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

皖南

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97萬。包括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黃山市六市。皖南是安徽省重要的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歷史悠久。沿江工業區蓬勃發展,皖江經濟帶崛起騰飛,人文景觀豐富。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地區為長江流域,徽州地區為新安江流域。

基本信息

簡介

皖南地區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即安徽長江以南地區,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97萬。包括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黃山市六市。

旅遊

【著名景區】黃山、九華山、牯牛降、敬亭山、齊雲山、太平湖、天門山、采石磯、巨石山、馬仁山、雲嶺、赭山公園、太極洞、桃花潭、江南第一漂、徽杭古道、西遞村、宏村、歙縣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徽州古城、績溪龍川胡氏宗祠、偉人故里江村、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推薦景點】清涼峰、青弋江、秋浦河、蓬萊仙洞、馬仁山、月亮灣、查濟、石佛山、黃田古村,盧村、西山牡丹、陽乾、青龍灣、障山大峽谷、水東龍泉洞。
【鄉村風光】歙縣石潭、黃山呈坎、岩源風光、美女潭、濮塘、高山茶園、奎潭湖、姑孰水鄉、南漪湖、烏霞寺、陶辛水韻
皖南皖南

【歷史遺蹟】歙縣古城、安慶古城、花山迷窟、朱然文物古蹟、林散之藝術館、李白墓園、古銅礦遺址.
【備註】皖南以山水美景和歷史文化遺產出名,自古是才子佳人輩出的地方。

