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姓

莊姓

莊氏,《史記》云:“楚之先,出自顓頊高陽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繼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季連。季連,羋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時,封鬻熊之後熊鐸於荊蠻之地,建楚。”楚第六位國君莊王后代以謚為氏,始有莊氏。古時男子皆稱氏不稱姓,姓乃女子之謂也。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莊姓家世的源流悠長,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此姓。
來源有三,主要源於黃帝。
一、出自楚莊王之後。春秋時候,楚國有位國君叫羋旅,他死後諡號為“莊”,歷史上稱為楚莊公。《史記》云:“楚之先,出自顓頊高陽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繼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季連。季連,羋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時,封鬻熊之後熊鐸於荊蠻之地,建楚。他的後代中有的以他的諡號為姓氏,稱為莊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莊姓。《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指出:“莊姓,楚莊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
二、出自宋國武莊王之後。這一支莊姓,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出自子姓,春秋時宋戴公,名武字莊,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王父就是祖父。宋國初任國君是微子,人稱殷微子、微子開、微子啟、他是商紂王的同父異母之兄,曾封於微,多次規勸紂王無效之後,憤然出走。後被周天子封於宋,為春秋時宋國始祖,傳到宋戴公時,名武字莊,子孫後代便以王父字“莊”為氏。追根究底,這一支莊氏也是黃帝後裔,因為微子是湯王(武湯、天正、成燙、商湯、成唐、唐大乙、高祖乙)的後代,而湯的先祖依次是帝嚳,而帝嚳的父親為蟜極,蟜極的祖父為少昊,少昊之父是玄囂,玄囂又是黃帝的長子。所以這一支莊氏仍然是光彩的黃帝子孫。這一支莊姓雖然比上一支莊氏出現的早,但僅活動在河南東部、南部一帶。,另外還有幾種說法:
三、回族、滿族、台灣土著族等民族均有莊姓。唐初,莊姓開始南遷。開閩始祖叫莊文盛、莊森。清朝康熙年間由閩、粵進入台灣。
得姓始祖:楚莊王。又稱荊莊王,姓羋名族,春秋時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六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即位後,申張王權,並採取果斷措施,平定權臣若敖氏的叛亂。又重用孫叔敖改革內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莊王知人善任,終於使楚國迅速強大。公元前606年,北伐陸渾之戎,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省滎陽東北)大敗晉軍,迫使鄭、宋等國歸附,成為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後諡號“莊”,帶有嚴肅、敬重之意,故史稱楚莊王。他的後代中,有一支以其諡號為氏,稱莊姓。他們尊楚莊王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九三。?
先秦時代,莊姓已經向各地播遷。時齊有莊暴、莊賈,越有莊舄,楚有莊豹、莊足喬、莊辛、莊善,宋有蒙人莊周。這些史實表明當時齊(今山東)、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國蒙(今河南與安徽間地)都有莊姓人物居家生活的蹤跡。據《史記?西南夷傳》所載,莊王苗裔莊足喬(一作莊豪)率軍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雲南滇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占,已無歸路,莊足喬遂在滇稱王。漢武帝時,始歸順漢朝,時任滇王者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這就說明,莊姓在先秦時代已經向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傳播。秦漢之際,莊姓依舊以湖北、河南為其繁衍中心,此際莊姓有莊青翟入朝為相,另有吳(今江蘇蘇州)人莊忌,為莊姓傑出代表。東漢明帝時,因明帝名劉莊,避諱改莊為嚴,自莊光(後改嚴光)開始,莊姓長時間為嚴姓所掠美。魏晉以後,有嚴姓複本姓,從此莊、嚴二姓並行全國。十六國時期,莊姓子孫紛紛從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後遷居今甘肅的天水、浙江的紹興、山東和江蘇間地,後來發展成了莊姓天水郡望、會稽郡望和東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王潮外甥)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萊山,是為莊姓入閩始祖。宋末元初,莊森長子莊韋之後裔莊詔遷廣東陸豐上沙鄉開基;四子莊甲之後,入閩第八世莊元吉為桃源錦繡本派始祖。另有裔孫莊哲遷居同安,哲弟莊光徙潮陽。莊元吉長子名翼,其重孫莊?孫遷居青陽開基;三子名晦,其重孫莊同遷惠安雲頭鄉開基;四子莊夏,其孫莊彌淵遷潮安開基;彌淵重孫莊才翁遷同安開基。明初,山西莊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兩代,莊姓人渡海到台灣者,以南靖莊三郎派下居多,其中農民起義軍首領莊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遷居台灣鳳山(今高雄縣治)竹仔港莊。亦有莊姓入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如今,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台灣等省為多,上述四省之莊姓約占全國漢族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遷徙分布

