元1584~1675年),字啟泰,一字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人(今河北容城)。著名明清之際學者。萬曆舉人。明亡隱居不仕,與黃宗羲、李顒並稱三大儒。力主“學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初宗陸(九淵)王(守仁),晚傾慕朱熹理學,終於成為兩派的調和論者。提倡不拘門戶,重深造自得。著作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四書近旨》、《夏峰先生集》等著作。

孫嘉淦:(公元1683~1753年),字錫公,太原府興縣人(今山西興縣)。著名清朝直隸總督。孫嘉淦是雍乾兩朝要員,歷辦學政、鹽務、河工等要差,官至工、刑二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史載他居官自戒八約: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於無名,事止於能去,言刪其無用,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

孫星衍:(公元1753~1818年),字伯淵,—字淵如,號季逑,江蘇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學者、書法家、校勘學家、駢文家。

孫詒讓:(公元1848~1908年),字仲容,號籀,浙江瑞安人。著名清朝經學家、文字訓詁學家。

孫原湘:(公元1760~1829年),字子瀟,又字長真,號心青,昭文人(今江蘇常熟)。著名清朝詩人。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進士,授編修,充武英殿協修,鏇返里。先後主持過玉山、毓文、紫琅、婁東、游文等書院。擅詩詞,主張“性靈說”,又工駢散,兼善書法。詩文與同時期王曇、舒位鼎足,時稱“三君”。有《天真閣集》。

孫程:(公元?~132年),字稚卿,涿邵新城人(今河北徐水)。著名東漢宦官。孫程在漢安帝時為中黃門。漢安帝逝世後,他與中黃門王康等十八人首謀擁立濟陰王稱帝(即漢順帝),誅滅外戚閻顯,封浮陽侯,加官騎都尉。官至奉車都尉。逝世後諡號“剛侯”。

孫過庭:(公元648~703年),字虔禮,其籍貫一說陳留人(今河南開封);一說富陽人(今杭州西南部)。一般均稱富陽人,他自稱吳郡人(今江蘇蘇州)。著名唐朝書法家。

孫可望:(公元?~1660年),又名孫朝宗,本名可旺,小名旺兒,陝西延長人(一說陝西米脂人)。著名明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首領。

孫慎行:(公元1565~1636年),字聞斯,武進人。著名明朝東林黨人、政治家。

孫元化:(公元1582~1632年),字初陽,一字火東,生於高橋何家弄(今上海川沙縣),後遷居浙江嘉定城中。著名明朝火炮專家。

孫姓孫氏家族

孫眉:(公元1854~1915年),字德彰,號壽屏,孫中山兄長,廣東中山翠亨村人。著名近代實業家。

孫諫聲:(公元1883~1911年),山東諸城人。近代民主革命先驅。

孫毓筠:(公元1872~1924年),字少侯,大學士孫家鼐之孫,安徽壽州人(今安徽壽縣)。著名民國初年復辟派代表。

孫寶琦:(公元1867~1931年),字幕韓。浙江杭州人。著名清末民國初外交家。

孫 科:(公元1891~1973年),字哲生,孫中山之子,廣東香山人(今廣東中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行政院院長。

孫 毅:(公元1904~2003年),河北大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孫繼先:(公元1911~1990年),山東曹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孫權:(公元182~252年),字仲謀,孫堅之子,吳郡富春人(今浙江杭州富陽)。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在位時間從公元229~252年為期二十二年,終年七十一歲。

孫亮:(公元243~?),吳會稽王,孫權幼子,公元250年立為太子,公元252年即位時才十歲,在位時間從公元252~258年為期六年,十六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孫休:(公元?~264年),吳景帝,在位時間從公元258~264年為期七年,終年?歲。