文化特色

皖南古民居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嚮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築群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
精髓。村落獨特的水系是實用與美學相結合的水利工程典範,深刻體現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
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築群所罕見。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從整個外觀來說,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素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譽。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閒庭信步其間,悠然之情讓人心醉。
宏村為汪姓聚居之地,村中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其間的“承志堂”是黟縣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廳橫樑、斗拱、花門、窗欞上的木刻,工藝精細、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徽派“四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
宏村川媚山秀,氣候宜人,因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巨畫長卷,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
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弘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宏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蜿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兩旁民居大多二進單元,前有庭院,辟有魚池、
花園,池邊多設有欄桿,“牛腸”水滋潤得游魚肥壯,花木濃香馥郁;馬頭牆層層跌落,額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態各異,形象生動;坐落在南湖畔的南湖書
院,建築頗為壯觀,據說民國初期的國務總理江大燮(宏村人),幼年曾在這裡讀過書,現為南湖中心國小校址。
全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民間故宮”,著名景點還有南湖風光、南湖書院、月沼春曉、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大樹、雷崗夕照、樹人堂、明代祠堂樂敘堂等;村周有聞名遐邇的雉山木雕樓、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萬村明祠“愛敬堂”等景觀。
風水先生認為,從風水學角度來看,月塘作為“內陽水”,還需與一“外陽水”相合,村莊才能真正發達。明朝萬曆年間,又將村南百畝良田開掘成南湖,作為另一個“牛胃”,歷時130餘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設計與建造告成。
南湖,位於宏村南首,建於明萬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曆年丁未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
樣,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層,上層寬4米,原來古樹參天,蒼翠欲滴,軀幹青藤盤繞,禽鳥鳴唱,還有垂柳,枝葉婀娜,像臨鏡梳妝的少女,把秀髮
灑向湖面水中。湖面綠荷搖曳,鴨群戲水,另有一番景致,整個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樹蔭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協調,動靜
相宜,顯得幽深、雅靜、清新、明麗。南湖歷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畫橋”可東西劃舟,情趣無窮。
清嘉慶甲戊年秋,浙江錢塘(今杭州)名士吳錫麟遊南湖後,撰文述道:“宏村南湖游跡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黃山腳下小西湖”之稱。
古今許多詩人畫家游南湖後作了不少詩篇、畫圖。“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隨著詩篇的偉頌,更增添了南湖風光情景交融的氛圍。
月沼,老百姓稱月塘,即所謂的“牛小肚”,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當時宏村出了個汪思齊,他發現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齊三次聘請海陽縣(今休寧)的風水先生何可達以及族內高輩能人,“遍閱山川,詳審脈絡”,制定擴大宏村基址及進行村落全面規劃牛形水系藍圖,引西溪水繞村屋,其“牛腸”水圳九曲十彎,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處建月沼池塘,以蓄條內陽水,供防火、飲用等。後裔汪昇平等人投資萬餘金,繼續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月塘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牆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婦女在浣紗洗帕,頑童在嬉戲。
實際上,月塘四圍成了人們的共享空間,風俗民情的露天舞台,村民自發地聚會其間。塘中鵝舞紅掌,鴨戲清波,空中炊煙氤氳,微風柔波,這不正是一幅美麗的皖南民俗畫圖嗎?所以有人將其稱為“中國畫裡的鄉村”。
承志堂,位於宏村上水圳中段,建於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整棟建築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總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136根木柱,大小門窗60個。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後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雲軒”,另有保鏢房、男女傭人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前廳是整幢房子中最精華的部分,大門後面聳立著一扇威嚴的中門,據說,汪定貴在經商發財之後曾捐了個“五品同知“的
官銜,有了這個榮譽之後,汪定貴便覺得自己已跳出了原屬的那個階層,於是便增設了一道具有官家威嚴的中門(中門又稱儀門,原為官署而設),一般只有在重大
喜慶日子或達官貴人光臨時才大開中門以示歡迎,而普通客人只能從中門兩側的邊門入內。儀門的兩個側門上方都別出心裁地雕了一個“商”字形圖案(又似倒掛的
元寶,意為財源滾滾的意思),汪定貴雖然經商發了財,而且捐了官,但經商在古代仍是一種劃分在九流之外的賤業,這使得主人心裡忿忿不平,於是想出此策,意
思是說從邊門出入的人,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到我家來,都要從我“商人”的腳下過,此舉或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罷了。但在中門的上方,主人是不敢打任何
主意的,而是高掛一個“福”字,因為在他看來,為官的畢竟要比經商的地位高,這就是為什麼眾多徽商在發財之後,仍不惜花費重金捐官的原因。
在中門“福”字的上方,鑲有一幅木雕“百子鬧元宵”圖,圖上雕刻著100個小男孩過元宵節鬧花燈時的情景,有劃旱船的、舞龍燈的,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生動寫照,“百子鬧元宵”圖兩邊的“商”字斗拱上則分別雕有四出《三國演義》的戲文,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財神,“南、北”財神的上方是閣樓護板,在此,汪定貴設計了“漁、樵、耕、讀”四根木雕立柱,分別代表了古代的四種職業。4

文化遺產

西
遞村始建於北宋,迄今已有960年的歷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個村落呈船形,四面環山,兩條溪流串村而過,村中街巷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整個村落
空間自然流暢,動靜相宜,街巷兩旁的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致。西遞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雲閣、刺史牌樓、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等,都堪稱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西遞村頭的三間青石牌坊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四柱五樓,崢嶸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徵;村中有座康熙年
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家根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出
“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於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於觀景。門額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警醒,
耐人尋味。西遞村各家各戶的宅院都頗為富麗雅致: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亭台樓閣、人物戲文以及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彩繪、壁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顆明珠。
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
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龐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人們還
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樑,作為“牛腿”。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
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古樸典雅,意趣橫生。“承志堂”富麗堂
皇,精雕細刻,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書院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深具傳統徽派建築風格;敬修堂、東賢堂、三立堂、敘仁堂,或氣度恢弘,或樸實
端莊,再加上村中的參天古木、民居牆頭的青藤老樹,庭中的百年牡丹,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
西遞、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
高大宏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竅飛揚的韻致;灰白的屋壁被時間塗劃出斑駁的線條,更有了凝重、沉靜的效果;還有宗族祠堂、書院、牌坊和宗譜。
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家具,都在無聲地展示著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
西遞、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440多幢,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

