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
滁州
滁州,古稱“塗中”、“新昌”、“永陽”、“清流”。先秦時期為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三國設鎮,南朝建州,隋朝始稱“滁州”,因滁河(塗水)貫通境內,又“塗”通“滁”,故名為“滁州”。千百年來,多少英雄豪傑叱吒風雲,指點江山,多少遷客騷人壯懷激烈。吳敬梓一部《儒林外史》名聞天下,清澈的襄河之濱,依然能覓得其蹤;皇甫山層巒疊翠,鷗鷺成群;天長高郵湖碧波萬頃,浩淼如煙;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傾倒無數文人,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更為千古絕唱。登琅琊山會峰閣,只見群山如抱,山明水秀,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皆成勝景,日嬌月媚,晴好雨奇時時迷人。
滁州是皖東區域中心城市,國家級“皖江示範區”北翼城市,安徽省東部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市,江淮地區重要的樞紐城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開皇,文揚慶曆,開天首郡,逾史千年。擁有近兩千年的建城史和1500餘年的建州史,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之譽。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為長江下游臨江近海的“ 魚米之鄉”。滁州南據長江,東控京杭大運河,長江一級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貫通境內,通江達海,是為江東之門戶,江淮之重鎮。滁州屬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第一站、“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南京市江北門戶、皖東區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區重要的樞紐城市、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成員城市、安徽省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同時還是國家家電設計與製造特色產業基地、中國家電及裝備製造業基地、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中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滁州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北岸,隔江與南京市相望,號稱“金陵鎖鑰”,處長江三角洲西緣。其交通設施十分便利,京滬鐵路和擬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104國道、205 國道、312國道、311國道橫穿市區,航運直通長江、淮河,便利出海。
滁州市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絢麗。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畫、古關、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
滁州行政區劃
安徽省 滁州市所轄地區,包括 琅琊區, 南譙區, 來安縣, 全椒縣, 定遠縣, 鳳陽縣, 天長市(縣級), 明光市(縣級) 。下設78個鄉、86個鎮、14個街道辦事處,233個居委會和2234個村民委員會。
面積:13398平方公里
人口:393.8萬
方言:下江官話南京片(滁州市轄區、全椒、來安、明光、定遠中部、南部)、下江官話揚州片(天長)、中原官話信蚌片(鳳陽)。
滁州市地處江淮之間丘陵地帶,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特徵可概括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氣爽。全市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最高氣溫20.1℃,年平均最低氣溫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長23天。年日照總時數2073.4小時。初霜為11月4日,終霜為3月30日,年無霜期210天。滁州市域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平原區三大類型,地勢西高東低,全市最高峰為南譙區境內的北將軍嶺,海拔399.2米,圍繞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狀起伏地帶,構成崗地區,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郵湖的濱湖地帶是主要的平原區。
其中,琅琊,南譙兩區及來安,全椒,天長三縣(市)屬於長江流域。定遠,明光,鳳陽三縣(市)屬於淮河流域。
滁州境內兩條主要河流:滁河,淮河 。 其中,滁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淮河是中國的第三大河流。
琅琊區 面積 126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39000。區人民政府駐滁州市西澗路。
南譙區 面積1273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239000。區人民政府駐烏衣鎮。
來安縣 面積1481平方千米,人口49萬。郵政編碼239200。縣人民政府駐新安鎮。
全椒縣 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239500。縣人民政府駐襄河鎮。
天長市 面積1770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239300。市人民政府駐天長街道。
明光市 面積2335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239400。市人民政府駐明光街道。
定遠縣 面積2891平方千米,人口91萬。郵政編碼233200。縣人民政府駐定城鎮。
鳳陽縣 面積1949平方千米,人口74萬。郵政編碼233100。縣人民政府駐府城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物產資源
物產豐饒,礦藏豐富。滁州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盛產水稻、小麥、魚蝦、油菜等農產品。著名土特產有 滁菊(中華四大貢菊之首)、來安花紅、南譙貢茶(西澗春雪)、明光綠豆等。
