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姓

江姓

江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江元仲為得姓始祖。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76位。當代,江姓的人口約為362萬,約占中國總人口的0.26%,排在第七十四位。廣西為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總人口的23%。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江西、安徽四省區,大約占江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於福建、台灣、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這六省又集中了33%。中國形成了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江姓,以北少江姓的分布局面。

基本信息

起源

江姓起源有三:

1、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烏拉那拉氏,滿族姓氏又譯烏喇那拉氏,滿語,穆麟德轉寫為UlaNara。原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烏拉部的王族姓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烏拉滿語為江的意思,辛亥革命後改為江姓。

2、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爾哈圖城(今吉林延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iyanggiHala。蒙、滿兩個民族的江吉氏族人皆隸屬於滿洲正藍旗,屬於清朝嫡系軍制,世出滿清大內侍衛,今位於清華園與燕園(即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之間著名的藍旗營,就是當年該旗主力兵營駐居之地。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時期即所冠漢姓為江氏,滿族江吉氏則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江氏。

蒙古族、滿族江氏讀音皆作jiāng(ㄐㄧㄤ)。

3、出自嬴姓,傳說是大禹的賢臣伯益的後代。據唐人林寶所著《元和姓纂》記載:“嬴姓,顓頊元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顓頊,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傳是黃帝之孫;元孫即玄孫,顓頊的玄孫伯益,是舜時東夷部落的首領,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伯益的後代大約於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國。據考證,古江國的國都位於今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勢力之間,經常受這些大國操縱,加之淮水泛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被楚國滅掉。江國滅亡後,其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為氏”,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

4、源於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清朝時期,著名的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轄木坪,其父名叫堅贊大結,氏族姓為堅贊氏,後在明朝政府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江氏,讀音作jiāng(ㄐㄧㄤ),世為土坪地區土酋。

因為江氏發源於河南正陽,所以早期主要是在河南發展繁衍。亡國後的江氏子孫,先從正陽向北逃到淮陽(今屬河南),後又遷至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並在此發展成為名門望族,故江氏以“濟陽”、“淮陽”為郡號。據記載,江國滅亡後,還有一部分江國子孫逃到齊(今山東臨淄一帶)。此後,江姓在河南、山東立足後,又向四處繁衍發展,遷播到全國各地。唐初,江姓人遷到福建落籍;宋代,江氏大規模南遷到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明清時期,有的江氏族人跟隨鄭成功入台灣,在台灣定居,後來又有人移居海外。

江姓江姓

在中國歷史上,江姓名人輩出,如漢代以傳授《詩經》、《穀梁春秋》聞名的大江公;因精於《詩經》被譽為“魯詩”之宗的江翁;西晉人江蕤,任譙郡太守,其子湛,官侍中、吏部尚書;南朝時人江淹,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梁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以文章見稱於世,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遂有“江郎才盡”之典故;南朝梁時考城人江革,任御史中丞,敢於彈劾權貴,以廉潔見稱;南朝陳時的文學家江總,歷仕南朝梁、陳、隋三朝,陳時官至尚書令;宋朝人江參,擅長山水畫,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圖》等;清朝人江永,精研音韻,兼通曆算地理,考釋古代名物制度多有創見;清朝江蘇元和人江聲,精於訓詁,著有《尚書集注音疏》;其孫江沅,著有《說文釋例》、《說文解字音韻表》;清朝江蘇人江藩,博綜群經,精於訓詁,旁及諸子佛老,著述頗豐;清朝還有詩人江湜、音韻學家江有誥、將領江忠源等。當代,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更是江姓中傑出的代表。

遷徙分布

遷徙傳播

東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國滅江國,並將江人強遷至楚國江亭(今湖北)。戰國時,江姓一部分人向南方遷移,在廣西形成了一個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

秦漢時期,江人主要活動於河南、山東、湖北地區,後來向西、北、南發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跡。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政權頻繁更迭,江姓向東南的浙江等地遷移。唐宋之際,隨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進入了贛、浙、閩廣大地區。明清時期,江姓族人跟隨鄭成功入台,後有人又向東南亞一帶移民。

人口分布

江姓人口分布江姓人口分布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江姓列為中國第79大姓;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導的新的百家姓順序中,江姓列居第52位。人口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廣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廣西最多,約占江姓總人口的12.4%。

