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

郭姓

郭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14.1%)、山西(11.7%)、甘肅(11.6%),這四省郭姓大約占全國郭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於河北(8.1%)、山東(6.6%),這兩省的郭姓又集中了15%。全國的郭姓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北,形成了川豫晉甘為中心的郭姓聚集區。當代郭姓的人口已達1382萬,是全國第十八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15%。從明朝至今約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萬增到1382萬,大約14倍多。在近600年間,郭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當代郭姓的人口已達1382萬,是全國第十八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15%。從明朝至今約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萬增到1382萬,大約14倍多。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總人口的2.1%。全國形成了華北、中原、東北三塊郭姓聚集區。

基本信息

姓氏淵源

郭姓郭氏始祖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商時期郭支郭崇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郭姓郭姓

夏王朝時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後唐時期的應州騎軍都校郭崇),此二人皆為郭氏之始。

在古書中記載:“禹乘二龍,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馭手郭哀。”

郭支與郭哀是中國有史籍記載的最早的郭氏人。因此,中國上古歷史上建陽城(今河南登封)等古郭國的夏王朝人郭支與郭哀,都被後人認為是郭氏人的始祖。

郭氏一族顯然早有兩支,早在中國數千多年以前的夏、商王朝就有了。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初大封建”時,周武王姬發封二叔姬仲於西虢(今陝西寶雞),三叔姬叔於東虢(今河南滎陽)。

西周王朝滅亡後,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新邑(洛邑,今河南洛陽),西虢部分族人隨之東遷,遷至上陽者稱南虢(今河南陝縣),亦稱成虢,而遷至下陽者稱北虢(今山西平陸),其宗廟社稷在下陽。

到周平王執政的東周初期,東虢國於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被鄭武公姬滑突所滅,在其地建立了著名的鄭國,都城設在今河南省新鄭市。事至如此,周平王也不得不認可,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羋旅(熊侶)時起就不斷發動對周王朝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姬姓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姬序封於陽曲(今山西太原定襄)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

北虢國於周惠王姬閬十九年(晉獻公姬詭諸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南虢國則於周惠王二十二年(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分別被晉獻公所滅。晉獻公滅二虢後,北遷其民,築虢城、虞城以居之。虢城故址在今山西省孝義市北五公里處的大虢城村,虞城在今山西汾陽縣南九公里虞城村,虢、虞二城古屬汾陽之地。

西虢在東遷時,還有虢國的一個支族留居在原地(今陝西寶雞),史稱小虢,後被秦國所滅。

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這些虢國的王族子孫和一些國民子孫後來均以諧音字“郭”為姓氏,稱郭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上的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圍、池是也。”

郭,亦稱廓,字義為古代主城池的外城部分,住民即因住在城池外郭而以為姓氏,稱郭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郭氏人數眾多,主要是平民百姓和駐守城郭軍隊的兵卒,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因這類以城池居地而成為姓氏者有許多,例如池氏、城氏、圍氏、東門氏、南門氏、北門氏、西門氏、南郭氏、東郭氏、北郭氏、西郭氏等等,世代沿傳。

第四個淵源:源於冒姓或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歷史商有引各種原因改為郭氏者,例如後梁政權中有大臣郭戌納,本姓成,後冒姓郭氏。再有後周政權的太祖皇帝郭威本常氏之子,幼隨母改嫁到郭家,故改姓郭氏。

郭姓郭姓
第五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後晉時期突厥將領郭金海,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在五代時期,後晉政權中有一著名將領郭金海,本為突厥族人的後裔。

郭金海在少年時期於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弟弟李克柔的養子、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家為家奴,常跟從李嗣昭征伐各地,攻城破寨立功無數,因此被李嗣昭賜漢姓為郭氏。

這位郭金海十分好飲酒,喝醉了就胡亂不法,在率軍自潞州過山東時,甚至還乘酒勁偽裝成強盜,沖入邢洺界(今河北邢台洺州鎮)去搶劫一番,惹得地方怨聲載道。李嗣昭雖知其不法,但因喜愛其驍勇善戰,每次都寬容之,呵斥一頓了事。

