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姓

牛姓

牛姓,起源於宋微子之後裔牛父。與其姓氏一樣,牛姓多勤苦勞作,踏實肯乾之人;牛姓源於北而盛於北。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進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僅有兩名,人言江南才子山東將,其寥寥幾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如今,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山西亦多此姓,兩省牛姓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

基本信息

姓氏起源

titletitle

牛(niú)姓源出說法眾多,具體有以下幾種:

起源一

titletitle

源於牛國,出自西周時期“牛醫先生”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文獻《靈台牛氏家譜·序》中記載:“當周盛時,文王之小子子之子遇牛醫先生,封牛國,為太常卿、協律郎。祖牛孝參定雅樂,後附帝意,銷設前代金石,以自異議,以作武舞,以象功德,至是樂成,詔行之樂,常有新樂,孝義此一志也。”這在《靈台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起源二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開國帝王成湯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該支牛氏始祖為西周初期宋國君主微子啟(一說為微仲衍)。

商時紂王殘暴奢侈,荒淫無道,微子多次規勸,他都充耳不聞。眼見國家行將滅亡,微子十分痛苦,於是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師(箕子)。父師說:“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聽了父師的勸告,便毅然離開王宮。傳說微子離宮出走時,在正午時分,便將“午”字出頭為“牛”字作為姓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以及《唐書·世系表》等的記載,周王朝建立以後,周公旦封商朝皇族微子啟(紂王庶兄)於宋地(今河南商丘),以奉湯王之祀,建立宋國。有“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之記載。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專家張澍編著的《姓氏尋源》載:“牛出隴西,本自殷,周封微子於宋,其裔司寇牛父帥師敗狄長丘死之,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起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牛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牛人,是西周時期所設官位,專職負責飼養國家牛畜,然後按典制貢送諸侯,保障諸侯的肉食、祭祀之用。牛人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職位上大夫。在牛人之下還設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四人,丞四人,徒十二人,役若干,是兩周時期很重要的官職。

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起源四

源於改姓,出自尞姓回復為牛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隋書》及《路史》記載,隋朝時期的牛弘,其父名為尞允,曾在北魏朝廷做侍中時,被賜恢復祖姓牛氏。古代尞、寮、了三字通假,故尞氏也稱寮氏、了氏。

另外,還有記載說三國時期,魏國名將牛金被司馬懿毒殺,其家人避難逃亡,因祖先名為宜僚,遂改姓尞氏。至尞允被賜複本姓後,也都隨著一起改回為牛氏。

起源五

源於民間,屬於以職業技能為氏。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在北方有一種說法,砸鍋牛是一家;還有一種說法,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為生,故以職業為姓氏,稱牛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藏族、土家族、東鄉族、回族、朝鮮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牛氏,世代相傳至今。

牛姓典故

文/牛向陽

牛姓,唐《元和姓纂》曰:“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戰國時趙有牛翦、秦有牛缺等名人。東漢時期,牛邯擔任護羌校尉,牛姓遂成隴西望族。十六國後趙石季龍“以韋杜牛辛皇甫胡梁七姓衣冠華胄,不在戌後限。”北朝時期,隴西大量牛姓因官播遷到山西、河南等地。唐宋以來,山西牛氏日漸繁衍壯大,尤其在晉東南地區廣為分布。

三國曹魏後將軍牛金因“牛繼馬後”讖語被司馬懿毒殺,子孫逃離。宋代《古今姓氏書辨正》記載牛金之子牛元定逃難到安定,改姓寮氏。據一些史籍、碑刻記載,唐代許多牛姓家狀都記載為牛金之後,如牛弘家族、牛肅家族,以及上黨一帶牛氏。山西壺關沙窟村近年因盜掘出土許多唐代牛姓家族墓誌,這些墓誌大都記載其先祖為牛金,官任上黨太守等職。上世紀八十年代沙窟村一張姓村民建房時牛金墓及墓碑據說被發現,墓碑被村民移作他用後下落不明。從山西明初遷出牛姓基本都為打鍋牛情況來看,宋元時期打鍋牛傳說已經在山西廣為流傳。今沙窟村流傳牛丞相因皇帝巡遊被饞抄家打鍋一說,依據本村牛姓以牛金為始祖來看,其打鍋傳說可能與牛金家族罹難有關。

北周末年,工部尚書寮允複姓牛氏,其子牛弘曾任隋吏部尚書等職,敕封為奇章公,史稱“大雅君子”。唐貞觀二年,牛弘次子牛方裕因參與弒殺隋煬帝,被流放到嶺表。貞觀七年唐太宗又下詔這些弒君罪臣“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敘”,牛弘家族再次蒙難。唐天寶年間,宰相牛仙客因武皇時期出現的“牛姓乾唐祚”讖語被周子諒參劾,唐玄宗因此大怒把周子涼杖殺。唐代後期,牛弘之後牛僧孺再任宰相一職。因“牛李黨爭”緣故,李德裕一黨又刻意編撰《周秦行記》、《牛羊日曆》等文詆毀牛僧孺,此讖語被再次提及。

“牛姓乾唐祚”讖語為“首尾三麟六十年,兩角犢子恣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當時好事者解云:“兩角犢子,牛也,必有牛姓乾唐祚。”故周子諒彈牛仙客,李德裕謗牛僧孺,皆以應圖讖為辭。然“朱”字“牛”下安“八”,八即角之象也。從歷史真實情況來看,此讖語預示唐末朱泚、朱溫之亂。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正應讖語之驗。