先秦時代,莊姓已經向各地播遷。時齊有莊暴、莊賈,越有莊舄,楚有莊豹、莊足喬、莊辛、莊善,宋有蒙人莊周。這些史實表明當時齊(今山東省)、楚(今湖北省)、越(今浙江省)、宋國蒙(今河南省與安徽省間地)都有莊姓人物居家生活的蹤跡。據《史記·西南夷傳》所載,莊王苗裔莊足喬(一作莊豪)率軍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雲南滇省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占,已無歸路,莊足喬遂在滇稱王。漢武帝時,始歸順漢朝,時任滇王者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省成都)。這就說明,莊姓在先秦時代已經向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傳播。秦漢之際,莊姓依舊以湖北、河南為其繁衍中心,此際莊姓有莊青翟入朝為相,另有吳(今江蘇省蘇州)人莊忌,為莊姓傑出代表。東漢明帝時,因明帝名劉莊,避諱改莊為嚴,自莊光(後改嚴光)開始,莊姓長時間為嚴姓所掠美。魏晉以後,有嚴姓複本姓,從此莊、嚴二姓並行全國。十六國時期,莊姓子孫紛紛從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後遷居今甘肅的天水、浙江的紹興、山東和江蘇間地,後來發展成了莊姓天水郡望、會稽郡望和東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王潮外甥)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萊山,是為莊姓入閩始祖。宋末元初,莊森長子莊韋之後裔莊詔遷廣東陸豐上沙鄉開基;四子莊甲之後,入閩第八世莊元吉為桃源錦繡本派始祖。另有裔孫莊哲遷居同安,哲弟莊光徙潮陽。莊元吉長子名翼,其重孫莊孫遷居青陽開基;三子名晦,其重孫莊同遷惠安雲頭鄉開基;四子莊夏,其孫莊彌淵遷潮安開基;彌淵重孫莊才翁遷同安開基。明初,山西莊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兩代,莊姓人渡海到台灣者,以南靖莊三郎派下居多,其中農民起義軍首領莊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遷居台灣鳳山(今高雄縣治)竹仔港莊。亦有莊姓入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如今,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台灣等省為多,上述四省之莊姓約占全國漢族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九三。

歷史名人

莊周:即莊子,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一說今河南省商丘)人,戰國時期思想家。做過漆園吏。著書十餘萬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張清靜無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向神秘的詭辯主義。著有《莊子》,唐代改稱《南華真經》。
莊忌:吳(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人,西漢道家、文學家。其思想傾向老莊,提出退身窮處,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學。認為現實生活混濁黑暗,一無是處。
莊徽:揚州江都(今屬江蘇省)人,北宋官吏。進士出身,歷任徽猷閣待制、平江太守等職。居官有令名,無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莊夏:莊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屬福建省)人,南宋大臣、學者。進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煥章閣待制。有《禮記解》、《典故備記》、《國史大事紀》等。
莊綽: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學者。最高職任過鄂州、筠州知府。其學有淵源,多識軼聞舊事。有《雞肋篇》、《杜集援證》、《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莊昶:字孔暘,號定山。應天府江浦(今屬江蘇省)人,明代官吏、學者。進士出身,曾任翰林檢討,後謫桂陽州判官。淪落三十年,以講學為務。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為詩,而喜用道學語言。有《莊定山集》。
莊青翟:高祖時大將、武強侯莊不識之孫,漢代大臣。文帝時襲爵武強侯。武帝時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後任相三年,於官場爭鬥中自殺。
莊際昌:福建省永春人,明代大臣。萬曆年間狀元,因不願依附魏忠賢,還家不出。後起為國子祭酒。
莊有恭:廣東省番禺(今廣州市)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狀元,授修撰、歷任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巡撫、刑部尚書、官至協辦大學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書。有《三江水利紀略》。
莊存與:江蘇武進人,清代官吏、學者、經學家、教育家、常州學派的開創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禮部左侍郎。不斤斤計較於文字訓詁,提倡今文經學,又兼治古文經學。有《毛詩說》、《周官記》、《周官說》、《味經齋遺書》等。
莊培因:莊存與弟,清代官吏、學者。乾隆十九年狀元,授修撰,歷官侍講學士。以詩文名,而恭和御製詩居大半。有《虛一齋集》。
莊述祖:莊培因子,清代官吏、經學家。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桃源同知、鏇辭官養親,著書十六年。治經能傳伯父存與之學,以研求精密著稱。有《夏小正經傳考釋》、《尚書今古文考證》、《毛詩考證》、《五經國小述》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云:莊氏望出天水郡。又《姓氏考略》中記載:莊氏望出天水、會稽、東海。
天水郡:西漢初始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會稽郡:秦初置郡。在今江蘇省東南部及浙江西部一帶。治所在吳縣,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東海郡:漢初的東海郡在今山東省郯城一帶。東魏及隋唐的東海郡 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地區。
2、堂號
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為道家之祖,世稱“老莊”。
武強堂:漢代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錦繡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里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御筆賜名為“錦繡山”。這是莊姓堂號“錦繡”的由來。