特種水產有女山湖大閘蟹、花園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銀魚、滁州鯽魚、梅市梅魚、雷官板鴨、天長芡實等,傳統特色食品有 琅琊酥糖、馬廠酥笏牌、鳳陽釀豆腐、天長甘露餅、爐橋橋尾、恆裕醬品等。動物資源、次生林木、竹、中藥材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近40種,其中非金屬礦是滁州市的優勢礦產。石英、岩鹽、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儲量居華東之冠;而岩鹽礦、石膏礦是 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鹽、石膏礦床;膨潤土、花崗岩、大理石、絹雲母、鉀長石等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全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不僅種類多,而且部分礦種儲量大,其中矽石、凹凸棒石、鑄石玄武岩、岩鹽、芒硝、石膏、石油等,幾乎占據安徽省全部或大部分儲量或是唯一的礦種,部分礦產在華東,甚至全國占有重要位置。石英岩(矽石礦)儲量居華東之冠,儲量保守估計約100億噸。其他特色非金屬礦有絹雲母、凹凸棒石粘土等,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天長市
天長市是安徽省滁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之一,位於安徽省東部,除一面與本省來安縣接壤外,三面被江蘇五縣市區( 高郵、儀征、金湖、盱眙、六合)環抱,地處江蘇腹部,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城市,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軸雙核兩翼”產業格局中的兩翼之一,是安徽省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
天長歷史悠久,建縣於公元742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生日千秋節而特設的一個縣。天長人文薈萃,歷史上出現過朱壽昌、宣鼎、王貞儀、戴蘭芬等名人,一代名相包拯曾在此就任縣令。天長物產豐饒,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境內盛產糧、油、棉、水產品,是國家首批商品糧、商品油基地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天長一直是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安徽省“十強縣”行列,並連續多年保持在中部百強縣之列。[1]天長市積極推進“外向帶動”戰略,通過政策激勵、最佳化服務,幫扶支持,有效激活外向型經濟。據海關統計,2013年該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6013萬美元,同比增長19.17%,連續13年位居安徽省縣級第一。
廣義
廣義上的皖東指安徽省東部地區,包括滁州市、馬鞍山市。地域東接揚州市、淮安市、南京市,西連合肥市、淮南市,南鄰蕪湖市、宣城市,北依宿遷市、蚌埠市。
馬鞍山
馬鞍山市,中國安徽省省轄市。馬鞍山地處皖南,又位於安徽省最東部,橫跨長江、毗鄰南京、滁州。於1956年10月12日建市,現轄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三個市轄區,管轄當塗縣、和縣、含山縣三個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總人口230萬,其中市區面積70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61%。下設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沿岸、安徽省東部,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馬鞍山雖是1956年隨著“馬鋼”的興建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是新興的鋼鐵工業城市,但其市區雨山湖周圍有九山環繞,具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獨特城市風光,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繡的美麗景觀,是中國國家級園林城市和安徽省五大重點旅遊城市之一。馬鞍山既是“皖江城市帶”門戶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還是“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和“國家863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集多項殊榮於一身的城市。
馬鞍山歷史悠久,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201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32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200億元,達1201.15億元,增長25.4%;財政收入突破210億元,達210.6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530億元,達538.23億元,增長13.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達30937元,穩居全省首位,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達10920元,增長14.9%,主要指標實現了“五大突破”。2012年馬鞍山市被安徽省城市研究中心課題組評為安徽省最幸福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數排在前三的城市分別為馬鞍山、蕪湖、銅陵。
行政區劃
全市戶籍人口為230萬人,市區戶籍人口92萬、市區常住人口102萬。全市土地面積4042平方公里,市區規劃面積715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6%。境內轄3區3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城市規劃區範圍界定為: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範圍,約715平方千米。
市轄區
區名 | 面積(k㎡ ) | 人 口(萬人) | 郵政編碼 | 行政區碼 | 機動牌號 | 政府駐地 | 行政中心 | 下轄街道辦事處 | 下轄鄉鎮 | 方言 |
花山區 | 172 | 34.4 | 243000 | 340503 | 皖E | 霍里街道秀山大道166號 | 霍里街道辦事處 | 金家莊街道、塘西街道、慈湖街道、江東街道、沙塘街道、解放路街道、湖東路街道、桃源路街道、霍里街鎮 | 慈湖鄉 | 江淮官話 |
博望區 | 351 | 18.35 | 皖E | 博望鎮工貿路1號 | 博望鎮 | 無 | 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 | 吳語 | ||
雨山區 | 173 | 26.0 | 243071 | 340504 | 皖E | 湖西南路11號 | 雨山街道辦事處 | 雨山街道、安民街道、平湖街道、採石街道 | 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 | 江淮官話 |
縣
縣名 | 面積(k㎡ ) | 人口(萬人) | 郵政編碼 | 行政區碼 | 機動牌號 | 政府駐地 | 行政中心 | 下轄鄉鎮 | 方言 |
當塗縣 | 995 | 48.65 | 243100 | 340521 | 皖E | 太白中路6號 | 姑孰鎮 | 姑孰鎮、黃池鎮、烏溪鎮、石橋鎮、塘南鎮、護河鎮、太白鎮、大隴鄉、年陡鎮、江心鄉、湖陽鄉 | 江淮官話,吳語 |
