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

彭姓

彭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7,傳說中的始祖為彭祖,他是顓頊帝的後裔,封在大彭(今江蘇徐州),創建大彭國,後以國為姓,是為彭姓始祖。另清朝著名滿族將領彭春的後代也以彭為姓。殷商時諸侯國大彭,即今天的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後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彭(Péng)姓源出有三:

彭姓書籍彭姓書籍

1、出自籛姓,為顓頊帝有玄孫陸終第三子籛鏗之後,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籛名鏗,受封於彭地(今江蘇省徐州),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其子孫以國為姓,稱為彭氏。

2、出自妘姓,為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八姓之一有彭姓。據《國語》所載:“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女、斟、曹、芊,周滅之。”此說是講彭姓為祝融之後,為八姓之一。

3、出自漢後有他族改姓而來。據《姓氏考略》所載,有胡、西羌、南蠻,清時滿、蒙、回、苗、白、瑤、土家、苦聰、彝、拉祜等民族

彭姓始祖彭姓始祖
有彭姓。

得姓始祖:彭祖。彭姓出自顓頊帝的後裔,上古時代,顓頊帝有一曾孫名吳回,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用火的官)。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陸終之妻懷孕三年後都未能產下一子,萬般無奈的陸終只好用利刃剖開妻子左肋下方,產下三子,剖開右肋下方,又產下三子。六個兒子中的第三子名鏗,後來被封在大彭,為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彭鏗是個有名的長壽者,據說他一生活了八百多歲,經歷了夏、商兩代,所以又稱他為彭祖。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習慣,以國命姓,稱為彭姓,他們尊彭祖為彭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殷商時諸侯國大彭,即今天的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後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商末時,大彭氏失國,此時已有彭姓人遷居河南南陽一帶,其中有位名叫彭仲爽的人由南陽去楚為大夫,是為彭姓徙居湖南北的開始。秦末時楚漢爭霸,位於楚國都城的徐州處於戰亂狀態,有一支彭姓為避戰亂而離彭城遠遷隴西。漢時有長平(今河南西華)侯彭宣,舉家遷居河南淮陽,後於淮陽發展成為望族。魏晉時,由於戰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姓人大舉南遷,此際有史料表明,今山東、陝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均有彭姓人在活動。南北朝北齊時,彭宣八世孫彭景直徙居瀛州(今河北河間),九世孫中有一支遷居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唐玄宗時,為避安史之亂,彭景直之子彭構雲遷居袁州宜春,彭姓開始稱盛於江西省境,彭構雲五世孫彭軒因仕宦而落籍廬陵(今江西吉安)吉水之山口村,並有江西其他彭姓輾轉遷徙於福建。其中彭士然的後裔遷湖南西部,唐末時,彭軒六世孫彭嗣元遷居分宜縣。宋神宗時,嗣元的九世孫彭延年因被任命為潮州刺史,遂定居於廣東揭陽之浦口村,是為彭姓廣東始祖。後又於此派分出福建漳州、泉州等支派,在閩粵發展成為望族。其中彭延年的第三子彭銳的裔孫彭君達,於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遷入廣東梅州,是為梅州彭姓始祖。另據載,彭姓亦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有一百四十五人分遷於河南、甘肅、山東、河北、湖北、湖南等地。自清代開始,閩粵彭姓有部分移居台灣,並有移居東南亞及歐美的彭姓人。至此,彭姓已廣布全國各地。如今,彭姓分布廣泛,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三省的彭姓約占全國漢族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

郡望堂號

1、郡望
隴西郡:秦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甘肅省臨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甘肅省隴西南)。隋唐為渭州隴西郡。
淮陽郡:即今河南省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於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宜春縣:西漢初年置縣,隋唐時設州,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治所在宜春,今江西省西部,鄰接湖南省。

2、堂號
長壽堂、可祖堂:長壽堂、可祖堂都是因彭姓始祖(彭鏗)彭祖而來。彭鏗封於彭,古人說“其道可祖”,後來稱之為彭祖。相傳他活了800歲,在商朝末年,他當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了柱下史。於是,彭姓後人以“長壽”為堂號。
彭城堂:北宋末年原籍江西吉安的彭延年告老辭官後定居於揭陽,是彭氏進入廣東的始祖。其子孫除留居揭陽外,先後遷居梅州的豐順縣、大埔縣、興寧市、五華縣、梅縣區等地。遷居豐順縣人數最多,有“彭半縣”之稱。