行署

1949--1952年

1949年5月13日設皖南行署(省級),駐蕪湖市
範圍為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1952年8月7日與皖北行署合併重建安徽省。
具體行政區劃為:
蕪湖市
宣城專區(駐宣城縣):宣城縣、當塗縣、南陵縣、郎溪縣、廣德縣、涇縣、寧國縣;
池州專區(駐貴池縣):貴池縣、銅陵縣、繁昌縣、蕪湖縣、青陽縣、石埭縣、太平縣、東至縣、至德縣;
徽州專區(駐歙縣,後遷屯溪市):屯溪市、休寧縣、歙縣、黟縣、祁門縣、績溪縣、旌德縣;

1914--1928年

中華民國蕪湖道,道府所在地:蕪湖
轄皖南全境(含江西婺源)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六月置,治蕪湖縣(今蕪湖市)。領蕪湖、繁昌、當徐、廣德、郎溪、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祁門、績溪、宣城、南陵、涇縣、太平、旌德、寧國、貴池、銅陵、石埭、東流、秋浦、青陽二十三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廢道,

1667--1913年

即徽寧池太廣道
康熙六年(1667年),清撤銷江南省,由江南省左布政使所轄的府、州、縣組建安徽省。安徽省設道府兩級,皖南道道府所在地:蕪湖
雍正十一年末(1734)置安徽道,駐蕪湖縣(蕪湖市),領太平府、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廣德州;鹹豐五年(1855)安慶府另屬,更名徽寧池太廣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安慶府來屬,更名皖南道。1913年廢。
皖南的由來
皖南地區主要是指太平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廣德州等安徽江南地區五府州(徽寧池太廣道)。
“皖南”的稱謂由來已久。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家書中,多見“皖南”一詞。可見”皖南“稱謂當時早已約定俗成,有明
確的地域範圍。比如,鹹豐八年(1858年)八月初四日,曾國藩家書《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中說:”玉山之賊,竄至復興婺源一帶,將歸併於皖南蕪湖“。
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初九日,與九弟曾國荃書:”青陽米糧太少,援兵不得至城下,萬難久支。青邑若失,則南陵、涇縣、寧國殆將瓦解,不得不調霆軍救
援皖南,昨日已備牘咨行。
光緒三十四年五月(1908年6月),徽寧池太廣道改道名為皖南道,道治於太平府蕪湖縣,直至清朝結束。1938年
4月,設國民政府皖南行政公署(下轄江南歙縣、休寧、祁、至德、寧國、廣德、郎溪、宣城、蕪湖、當塗、繁昌、南陵、涇縣、銅陵等22縣),1945年
11月15日結束。1948年重設皖南行政公署,1949年3月2日,皖南行政公署併入遷駐屯溪鎮的國民安徽省政府。1949年解放,設皖南人民行政公署(駐地蕪湖)。1952年8月7日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駐地合肥)合併成立新安徽省。可以說,皖南這個詞自清代以來即明確表示為安徽長江以南的地區。

區域

指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蕪湖、安慶、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黃山。皖南是安徽省近現代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沿江工業區蓬勃發展,皖江經濟帶崛起騰飛,人文景觀豐富。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地區屬於長江流域,黃山市和績溪縣(原徽州地區)屬於新安江流域。
中文名稱:皖南
所屬地區:安徽省
下轄地區:7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
面積:36536平方公里
人口:997萬
方言:吳語(宣州片和徽州片)、江淮官話(洪巢片)、客家話,贛語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黃山、九華山、牯牛降、齊雲山、太平湖、天柱山、
行政區劃:
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無為縣及沈巷鎮位於長江北岸,原屬江北巢湖市,2011年巢湖拆市劃歸江南蕪湖市管轄)
馬鞍山市:雨山區、博望區、花山區、當塗縣(和縣、含山縣位於長江北岸,原屬江北巢湖市,2011年巢湖市拆分,劃歸江南馬鞍山市管轄。)
安慶市: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桐城市、樅陽縣、懷寧縣、潛山縣、太湖縣、岳西縣、宿松縣、望江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郊區、銅陵縣
池州市: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
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宣城市:宣州區、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