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縣

渦陽縣

渦陽縣,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北臨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南臨利辛縣,西靠亳州市譙城區,東臨蒙城縣。 地處黃淮海平原中部、亳州市中心位置,全縣國土面積21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轄25個鎮(場、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戶籍總人口164萬。 渦陽有 “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之稱, 境內人文景觀眾多,現存有天靜宮、東太清宮、東嶽廟、尹喜墓、范蠡冢、遺履橋、嵇康墓、陳摶臥跡、紅城子遺址、張樂行故居等眾多古蹟。渦陽地處皖、豫交界,有“皖北門戶”之稱,鐵路、公路、水運“三通匯流”。青阜鐵路縱貫南北,連線京滬、京九線。S307、S202兩條省道交匯縣城,即將建成的濟祁高速縱貫渦陽。淮河第二大支流渦河橫穿境內,通淮河、入長江,四季通航,單船最高通航能力達800噸以上。 2016年最新訊息亳州機場將建在渦陽縣標里鎮。 2014年,渦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5.9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5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9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24元。 渦陽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閒旅遊名城。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渦陽縣 渦陽縣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置郡縣,渦陽故地分屬銍和城父兩縣,皆屬泗水郡。下城父聚在今縣城附近。

西漢初,改泗水郡為沛郡,縣境分屬銍、城父、山桑(今曹市集北)、扶陽(在舊福寧鎮附近)和汝陰縣(今縣南部)。銍、城父、山桑、扶陽四縣屬沛郡。汝陰縣屬汝南郡。東漢初,城父、山桑改屬汝南郡。渦陽縣境在沛郡與汝南郡交接處。東漢屬豫州刺史部(今安徽亳州)。

漢魏之際,曹操統一北方,縣境屬譙郡(今亳州)。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以礁為“先人舊郡”,稱為瞧國。縣境地接礁南。晉改譙國為譙郡,城父、山桑、銍等縣皆屬此郡。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將丹城併入臨渙;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淝水縣;十八年(598年),將浚儀恢復為城父縣,屬亳州。隋煬帝大業初年,淝水縣又改為山桑縣,屬譙郡(今亳州)。此時,縣境分屬城父、山桑、臨渙、汝陰等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山桑屬譙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譙州,割屬亳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蒙城縣屬亳州。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從宿州割臨渙,與譙、城父、鄧、蒙城等縣同屬亳州,隸淮南東路。宋南渡後,縣境屬金。

紹興十一年(1141年),和議成,以淮水中流劃疆。金將蒙城改隸壽州。此時,縣境分屬潁、亳、宿、壽4州。

元朝統一中國,一度以民戶稀少,並城父入譙縣,後又復置,屬亳州。

至元八年(1271年),從汴梁路分置歸德府,下轄亳、宿兩州,縣屬亳州。

至元三十年(1293年),分置汝寧府,下穎顧州。此時,蒙城屬安豐路壽春府。上述3府均由“河南江北行中書省”統領。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從歸德府劃出宿州;三月,從汝寧府劃出潁州,與蒙城縣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設義門巡檢司。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縣境屬“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1667年),使左司為安徽布政使司。

雍正二年(1724年),將蒙城改屬亳州;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府,亳州、蒙城同屬潁州府。宿州屬鳳陽府。

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制,縣境一度屬淮泗道。後在潁州設立阜陽專署,轄渦陽縣。

民國二十九年一月(1930年),為加強根據地建設,共產黨成立渦北抗敵聯合會,轄原渦陽下屬8個區。

民國三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六年(1945年-1947年),為適應當時形勢發展需要,共產黨在縣境北成立雪渦縣,縣境西設立渦亳縣,縣境南立渦陽縣,縣境東立宿蒙縣,隸屬皖北專員公署第三公署。

1949年3月,將4縣占有的原渦陽縣境,仍歸併為渦陽縣。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後,阜陽專員公署駐阜陽縣城,轄渦陽縣。

1965年5月以前,縣境屬安徽省阜陽地區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初,廢專員公署,設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立阜陽地區行政公署,仍轄渦陽縣。

1996年7月,撤銷阜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改設阜陽市,仍轄渦陽縣。

2000年5月,縣級亳州市升格為地級市,渦陽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亳州市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渦陽縣下轄20個鎮、4個街道。縣政府駐渦陽城關街道辦紫光大道。  

區劃詳情
城關街道 城東街道 城西街道 渦北街道 西陽鎮
渦南鎮 楚店鎮 高公鎮 高爐鎮 曹市鎮
青疃鎮 石弓鎮 龍山鎮 義門鎮 新興鎮
臨湖鎮 丹城鎮 馬店集鎮 花溝鎮 店集鎮
陳大鎮 牌坊鎮 公吉寺鎮 標里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渦陽縣地處皖豫兩省交界處   ,位於皖北地區,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渦河中游,九州之中,有"皖北門戶"之稱。介於北緯33°27′至33°47′,東經115°53′至116°33′之間。北臨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南臨利辛縣,西靠亳州市譙城區,東臨蒙城縣。  