此外,彭姓主要堂號還有:“隴西堂”、“淮陽堂”、“述古堂”、“尚賢堂”、“敦本堂”、“光裕堂”、“雉封堂”、“思敬堂”、“衣言堂”、“述信堂”、“奎聚堂”、“三召堂”、“三瑞堂”、“商賢堂”、“柱下堂”、“明經堂”、“孝睦堂”、“雍睦堂”、“春福堂”、“積厚堂”、“博士堂”、“曹斐堂”、“敦倫堂”、“深遠堂”等。

宗族特徵

1、彭姓人源自彭城,望出宜春。多文人騷客,廣智勇之將。

2、彭姓族譜多次修訂,字行輩份繁雜有序。據1919年彭有康總修的《彭氏七修族譜》,湖南衡山彭姓保公房的輩份字行為:“祖宗培基厚,蘭樹在庭芳,立德通經學,詩書緒以長。”本房輩份字行為:“光承選締澤,代有仕名揚,忠孝維國政,相傳繼永昌。”林子沖房:“盛世明良會,忠臣起若雲,衡湘金玉秀,積慶肇元勛。”濠頭房為:“智勇仁為達,福從大德生,前卿芳自遠,繼善必其誠。”賀家沖房:“友子大曰鼓,芳應均思成,世啟家聲遠,名揚宗祖榮。”

彭姓字輩

順治七年(1650年)彭而述修、 1919年彭有康總修的《彭氏七修族譜》中記載,湖南衡山彭姓保公房輩分字行是:

彭姓書籍彭姓書籍

祖宗培植厚,蘭樹立庭芳,立德通經學,詩書緒以長。
本房輩分字行是:
光承選締澤,代有士名揚,忠孝維國政,相傳繼永昌。
濠頭房是:
智勇仁為達,福從大德生,前卿共自遠,繼善必其誠。
賀家仲房是:
友子大曰鼓,芳應均思成,世啟家廬遠,名揚祖宗榮。
湘潭中路鋪房是:
友子大曰鼓,芸應均思成,世應家廬遠,名揚祖宗榮。
楊子坪房是:
江右貽謀遠,秋堂繼起興,後來宜萃芳,各位振而升。
林子沖房是:
盛世明良會,忠臣起若雲,衡湘金玉秀,積慶肇元勛。
清光緒七年(1884年)彭傑圭纂修的《彭氏四修族譜》中記載,湖南湘潭彭氏行為:
思祖惟文太,宗興伍百年,念征有傑士,述信繼商賢。
續修輩分字行是:
安福源流遠,中湘世澤綿,詩書昌令緒,孝友紹家傳。
清乾隆十八年(1679年)彭城述修、宣統三年(1911年)彭鐘模總纂的《彭氏宗譜》記載,四川簡陽彭姓乾隆十八年連續輩分派語10字:
鍾國家良彥,育君親手臣。
同治二年(1863年)續修50字:
元善成正遠,大德定光乾,朝廷尚進舉,榮華富貴先,有為增學憲,
其才在爾全,志士興萬美,懷道安邦權,天開文遠日,宗功永久傳。

歷史名人

彭 祖:堯的臣子籛鏗。陸終氏第三子,帝顓頊之孫,歷虞夏至商,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因封於彭城,故稱為彭祖。後世用以比喻長壽。