含山縣 | 1037 | 45 | 238100 | 340522 | 皖E | 市民廣場北 | 環峰鎮 | 仙蹤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環峰鎮、清溪鎮、昭關鎮 | 江淮官話 |
和縣 | 1319 | 54.2 | 238200 | 340523 | 皖E | 歷陽東路87號 | 歷陽鎮 | 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 | 江淮官話 |
當塗縣
當塗縣是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東部,蘇皖邊境,介於南京與蕪湖之間。 地處長三角城市群頂端,與江蘇南京江寧、高淳、溧水3縣(區)接壤,與江蘇邊界線總長度為126.9公里。坐擁三十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是皖江城市帶與皖江國際旅遊度假區的排頭兵,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邊縣。縣境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境內溝渠縱橫,物產豐饒,歷代素稱"江南魚米之鄉",為清安徽學政與長江水師提督駐地。現轄7鎮、3鄉:姑孰鎮、黃池鎮、烏溪鎮、石橋鎮、塘南鎮、護河鎮、太白鎮、大隴鄉、江心鄉、湖陽鄉。2003年以來連續四年位居安徽經濟十強縣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六年位列安徽省之首。2012年姑孰鎮在安徽省百強鎮排名中位列第一,財政收入居安徽省之首。當塗是安徽免徵農業稅第一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安徽首座國家衛生縣城、安徽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安徽省首屆投資環境十佳縣、浙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連續多次評為全國雙擁模範縣。
當塗自然風貌 當塗自然資源豐富,全縣耕地面積51.98萬畝,水面38萬畝,可養水面12萬畝,是全國糧棉生產大縣、全國河蟹生產強縣、全省水產大縣。當塗大閘蟹金腳紅毛,古代為皇室貢品,被譽為中華“三隻蟹”之一,暢銷海內外。水產生態養殖模式被國內水產專家譽為“當塗模式”,在全國推廣,並被譽為“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當塗地下礦產資源豐富,全縣探明的各類礦產地123處,具有開採價值的鐵、釩、金、銅等10多種礦藏資源約10億噸,尤以鐵最為豐富,儲量達5億噸。
當塗縣地處長江下游的河、湖交匯地區,境內以平原為主,主要有衝擊平原、衝擊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海拔在10—20米以下,地勢坦蕩,由粘質砂土、砂質粘土等組成。另外,分布於境內的北部丘陵、低山區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受輕度抬升影響,原系河流或湖泊階地,再被抬升,並經流水切割,形成地勢高亢和起伏不平的台地。除此以外,境內還有低山、丘陵,雖然海拔最高的都不超過500米,但是風景秀麗別有一番味道。
當塗縣在氣候上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風鮮明、無霜期長等氣候特點,春、秋季短,冬、夏季長,且冬夏溫差較顯著。當塗地處中緯度,日照季節性變化顯著,一年中夏季長約14小時,冬季約10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18.4千卡每平方厘米,高於皖南山區,低於淮北。年平均氣溫15.7℃,年平均最高氣溫16.7℃,最低15.1℃。平均無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7.6毫米,年際變化極大,最多的1652.4毫米,最好的470.9毫米,相差約3.5倍。年內降水季節依夏、春、秋、冬一次遞減,呈現雨熱同步的規律。
當塗縣地處長江下游水網地區,多河流、湖泊,屬長江水系。長江縱貫縣境西部,湖泊橫臥東緣,中部廣大地區的河流多呈西北流向或西流注入長江,境內有長江當塗段、姑溪河、青山河、黃池河、運糧河、博望河、外橋河、扁擔河、襄城河。另有石臼湖、丹陽湖兩大湖泊。地下水由於境內沿江河湖圩區,均屬衝擊、湖積底層,故非常豐富。
縣境屬同一生物氣候帶,水平地帶性土壤均屬黃棕壤土類,主要有石質土、粗骨土、黃棕土、潮土、水稻土,在這樣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縣境植被種類繁多,屬北亞熱帶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
當塗經濟綜合實力 2010年,我縣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9357元,比上年增加6212元;按人民幣年平均匯率計算,折合4336美元,比上年增加974美元。分三次產業看,一產完成增加值25.1億元,增長4%;二產完成增加值125.9億元,增長25.4%;三產完成增加值40.5億元,增長17.4%。三次產業比重為13.1:65.7:21.2,二、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1.8億元,增長33.2%。投資在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結構繼續最佳化。一產投資得到加強,總量為8.7億元,增長51.9%;二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總量為138.1億元,增幅為31.1%,其中:工業投資137.1億元,增幅為31.1%;三產投資活躍,全年完成85.1億元,增長35.1%。受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影響,房地產投資22.6億元,增長22.2%,速度明顯放緩。79個省“861”行動計畫項目完成投資38億元;58個市考核重點推進項目完成年度投資50.5億元;176個縣考核的“三定四包”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9.17億元。
全年財政收入22.1億元,增長22.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5億元,增長25%。增值稅、營業稅等主體稅種分別增長19.1%和22.3%。當塗億元園區、鄉鎮總數達到6家,其中,當塗經濟開發區超過4.9億元,姑孰、太白、博望三鎮超過2億元,丹陽、新市財政收入首次過億。全年財政收入相當於GDP的11.5%,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支出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年財政支出20.6億元,增長21.4%,全年50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6.2億元。
當塗歷史沿革
