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

來安縣

來安縣,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始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稱建陽縣。後幾易縣名,至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定名來安縣。來安縣轄12個鄉鎮,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兩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濕地公園,國土面積1481平方公里,總人口49.09萬人。來安縣,毗鄰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層、南京江北的重要門戶,所轄的汊河鎮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相鄰,緊靠南京捷運三號線林場站,離南京長江大橋僅12公里。2017年,來安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59.4億元, 比2016年增長9.3%,高於全市0.3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市第4位,增速居全市1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9億元, 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9.9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57.6億元,增長11.0%。三次產業比為13.7:50.1:36.1。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版本一

來安縣 歷史悠久。境內頓邱山遺址發現的石器、陶瓷和骨器證明,在新石器時代,縣境便有人類棲息繁衍。

周初,屬徐國。

春秋時,先屬,後屬楚。

戰國時,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在水口鎮東城埂置建陽縣,屬九江郡。

漢初,屬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復九江郡。

東晉,在縣城東僑置頓邱郡,後廢郡為頓邱縣。

梁,在半塔鎮置高塘郡。

北周,廢高塘郡置高塘縣。

隋開皇初,高塘縣併入頓邱縣,改稱新昌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新昌縣為清流縣。

唐景龍三年(709年),在今新安鎮瓦崗村置永陽縣。

南唐中興元年(958年)改永陽為來安縣。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來安縣入清流縣。

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復置來安縣,縣治在大雍(用)鎮(今新安鎮)。

明洪武初 ,來安縣併入滁州。

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來安縣。屬六部鳳陽府滁州。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屬京師直隸滁州。

永樂元年(1403年),屬南京直隸滁州。

清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行省安廬滁和道滁州。

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直隸滁州。

民國 元年(1912年)4月,來安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3年(1914年)6月,屬安徽省泗淮道。

民國17年(1928年)8月,廢道,直隸安徽省。

民國21年(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30年(1941年)1月24日,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32年(1943年)2月,屬中共淮南蘇皖邊區委員會。

民國33年(1944年)4月1日,由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區代管。

抗日戰爭勝利後,復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38年(1949年)1月22日,來安縣全境解放。同年4月21日,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

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滁縣專區。

1956年1月12日,屬安徽省蚌埠專區。

1961年4月13日,屬安徽省滁縣專區。

1992年12月,屬安徽省滁州市。

行政區劃

來安縣 共轄12個鄉鎮,128個村,15個社區。12個鄉鎮
分別是:新安鎮、半塔鎮、汊河鎮、水口鎮、舜山鎮、雷官鎮、施官鎮、大英鎮、張山鎮、獨山鎮、三城鎮、楊郢鄉,縣政府駐地:來安縣新安鎮黎明路(蝴蝶公園北側)。

地理環境

位置

來安縣地處安徽省東部,長江北岸,與南京市隔江而望,環鄰江蘇省南京市、淮安市和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及明光市、天長市。縣城新安鎮距離南京市區60公里、京滬鐵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公里、寧洛高速公路滁州出入口5公里,104國道從南京長江大橋自東向西貫穿全境,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隔河相鄰。來安縣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是南京江北的重要門戶、安徽的東大門、滁州的副中心城市。

地質構造

來安縣地質構造主要是燕山地殼運動以來生成的北東向凹陷和斷裂。境內地層發育較為齊全,除缺失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系沉積外,自中元古代起,各時代地層均有發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紀地層覆蓋,出露甚少。中元古界在縣復興集和練子山以北,龍王山以南有所出露,厚度大於2135米。震旦系在縣舜山以北,練子山以南和平陽水庫西南有零星出露,為震旦系晚期沉積,厚度為1602米,含藻類化石。奧陶系在縣平陽水庫東南側出露,為奧陶紀早期沉積。厚度在300米以上,含鸚鵡螺和腕足類化石。白堊系分布在縣雷官集以南和東北、獨山西北、平陽水庫以西與琅琊區、南譙區交界處,厚度在300以上,僅上統赤山組有零星出露。第三系主要分布於縣城至施官以北。其中下第三系在舜山集組、狗頭山組、張山集組,主要為棕色泥岩、砂岩夾礫層,在炮嘴地區底部夾薄層石膏,含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葉肢類、魚類、哺乳類及孢粉等化石,厚302米。

