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

高姓

高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排行第18位;《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氏在中國各大姓氏中排第十五位,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068%。目前高氏在中國約有一千七百一十萬餘人。中國歷史上,高氏稱帝王者有十四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

基本信息

高姓高姓
高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排行第18位;《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氏在中國各大姓氏中排第十五位,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068%。目前高氏在中國約有一千七百一十萬餘人。中國歷史上,高氏稱帝王者有十四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

姓氏用字

高姓高姓

姓氏淵源

高姓炎帝祠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惠公之子公子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姜氏原是炎帝的後裔,高氏則是炎帝的後裔,高氏的血緣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為高一

在史籍《古今姓氏書辯證》、《通志》中都講到:“高氏源於姜姓”。炎帝是上古時期姜姓的部落首領,所以炎帝神農氏是高氏的血緣初祖。

相傳炎帝和黃帝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長於姜水(渭水支流,今陝西岐山)流域,故以姜為姓。後來,炎帝和黃帝又有了利害衝突,前後經過三次激烈的大戰,炎帝又為黃帝所敗。此後,炎帝部落進一步與黃帝部落合併在一起,並與部分九黎族結合成一體,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下來,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

傳至西周時,姜子牙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國,時人稱齊太公。齊太公是炎帝的後裔,所以稱炎帝為高氏的血緣初祖。

齊太公本是姜姓,名尚,字子牙,俗稱姜子牙,後人又稱為呂尚。他的祖先因協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時,被封在呂(今河南南陽),其後人即以呂為姓。據史書記載:齊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時已開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貧困之中。他雖然極有才學,時常想把他的本領施展出來,可是他的大半生幾乎都是在默默無聞,貧困而顛沛中度過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縣)屠過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開過飯鋪。當他的精力已經明顯衰退的時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來,在水邊蓋上一間茅屋,以釣魚為生,餬口度日。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有這么一個隱隱的希望:有一天會遇見明君,使他滿腹的經綸抱負,能夠最後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過去了,他的鬚髮終於由斑白而全白,石頭上他投竿拋餌、兩膝跪踞的地方已經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兩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腳音還是渺茫。最後他連這一點僅存的希望也打算拋去,準備做一個他並不甘心做的洇波釣徒,隱遁終身。卻不料就在這心如死灰的當兒,他看見一個黑而長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邊走來,一幕戲劇性的會見開始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識,很快就認識到此人就是他要尋訪的那位大賢。周文王姬昌高興地說:“我的先祖曾說‘將來有聖人來周,周就會興旺起來。’你就是我太公所盼望的聖人吧!”從此,人們即稱呂尚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侯請齊太公上車一同回國都,並任命他為太師。

此後,齊太公輔佐西伯收攬人才,整頓內政,擴充軍備,南征北討,為奠定伐商的基礎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周文王自從得到齊太公姜子牙後,把附近的幾個小國都吞滅了,都城從岐下(今陝西岐山)遷到豐(今陝西戶縣),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逝世後,他又協助周武王姬發滅商,衝鋒陷陣,建立了赫赫的功勳。所以在周武王大封諸侯時,封他於齊,都營丘(後稱臨淄,今山東淄博),齊太公就成了周朝時諸侯國齊國的開國君主。

齊太公在泰山和渤海之間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齊國。轄境在今山東省東部和北部地區,包括泰山北部黃河流域及膠東半島地區。從姜太公的八世孫傒受姓為高傒開始,高氏在齊國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國氏、弦氏、晏氏四家是齊國中最大的奴隸主貴族。所以,古代時高氏在今山東臨淄一帶擁有相當大的勢力。

姜太公望到齊國後,修明政治,尊重當地百姓的風俗習慣,精簡繁瑣的禮節,並利用處於海濱占有捕魚和製鹽的優勢,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國家迅速繁榮富強起來,附近的居民紛紛遷來定居。後來,他還獲得了征伐天下諸侯的權力,凡違抗周王室、不盡忠職守、或有過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懲處,他因此滅掉了東方小國,使齊國成為輔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萊夷地區的主要力量。

傳至六世孫齊文公姜赤,有子姜祁授封於高邑(今河南禹縣),稱公子高。周王朝時期齊國地位最為崇高的上卿便是國、高二公,他們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孫子傒在齊國為上卿時,同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姜小白是好朋友。後齊襄公姜諸兒被大夫公孫無知所殺,傒聯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內亂,洙殺公孫無知,密召在莒(今山東莒縣)的姜小白回國即位,立其為君,即齊桓公。此後他與管仲等一起治理國政,輔佐齊桓公建立霸業。他因對國家有功,齊桓公封他世代為上卿,賜他以王父字為氏,稱高傒,其後遂以高為氏,是為山東高氏

