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姓

鳳姓

《邰陽譜系》字輩分兩部分:一是前代24派為“世彥盛萬岩正五伯延云何卿士日遠生宗昌慶和安陽林子世有”(其中二甲何派下接“鼎泰老慶和安信昌鳴廷文一尚”十三字;十甲“何”派下接“鼎泰老慶和安祥德世廷文一尚”十三字)。二是後來取“國家興必大,天運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從永繼祥。現在鳳姓以兆、元、良、唯四字輩人居多。

簡介

鳳姓鳳姓

鳳[鳳、鴌,讀音作fèng(ㄈㄥˋ)]

起源

鳳(Fèng )姓源出有:

源流一

鳳姓鳳姓

源於高辛氏,出自黃帝的曾孫帝嚳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左傳》記載:“高辛氏時,鳳鳥氏為歷正。鳳盍以官為氏。望出平陽、邰陽。”遠古黃帝的曾孫帝嚳(高辛氏)時,以鳳鳥氏為歷正官,就是專職掌管天文曆法的大臣,以指導人們按照季節時令耕田種地和收穫的官員。鳳鳥氏,在官職稱謂上又稱鳳歷、歷正。在鳳鳥氏的後裔子孫中,便以其稱號為姓氏,世代相傳稱為鳳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最古老的鳳鳥氏祭壇在鳳凰台,其遺址為今山東省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座鳳凰台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即可見中華文明之光。據史書記載:“任、宿、須句、顓臾、鳳姓也,實司太吳有濟之祀。”濟寧為古任城,是歷史上四個鳳姓古國之首,經近代考古專家認證,鳳凰台即“太昊祭祀台”,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氏的地方。

據考古調查發現,濟寧鳳凰台有十幾米高的土層堆積,蘊藏首豐厚的古代遺存,底層屬“龍山文化”的遺蹟,中層為商周文化遺址。鳳凰台自宋、元、明、清以來經貿繁華。在明朝萬曆年間,由運河總河劉東星首倡,並集當地數村之力,在農曆2月19日逢觀音聖誕日在台上創建了觀音堂。“鳳凰台”廟會憑運河水運優勢,集商貿文化為一體,南北商賈雲集,東西販運輻輳熱鬧非凡,一時成為魯西南春會之首,繁榮景象達數百年不衰。鳳凰台,也是天下歷代鳳氏族人祭奠祖先的地方。

源流二

鳳姓鳳姓

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時期南詔國酆氏王族閣羅鳳氏之後,自改為鳳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鳳氏遠祖​始於周王朝時期,出自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於酆地(今湖南永興),封為侯爵,稱為酆侯。其子孫後代就世代以國號“酆”為氏。至唐朝時期,源出酆氏的後裔,在雲南六詔時期成為白蠻大族,代表人物即為著名的閣羅鳳(覺樂鳳)。六詔時期,以烏蠻(東爨)蒙姓為國王,白蠻大姓(西爨)為輔佐,集合境內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邦盟式政權組織,類似於國家。閣羅鳳之父皮邏閣,出身白蠻大姓(西爨),後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統一了雲南六詔(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受唐玄宗李隆基敕封為雲南王,史稱南詔國。

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皮邏閣逝世,閣羅鳳繼位,襲封為神武王。閣羅鳳,公元712~779年,亦稱覺樂鳳,南詔國第五代王,公元748~778年在位。在其父執政時期,閣羅鳳已多次參與了削平六詔的活動,即位後,繼續發展南詔勢力,消滅了在東方的東爨、西爨,控制了整個滇東地區。閣羅鳳在即位之初臣服於唐王朝,曾協助唐朝抗擊吐蕃。後因唐朝的雲南太守張虔陀無禮於閣羅鳳,又大肆徵求財物,於是在唐天寶九年(公元750年),閣羅鳳發兵攻陷了姚州,殺了張虔陀。唐朝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發兵征討,又為所敗。此後,閣羅鳳遂依附於吐蕃王朝,吐蕃封閣羅鳳為贊普鍾,號東帝,南詔改國號為“贊普鍾蒙國”。當時,楊國忠為唐朝宰相,又徵兵全國,在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大舉討伐南詔過,反而為閣羅鳳所敗。戰事結束後,閣羅鳳認為“生雖禍之始,死乃怨之終”,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將士的死屍,就地祭祀埋葬。據民間傳說與考古勘察,當年南詔收葬唐朝將士屍骨的墓冢,有的地方稱為“萬人冢”,有的稱“萬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圍的龍尾關、地石曲,蒼山西坡丘遷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東岸的雙廊、挖色、海東等地,都有分布,至今遺蹟尚存。