此外,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天水堂”、“會稽堂”、“東海堂”、“淋郁堂”、“一簣堂”、“秋水堂”、“靜觀堂”、“寶繪堂”等。

宗族特徵

1、莊姓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多有貢獻。莊姓祖先在先秦時代建立過楚國、宋國,是當時比較強盛的諸侯國。此外,歷代莊姓名人眾多,業績也甚佳。
2、莊姓派生出了嚴姓。自古莊嚴一家。
============================================================
【莊姓宗祠通用對聯】
〖莊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天水;
源自春秋。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莊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滇池坐鎮;
定山隱居。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楚國將領莊蹻,頃襄王時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占,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下聯典指明代江浦人莊昶,字孔暘,成化年間進士,歷官檢討、吏部郎中,因直諫被貶謫,後隱居定山,學者稱為定山先生。
歌吟東越;
經著南華。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人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鄉,病中思念越而吟越地歌樂。下聯典指戰國時哲學家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管理漆園的小官)。生活貧困,卻拒絕了楚威王的重金禮聘。其哲學思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著作《莊子》又稱《南華經》,為道教經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價值。
-----------------------------------------------------------------
〖莊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父子雙進士;
明清兩狀元。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萬曆進士莊起元,其子清代乾隆進士培因,俱有文名。陽湖人。下聯典指明代萬曆狀元莊際昌,字景說,永春人;清代乾隆狀元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人。
能除一切苦;
照見五蘊空。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莊繁詩自題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
〖莊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獻詩博詞林譽;
鼓盆留蒙吏歌。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莊有恭嘗獻詩文,數蒙獎勵。下聯典指戰國·莊周,其妻死,周箕踞鼓盆而歌。
-----------------------------------------------------------------
〖莊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有可讀史二千遍;
莊周著經十萬言。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諸生莊有可,亦名獻可,字大久,武進夫。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註解》等。下聯典指戰國時思想家莊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漆園(在今渦河北岸)吏。楚莊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許以為相。他表示寧為“孤豚”,不作“犧牛”,甘願逍遙物外。著書十萬餘言,號《莊子》。漢志列於道家,與老子並稱為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為《南華真經》。
獻詩博詞林之譽;
築陂利福清之民。
——李文鄭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番禺人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乾隆年間狀元,歷官修撰、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刑部尚書、福建巡撫。風度端莊,為官清勤。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為人重視,爭相珍藏。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獲嘉獎。下聯典指北宋莆田人莊柔正,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為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福令溥百年之利;
翰林標四直之名。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莊柔正事典。下聯典指明莊昶事典。
-----------------------------------------------------------------
〖莊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翰苑能臣,直諫內廷張火;
漆園名吏,高隱南華著經。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名臣慶昶的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思想家莊周事典。
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
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祠祀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
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
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
——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
