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一說山西運城,山東德州)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奔魏居大梁,後老死於楚,葬於壽春。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廉頗為臨城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時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李牧、白起、王翦)。廉頗是戰國時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其征戰數十年,攻城無數,殲敵數十萬,而未嘗敗績。為人也襟懷坦白,敢於知錯就改。在秦趙長平之戰中,因趙王輕信秦國的“反間計”,被奪走兵權。趙王任用只會空談的趙括,致使趙軍大敗。十多年後,趙國亡。

他的一生,正如司馬光所言:“廉頗一身用與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此真可以為後代用人殷鑑矣。”這一結論,既概括了廉頗一生榮辱經歷的史實,又揭示了人才與國家盛袁興亡的重要關係,確實值得後人深思。

人物生平

破齊揚名

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衝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於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於後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將相和

周赧王三十二年(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璧,強秦願以十五城換之,趙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僅僅是宦官繆賢門下的“舍人”。經繆賢向惠文王薦舉,身攜“和氏璧”,充當趙使入秦。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歸趙,取得了對秦外交的勝利。

其後秦伐趙,占領了石城。趙惠文王十九年復攻趙,殺了二萬趙軍。這時秦王欲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今河南澠池縣西),趙王非常害怕,不願前往。廉頗和藺相如商量認為趙王應該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趙王與藺相如同往,廉頗相送,而未達到低洼大與趙王分別時說:“大王這次行期不過三十天,若三十天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希望。”廉頗的大將風度與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行色,同時由於相如澠池會上不卑不亢的與秦王周鏇,毫不示弱地回擊了秦王施展的種種手段,不僅為趙國挽回了聲譽,而且對秦王和群臣產生震懾。最終使得趙王平安歸來。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轉戰四方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於廉、藺和好,使得趙國內部團結一致,盡心報國,使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滿趙惠文王違背盟約,出兵悍然攻趙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將趙奢率兵增援閼與,大破。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趙地幾(今河北大名),廉頗救幾,再破秦軍。此後強秦長期不敢攻趙。

長平之戰

將相和將相和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孝成王立。這時,秦國採取應侯范雎“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小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這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參見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今山西中部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繫,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間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雖然藺相如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為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趙兵四十餘萬。趙長平之戰,趙國損失近五十萬精銳部隊。秦長平之戰取得勝利後,接受了趙割地請和的要求。原因:一長平之戰秦雖勝但士卒傷亡近半,國內積糧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秦也無力進一步攻占邯鄲滅亡趙。二士卒長時間在外作戰,士氣低靡,戰線太長補給困難。加上新占之地民心易亂,隨時都有可能叛亂(其後果亂)。三魏楚蠢蠢欲動,其側翼相當不安全(其後秦正是因此)。故秦接受趙和之求。

趙對於事後的割地卻產生了分歧,細節不說了。最終趙王決定不履行和約,並積極備戰。這一切最終導致秦趙邯鄲之戰的爆發。秦昭王大怒,盡兵攻趙。其中關於白起不出征的原因我認為有三:一長平之戰秦贏的頗險,並領略到趙人頑強的戰鬥意志。而這有不同於秦兵的頑強。秦兵之頑強在於利誘即有戰功即可封爵得地,趙兵之頑強則源於其內在的民族氣質和尚武傳統。二秦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掌握熟練作戰技術的秦精銳部隊(輕兵、騎兵、車兵、弩兵),這時秦主力部隊多為剛加入的下民作戰能力有限。對於側翼的安全更是危險,秦如進攻趙都隨時有可能被魏楚聯軍圍殲。三對於秦王對范相的言聽計從頗為不滿。但自信的秦王相信秦軍是戰無不勝的,即令軍65萬進攻趙邯鄲。

邯鄲之戰

趙對於秦的進攻準備可以說到了極致,因為趙精銳部隊的喪失,趙無力發動野戰而轉為守城,並為此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及裝備。同時外交也積極的開展。趙之平原君因長平之敗的愧疚也積極的遊說魏楚和組織邯鄲保衛戰。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元月,秦聚兵約五十萬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馬梗率軍進攻韓之太原,取之,盡得上黨地,以牽至趙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約十萬增兵南陽,以拒魏楚聯軍;中路軍約三十萬人,直攻趙之邯鄲。七月、八月間趙之武安、皮牢,兩座趙都唯一可依賴的戰略禁止被秦攻破。並於十月間兵圍邯鄲,這年是趙孝成王七年。