後梁太祖朱晃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郭金海累官至至昭義節度使親騎指揮使。

後唐莊宗李存勖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郭金海升遷為本道馬軍都指揮使。後唐天成初年(公元926年),郭金海入為捧聖指揮使。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郭金海又改任護聖都虞候。

到了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郭金海從王師討伐范延光於魏州,因功升遷本軍都指揮使,領黃州刺史(今湖北黃岡黃州區)。後晉高祖幸鄴(今河北臨漳)之時,特別宣召郭金海領部兵巡檢東京。同年農曆11月,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謀犯闕(今山東汶上),郭金海當時為襄州道行營先鋒都指揮使,他與李建崇等同於唐州湖陽遭遇安從的先鋒軍萬餘人,郭金海膽子大到僅以一旅之眾(當時為兩千五百人)即突擊安從的一萬多精銳先鋒部隊,並大敗之,策勛授檢校太保、商州刺史(今陝西商州),俄移慶州(今甘肅慶城)。秩滿歸闕,途中染病而逝,終年六十一歲。

在郭金海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祖獲賜之漢姓為姓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稱郭氏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豁羅剌思氏的後裔,以部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蒙古喀爾喀部的分支內扎薩克部中也有此姓,滿語為Gorlos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姓為郭氏、高氏。

⑵.蒙古族郭爾羅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l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郭氏,早期見於元朝時期福建的泉州和惠安等地。

據1967年在泉州通淮門外法石鄉發現的“惠(惠安縣)白奇(白奇鄉)晉(晉江縣)坡庭(法石鄉內)郭氏世祖墳塋”中的波斯文所記,該墓的主人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即郭氏先祖郭廣德。今福建泉州和惠安白奇鄉萬餘名回族和遷居在各地的郭氏回族,多為郭廣德之子郭子洪、郭仲遠的後裔。

郭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山東、河南等地。

郭姓黑水郭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郭琿氏,亦稱古勒琿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貴益昆部落,滿語為Gohun Hala,漢義“鉤子”,世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郭氏。

滿族郭佳氏,滿語為Gogiya Hala,世居蘇完(今吉林雙陽雙陽河流域)、蓋州(今遼寧蓋州)、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郭氏。

滿族郭勒本氏,亦稱郭爾本氏,滿語為Golbon Hala,漢義“衣架”,世居黑龍江郭洛果多(今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郭氏。

滿族郭囉囉氏,滿語為Gorolo Hala,亦稱郭爾羅氏、郭絡羅氏、郭博羅氏,以地為氏,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黑龍江穆稜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俄國學者史祿國考察認為,這個姓是滿語“鉤”、“躬身”或“放縱”的意思。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高氏、國氏等。

滿族郭齊里氏,亦稱柯齊禮氏、科奇哩氏,滿語為Keciri Hala,世居瓦爾喀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漢姓為郭氏。

滿族薩哈連氏,滿語為Sahalian Hala,漢義“黑色”,世居遼寧省新賓一帶,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郭氏、李氏等。

滿族托勒佳氏,滿語為Tolgiya Hala,世居齊齊哈爾,後多冠漢姓為郭氏、陶氏等。

2.據史籍《八旗通志》記載:

滿族郭武爾氏,滿語為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所冠漢姓為郭氏、武氏等。

第九個淵源: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達斡爾族郭貝爾氏,亦稱郭布爾氏,郭博勒氏,以地為氏,屬於達斡爾族著姓之一,世居郭博勒阿彥(),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bei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姓為郭氏。

⑵.達斡爾族阿嚕氏,世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u Hala。請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鄂氏等。

第十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錫伯族果爾吉氏,亦稱郭爾吉氏,世居郭洛羅河(今黑龍江烏蘇里江諾羅河支流)、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gi Hala,漢義“鏟子”。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高氏、葛氏等。