氣候

來安縣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

資源

來安分布有100多種野生動物和600多種野生植物;糧食年生產能力可達5億公斤,油料5000萬公斤,蔬菜、瓜果、畜禽及水產品等產量可達4億公斤,盛產大蒜、花紅、雷官板鴨等土特產和蜈蚣、夏枯草等中藥村;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種多、品位高,主要有鉀長石、膨潤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種,其中已探明的鉀長石分布面積達8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來安縣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丘陵、南部為崗坳相間的波狀平原,緩丘零星分布;滁河、沛河、新來河兩側為較廣闊的河谷平原。全縣海拔高度小於220米,相對高程大於100米。境內地貌類型分為丘陵、階地、河漫灘三種。面積分別約占全縣面積的30%、40%、30%。縣內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圍或居於低山兩側,呈帶狀,和低山組成梯狀地形,分為侵蝕丘陵、玄武岩丘陵、山丘。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來安縣戶籍人口49.09萬人,常住人口44.4萬人,比2016年增加0.4萬人。城鎮化率46.71%,比2016年提高1.89個百分點。全年嬰兒出生率12.40‰,比2016年提高2.05個千分點;死亡率5.8‰,提高3.1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0.33‰,下降7.32個千分點。
主體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有回族、藏族、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

經濟

綜合經濟

2013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增長25.5%;財政收入15.04億元,增長18.7%;外貿進出口總額1.3億美元,增長24.6%;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增長115.6%;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9700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10780元,增長14.2%。

2017年,來安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59.4億元,比2016年增長9.3%,高於全市0.3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市第4位,增速居全市1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9.9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57.6億元,增長11.0%。三次產業比為13.7:50.1:36.1。

主要指標實現歷史性跨越。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跨入“百億俱樂部”;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億元,近三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分別首超1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1萬元,超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指標取得突破性進展,標誌著縣域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發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增幅位居全市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位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財政收入總量居全市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外貿進出口總量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利用外資總量居全市第1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居全市第3位。

2013工業經濟提檔升級。預計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億元,增長15.2%。新增規上企業28家,總數達121家,總數和新增數均位居全市第二。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發展到38家,其中金禾、中普分別超30億元。實施技改項目34個,完成投資26億元,增長12%。新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46個,67個在建項目建成投產,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增長25%。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品8個、市級技術中心4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居全市第2位,金禾公司“麥芽酚系列生產工藝及技術創新”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增私營企業397家、個體工商戶1663戶。

現代農業增產增效。預計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8億元。糧食生產喜獲“十年豐”。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總數達52家;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28.5億元,增長42.5%。新增土地流轉7.6萬畝、專業合作社106個,家庭農場發展到546戶。半塔綠茶、金弘安大米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羅莊”牌葡萄商標獲批省級著名商標。大英有機稻米示範區躋身省級行列,嘉吉動物蛋白產業鏈項目基本建成投產,林橋苗木示範區成為全省重要的苗木生產基地,桃花蔬菜示範區、相官威光綠園獲批國家級蔬菜標準園。農業物聯網項目完成縣級控制中心和林橋苗木、桃花蔬菜示範區技術套用點建設。獲批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範縣。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9.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億元,增長14.2%;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32戶。南京灣商貿物流基地項目完成投資10億元,一期精品商業街基本建成。金太陽裝飾城入駐商戶達589戶,全年營業額25億元。

全年接待遊客24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1億元。房地產業完成投資37.3億元,增長12%,保障房、商品房建設同步推進,完成投資額、開發面積、銷售收入等6項主要指標均居全市前列。

第一產業

2017年,來安縣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4352公頃,比2016年增加616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430公頃,比2016年下降587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42公頃,比2016年減少6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1078公頃,比2016年增加15公頃。全年糧食產量46.1萬噸,同比增產2.9%;油料產量27146噸,比2016年減產4.8%;棉花產量285噸,比2016年減產2.7%。蔬菜、水果在品種最佳化的基礎上平穩發展。
2017年,來安縣全年肉類總產量37157噸,比2016年增長2.6%;其中豬肉產量20361噸,比2016年增長0.3%。禽蛋產量7781噸,比2016年增長0.4%。水產品產量30544噸,增長5.0%。
2017年,來安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5.5萬千瓦,比2016年下降14.6%。拖拉機55685台,下降1.9%。排灌動力機械27693台,增長6.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38059噸,下降0.2%。地膜使用量364噸,下降0.3%。農村用電量8801萬千瓦時,增長0.1%。