============================================================
【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家廟〗
永春縣湖洋鎮錦繡山南麓的“莊氏家廟”,又稱“莊府”,原為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故居,曾為少師莊夏府第,迄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聽說,湖洋莊府出了4位狀元,2位榜眼,成就當地一段佳話,令人神往。陽春三月的清早,我隨同該鎮的宣委志軍前往“錦繡山莊”,一睹先
莊子莊子
人俊傑的風采。熱心的村民聽說我們要來採訪,自發在前面引路。車行數里,拐過村裡的一個岔口,前面兩棵數百年的老松樹伸展腰枝,猶如村民般熱情地迎接我們。再往前數百米,一座巍峨的閩南古大厝安然而立。
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卜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孫莊夏,是南宋孝、光、寧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卒贈少師。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寧宗為之改名“錦繡山”,遂有桃源莊氏“御墨錦繡”、“錦繡傳芳”之譽稱。寧宗又賜莊夏建府第於泉州城,泉州莊府巷即因莊府而得名。千年來,莊森的後裔繁衍昌盛,播遷海內外,總數達百萬之眾。英俊輩出,自五代至清登進士第者就達96人,其中文武狀元4人,榜眼2人,堪稱盛族。
莊夏開府泉州後,子孫星移,經元至明,永春故宅盪棄殆盡。到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吏部尚書莊欽粼等裔孫合資重修永春府第,稱“蓬萊堂”。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於舊址建祠,是為“莊氏家廟”。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毀於火,同年復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遷居晉江青陽、惠安山腰的莊氏裔孫集資再為翻建,家廟煥然一新。
莊氏家廟為五開間,二進深,單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猶存宋明建築和雕塑風格,頗具名祠風韻。祠門前左側壁,豎嵌著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祠時所立《示禁碑記》,由甘肅西寧道台莊俊元撰,當時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細述桃源莊氏家廟及先祖墓葬變遷情況,告示周邊居民保護文物之戒例。大門前石柱刻聯曰:“自唐代發祥以來,看鼎甲簪纓鵲起蟬聯,靈鍾錦繡無雙地;由閩中著姓而後,任吳齊浙粵支分衍派,本溯桃源總一家。”正門兩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築。牆中垛皆由細雕之白色花崗岩石板砌成,與輝綠岩之窗雕相映和諧。兩旁下壁垛用整塊白色花崗岩石板浮雕一對麒麟。右邊門額匾題“御墨”,左邊門額匾題“錦繡”。正中大廳兩邊壁書莊氏家訓“忠孝”、“廉節”大字。廳中柱聯曰:“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冢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仍。”誇耀桃源莊氏的顯赫歷史。廳上懸掛著莊安世、莊際昌、莊有恭、莊培因“狀元”匾共四面,莊奇顯、莊存與“榜眼”匾共二面。
遍觀各地家廟,恐無如此榮耀也。清朝邑人邱人龍游莊氏家廟,賦詩《湖陽莊少師祠》:“三台翠堪,松柏青綿綿。古廟半村路,荒橋群壑煙。斯人竟千古,風雅緬遺篇。落日空台望,春愁叫杜鵑。”莊氏家廟於2002年1月被列為永春縣級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孫傳勇林聯勇 文)
自唐發祥以來鼎甲簪纓,蟬聯錦繡無雙地;
入閩著姓而後吳齊浙鄂,派系桃源總一家。
培百世忠厚之基,積德無窮,開於閩、衍於粵;
冠一榜英豪之首,大魁有種,作以祖、述以孫。
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家宰,五邑衣冠推錦繡;
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礽。
-----------------------------------------------------------------
【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莊氏家廟楹聯】
勝地占青陽,門對三台,台光永耀;
本支分錦繡,源流百世,世澤長綿。
跡肇宋時啟我後人,允見規模擴大;
祠興明代繩其祖武,幾經閥閱增高。
-----------------------------------------------------------------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源來錦繡無雙本;
派衍青陽第一枝。
天馬回頭穇上路;
文山挺秀奠莊江。
天水溯流風,派衍桃源歸一本;
青陽蕃奕葉,地鍾祥露發千枝。
祥開百世,海嶠溪西,各奠方隅聚國族;
露濡七朵,蘭芽桂萼,永蕃奕葉為馨香。
-----------------------------------------------------------------
【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菲島思恩業耀祖;
青陽懷祖名光宗。
青陽衍派開祥露;
錦繡光輝照西溪。
家廟重輝,西溪添異彩;
子孫發奮,祥露展宏圖。
錦繡御墨,龍輸殊恩光闕北;
銀城卜居,馬蹄佳簽應西溪。
祥煥雙村,海驕西溪開國族;
露滋七朵,芝蘭玉樹茂庭階。
根扎桃源青陽,衍派五秀繁茂;
支分銀邑祥露,兩梓七蓮芬芳。
-----------------------------------------------------------------
【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青陽流派源流遠;
錦繡傳芳世澤長。
經演南華,潦園遷吏;
節高東淳,光武故人。
錦書南華,道諧春秋義
繡綴北斗,光照天地心。
天朗風和,人文長衍慶;
水深流遠,祖德永留芳。
清水朝堂,世代源流有意;
陽光有彩,子孫發達可期。
錦棟彫梁,宇壯堂華宗祖德;
繡山繪水,地靈人傑振家聲。
-----------------------------------------------------------------
【福建省龍海市馬洲莊氏大宗祠楹聯】
御墨香流,錦繡山燦,百代之文章,後見孫繩祖武;
仙爐瑞壓,明光殿煥,千秋之作述,還夸奧紹閩京。
-----------------------------------------------------------------
【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華夏無山賜錦繡;