置縣前:西周時當塗屬吳國。春秋戰國先後為越、楚屬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推行郡縣制,置丹陽縣(治今當塗丹陽鎮),屬會稽郡。秦末或楚漢之際改屬鄣郡。西漢高祖六年(前201),以淮南50縣置荊國,丹陽縣屬之。十年(前197),易荊國為吳國。景帝三年(前154)改吳國為江都國,丹陽縣先後屬吳國、江都國。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析江都國置丹陽、秣棱、湖熟等侯國,丹陽縣屬丹陽國。元封二年(前109),國除,隸丹陽郡。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丹陽郡隸揚州刺史部。 新莽天鳳元年(14),並丹陽、秣棱二郡置宣亭郡,更始元年(23)復為舊制。 東漢建武六年(30),丹陽郡移治宛陵(今宣州),丹陽縣屬之,仍隸揚州。建安三年(198),孫策封吳侯,丹陽郡為吳領地。 西晉太康二年(281),分丹陽縣為二,置於湖縣(今當塗城東南38里處)。 東晉鹹和四年(329),江淮間戰亂,民多南渡。於江南僑立當塗縣及淮南郡,以置流民。當塗縣置名源於古塗山氏國,《尚書·益稷篇》有禹取塗山氏女的記載。後國除為縣。縣名取地處臨淮塗山之意。義熙九年(413),割丹陽郡於湖縣屬淮南郡,分於湖縣南為當塗境(今宣城、南陵有其地,但非今縣幅員)。至是,僑置淮南郡,當塗縣 始有實南朝宋、齊、梁、陳間,丹陽縣屬丹陽郡,於湖縣屬淮南郡。
建縣後:隋開皇九年(589),省丹陽郡置蔣州;廢淮南郡,並襄垣、於湖、繁昌及西安4縣更置當塗,徙縣治姑孰,屬蔣州,自是姑孰之當塗縣始定;又並僑置當塗、浚遒等縣置宣城縣,屬宣州。十一年(591),廢丹陽縣,以其地及溧陽縣一部置溧水縣,隸蔣州,大業三年(607),復改蔣州為丹陽郡,轄當塗、江寧、溧水3縣。 唐武德元年(618),當塗縣改屬宣州。三年(620),復丹陽縣,屬揚州。貞觀元年(627),設江南道,宣州屬之;後又廢丹陽縣,以其地入當淤,為屬鎮。開元二十一年(733),江南道分設東、西兩道,宣州屬江南西道。乾元元年(758),割宣州之當塗縣屬昇州。上元二年(761),復歸宣州。大順元年(890),合宣、歙2州為寧國軍,當塗改屬昇州。天佑四年(907),割當塗縣南境5鄉、宣城西境2鄉立蕪湖縣,隸宣州。五代吳武義二年(920),改昇州為江寧府,領10縣,當塗縣屬之。南唐升元元年(937),改當塗縣為建平軍,保大末年又改作雄遠軍。宋開寶八年(975),改雄遠軍為平南軍。太平興國二年(977),昇平南軍為太平州,立當塗為附郭,隸建康府路。三年,割宣州之蕪湖、繁昌2縣屬太平州。至道間(995~997),改屬江南路。天聖八年(1030),分江南路為東、西2路,屬江南東路。南宋時州縣如故。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太平州為太平路,隸江浙行中書省,縣如故。元貞元年(1295),太平路隸江東建康道。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採石渡江取太平路,改路為府。 明洪武四年(1371),以太平府直隸京師。永樂十八年(1420),改京師為南京,稱南直隸,府縣隸屬如故。 清順治二年(1645),改南直隸為江南省,設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屬之。十八年,分設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治江寧,太平府屬之。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仍治江寧,太平府屑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移治安慶,府縣均未變。 民國元年(1912),廢太平府,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設蕪湖道,當塗縣屬之。民國17年8月道廢,復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0月,劃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6年12月,日軍侵占當塗,縣政癱瘓。翌年10月,於縣境大官圩恢復縣政,屑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9年8月,縣政府寄駐宣城縣沈村,改屑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1年8月,新四軍在橫山地區組建當塗、江寧、溧水三縣行政委員會,翌年冬改為橫山縣。民國34年9月,縣政府遷回縣城。同年11月,新四軍北撤,橫山縣廢。1949年4月,當塗解放。8月,析當塗縣城置當塗市,縣、市同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專署駐當塗市。1950年5月,撤當塗市入當塗縣,為第一區。不久,蕪當專區撤銷,當塗縣改屬宣城專區。1952年2月,劃屬蕪湖專區。1971年3月,蕪湖專區更名蕪湖地區,縣隸屬關係不變。1980年1月,蕪湖地區行政公署更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遷宣城,當塗縣屬之。1983年7月,大橋公社全部劃歸蕪湖市,當塗改為馬鞍山市屬縣。
和縣
和縣地處皖東,古稱“和州”。地處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衝。左挾長江, 右控昭關,天門峙其南,濠滁環於北,依十朝古都南京,瀕九州米市蕪湖,舉目可眺鋼城馬鞍山。總面積1412平方公里,人口65萬人,轄10鎮,107個村委會、32個居委會。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縣城常住人口10萬人。
和縣地理概況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地處東經118°04′29″~118°29′52″,北緯31°50′31″~31°50′46″,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隔、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總人口為54萬,下轄9個鎮。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長約69公里,東西寬約18.8公里 ,總面積為1318.6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部及沿江一帶地勢較為平坦,為長江沖積平原,溝河港汊縱橫交錯,水庫、坑塘星羅棋布。沿江平原圩區土地面積占全縣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崗地,耕地面積約占全縣48%,最高山地海拔315米(如方山)。境內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陽河、得勝河、石跋河等五條河流,另有滁河為縣北界河。
和縣區位優勢 穿境或沿邊緣而過的合巢蕪、合寧、寧馬蕪三條高速公路構成金三角框架。乘車自縣城至合肥駱崗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蕪湖灣里機場均不到90分鐘。“黃金水道”——長江流經和縣境內65公里,有三處18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資源。已經建成的公鐵兩用橋——蕪湖長江大橋引橋即落腳在和縣南端。南京長江大橋至和縣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至和縣北端只有5公里。已規劃的馬鞍山大橋將於2006年建設,其引橋在和縣東端。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交通網已形成,投資、旅遊,方便快捷。
和縣經濟實力 據初步核算,201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2.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8.11億元、47.49億元和26.42億元,分別增長6.8%、24.9%和8.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7:51.6:28.7,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1.7、2.7個百分點。