⑵.錫伯族郭爾佳氏,亦稱郭羅佳氏、固爾佳氏,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遼寧鐵嶺三岔子南部)、嫩河(今黑龍江訥河)、長白山區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顧氏、高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姓夷化為氏。

朝鮮族郭氏,出自宋朝時期的郭祥,在宋仁宗趙禎天聖二年(高麗玄宗執政時期,公元1024年),避遼、宋兩國之戰亂遷居朝鮮半島清州郡定居,即今韓國忠清北道的清州市,此後在韓國繁衍出另一支郭氏族人,稱清州本貫郭氏。

另外,還有一宋朝時期的郭鏡,他在宋真宗趙恆宣和四~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六年(高麗仁宗王楷執政時期,公元1122~1146年在位),避金、宋兩國之戰亂遷居到朝鮮半島玄風郡,即今朝鮮密陽市玄風縣,此後在朝鮮繁衍出一支郭氏族人,稱玄風本貫郭氏。

得姓始祖郭支姬仲姬叔

各支始祖

郭子儀:唐相國尚文尉中書今封汾陽王氏祈國公敬公子也生唐嗣聖十四年丁酉葬建中二年辛本二月 壽八十有五 中武陪葬建陵在今甘肅慶陽府合水縣至今墓存配享代宗皇帝廟。派妣:朝氏,封勁節夫人。生子八,女七。為汾陽郭氏始祖。

郭好智:遷湘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縣地名白石明永樂無年癸未攜其子,宜宗公來湘屯居橫路橋下之老屋場又雲來自廬陵地名塘東查公所録,本宗源流明系安福白石而來葬上湘歸厚十二都橫踟橋下之大屋場屋後乙山辛向。為上湘石屋沖郭氏始祖。

遷徙分布

郭姓石寨馬山郭氏源流考
1.遷徒:

⑴.春秋戰國時期:

從郭氏的起源來看,郭氏主要有兩個發源地:一個是夏商時的古郭國,另一個是周文王所封的“虢”國。它們在春秋戰國時被滅亡後,其族人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

位於山東博之聊城的古郭國,戰國時被齊所滅,其後人在國破家亡後四處飄流,最後遷移到今山東河北交界的廣大地區。中山國是他們聚居的州郡之一,而它附近的常山郡、廣平郡等地也有郭氏族人的活動。這些郭氏族人經過不斷地繁衍發展,漸漸人多宗大,形成了中山望族。《春秋左傳》記載:“齊有郭最、郭榮”,“魯有郭重”,“燕有郭隗”。

起源於周王朝虢國的郭氏是郭氏中人數最多、力量最大、分布最廣、影響最遠的一支,可以說,目前90%的郭氏族人來源於這一支,但這一支郭氏族人的繁衍播遷情況也不盡相同。

各虢國相繼滅亡之後,虢氏裔孫作為亡國之民,或被迫強制遷徙,或逃亡到異國他鄉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仍留原地。西虢族人隨平王東遷到上陽,留在原地的小虢,到秦武公十一年,被秦所滅,其族人被迫遷向西北邊遠地區,在那裡定居下來,從而形成後來的西平郭氏敦煌郭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聲聞天下。

南、北二虢被晉獻公滅亡後,其族人匹散飄流,有被迫遷於晉國的,也有逃亡到附近各國的,遷於晉國的虢國人很大部分被留在現在山西的晉南,有一部分被安置在今山西汾陽縣境內,汾陽縣內大虢城、小虢城即因虢人居於此而得名,他們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

周平王時為鄭國所滅的東虢,同樣其族人也被迫逃亡,絕大部分流散於今河南中部,從而成為潁川郭氏最早的祖先。也有逃亡到今陝西、山西各地的。崞山郭氏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被迫遷往崞山的一支。地點在雁門關南,即秦始皇所築內長城之崞山。這一“崞”字,由最早遷入郭氏始祖所自創,因失掉封邑,被迫遷至一山地,故在郭字右邊去邑,左邊加山,名其地為“崞山”。自立堂號“崞山堂”。