五洲有土播芳馨。
山嶽鍾靈騰蛟起鳳;
人文薈萃濟世經邦
同廷中植王晉,三槐奕葉重光七朵;
古山下種竇燕,五桂並根先占一枝。
-----------------------------------------------------------------
【廣東省潮陽市庵埔莊壟公、從公祠堂楹聯】
承恩御墨親頌,自宋至明,奕世簪纓夸錦繡;
先祖宏圖大典,由閩遷粵,本支派瓞溯桃源。
錦繡恩濃御墨,自明溯宋,寵賁千秋,頻惹御香依王闕
桃源瑞藹春光,分晉入潮,本支百世,共道春色滿青陽。
-----------------------------------------------------------------
【馬蕭蕭為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肇於閩源於粵;
作於祖述於孫。
南華秋水遺韻;
錦繡桃源流風。
青陽梅樹根株老;
菲島椰林枝葉榮。
天水源長承雨露;
永春澤厚占晴暉。
永春桃源錦繡故里;
南海椰島珉城新風。
桃源肇跡,開閩宗之丕基;
錦繡流芳,傳世祥之鼎榮。
二千年箕裘傳承,神州世系源流遠;
一萬裏海島開拓,菲國光華事業興。
天水源,錦繡脈,俎豆千秋福柞久;
南洋志,椰子情,馨香百代海天長。
宗族菁衍,欣瓜瓞綿綿,枝葉蔚蔚;
祠宇軒昂,望海波蕩蕩,白雲悠悠。
天水源頭,錦繡峰阿,山高水源思先德;
菲濱島上,珉尼市間,葉茂枝繁禱後蔭。
承祖德由永春跨海而來,披荊斬棘創基業;
展宏圖憑菲島迎潮而上,破浪乘風向未來。
-----------------------------------------------------------------
【祥露宗親莊溫英為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祥和明廣宇;
露潤毓英賢。
天水流芳,青陽衍派,七系雙村承玉露;
古山祖德,勤勵宗光,千支百世占禎祥。
祥臨文圃,福蔭鄉民,村增廣宇人增壽;
露潤海滄,澤滋梓里,社涌英才地涌金。
============================================================

附錄:【莊姓典故、趣事】

涸轍之魚
“涸轍之魚”源於《莊子·外物篇》。這個典故源於一個寓言故事。
相傳戰國時期,著名學者莊周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經常向別人借糧。有一天他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是一個既吝嗇又愛面子的人,他假惺惺地對莊周說,不用說借給你糧食,就是借給你三百金都可以,但是要等到秋後我收到租子後才能借給你。莊周聽後非常生氣,他講下面這個故事。
莊周說他在來監河侯處所的路上,聽到呼喊聲,回頭一看,發現在地上的車轍中有一條鮒魚,他好奇地問鮒魚為何呼喊。鮒魚說他是東海龍王的大臣,不幸落難於此,想讓莊周給他一升半斗之水,這樣就可以救他一條命。莊周聽後說:“可以,我將要到南方遊說吳、越國王,到那邊後引來長江水救你,好吧?”鮒魚聽了以後生氣地說:“我失去了水就無法自下而上,這是你所知道的。如今,我只求你一點點水,而你卻許諾這樣的大話,等你引來江水,我早都渴死了,你還不如把我送到乾魚店裡讓我等死吧!”監河侯聽了非常尷尬。
後來,人們就用“涸轍之魚”來表示身陷困境,急待援救。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里就運用了這個典故:“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
〖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源於《戰國策·楚策四》。
戰國時期,楚襄王整天淫逸享樂、不理朝政,奸臣州侯、夏侯等又不離其左右。當時有一個名叫莊辛的大臣勸諫楚襄王,如果再這樣下去,楚國一定會滅亡的。可是楚襄王不但不聽,反而把莊辛大罵一通。莊辛於是率領全家到趙國去了。果然沒過多久,秦國就大舉進攻楚國,楚國內部空虛,無力抵抗,最後楚襄王被迫逃到城陽。這時他才意識到莊辛的話不錯,於是派人到趙國去請莊辛。
莊辛回來後,楚莊王內疚地對莊辛承認了錯誤,問莊辛現在應該怎么辦。莊辛誠懇地回答道:“我聽見人們說,看見兔子而回頭招呼獵犬,還不算太晚;羊跑了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楚襄王聽從了莊辛的建議,果然收復了淮水以北的失地。
後來,人們用“亡羊補牢”來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如果及時補救還有希望。
--------------------------------------------------------------------------------
【中國人民解放軍莊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莊田中將
莊田(1907-1992),原名莊振風,廣東省萬寧(今海南省)縣龍滾鄉人。1923年去新加坡一橡膠工廠做工。1926年3月在新加坡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回國,被派往蘇聯莫斯科紅軍步兵學校學習。1931年畢業回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紅軍學校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紅軍模範團政治處主任,紅一軍團第三師七團政治委員,紅九軍團第三師七團政治委員,營政治教導員,紅五軍團第13師39團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政治組織科科長,紅軍大學教導師第三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隊隊長,抗大三分校大隊長、教育長,陝甘寧邊區考察團團長,瓊崖人民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副總隊長,瓊崖人民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副司令員。在敵後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日偽軍,建立了五指山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粵桂邊縱隊司令員,桂滇黔縱隊司令員,1947年至1948年任越南國防部軍事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教育長、副校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廣州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
【福建省靖江市馬洲莊氏大宗祠楹聯】
御墨香流,錦繡山燦,百代之文章,後見孫繩祖武;
仙爐瑞壓,明光殿煥,千秋之作述,還夸奧紹閩京。
--------------------------------------------------------------------------------
【中國人民解放軍莊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莊祥鳴少將