地形地貌

渦陽82.4%的面積為早期河間平原,由早期河流淤積而成。由於降雨、河流侵蝕和人類活動等影響,部分地區形成零星湖坡窪地和莊戶地。境內渦河橫界東西,將縣境分為渦南、渦北兩個自然區域。縣境17.6%的面積為黃泛區平原,分布在渦河兩沿。從河上游至下游,寬度逐漸減小,呈“∨”形。其地面一般高出兩邊河間平原區面1米左右,是渦河的天然堤防。縣境內地勢平緩,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高程平均海拔26.5-33.5m,地面自然坡降為1/9000。境內有渦河、西淝水、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計2100平方公里。縣境地貌分為兩種類型:渦河北自然區有龍山、東山、西山、石弓山、郭獨山齊山、輝山。零星分布在渦河以北,占地總面積6.22平方公里;其次為渦河南北南岸河間平原,是縣境最主要的地貌類型,南片在渦河與西淝河之間,北片在渦河與包河之間。

氣候特徵

渦陽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光、熱資源比較豐富。

年平均氣溫15.1℃,極端最高氣溫40.3℃(1994年7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17.2℃(1991年12月28日)。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15.7小時。

縣域內年平均降雨量851.6毫米左右,雨量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明顯,一般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於秋雨。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北、西北風,春秋季多偏東風。(以上數據資料根據1981年-2010年新30年氣候資料統計)

水文特徵

渦陽縣河流均屬淮河水系,境內河流主要有淮河的一級支流渦河橫穿中部,兩岸支流呈葉脈狀,縣內流域面積128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0.8%,其次是北淝河、西淝河、釉包河流經縣境邊緣地區,流域面積分別為285平方公里、262平方公里和263平方公里。沿河有81條大溝流入。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渦陽縣水資源總量為7.0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4.01億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為1.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淺層地下水資源年補給總量為4.18億立方米,年可開採量3.1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505立方米,相當於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21%,屬貧水地區。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渦陽縣國土面積2107平方公里,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耕地面積1311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62.2%,全縣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1198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91.4%。縣境為淮北平原典型的砂礓黑土地區,土地開發利用率達98%以上。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渦陽縣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0種:煤、油氣、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中有水泥用灰岩、飾面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河砂、陶瓷土、磚瓦用粘土;水氣礦產中有礦泉水等。已探明礦產地180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2處,小型礦床5處,小礦6處,零星資源l64處。燃料礦產煤是渦陽縣優勢礦產,占全省的八分之一,資源前景較為廣闊。含煤面積431平方公里,估算地質儲量32.5億噸。煤種以肥煤為主,其次為焦煤、瘦煤,個別煤層為氣煤。縣境內山石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是水泥用灰岩和建築石料用灰岩。山石礦產地分5山7處,資源儲量293萬立方米,占全市儲量的85.4%。磚瓦用粘土十分豐富,粘土礦產地157處,資源量1931萬噸。  

生物資源

渦陽縣適宜暖溫帶各種植物生長,由於人為影響,原生植物不復存在,林木屬暖溫帶落葉闊葉類,呈網帶片結合狀分布,即農田林網、營造在主幹道路和大中型溝河堤壩上的林帶和村片林及農田成片經濟林。全縣主要木本類植物有楊、泡、桐、椿、楝、柳、桑、榆、水杉以及蘋果、柿、梨、桃、棗、銀杏等50餘種;水生植物主要有蒲草、香蒲、菱、蓮藕等;糧食作物以麥、豆、薯為主,輔以水稻、玉米、小豆、綠豆、蕎麥、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菸葉和麻類等,苔乾為地方特色蔬菜種類,中藥材有白芍、紫苑等。全縣物產豐富,是國家商品糧、優質棉、優質煙、山羊板皮生產基地,是中國苔乾之鄉,與蒙城、利辛縣一併被譽為“中國中部黃牛金三角”,盛產糧、油、棉、中藥材、菸葉和豬、牛、羊、兔、雞、鴨、鵝、鴿、魚、蝦、鱉等多種大宗農副產品及土特產品。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底,全縣總人口155.18萬人,其中男性人口81.1萬人,占總人口52.26%,女性人口74.08萬人,占總人口47.74%,性別比為109;常住人口121.20萬人,其中常住男性61.93萬人,女性59.28萬人。  

政治

縣委書記:胡明文

縣委副書記、縣長:熊國洪

縣委副書記、縣委黨校校長:陳長安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韓龍

縣委常委、副縣長:黃愷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夢汝

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豐霄寒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丁博