除壺關流行的牛丞相打鍋傳說外,河南、山西兩地還流傳“猛牛撲帝王”、“九牛撞金殿”打鍋傳說。“猛牛撲帝王”描述為“牛肋插雙刀”或“牛生雙尾”,也與“朱”字有關。清末以牛鳳山為代表的眾多牛氏族人因把牛川奉為打鍋牛始祖,順理成章地解釋此“朱”字應代表朱元璋,由此衍生出許多新的典故和傳說。但實際上,“猛牛撲帝王”、“九牛撞金殿”傳說與“牛姓乾唐祚”讖語關係更大,牛丞相打鍋傳說可能為“牛姓乾唐祚”的民間故事版本,另外再加上牛金、牛弘家族罹難故事變化、演繹而成。由於時間、地點、流說者不同進而演化出多種版本,此為民間傳說流傳的共性特點。今山西潞城賈村流傳“八角牛”傳說,“兩角犢子”,“八角牛”也,此可能為“牛姓乾唐祚”讖語的另一個民間版本,與牛丞相打鍋傳說異曲同工。

綜合考慮,牛丞相打鍋傳說應該始自唐代,但打鍋來源則有可能上溯到三國牛金罹難事件。

元代打鍋牛姓已經遍布山西全省,尤其晉東南地區牛姓更為集中,出現了許多名門望族,如定襄牛榮家族、襄陵牛光祖家族、陵川牛潛家族。另有多位牛姓考取進士,如僅陵川一地就有牛潛、牛元偉、牛宗文三名牛姓進士。

明清之際,大量打鍋牛姓從山西分遷到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今北方牛姓基本都為打鍋牛,名稱有“打鍋牛”、“破鍋牛”、“ 鍋茬牛”等多種稱謂,除牛丞相打鍋傳說外,另有三兄弟、四兄弟、五兄弟、八兄弟、九兄弟、十八兄弟等多種兄弟破鍋傳說。千百年來,“打鍋牛是一家”祖訓一直在打鍋牛家族傳唱,族人見面往往先問一句“打鍋不打鍋?”回答“打鍋”的就是一家人。相識後常常以“本家”、“一家子”、“老本”等親切稱謂,給予熱情招待,成為牛氏家族獨有的風俗習慣。

清代乾隆初年,廣為流傳的18打鍋牛傳抄譜在河南濟源石露頭村始正式出現,乾嘉年間此譜在周邊地區得到初步傳播。道光、同治年間,由於汜水武狀元牛鳳山父子尋宗修譜影響,此譜開始在河南及其周邊廣大地區流傳。因為把打鍋牛與18打鍋牛混為一談緣故,很多打鍋牛家族認作18打鍋牛,造成牛氏家族亂認祖宗與家譜傳抄的濫觴現象。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網路、書籍等影響下,18打鍋牛家譜傳播更為迅速,更多的打鍋牛氏認到18打鍋牛。此風如不及時糾正,將對牛氏家族造成難以估量的文化劫難,後果不堪構想。

牛姓名人

牛子厚

牛子厚(吉林牛家代表人物,著名京劇科班“喜連成”的創始人)本名牛秉坤,字子厚,祖籍山西太原。1866年(同治五年)出生於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廠牛家”的第四代傳人,是在吉林城擁有幾十家商號,並在東北各主要城鎮都布有“買賣”的大東家。他創建了“喜連成科班”,為中國京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牛子厚聲名顯赫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富而好行其德”,樂善好施。在吉林市開設“粥棚”,無償向窮苦人施捨稀粥;捐款修建了“凌雲寺”;創辦了“三皇會”(盲人聚會之所);對無親無故的貧寒人,慷慨相助。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為了解救嗷嗷待哺的市民,他曾在前門外設一粥場,施捨粥飯。因為他施捨行善,市民多有讚譽,“牛善人”之稱遠近聞名。清光緒皇帝、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曾分別向牛家頒發“樂善好施”的匾額。永吉縣長送楹聯一副,稱牛子厚是“泊然與人無爭,修世服疇,應共松江流澤遠;富而好行其德,賑災濟困,料諸廬室感恩多”。

牛子厚對培養京劇人才傾注心血,梨園弟子也給予他盛情回報。1934年,家道衰落的牛子厚遷居北京。梅蘭芳、蕭長華等倡議梨園界給牛先生義演三天,用演出的收入為牛子厚購買了位於北京宣武門外西河沿胡同的一所四合院,房屋14間,又用1500元銀大洋購買香木棺材一口。

1943年牛子厚於北京病故,後歸葬於吉林市。

牛邯

狄道人,東漢名將,官護羌校尉,後擢太中大夫。才氣勇力俱全,雄威邊陲,官護羌校尉,後擢大中大夫。

牛文科

1984年。山東淄博人,本科學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青年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寫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鄉土詩人協會理事。自由撰稿人,傳媒公司法人代表。作品散見於《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新作文》雜誌編輯。詞條被《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作家出版社)收錄。

牛金

三國時南陽人,曹仁麾下部將,官至魏後軍將軍,在軍中很有威望。司馬懿怕“牛隨馬後”,取代了他們的權力和地位,牛金將軍慘遭司馬懿毒酒暗殺。

牛興祖

牛姓牛姓

晉寧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歷中書省掾、刑

部主事、工部主事,後擢大都兵馬指揮使,累官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

牛天畀

山西省太穀人,清代將領。乾隆年間武進士,累官至貴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會剿苗民,先後屠戮上萬,後被苗民擊斃。