2014年6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與國家公安部身份證管理研究部門合作進行研究,新版百家姓排行榜隨之出爐,江姓排名為第74位。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建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後一度改稱陳州。隋唐時,改為淮陽郡。

濟陽郡:唐天寶元年(742)置,治所在盧縣,今山東茬平縣西南。

堂號

忠廉堂:宋時上高尉江灝,因統義兵捕盜有功,歷任柳州、象州兩州知府,為官又忠又廉。

六桂堂:宋初,翁乾度有六個兒子,他們均考取進士。三科六進士,在同一朝代為官,滿朝皆知,御賜“六桂坊”,被譽為“六桂聯芳”。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望厓驍騎;文壇驕龍。

上聯典指南齊驍騎將軍江斅,濟陽考城人。齊時任侍中,領驍騎將軍,不為權幸降意,時人重其風格。下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濟陽考城人,有《江文通集》。

徙戎著論;止水鑒忠。

上聯典指西晉陳留圉人江統,字應元,後官至散騎常侍。下聯典指南宋都昌人江萬里,字子遠,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

生花夢筆;刻炬成詩。

上聯典指典指梁江淹,嘗夢人授以五色生花筆,遂文思大進。下聯典指梁江洪,與蕭文瑛、丘令楷等並以文稱,夜集賦詩。

五言通用聯

千秋文藻富;五色筆花新。

全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歷任宋徐州從事、齊御史中丞、梁金紫光祿大夫。

釋詩風雅頌;為仕宋齊梁。

上聯典指清代經學家江永,有《十三經註疏》。下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

柏葉家風古;筆花春色新。

上聯指莆田御史江春霖。下聯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

六言通用聯

元仲千秋飲譽;閩南六桂聯芳。

全聯典出江姓的得姓歷史淵源和堂號。六桂堂在古時的泉州,治所在閩縣(今福州市),後改為閩州。

七言及以上通用聯

源從濟水家聲大;派衍淮陽世澤長。

莆田秋蘆梅洋江姓家族廳堂的楹聯之一。

一經傳世基忠孝;百世聞風起孺頑。

莆田秋蘆梅洋江春霖故居左側“社公厝”楹聯之一,系清末宣統皇帝的老師、閩縣陳寶琛所書題。

九疏乾坤作種氣;四山風雨泣冬青。

趙炳麟為江氏宗祠撰聯句。江氏宗祠依山而建,坐東朝西,整個建築群由一百四十六間組成,雅稱“梅陽百廿間”。

荔枝情味人猶覺;香雪玲瓏夢最涼。

此聯為清代書畫家江石如撰書聯。江石如,字介,泉唐人。工翎毛花卉,楷書亦工。

濟世安民恩澤厚;陽春白雪品位高。

此聯為以鶴頂格江氏郡望“濟陽”二字的嵌字聯。

尋春得句詩無草;帶醉裁箋檄有花。

全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

江姓書籍江姓書籍

孫支挺秀濟陽郡;祖德流芳餘慶堂。

全聯典出江姓的郡望和堂號。

生花夢筆文無草;刻炬成詩韻可觀。

上聯典指典指梁朝江淹,嘗夢人授以五色生花筆,遂文思大進。下聯典指梁朝江洪,與蕭文瑛、丘令楷等並以文稱,夜集賦詩,刻炬而韻成。

方正舉賢稱孝子;智淵妙筆繼書香。

上聯典指南朝梁御史中丞江革,濟陽考城人,以孝聞初仕南齊。下聯指南朝宋驍騎將軍。

鄭子出遊,徒勞解佩;梅妃失寵,安用明珠。

上聯典指神話中的古代仙女江妃之二女,游於長江之濱,遇到鄭交甫的故事。下聯典指唐玄宗妃子江氏,因愛梅花,號為“梅妃”。

文藻特新,竟符夢筆之異;膏油不繼,豈辭隨月之勤。

上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下聯典指南朝宋侍讀江泌的事典。江泌,字士清,考城人。少貧,夜讀隨月光握卷升屋。

柏府樹清標,千古風霜留諫草;筆亭傳好夢,一門孫子種奇花。

莆田秋蘆梅洋江春霖故居大門楹聯之一,系江春霖御史同科進士第三名鄭源題撰。聯意讚譽清代御史江春霖為人直介,不避權貴,在歷史上留下正直御史的好名聲。下聯說江淹的故事。