縣委常委、副縣長:喬健

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勇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湯向陽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偉  

經濟

綜述

2014年,渦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6%;完成財政收入15.9億元,相比2013年,下降20.5%;規模工業增加值58.5億元,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相比2013年,下降4.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9萬元,相比2013年,增長8.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24元,相比2013年,增長13.5%。

第一產業

2014年,新增設施蔬菜2.1萬畝、中藥材1萬畝。規模化養殖場(戶)5150戶,規模養殖比重77%。流轉土地8.8萬畝,培育家庭農場15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45家。新增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龍頭企業15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龍頭企業18家;三品認證企業68個,新增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創建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1個、休閒農莊1個。

第二產業

2014年,渦陽縣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5家、私營企業1335家、個體工商戶6607家;26個機械加工企業、40個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共完成產值57億元,同比增長33.3%。全年引進內資210億元,新註冊招商引資企業53家,其中工業企業32家。簽訂6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協定。

第三產業

201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3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11.5%;外商直接投資1.4億美元,相比2013年,增長7.1%;實現進出口總額5625萬美元;新建改造農家店15個,放心便利連鎖店12個;新增限額以上流通企業27家,累計150家。全年新增各類專業市場9.4萬平方米;4個專業市場一期建成運營,3個商業綜合體建成營業。組建渦陽農村商業銀行,湖商村鎮銀行、中小企業貸款服務中心掛牌運營;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19.9億元、貸款餘額100.7億元,分別增長16.9%和26.8%;新增貸款21.2億元,是2013年新增貸款總量的3.4倍,新增存貸比70.9%;擔保公司註冊擔保資本達到2.3億元,全年為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提供擔保貸款9.5億元。紅色經典旅遊景區新四軍紀念館開工建設,天靜宮4A級景區通過評定驗收。

社會事業

民生

2014年,改造提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842處,完成包河、武家河、五道溝等溝河治理189條、378公里,新增旱澇保收田6萬畝,治理高標準基本農田30.9萬畝;建設森林長廊、綠色長廊120公里,完善201萬畝農田林網;農機總動力達205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

設施

2014年,改造和綠化道路13.2公里,新增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28個商住小區和保障房建設順利,新開工住房40萬平方米。渦北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高爐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實施截污工程,鋪設污水管網4公里。部分縣道升級為1條國道、5條省道,25個鎮(場、街道)基本實現省道全覆蓋;濟祁高速加快建設,S307線東段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南外環線完成環評、壓礦評估等前期工作。新建、改建集鎮商業街27個、農貿市場24個;改造縣鄉公路、村道202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00戶,危橋改造47座;新建農村水廠14座,解決農村28.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教育

2014年,渦陽縣對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完成441所學校標準化建設和52所村小提升工程,新建、改擴建幼稚園12所,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五中南校投入使用,高考本科達線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衛生

2014年,32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計投入資金20.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1%。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推進,新增城鎮就業138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轉移農村勞動力27943人;五項社會保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市和農村低保、五保供養標準均提高10%以上。高度重視弱勢群體救助工作,建立和完善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機制,社會救濟救助工作進一步規範。

交通

渦陽縣地處豫皖蘇魯要衝。省道公路:S307線明光至亳州路渦陽段(原604線),東自蒙城縣向西北方向入縣境門戶西陽鎮,西至水陸要塞義門鎮,全長45.3公里;S202線蕭縣至淮濱路渦陽段(原501線),從東北濉溪縣入石弓鎮,經龍山鎮至楚店鎮,全長58.5公里。兩條省道交叉貫於縣城,分別連線合徐、商阜、寧洛、濟祁高速,通達豫、皖、蘇、魯、鄂等公路運輸幹道。渦陽至合肥市259公里,至鄭州市339公里,至徐州市147公里,至阜陽市84公里,至蚌埠市136公里,至淮北市86公里。鐵路:青阜線北入青疃鎮,南出雙廟鎮,全長50公里,渦陽火車站位於縣城東郊。渦陽站已成為周邊地區客運、物資集結地和中轉站。縣境鐵路分別連線京滬高鐵和京九鐵路。  

民間藝術

梆劇

該劇是縣境主要劇種,何時傳入不詳。解放前,由私人組織小戲班演出。本世紀30年代,縣境著名演員丁根,店集臨湖北丁營人。二紅臉、唱、做、念、打俱佳,口齒伶俐,吐字清晰。後因嗓子壞,改演丑角。楊馬,義門人,嗓門豪壯宏亮,文、武功底厚實。40年代後,縣境多戰事,該劇團演員先後逃離。1952年冬,從界首縣調來一批演員,梆劇才能在縣延續和發展。1955年,為培養青年演員,縣文化部門邀請演員來縣授戲,並送部分青年到戲校進修。之後,縣創辦藝校。1960年,該校有23名梆劇演員畢業,“文革”中,禁演傳統節目,道具服裝被毀,梆劇衰落,演員改行。1977年,培養青少年演員40名,梆劇才重新得以發展。80年代起,絕大部分青年演員嫌戲曲情節進展緩慢,喜愛電影、流行歌曲、輕音樂,梆劇漸被冷落,很少在縣城演出。農村演出的場次也比以往減少。