彭德懷彭德懷

彭 蒙:戰國時齊國的隱士,田駢之師,思想與莊子的齊是非說相近。
彭 越:西漢初昌邑(今山東省金鄉西北)人,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秦末聚眾起兵。楚漢戰爭時,將兵三萬餘歸劉邦,攻占梁地(在今河南省東南部),屢斷項羽糧道。不久率兵從劉邦擊滅項羽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南)。封梁王。後因被告發謀反,為劉邦所殺。
彭 宣:淮陽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漢哀帝時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
彭 俞:宋代進士,宜春(今屬江西省)人,少隱集雲峰,學邃於易,官至終朝散郎。著有《君子傳》、《循吏龜鑑》等傳世。
彭 春:清朝將領。滿州正紅旗人,棟鄂氏。康熙時歷任太子太保、副都統、都統等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統兵驅雅克薩沙俄侵略軍。後參與準噶爾部平叛,敗噶爾丹於昭真多(今屬蒙古)。
彭 孫 :浙江省海鹽人,明代進士,工詩,才華橫溢,與王士禎齊名,號稱彭王。
彭 湃:廣東省海豐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曾於1929年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同年8月24日在上海被捕,三日後被殺害,享年33歲,遺著有《海豐農民運動》。
彭 真:山西省曲沃人,原名傅懋恭,他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他品德高尚,性格剛直,才能卓越。
彭龜年:字子壽,號止堂,南宋清江人,宋代文學家。少好學,喜深思。讀程氏《易》,至廢寢忘食。從朱熹、張□問難質疑,其學益精。主要門人為子彭欽、彭鉉。崇尚儒家的仁政,強調君主應當審明“用心有義利,主德有誠偽,用人有邪正,聽言有是非。”著有《止堂集》傳世。
彭孫貽:浙江省海鹽人,字仲謀,清代詩畫家,以賢孝著稱,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時受到賢士推崇,當時人稱“武原二仲”。
彭兆蓀:江蘇省鎮洋(今太倉)人,清代詩人,龔自珍曾以其與舒位並舉,贊其所作“清深淵雅”。
彭啟豐:字翰文,號芝庭,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清代書畫家。雍正五年(1727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書房行走。從雍正七年起,歷任河南、雲南、江西及順天等鄉試考官。累遷至右中允,官至兵部尚書。
彭紹升:江蘇省長洲人,清代著名學者、居士,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縣官,辭不就。因結織羅有高與閱讀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動而歸心佛法,尤深信淨土。他在淨土教義上除蓮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閉關念佛,發願回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傳、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等。對清代淨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響。曾用禪學精神解釋儒書,企圖調和儒佛兩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省衡陽渣江人,湘軍首領,曾國藩之股肱,佐曾國藩創建湘軍水師,後主其事,購買洋炮,製造大船。剿滅太平天國居功至偉,官至兵部尚書,受命赴廣東辦理防務。後以疾病開缺回籍。光緒十六年,逝于衡陽江東岸寓所,清廷追賜太子太保銜,賜謚“剛直”,並為他建了專祠。彭玉麟于軍事之暇,也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他的詩後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
彭輝明:又名輝盟,廣西人。中國共產黨員。參加廣西百色起義,任中國紅軍第七軍排長、連長、營長等職。他率部參加了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游擊作戰。他隨紅七軍主力北上,轉戰桂黔湘粵贛邊。紅七軍到達湘贛蘇區後,他奉命調任湘贛獨立師營長,湘贛省軍區第三分區(轄新余、宜春、分宜、峽江等縣)司令員,紅八軍第二十三師政委,獨立第一師政委,湘贛省軍區司令員。他率部參加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至五次反“圍剿”作戰。紅六軍團長征後,他領導軍區機關和直屬部隊堅持湘贛根據地的游擊戰爭。1935年2月在江西蓮花縣的虎頭嶺與敵激戰中犧牲。
彭德懷:原名彭德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人民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勳,抗美援朝驚天地,泣鬼神,“打敗美帝野心狼”。1958年為民請命,在廬山會議中被打倒,“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屈屈而終,享年76歲。
彭紹輝:早期紅軍將領之一,參加了1928年的“平江起義”,在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中六次受傷,失去左臂,1933年中央軍委即授予彭紹輝紅星獎章。新中國成立後,任第一野戰軍參謀長,西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科學和條令部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戰術研究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彭紹輝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78年4月25日在副總長任職中病逝於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彭加木:原名彭加睦,廣東省番禺人,傑出的生物化學家和植物病毒學家。曾任北京大學農學院助教、中央研究院技佐。建國後,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3月,彭加木主動要求參加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工作,足跡遍及新疆、甘肅、陝西、內蒙、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10餘省、區。先後15次進疆,協助建立科研基地。1980年5月,彭加木第四次率隊考察羅布泊地區,歷盡艱辛,首次穿越羅布泊乾涸湖底成功,為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大勝利。當時,考察隊面臨著缺水、缺油的嚴重困難,6月17日上午10時半,彭加木親自去尋找水源,留下一張寫著“我往東去找井水”的字條,就再也沒有回來。經過當地政府和駐軍組織專門力量進行立體耕地式的尋找,但始終沒有發現彭的遺體。根據實際情況判明,彭加木是在找水過程中,迷失方向,被狂暴的戈壁沙丘吞噬而獻身,實踐了他早年的誓言:“我準備用自己的骨頭,讓新疆的土壤多添一點有機質。”1982年8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彭加木革命烈士的光榮稱號。