莊祥鳴(1944-——),江蘇省吳江縣震澤鎮人。1967年12月畢業於海軍工程學院機電管理系。1968-1969年8月任海軍潛艇第2支隊機電長,同年9月-1986年曆任海軍潛艇第12支隊司令部作戰科參謀、副科長、科長,2401潛艇艇長,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後入國防大學基本系深造。1988-1995年4月先後任海軍潛艇第62支隊支隊長、海軍鎮江船艇學校校長。1995年5月開始任海軍指揮學院教育長,1999年任海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多次參加潛艇戰備演練和遠航,深入太平洋等海域。參加和參與組織9182、9185、9188等多次潛艇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任務。先後受嘉獎多次、榮立三等功2次。
1995年2月由海軍上校晉升為海軍大校軍銜,2000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多篇論文被錄入《中國軍事文庫》。
--------------------------------------------------------------------------------
【中國人民解放軍莊姓高級將領、革命英烈生平簡介】
莊鳳女傑
莊鳳(1919-——),女,原名莊鳳仙,祖籍山東省人,1924年5歲時隨家人遷徙到黑龍江省饒河縣山村,以務農為生。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著名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蘇聯紅軍遠東紅旗第88旅女傘兵,被戰友們譽為“軍中女傑”。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4年15歲時在父母的包辦下嫁給鄰村李家。1936年17歲時不顧家人反對,抱著剛滿周歲的兒子參加抗日隊伍,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第7軍第2師3團的一名女兵。入伍後,和其他女戰士們一樣,白天行軍工作,休息時為戰士們做飯、送水、縫洗衣裳。不久孩子被爺爺領回,丈夫也在抗戰中犧牲,她的娘家人也在戰火中流離失所。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春,所在部隊到黑龍江省的富錦、同江等地開闢新游擊區。行軍途中,女戰士們身上的背兜變成了“百寶囊”,除槍械彈藥、給養外,還裝上了藥包、尺剪、補衣的碎布、針線等。此外還因生理等因素,遇到了比男同志更多的特殊困難,但抗聯女戰士都以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戰勝了。同年冬一場大雪過後,日寇又瘋狂地對抗聯發起冬季大圍攻,人數多於抗日聯軍10倍。抗聯戰士占領據點、集中兵力打擊,莊鳳更是彈不虛發。日寇損失慘重,倉皇逃竄,而抗日聯軍師部卻安然無恙。由於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出色,被戰友們譽為“軍中女傑”。1939年日寇出動70萬重兵向我軍進犯。同年冬奉命與女戰士們遠赴蘇聯,並擔任了婦女排和看護排排長,率女戰士排將婦女、兒童和傷病員陸續送往蘇聯。後隨部隊到黑龍江北岸的哈巴羅夫斯克市郊區的抗聯北野營。1941年北撤的500多人被編入蘇聯紅軍序列,成立了蘇軍遠東紅旗第88旅,和戰友們在蘇聯接受了全面系統而正規的軍事訓練。1942年又和30多名女戰士被允許參加了空降訓練,出色地完成了兩次空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女跳傘員。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不久隨部隊離蘇開進東北,投入了新的戰鬥。任中共瀋陽蘇軍衛戍司令部黨支部書記,從事發動宣傳、教育婦女及廣播工作。同年12月調黑龍江省湯源縣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東北水利總局辦公室主任、秘書處處長。1964年4月調入吉林省,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83年12月離休後,還曾參加抗洪搶險,受到表彰獎勵,被譽為“永遠的女兵”。
先後兩度獲得俄羅斯政府授予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勳章。1995年榮獲俄羅斯政府授予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勳章。10年後的2005年6月2日,俄羅斯聯邦駐瀋陽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戈里亞切夫受普京總統的委託,親自來到長春,向原蘇軍遠東第88獨立旅的4名中國老戰士授予了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勳章,時年86歲的莊鳳抗聯老兵也是其中之一。
莊心一副主任
莊心一(1922-——),原名莊兆存,莊兆廷,山東省濰縣(今濰坊市奎文區)莊家村人。1936年9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3月參加八路軍。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開始先後在本村國小、縣立模範高級國小、縣立中學讀書。1938年3月參加八路軍魯東抗日游擊隊第7支隊2大隊,任戰士。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宣傳員、文化教員,連隊副指導員、指導員,營、團、支隊、旅青年部幹事,組織部、統戰部、幹部部幹事。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後,先後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旅政治部組織股副股長、股長,魯中軍區幹部科副科長、科長,魯中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兼直工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組織科長、政治部副部長、政治部任免處處長。1959年5月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60年12月任揚州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68年8月任徽州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74年5月任合肥警備區政治委員。1978年7月任宿縣軍分區政治委員。1979年7月任南京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11月離職休養。
1950年9月當選為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軍銜。
莊志民烈士