第二產業

2017年,來安縣全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69.1億元,比2016年增長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比上年增長10.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國有企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較快。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其中,大米292777噸,增長26.7%;凍肉25823噸,增長21.6%;複合木地板8022835平方米,增長5.2%;硫酸181056噸,增長13.9%;水泥531453噸,增長47.3%;銅140440噸,增長37.6%;通信及電子網路用電纜710292對千米,增長5.0%;光纜20580芯千米,增長25.6%;電子元件355萬隻,增長18.4%。
2017年末,來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185戶,比2016年增加19戶;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84.0%,比2016年上升46.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306.5億元,增長22.9%;實現利潤總額44.4億元,增長39.6%,其中,利稅總額49.7億元,增長33.4%。
2017年末,來安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9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2.8億元,增長14.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6.7萬平方米,下降7.3%;房屋竣工面積31.3萬平方米,增長13.8%。

第三產業

2017年,來安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7億元,增長11.8%。按城鄉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0.4億元,增長11.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3億元,增長14.3%。按規模分,限額以上零售額30.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7.4%;限額以下零售額35.6億元,增長7.1%。
2017年,來安縣全年進出口總額24805萬美元,增長63.5%。其中,出口17460萬美元,增長56.4%;進口7345萬美元,增長83.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6947萬美元,增長7.0%。
2017年,來安縣全年接待入境旅遊者1368人次,增長11.0%;接待國內遊客458.9萬人次,增長18.4%。旅遊外匯收入34.4萬美元,增長13.2%;國內旅遊收入12.4億元,增長20.3%。

農業

在封建社會中,土地所有權多半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廣大農民被迫租種地主土地,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生產力受到嚴重束縛,農業生產長期徘徊不前。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9919萬斤,平均畝產106斤,每人平均生產糧食586斤。

1950~1951年,土地制度進行了改革,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勞動人民所有制,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之後,又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並不斷引進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農業生產恢復、發展較快。1957年,全縣生產糧食23794萬斤,為1949年糧食產量的2.4倍。

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在“大躍進”時期,農業生產受“五風”影響,糧食產量急劇下降,1961年底下落到10608萬斤。之後,在糾正“五風”的基礎上,調整了人民公社的經營體制,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農業生產有所好轉。但是,由於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存在平均主義的弊端、糧食產量增長速度緩慢。1978年,全縣糧食產量33610萬斤,油料作物產量891.6萬斤,糧油作物總產34601.2萬斤。

1978年以後,全縣農村逐步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生產出現了新局面。1985年,全縣糧食產量達到62053萬斤,油料作物產量達到3259萬斤,兩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1985年和1978年相比,糧油作物總產量接近翻一番,等於1949年糧油作物總產量10399.2萬斤的6.3倍。

截至2012年底,全年預計農業增加值16億元,增長5.2%。糧食生產連續九年豐收。糧食總產44萬噸,增長5%,水稻單產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工業

民國時期,來安縣的工場、作坊大都為前店後坊(場),自產自銷,產供銷均由業主安排,生產組織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出現。

1950年至1953年,工業管理形式與民國時期基本相同。1953年開始對個體手工業進行改造,至1956年底,全縣共成立27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這些集體性質的企業被納入計畫經濟管理範圍,企業主管部門向所屬企業直接下達生產指標,企業對此無權更改。主管部門在下達指令的同時,負責對所屬企業的產供銷活動進行統一安排,除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可以就地採購部分原材料,自產自銷一些支農產品和民用生活品外,其他企業的生產原料由主管部門統一採購,計畫供應;產品由商業部門統一收購和銷售。企業內部實行廠長負責制,在生產上圍繞生產計畫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在經濟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分配上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計件工資制。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由1951年的369萬元增至404萬元。