關於秦昭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間對趙攻勢,趙國採取的戰略是堅壁清野,放棄野戰和衛星城,集中各地的守軍及糧食全力保衛都城邯鄲。而此時的趙國精銳士兵早已於長平之戰中傷亡殆盡,邯鄲城內士卒多為剛徵集的下民人數約在三四十萬人左右。其中士兵年齡多為40歲左右的老人(古40歲即為老)或13到18歲的弱童。而年輕力壯的士卒不超過十萬其中包括趙王的宮衛步兵和少量騎兵大約在一至兩萬人左右,這些構成了趙日夜突襲秦兵的主力。守將為大將軍廉頗、宮衛統領樂乘,而平原君趙勝成為邯鄲之戰實際的最高指揮官。同時趙之邯鄲的下民因長平之戰,每家皆有喪子、喪夫、喪父,故同仇敵愾,誓衛趙都。

秦軍以五大夫王陵為將,軍眾在三十萬左右,以武安為據,包圍邯鄲,秦軍構成以步弓兵為主,且攻城器頗多。秦五大夫王陵於邯鄲城下望著邯鄲周圍萬頃蒼綠待實而被趙人盡毀的良田,王陵想道:秦軍秦昭二十九年取楚都城郢,三十二年取魏都大梁,而兵趙之主力早已於去年斬殺殆盡,此時趙國邯鄲守軍不過為老弱病殘,只需月余便可攻下。但當他看到雄武寬厚的邯鄲城牆,及城上站立的趙國士兵時,他發現趙人的臉上分明露著一種決不屈服和復仇的面容。心中竟然產生了不安,這年是秦昭王四十九年,趙孝成王七年。

秦昭四十九年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軍急攻邯鄲城,秦弓弩手,將數十萬支箭射向邯鄲城上,掩護步兵攻城,而步兵分兩隊,一隊肩扛雲梯,強登邯鄲城牆,一隊推衝車直攻趙區都之城門,且秦分三軍不分晝夜輪攻趙都。但是一個月下來,秦軍僅校官就戰死五名,傷亡近兩萬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轉為小規模進攻以奪趙志。但相反是,趙軍卻一再攻出精銳步兵甚至少量騎兵不斷突襲秦圍在邯鄲的營柵,竟使秦傷亡頗為慘重,反而秦軍日夜防備,士兵多有殆懈。

邯鄲前線的戰況飛快的傳到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十分的生氣,而此武安君又病重,不得行,便一方面命令王陵集兵早日攻下邯鄲,一方面組織援軍。

收到信的王陵軍於秦昭王四十八年,在寒風中的十二月向趙都邯鄲發起第二次大規模的攻城戰,但疲憊的秦軍,在趙軍弓弩下,多有傷亡,士卒戰皆不利。趙出兵擊之,卻秦數十里。此戰秦傷亡五千人左右。

趙之邯鄲城內,傷員遍城皆是,但士兵依舊士氣高昂,平原君趙勝,於寒冬將府內積糧存衣,散布趙民,並令其家人搶救傷員,大將軍廉頗帶甲上城親自指揮督戰,平原君趙勝亦往之。趙兵多弱,廉頗命弱者立城,強者於城內休養逢戰而輪換,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間趙之精銳常出城,多有不回者(戰死),但秦亦傷亡慘重甚巨。

秦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將軍王齕率援軍十萬帶著大量的兵備糧草及秦王的最後命令到達了邯鄲。五大夫王陵即調整兵力準備向邯鄲發動第三次,也是攻趙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經知道秦王的不滿及以王齕代之的先兆,所以肯定的是王陵軍第三次的進攻是相當猛烈的。