按戶籍人口計算,全縣人均GDP為16900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3%;按2011年平均匯率1:6.4588折算,為2617美元。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8%,八大消費品大類呈現“七漲一平”局面。其中:食品上漲10.5%;菸酒及用品上漲3.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0.2%;居住上漲5.1%;衣著上漲3.4%;交通和通信持平;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0.1%。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8.5%。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80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787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57人;新增轉移農業勞動力1861人;登記失業的被征地農民就業率達到9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
和縣特色農業生產 和縣素有“蔬菜之鄉”、“養鴨之鄉”、“溫泉之都”的美譽,農業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是國家商品糧、商品油基地縣和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盛家口麻油產業集中區、香泉湖禽業肉鴨加工基地分別被確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業創業基地和示範基地,國家級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示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縣(蔬菜、水稻)創建工作先後通過農業部驗收,連續多年被評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示範縣、蔬菜產業化十強縣、農機十強縣。2009年5月,國家批准設立了台灣農民創業園。
和縣建置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併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繫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莊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全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鬥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
含山縣
含山縣位於安徽省中東部,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介於合肥市、南京市、蕪湖市、馬鞍山市的中間位置,距這4個城市均不超過100 公里。全縣面積1038平方公里,人口45萬,2008年、2009、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全縣轄8個鎮,96個村、21個社區。八鎮:環峰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縣政府駐環峰鎮。
含山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悠久 自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縣以來,已有1380 多年歷史,是春秋吳楚故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境內的凌家灘古文化遺址,被列為98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300多年,是迄今為止最早的中華玉文化發祥地。凌家灘遺址的成功發掘,將中國城市歷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
含山縣物產富饒,自然資源豐富 已探明可供開採的礦藏有石灰石、石膏、白雲石、大理石、耐火粘土、螢石、重晶石、石英、煤、磷等10多種,其中石灰石屬特大型礦床,儲量在13億噸以上;無水硬質石膏總儲量達58億噸,是亞洲最大高品質單個礦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5%。
含山風景優美,旅遊景點眾多 主要有太湖山、華陽洞兩個國家AAA級景區。褒禪山風景區,包括因楚國名將伍子胥智過昭關的歷史故事而聞名遐邇的古昭關、因北宋宰相王安石傳世名篇《游褒禪山記》而勝名遠揚的褒禪山華陽洞、商周時期的仙蹤大城墩遺址、江淮之間現存唯一一座大三孔明代石橋——仙蹤江淮橋以及與半湯溫泉一脈水系的昭關溫泉等。太湖山風景區,包括別號“江北小九華”的太湖山,群峰連綿、佳木蔥蘢、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華東第一的太湖山養鹿場,98年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凌家灘古文化遺址等。
含山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 地處南京、合肥、蕪湖和馬鞍山等省內外大中城市輻射圈內,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淮南鐵路、合巢蕪高速及巢寧、合裕、大江等幹線公路貫穿境內,即將建設的北沿江高速、合馬高速也途經我縣;裕溪河等5條河流常年通航,直達長江,境內擁有常年航行2000噸以上船隻碼頭2個,500噸以上船隻碼頭3個。
十二五期間,我縣將圍繞“446”的發展目標,即:堅持四大發展戰略、全力實施四大工程、努力實現六個翻番。
堅持四大發展戰略包括:工業強縣戰略、生態立縣戰略、轉型發展戰略、城鄉統籌戰略。
全力打造四大工程包括:城市美麗花園工程、農民幸福家園工程、投資興業樂園工程、休閒度假遊園工程。
努力實現六個翻番:根據規劃,未來5年,我縣努力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鄉居民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6項指標翻一番以上。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達130億元、16億元、215億元、53億元、1.3萬元、1.2億美元。
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方面,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公路有“ 三橫一縱一高”,合寧路在北,巢寧路居中,合蕪路在南,塔古路縱貫全縣,合巢蕪高速公路橫穿全縣4個鄉鎮;淮南鐵路穿越縣境;裕溪河、牛屯河、滁河、得勝河、清溪河五條河流常年通航,直達長江。城鎮建設方面,1996年在全省率先高起點、高標準地完成了全縣所有集鎮的建設規劃,全面實施了村鎮規劃工程,城鄉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電信方面,實現村村通程控電話,農話發展居巢湖第一,全省第二。供電方面,作為全省4個農網改造試點縣之一,2001年4月份率先在全市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任務。 供水方面,14個鄉鎮均建有自來水廠,全縣蓄水工程總蓄水量。
