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姓

廉姓

廉姓的確是一個十分老資格的中國姓氏,其來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據《姓纂》一書的考證。廉姓的姓源是這樣的:“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換言之,這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

廉姓廉姓
《史記》的七十列傳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頗,是戰國時代趙國的神武大將,他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中國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時,更證明了廉姓的古老。廉氏後人奉大廉為廉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廉姓高陽氏—顓頊
廉(Li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高陽氏,為顓頊的後裔,以祖名為氏,始祖為大廉。根據《元和姓纂》和《姓纂》記載,黃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顓頊,顓頊之孫名大廉。其子孫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姓。廉姓的出處河東,就是現在山西省境內黃河流域以東的一片地方。
2、出自維吾爾族,以官名為氏,始祖為布魯海牙。元朝時,維吾爾族(當時也稱畏吾兒族)人布魯海牙歸元,官拜肅政廉訪使時,正值其兒子降生,布魯海牙雙喜臨門,遂以自己的職官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廉希憲(元時肅政廉訪使簡稱廉使),廉希憲的後人與漢人一起生活,友好相處形成了廉姓的一支。

遷徙分布

廉姓當今邯鄲
廉姓得姓歷史悠久,春秋時有孔子弟子、衛國(都今河南淇縣)人廉絜,戰國時趙(都今河北邯鄲)有良將廉頗,表明在先秦時期廉姓已分布於今河南河北等地。

廉頗雖死於楚地壽春(今屬安徽),但其子孫卻進入了山西,並在今山西夏縣一帶落籍,後來逐漸興旺發達,昌盛為廉姓河東郡望,西漢時其裔右將軍廉褒見諸史冊,他是山西襄武人,廉褒子廉丹為王莽心腹,曾被賜姓征,其子遂落籍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其孫廉范顯達知名。

廉姓南遷甚早,西漢有臨淮堂邑(今江蘇六合北)人廉公諤見諸史冊,可見廉姓最遲在西漢時已落籍今江蘇省境。堂邑毗鄰長江,可謂地近今安徽浙江江西三省,歷魏晉南北朝,廉公諤之子孫逐漸播遷上述諸省。而繁衍於河東郡和京兆郡等地之廉姓也隨時光之流逝逐漸分布到了黃河中下游各省及湖北湖南以及其他江南地區。

唐宋時,廉姓逐漸播遷到四川重慶等地,歷宋元兩代,廉姓分布之地愈廣,連福建廣東等省也都有了廉姓人家。

明初,山西廉姓做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寧夏陝西北京天津等地。明中葉以後,有福建、廣東沿海之廉姓渡過台灣海峽,進入台灣謀生。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後,有山東河南等地之廉姓闖關東到東北三省,下歷民國而今,廉姓分布之地愈廣,連西南之地亦有廉姓入遷。