泗州戲

該戲為縣內主要劇種之一,流入縣境時間不詳。1956年前,縣境沒有專業泗州戲演員。1958年,從蚌埠調入4名演員,輔導和培養演員。1959年成立縣泗州劇團。1960年,因經費困難,專業演員下放至區。此後,泗州戲僅在民間流傳,很少組織專場演出。

大鼓

解放前,大鼓名演員為張胖子,演唱“大紅袍”等。1980年統計,縣內有120人,會唱傳統節目20餘篇,各演出百餘場。較有影響的鼓書藝人張志雲、袁立廷、梅雲龍等,出席過地區會演,曾獲優秀演出獎。

墜子

墜子解放前有名演員馬志賢。1980年統計,縣內有演員18人。演唱傳統節目有《再生緣》、《哞牛陣》、《十把穿金扇》等,及現代節目《革命烈火》、《野火春風斗古城》等。丁翠屏演唱《銀簪記》,曾參加地區會演,並獲優秀演出獎。

評詞

解放前,評詞演員以唐先生(外號黃鼠狼)、劉亞洲較有名氣。1980年統計,縣內有演員20人。演出傳統評書《三俠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及現代節目《破曉記》、《徐秋影案件》等。主要評書演員有李中信、張在民、馬伯良等。

旅遊景點

東嶽廟

渦陽縣 渦陽縣

東嶽廟又稱天齊廟,位於太清宮之東,為一獨立廟宇,是道教宮觀中唯一稱“廟”的殿宇,也是太清宮龐大的建築群中唯一倖存的古建築,它是祭祀泰山神——東嶽大帝的廟宇。系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靜宮

渦陽縣 渦陽縣

天靜宮坐落在渦陽城北的閘北鎮鄭店(正殿的諧音)村,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距縣城中心五公里。為紀念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而修建。此宮南臨渦河,三面環繞武家河(古之谷水),北枕龍山之峰,可謂撫山枕水之地,鍾靈毓秀之鄉。天靜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稱老子廟。宮內東有天齊廟、問禮堂,南有流星園、聖母殿、九龍井,西有太霄宮、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靈官堂、誦經堂、鐘樓、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庫庾、廄,無不畢具。楹柱有一百多個。占地三千畝,食業數千人。  

東太清宮

渦陽縣東太清宮 渦陽縣東太清宮

東太清宮又名天靜宮,現在渦陽縣曹市鎮境內,其遺址又名老君殿遺址。老君殿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後多次重修又多次毀壞,現僅存破敗不堪的後大殿三間,並為太清國小所用。為了保護這一重要文物,渦陽縣千方百計給予財政撥款維修。  

紅城子遺址

渦陽縣 渦陽縣

紅城子遺址(北平城遺址)位於渦陽縣曹市集北。漢代山桑城故址,夯土城牆,有東西二門。始建於春秋,時名垂惠聚。東漢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將蘇茂、周建被劉秀軍打敗,逃至垂惠聚。次年,劉秀率軍攻打垂惠聚,圍困月余,後用火攻之,城土皆燒為紅色,因此得名紅城子。城址面積約1.3平方公里,長方形外城為夯土築成,東西長約900米,南北長約1430米。西城牆今平整作大路,殘高1.7米,上寬7米,下寬19米餘。其餘三面城牆均成農田。內城地勢較高,俗名小城牆,面積約1897平方米。北面城牆殘高1.5米餘,於莊莊東200米處地勢最高,當地民眾呼為“金鑾殿”。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烈士陵園

渦陽縣 渦陽縣

渦陽革命烈士陵園的前身為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渦陽縣城北,北鄰渦河,於1951年始建。經兩移館址,至1976年與渦陽花園合併後,命名為渦陽革命烈士陵園。在紀念館內陳列了22位英烈傳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錄。紀念館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輝歷程,包括: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城市榮譽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  

全國綠化模範縣  

全國法治創建先進縣  

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縣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文明縣城  

安徽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
合肥市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 巢湖市 | 廬江縣
蕪湖市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 無為縣
蚌埠市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淮南市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 含山縣 | 和縣
淮北市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銅陵縣
安慶市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黃山市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滁州市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阜陽市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宿州市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六安市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亳州市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池州市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宣城市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