1958年,縣委號召各行各業“大辦工業”,縣城集體所有制企業全部轉為地方國營工廠,鄉鎮手工業企業劃歸人民公社管轄,同時興建起數十家工廠,其中縣屬國營工廠共有28家。這一時期,部分工廠或因資金、原料不足,或因設備簡陋無法生產而先後停辦。這一時期,由於縣委直接下達生產指標,企業黨組織包攬一切行政、生產事務,企業重完成計畫不重效益,重產品數量不重產品質量,浮誇和弄虛作假現象嚴重。

從1961年起,根據國家頒布的《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和調整國民經濟的有關規定,對1958年盲目“上馬”的工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全縣地方國營企業只保留了電廠,印刷廠和酒廠。1958年轉為地方國營的手工業企業全部恢復集體所有制。這一時期各企業在各自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下,為保證產品種類全、數量多、質量好和圓滿完成規定利潤,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並在分配上實行計時工資加獎勵工資和計件工資的制度。這些措施有效地促進了生產。1964年,全縣手工業系統的年產值和利潤分別由1957年的23.71萬元和0.43萬元增至25.63萬元和0.47萬元,當年上繳稅金0.68萬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此後兩年中各企業無政府主義泛濫,“造反派”頭頭操縱企業大權,企業管理混亂,生產水平下降。196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由1966年的652萬元下降到600萬元。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企業管理制度逐步恢復,生產有所回升。1969年以後,由於開展對“物質刺激”,“利潤掛帥”的批判和把合理的規章制度視為是對工人的“管、卡、壓”,再度造成企業管理混亂。企業負責人只能以所謂的思想工作代替管理制度,造成部分企業連年虧損。縣農機車輛修造廠1971年至1977年累計虧損10餘萬元。

從1979年起,縣革委會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對全縣工業企業進行了整頓。通過整頓,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重新恢復,產品質量、產量、勞動生產率、成本,利潤等項經濟指標逐步得到落實。各企業還先後實行了“包產到人,企業效益和個人利益掛鈎”的生產責任制,有效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980年,二輕工業系統年總產值、利潤、稅收分別由1978年的504.99萬元、29.97萬元和42.41萬元增至714.01萬元、42.05萬元和58.49萬元。

從1982年起,縣政府針對預算內國營企業的領導班子,職工隊伍,財經紀律、勞動紀律、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頓。縣軸承廠由於在1970年至1982年的12年間累計虧損34.2萬元,被列為整頓試點單位。1982年,縣政府和縣經委向該廠派駐了整頓工作組,該廠通過整頓,於1983年實現產值27.4萬元,比上年增長93%;產品銷售收入40.3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4%;獲利潤3.16萬元。此後,在取得整頓經驗的基礎上,各企業相繼開展整頓調整工作。在生產上,立足於內部改造、挖潛、擴大生產能力,同時注重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適銷對路產品和提高產品質量;在分配上,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各企業設立生產綜合獎、超產獎、增產節約獎、質量管理獎、發明創造獎等,部分企業還根據不同生產車間和工種,實行計件工資,浮動工資和包乾盈利提成等多種工資形式,這些分配形式調動了工人民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生產進一步發展。

1984年,全國性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來安縣有關部門於同年6月在10個縣屬國營企業中開展試點工作,推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廠長負責制,實行黨政分開、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1985年,全縣各企業全部實行廠長負責的經濟責任制,企業管理由生產型管理向生產經營型管理轉變,企業開始逐步脫離“統購包銷”的軌道,實行產品自產自銷,以銷定產;產品逐步面向市場和用戶。1985年,縣各工業企業經過連續6年的調整整頓,經營管理基本走上正軌,有了較強的生產能力和活力;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14391萬元。

來安2012年規模工業增加值32億元,增長17.8%。規模工業增加值超全省1.7個百分點。一產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二產比重上升1.1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總量達93家。