郡望堂號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淮陽郡:西漢漢高祖劉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姓九國之一,都城在陳州(今河南淮陽),漢惠帝後改為郡,其時仍為國,至漢成帝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淮陽市、鹿邑縣、太康縣、柘城縣、扶溝縣一帶地區。東漢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為陳國。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陳州為淮陽郡。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玄菟郡:歷史上的玄菟郡有兩處,一稱北玄菟郡,一稱南玄菟郡。北玄菟郡在秦、漢時期位於東遼地區東北部,是古北燕國遺民夫余族的境地。在漢武帝劉徹征服朝鮮半島的過程中,建“漢四郡”,夫余之地歸屬於其中的玄菟郡管轄。玄菟郡境地在今朝鮮鹹鏡南道、鹹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西部一帶,郡治在鹹鏡南道境內。漢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漢武帝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並將玄菟郡遷至今吉林地區。到了東漢時期,玄菟郡西移至遼東地區,之後為高句麗所吞滅。南玄菟郡亦稱南粵郡,即今兩廣(廣東、廣西)之地,治所在番禺(今廣東番禺)。東漢時期兼指南越、閩越。秦末南海龍川(今廣東龍川)令趙佗兼併桂林、南海、象三郡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地),自立為南越武王。漢初南越雖對漢稱臣,實為一割據政權。趙佗死後,三傳至其五世孫趙興為王,漢武帝想直接統治南越地區,於西漢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派遣使者安國少季、終軍等去招撫趙及其母王太后樛氏入朝。南越王趙興及王太后都同意歸附內屬,但丞相呂嘉堅決反對,起兵殺死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漢使。漢武帝於西漢朝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秋發兵十萬攻南越,於次年(公元前111年)冬俘獲呂嘉,平走南越全境。漢武帝曾封閩越貴族余善為東越王,南越呂嘉反漢,余善曾與通謀,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6年)秋,又起兵殺漢三校尉,於是漢兵往討,至西漢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東越貴族殺余善請降,事平。此後南越國消,為南越郡。彭氏郡望中的玄菟郡屬於北玄菟郡。宜春縣:西漢時期置宜春縣。晉朝時期改名為宜陽。隋朝時期設袁州,改宜陽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時轄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帶地區。元朝時期為路。明、清兩朝均為袁州府。民國時期廢府改縣,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縣。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淮陽堂:以望立堂。玄菟堂:以望立堂。宜春堂:以望立堂。彭城堂:以望立堂。北宋末年原籍江西吉安的彭延年告老辭官後定居於揭陽,是彭氏進入廣東的始祖。其子孫除留居揭陽外,先後遷居豐順、大埔、興寧、五華、梅縣等地。遷居豐順縣人數最多,有“彭半縣”之稱。可祖堂:都是說的彭鏗(即彭祖)的故事。彭鏗封於彭邑,人稱彭祖。彭祖活了八百歲,商朝末年他就當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柱下史,所以又叫長壽堂。