經濟發展:含山縣2012年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億元,同比增長12.2%;財政收入10.92億元,增長32%;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增長56.9%;財政收入10.3億元,增長24.5%;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增長50.9%,分別跨越十億元、百億元大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億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9310元,增長14.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31.87億元,增長32.2%;外貿進出口總額5131萬美元,增長20.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8.1億元,增加32.7%。連續第二年被評為皖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先進縣。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同時,鎮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7個鎮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林頭、運漕、仙蹤被列入全省擴權強鎮第一批試點鎮。
2012年三次產業比例為18.8:51.0:30.2。工業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51.2%,骨幹企業加速成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重點工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重啤年產20萬千升啤酒、青花坊瓷業日產4萬件骨質瓷、潤基餘熱發電、磁通電子等項目竣工投產,金昌礦業年產25萬噸輕鈣、鐵鵬海豹餘熱發電、華益閥門等項目即將竣工投產;鐵道水泥日產4500噸乾法水泥、浦西納米公司年產20萬噸納米碳酸鈣、亞歐陶瓷年產1200萬平方米建築陶瓷、安徽仁豐出口窗飾生產基地、金岱實業年產30萬噸輕鈣等項目順利推進。園區建設步伐加快,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89億元,新增入園企業66家。農業經濟較快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實現糧食總產量25.5萬噸;開展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建立了7萬畝油菜高產示範區,被列入全省油菜高產示範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扶持項目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1個,永華木業被評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畜牧、水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我縣召開。第三產業穩步發展。修編了旅遊總體規劃,昭關假日酒店主樓建成使用,華陽國際酒店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旅遊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全年接待遊客51.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93億元,分別增長12%、11%;環峰鎮、銅閘鎮分別創建為省、市優秀旅遊鄉鎮。“萬村千鄉”和“新網工程”紮實推進,新建連鎖店69家,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30家。
重要景點:
凌家灘遺址:位於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遺址距今5300年,是一處大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為中華玉文化的發祥地。凌家灘遺址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納入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中的100處重大遺址之一。凌家灘遺址的成功發掘,將中國城市歷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
運漕古鎮:運漕古鎮位於含山縣城南40公里,總面積70.3平方公里,4.4萬人口,被列為省重點建設中心鎮之一。運漕鎮自然條件優越,東進長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將其環抱,水上運輸發達,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廬江、無為、巢湖等地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出江的必經之地,歷來就是商業重地。
運漕歷史悠久,具有1700多年的建置史。相傳,夏禹治水“鑿東關石樑為渡漕”時,這裡就有了自然的河流,當時只不過是一片汪洋中的土墩,幾經流砂淤積變化,逐步形成為“蓼花洲”。建置之始可上溯至魏晉時期。東晉時,稱蓼花洲,後又稱中閘、漕川。因東漢末年,曹魏領兵伐吳而欲“四越巢湖”,為軍事所須,遂自巢湖向東開挖濡須河。東吳孫權為了抗衡曹軍,在運漕東側約十公里處,又憑藉山勢而設東關、西關兩關,以致“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水鎮運漕,既是歷史變遷的見證,又成吳軍糧草輜重的基地,憑此才不斷凝聚起人氣,並加速了一方商貿與文化的發展。據《輿地勝紀》和《古今地名大辭典》載:運漕鎮始於東晉,古稱漕運,明末清初改為運漕,沿用至今。運漕之名最先見諸史 冊者,當在公元六世紀中葉即548年,至今已有1461年(亦說運漕鎮得名始之於明初)。
鎮內名勝古蹟較多,有萬年台、東嶽廟、三台閣、正覺寺、西徠庵、圓通庵、水閣涼亭、明代巢國公華高墓、藏書樓、百子橋、晏家橋(北魏曹操部將點兵橋)等。此外,還有天主堂、福音堂、同善堂、清真寺、無極道等宗教活動場所。這些文物古蹟除正覺古寺為唐貞觀二年(628年)所建,其餘均建於明末、清朝和民國初年。
物產資源
馬鞍山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我國七大鐵礦區之一。截止2006年10月,礦區內鐵礦山有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所屬南山、姑山、桃沖鐵礦及待開發的羅河鐵礦,已探明的鐵礦產地有31處,伴生礦產地10處,鐵礦總儲量16.35億噸,占安徽全省鐵礦總儲量的57.32%,其中能滿足工業開採的約10億噸以上。礦床規模以大中型為主,礦體較大,儲量億噸以上的有5處,礦石平均品位36.55%,多屬易選的磁鐵礦石,經過選別流程可獲得精礦品位53%~64%。馬鞍山郊區的高村、陶村、和尚橋,當塗縣境內的白象山,廬江縣境內的羅河是潛力很大的後備礦山。硫鐵礦集中分布在馬鞍山郊區的向山、馬山地區,總儲量約2.62億噸。伴生的磷資源儲量大,品位高,僅以南山鐵礦凹山礦采場和尾礦壩中含磷計算,儲量達1427萬噸。