商業

來安縣商業興起於清末民初。民國26年(1937年),日軍入侵來安縣後,來安縣商業受到嚴重破壞。

抗戰勝利後,來安縣在國民黨統治下,通貨膨脹,苛捐雜稅繁多,商業未能得到恢復。民國37年統計,全縣私營商業只有1090戶,從業1314人;且均為父子店、夫妻店。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在發展國營商業的同時,積極扶持供銷合作社商業,開展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不斷開拓商路,擴大網點,使來安縣商業日趨繁榮。1958年以後,由於商業體制多變,來安縣商業發展緩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管理混亂,經營水平下降。1978年以後,由於進行了商業體制改革,建立了多渠道、少環節開放式的流通體系,逐漸形成了以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商業為主體,以個體商業為補充的社會主義統一市場。1985年,全縣商業、飲食服務業共有經營單位4516個,從業人員12457人;農副產品收購額7117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11913萬元。與1977年比較,經營單位增加3511個,從業人員增加9832人,農副產品收購額和社會商品零售額分別是1977年的4.7倍和2.9倍。

截至2012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億元,同比增長20.5%,新增限上企業22戶、個體工商戶790戶,分別占全年任務的92%和65.8%;利用外資2810萬美元。現代旅遊業快速發展,全縣累計旅遊接待人數90萬人次,同比增長32%;旅遊綜合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33%。全縣22個房地產項目,房屋施工面積89.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3%,房屋銷售面積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5.8%,實現銷售金額3.4億元,同比增長289.8%,完成投資9.9萬元,同比增長169.1%。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信息諮詢等新興服務業也有較快發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來安縣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招生1739人;普通高中5所,招生1679人;普通國中22所,招生3219人;國小26所,招生3912人。

醫療事業

截至2017年末,來安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衛生所室、村衛生室)21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個,村衛生室130個。床位數1843張,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6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15人,註冊護士835人。[14]

科技事業

截至2017年,來安縣全年專利申請數1308件,下降35.8%,專利授權數325件,下降29.3%。[14]

郵電事業

截至2017年末,來安縣固定電話用戶2.8萬戶,下降27.2%;行動電話用戶33.6萬戶,增長9.4%;網際網路用戶8.4萬戶,增長24.3%。
2017年,全年用電量146030萬千瓦時,增長6.1%。第一產業用電量6052萬千瓦時,增長28.1%;第二產業用電量102808萬千瓦時,增長3.2%;第三產業用電量11727萬千瓦時,增長20.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5444萬千瓦時,增長8.0%。[15]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來安縣城鄉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3元,增長9.9%,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088元,增長9.3%,農村民可支配收入11804元,增長9.2%。
2017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單位626家,參保人數54894人;失業保險參保單位418家,參保人數22512人。

交通

來安交通區位來安交通區位

來安交通便捷,寧洛高速公路在縣境有兩個出入口,104國道橫貫縣境,縣城到南京市中心50公里;312 省道縱穿南北與寧連高速公路銜接,內河航道汊河港距南京港20公里;縣城距京滬鐵路滁州北站18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一個小時車程。

特產

1、名牌產品“碧綠春”酒

2、“來安三蒜

3、聞名遐邇的“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系選用當地麻鴨或瘦肉型櫻桃谷鴨,經陳年老鹵、傳統配方加現代工藝精細製作而成

4、汊河月餅

5、半塔國家級無公害茶園生產基地

6、林橋苗木生產基地

7、竹香公雞

8、水口大橋鵝煲

9、汊河牛肉

10、酥糖

酥糖,早期名為董糖,相傳在一百多年前從六合縣傳入,主要以麵粉、白糖、芝麻、飴糖四種材料製成,其味香。

11、復興茶葉

復興茶葉出產於來安縣舜山鎮復興茶場,該茶場始建於是1964年,位於來安縣城北10公里處,緊鄰白鷺島國際旅遊度假區和來安縣新農村示範點林橋苗木生態園。

12、半塔麻油

來安縣半塔麻油廠創建於五十年代初1950年,地處皖、蘇兩省四縣商貿繁榮、交通發達的紅色旅遊基地半塔鎮,該鎮地處江淮分水嶺的丘陵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適合芝麻生長。

13、來安花紅

“花紅”學名“林檎”,是中國最古老的水果品種之一。“花紅”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滿口生香。花紅果子不僅好吃,而且還能開胃解暑,泡酒飲用可止瀉、治痢疾,是人們健身防病的營養果品。據史書記載,花紅自清朝嘉慶年間便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廣泛種植,並作為貢品年年向朝廷納貢,屬於來安地方特產之一。