綜上所述,起源於周王朝虢國的郭氏,其遷徙與虢國的興亡相始終,無論是西虢還是東虢,以及北虢、南虢,每一個虢國的滅亡都導致了虢國族人的大逃亡和大遷移。在遷移的過程中,西虢成了魏晉時期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的始祖,而東、北、南三虢則成了太原郭氏、河東郭氏和潁川郭氏的始祖。

⑵.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隨著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祖祖輩輩生活於中原地區的郭氏族人終於走出國破家亡的歷史陰影,人口不斷繁衍,宗族漸漸壯大。他們在飽嘗流亡遷徙的滋味後,更加珍惜穩定以後的安居生活。他們在各聚居地或躬耕農畝,或投身從戎,或致力政治,或窮經皓首。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顯示著自己的才能,給歷史留下了一筆筆絢麗圖畫。他們繼承祖先的優良品德,誠以事君,信以處友,在各聚居地獲得很高的威望。

先秦、兩漢時期,郭氏以世居太原陽曲的郭無家族影響最大。經過不斷繁衍,太原郭氏成為後來郭氏繁衍遷徙的主要來源,故郭氏家族以“太原”郡望為最大。至漢末,郭氏又成為渭河下游地區一帶的望族。漢有郭亭,子孫自太原徙馮翊。後漢末,大司農郭全代居陽由,其裔孫遷居潁川郡(今河南許昌)。再有後漢郭泰,世居介休(今山西介休),其裔孫居魏州昌樂,可見昌樂郭無亦源於太原。郭氏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後,郭氏大批散居於今浙江、江蘇等處。遷去江南各地的郭氏,也以太原郭氏為最多。

⑶.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遷徙時期。這一時期,戰亂頻仍,政權迭立,豪強群起。尤其是郭氏人的主要聚居地中原地區更是戰火連年,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對穩定,大批中原民眾,被迫離開故土,避亂江南。郭氏族人的第二次大遷徙是在晉永嘉之亂以後,西晉滅亡,東晉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時,隨晉室南渡的有數百家之多。這些南渡者,也包括郭氏族人在內。如東晉著名的文學家郭璞,本是山西聞喜人,晉惠帝、懷帝之際,其家鄉受到匈奴騷擾,他聯合親戚朋友數十家,到江南避亂。這次過江的中原郭氏族人,大都散聚在江南各地,以後又經過江蘇、浙江等地進入福建、廣東等地。

郭姓郭子儀
⑷.隋、唐時期:

隋唐年間,郭氏已成為今山西、山東省的第一大姓。唐初,陳光元開基漳州,即有郭氏隨同入閩。唐中期,因“安史之亂”,又有大批郭氏分遷於今浙江、江蘇、湖北等地。此討,郭氏還繁衍有一大望族,即汾陽郭氏,其始祖為來自華陰的郭子儀。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封為汾陽王,其後裔便以‘汾陽’為堂號。這→支郭氏後裔郭嵩,遷入福建,成為入閩郭氏的始祖。

公元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隨之逃到江南,居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兩廣,其中也有不少郭氏人。

⑸.遷入香港:

位於香港新界的八鄉地區有一個村落叫蓮花地,約有五百人,由六個姓組成,其中以郭氏居多,有三百多人,且入居年代最早。大約在明朝中後期,郭巨田率族人遷居於此。

據《蓮花地郭氏族譜》記載:他們的一世祖郭盛,生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居住在新安縣城的南頭附近,傳至六世郭巨田(生於明正德年二年,1507年)始遷蓮花地。其後郭氏族人逐漸繁衍壯大,遍布新界地區的八鄉周圍。