不久的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發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閣羅鳳趁機擴大領土,控制區域達到今雲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貴州西北部。之後,閣羅鳳大力建立制度,修築道路,設定城邑,積極吸收漢族中的先進文化。閣羅鳳在位期間,使南詔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強大的奴隸主政權,以漢文教貴族子弟,吸收漢族先進文化。由於南詔國與中原王朝已有百年臣屬關係,因此閣羅鳳幾度試圖與唐王朝和好。唐代宗李豫大曆元年(公元766年),閣羅鳳在都城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豎立了著名的《南詔德化碑》,表明自己叛唐是出於不得已,願與唐朝世代友好。到了公元778年,閣邏風逝世,其孫異牟尋嗣位。

在閣羅鳳的後裔子孫及其國民中,有以先祖名字中的“鳳”為姓氏者,稱鳳氏,是為今天白族、京族、苗族、傣族中的鳳氏之源。

源流三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記載:“鳳氏,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一帶。”回族鳳氏,出自元、明時期土著鳳氏,源起也是閣羅鳳後裔,在元朝時期有部分族人入伊斯蘭教,成為回族,因此將鳳氏帶入回族。

源流四

源於風姓,出自遠古女媧氏族部落之後,屬於以圖騰信仰為氏。最早的鳳氏,出自遠古女媧氏族部落。女媧是太昊伏羲氏的妹妹,風姓,是人類從母系氏族社會逐漸轉向父系氏族社會階段過程中的遠古傳說帝王,她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制定了正確的婚姻制度。女媧氏族部落以鳥為圖騰,最高部落聯盟首領的圖騰標誌就是“鳳”,因此,其族人以鳳為氏族部落名稱,稱鳳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國學大師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指出,“鳳姓起源於鳳鳥圖騰,卜辭風字均作鳳,蓋古代神話乙太鳳為大風神……古有鳳姓之國,春秋時有任宿須句顓臾皆鳳姓,古雲,伏羲氏之胤,案其實乃以鳳為圖騰之古代族也。”

源流五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鳳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鳳閣,是唐武后稱制的光宅元年(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改革中書省後所設定的機構,代中書省之稱,其最高執政長官就稱作鳳閣令,也就是中書令,以顯現其女權至上。在其時,武則天將大學士官比“同鳳閣鸞台三品”、“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等,其職就是相當於宰相,唐朝時期著名的賢相狄仁傑等,皆擔當過斯職。二十來年後的唐中宗李顯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又將“鳳閣”恢復為“中書省”。

其時,在鳳閣任職的許多大小官吏中,例如鳳凰池監、鳳閣舍人、鳳閣侍郎等,多有改以所司機構名稱為姓氏者,即稱鳳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契丹族,出自宋、遼時期遼國 官吏鳳軍司,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鳳軍司,全稱為鳳軍詳穩司,是遼國政權中在北面軍中設定的一個官署,職掌遼國中的一支特殊的軍隊,統領稱作“鳳軍政令”。實際上,鳳軍是遼國軍制中專門部署的一支快速騎兵部隊,相當於今日的快速反應部隊、特種部隊、特警部隊等,專職實施突擊、突襲、以及定點快速打擊等一系列軍事任務,當年曾給北宋王朝製造了相當多的麻煩。鳳軍將士的待遇要遠高於其他部隊的將士。