戰事爆發於正月,在北方此時還是寒冷的冬季。此時邯鄲被圍將近四個月城內兵員損耗和糧食供給已顯危機,人心在冬季更顯得脆弱。但在廉頗、樂乘諸位良將的率領下趙軍依然士氣高昂。同時秦軍在受到增援後士氣也開始高昂。戰事進行月余,趙兵拚死抵禦秦軍進攻並取得勝利。秦軍傷亡慘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後王齕率軍連續攻打邯鄲近五個月,依然沒有攻下。十月,秦王殺了白起後又命鄭安平率軍五萬支援王齕。此時邯鄲城處於最危急的時候,糧草早已斷絕,人皆“以骨為炊”“刎子而食”,趙軍依舊不屈的抵抗著。同時平原君的外交戰開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魏軍八萬楚軍十萬均已趕到邯鄲外圍,秦國也不斷的增兵汾城(河東之地)以為聲援,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揮魏楚聯軍,對秦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魏軍擊於西,楚軍擊於東,趙軍應於內,秦軍三面受敵,全線崩潰。王齕率秦軍主力向西急退數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鄲城南駐防的秦軍鄭安平部約兩萬人,被趙軍重重圍困。鄭安平部遠離主力,糧草斷絕,突圍無望,只得全軍降趙。三國聯軍乘勝進攻汾城,秦軍大敗,被迫撤至河西,夾河對峙。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的失敗後,部隊兵員損失近五十萬。此後趙國可作戰的部隊可分為這幾部分:代郡守軍防備匈奴及燕國,常備軍約五萬人戰時可擴編為十萬人,晉陽守軍(趙國舊都)是趙之右翼,是進攻秦側翼的跳板也是趙北方的門戶,常備軍約七萬人。中牟守軍(括屯留)趙之左翼抵禦秦軍的前哨和防備魏國的要塞,常備軍三萬人。邯鄲守軍趙國防禦重心,因邯鄲常臨戰事,故又分武安守軍、武城守軍,總體上看邯鄲地區常備軍在十萬人左右。邯鄲由於其戰略地位的重要,因此成為戰事最頻繁的城市之一,也是軍事防禦最完備的城市之一。邯鄲之戰中趙國幾臨危急,但在趙國優秀將領的指揮下、趙國士兵的頑強抵抗下及趙國下民的捨身支援下都一一化解。從中可看出趙國所獨有的、異於六國的氣質,更加的悲壯血氣、堅強不屈、團結一致。

關於邯鄲之戰,我認為其悲烈程度堪比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和柏林戰役。秦國對趙直接間接動用兵力在六十五萬人左右,其中對邯鄲作戰的部隊就達四十五萬人。說其悲烈,更多的是雙方的實力對比,如前所述趙國的兵力、國力在長平之戰後已大不如前,邯鄲地區可作戰的部隊不過十萬。且在秦軍不斷圍困和進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實在令人驚嘆。邯鄲之戰以其說是是趙軍的勝利不如說是趙民的勝利,趙國下民主要是邯鄲下民為保衛邯鄲所付出代價是沉重的,“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是何其的悲壯。試想一下戰前趙國各地的軍隊、糧草源源不斷匯聚邯鄲,趙國下民眾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繕城池,磨礪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壯觀。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部隊所具有的慷慨悲涼的氣質、血氣尚武的傳統、同心志協的風氣是多么的重要。

破燕敗魏

燕以趙大傷於長平,以丞相栗腹為將,針對趙國“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的狀況,於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舉兵攻趙。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趙軍在鄗(今河北高邑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大敗燕軍。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大削弱。此後,不僅受到秦國軍隊的屢次進犯,而且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十五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偵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將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60萬乘(一說,二軍,戰車二千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栗腹令部將卿秦率軍20萬攻代,自率主力40萬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13萬(一說,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救,自率軍8萬(一說,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鄙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慶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里,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讓5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

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則同仇敵愾,對來范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燕軍之敗有三,一師出無名,燕趙之間關係一向良好,兩國幾乎沒有交過戰,故燕兵對燕王攻趙多有不解而多懈志。二燕軍分兵多處,希望依仗兵力優勢在最短時間內攻占趙地,反而被趙各個擊破。三燕軍將領指揮能力不如趙,且燕兵作戰能力有限,甚至不如趙臨時組織起來的下民的作戰能力。趙勝亦有其三:一長平之敗後全國悲憤萬分,兵法云:哀兵必勝。二長平之敗後趙為防秦長驅直入,進攻邯鄲已經在最短時間內組織了另一支生力軍且連日操練,戰鬥力頗強。三趙之將領指揮藝術頗為嫻熟,對付秦尚且綽綽有餘,何況對付燕呢。趙民尚武臨時組織起來的即具備戰鬥力,加上燕軍分兵作戰勝利在望。 此戰對趙影響:一,提升了趙國於七國中地位;二,鍛鍊了趙軍作戰能力更重要的是恢復了作戰的自信;三,增強了趙國實力和國家安全係數;四,發現並鍛鍊了趙國將領。此戰中,龐援、樂乘、李牧脫穎而出,讓趙人看到除了老將廉頗外還有更多優秀的將軍。趙國的中興似乎仍有希望。

廉頗任相國前後約六七年,多次擊退入侵敵軍,並伺機出擊。前245年,帶兵攻取了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說明趙國國力又有恢復。

廉頗從長平免職回家,失去權勢的時候,原來的門客都離開了。等到再被重用當將軍,門客們又都聚攏上來。廉頗很是感慨,要他們退去,門客告訴他:這沒什麼奇怪。現在是以市場上的買賣方式交朋友,您有權勢,我們就跟隨您,您沒有權勢,我們就離開,這本是買賣常理。又有什麼埋怨的呢?