當塗縣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工農業均比較發達。有良田5萬公頃,盛產水稻、油菜籽、優質棉,是全國重點扶持的500個糧棉大縣之一。全縣有水面3萬公頃,其中可養水面1萬公頃,盛產魚、蝦、蟹、鱉等水產品,被列為安徽省沿江水產開發示範縣,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全縣水產品產量居安徽省前列,釜山"金腳紅毛"螃蟹為古代皇室貢品。地下礦產資源鐵、銅、金、硫、石膏、葉臘石、重晶石等比較豐富。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裕。當塗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積累發展,現已基本形成冶金壓延、機械製造、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和紡織服裝等五大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和縣素有“魚米之鄉”。全縣耕地面積100.38萬畝,宜林面積為19.38萬畝。該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發現的主要礦藏有煤、鐵、磷、白雲石、石灰石、建築沙、地熱、礦泉等十多個礦種。其中煤預計儲量100萬噸,磷礦為預計儲量50萬多噸,白雲石預計儲量為3億多噸,石灰石預計儲量10億多噸。尤以建築石料、水泥用灰最為豐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風吹進了這片熱土,和縣從此煥發青春;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籃子”;工業發展初具規模,開闢了烏江、歷陽兩個工業園,構築起造紙、機械、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旅遊產業蓬勃興起,規劃建設了中國國際香泉湖、天門山、霸王祠等重點旅遊景區。
含山縣境礦種較多,主要為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雲石、石膏、耐火粘土、螢石、重晶石、磷礦、硫鐵礦、建築砂礦、磨刀石礦、磚瓦粘土礦等;其次為燃料礦產,有煙煤、無煙煤、泥炭;少數金屬礦產,有赤鐵礦、褐鐵礦、方鉛礦。其中可供開採的礦種10餘種。少數礦種開採時間長,如磨刀石礦具有300多年開採歷史。石灰石礦和建築砂礦儲量大、質量好、品種多,礦山布局較合理,是縣內礦產優勢資源。硬石膏礦品位高,少數礦種如鐵礦、方鉛礦、磷礦、硫鐵礦等。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5%,活立林蓄積量達68萬立方米。該縣在承接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規劃中突出新型工業化特徵,實施“規模經濟、集群經濟、品牌經濟”發展思路,城市面貌變化很大,人民生活水平較大提高。
歷史沿革
滁州歷史沿革
春秋
周簡王二年(公元前584年)
南方逐漸強大的吳國與中原諸侯在鍾離(今鳳陽縣鍾離城遺址)舉行會議,這是中原諸侯第一次與吳國往來的聚會,此後吳國就有了向北發展的意圖。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
吳國邊邑(今天長市石樑鎮)與楚國邊邑鍾離兒童爭桑,致兩家相攻,卑梁人被殺。卑梁大夫怒攻鍾離,被楚王滅。吳王發兵攻楚,一舉滅其鍾離、居巢。史稱“卑梁之釁”。
秦
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
七月,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勝、吳廣令部將葛嬰連克鍾離(今鳳陽縣)、東城(今定遠縣三官鎮),立襄疆為楚王。
西漢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十二月,項羽兵敗垓下,逃至陰陵(今定遠縣靠山鄉),迷途,又帶領僅剩的28騎逃至東城四聵山(今定遠縣二龍鄉境內)被灌嬰包圍。突圍後南逃至烏江亭(今和縣烏江鎮)自刎。
前元八年(公元前172年)
淮南厲王子劉良封為東城(今定遠縣東南三官集)侯。
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
夏及秋大水,淮南陰陵、東城、全椒等縣“雨壞鄉聚居舍,水流殺人”。
東漢
漢安三年(144年)
永江郡范容、周生率眾起義,攻取城邑。陰陵人馬勉、徐鳳起兵回響,築營於當塗山中(今定遠縣城西北45公里)。永嘉元年(145年)三月,九江郡都尉騰撫率官兵鎮壓,捕殺馬勉、范容、周生等1500餘人。徐鳳率餘眾攻東城,殺東城和西曲陽(治今鳳陽縣龍頭壩)兩縣縣令,後遭官兵伏擊,徐鳳兵敗被殺。
建寧五年(172年)
魯肅出生於東城。建安二年(197年),魯肅率部屬百餘人離鄉隨周瑜到江南投奔孫吳。
東晉
大興元年(318年)
七月,淮南郡陰陵(今定遠縣靠山鄉)、西曲陽等縣發生蝗害,禾苗受損。次年五月,蝗害又再度發生。
鹹安元年(371年)
桓伊破前秦王鑑、張蚝軍於全椒縣城內積玉橋。
太元四年(379年)
前秦遣軍大舉南侵,兗州刺史謝玄率軍三萬進駐白馬塘(今天長市東北),連克前秦軍。後謝玄以石樑為據點,步步進逼,使前秦軍節節潰敗,退屯淮陰,江北遂安。
太元八年(383年)
前秦苻堅大舉犯晉,遣梁成為先鋒率精兵5萬屯洛澗(今定遠縣爐橋鎮西北)。十一月,晉先鋒都督謝玄派遣劉牢之率精兵5千抵洛澗,襲擊秦兵,大破,斬梁成。
南北朝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
置新昌郡,屬徐州(治鍾離縣,今鳳陽縣臨淮關鎮),遷郡、縣(頓丘)治於塗中鎮(今滁州市區)。
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
十月,梁武帝派定遠將軍曹世宗攻魏收復淮南失地,將西曲陽、陰陵、東城三縣並為定遠縣,並置定遠郡,郡、縣治於東城(今定遠縣下馬鋪)。唐天寶四年(745年)遷縣治於今縣城。
隋
開皇九年(589年)
廢新昌郡,並高塘、樂距二縣入頓丘縣,改縣名為新昌縣。改南譙州為滁州。開皇十八年,又改新昌縣為清流縣。
大業三年(607年)
廢滁州,清流縣改屬江都郡。
唐
武德三年(620年)
復置滁州,治清流(今滁州市)。
景龍三年(709年)
析清流縣東部置永陽縣。
天寶元年(742年)
十一月,淮西節度副使劉展反唐,攻占滁州。
是年,析江都、六合、高郵三縣地置千秋縣,屬淮南道揚州。縣名因開元十七年(729年)所定唐玄宗誕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而來。天寶七年改“千秋節”為“天長地久節”,千秋縣亦更名為天長縣。
大曆六年(771年)
滁州刺史李幼卿與法琛禪師在州城西南琅琊山中興建佛寺一座,代宗李豫賜名“寶應寺”。大曆年間(766-799年)還在全椒縣草庵鄉境內建成神山寺,該寺現存大殿一座,前進樓房一幢。
建中二年(781年)
韋應物出任滁州刺史。他在滁州任職期間寫下《滁州西澗》、《游琅琊山寺》等詩文。
大和二年(828年)
李紳出任滁州刺史。其時滁地多虎,百姓因害怕設機阱濫捕。李紳到任後,令停止捕虎。
開成元年(836年)
滁州刺史李德裕拆破敗祀宇240餘所,建軍營4座,並在州署建東齋水閣,命名為“懷嵩樓”。
乾符三年(876年)
十二月,王仙芝、黃巢兩支農民起義軍在槎枒山(今定遠縣西北)會師。廣明元年(880年),起義軍攻克滁州。
五代十國