牛富

安徽霍邱人,南宋抗擊元兵入侵名將,自青少年時代起,就勇而知義,立志報效祖國。有一次在戰鬥轉移時,令城內居民 燒絕街道,抵抗賊軍,牛富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為下落敵人之手,自己就以頭觸柱,赴火而死。牛富的大義凜然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他死後,贈靜江軍節度史,謚“忠烈”。

牛嶠

最早寫詠物詞的五代詞人,字松卿,一字延峰(850?—920?年),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唐朝宰相牛僧孺之孫。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進士。歷任拾遺、補尚書郎等小官。王建立後蜀,牛嶠在後蜀任判官、給事中等職。牛嶠一生博學多才,受好寫詩填詞,詩學李賀,詞聞於世,著有《歌詩集》三卷。是“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其詞收入《花間集》一書三十二首,《全唐詩》附詞二十七首。他的詞特點是“繁弦促柱間有勁氣”,字句富麗清新,借物抒情,寓意深刻。有人評價說他的詞“蜜麗香軟”,詞風似溫庭筠。他是我國最早寫詠物詞的詞人之一,對後世詠物詞的發展具有較大影響。代表作有《夢江南·街泥燕》、《菩薩蠻·舞裙香曖金泥鳳》等。

牛僧孺

以方正敢言進身的唐代宰相,字思黯(779—847),牛弘之後代。其父牛幼簡,小官吏,早死,僧孺幼孤,依川數頃為生。好讀書,善作文。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考取進士。元和三年(808年),憲宗皇帝策試賢良方正。僧孺與李宗閔、皇甫?三人在對策中,痛詆時政,一條一條指出宰相李吉甫失政之處,以方正敢言,名聞天下,但激怒了宰相李吉甫,久未重用。穆宗即位後,升任御史中丞。長慶元年(821年),宿州刺史李直臣坐髒當死,穆宗為他求情說:“直臣的事情雖超越本分,有違法之過,但他有經度之才,可免死,委之邊任。”僧孺婉轉地對皇上說:“昔日安祿山、朱?以才過人,但他們卻亂我大唐江山,受到嚴懲,何況李直臣和他們相比,只是小才,怎能不依法制裁,使法律受屈呢?”皇上嘉其守法,不再說情,並升其為戶部侍部,同平章事。還有一件事,使皇上更加器重僧孺。當時韓弘因有前科,就和兒子公武以豐厚的家產,賄賂各路權貴。事發,穆宗命中使到其家查閱納賄記載,唯僧孺名下,記不受退還。穆宗甚悅,及之議誰可任宰相時,穆宗第一個就提到僧孺。敬宗即位(825年)後,又任僧孺為中書侍郎,銀青光祿大夫,加封奇章郡公,集賢殿大學士,兼修國史。僧孺為相時,政績較佳,他整頓綱紀,清理刑獄。審治不法,朝野肅然。文宗時,僧孺與李德裕轉入朋黨之爭,親近同黨,排拆異己,權震天下,時稱牛李黨爭。寶曆年間,貶至武昌軍鄂岳靳黃觀察使,大和四年(830年),召還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武宗時,會昌二年(842年),罷僧孺兵權,貶為循州長史。宣宗繼位後,還為太子少師,大中初年(847年)卒,謚曰“又簡”。著有《幽怪錄》十卷。

牛存節

戰功赫赫、威名遠揚的五代後梁宰相,字贊正,他本名禮,後梁太祖朱溫改其字,青州博昌(今山東省博興)人。少年時代以雄勇自負,為人木強忠厚,初任河陽節度使,後率十餘人歸朱溫,朱溫愛之,授宣義軍小校,後追隨太祖,屢建戰功。天復元年(901年),授潞州馬步指揮使,法令嚴整,士庶安之,及追赴行在,士兵泣送者不絕於道。天佑元年(904年),授邢州團練使,當時州兵只有二百人,晉人知道後,就以大軍來進攻。太祖急在鄴發兵二千人赴援,存節臨危不懼,率軍迎敵,並以自己的家財,獎勵將士。終於化險為夷,使敵人久攻難克,自動逃離。太祖招之慰勞,獎嘗金帛馬匹,加檢校司徒、元帥府左都押衙。天估四年(907年),太祖即位,存節拜右千牛衛上將軍。其秋攻潞州,以存節為行營馬兵軍都排練使。開平二年(908年),王師敗於上黨,晉人乘勝進迫,河南留守張全義召存節,共謀退敵之策,遂率軍接應上黨王師,至天井關,存節對諸將說:“這次行軍,雖不是奉詔,但至關重要,要害之地,不可致失。”時晉人新勝,鋒芒畢露。存節毫不畏懼,引眾而前。夜至澤州,存節剛入城,晉軍也到,於是存節即命士兵分布守御。晉軍四面攻斗,並開地道以入城,存節乃以隧道應之,道戰於地中,晉軍不能進,又以強弩射之,晉軍人仰馬翻,經十三日苦戰晉軍死傷不計其數,只好焚營而退。太祖對此大加稱讚,並予以嘗賜,授絳州刺史。開平三年(909年),又任同州節度使。乾化二年(912年),加檢校太傅,進封開國公。末帝朱友貞繼位後,對存節加封中書門下平章事,徙鎮天平,為保衛邊疆又屢立戰功,詔加太尉。正當梁、晉雙方苦戰河上時,存節病重,召還京師即卒。冊贈太師。史臣評價存節說:武鷙慷慨有大節,野戰壁守有所長,威名聞於境內外。