投魏奔楚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趙孝成王卒,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了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廉頗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並不信任和重用他。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再被趙國任用。趙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大梁去慰問廉頗,看廉頗還是否可用。廉頗的仇人郭開卻唯恐廉頗再得勢,暗中給了唐玖很多金錢,讓他說廉頗的壞話。趙國使者見到廉頗以後,廉頗在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有用。但使者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時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也就沒再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流露出對祖國鄉親的眷戀之情。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這位為趙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將,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參見秦滅趙之戰)。

廉頗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壽縣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長30米,西臨淮河,南北東三面環山,一代風流領山川之勝,英風浩氣激盪千秋。

點評:廉頗是戰國時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其征戰數十年,攻城無數,殲敵數十萬,而未嘗敗績。為人亦襟懷坦白,敢於知錯就改。他的一生,正如司馬光所言:“廉頗一身用與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此真可以為後代用人殷鑑矣。”這一結論,既概括了廉頗一生榮辱經歷的史實,又揭示了人才與國家盛袁興亡的重要關係,確實值得後人深思.......

歷史評價

趙勝:“廉頗為人勇騺而愛士;知難而忍恥,與之野戰則不如,持守足以當之。”

劉恆:“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馮唐:“天下之將,獨有廉頗李牧耳。”

賈誼:“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司馬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以勇氣聞於諸侯。”

谷永:“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陘。”

《世說新語》:“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恆如有生氣。”

司馬貞:“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安邊定策,頗、牧之功。”

劉克莊:“浪說三遺矢,猶堪一據鞍。君王不自試,耳目信人難。”

邵雍:“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徐鈞:“遺矢讒言棄老成,肉多飯健尚精神。可憐一點狐丘志,到死猶能用趙臣。”

陳普:“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濕灰。白起殺心如未謝,二家隨璧獻章台。”

李曾伯:“在楚猶在趙,始終同一頗。晚年猶矍鑠,勁氣肯消磨。”

陳元靚:“趙用廉君,鹹陽畏鄰。及罷推轂,誰能抗秦。盛衰在運,興替由人。房陵流落,為聽讒臣。”

程登吉:“漢武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廉頗先國難而後私仇。”

王夫之:“有良將而不用,趙黜廉頗而亡,燕疑樂毅而僨。”

後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趙信平君廉頗”。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趙奢、李牧、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廉頗。

軼事典故

三個村名

話說趙王誤中秦國反間之計,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帥,替代廉頗。廉頗告訴趙括:“秦軍千里奔襲,利在速戰,應以守為主”,並以“守勢圖”相托。不料趙括卻冷眼相待,廉頗大怒之下,交出帥印,離開大營,騎馬馳奔,要回邯鄲。路過一村,百姓跪拜,這才發現自己仍然頭戴帥盔,身披鎧甲,足蹬戰靴,覺得自己已經卸職,無披掛必要,便把這三件東西脫在這裡,人們為懷念這件事便把這個村叫三甲村。

廉頗越走越不放心,他覺得趙括驕傲自大,輕敵麻痹,若輕率出擊,必遭慘敗。再加上趙軍戰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猶豫起來,一會兒覺得自己已經卸職,乾脆走了吧;一會兒又覺得長平戰事,非同兒戲,四十萬生靈乃趙國元氣......,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個村邊徘徊猶豫了好長時間,直到邯鄲發來詔書催他回朝,這才哀嘆一聲離去。因此,百姓就把這個村叫徘徊村,

廉頗雕像廉頗雕像

雖然詔書催發,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攔路乞留。百姓為啥能認出他來,除了廉頗的白髮白須外,最顯著的就是他騎的那匹體格高大,渾身雪白的玉兔賽風駒。廉頗為了擺脫窘境,經一村時,忍痛換掉了他的寶馬良駒,百姓就把這個村叫換馬村。