俎豆幸千秋,諫議當年稱孝子;筆花開五色,文通有後繼書香。

上聯典指東漢臨淄人江革,字次翁,早年喪父,遭戰亂背著母親避難,多次數遇到賊寇,他總是以母親年老懇求,賊不忍犯,終於與母親一同回鄉,鄰人稱他為“江巨孝”。官至諫儀大夫。下聯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的事典。

上聯典指南宋都昌人江萬里、江萬頃兄弟,江萬里官至宰相,江萬頃官至戶部尚書。下聯典指江萬里及其子江鎬、江萬頃及其子江鑒。元軍南侵,江萬里父子一同投水而死;江萬頃被元軍抓獲,不屈而死,其子江鎬也遇難。

家譜文獻

譜名 編者及 編纂方式 藏地
浙江常山定陽江氏宗譜 (民國)鄭綬章纂修,民國九年(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 浙江省常山縣五里鄉浦口村
浙江常山定陽江氏宗譜四卷 (民國)曾學禮重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縣新昌鄉達塘村
浙江常山江氏八派宗譜七卷 著者待考,民國十九年(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縣輝埠鎮山背村
安徽黟縣濟陽江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清)江光裕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省圖書館(存卷首)、安徽省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安慶江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江重智、江錫爵等修,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河北大學圖書館
福建永定濟陽江氏歷代宗支總譜 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手寫本一冊 台灣
江氏統會宗譜 (清)江鯉濯等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蘭溪縣文管(僅存十一卷)、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僅存一卷)
江氏宗譜五修家譜三十一卷,末一卷 著者待考,清同治七年(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定陽江氏宗譜四卷 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氏重修支譜十六卷 著者待考,民國三年(1914年)循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地域 字輩
安徽 安慶 源道子曰萬金文一學通應承幫家興隆才德業崇詩禮宗先緒經倫繼祖功英賢長蔚起貴顯相朝忠榮華允光裕時代慶攸同
安徽六安 家學斯知道禮全光明可繼世正大永宗傳忠誠達幫國賢能佐太平
山東濟陽 巨孝家聲顯文思彩夢祥同心培祖德大啟爾榮昌
山東 即墨 先存敦崇志世守繼述功安居學道義仁壽從孝忠
湖南湘陰 萬茂乾光耀慶衍福齊增雲仍喜日繁忠孝克繩宗達先賢哲盛祥鍾人瑞貢湘上夸龍鳳儉勤尤邁眾
江蘇 靖江 秉靈景益友支以開洪戀萬傅世道端玉成書作貴有能山永紹文躍源國昌學
貴州大定 世玉永洪興花開方和蓮
福建 連城 萬伯子共長家傳永流恆遂有常懷德
江西都昌 金學崇先德新民訓政琪
廣東韶關 文章源發遠流長,錦繡清瀾顯瑞祥。達向東洋觀赴會,通超瀛海慶朝陽。靈鍾川岳多賢哲,輝映星辰集濟翔。從龍俊彥連環起,繼美家庭德永昌。

(以上,為部分江姓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資料)

姓氏遺存

類型
代表性遺存
故居 江上青故居
紀念館 江繼芸紀念館
陵墓 江繼芸墓
江倩墓
江樞墓

姓氏名人

江澤民江澤民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江姓歷代名人144名,占名人總數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七十一位;江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65%,排在第三十五位;江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46%,排在並列第四十七位。