風景名勝

來安旅遊資源豐富,境內風光旖旎,以“山、水、泉、洞、寺、島”為特色,逐步形成景色各異的白鷺島、孔雀寺、林橋生態園、景華生態園、龍源風電場、皖東烈士陵園等景點,對外開放。尊勝禪院至今保存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撰寫的碑刻。

白鷺島旅遊區

位於來安縣城西北13公里處 ,距古都南京50公里,景區總面積4.2萬畝,森林復蓋率90%,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皖東烈士陵園

皖東烈士陵園皖東烈士陵園

位於半塔鎮西北光山山坡上 ,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44年3月,由羅炳輝親自負責在半塔集西北一華里的頭道光山上建造一座革命烈士紀念塔。並以紀念塔為中心,依山而築。紀念塔矗立在塔山之峰,高十米,為四稜台體。塔頂屹立著身背斗笠、大刀、持槍遠視、威武雄壯的新四軍戰士的雕像,塔的正面刻有陳毅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為張愷帆題詞。塔的正前方有張雲逸於1964年5月1日撰寫的《半塔烈士紀念碑記》。皖東烈士陵園是安徽省優秀紅色旅遊景區之一,也是華東地區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接待全國各地參觀者10萬人次。2006年半塔保衛戰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皖東烈士陵園正在積極申報全國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

孔雀寺

位於來安縣城西北約10公里練子山西南山腳。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歷代廢興不已。乾隆曾賜銀十萬兩擴建孔雀寺,當年寺院規模南至關門湖,北至山腰,南北四里許,設跑馬堂,廟宇三重,僧侶數百。後又遭破壞,至民國初僅存五間正殿.廂房十二間,正門三間,老弱僧侶數人。解放初,寺院被毀,僅存民國七年,來安知事萬琅所立“護林碑”一塊,由縣文物部門立於原址:1999年;經宗教管理部門核准,由南京棲霞寺高僧惠清長老主持復建,移址恢復孔雀寺。

石固山遺址

旅遊資源圖旅遊資源圖

位於安徽省來安縣新安鎮北15公里處的舜山鄉石固村,海拔166.7米,與對面的尖山構成縣境北端門戶。山呈圓台形,頂部面積約8萬平方米,山山腰有跑馬道環繞。山勢陡險,易守難攻。南宋紹興時,居民曾在山上構築牆壘,以御金兵。清鹹豐年間,安慶棚民葛必泉、葛高培和劉萬元率領的數千名義軍曾踞守該山。山上的建築後來全部毀於戰火。

著名人物

古代人物部分

北魏

李崇驃騎將軍 、鎮南將軍、儀同三司。

李平大將軍、尚書右僕射。

李諧秘書監、大司農。

明代

吳亮1445年進士,征南將軍、副總兵、右都督。

丁士美1559年狀元、吏部左侍郎、三朝元老、兩代帝師。

張綱1478年進士、戶部員外郎、湖廣岳州知府。

常道1505年進士、右僉都御史、山西巡撫。

胡松(1503-1566),明·南京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太子少保,其墓葬在縣境內。

郝孔昭1571年進士、常山知縣。

王化振1609年舉人、長洲教諭。

趙禮1468年來安縣令,築土城牆、修學校、建廟宇。

顧問1543年來安縣令,為解民苦不怕得罪京官。名言:“鞭其送人”。

魏大用1555年來安縣令,築磚城牆,修第一部《來安縣誌》。

周之冕1615年來安縣令,重修鼓樓,修《來安縣誌》,其後縣裡文獻大多以此志書為依據。

清代

湯斌(1627—1687),進士、禮部尚書、江蘇巡撫。

周球(1632-1684),武進士、總兵、太子少保。

嚴治元1655年武進士、游擊,苗人當神祭祀。

曹寅(1658-1712),撰寫《尊勝院碑記》。

伍斯璸,字非石,江西新建人,生卒年代不詳。康熙甲午(公元1714年)五經中試,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任來安縣事,在任六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知縣伍斯璸主持續修的《來安縣誌》刊行。