高傒,字敬仲,是齊國的正卿,在齊國有很高的地位。從高傒始,高氏在齊國中擁有較重要的地位達二百多年。

高傒的後裔有一部分走出齊地,遷居到了其它地方。高無邳遷居到北燕國(今北京大興);高傒十世孫高量為宋國的司城,後來就徙居到楚國(今湖北江陵);高量的十世孫高洪在東漢時期為渤海郡太守,定居於渤海郡蓓縣(今河北景縣)。後來高洪的家族成為望族,子孫傳衍甚多,史稱高氏正宗。

高姓姜子牙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屬於以封邑或居邑名稱為氏。

周王朝初期的分封建國,是與早期奴隸社會的“宗法制”緊密相聯的,宗法制度則是由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社會組織演變而來,它對於中國姓氏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宗族關係分為“大宗”與“小宗”,周天子自稱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為天下之大宗,相對而言,各諸侯國皆為小宗;諸侯對於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國內又成為大宗,把采邑分封給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於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的田邑,供給卿大夫世襲食祿。所以許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帶有“邑”旁。如:隨著一層一層分封,各階層(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孫代代相繼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於是“胙土命氏”逐漸遍及天下。不僅許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的國名成了國君後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後、高(鄗)、莫(鄚)……的邑名也成了這些邑主後裔的“氏”。據《通志》記載,“以邑為氏”者共一百六十一個。

第三個淵源:源於由“高”字頭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複姓,其中的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或以職業為姓氏、或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或以官職稱謂為姓氏,後皆省文簡化為單姓高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高廟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高廟令,是東漢時期設定的一種官稱,隸屬於太常寺,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帝王宗廟,負責案行掃除、布設祭祀犧牲,下屬有丞一人、吏二人、役若干,官秩六百石,多為宗族長者承擔。

在高廟令的後裔子孫中,到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之際,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高令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高氏、廟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晉朝時期官吏高力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高力督,全稱為高力督軍,是西晉時期設定的軍制官稱,負責掌管高力兵種,也就是統領由少數民族組成的外線作戰軍團,負責都城和重要軍鎮的外圍防禦等。後來攪亂兩晉王朝統治的,主要就是這些高力兵。

在高力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高力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寔婁(樓)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記載:“鮮卑中有樓氏,改高氏。”

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寔婁(樓)氏部落。寔婁(樓)氏,亦稱是婁(樓)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實行改革,推行漢化政策的過程中,改北方胡人複姓為漢族單姓,其中的寔婁(樓)氏改為單字漢姓高氏,後融合於漢族,世代稱高氏至今,是為河南高氏之一。

第七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改姓或冒姓為氏。

據史籍《北齊書》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重臣高隆之,本姓徐。他的父親徐幹被姑婿高氏收養,因從其姓,改名叫高幹,後來成為北魏時期的白水郡太守,徐隆之也從跟隨其父姓改為高隆之。高隆之在北齊時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殺逝世後,北齊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侄子徐子遠承襲了陽夏王的爵位。當高氏建立北齊政權後,高氏就貴為北齊的國姓,於是北齊皇帝便賜他姓為高氏以示恩寵之舉,徐子遠亦改姓為高氏,其後代在今河南杞縣一帶發展起來,成為當地的望族,是為河南高氏之一。

鮮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戰有功,被北齊神武帝高歡賜爵西華縣都鄉男,高洋建立北齊政權後,於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賜他姓高。另外,鮮卑族人元文遙在北齊時期也先後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天統二年(公元566年)後主高緯下詔特賜他姓高。他們的後代就以高為姓氏,亦為河南高氏之一。

高姓高力士
著名的唐朝大宦官高力士,是越國公馮盎的曾孫,十歲時,其家因株連罪被抄後流放嶺南,被嶺南招討使李千里所閹,武則天聖歷初年(公元698年)進宮為宦,曾為武則天所賞識。後因小過錯被逐出宮,由中大夫守內侍上柱國高延福所收養,所以改姓高氏。一年多後,武則天又召高力士入宮。在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臨淄王李隆基引其為知己,到唐景龍四年(公元)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唐睿宗李旭倫復位,立李隆基為皇太子,高力士因參與謀劃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內給事。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高力士又大力協助唐玄宗進行宮廷平亂,功遷銀青光祿大夫,行內侍正員。唐開元初年(公元714年)再加封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由於唐玄宗寵信宦官,尤以高力士為心腹,自此高力士權傾朝野,各地奏文必先呈高力士閱後才進呈唐玄宗,小事便自行決斷。一時之間,朝廷內外大臣也紛紛討好高力士,就連顯赫一時的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高仙芝、宇文融、蓋嘉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安思順等也因巴結高力士才能官居將相高位。此後,高力士收養一大批養子,皆賜姓高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羽真氏,出自漢、唐時期遼、鮮半島高句驪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通志》記載,朝鮮半島有羽真氏族的封建國家高句驪。

羽真氏族部落原為中國東北渾江流域的一個古老部族,西漢朝時屬玄菟郡管轄。西漢元帝劉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漢王朝積弱沒落,其羽真氏族部落首領朱蒙(鄒牟)乘機在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定都稱王,建立了高句驪國,朱蒙自稱是高陽氏之苗裔,所以改為單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驪國的統治維持了六百多年的時間,這一歷史時期,有漢史稱其為“夫余族”。