家譜文獻

全國錦竹彭氏宗譜三卷,(民國)彭正官纂,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鉛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省江蘇丹陽雲陽東門彭氏重修族譜四卷,(清)彭士璉等重修,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丹陽雲陽東門基莊彭氏重修族譜六卷,(清)彭志質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丹陽雲陽大泊彭氏重修族譜四卷,(清)彭道亭等重修,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溧陽南門彭氏宗譜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溧陽南門彭氏宗譜四十六卷,(民國)彭啟運等八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吳縣彭氏宗譜四卷,(清)彭慰高重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衣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浙江省浙江三門亭旁彭氏宗譜兩卷,(民國)彭大巧、彭道芳等重修,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三門縣彭賴鄉彭家村。浙江雲和彭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雲和縣文管。安徽彭氏宗譜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彭榮恩等纂,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述信堂木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安徽彭氏宗譜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石台縣貢溪榔塘灣村。安徽桐城彭氏世譜四十二卷,末一卷,(清)彭元照重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奎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人民大學圖書館。安徽潛山彭氏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述信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江西省江西南昌彭氏族譜十卷,首一卷,(民國)彭元端等六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手寫本五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西萍鄉古學前彭氏續修族譜,(清)彭金鈺等纂修,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江西萍鄉古學前彭氏三修族譜,(清)彭啟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江西萍鄉竹溪彭氏四甲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彭為宗等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缺第一卷下冊,另有一部僅存三卷)。湖北省湖北新洲彭氏宗譜三卷,(民國)彭仲甫、彭彩軒續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和平鄉富興村。湖北黃崗楚黃彭氏宗譜三十七卷,首七卷,(民國)彭清泉、彭掃鹿等纂,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述古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湖北江陵彭氏族譜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江陵縣檔案館。湖南省湖南長沙彭氏續譜五卷,(清)彭學懋纂序,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刻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長沙彭氏六修族譜十一卷,首兩卷,(清)彭第槐纂序,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述古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瀏陽瀏南沙溪河口彭氏支譜,(清)彭文馨修,彭萬成纂,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三瑞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寧鄉寧邑彭氏族譜六卷,(清)彭顯相纂序,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刻本,今僅存第六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江永彭氏家譜三卷,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l年)隴西堂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縣檔案館。廣東省廣東中山象角彭氏族譜十卷,(民國)彭炳佐等編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鉛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廣東東莞縣彭塘石背嶺彭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元年(公元19l2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廣東陸豐彭氏族譜,(清)彭雲際序,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廣東陸豐彭氏族譜,(清)彭金秀抄,清光緒初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廣西省廣西桂林彭氏四修宗譜,(清)彭遞珪續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6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其它上湘谷水彭氏續修族譜五十四卷,首兩卷,(民國)彭依庸等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中湘彭氏六修族譜十六卷,(民國)彭肇興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光裕堂石印本十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彭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清)彭鐘模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鶴慶彭氏宗譜,(清)彭坤纂修,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湖北省湖北鄂州華容彭氏字輩:“秀仁永玉伯溪,軒廷道宗壽世,之志維繫宏文,才必安邦定國,學可作相立朝,一家長延昌耀,祖先功德遠超”。湖北谷城彭氏字輩:“國正天新順,官清民自安”。湖北黃岡彭氏字輩:“拾士先其志家世克承”。湖北鍾祥彭氏字輩:“宗庭尚卓德延繼宜能光體興官世保家傳顯國邦”。湖北蔡甸彭氏字輩:“萬代自強新強開有象明德為心克紹家傳世美賢仁”。湖北江夏彭氏字輩:“祖宗好善昔作永康榮華錦世孝友開創”。湖北石首彭氏字輩:“宏開景向德必時敦”。湖北南漳彭氏字輩:“楚本有才家國之光”。湖北彭巷彭氏字輩:“貴應昌明盛英賢繼澤長”。湖北漢川彭氏字輩:“彥仕學之應世為德光宗耀祖尹大修業兆瑞由秀”。湖北十堰彭氏字輩:“願有貴明安定國幫”。湖北麻城彭氏字輩:“天有蘭治正遵世文永宏紹元先思良汝其照宗長才德同發玉家國大顯揚”。湖北雲夢彭氏字輩:“祥明寬仁厚德”。湖北吳山彭氏字輩:“先宜達義方易書承世澤”。湖北黃陂彭氏一支字輩:“為仁正啟光榮顯大”。湖北黃陂彭氏一支字輩:“從先錫祖世立同”。湖北黃陂彭氏一支字輩:“紹啟賢能光前雨後”。湖北監利彭氏一支字輩:“宏光志遠大孝友紹先業”。湖北監利彭氏一支字輩:“貴應昌明盛英賢繼澤長”。湖北宜昌彭氏一支字輩:“仕大興順永培善”。湖北宜昌彭氏一支字輩:“承基緒宜永大光中代興萬年長”。四川省四川成都彭氏字輩:“仕文榮永茂時景興國昌殷熙洪施德忠良振朝邦”。四川大竹、陝西鎮巴彭氏字輩:“益良學正升家貴立清榮志世天明道”。四川達縣彭氏字輩:“乾坤有道□□名經現世代開文明”。四川南充彭氏字輩:“永久光明大世代多榮華”。彭氏一支字輩:“魯國宏仁忍金華治道新廷洋賽正修佳法克良建”。“均子文志啟魁宗思深洪正修光祖德齊”。“顯仲仁大萬宗尚永時(仕)光明”。“修德家和作仁邦懷敦篤培基嗣世泰來”。“文華時昌運道有光國正天寶永世安康”。“懋期玉時(石)清忠厚永光明世(仕)澤照本作肇開必大成”。“肇源敦本毓俊鍾英懋功廣業兆慶錫榮先疇勤服古訓恪遵保民輔國百祿齊臻章顯謨烈緯武經文麟鳳獻瑞海宇清平”。“萬發(華)德從遠(啟)微澤濡長守光前烈純武裕……重綱”。“德祖康忠厚傳家寶貽興世昌永遠紹書香”。廣東雲浮鵬石彭氏字輩:“文士昌盛,世忠佐國,繼祖應兆,永定元勛,啟發廣賢,振興邦家,立志遠大,光耀榮華”。