郭氏有祠堂,堂名“禧隆堂”,奉祀著郭巨田以下各祖先的牌位。居住在新界地區的郭氏族人特別看重墓地風水,蓮花地郭氏的族譜是手寫本,屬於一種較簡單的類型,但有關祖先墓地的位置及其風水內容的記載卻相當充實。如墓地所在地、方位、朝向等都有詳細的記載。墓地風水投資規模也很大。

現在不僅香港新界有郭氏人居住,而香港其他地區也遍布郭氏人的足跡,香港經濟的起步與騰飛,被世人稱為奇蹟,是香港民眾努力的結果,其中也有郭氏人的貢獻。60年代中期的地產熱中殺出“三劍客”,其中之一就是郭得勝。還有近年崛起的香港服裝界女強人郭志清及其家族永安公司等等。

⑹.遷入台灣:

據《台灣省通志》對郭氏播遷入台的記載,最早入台的郭氏族人名叫郭懷一,大約在明天啟年間由福建入住今台南市。郭懷一早年隨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縱橫海上,為其得力部將。後鄭芝龍受明朝招撫,返回朝廷。郭懷一與另一部將何斌則留居台灣,與其部屬墾耕於離台不遠的二層行溪南岸,建立家園,人丁日旺。

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台灣,後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後發展為台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台灣郭氏族人,還有許多是從福建漳州、泉州等地赴台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是從廣東潮州、惠州嘉應去的。

福建漳州龍溪縣的郭由飽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入墾今台南麻豆;雍正年間,郭光傳入墾今台南縣;乾隆年間,郭其讀遷今澎湖馬公;郭振德、郭安政、郭長等,先後入墾今台北萬里。

福建漳州南靖縣的郭錫餾在清康熙中葉入墾今彰化。乾隆初年,移墾今台北市,募資開挖水渠,灌溉台北盆地。後人感念其恩,將此渠取名騮公圳。雍正五年,郭崇飽入墾今台北市內湖。乾隆年間,郭砒石、元記、純直兄弟入墾今台北金山。郭榮興入墾今萬里。

福建漳州平行縣的郭朝球在清乾隆年間入墾今萬里,郭阿葉入墾今台北瑞芳。

還有福建漳州的郭光天入墾今桃園龜山;稍後,郭崇嘏、郭龍文、郭玉振、郭樽等,先後入墾今桃園大園、龜山。

由福建泉州入台的有惠安縣的郭順宜,於康熙末年入墾今彰化鹿港,雍正六年,郭奕榮入墾今新竹香山。

福建泉州同安縣的郭行足於乾隆十九年入墾今麻豆,長房下傳六房,是為郭六合。稍後,郭川入墾今台北八里,郭植厚入墾今基隆市。嘉慶年間,郭盤衍入墾今苗栗苑裡。福建泉州南安縣的郭寬於乾隆初年入墾台南佳里,後遷台南市。郭卜入墾今台北樹林,郭雲山、雲河兄弟入墾今台北汐止。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郭恭亭入墾今新竹市。

福建泉州安溪縣的郭暢於道光年間入墾今台北坪林。

福建泉州的郭百年於嘉慶年間率眾入墾今南投埔里,郭福富、郭景先後入墾今台北石碇。

遷往台灣的還有廣東潮州饒平縣的郭德泉,於康熙中葉入墾今嘉義水上。廣東惠州海豐縣的郭青山於雍正八年入墾今新竹新豐;惠州陸豐縣的郭成萬於乾隆年間入墾今苗栗鎮。廣東嘉應鎮子縣的郭鴻成於乾隆二十八年入墾今台南市安平區;嘉應梅縣的郭有鳳於乾隆年間入墾今苗栗鎮。

⑺.遷徙海外:

郭氏最早遷徙海外大約是在明朝中後期,遷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遷徙的目的也各不相同,遷徙的途中非常艱辛。

目前世界上的郭氏華裔、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在亞州。其中以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高棉、寮國等十幾個國家為最多。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也有不少郭氏華裔。他們中有許多人為所居住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望。如大企業家郭琰、郭鶴年、郭芳楓;華人記者郭克明;華人建築師郭茂林;華人律師郭彪等等。