在鳳軍政令、以及其他鳳軍將士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鳳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敖漢部部鄂爾敦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鄂爾敦氏,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dun Hala,漢義“風”。

蒙古族、滿族鄂爾敦氏,在清朝中期即多冠漢姓為鳳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彝族,出自雲南省武定、祿勸一帶的羅婺部。據《明史·土司傳》《武定府志》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沐英攻雲南,與同時期貴州水西土司奢香夫人齊名的武定羅婺部女土司商勝深明大義,備糧千石,到昆明金馬山迎接明朝大軍。迎接儀式按照彝族最高的禮儀,數里搭棚,攔門敬酒,殺豬宰牛,大擺宴席,三日三夜,燈火通明,歌舞不絕。從明洪武十六年起,鳳氏家族先後8次進京朝覲明朝皇帝,屢次得到朝廷誥封賞賜。鳳氏家族一直受到明朝廷的恩寵,所以在當地的勢力非常大。到第17代土司阿英統治時,鳳氏家族的勢力達到頂峰。明弘治三年(1490年),明孝宗賜姓鳳氏,阿英改名鳳英。明孝宗還賜給鳳英“盡忠報國”金帶。羅婺彝族鳳氏家族在西南地區顯赫一千多年,直到1950年武定解放時,當地還是鳳氏土司在管理。

安徽鳳姓起源

茂林鳳姓 (劉姓後裔,避世改姓,民間盛傳鳳不入朝)不多。

鳳村的鳳氏原姓劉,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後裔,後漢滅亡,劉知遠的後裔逃到了江南,北宋初到了涇縣南鄉茂林地區的陽山,聽到鳳鳥的鳴聲,認為是祥瑞之兆,就改劉姓為鳳姓定居了下來。北宋朝曾經派人來調查了解,見劉姓改鳳姓,又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便沒有再追究。但是御批“鳳姓不得入朝”,以防東山再起。

由於歷史原因,鳳姓譜牒非常複雜,現在看到的《鳳樹德堂支譜》、《邰陽譜系》兩種手抄本,內容大同小異。包括“元序”和“明序”在內的鳳氏手抄本,以均鳳世傑為鳳村鳳姓的始祖。以鳳村鳳姓一世祖鳳世傑為南宋人。

名人

鳳綱

鳳綱:漢朝時漁陽人。傳說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漬封泥之,自正月開始,到九月末止採制,埋100天,煎9次火。剛死者以藥納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藥,至數百歲不老,後“成仙”去向不明。

鳳山

鳳山:清朝時滿洲人。以番澤舉人襲佐領,充驍騎營翼長,印務章京,累遷參領,總辦北京東安巡捕分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任副都統,訓練京畿陸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升西安將軍,仍留京供職。宣統三年(1911年)由荊州將軍調廣州將軍,未行而武昌起義爆發。廣東革命黨人醞釀回響,他不聽京中同僚勸阻,抵任時,行至南門夕卜,被革命黨人李沛基拋擲炸彈炸死。

鳳全

鳳全:清朝駐西藏幫辦大臣。1904年赴拉薩經過巴塘,見這裡水草豐美,易於開墾,便在這裡滯留下來,移民開墾,並對喇嘛勢力加以限制。由於鳳全地位顯赫,性情粗暴,對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傳統習俗不夠尊重,加之拉薩分裂勢力從中作祟,激起當地叛亂,鳳全被殺,於是有了趙爾豐的平叛和由此生髮的對康區影響深遠的改土歸流。

風翕如

風翕如:字鄰凡。明朝時吳縣人。以貢生人官。崇幀未任漢陽通判,攝縣事。張獻忠來攻,太守棄印而逃。他動員官兵和全城居民,奮力死守。賊不能克,退去。崇禎年間衛城衛民有功,升衡州知府。卒於官。