牛明智

(1917—1981),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的少將,山西省芮城縣人。1937年參加山西抗敵決死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武鄉縣游擊第三大隊政治指導員,山西遊擊第二團營政治教導員,八路軍一二九師太岳縱隊決死第一旅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岳軍區第四十二團政治委員,華北野戰軍第十五縱隊四十四旅政治部主任,第18兵團62軍185師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幹部部部長,第二坦克學校政治委員,裝甲兵學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裝甲兵軍政幹部學校政治委員,裝甲兵學院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牛金星

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主要謀士,字啟東,河南寶豐人。明朝嘉靖舉人。自小天資聰穎,滿腹文才,常抱經邦濟世之志,但他年青時,深受貪官豪紳欺壓,鬱郁不得志。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對他十分仰慕,為他的遭遇也憤憤不平,因此當起義軍到達河南西部時,就千方百計尋找他,開導他認清形勢,共圖大業。牛金星最終下定決心,帶領全家老少加入了起義軍。牛金星的博才多學,精於計謀,很快得到李自成的嘗識和重用,成為義軍的一名重要謀士。按照牛金星等人主張的北進計畫,起義軍於1641年正月,一舉攻克軍事重鎮洛陽,活抓了福王朱常洵,並火燒福王府,散發了王府大量金錢與糧食,使廣大饑民得到賑濟。1644年3月19日,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李自成在牛金星、劉宗敏等文武官員陪同下,從大明門進皇城,行至“承天之門”(今天安門)時,李自成對“承天之門”四字匾額射了一箭說:“如能安定天下,則一箭射中四字中心。”據說一箭射出,射中“天”字下稍偏一點,未能正中。牛金星賀道:“中共下,當中分天下。”李自成投弓大笑。李自成等將領進京後,被勝利沖昏頭腦,迅速腐敗墮落。他們新選的官吏為了 找靠山,爭請宰相牛金星、軍師宋獻策等頭頭飲“到任酒”,表示感激,有人逢人便夸“牛老師知遇”。牛金星得意忘形,錄用降人,皆以“金星目矚之力為衡”。4月29日,李自成在清軍先頭部隊已進入北京近郊時,卻匆匆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大典,由已授為天佑閣大學士的牛金星代行祭天禮。即位後第二天,起義軍即被迫放棄京城,退往關中,從此節節敗退。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一曲悲慘的壯歌,牛金星也從自己輝煌的頂點跌到了谷底,有人說他逃亡不知下落,有人說他後來與兒子一起投降了清廷。

牛鳳山

官授頭等侍衛的清代武狀元,字梧階(1806—1880),河南省鞏義市明月坡(古汜水縣屬地)人。幼年時,家境貧寒,跟著叔叔,苦練武功,技藝高超。據說他用彈弓不僅可以百步穿楊,而且可以盤中取果,又稱鳳凰奪窠。道光十三年(1833年),他27歲,在汜水縣穆溝村、竹園村等地借錢赴京趕考,中一甲第一名,即武狀元,官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弟,又封武功將軍,曾任甘肅涼州中營游擊,加副將銜,後晉封總兵,官得四世一品封贈。鹹豐年間(1851—1861年),黃河向南遷徙,沙壓河邊灘地,汜水灘民無地可耕,貧困無食,有的灘民甚至賣妻子交租稅,鳳山這時已告老還鄉,他急家鄉人民所急,查明情況,將真相奏聞朝廷,豁免了當地賦稅,使不少貧民得以生存。事後,沿灘二十五村民自發樹碑,記載此事,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牛保才

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1921—1952),山西壺關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電話班副班長。1952年10月14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他冒著激烈炮火搶修電話線,左腿被敵人的炮彈片打斷,仍忍受著劇痛爬到斷線的地方,用嘴咬著一根線頭,手拉著另一根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保證了通訊聯絡,直至壯烈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於“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稱號。

牛書申

曾任原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少將,(1913—),陝西省黃陵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甘邊區中宜游擊支隊政治指導員、政治委員、獨立營政治委員,陝甘邊區中宜?洛四縣指揮部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員、司令部第六科科員,西北野戰軍司令部第二科科長,陝甘寧省委軍事部第二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七團政治處主任,獨立第五大隊政治委員,關中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關中警備區政治部主任,警一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黃龍軍分區司令員兼警備第四旅政治委員,陝北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陝西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牛得草

著名豫劇丑角表演藝術家,(1933—1999)河南省開封市人。原名牛俊國,牛得草是藝名。解放後愛看丑角戲的戲迷李春芳老人看了他演的戲,說:“你演的丑角不俗氣,看了餘味深長。”牛俊國對李老說:“人家說我這個名字很不合丑角這個行當,請你老給取個丑角藝名。”李老學識淵博,又愛看牛俊國的戲,經過認真思考,第二天就對他說:“姓候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於的,有叫於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可以自在暢遊;姓朱的,有叫朱得糠的,豬得了糠,可以膘肥體壯;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你得了草,可以負重勁行,辛勤耕作,韌力無盡啊!”牛俊國高興地說:“對啊!共產黨把我從苦海救出來,讓俺當了人民演員,這不是小牛得了青草嗎!”從此,牛得草便代替了牛俊國,唱響了開封,唱紅了中原,成為國家一級演員。牛得草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成流派。他技藝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講究程式規範,又力求貼近生活,既有大家風範,又有鄉土氣息。他的代表劇目主要有:由他執筆整理並主演的《唐知縣審誥命》,1979年晉京演出,獲演出一等獎,該劇拍攝為電影后,又榮獲“最佳故事片獎”,香港《大公報》撰文稱他為“東方的卓別林”。他歷任鶴壁市豫劇團副團長、團長等職。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劇協理事,中國電影藝術家協會會員,鶴壁市劇協主席。他10歲學藝專攻文丑,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了戲劇事業。“當官不與民造福,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一劇中精句,幾乎家喻戶曉。他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為人民服務。