王士傑1762年武舉人、歷官京口水師營游擊(正三品)、吳淞參將、太湖營副將。

劉瓚1747年來安縣令,創立建陽書院。

韓夢周1766年來安縣令,建江青書院,開河通江。

伍士超,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科殿試金榜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伍士超嘉慶十一年任,廣東新興人,己未進士。嘉慶二十年,時任來安知縣伍士超重修來安東璧樓,並著《東璧樓記》,安徽《來安縣誌》:“嘉慶十六年,東北鄉旱,飢.知縣伍士超捐廉勸輸設廠賑粥。”

戴宗沅1808年進士、刑部侍郎。

歐陽泉1820年進士、蘇州府教授。

近現代人物部分

余培森清末舉人、迪化知府,著《西北鐵路計畫》、《明·延平王建國史》、《來安縣鄉土志》等。

伍人信,字英崋,前清光緒年間秀才,貌清瘦,有膽量,守禮法,治家極嚴。在專制時代,貪官污吏之風日熾,尤其是,贓官難除,而我來安適遭黃縣令涖任,隨意糊為,將四千餘石公糧飽入私囊,來安小縣,只有四十八保,城鄉仕紳,莫敢控訴。初公舉英崋先生代表赴燕京,後各仕紳均畏黃之威權,皆匿身而縮首,惟英崋先生單身辭家堂,著紅袍,赴京控訴黃贓官。未及三月,而黃已撤職查辦,人民所受之荼毒,當時由英崋先生解除。

章之汶(1900~1982),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著名棉花、稻米、小麥專家。著《我國戰後農業建設計畫綱要》,另有四部專著譯成多種文字在多國發行。

當代人物部分

劉福連(1953--),上將,北京軍區政委,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王教成(1952--),上將,瀋陽軍區司令員,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董明祥(1953--),少將,北京軍區聯勤部部長。

王傳友(1939--),少將,上海警備區原政委。

余同傑(1963--),少將,總裝備部副參謀長。

宋明武(1962--),少將、教授,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訓練部部長。

陸元九(1920--),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陀螺、慣性導航及自動控制專家。其父陸子章是來安中學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朱皖來(1919--1996),來安縣第一個黨支部四名黨員之一。1939年參加工作,建國前歷任來安縣屯倉黨支部書記、縣農會主任及組織部長等職。解放後歷任來安縣委副書記,淮河修防局主任及黨委書記、上橋管理處主任及黨委書記等職。

唐笑宜(1919--1993),1940年參加工作,建國後,歷任煙臺內長山要塞區北長山守備區司令員、內長山要塞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

武蘊藻(1921—2010),1940年參加工作,建國後歷任上海市黃浦區委第一書記,六機部七○二研究所所長、中國船舶機電設備公司總經理等職。

朱壽安(1921—2003),1939年參加工作,1946年時來安縣委副書記,組織領導來安縣北撤,解放後歷任上海吳淞區、長寧區委書記等職。

董彬(1923—2005),1940年參加工作,建國後歷任黑龍江省委辦公廳主任,哈爾濱市副市長。

武蘊華女,(1924—2009),1940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安徽、山東、福建、浙江和部隊多地任職,後在上海市靜安區工作,歷任區委副書記、區人大副主任

郭祥(1921—1991),1940年參加工作,北撤前任來安縣公安局副局長,建國後任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委等職。

劉恕(1915--2004),原名拱樹屏,早期地下黨員,在國統區工作多年。建國後歷任駐外使館官員,海關總署副署長。

趙家俊(1925—2012),1942年參加工作,安徽省糧食廳廳長。

鄭芳(1922~1990),1939年參加工作,省物價委員會主任。

趙孝庵(1931--1986),1949年隨艦艇起義。中國人民海軍第一個戰鬥英雄。

金啟華(1919—2011),民盟盟員,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浸心於古典文學研究數十載,熔古鑄今,著作享譽海內外,是中國古典文學界著名的研究專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19部。

陸子修(1933--),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被媒體譽為中國農村問題專家。

李開亞(1929--),1945年參加工作,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

劉景龍(1941--),省文聯原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書記(註:省文聯第一書記是行政職務,而文聯主席則是民主選舉的社會團體職務)。