郡望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邰陽郡:傳說為周族遠祖至公劉所居地。漢朝時期置邰陽縣,據史籍《百家姓》中所註:邰陽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武功縣一帶地區。

宗祠對聯

〖鳳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系承鳳鳥;

望出平陽。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鳳姓的源流和郡望。上聯典指傳說上古有司歷之官“鳳鳥氏”,子孫因以為姓。下聯典指鳳姓望族居平陽郡(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古皇曆正;

漢代神仙。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上古高辛氏時任歷正(掌管曆法的官)的鳳鳥氏,《左傳》有記載。下聯典指漢代漁陽人鳳綱,相傳他常采百草花,用水浸,用泥封,自正月埋入地下,至九月底,再用火煎九次。把這種藥放入死人口中,立即能復活。他本人常服這種藥,活數百歲不老,後成仙而去。

平陽豪傑;

漢代神仙。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鳳氏的郡望“望出平陽、邰陽”。下聯曲典指漢代漁陽人鳳綱。

漢陽通判;

鳳山將軍。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明代貢生鳳翕如,字鄰凡,吳縣人。崇禎末任漢陽通判,官至衡陽知府。下聯典出清末武官鳳山,滿州人。光緒間總統四鎮新軍,宣統時任廣州將軍被炸死。

翕如知府;

威愍大臣。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明代貢生鳳翕如,字鄰凡,吳縣人。下聯典出清光緒駐藏大臣鳳全,滿州人。卒謚威愍。

〖鳳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歷正知天時;

仙醫可延年。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高辛氏帝嚳時鳳鳥氏為歷正。傳說鳳知天時,故以名歷正之官。下聯典出漢代名醫鳳綱,漁陽人。常采百草花以水漬封泥之,自正月始,盡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九火,死者以藥納口中,皆立活。綱常服此藥,至數百歲不老。後仙去。

〖鳳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百日九火成正果;

四鎮一丸赴幽都。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漢代名醫鳳綱,漁陽人。下聯典出清末武官鳳山,滿州人。

漁陽神醫傳名遠;

漢代仙人播惠長。

——佚名撰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代名醫鳳綱,漁陽人。常采百草花以水漬封泥之,自正月始,盡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九火,死者以藥納口中,皆立活。綱常服此藥,至數百歲不老。後仙去。

家譜

江蘇吳縣洞庭鳳氏宗譜,(民國)鳳錫祚重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國家圖書館。

湖南益陽資陽鳳氏續修支譜七卷,末一卷,(民國)鳳家君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邵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註:始遷祖鳳祥卿,字玉昆。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

湖南益陽、資陽鳳氏字輩:“祥添極庭懷應加尚惟立生賢道德昌家盛定流光裕後動猷鉅恢先世澤長文章增景運孝友振倫常蘭桂騰芳早詩書萬代香”。

江蘇吳縣鳳氏字輩:“嘉謀丕振大業維新鴻儒詩禮名士家聲祖功宗德孝子仁孫繼承善述克光先人”。

安徽涇縣、無為縣鳳氏字輩:“國家興必大,天運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從永繼祥”。

相關典故

〖鳳的由來〗

龍與鳳,都是傳說中的神奇動物,其實,那是原始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遺痕。現代學者經考證後認為鳳是原始殷氏族的圖騰。

這是個有趣的學術課題,這裡要提及一件與此有關的玉雕燕雛。

它,羽毛未豐,稚態可掬,似破殼未久、尚嗷嗷待哺。然而,它卻伏胸展翅,躁動於故巢,急於效母燕飛翔鑽天呢!這一寓動於靜的藝術造型,原是殷人的一件玉雕佩飾,1976年出土於殷墟中。玉燕呈乳白色,然而,真燕上體卻呈藍黑色,前胸亦呈黑褐色。故而,燕子又被稱為玄鳥,意為青黑色的鳥。殷人對玄鳥有著特殊的感情,那曾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