南唐升元二年(938年)
改永陽縣為來安縣,縣治在今於北雙塘鄉瓦崗村。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遷縣治於今縣城。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
二月,殿前都虞侯趙匡胤襲滁州清流關,敗南唐兵馬15萬人,攻占滁州城。
是年,趙匡胤部在滁抓捕“盜賊”百餘人,按律當斬。州判趙普請趙匡胤先審訊後裁決,經審,“盜賊”中十之七八為誤捕,遂釋。
北宋
天聖七年(1029年)
廬州合肥縣人包拯由代理廬州太守劉筠舉薦出任定遠縣知縣。
景佑四年至寶元二年(1037-1039年)
包拯出任天長縣令,有智破牛舌案聞世。
慶曆五年(1045年)
十月,文學家、龍圖閣直學士歐陽修由河北都轉運按察使轉任滁州知州。
慶曆六年(1046年)
琅琊山開化禪寺住持僧智仙為歐陽修建成醉翁亭,歐陽修作《醉翁亭記》一文傳世。同年,歐陽修在滁州城西豐山之麓築豐樂亭,並作《豐樂亭記》一文。
皇祐五年(1053年)
仁宗趙禎下詔,遣史奉安太祖御容於滁州。為安放太祖趙匡胤圖像及其御書,在琅琊山開化禪寺內修建御書閣。
紹聖二年(1095年)
州人在醉翁亭北側建二賢堂,祭祀對滁州建設有功的兩位知州——王禹偁和歐陽修。
南宋
建炎三年(1129年)
知州向子伋在琅琊山建成山城一座,周十餘里,聚軍民於城中抵禦金兵。
是年,金將粘沒喝兵焚全椒縣城。
紹興十年(1140年)
三月,金兵攻陷濠州(今鳳陽縣臨淮關)。南宋將領楊沂中、王德領兵救濠州,遇伏兵敗退;岳飛部進駐定遠後,金兵始退回淮河以北。
乾道八年(1172年)
辛棄疾出任滁州知州。其時,滁州因數次被金兵攻陷,百姓外逃,城垣殘破,田園荒蕪。辛棄疾到任後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使滁州面貌煥然一新。
元
至元十三年(1276年)
升滁州為滁州路,置滁州路總管府。至元十五年,降路為州,屬揚州路。
天曆元年(1328年)
朱元璋出生於濠州鍾離縣東鄉(今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寺村)。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起兵反元。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加入農民起義軍。初為親兵,後因軍功屢有升遷。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在滁州建立太陽翊元帥府。至正十六年率部攻占集慶(今南京)。至正二十一年,小明王韓林兒封其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自稱吳王。至正二十八年稱帝,國號明。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68-1398年)在位,死後諡號太祖。
明
洪武三年(1370年)
朱元璋封已故郭子興為滁陽王,詔有司在城中建滁陽王廟以祭祀。
洪武六年(1373年)
兵部在滁州設立統一管理放牧繁殖軍馬的機構——太僕寺,令滁州軍民養殖馬、牛。永樂初年(1403年)另設北京太僕寺後,滁州太僕寺改稱南太僕寺,負責管理周邊六州二府的馬政。
洪武七年(1374年)
朱元璋罷建中都城,改設中立府。不久又將府治遷往新城,改稱鳳陽府。同年置鳳陽縣,府縣同治。
天順四年(1460年)
秋七月,“淮水決,敗鳳陽縣城”。
嘉靖十五年(1536年)
吏部尚書胡松撰修四卷本《滁州志》。已佚。
萬曆十六年(1588年)
天長縣大疫,死者枕籍。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六月十六日滁州大雨,“連晝夜,洪水暴漲,溺死男婦近千”。
歷史沿革
成帝鹹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蚌埠市禹會區馬城鎮)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占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2011年8月16日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2012年9月5日,成立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當塗縣博望、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
歷史沿革簡表:
朝代 | 建置名稱 | 建置時間 | 治所 |
西周 | 無 | 無 | 無 |
東周 | 無 | 無 | 無 |
秦朝 | 九江郡丹陽縣 | 前221年 | 丹陽鎮 |
西漢 |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 前202年 | 丹陽鎮 |
東漢 |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 25年 | 丹陽鎮 |
吳國 |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 222年 | 丹陽鎮 |
西晉 | 丹陽縣 | 280年 | 丹陽鎮 |
東晉 | 南豫州 | 345年 | 牛渚鎮 |
南朝 | 南豫州南丹陽郡 | 502年 | 採石鎮 |
隋朝 | 宣州當塗縣 | 589年 | 姑孰鎮 |
唐朝 | 江南道宣州當塗縣 | 618年 | 姑孰鎮 |
楊吳 | 宣州當塗縣 | 902年 | 姑孰鎮 |
南唐 | 宣州當塗縣 | 937年 | 姑孰鎮 |
北宋 | 江南東路太平州 | 977年 | 當塗縣 |
南宋 | 江南東路太平州 | 1127年 | 當塗縣 |
元朝 | 江浙行省太平路 | 1206年 | 當塗縣 |
明朝 | 南直隸太平府 | 1355年 | 當塗縣 |
南明 | 南直隸太平府 | 1645年 | 當塗縣 |
清朝 | 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 安徽省太平府 | 1646年 | 當塗縣 |
太平天國 | 安徽省太平郡 | 1853年 | 當塗縣 |
中華民國 | 安徽省當塗縣 | 1912年 | 姑孰鎮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皖南行署當塗縣馬鞍山鎮 安徽省馬鞍山礦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 | 1954年、1955年、1956年,1983年 | 金家莊區 |
備註:
(1) 公元329年( 成帝鹹和四年), 淮河之濱的 當塗縣(今安徽 蚌埠市禹會區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 南陵一帶僑置 當塗縣, 江南始有 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2)公元977年至公元1911年設定的 太平州、 太平路、 太平府,均治 當塗縣姑孰鎮,轄 當塗、 蕪湖、 繁昌三縣。
(3)2011年8月16日 安徽省地級市 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 含山縣、 和縣(不含 沈巷鎮)劃歸 馬鞍山。
(4)2012年9月5日,根據《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2〕103號), 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 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 當塗縣 博望、 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