濮德祥(1936--),安徽省檔案局原局長、研究館員。

陳樹良(1942--),安徽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兼行管局局長。

曹玉模(1929--),作家、編審,安徽省著名作家。

林協(1933--),研究員、教授,銀杏研究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呂祖珩(1936--),教授級工程師,水電界知名專家,多項設計獲國家級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史宗俊(1925--),絲蟲病防治專家,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原所長、寄生蟲病研究所原黨委書記,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研究員。

唐後啟(1925—),教授、艦艇柴油機設計專家。

楊福宗(1935--),高級工程師,坦克、裝甲車專家,12次參加核試驗,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積中(1941--),安徽醫科大學眼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發表論文54篇,出版著作11部。入選《人民日報》社出版的《中國專家人才庫》,倫敦名人錄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錄》。

楊金槐(1942—),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原董事長,全國勞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朱燾(1943--),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

史正富(1954--),中國最富教授,上海同華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唯(1955--),安徽省委、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委、省政府信訪局局長

馮健(1964--),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汪敏(1955--),女,合肥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陳幫萍(1975--),女,國家女子手球隊運動員,國家級運動健將。參加亞特蘭大第26屆奧運會女子手球比賽,獲第五名。是滁州市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

劉小妹(1982--),女,國家女子手球隊運動員,國家級運

動健將,滁州市第一位連續參加三屆奧運會的運動員。

全國人大代表

陳玉梅,女,張山鄉倒橋村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駱良民,男,半塔鎮邢港村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朱成友,男,半塔鎮半塔村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劉漢傑,男,縣高級職業中學原校長,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勞動模範

李發惠,男,原相官農中校長,1958年獲全國勞動模範。

呂紹聯,男,原油箱廠廠長,1988年獲全國勞動模範。

楊迎春,男,金禾公司董事長,200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

吳少才,男,十二里半道班,2004年獲全國勞動模範。

註:其它來安縣“國字號”名人名仕以各職能單位提供的資料為準。

皖東(淮南)抗日根據地人物

這個時期是來安縣現代史中最重要的歷史時期,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它的影響和作用都是中國革命史中的重要一頁,所以我們把它作為一個單獨的版塊展示給世人。我們選取這些人,主要依據是:

⑴、必須是在來安大地上生活、工作、戰鬥過的。

⑵、皖東(淮南)抗日根據地的領導者、創建者(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主要領導、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主要領導、淮南區黨委主要領導、路東各縣聯防辦事處主要領導、新四軍二師師長、政委,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政委,路東工委、省委主要領導等)

⑶、為根據地建設做出巨大貢獻者。

⑷、來安縣第一任書記,第一任縣長。

劉少奇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駐半塔。

張雲逸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駐半塔大田郢。

羅炳輝新四軍五支隊司令,駐半塔蘇郢。新四軍二師師長,駐大劉郢。

譚震林淮南區黨委書記、新四軍二師政委。駐大劉郢。

鄧子恢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路東各縣聯防辦事處主任,分別住大田郢、半塔集。

郭述申新四軍第五支隊政委,駐馮郢。

周駿鳴新四軍五支隊副司令員,新二師師長。分別駐半塔蘇郢、大劉郢。

李世農路東工委書記、路東省委組織部長、淮南區黨委組織部長,分別住大余郢陳家窪、大劉郢。身後骨灰安葬在半塔。

劉順元路東區黨委書記、淮南區黨委副書記。分別住半塔集、大劉郢。身後骨灰安葬在半塔。

方毅五支隊政治部主任、路東省委書記、路東辦事處主任。分別住馮郢、陳家窪、半塔集。

張勁夫五支隊政治部主任、路東省委書記、淮南區黨委宣傳部長。長期住馮郢、陳家窪、半塔集、大劉郢。

張愷帆五支隊總務科長、來安縣第一任縣委書記。

鄭伯川(1885--1960),民主人士,1940年3月15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來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鄭伯川被推舉為來安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

駱騰雲(1903--1977),大余郢互助組組長,淮南根據地互助合作運動的先進典型,1943年10月,在淮南區黨委新鋪會議上,駱騰雲被授予“勞動英雄”稱號。1956年當選中共八大代表,出席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

楊言德(1914--1971),抗戰時期半塔民眾合作社經理,被譽為合作運動帶頭人,在新鋪會議上被授予“勞動英雄”稱號。建國後歷任全國合作總社副主任、鹽務總局副局長。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