牛畜

為趙國國君趙籍師傅,戰國時趙國的賢達之土,生卒年月不詳。趙國的國君叫趙籍,思賢若渴,是個年輕有為的君王。有一天,他問相國公仲連:“愛卿,你很好賢,做相國已四年多了,你曾經推薦過賢人嗎?”公仲連回答說:”沒有,臣下一定盡力物色。”當時有個叫番吾君的人,聽說公仲連正為國君物色賢達之士,就向公仲連竭力推薦牛畜等三人,說了他們許多優點。公仲連就接見了牛畜等三人,又加以認真了解考察後,向國君正式舉薦了他們。趙王在召見牛畜時,牛畜用仁義之道教授君王,又用帝王之道約束他。君王欣然而聽,遂以牛畜師傅。

牛弘

任人唯賢的隋吏部尚書,字里仁(545—610),隋安定鶉觚人。先祖為避禍改姓遼,祖父遼熾,在郡中為“中正”官,父親遼允,為後魏侍中,賜姓牛。牛弘年輕時,性情寬厚,好學博聞,隋開皇二年(582年),授散騎常侍,秘書監,收集典籍,不遺餘力,三年拜禮部尚書,奉詔撰修五禮,寫成百卷,行於當世。開皇六年(586年),牛弘以其豐富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改定雅樂”、“設立明堂”,受到皇上的器重和讚許。不久授大將軍,官拜吏部尚書。在其任職期間,任人唯賢,“其選舉,先德行而後文才,,務在審慎”。因此“所有進用,多稱職”,朝野上下,為之佩服。隋煬帝繼位後,賜弘以詩,讚揚之美,無書其右者。大業二年(606年),牛弘進位上大將軍,六年(610年)跟隨皇帝巡視江都,其年十一月卒,歸葬安定。皇上贈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文定侯,謚曰“憲”。牛弘一生,權高位重,榮寵當世,而他卻車服平儉,寬厚溫良,事上盡禮,待下以仁,“納於言而敏於行”。一生手不釋卷,著書頗富,有文集十三卷傳於後世。史臣評價他時說:牛弘篤好攻籍,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采百王之損益,成一代之典章……澈之不清,混之不濁,可謂大雅君子矣!

牛希濟

不忘忠孝的五代詞人,(930年左右在世,生卒年月不祥),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五代詞人牛嶠之侄。前蜀時,官至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前蜀亡,降後唐,明宗時,任雍州節度副史。牛希濟擅長詩,精於詞,詞風接近“花間派”重要人物韋莊,風格清麗,常用白描手法抒寫情懷,也是“花間派”的一名重要詞人。堯山堂外記:同光三年(925年),後唐滅前蜀,唐主命舊蜀臣賦蜀亡詩,牛希濟寫了一首七律詩:

滿朝文武欲朝天,不覺臨師犯寒煙。

唐主再懸新日月,蜀王還?舊山川。

非干將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數盡年。

古往今來亦如此,幾曾歡笑幾潛然。

唐主聽後感慨地說:“希濟不忘忠孝也”。於是賜緞百匹,予以獎勵。他的詞在《花間集》中共收十一首,以愛情為主,多有傳世名句。如《生查子春山煙欲收》末兩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受到一致好評,常常被當作名句作用。

牛皋

杭州西湖畔牛皋墓杭州西湖畔牛皋墓

北宋末年奮起抗金的民族英雄,字伯遠(1087—1147),河南省魯山縣人。

出身射士,精通武功,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北宋末年,朝政腐敗,金兵入侵中原,牛皋組織義軍,奮勇抵抗,屢屢取勝。由於戰功卓著,先後任滎州刺史、安州觀察使等要職。紹興三年(1133年),岳飛統制江西、湖北軍務時,牛皋奉命加入岳家軍。岳飛一見牛皋,甚為歡喜,即命皋為唐、鄧、襄、郢四州的安撫使。岳飛出任神武后軍都統後,隨及又任牛皋為中部統領。紹興四年(1134年),偽齊大將李成勾結金兵入侵,攻破襄陽六郡,敵將王嵩占據隨州,岳飛派大將張寬、徐慶去收復,數日攻城不破,岳飛心急如火,牛皋自告奮勇,帳前請戰,當場立下軍令狀,只帶三天口糧,誓死拿下隨州。果然三天口糧尚未用完,就一舉攻下隨州,活捉王嵩,俘敵五千。李成退據襄陽,岳飛又派牛皋以騎兵擊敗,收復了襄陽。金兵攻打淮西,岳飛又令牛皋迎敵。當時,偽齊派騎兵五千,氣勢洶洶,抵達廬州城外,牛皋領兵上陣,望著金將,大喝一聲:“牛皋在此,爾輩胡為?”敵軍一聽,如雷貫耳,膽顫心驚,不戰而潰。牛皋乘勝追擊,一鼓作氣,追擊三十餘里,殺死金兵大半,斬其副都統及“千戶”五人,“百戶”數十人,軍聲更加威名遠揚。紹興十年(1140年),牛皋隨岳飛進軍中原,在岳飛的指揮下,牛皋率部所向披 靡,直抵黃河沿岸,在攻打許昌、汴京的多次戰鬥中,出生入死,屢戰屢勝,為收復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職務不斷變化,官位節節升遷,直至任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秦檜害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後,十分懼怕岳飛部將牛皋,為了斬草除根,解除心腹之患,就處心積慮,置牛皋於死地。紹興十七年(1147年)農曆三月初三,秦檜密令都統制田師中,以宴請各路大將為名,用毒酒將牛皋害死。牛皋臨死前悲憤地說:“皋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屍,故死牖下耳!”其憂國憂民的情懷真可說是驚天地、泣鬼神。