莊志民(1911-1947.1.7),江蘇省武進縣厚余鄉楊家村人。出身於一戶貧農家庭。1925年國小畢業,1928年考入南京棲霞鄉村師範學校。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2年在南京棲霞鄉村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家鄉黃泥墩興辦一所義務國小,自任校長。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毅然投筆從戎投奔延安。1938年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受組織派遣到晉察冀地區從事敵後組織游擊戰爭工作。1940年1月在一次對敵鬥爭中,不幸受傷被捕。敵人施以種種酢酷刑,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黨的秘密。後來被敵人押送到東北煤礦做苦力,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在一次抬屍出礦之機機智逃脫,歷盡千辛萬苦,於1944年找到黨組織,同年冬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受指派回家鄉擔任金壇縣張捻區、武進縣第二區區長,在丹(陽)、金(壇)、武(進)三縣的交界區建立抗日武工隊,開闢革命根據地,開展對敵武裝鬥爭。神出鬼沒地打擊日為軍,令敵人膽戰心驚。
解放戰爭時期,奉命留守原地堅持地下鬥爭。帶領武工隊晝伏夜出,不斷打擊敵人,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消滅了許多反動武裝。並尋找時機開展除奸活動,幹掉了多名地方上的反動人物,為民除了害,也為革命掃除了障礙,粉碎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清剿。1946年8月,國民黨反動派揚言要“撲滅武工隊,活捉莊志民”。敵人抓不到他,便兇殘地將他的妻子蔣馥華勒死。親人被殺害,沒有被嚇倒,更加深了對敵人的仇恨。把握時機,打垮了四鄉聯防隊,鎮壓了石坤生等8個反動分子,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1947年1月7日,大雪紛飛,天地間一片潔白,和警衛員戴根孝隱蔽在嘉澤夏陽村的徐國金家裡。被另一名已經叛變了的警衛員韓鎖法帶領數十名頑軍包圍了村子,妄圖活捉莊志民。莊志民頑強抵抗,為了不連累徐國金一家,在向外突圍時,由於敵眾我寡,不幸身負重傷。面對狂喊著妄想活捉自己的敵人,用最後一顆子彈對準自己的咽喉開了一槍,壯烈犧牲。時年35歲。警衛員戴根孝也不幸犧牲。
--------------------------------------------------------------------------------
【中國共產黨莊姓高級領導人、革命英烈生平簡介】
莊克烈士
莊克(1906-1930.3.20),福建省龍溪縣(今漳州市)人。工人家庭出身。1923年國中畢業後,在家勞動。1924年2月入丹霞書院,學習革命理論,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時期,1925年受黨組織的委派,到上海學習工人運動經驗。回漳後在絲紗、染布行業組織工會,任漳州工會委員會絲紗工會主任委員。1926年10月,領導絲紗廠工人舉行罷工鬥爭,並取得勝利。1927年2月,漳州工人舉行“二·五”大罷工,他帶領絲紗廠工人參加,罷工堅持22天,達到了預期的目的。1927年4月,策劃組織一支取名“鄉團”的工農武裝力量,任隊長,後又任中共漳州職運會書記。帶領鄉團戰士、工會會員等在市區張貼革命標語、散發傳單、打擊偽警察等活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革命失敗後轉入地下活動,繼續領導工人運動。由於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先利用高官、厚祿、美女收買。他義正嚴詞地說:“我是共產黨人,為工農大眾獻身,決不與你們同流合污,要砍要殺請便。”敵人又用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火燒鐵燙等酷刑,企圖使他屈服,但仍堅貞不屈。
1930年3月20日,在漳州市郊墓門頭壠頂被害,犧牲時24歲。就義前大義凜然,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帝國主義!”等革命口號。
莊毅烈士
莊毅(1909-1933.1.25),廣東省陸豐縣人。早年在海豐陸安師範學校就讀。1922年海陸豐農民運動蓬勃發展,深受影響。
大革命時期,1926年任新學生社陸豐分社負責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11月,陸豐成立蘇維埃政府,任政府文書。1928年2月國民黨軍隊進犯陸城,隨紅軍部隊參戰。因敵我力量懸殊太大,縣領導機關被迫撤往農村,受命回浮頭接應,與莊武等人帶領赤衛隊和縣團部分戰士負責警衛任務。後由於敵人緊追,縣大批人馬由浮頭轉至海豐大湖。此後隨軍輾轉退入激石溪。5月3日,參加紅軍反攻海豐城戰鬥。不久,奉命潛到惠陽白茫花,開設南華中西醫療所作掩護,建立秘密交通站,接濟失去聯絡和執行任務的過往人員。1929年春,潛赴惠州做敵軍工作,曾爭取200名士兵參加革命隊伍。同年11月底,接省委指示,與馬水到惠陽平海港口鎮,做剛從海南島調來駐防當地的海軍陸戰隊的策反工作,但事未成功。後調回陸豐參加縣委工作。1932年奉命重返惠陽白茫花以南華中西醫療所為據點開展工作。因叛徒告密,10月30日,在惠陽白茫花住地遭到敵軍逮捕。
1933年1月25日,在惠州佛子坳英勇就義,犧牲時24歲。
莊龍甲烈士
莊龍甲(1903-1928.10.29),山東省濰縣(今濰坊市濰城區)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主革命時期,1911年入本村私塾。1915年入濰縣二十里堡車站毓華高等國小。1921年夏考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預科。1923年夏轉入本科學習,不久中共省立一師支部正式建立,被選為第一任支部書記。同年10月遵照黨的指示,以個人身份參加中國國民黨。
大革命時期,1924年1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回濟南繼續在校讀書,被選為濟南學生聯合會負責人兼文書股長。同年曾代表山東學生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學生代表會議。1926年夏,於一師畢業後,被派回濰縣開展黨的工作,領導魯東地區的革命活動。他以教書為掩護,經過半年的積極努力工作,發展中共黨員200多人,建立30多個共產黨支部。同年冬,召開濰縣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濰縣中心縣委會,任第一任書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根據上級黨的指示精神,中心縣委決定採取多種方式籌集武器,建立革命武裝。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秋奪取200多支槍,在全縣組織了一支800多人的農民赤衛隊。同時領導了文美中學的罷課鬥爭、坊子煤礦工人的罷工鬥爭、曹莊農民的鬥爭。特別是砸大柳樹稅局的抗稅鬥爭影響甚大,引起敵人的注意,派密探進行搜捕。1928年10月10日,在安丘杞城村養病時被捕。