相傳,殷始祖契的母親名叫簡狄。簡狄正同女伴在河中沐浴,忽有玄鳥飛過,有卵墜落,簡狄吞吃了鳥卵而有孕,後生子契。契長大以後,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賜姓子氏。始有商族,即殷人。

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錄有這一故事,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同時,契也被稱為“玄王”。這是殷人以鳥為圖騰的最早的記載了。

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學者們不斷從多方面予以考證,也不斷提出新的材料和證據。最早,當推聞一多教授,他曾從文獻的角度,廣泛加以考證,證明殷人以鳳為圖騰。其中,他引用了個有趣的例證,大意是說春秋末年,楚國哲學家老子將東方思想家孔子比之為鳳,而孔子將老子比之為龍。孔子是殷人的後代,而殷人恰是以鳳作圖騰的。後來,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在《關於晚周帛畫的考證》一文中,也提出了與聞氏相似的結論。

幾年前,甲骨學家胡厚宣教授宣稱,他在八片甲骨上找到十條卜辭,其中都將被殷人尊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從亥從鳥形,即在“亥”字之上刻一鳥。如將這些字依時序排列起來,其作為圖騰崇拜的形象,如何從象形到字化,又如何由繁到簡的衍變痕跡,依稀可見。這顯然是殷人以鳳鳥為圖騰的新證。

鳳鳥作為殷人的圖騰形象,從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曾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簡狄吞卵的傳說中,被崇拜的還是一種具體的鳥兒燕子;而在青銅族徽、甲骨卜辭中,其圖象已呈形形色色,且都是比較抽象的鳥了;在殷墟與燕雛同時出土的有隻玉鳳,其造型有雞冠、鶴足、孔雀羽尾等多種禽鳥的特徵。鳥圖騰發展為鳳的形象,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從中可見氏族、部落不斷聯盟、融合的殘痕。後來,當人間出現了大一統的“帝王”,鳳也就被宣稱為“百鳥之王”了。

〖古老“鳳文化”的由來〗

龍、鳳凰、麒麟、龜,被稱為四靈,除了龜以外,其它三種誰也沒有見過。然而,從古至今,鳳凰那美好吉祥的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民間大眾的心目中,世世代代被人們讚美著,歌頌著。

因自然界中無鳳凰這種鳥,我們只能從古代的有關典籍中領略鳳凰的形象美姿,如《爾雅》郭璞註:“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山海經·圖贊》上說鳳凰有五種像字紋路:“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說:鳳凰“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風(丹)穴,見則天下大安寧。”書中引黃帝的臣子天老的話說:“鳳之象也,鴻前麟後,蛇頸魚尾,顴顙鴛思(腮),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對於集眾動物大成之美的鳳凰,有關學者認為,鳳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種鳥圖騰崇拜。從對鳳凰的形象來看,是融合了古時各個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徵,結果出現了“鳳凰” 這一美的圖騰。

那么,鳳凰的原形是誰呢?有學者說是孔雀、有的認為是錦雞或雉,有的提出應是家雞,有的說是鶴等。古代學者認為鵬與鳳同是一種鳥,《楚辭》宋玉《對問》:“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乎窕冥之中。”《莊子·逍遙遊》:“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在神話傳說中,鳳凰又叫玄鳥。屈原在《天問》中云:“簡狄在台,嚳何宜?玄鳥致胎,女何喜?”《禮記》鄭玄註:“玄鳥,燕也。”據聞一多等學者考證,燕是鳳凰原形之一。《爾雅·釋鳥》:“郾,鳳也,其雌黃。”“鳳,一名郾。”古時,郾與燕是同音字。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曆法在農時中占主導地位,古時便以“鳳鳥氏”作為管理曆法的第一官職。,黃帝的兒子少皋,是剡國君主剡子的祖先。魯昭公十七年,他到魯國訪時,魯昭公問他:“少皋氏為何叫做鳥官名呢?”剡子回答:“少皋是我的祖先,他登位時有鳳凰飛來祝賀,為了紀念鳥,便以各種鳥命名各種不同的官職,鳳鳥氏,是管理曆法的官。”