西漢平帝劉衎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驪遷都至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到了西秦建弘八年(公元427年)又從國內城遷到王險城(今朝鮮平壤)。由於高句驪的國王世為高氏,所以在古代遼東半島、朝鮮半島高句驪國存在期間,高氏家族一直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到了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驪國被大唐行軍大總管李世勣和大將軍薛仁貴聯軍所滅,生擒高句麗王及其權相,屠數十萬,收戶口六十九萬戶,唐王朝在王險城設立安東都護府。其後,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高氏族人後來遷居中國內地,世代相傳至今。

例如:

高雲(慕容雲),其祖父高和(慕容和)實際上就是高句驪貴族的支庶後代,並非真正的鮮卑族人。十六國時期,後燕政權在慕容雲執政時期,因稱自己為遠古帝王高陽氏的後裔,因此再次改回漢姓為高氏,稱高雲。其後裔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多有改複姓慕容氏為單姓高氏者,後融合於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北高氏

北周時期,曾被封王為巨野縣侯的大將軍高琳,其祖先也是高句驪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時期歸附北魏王朝,被拜為第一領民酋長。高琳因戰功顯赫,他的一個兒子被別封為許昌縣公。高琳的後代就在山東巨野和河南許昌一帶發展起來,世代相傳至今。

高姓高仙芝
後來著名的的唐朝大將高仙芝也是高句驪人,在他父親舍雞時在唐朝任軍職,他也隨父親到安西地區,後成為唐朝的著名軍事將領。其後代也就定居於今北京市密雲縣一帶,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唐朝末期,有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紇石列部,在金國時期稱作紇石烈部,稱紇石列氏、紇石烈氏、石烈氏等,明朝時期改稱赫舍里氏,滿語為Heseri 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多爾濟江)、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今黑龍江虎林)、塔散堡(今遼寧錦縣塔山)、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高氏、何氏、康氏、赫氏、張氏、蘆氏、賀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等。

另外,金國時期的女真族納羊氏族部落,後亦多冠以漢姓為高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稱巴樂特氏,以地為氏,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西拉木蘭(今河北圍場)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巴氏、白氏、豐氏、陳氏、聯氏、包氏、羅氏等。

⑵.蒙古族巴岳圖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白氏。

⑶.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源出元朝時期豁羅剌思氏後裔,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後有女真內扎薩克部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los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郭氏。

⑷.蒙古族烏朗哈特氏,亦稱烏爾哈太氏、烏里雅特氏,源出元朝時期斡羅納兒氏後裔之蒙古陳巴爾虎部落,通古斯語為Ulanghat,世居巴顏鄂隆(今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所冠漢姓即為高氏。

⑸.蒙古族高達瑪氏,世居鄂爾多斯(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ngdam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多囉氏,亦稱刁落氏、啁嚕嚕氏,滿語為Dolo Hala,漢義“內”,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東海(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後多冠漢姓為高氏、趙氏。

⑵.滿族高佳氏,滿語為Ga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蓋州(今遼寧蓋州)、遼陽(今遼寧遼陽)、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

⑶.滿族高爾吉氏,亦稱格爾齊氏,滿語為Gerci Hala,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高氏。

⑷.滿族郭爾佳氏,亦稱郭羅佳氏、固爾佳氏,滿語為Gorgiya Hala,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遼寧鐵嶺三岔子南部)、長白山區、嫩河(今黑龍江訥河)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郭氏、顧氏。

⑸.滿族郭囉囉氏,亦稱郭爾羅氏、郭絡羅氏、郭博羅氏,滿語為Gorolo Hala,以地為氏,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郭氏、國氏等。

⑹.滿族薩克達氏,原為巴雅拉氏,後以地為氏,滿語為Sakda Hala,漢義“蒼老”,世居薩克達(今遼寧撫順峽河流域)、寧古塔(今吉林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南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梨樹)、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順東渾河畔)、黑龍江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多為高氏、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祖氏、海氏、薩氏、里氏、陳氏、羅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錫伯族果爾吉氏,亦稱郭爾吉氏,漢義“鏟子”,世居伯都納(今吉林扶餘)、郭洛羅河(今黑龍江烏蘇里江諾羅河支流)、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gi Hala。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三百餘族果爾吉氏族人攜家眷駐守丹東鳳凰城,其後代散居於今遼寧鳳山一帶,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為高氏、郭氏、葛氏等。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高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高傒

春秋時期,姜太公六世孫文公呂赤的兒子受封於高邑(今河南禹州),稱為公子高。公子高之孫和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當時,公孫無知發動內亂,殺了齊襄公。傒聯合諸大臣一齊平定內亂,誅殺了公孫無知,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傒因為平亂迎君有功,被封為上卿,並賜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稱為高傒氏。高氏就這樣誕生了。高傒作為高氏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孫的尊敬和愛戴。

各支始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