2.分布:

自夏商周以來,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至隋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郭氏漸漸地從山西、陝西、河南的開基地向外播遷發展,致使中國的大江南北,城市鄉村到處都有郭氏人活動的足跡。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一百個大姓中,郭氏名列第十八位,人口總數一千萬左右,其中尚未包括海外僑胞。

如今,郭氏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上述五省郭氏約占全國漢族郭氏人口的46%。

郭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約一千七百六十萬餘,占全國人口的1.1%。

郡望堂號

郭姓汾陽王郭子儀故里
太原府

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華陰縣

本春秋時晉地。漢高祖八年置華陰縣,以在華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縣。

馮翊郡

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定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汾陽縣

西漢時置。此支郭氏為華陰郭氏分支,開基始祖為郭子儀。

京 兆

京兆原本為京兆尹,“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時期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壬寅,公元222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陝西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期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曹魏時期縮小。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諸國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兩朝均立都於長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朝時期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國、元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國時期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原址統稱為西安。

河內郡

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廣平郡

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復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朝開皇初年廢黜。

郭姓郭子儀
敦煌郡

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將敦煌郡從酒泉郡分出來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其時下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山郡

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一時戰國時期原為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定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國置郡。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館陶郡

此支開基祖為唐齊州刺史郭慶善,林宗之後。生元振,兵禮刑三尚書、平章事、代國公。生晟,鴻臚卿、左驍衛將軍。生箴、膳、兵員外。

昌樂郡

漢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郭泰之後。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載:後漢末大司農郭全代居陽曲,生蘊,蘊生配、鎮。鎮封昌平侯。後漢郭泰,世居介休,後世郭有道,裔孫居魏州昌樂。

陽曲郡

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縣。

穎川郡

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為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穎川郡。唐朝時期復改為長社,後又曾改許州為穎川郡。

固始郡

治所在今河南省固始。

西河郡

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洛陽郡

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趙 郡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將原秦朝邯鄲郡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邯鄲)。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改為趙郡,轄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莊市、趙縣、邯鄲市一帶地區。隋朝時期移治到趙縣(今河北趙縣)。

晉昌郡

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另有一處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2.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馮翊堂:以望立堂。

汾陽堂:以望立堂。

華陰堂:以望立堂。

尊賢堂:

戰國時燕昭王招賢,郭隗對他說:“你如招賢,先從我開始。你把我當賢人尊重,比我賢的人就會找你來了。”於是燕昭王給他建了宮室曰金台,並敬郭如老師。後來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紛紛歸附燕國,燕國於是逐漸強大起來。

家乘譜牒

郭姓郭氏宗譜
家乘譜牒,是中國族姓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記述某一姓氏家族世系傳承演變和人物活動的書,也可以說是一家一族的歷史專書。中國自古已有編修家乘譜牒的傳統,早在商朝,已有譜牒檔案,官府設定掌握譜諜的官員。史學家編修歷史書籍,也很重視家乘譜牒。漢朝司馬遷編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曾取譜牒舊聞,以補史書之缺略。北宋史學家歐陽修和文史學家蘇洵更親自參與修譜,親自撰寫家乘譜牒,促使民間修譜之風漸盛。當時有三世不修譜即為不孝的說法,一般家族修譜的間隔最長不超過三十年,並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譜例,大致有十三項: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誥敕、象贊、別傳、墓誌、祠堂記、祠規、宗約、家訓、家范、義田記、義莊記、墓記、墓圖、藝術、著作等。修好的族譜都要指定專人妥善保管,並規定不得私售與人,不得讓外族人觀看,不得損壞和遺失。

郭氏家族所修族譜現保存在世的大約有上百種,其中大部分是清末民國初年所修,明朝修的族譜現存有兩種:一是《鳧溪郭氏宗譜》,明朝人郭志高纂修,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家刻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另一部是《<福建漳州>汾陽郭氏譜》,明朝人郭興重修,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抄本,現在日本和美國各收藏一部。