姓名 生卒年 主要成就
江充 ?-前91年 西漢武帝朝繡衣使者、水衡都尉
江統 ?-310年 東漢官員,官至散騎常侍。作《徙戎論》。
江蕤 生卒年不詳 西晉官員,官至吏部尚書
江智淵 4182-462年 南朝宋驍騎將軍,尚書吏部郎。著有《江智淵詩選》。
江蒨 475年-527年 南北朝作家
江淹 444年-505年 南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江革 ?-535年 南朝梁官員,以廉潔見稱
江瞻 470年-528年 南北時期北魏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江參 生卒年不詳 宋朝畫家,有《千里江山圖》等
江萬里 1198年-1275年 南宋末期宰相,守城力拒元兵,城破投止水亭殉國
江灝 1572年-1619年 明萬曆朝翰林庶吉士
江聲 1721年-1799年 清朝學者,著有《尚書集注音疏》
江藩 1761年-1831年 清朝學者,經學家
江有誥 ?-1851年 清朝音韻學家
江忠源 1812年-1854年 清朝將領
江文也 1910年-1983年 台灣音樂家
江文 1914年-20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勇為 191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燮元 1915年-199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擁輝 1917年-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騰蛟 191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澤民 1926年- 前國家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江元生 1931年- 物理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丙坤 1932年-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歡成 1938年- 土木結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上舟 1947年-2011年 中芯國際董事長,國家大飛機項目的啟動者之一
江桂斌 1957年- 環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蕙 1961年- 台灣女歌手
江雷 1965年- 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若琳 1987年- 香港女歌手、演員,參演電影《高舉愛》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以上,為部分江姓名人)

歷史名人

江 淹:梁時文學家,曾歷仕宋、齊、梁三代。以文章稱於世,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遂有

江姓江姓

“江郎才盡”之典故。

江 總:(519—594),字總持,南朝陳大臣。幼聰敏,有文才,歷任尚書僕射、尚書令,世稱“江令”。著有《江總集》20卷,明人輯有《江令君集》。

江 敦:字思玄,晉尚書吏部郎,遷御史中丞、侍中、吏部尚書。永和中,代桓景為護軍將軍。出補會稽內史,加右軍將軍。代王彪之為尚書僕射。《新唐書》載,有《江敦集》五卷。

江 式:字法安,仕北魏,官至驍騎將軍、著作佐郎,書法家。著有《論書表》和《古今文字》四十卷。《魏書》有《江式傳》。

江姓江姓

江 揔:南陳尚書令。歐陽詢之父歐陽紇因謀反被誅,江揔秘密收養歐陽詢(557-641,隋太常博士,唐給事中、宏文館學士,書法家)。

江 灌,字道群,晉陳留(今屬河南省開封縣)人,官至吳郡太守。著有《爾雅音》六卷、《爾雅圖贊》二卷。

江 為:文蔚子,晚唐五代詩人,有詩集一卷,今存八首。其《岳陽樓》:倚樓高望極,展轉念前途。晚葉紅殘楚,秋江碧入吳。雲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誰同我,悠悠上帝都。

江 永:清代著名經學家、音韻學家,他長於比勘,深究“三禮”,通中西曆算。所著《古韻標準》一書,對研究中國古韻有重要創見。其學以考據見長,開皖派經學研究的風氣。

江 參:南宋畫家。擅長山水畫,筆墨細潤。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圖》。

江 燁:巴陵江氏族譜稱長燁,又稱長源。宋理宗時登進士第,曾任教授、都尉、知縣、江南東路提舉常平司、西路提舉茶鹽公事、大理司帥參等職,一生專治程朱理學。

江 藩:清朝經學家。以著《國朝漢學師承記》稱著。博覽群驚,精於訓詁,旁及諸子佛老,著述頗豐。

江 聲:清朝學者。在經學、文字學等方面均有建樹,且精於訓詁,著有《尚書集注音疏》。

江 標:清末維新派人士,光緒進士,曾入同文館學習,研究時務。與黃遵憲及譚嗣同等辦時務學堂。戊戌變法失敗後,被革職。

江子一:字元貞,南梁尚書儀曹郎,通直散騎侍郎,出為戎昭將軍、南津校尉,侍中,謚義子。著有辭賦文筆數十篇行於世。

江智淵:(418-464),南朝宋驍騎將軍,尚書吏部郎。著有《江智淵詩選》。《宋書》有《江智淵傳》九卷。

江榮渚:(福建江氏族譜載為江苣),字轔(巴陵江氏族譜載為玲),南宋中期人,賢達,一生隱居,教授鄉里。

江澤民主席

江姓江姓

江澤民(1926-——),江蘇省揚州市人。自幼喜愛篆刻藝術,讀書。1943年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上海解放後,歷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副工程師、工務科科長兼動力車間主任、廠黨支部書記、第一副廠長,上海制皂廠第一副廠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部上海第二設計分局電器專業科科長。1955年赴蘇聯莫斯科史達林汽車廠實習。1956年回國後,歷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力處副處長、副總動力師、動力分廠廠長。