牛思瑄

不走後門的清代欽點傳臚,字梧階(1806—1880),河南省鞏義市明月坡(古汜水縣屬地)人。幼年時,家境貧寒,跟著叔叔,苦練武功,技藝高超。據說他用彈弓不僅可以百步穿楊,而且可以盤中取果,又稱鳳凰奪窠。道光十三年(1833年),他27歲,在汜水縣穆溝村、竹園村等地借錢赴京趕考,中一甲第一名,即武狀元,官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弟,又封武功將軍,曾任甘肅涼州中營游擊,加副將銜,後晉封總兵,官得四世一品封贈。鹹豐年間(1851—1861),黃河向南遷徙,沙壓河邊灘地,汜水灘民無地可耕,貧困無食,有的灘民甚至賣妻子交租稅,鳳山這時已告老還鄉,他急家鄉人民所急,查明情況,將真相奏聞朝廷,豁免了當地賦稅,使不少貧民得以生存。事後,沿灘二十五村民自發樹碑,記載此事,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風,牛思瑄的卷子吹到地上污染了一點。評卷時,慈安太后以牛思瑄寫的文章最當意,想點為狀元。主考官以卷面污染為理由,力爭不能為狀元。變為二甲一名(也叫傳臚)。皇榜揭曉時,主考才知道自己力爭不許當狀元的正是牛思瑄,大為懊悔。回府見牛?說:“你不讓我看看你的字型,以致這次失掉了一個狀元。”牛思瑄知道後,不以為意,也不懊悔。牛思瑄雖未能點為狀元,但慈安太后和皇上又非常喜愛他的文章和書法,所以欽點金殿傳臚,以補狀元之損,故世人都知牛門父子文武雙狀元。牛思瑄一直在翰林院任職,工文善書,很有名氣,當時得到他寫的字,都視為珍寶。牛思瑄性情耿直,為官清廉,熱愛鄉鄰。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大災,餓死人很多,甚至人相食。這時,牛思瑄的朋友吳元炳在江蘇任巡撫,牛思瑄就親往拜訪,想請求發些糧食賑濟家鄉災民,因憂勞過度,不幸病逝於去上海途中。

牛化東

曾任寧夏軍區副司令員的少將,(1906—),陝西省定邊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被派到西北軍隊從事兵運工作。曾在西北軍任排長、連長,新編第十一旅參謀、軍械官、副團長,1945年參與領導該旅於陝西安邊起義。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三邊軍分區副司令員兼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寧夏軍區參謀長,銀川軍分區司令員,寧夏軍區副司令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牛憨笨

物理電子學專家,(1940-——),山西省壺關縣人。196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他是我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像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得到重大套用的高速靜電變像管。研製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為我國地下核試驗、雷射核聚變、X光雷射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診斷設備,並銷往法國、美國和台灣省,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牛憨笨科研成績卓著,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兩項,國家及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多項。他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發展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論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國的學者引用近90次,在國際範圍受到了很大重視。牛憨笨的名字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祖母給取的,他回憶說:“其用意一是不好的名字可以衝掉晦氣,二是不好的名字可使我存活下來,使我父親下面不要斷煙火。長大後許多人勸我將名字改一下,但我感到這樣一個名字,亢分體現了她老人家對我的一片愛心,名字雖然是個符號,但使我終生受益匪淺。它告誡我不學習就會變‘憨’,不勤奮就會變‘笨’。我應當像憨牛一樣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耕耘不止。”

牛仙客

善於理財、清勤不懈的唐代宰相,唐安定鵯觚人,先祖為牛通,通生會,會生意,意生仙客。仙客初為縣小吏,後遷洮州司馬、太僕少卿。他勤奮上進,堅持不懈,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升為河西節度使、朔方軍大總管。仙客任河西節度使時,省用所積巨萬,同僚崔希逸以其事奏聞皇上,帝查明後大悅,將用為尚書,宰相張九齡以為不可,乃封隴西郡公,張九齡下台後,仙客升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仍知門下事。仙客居相位,獨善其身,不久封幽國公,進拜侍中,兼兵部尚書。天寶元年七月卒,年六十八歲,贈尚書左丞。仙客在為官期間,以善於理財著名、“嗇事省用,倉庫積實”,是對他政績的評價,“為官清正,僅身無它”,又是對他人品的真實寫照。