字輩排行

郭姓福清市郭氏宗祠
湖南上湘石屋沖郭氏字輩:“啟秀端正存真葆良詩書濟美孝友聊芳英俊繩立家聲代揚祖功宗德上錫恩光”。

郭氏溶公支字輩:

舊序:“仕可原崇本廷世德賢良宏齡起昭穆光彩煥文章”;

新序:“鳳詔宗綸錫鴻勛振羽翔儲材培杞梓歷運蔚琳琅濟用商家楫農明晉國莊圖書圶璧映謨烈鼎鉉彰”。

江西萬載郭氏太原堂字輩:

合族通序:“鳳權汝子孟元城山海從長秀紹金臺士為師世有恩錫盛朝堂功勳在顯揚謙和傅祖德家國統生光”;

嶽公房別序:“大端方桂棠華發定榮昌賢俊儒中瑞文明兆吉祥”。

江西定南郭氏字輩:“傳仁義禮家學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賢名佰代欣”。

河南開封劉店郭氏字輩:“世田好三雲書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寶萬代永樂祥”。

湖北安陸郭氏字輩:

舊派:“永世文應尚顯萬中正詒”;

續派:“澤定遠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守封顯萬德全”;

再續:“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發惟顯名揚志有文章書萬載慶德賢□儒子益光”。

東北黑水郭氏字輩:“克大基業嗣炳宏謨貽謀燕翼繩武緝熙昌時名世翊運宣猷家珍兆遠奕葉重光”。

河北石家莊正定新城鋪郭氏字輩:“旺懷朝廷風立樹青”。

山東膠州郭氏字輩:“元肇維人方振承緒玉勝佳年”。

山東日照郭氏字輩:“奎紹郭源公建長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山東棗莊郭氏字輩:“明學振萬方依允”。

山東東平郭氏字輩:“長榮克延忠”。

安徽渦陽郭氏字輩:“希文尚允興傳學”。

湖北浠水郭氏字輩:“立本習能迪強”。

湖北黃梅郭氏字輩:“惟學承在善新明德”。

湖北大悟郭氏字輩:“曾錦洪榮炳均青元寶輝”。

湖北襄陽郭氏字輩:“必定長久天開景運”。

湖南炎陵郭氏字輩:“文學尊孔孟英俊垂名遠惠蘭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郭姓郭氏宗譜
湖南嘉禾鍾水郭氏字輩:

舊派:“筠應天生鳳新漢柱萬君班聶小念四代八九千萬願文思啟紹常祖宗富貴顯相忠”;

新派:“聰明成智慧朝廷有高風國泰永昌良家雅禮儀通賢能先達士福德振祥功”。

江蘇江寧郭氏字輩:“高才立志良”。

四川成都郭氏字輩:“應永存先德子”。

福建晉江岱陽郭氏字輩:“祖肇汾陽支分自漳奇立主應賡奕文章高齊育慶亶席亨康膏童豪顏交序亭庠雍廉意度玄袞褒唐京贏廣庇帝座方襄膺庸庶享言永音商”。

福建南安蓬島郭氏字輩: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譜遠潁守系聲長孝悌倫滋篤詩書業益張祖來基澤厚貽燕萬年光”。

名行:“姬籙淵源永雲礽鑽緒宏先民隆矩矱後世懍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誠汾陽餘慶衍三島踵簪纓”。

福建南安官橋石壁郭氏字輩:“顯成世述一國榮叔元世人卿相治朝鐘正方令公家譜遠穎守系聲長孝悌倫滋篤詩書業益張祖來基澤厚貽燕萬年功姬籙淵源永雲礽鑽緒宏先民明矩矱後世懷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誠汾陽餘慶衍三島踵簪纓”。

福建安溪谷金山回民郭氏字輩:“孟居資允本世仲志一懋爾顏伯克紹貽謀景福介思延及子孫永年保”。

湖北孝感滿族郭羅氏郭字輩:“功崇業廣本立德明家安國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壽忠義禮文繼述有志瑞啟長春”。