1962年後任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機部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1980年後,歷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黨組成員。1982年後,任電子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部長、黨組書記。1985年後,歷任上海市市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書記。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0年3月在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8年3月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2002年11月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2005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江姓開國將軍

江姓江姓

江文(1914-——),原名陳輝侃,別名江騰芳,湖南省瀏陽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處科長,紅6軍團、湘贛軍區無線電中隊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通信大隊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司令部無線電隊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通信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駐東北辦事處處長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通信處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兵部副部長,通信兵部副主任、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兵部主任,總參謀部顧問。是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江姓江姓

江波(1914-1987),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8年參加黃安縣游擊隊,次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10師交通隊政治指導員,第12師36團營政政治委員,第11師31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129師358旅教導隊政治教導員,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7團營政治教導員。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政治部直屬政治處總支書記,新4旅供給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17師供給部政治委員,第6縱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2兵團軍後勤部政治委員,解放軍第一通信學校政治委員,軍委高級通信學校政治委員,陝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7年10月10日逝世,終年73歲。

江姓江姓

江峰(1914-1962),原名牛永和,滿族,河北省圍場縣人。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次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2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抗大總校政治教育幹事,第五、第七大隊政治教員,抗大第二分校政治主任教員、政治教育科科長、七分校大隊政治處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熱西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冀東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東北民主聯軍第9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軍政大學冀察遼軍區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12兵團兼湖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華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廣州軍區政治部秘書長、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2年逝世,終年僅48歲。

江姓江姓

江潮(1917-1996),滿族,河北省定縣人。1935年參加東北軍。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獨立旅1團營長、團長,山東軍區海陵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2師6團參謀長,第四野戰軍38軍司令部參謀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師長、師長,軍副參謀長,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炮兵教授會主任、契約戰術教研室副主任、訓練部副部長,西藏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南京高級陸軍學校副校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1996年8月20日逝世,終年79歲。

江姓江姓

江民風(1920-2003),山東省龍口市黃縣人,1938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9年轉入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黃縣第二區青年救國會主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游擊第1大隊分隊政治指導員、中隊長、副大隊長,膠東軍區第5支隊17團營政治教導員,16團政治處副主任,團副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高落山、崑嵛山、發城、大夼、劉格莊、祁格莊、玩底、墨城、榆山、馬石山反“掃蕩”等戰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警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12師34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參加了東北三保本溪、四保臨江戰鬥和攻打鞍山、興城等地的夏、秋、冬攻勢作戰。在遼瀋戰役塔山阻擊戰中,他率全團官兵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所在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稱號。參加了平津戰役中的康莊、懷來、張垣等戰鬥,隨先遣師率先進駐北平,後南下參加了衡寶、廣西戰役,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政治委員,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工程兵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總參謀部工程兵部政治委員、顧問等職,為新時期部隊的全面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03年11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江姓江姓

江含章(1916-——),滿族,江西省南豐縣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

黨和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司令部作戰科見習參謀,第3支隊8團司令部作戰參謀,385旅715團參謀長。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385旅副參謀長,第一野戰軍1軍1師參謀長。參加了宜川,扶□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司令部秘書、作戰處處長。1953年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參謀長。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任武漢軍區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武漢軍區副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叄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江姓江姓

江擁輝(1917-1991),滿族,江西省瑞金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軍團保衛局科員、第2師4團特派員、師特派幹事。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保衛部巡視員,115師343旅686團營政治幹事,營政治教導員,魯南支隊6團副政治委員、教導第5旅13團政治處主任、14團政治委員,濱海軍區13團營政治教導員、營長、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1師2團團長、副師長、師長,第四野戰軍38軍112師師長、軍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軍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瀋陽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1年2月13日因病在瀋陽逝世,終年74歲。