通用聯

四言

源自高陽;望出宜春。——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出彭姓的源流和郡望。疏陳十策;名列三奇。——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北宋饒州鄱陽人彭汝礪,字器資,治平初年狀元,官監察御史里行,首次上書,便陳述“正己、任人、守令、理財、養民、賑救、興事、變法、青苗、鹽事”等十件事,指陳利害,多是當時朝中大臣所不便說的。後歷官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因被人彈劾,降為江州知府。他為官處世,言行必合於大義;與人結交,則盡誠盡敬,當時人稱他有“古人風”。著有《易義》、《鄱陽集》。下聯典指宋代宜豐人彭淵材,喜愛遊歷,通曉大樂,曾向朝中獻樂書,官協律郎。當時,洪覺范奇於詩,鄒元佐奇於命(五行陰陽),彭淵材奇于樂,號稱“新昌三奇”。武原二仲;新昌三奇。——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清代詩畫粗彭孫貽,字仲謀,號羿仁,海鹽人。天性孝友,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為名流推重,時稱武原二仲。下聯典出宋代學者彭淵材,宜豐人。曾出入京兆貴人之門十餘年,及歸上有李廷珪墨一丸,文與可竹一枝,歐陽公五代史稿一巨編而已。善曉大樂,嘗獻樂書,珍重協律郎。為“新昌三奇”之一。吳中三老;鴻博第一。——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明代貢生彭行先,字務敏,長洲人。崇禎時授知縣不就,隱居教授,年九十二卒。與金俊明、鄭敷教稱“吳中三老”。下聯典出明代進士彭孫遹,字駿孫,海鹽人。工詩,有文才,與王士禎齊名,時號彭王。康熙中舉鴻博第一,授編修,歷官吏部右侍郎。作柱下史;封長平侯。——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上古時彭祖,自堯時舉用,作柱下史。下聯典指東漢·彭宣,哀帝時封長平侯。宜春世澤;漁陽家聲。——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彭姓望出宜春。下聯典指東漢·彭弘,哀帝時為漁陽太守。采女問道;小姑嫁郎。——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彭祖善養生術,有采女乘車向其問道。下聯典指江西省彭澤有小孤山在江水中,江側有彭浪磯,後人戲稱小孤為“小姑”,彭浪為“彭郎”。

五言

十策家聲遠;三奇世澤長。——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安徽省宿松縣陳田村彭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清代詩畫粗彭孫貽。下聯典指宋代宜豐人彭淵材。畫梅留剛直;懸竹志春暉。——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彭玉麟,擅畫梅,卒謚“剛直”。下聯典指清彭啟豐,於園中植花竹,朝廷賜額曰:“懸竹春暉”。福隨如願至;壽比老彭增。——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上古彭姓始祖彭祖。