趙軍運沙

民間傳說地名故事。相傳戰國時,趙國為抗擊秦軍,派大將廉頗屯兵長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嶺駐重兵。一日廉頗到摩天嶺察看陣地。發現山腰有大量黃沙,為迷惑秦軍,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葦席,在山中部修起一座座“糧倉”。又暗令士卒於夜間拉運黃沙,裝入倉中。秦兵見趙軍糧積如山,不敢輕易來犯,直到長平之戰趙軍大敗後,秦軍來起運糧食時,才發現倉中裝的全是黃沙。後人便將此山稱為大糧山,把摩天嶺改稱營防嶺。今存“廉頗屯”址。

義士諫括

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相傳戰國時,趙孝成王誤中秦國反奸之計,起用趙括帥,替代廉頗。趙赴任後輕率出擊。深通謀略的史正等八名義士,向趙進諫,趙不聽,反扔掉諫書,把眾義士轟出。當趙括率兵出擊時,史正等義士又冒死攔路進諫,並斥責趙括有頭無腦,要趙軍或回營固守或從他們身上踏過。趙括怒,拔劍盡斬義士,後人於攔路進諫處立“八義士諫趙處”石碑,改村名為“八義鎮”,今屬長治縣。

秦築空倉

民間傳說地名故事。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嶺叫老馬嶺。相傳戰國時秦國為進攻趙國之長平曾屯兵於此。秦軍副帥王齙為穩定軍心和迷惑對方,令士卒用蘆席在老馬嶺搭起一個個空糧倉。誰知天不作美,一夜大風將這些空倉颳得七零八落。後來,人們便稱老馬嶺為空倉嶺。

巧計退敵兵

武安城東南14里地有座小山叫粟山,平地突起,遠遠望去,就象一個大糧堆。說起它的名字,還有段不平凡的來歷呢。

那是戰國時期,秦趙交兵,秦國探知趙國糧草不豐、人心不穩,便派大將白起率大軍來攻趙國都城邯鄲,趙王速派名將廉頗帶兵迎敵。

老將廉頗出邯鄲西門,來到離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營紮寨。這裡南靠鼓山,北臨洺水,是秦軍進攻邯鄲的必經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軍中的糧食盛到布袋裡,都擺到小山上,派人嚴密看守,然後四處貼下告示:糧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違令者斬。

第二天,白起率大軍攻入武安境內,忽然探子來報:“往東二十里,發現趙軍糧營,大將廉頗帶重兵把守。”白起聽了將信將疑,親自前去察看。不看還好,一看差點兒把他從馬上驚下來,只見趙軍營中糧食一袋袋、一層層堆積如山,下面軍營,大帳連阡,號旗嚴整。於是仰天嘆息道:“趙軍糧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

從此,這座無名小山,就稱作粟山了。後人還在半山腰立一塊石碑,以詩文形式記述了這件事。

一簍油水餃

一簍油水餃是河北邯鄲趙國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相傳創製人王一香早年與父在趙國南門外開一肉包鋪。有一天,趙國大將廉頗武靈叢台點兵路過南門外時,遙遠聞著肉包香味,廉頗聞著香味趕到肉包鋪店,見食客嘗在嘴裡,贏得了食客的好評,生意大為單位很好。當廉頗購買包子時,包子已賣完。廉頗說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兒說:“那是生的,還得蒸。”廉頗說:“那得幾個時辰?”王小兒說:“不到一個時辰。”廉頗一聽心急了,就將案板上的包子統統扔進開水鍋里,不到一會兒,鍋里的包子全部漂起來了。王小兒一聽是廉頗大將軍就毛了,趕緊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頗吃完後連聲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從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鋪改為“一口油”水包館,生意更加紅火。

李氏後人繼承了“一口油”的精心製作,成品汁液豐富,包裹餡心,吃時流油,後在北宋年間改為“一簍油”,傳至至今。

墓址爭議

《史記》中記載廉頗葬地,只寫了那么一句“卒死於壽春”,但是葬於何處一直存在爭議。

明隆慶《趙州志》記載:“廉頗墓在州東郭里村”。清光緒《趙州志·墓域》亦載:“趙信平君廉頗墓,在州東楊家郭村東”。除此之外,尚有在“壽州(安徽壽春)北四里”說;在邯鄲“縣西南故城中”說;在邢台“清河西三十里”說;在磁縣“北五十里趙拔莊”說等。

廉頗墓廉頗墓

廉頗墓景區介紹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里。古

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里許便是淮河。廉頗墓是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名人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女媧補天”的傳說便發生於此。堯、舜、禹三帝均在山西南部建都,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湧現出了諸多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