如今,廉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等省為多。目前廉姓人口列全國第二百二十三位。

歷史名人

廉姓相國—廉頗
廉潔:字子庸,一字子操(或字子曹),春秋末期衛國人,孔子弟子,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
廉頗:戰國時趙國將領,惠文王時,率軍大破齊兵,拜為上卿。後又多次帶兵打敗齊、魏等國的軍隊,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侯。公元前260年,秦、趙為爭奪上黨,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北)大戰,他統率大軍,築壁堅守,相持三年,秦軍不能取勝。後趙王中秦反間計,改用趙括為將。趙括只知紙上談兵,招致慘敗,趙軍四十萬人被俘,遭活埋。公元前251年,廉頗又率軍大破燕兵,任相國,受封為信平君。趙悼襄王時,他年事已高,悒鬱不得志,憤而投奔魏國,居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後來又離魏赴楚,老死於楚國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廉范:東漢杜陵人(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字叔度,為人厚德,行孝重義,受業於薛漢門下。漢明帝永平初年隴西太守鄧融,賞識他的才德,備禮請廉范到郡衙當功曹史(主管選署功勞)。恰在此時鄧融有失職事件,被州牧所舉發,廉范知道鄧融之罪,無法脫解,於是託病請求離去,由此鄧融對他深為恨怨。廉范離開郡衙後,便到洛陽,變更姓名,屈身謀求充當一名廷尉獄卒,這時,鄧融果然被判罪下獄,廉范便在獄中左右服侍,盡心勤勞,以報鄧融知己之情,鄧融發覺他的相貌很像廉范,但不敢確認,於是問道:“你怎么很像我以前的屬下功曹史呢?”廉范呵斥說:“你困厄獄中莫非老眼昏亂了。”自此以後,就不再說別的了,後來鄧融刑滿出獄,困苦生病,廉范仍然跟隨身邊孝養侍奉,直到鄧融去世,廉范終竟不表露自己的身份,親自盡禮送喪,到南陽安葬完畢,而後離去。廉范的受業師薛漢因楚王謀反事件牽連被殺,親朋學生,都不敢前來探視,唯有廉范卻冒死前來收屍安葬。漢顯宗聞知大怒,召廉范入朝,痛加斥責,廉范說:“臣愚魯急直,以為薛漢等已被誅殺,實因不忍師生之情而來收屍安葬。”皇上聞言感動,於是赦免其罪,從此廉范的名望顯揚天下,不久被薦舉為秀才,數月後又升為雲中太守,後又官為蜀郡太守,為官勤政愛民,人民安居樂業,深得百姓敬仰。
廉布:宋代畫家。字宣仲,號射澤老農。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人。妙年登科,官至武學博士,以張邦昌婿,負才不得用。後居紹興,既絕仕宦之念,以詩酒自娛。畫山水,尤工枯木叢竹、奇石松柏、種種飄逸,師東坡而青出於藍。
廉公諤:西漢堂邑人,曾任萊蕪令,有政績,百姓唱道:“甑釜生塵魚,境內安以樂。昔聞范史雲(見《范氏宗祠通用對聯·三、歷史名人·范丹:又名范冉,字史雲……》),今見廉公諤。”後歷官司農少卿、滑州知州。
廉希憲:元朝畏兀兒人。父名布魯海牙,曾經做過“廉訪史”的官,便以官職中的“廉”字為姓。他自幼學習漢文化,篤好經史。元朝建國初期,典章制度都不夠完備。廉希憲以中書省重臣的身份,積極推行漢法。當時,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搜刮錢財的大臣阿合馬,遭到了廉希憲的反對。廉希憲多次直言進諫,惹怒了忽必烈,被罷除了宰相。但是,元世祖深知廉希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幾年後又重新起用他擔任剛剛設立的荊南行省?穴湖北地區?雪的長官。他到任以後,嚴明法紀,重懲劫掠、侵擾百姓的士兵,戰後混亂的社會秩序得到了治理。廉希憲自己也廉潔自律,清貧自守。一天夜裡,幾個下屬送來了大批珍玩,遭到他的嚴厲斥責:“這些財物如果是你們自己的,我收下就等於拿了不義之財;如果是你們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我收下就等於是犯罪了。”幾年後,世祖將他調回京師。臨走的時候,當地百姓哭著攔阻道路,久久不讓他啟程。廉希憲最崇拜唐代的魏徵,認為秉忠直言是做臣子的本份。他每次上朝議事,都是直言利弊得失,世祖經常被他頂撞得十分惱火。一次,世祖私下對他說:“以前我是宗王,你指出我的過失,我可以包容。現在我是天子,你是臣下,你怎么還能那樣直言無忌呢?芽”他回答說:“王府的事是小事,天下的事是大事,我如果不管是非曲直,都一味順從陛下,那么天下將要受大害了。”1280 年,一代名臣病逝於北京,終年50歲。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東郡:廉姓望族居河東,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治所今山西省夏縣北。東晉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廉姓廉姓