在歷史上,第一個被尊稱為“鳳”的人,是中國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他所開創的儒家學派的思想,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社會、政治、文化、倫理道德等方面,而且對世界文化思想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古代思想家老子就以鳳凰來比喻孔子,據《莊子》中記載:“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為勇。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老子嘆曰:‘吾聞南方有鳥,其名為鳳,所居積石千里,天為生食。其樹名瓊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為實。天又為生離珠,一人三頭,遞臥遞起,以飼琅玕\\\\\\\\。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孔子是魯國人,而他的祖先是宋國人,也是殷商後裔,所以享有“鳳”的盛譽。

遠古時,鳳的地位高於龍,出土的文物中,如楚國時期的一些壁畫、帛畫中,鳳占主導地位,展翅飛翔的鳳敢於追喙龍。漸漸地兩者的位置出現了變化,尤其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龍成了歷代帝王的“圖騰”,其他任何人是不能用的。而鳳則降為附屬的位置,用於皇后嬪妃等。到了清代慈禧太后時,她為了突出自己,便一改龍鳳的位置。清東陵的慈禧太后墓宮中的壁畫,都是鳳在上,龍在下。與其它的龍鳳圖截然不同。深受人們青睞的鳳凰走進民間,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到處都有鳳的身影,如穿戴有鳳冠、鳳鞋、鳳釵;吃有鳳翅、鳳爪;住有鳳樓;節日或婚娶喜慶時,剪個鳳凰貼在室內,滿堂生輝;出行有鳳輦、鳳扇;吹奏有鳳笙、鳳簫等;還有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鳳毛麟角等成語;給女孩子起名,如鳳翔、鳳麗、鳳雲、鳳君、文鳳、金鳳、銀鳳、丹鳳等。特別是鳳的精神鼓舞著女性的崛起,生活在窮山僻壤的眾多女子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敢於拚搏奮鬥,與時俱進,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人們便讚美她們是“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

煌煌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無處不有鳳文化的蹤影,它與龍文化一樣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激勵著華夏兒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創造著美好的明天。

〖龍鳳呈祥〗

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根源其實就是修煉,許多成語典故都來源於修煉。成語“乘龍快婿”和“龍鳳呈祥”就是來源於一個優美的道家修煉圓滿故事。

相傳春秋時代(約公元前700年),秦穆公有個小女兒,非常喜歡西戎國貢獻的一塊碧玉。穆公便給女兒起名為“弄玉”。弄玉公主長到十幾歲,姿容無雙,聰穎絕倫,但性情孤僻,尤其厭惡宮裡繁瑣的禮儀。她經常一個人呆在深宮裡,品笛吹笙。穆公見她這么喜歡笙,命名匠把那塊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給她。公主自從得了碧玉笙,練習吹笙的時間更長了,技藝也更加精湛了。

穆公欲為女兒召鄰國王子為婿,將來可做國君夫人。但弄玉不從,自有主張,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寧可不嫁。穆公珍愛女兒,只得依從於她。

有一天夜裡,公主在月光下賞月,倚著欄桿吹起笙來。這時似是有一陣裊裊的仙樂,在和著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細一聽,是從東方遠遠傳來的洞簫聲。一連幾夜,都是如此。公主趁閒談的機會,把有人在遠處為她伴奏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穆公便派大將孟明根據公主所說的方向去尋訪吹簫的人。一直尋到華山,才聽見樵夫們說:“有個青年隱士,名叫蕭史,在華山中峰明星崖隱居。這位青年人喜歡吹簫,簫聲可以傳出幾百里。”孟明來到明星崖,找到了蕭史,把他帶回秦宮。

蕭史來到秦宮,正好是中秋節。穆公見他舉止瀟灑,風度翩翩,心裡十分高興,馬上請他吹簫。蕭史取出玉簫,吹了起來。一曲還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龍、彩鳳都好像在翩翩起舞。大家不約而同地齊聲贊道:“真是仙樂!真是仙樂!”