牛淑賢

“五歲紅”豫劇名旦表演藝術家,(1946-),女,祖籍河南省柘城縣,出生在河南商丘市。牛淑賢的家是梨園世家,父,母,舅父都從事豫劇工作。她自幼隨父母學藝,五歲登台演出,得“五歲紅”之譽。13歲入邯鄲地區東風豫劇團,師從“豫劇皇后”陳素真等著名演員,專攻閨門花旦。她嗓音明快清晰,演唱委婉細膩,流暢舒展,活潑俏麗。她不僅廣收豫劇各流派之長,而且吸收歌劇、評劇、黃梅戲以及民間小調的唱法和鏇律,並將歌唱藝術的發聲方法巧妙地溶合到豫劇演唱之中,探索出一種獨特的唱腔藝術風格。在表演上她瀟灑自如,意切情真,向以“渾身是戲”著稱。牛淑賢是國家一級演員,她的主要代表劇目有:《紅娘》、《梵玉宮》、《荀灌娘》、《宇宙鋒》、《拾玉鐲》、《大祭樁》等。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唱片社和許多音像公司都曾為她錄音錄相,灌制唱片、盒式磁帶。1959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還專門為她拍攝了記錄片《多才多藝的小演員》,1990年又專為她拍攝了《五歲紅·牛淑賢》專輯,被首都新聞界譽為“銀幕上的第一朵梅花”。她曾獲河北文藝振興獎;四省十四市豫劇中青年演員廣播大選賽一等獎;全國首屆中青年演員電視大選賽最佳演員獎。1990年,又榮獲第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授於她“優秀表演藝術家”光榮稱號。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邯鄲東風劇團一團團長。

牛根生

牛根生,男,生於1954年,籍貫,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董事會主席。

據牛根生自己回憶,他出生在內蒙一戶貧農家庭。後來,他被賣給姓牛的人家做兒子。到現在,他連自己原來姓氏都不知道。牛根生改姓牛,他的命運似乎也從此與牛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8年牛根生參加工作。在伊利集團從一名洗瓶工乾起,擔任過車間主任、廠長等職,在伊利做到了生產經營副總裁的位置。伊利曾經記下了他的輝煌;在這裡,他曾獲得呼和浩特科技興市貢獻一等獎,呼和浩特市特級勞動模範稱號,入選“呼和浩特市首屆十大青年企業家”等榮譽。

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鑒於公司生產經營副總裁牛根生同志不再適於擔任該職,公司董事會決定對其予以免職。

牛根生1999年創立蒙牛集團,作為乳業的後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行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舉躍升至第4位。2003年“蒙牛”藉助“神五升空”的出色行銷,銷售額再次翻番,達到近50億元。

牛滿江

男,漢族,原籍博野縣程委鎮東呈召村。生於1912年,卒於2007年11月9日,享年95歲。青年時期求學保定同仁中學(保定一中前身),後留學美國,畢業未回,加入美國籍。牛滿江博士是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美國費城坦普爾大學生物系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河北大學名譽教授。2007年11月8日凌晨2:40分因病經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牛梅鵬

男,漢族,原籍山東省,字一鵬,MBA,京鵬產業負責人,主要從事企業戰略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品牌構建與行銷執行力,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是現代化企業管理實踐者;對有機農業的發展和規劃也有獨到見解,參與多家有機產業運動聯盟。曾出版多類專集和論文。業餘時間從事牛氏文化推廣,擔任中華牛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牛氏文化

》編委,是齊魯牛氏文化研究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牛海標

牛海標,以筆名牛哥,著稱,男,漢族,生於1984年,國內著名seo達人、歌曲作詞者,代表作有《牛哥》、《tradett》、《海鷗》、《留戀的宿舍》、《希望之歌》等等。

牛永海

牛永海,字鈺晟,號朴真,1963年4月生,河南省新鄉輝縣市人,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現任新鄉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原文化研究院書畫部主任,中國中部崛起促進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鄉市書法家協會刻字委員會主任,新鄉書畫藝術院名譽院長,新鄉市青聯委員。

牛永海習書數載,臨池不輟,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從而形成勁健雄逸、古樸典雅、莊重靈動的書風。他的書法入古、出新、求精,其筆墨語言承載著身後的文化內涵與創新精神。諸多作品在集成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審美需求,融入個人才思激情,從用筆到結構再到章法,均彰顯出作者情感的律動與筆墨技巧的完美契合,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大展並獲獎,許多代表性作品及學術論著被刊登在《世界知識》畫報、《中國書畫家選集》《中國名家書畫集》《河南省書畫名家作品集》等權威報刊,並被專業機構館藏。諸多巨幅作品被政府機關懸掛在大型會議廳及辦公場所,不少作品作為政府部門、企業的形象贈禮品被社會各界及國際友人廣泛收藏。

牛群

牛群,著名相聲演員、表演藝術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師承於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他在82年獲中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創作、表演一等獎之後,又曾在全國全軍的曲藝匯演中九次榮獲創作、表演雙一等獎。他與馮鞏搭檔,奉獻了大量優秀的相聲作品。牛群還曾經涉足官場,走上政治舞台,曾任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副縣長。

牛犇

牛犇原名張學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國著名影視演員,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代表作品:《聖城記》、《火葬》、《海誓》等。

牛犇六歲失去父母,跟隨在北平中電三廠當司機的哥哥生活,1946年,11歲的牛犇就在影片《聖城記》中飾演村童小牛子;後在影片《清宮秘史》中扮演兒童角色,同年至香港,參加《火葬》等影片的拍攝;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六十多年來,在數百部影視作品中擔任角色,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

牛犇因在影片《牧馬人》中生動地扮演牧民郭扁子,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還曾導演《父親》、《喜中緣》、《藏金記》等電視劇。

牛犇已於2011年簽約北京華誼凱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旗下藝人。

2014年,牛犇與秦漢、雷恪生、曾江一起參演中國版《花樣爺爺》

牛姓分布

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牛姓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另外,安徽、山東、山西、河北、隴西等亦多此姓,這些地方的牛姓加起來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據袁義達教授統計,截至2013年春,按照全國各姓氏總人口(包括港澳台)數字多少為序,牛姓位列第98位,如今已經再一次進入了前100名!