新加坡郭氏字輩:“長仕諫懷雲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啟國家廷獻文明行篤必有克誠用垂式宜爾子孫以介景福”。

郭氏一支字輩:“毓人光祖成士紹宗懷仁恩義道大德鴻實行憲法民心鹹悅安樂富強永保華國”。

歷史名人

郭姓郭沫若
郭 隗:戰國時代燕國大臣,為燕昭王招賢納士出計獻策,為燕國的興起作出了貢獻。

郭伋: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初為漁陽都尉,王莽時,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

郭象:河南洛陽人,西晉時的玄學名士。

郭 璞: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人,東晉文學家、訓詁學家,博學多才。代表作為《遊仙詩》,著有《江賦》等著作。並注釋《爾雅》、《穆天子傳》、《山海經》、《楚辭》等典籍,為後世註疏家所推重。

郭威: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隆堯)人,五代時期後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時的一系列改革為趙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革除舊習的周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生於公元904年,公元951年稱帝,至954年病逝,在位四年,年號:廣順、顯德。太祖,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其父郭簡曾任刺史,在戰亂中被殺,不久,母親也相繼去世。郭威從小依靠姨母韓氏提攜撫育。18歲時,應募做軍卒,仗著一身勇力,加上學了一些兵法,一步一步爬了上去。郭威即位稱帝時,年近五十歲,三十年的軍旅生活,給他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常以前代的興衰作為治理國家的借鑑。郭威針對前朝弊政,進行了一些改革,刑罰有所輕減,某些苛稅被廢止,部分官田散給佃戶,停止州府南郊進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人民的壓迫剝削。郭威在五代確是一位較好的皇帝。他死於954年,時年51歲。

郭 象:西晉學者、玄學大師,所撰《莊子注》對後世影響很大。

郭 嘉:三國時魏曹操謀士。多謀善戰,屢建謀功,尤以官渡之戰顯名。

郭 沔:今浙江省溫州人,南宋時音樂家、琴家、浙派創始者。作《瀟湘水雲》、《泛滄浪》、《飛鳴吟》等曲。

郭 標:廣東省中山人,近現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亞華僑領袖。

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郭忠恕:洛陽(今屬河南省)人,宋著名畫家、文字學家。著有《佩 》三卷、《汗簡》等。

郭若虛:宋代太原(今屬山西省)人,著名書畫評論家,所著《圖畫見聞志》集中體現了他在繪畫上的主張及見解。

郭守敬:順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學家、水利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主持編制了《授時曆》,施行達360年,為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曆法。

郭子興:元代定遠(今屬安徽省)人,為元末起義軍中江淮地區首領,後被朱元璋追封為滁陽王。

郭亮生:清代常寧(今屬湖南省)人。自幼研習岐黃醫術,醫術精湛,著有《豆麻心經》一書。

郭嵩燾:清代湖南湘陰人,為中國第一位駐英大使,曾任廣東巡撫、兵部侍郎等職。

郭沫若:四川省樂山人,現代史上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著有《女神》、《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等許多著作。

郭永懷:山東省榮城人,著名的空氣力學家,我國飛彈、核武器的奠基人。

郭化若:又名郭俊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軍事學家。曾任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1955年授中將銜,是位集詩人、學者與書法家於一身的將軍,是國內外公認的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權威。郭化若原來文化水平很低,只上過5年學,全靠自學考入黃埔軍校,學完中學的數理化知識。他從1938年起便研究精深的孫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書。解放後,他將大量論文匯集成冊,成了我軍研究軍事辯證法的專家。

郭小川:河北省豐寧人,現代詩人。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秘書長、《人民日報》特約記者。

郭鶴年:祖籍福建省福州,生於柔佛邦新山市,馬來西亞華人企業家,有“亞洲糖王”之稱。曾被推選為亞洲十大富豪之一。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