江學彬(1917-——),滿族,江西省興國縣人。191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支部書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縣獨立團戰士,紅五軍團第14師41團司令部見習參謀,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局訓練隊學員,紅九軍團政治保衛局技術書記,軍團直屬特派員,國家政治保衛局檢查科科員,西北政治保衛局秘書,紅一方面軍司令部機要科科員,援西軍司令部機要科科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政治部鋤奸科幹事,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學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大隊政治指導員,抗大一分校3大隊保衛股股長,學員隊9營教導員,八路軍總部3營教導員、總部良溝(兵工廠)自衛大隊政委、晉豫軍區中條支隊政治部主任、中央學校學員。參加了保衛總部反掃蕩廣子山保衛戰、百團大戰、白晉路破擊戰、甘家腦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軍區第23旅政治部主任、吉黑縱隊政治部副主任、抗大吉林分校政治部主任、獨立第6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43軍156師副政治委員,江西南昌軍分區政治委員。參加指揮第一次解放長春戰役、吉長戰役,解放吉林太平嶺伏擊戰,遼瀋戰役、撫順戰役、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江西軍區南昌軍分區政治委員,海軍要塞區政治委員、基地政治委員,海軍東海艦隊政治部副主任,國務院水產部政治部主任,中央農林政治部代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副主任兼幹部部部長,海軍航空兵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江姓江姓

江鴻海(1913-——),湖北省麻城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4軍12師34團連政治指導員、9軍25師73團營政治委員,第27師81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70團政治處敵工股股長,營政治教導員,385旅供給部政治委員,旅衛生部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東軍區14旅1團政治委員,第14分區16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9縱25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軍136師政治部主任、師副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6軍136師政治委員,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新安州聯絡處主任,志願軍駐新安州口岸辦事處主任。回國後,任湖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軍區副政治委員、軍區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

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江姓江姓

江勇為(1914-——),滿族,江西省蓮花縣人。1931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3師70團3連支部書記,紅軍學校高幹隊支部書記、教導團俱樂部主任,紅軍學校宣傳科科長,紅6軍團總務處處長,第50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政治教導員,718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南下支隊2大隊副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359旅718團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3縱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3縱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處處長,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軍學院幹部部部長,海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科研部政治委員,國防部7院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監委駐六機部監察組組長,福州軍區214指揮部副政治委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姓江姓

江騰蛟(1919-——),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黃安縣區兒童團大隊長,鄂豫皖蘇區陂南縣兒童局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五支隊15團連政治指導員,新四軍第2師5旅13團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24旅政治部主任,遼北軍區第2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151師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防空軍政治委員,空軍軍政治委員,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文化大革命”中積極參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1973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犯。判處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姓江姓

江燮元(1915-1990),滿族,江西省永新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第5師師部電話班班長,紅1軍團第2師2團連副政治指導員。1934年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四大隊營長,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連長,蘇魯豫支隊第4大隊營長,教導第5旅14團團長,新四軍獨立旅2團團長,膠東軍區第14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4縱隊12旅旅長,第12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12師師長,第四野戰軍41軍123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海南軍區參謀長兼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是中國共產黨第九,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0年5月6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5歲。

郡望堂號

1、郡望

濟陽郡:西漢置濟陽縣,治所在河南省蘭考東北。晉惠帝時,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東晉後被廢。這支江姓的開基始祖為東漢江德。

江姓江姓

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九國之一,建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惠帝以後,有時為郡,有時為國。成帝時相當於今河南省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東漢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為陳國。隋朝和唐朝又改陳州為淮陽郡。

六 桂:六桂乃“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時的泉州。泉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豐州始置州,治所在閩縣(今福州市),相當於今天福建全省,後改為閩州。唐景雲二年,改武榮州置州,治所在晉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2、堂號

忠廉堂:宋時上高尉江灝,因勤王功升建浦丞。因統義兵捕盜有功,歷任柳州、象州兩州知府,為官又忠又廉。

此外,江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濟陽堂”、“淮陽堂”、“六桂堂”、“餘慶堂”等。

宗族特徵

1、江姓源於北,而盛於南,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江姓在唐宋以前的名人多以河南人為主,後期江姓名人則以南方人為主。

2、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如山東濟陽江姓始祖至四十世字行為:“洪圖紹世澤,丕顯振家聲,承祖訓錫嘉,名勖爾作奇,英學道希賢,聖經邦頌泰,文明昌國祚,上達乃光榮。”全鰲房六十一世以後字行為:“巨孝家聲顯,文思彩夢祥,同心培祖德,大啟爾榮昌。”又新定從厚公房自六十世至六十九世字行為:“洪圖紹世澤,丕顯振家聲。”

中國八大原始姓氏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