2、堂號
廉姓的主要堂號有:“天心堂”等。
【廉姓宗祠通用對聯】
〖廉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高陽;
望出河東。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廉姓的源流和郡望。
賢同孟子;
名並史雲。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大臣廉希憲,字善甫,畏吾兒(古“維吾爾”的漢譯)人,布魯海牙的兒子,因熟習儒家經典,人稱廉孟子。憲宗時,隨忽必烈進攻南宋的鄂州,憲宗死後,勸忽必烈北返爭奪帝位。後來鎮守關中,平定蒙古貴族發動的叛亂,因功升任平章政事(副相),扳倒權奸阿合馬。元軍占領江陵後,他行省荊南,禁絕豪奪,流通商販,推廣經籍,很受百姓愛戴。下聯典指西漢堂邑人廉公諤,任萊蕪令,有政績,百姓唱道:“甑釜生塵魚,境內安以樂。昔聞范史雲(見《范姓宗祠通用聯》注),今見廉公諤。”後歷官司農少卿、滑州知州。
信平良將;
叔度讚歌。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趙惠文王時任上卿,屢次戰勝齊、魏等國。長平之戰中,堅壁固守三年,因趙孝成王中了秦軍的反間計,改用趙括為將,以致大敗。後戰勝燕國軍隊,任相國,封信平君。趙悼襄王時不得志,出奔魏國,住在大梁,又曾到楚國為將領。下聯典指東漢京兆杜陵人廉范,字叔度,曾在京城跟從博士薛漢學習。明帝時,薛漢因故被殺,許多老朋友都遠遠地躲避起來,只有他一個人前去收殮,從此以俠義聞名。後舉茂才,歷官雲中、武威、武都太守。章帝時,任蜀郡太守,百姓唱道:“廉叔度,來何暮(說他來得太晚了)。……昔無襦(短襖),今五褲。”晚年回家鄉後,把自家的田地、糧食都賑濟給宗族及朋友,被人稱為好義。
山陽博士;
信平相國。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畫家廉布,山陽人。擅畫山水,尤工枯木叢竹,奇石松柏。本學東坡,青出於藍。下聯典指戰國時趙國將領廉頗,以勇敢善戰聞名諸侯。公元前251年,大破燕軍,封信平君,為相國。
御呼亞聖;
樂躍蕤賓。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初廉希憲,維族。初為忽必烈謀士,因好經史,嘗以孟子性善、義利之旨為對,世祖呼為“廉孟子”(亞聖)。善謀慮,有戰功,官至平章政事。下聯典指唐代樂工廉郊,師於曹綱。嘗於池上彈《蕤賓調》,忽聞芰荷間有物跳躍出岸。有知之者曰:“乃蕤賓鐵也”。
〖廉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惠政興歌於襦褲;
清風並駕於史乘。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京兆杜陵人廉范典故。下聯典指西漢堂邑人廉公諤典故。
〖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本學東坡,青出於藍;
從師孔門,庸化為賢。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畫家廉布。下聯典指春秋時衛國賢士廉潔,字庸,一字子操,孔門弟子。
毓秀賢人,光顯作城侯爵;
鍾靈循吏,政興蜀郡民歌。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人廉潔。下聯典指東漢雲中太守廉范,父遭亂客死於蜀,范年十四、五迎父喪,歸葬服竟,詣京師受業,後官雲中太守,鏇遷蜀郡,善政好義,百姓歌之。

【廉姓典故、趣事】

廉姓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
戰國時候,趙國的藺相如因為幾次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務,被提拔為上卿(相當於丞相),地位在有名的老將軍廉頗之上。廉頗因此很不服氣,揚言說,如果見到藺相如,定要侮辱他一番。
藺相如知道後,就避免與廉頗見面,如果在路上遇見廉頗,也悄悄地掉轉車子躲開。
藺相如手下的人埋怨他不該這樣膽小。藺相如說:“秦王那樣厲害,我尚不怕,難道會怕廉將軍嗎?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我們,是因為我們文臣、武將團結一心,如果我和廉將軍不和,只能對秦國有利。我們要考慮國家利益,不能計較個人恩怨啊!”
這番話傳到廉頗耳里,他感到非常慚愧,於是脫掉上衣,光著身子,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賠禮道歉。從此,他們結為至交好友。
這故事流傳很廣,“負荊請罪”也便成了成語。“負”是背著;“荊”是荊條;“請罪”就是賠禮認錯。“負荊請罪”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對方給以懲罰。現在常用它表示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的意思。
〖叔度歌〗
廉叔度,即廉范,字叔度,為戰國名將廉頗之後,世代為將。廉叔度以義俠顯名,與洛陽慶鴻為刎頸之交,時人稱曰:“前有,後有慶、。”廉叔度歷任雲中武威武都太守,章帝時遷蜀郡太守,政績皆卓著。卻說成都民豐物阜,但城市仄逼,街巷狹窄,舊制禁止民間點燈火夜間作業,以防止火災。叔度到任後廢除禁令,只是多方蓄水,有備無患,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諸多方便。於是,民間作歌頌揚他:“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
後人常以“五袴謠”、“叔度歌”等指民眾歌頌地方長官的政績。

相關詞條

中國八大原始姓氏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