蕭史和弄玉結成夫妻。從此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幾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台(遺蹟在今陝西鹹陽老城區)。蕭史、弄玉就住在那裡,不飲不食,不下數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簫之後,蕭史對公主說:「我很懷念華山幽靜的生活。」公主也說:「這宮廷生涯,我壓根兒就厭煩,我願意與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靜。」從此二人便隱居在華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帶著玉笙乘上彩鳳,蕭史帶上玉簫跨上金龍,一時間龍鳳雙飛,雙雙升空而去。當時的人們便把蕭史稱為乘龍快婿。

從此以後華山中峰又被稱為玉女峰。 後人在中峰建起了玉女祠,許多勝跡也因玉女(弄玉)而得名。祠前有一石臼,名為玉女洗頭盆;它前面的石台,就是玉女梳妝檯;那下面的石洞,是玉女當年的居室,稱作玉女室。此外,玉女祠北又有品簫台、引鳳亭,是蕭史吹簫引鳳的地方。

吹簫引鳳,乘龍而去,白日升天,後世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頌這段歷史。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鳳台曲》中寫道:

嘗聞秦帝女,傳來鳳凰聲。是日逢仙事,當時別有情。

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還。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南北朝詩人江總詩云:

弄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來時兔滿月,去後鳳樓空。

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相期紅粉色,飛向紫煙中。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玉女峰的傳說 》等)

〖鳳冠霞帔〗

釋義: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官員夫人的禮服。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雲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檯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

典故:鳳冠,因以鳳凰點綴得名。鳳凰是萬鳥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慶典,如婚禮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古代貴族婦女往往以鳳凰為冠飾。明制,皇后禮服的冠飾有九龍四鳳。明神宗定陵出土了四頂鳳冠,龍鳳數目各不相同。其中一頂為六龍三鳳,龍在頂兩端,口銜長串珠滴,似有戲鳳之意。正面有三隻展翅鳳凰。冠後下方有左右各三扇博鬢,展開後如同五彩繽紛的鳳尾。

霞帔亦稱“霞披”、“披帛”,以其艷麗如彩霞,故名。披帛以一幅絲帛繞過肩背,交於胸前。《事林廣記·服飾類》載:“晉永嘉中,制絳暈帔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宋代定為命婦冠服,非恩賜不得服。明代始為命婦品級的服飾,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婦,皆服用不同繡紋的霞帔。

範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八回:“擇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樂彩輿,鳳冠霞帔,花燭拜堂,成了好事。”

〖鳳凰來儀〗

釋義:儀,謂容儀。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徵兆。

出處:《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典故:見上《龍鳳呈祥》條。又《尚書·益稷》中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意思是:樂曲迭奏,鳳凰飛來翩翩起舞,姿態優美動人。“鳳凰來儀”成為世代相傳的吉祥徵兆。

董卓所居相府的後園有一“鳳儀亭”,司徒王允導演、美女貂蟬主演的連環計便在此上演。王允先將貂蟬許給呂布為妾,卻又把她送給董卓。呂布在董卓入朝與獻帝共談之際,乘隙溜走,到相府尋見貂蟬,貂蟬約呂布在鳳儀亭邊相會。董卓回頭不見呂布心中生疑,回府尋入後園,見呂布和貂蟬在鳳儀亭下共語,怒氣衝天要殺呂布。這一回的標題便是“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從此,呂布對董卓的不滿步步升級,化為仇恨,進而發誓要殺掉董卓。有詩吟道:“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範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回:“自魏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

〖鳳凰于飛〗

釋義:本指鳳和凰相偕而飛。比喻夫妻和好恩愛。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

出處:《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翽翽其羽。”

典故: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鳳凰雌雄結伴而飛的時候,它們的翅膀發翽翽的響聲。後用鳳凰于飛比喻夫婦和諧,婚姻美滿。