孫皓:(公元242~283年),字元宗,又名彭祖,孫權之孫,吳國末帝,在位時間從公元264~280年為期十六年,終年四十二歲。

孫中山:(公元1866~1925年),幼名象,原名文,字載之,字德明,號日新,簡署載,又號逸仙,在日本期間自稱中山樵,章士釗首以孫中山相稱,後人因此尊稱中山先生,孫中山的名號從此也就流傳開來。廣東香山人(今廣東中山,祖籍河南陳留郡,先籍福建龍巖蓮花村,客家人)。偉大的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先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氏祖先文王

孫氏祖先文王 歷代事跡輝煌

孫姓在歷史上,一直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姓氏,歷代的偉人名士輩出。

這個著名的姓氏,根據《姓纂》的記載,其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周朝是一個實行封建制度的社會,周文王的第8個兒子康叔,就被封於衛。傳到衛武公的時候,武公的兒子惠孫做了衛國的上卿,惠孫的這一支,主拿孫字當作了他們的姓氏。當時的衛國,就是現在山西太原一帶。《姓纂》的這一段考據,已被後世所共認——孫姓的祖先可以遠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不過,到了漢唐之際,卻又有人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說法:

《唐宰相世系表》寫道:“又出畢姓,孫叔敖後,又齊陳無宇之子書,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食采于樂安,子孫因亂奔吳,孫武為吳將,其後也。”

《漢孫根碑》說:“先出自殷比干。”

《漢書》:“夏侯嬰為滕令奉軍,號滕公,其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公主,故公子孫又為孫氏。”

《漢書》:“荀卿避漢宣帝諱改孫氏。”

以上的這些說法,說明了三點:

第一,孫氏姓源,後世仍不敢真正確定,所以才有源於比干,孫叔敖等不同的說法。

第二,由於各種因素,或因功賜姓、或隨外家改姓,或避帝諱,曾有多人放棄原來的姓氏,改以孫為姓,而使孫姓日益增多。

第三,現在姓孫的人,有一部分在血緣上很可能是陳、荀、夏、侯等姓的後代。

歷來對於孫氏姓源的考據,既然是如此的眾說紛紜,現在孫姓之人想要追溯血緣上的正確出處,也就較為費事了。

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姓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孫陽這個名稱,大家也許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伯樂”,大家一定熟悉萬分了。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相馬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兩個字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之明了。

其次,便是鼎鼎大名,被全世界軍事學家奉為軍學泰斗的孫武了,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一直到今天,都被奉為軍事上的最高法則。孫武的後代,也出了一位以兵法見長的著名人物——孫臏。

翻開《尚友錄》上歷代孫姓名人的事跡,卻沒有一位是可以比得上孫中山先生的,他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每一個中國人都深銘五內。大家都公認他的豐功偉績,在中國過去的歷史中,無人能及。孫姓人的傑出與卓越,真是在他的身上登峰造極了。

孫氏宗祠

位於廣東東莞市長安鎮上沙村,始建於明氏中葉,清同治初年,香山(中山市)左步頭宗親贊助增建了宗祠,方才使祠宇顯得巍峨壯觀,形狀如踞一般,並於宗祠落成之日饋贈楹聯,敘述孫氏世系源流,意賅言簡,以教導後人不忘先祖恩德。楹聯云:莘子姓於家鄉,木有本,水有源,五代箕裘開莞嶺;妥先靈於寢廟,宗念功,祖念德,三房俎豆貢香山。

1986年秋,欣逢孫中山先生誕生120周年,中山大學歷史研究室聯同東莞市政協、文化局等,在長安鎮召開孫中山祖籍研討座談會,上沙村和旅港同鄉會均應邀列席會議。與會者以大量史料,證實孫中山代系出自於上沙村。廣東省電視台隨同拍攝了紀實新聞:孫氏宗祠,上沙村新貌,後在電視螢屏上播映,成為一時之重大盛事。旅港鄉親躬逢勝會,籍此倡議,修繕宗祠,擴建學校。

1996年5月21日被長安鎮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鎮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八大原始姓氏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