七言

采女乘軿問道;小姑得仙嫁郎。——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彭祖善養生術,有采女乘車向其問道。下聯典指江西省彭澤有小孤山在江水中,江側有彭浪磯,後人戲稱小孤為“小姑”,彭浪為“彭郎”。懸竹志春暉之瑞;畫梅留剛直之型。——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江蘇省長洲人彭啟豐,字翰文,號芝庭,自號香山老人,雍正年間狀元,官翰林院修撰,乾隆年間歷官侍講、左僉都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書。為官四十年,以謹慎著稱。為了奉養母親,曾請求辭官,在家中壁園亭,植花竹,乾隆皇帝曾賜匾額“慈竹春暉”。工於書法,善於繪畫,又能詩文,著有《芝庭詩文集》。下聯典指清末湘軍將領彭玉麟,字雪琴,湖南省衡陽人。鹹豐年間,隨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購買洋炮,建造大船。曾在湘潭、岳州等地與太平軍作戰,率水師封鎖長江,圍攻九江、天京、官兵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光緒年間官兵部尚書,因病辭去,奉命赴廣東辦防務,死後謚剛直。擅長寫詩,下筆立就,尤其善於畫梅花。

十言及以上

一室名師,專治易書義理;四朝元老,博通今古精微。——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漢代大司空彭宣,字子佩,陽夏人。事禹受易經,禹受易於施讎,由是施家有張彭之學。哀帝時官至大司空,封長平侯。下聯典出上古彭祖,相傳自堯時舉用,歷夏至殷。本姓錢名鏗,封於彭城,故稱彭祖。政治精明,卓爾循良龜鑑;學識正大,粹然性理鴻儒。——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宋代進士彭俞,字濟川,宜春人。少隱集雲峰,學邃於易,自號連山子。紹聖年間進士,官終朝散郎。有《君子傳》、《循吏龜鑑》、《貫通篇》、《時議》等傳世。下聯典出宋代乾道進士彭龜年,字子壽,清江人。乾道年間進士,曾與朱熹、張栻交遊,學業益進,累官秘郎、吏商侍郎、寶謨閣待制。他學識正大,議論直切,嚴於辨析善惡、是非。著有《止堂集》。盛德大功,四世國家元老;孤忠峻節,百年天地一人。——龐尚鵬撰彭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莆田縣的新度鎮港利村彭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明·彭韶,港利村人。天順元年進士。為政簡靜明法,決疑獄,督糧儲;仗義執言,彈劾權奸,曾兩度被陷下獄。他任刑部尚書時,安遠侯柳景總戎兩廣,貪贓巨萬。韶依法褫 其爵。柳仗權貴之力,希望以八百兩捐公脫罪,韶堅持不準。因他不畏權貴,批鱗逆諫、得罪於巨室。他就辭官回里。著有《名臣錄》等書。七百歲、八百年流沙記身世;四十妻、五十子獨臥妙權衡。——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出古代長壽彭祖(鏗)傳說事典。掌東魯文衡,數十生徒,儘是皇家之客;傳西陵望族,兩三兄弟,因為工佐之臣。——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湖北省麻城市彭家寨彭氏宗祠聯。肇派自吳西,宋元明清,雁塔鷹揚開甲第;解纓遷楚北,祖孫父子,鹿鳴瓊晏蔭箕裘。——佚名撰彭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湖北省麻城市彭家寨彭氏宗祠聯。漢司空德業、宋御史勛猷,溯從前忠孝傳家,淵源有自;六百年宗坊、廿余代族姓,欣此日馨香根本,典型維新。——彭笏臣撰彭姓宗祠通用聯此為湖南省桂陽縣青蘭鄉彭氏宗祠聯李綱罷相,累及外家,憶先世闢地西江,六七族椒衍瓜綿,若汪若黃,禍我翻成福我;至正肇修,迄茲民國,仰前徽發跡南宋,十二次梨災棗火,即彭即蔡,宗同不必姓同。——蔡飛陸撰彭姓宗祠通用聯(32+32=64字)此聯為江西省奉新縣彭氏宗祠聯。

中國八大原始姓氏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