範例:謂雄雌鳳凰相伴而飛,喻夫婦相親相和。例:“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是為大吉。”

〖鳳凰在笯〗

釋義:笯,謖鳥籠。鳳凰被關在籠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抱負。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懷沙》:“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

典故:先秦時期,以鳳喻人的唯有楚人。《史記》記楚莊王答進隱者問時,曾把自己比作一隻“三年飛天,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的神鳥--鳳,它體現了楚莊王超凡的膽識和氣魄。同楚莊王相比,莊子筆下的鳳則具有更大的功力和靈性。《逍遙遊》中的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這鵬,也即大鳳。《左傳》記楚人子西說:“勝(白公勝)如卵,余翼而長。”在這裡,子西是以毛滿翼長的大鳳自況,而把白公勝比作翮羽未豐的雛鳳,傲然之慨不難想見。不只莊王、莊子和子西,屈原也常常將自己比作鳳凰,而把楚王左右那些卑鄙猥瑣的小人比作雞鶩,《九章》中就曾發為“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的憤激之辭。

在楚人看來,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化身。他們對鳳的景仰,既表現在楚地出土的數不勝數的鳳的雕像和圖像上,也反映在文採風流的楚人文學作品中。妙不可言的是,同華夏民族頂禮膜拜的猙獰恐怖的龍相比,楚人崇拜的鳳則顯得雄姿英發、氣度非凡。江陵馬山磚瓦廠一號楚墓出土的楚國絲織絲繡品上的鳳圖案,鳳或引頸高歌,或頭戴花冠,是那樣瀟灑俊逸;江陵李家台楚墓出土的立鳳木雕和江陵雨台等地楚墓出土的木雕鳳架鼓,鳳或振翅欲飛,或足踏虎背,是如此氣宇軒昂;尤其是出土於壽春的鳳龍相搏青銅塑像和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的鳳龍相鬥帛畫上的鳳,更是顯得偉岸英武,正氣凜然!相對而言,楚人文學作品中的鳳則愈發顯得神奇。在楚辭《大招》中,楚人甚至以鳳來引誘所招之魂,故而發出了“魂兮歸來,鳳凰翔只”的呼喚。更有甚者,楚人還憧憬著在鳳的導引下週遊八極,往觀四荒,《楚辭·遠遊》說:“前飛廉以啟路”,這能引路導向的飛廉,想必是鳳凰家庭的要員。

範例:見上。

〖鳳毛濟美〗

釋義: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

出處:失考。(形容子有父風,能繼承、發揚先人的事業。多用以稱頌他人的子孫。)

典故:鳳毛,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濟美,謂成其美,指在原有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有難得的後繼者把前人的業績發揚光大,舊時用以稱頌賢良父兄有優秀子弟。

範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恭喜!恭喜!二世兄不日也同義翁一樣,真是鳳毛濟美。”又第三十四回:“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鳳毛麟角〗

釋義: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出處:《南史·謝超宗傳》:“超宗殊有鳳毛。”《北史·文苑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典故:謝靈運是南朝宋時的著名詩人,文章也寫得好。他的孫子名叫謝超宗,聰明好學,在當時也頗有名聲。

謝超宗曾經擔任新安王劉子的母親殷淑儀去世後,謝超宗寫作一篇悼念文,孝武帝讀過以後大加讚賞,對左右說:“謝超宗真是有鳳毛呀,天下又鸞的常侍,王府中的文告函件,都出自他的手筆,天下又多了一個謝靈運!”

“鳳毛麟角”又出自《南史·謝靈運列傳》。原文:“王母殷淑儀卒,超宗作諫奏之,帝大嗟賞,謂謝莊曰:‘超宗殊有鳳毛,靈運復出’。”“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不可多得的人或事物。

範例:梁斌《紅旗譜》二十:“全縣只考上你一個,無論如何是鳳毛麟角。”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