字輩家譜

titletitle

在所有的家譜中,內容不管如何簡略,但字輩譜一定會有。字輩譜也稱行輩字、排行、派語、派行詩等。它是用來表明世系的用字,也是為子孫起名時定下的輩序用字。這個字一般放在三字名的中間,也有少數姓名,三字中最後一個字為輩序字。這種取名方法其他民族少有,是漢民族特有的。

字輩譜用字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是先輩人經過精心研究、共同討論,才最後確定,勒石以志。字輩譜一般都有用意,有說起。有些譜簡直就是一首詩,寓意豐富。如牛弘後裔河南濟源市西許村“牛氏家譜”(俗稱天官牛)載:從37世起,字輩譜如下:

青芝龍源 林萃田豐

正恆懷宗 慧澤棟英

前兩句述祖蔭,祖上擇福地而物華天寶,樹榜樣而人傑地靈。後兩句是教子孫,要健身潔心,緬懷宗訓,以大智大睿潤澤東方,成為國家的棟樑英才。

郡望堂號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水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水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堂號

隴西堂:實際上和牛姓望族郡號通用,隴西是牛姓繁衍發展中心,後世牛姓人不論走到哪裡,只要打出這個堂號,便會相認是同宗,最初都來自“隴西”,相互交談,倍感親切,有事相助,盡心盡力。

太史堂:源自唐朝詩人牛鳳及,撰有《唐書》。牛鳳及是牛弘的曾孫,官至中書門下侍郎,撰《唐書》,一百一十卷。因一生主要功績是修國史,故堂號叫“太史堂”。既是紀念性的專用堂號,自然有歌功頌德之意。

此外,牛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大雅堂”、“惟明堂”、“燕翼堂”等。

宗祠通用

四言通用

姓啟牛父;望出隴西:

全聯典指牛氏的源流和郡望

廬州卻賊;校尉平羌:

上聯典指南朝時期的宋名將牛皋,字伯元,魯山人,出身射士。曾聚眾抗金,後歸宋跟從岳飛,攻克隨州,馳援廬州,擊退金軍。隨岳飛進軍中原,直抵黃河尚岸,屢立戰功,官至承宣使。因反宋金議和被秦檜派人毒死。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狄道人牛邯,字儒卿,勇力俱全,以才氣雄於邊陲,光武帝時任護羌校尉,曾與來歙平定隴右。

五言通用

瑞日波中上;仙禽霧裡低:

此聯為唐朝時期的詩人牛鳳及《奉和受圖溫洛應制》詩句聯。

六言通用

御史休祥預報;天官選舉惟明:

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太子少師牛僧孺,歷官御史中丞。下聯典指隋朝時期的吏部尚書牛弘的事典。牛弘,字里仁,鶉觚人。有文集。

子孫賢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

此聯為河南省濟源市西石露頭村牛氏祠堂門口兩邊八字牆聯,內容明白如話,寄託著祖上對後輩子孫的殷切期望。

七言通用

為民自願稱孺子;相國樂於獻丹心:

此聯析取自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句意。

應貞女詩文應夢;奇章公邂逅奇緣:

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牛肅長女牛應貞,少年聰穎,十三歲時,能誦佛經二百餘卷、儒經子史數百卷,曾在夢中誦《左傳》,一字不漏。往往熟睡中與人談論,數夜不停。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牛僧儒,字思黯,安定鶉觚人,“牛李黨爭”牛派首領,兩度任宰相,封奇章郡公,相傳他曾夜裡迷路,入薄太后廟,邂逅戚夫人、太真、潘妃、綠珠等,相互吟詩。天明時辭去,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座荒廟。

潁水一支分派久;涎河兩岸卜居多:

此聯為安徽省林泉縣定廟牛氏宗祠聯。牛氏自元代初年遷來,已成當地大姓,民諺說:“磚集劉,黃嶺侯,趕不過涎河沿的一群牛。”

十八祖平陽世澤;五百年毫西名門:

此聯為河南省偃師縣牛氏家廟堂聯。

十言通用

好學博文,史稱大雅君子;清操正氣,人號廉潔自將:

上聯典指北魏時期的寮弘(後賜姓牛),在隋朝任吏部尚書,人稱“大雅君子”。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寶章閣待制牛大年,字隆叟,揚州人。一生精操,所至廉潔自將。

樞府轉環,奠唐甌於中葉;銓曹秉鑒,調隋鼎之初硎:

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牛僧儒,官居相位,文宗時與李宗閔結黨,權震天下,時稱“牛李”。下聯典指隋朝時期的牛弘,好學博聞,寡慾清高。隋初為秘書監,清開獻書之路,修五禮,立明堂,拜吏部尚書,封奇章郡公。史稱“大雅君子”。

十二生肖姓氏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和“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一樣都是姓氏。

鼠姓

牛姓

虎姓

兔姓

龍姓

蛇姓

馬姓

羊姓

猴姓

雞姓

狗姓

豬姓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