1928年10月29日,在安丘南流車站英勇就義,犧牲時25歲。
莊述海烈士
莊述海(1908-1932.3.23),湖北省當陽縣人。1928年經中共當陽縣委書記傅子和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8年曆任當陽縣滋鼎鄉農會主席、宣傳主任和中共當陽縣縣委委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當陽縣委書記等職。在陳家場、黃家店、雙忠祠一帶領導農民進行過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動。1929年,在黃家店成立中共黨支部時,被選為支部書記。同年當陽發生大水災,中共宜昌道委、中共當陽縣委組織農民開展反飢餓鬥爭。領導雷家港子、黃家店等地1000餘農民到江陵縣應家巷大地主楊復清家“吃大戶”。在他的帶領下,數月間,荊、當、江、枝邊界地區廣大農民紛紛起來參加“吃大戶”、搶谷、搶米、抗租、抗稅、反高利貸等鬥爭。1931年12月初,隨荊當大隊在二、三區赤衛隊配合下,擊潰了江陵縣國民黨團總王益山的團防隊伍。1932年3月20日,同中共當陽中心縣委書記傅子和等人發動二、三區赤衛隊員和1萬餘農民,配合荊當1大隊於雷家港子、楊家大山一帶,打垮了縣保全隊李元超部的兩個中隊,打死國民黨當陽縣縣長陳秉政的表弟縣保全隊中隊長王德昌。一舉攻下了河溶鎮,釋放了關在河溶監獄的“政治犯”,沒收豪紳惡霸的財產分給了農民。
1932年3月23日,國民黨當陽縣保全團會同川軍楊森部大肆反撲,莊與中共當陽縣委委員王國良、孫東平等被捕遇害,犧牲時24歲。
莊夢祥烈士
莊夢祥(1899-1928.11.29),廣東省陸豐縣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192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主革命時期,1919年在陸豐縣第一高等國小讀書。“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積極投入反帝宣傳活動,組織成立陸豐縣學生聯合會支持鬥爭。1922年,在海豐陸安師範讀書,受彭湃的影響,回縣積極參加農民運動。
大革命時期,1924年在碣石高等國小任校長,與農民積極分子秘密組織“貧人黨”、“十人團”進行革命鬥爭。1925年3月1日東征軍克復陸豐城後,積極組織農民沿途歡迎和送慰勞品進行慰勞。4月陸豐縣農民協會成立,被選為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在海陸豐的共產黨組織領導下,先後發動農民兩次趕走國民黨右派縣長,使陸豐農會有權過問一切。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參與海陸豐三次革命武裝起義,為建立和建設蘇維埃政府作出了重大貢獻。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3月初,敵人重兵占領海陸豐縣城後,仍在湖東、碣石等地堅持鬥爭。同年11月中旬與吳祖榮在湖東鎮被敵人發現,遭到南壙民團的圍捕。在掩護吳祖榮脫險後,自己不幸被捕。在監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迫供,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慷慨陳詞,痛斥敵人。除了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外,敵人一無所得。
1928年11月29日,在陸城洛洲被敵人殺害,犧牲時29歲。
--------------------------------------------------------------------------------
【中華人民共和國莊姓高級領導人生平簡介】
莊公惠常委
莊公惠(1937.2-——),上海市人。1957年9月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工系,大學本科文化,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歷任天津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參加編寫有《基本有機化學工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年)、《物理化學》(第2、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1992年),分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及二等獎。主要科研領域為甲殼素及其衍生物對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清除。教學成果“讓學生帶著問題學,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是高質量教學的關鍵”獲天津市1989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84年擔任中央電大物理化學課程主講教師,並主編教材《物理化學學習輔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7年)。
莊心一副主席
莊心一(1955.4-——),上海市奉賢區人。
1971-1975年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4師知青。1975-1978年為內蒙查乾諾爾鹼廠工人。1978-1982年在遼寧財經學院基建財務專業學習。1982年後,歷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投資一部幹部、副科長、科長。1986年後,歷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辦公室副處長、處長、信貸部副主任。1992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93年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副總經理。1995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中共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1997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巡視員兼中國證監會培訓中心主任。1998年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中共深圳市黨組成員。1993-1998年期間,先後在職攻讀西南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碩士研究生、陝西財經學院貨幣銀行學博士研究生。2002年7月任證券業協會主席。2003年12月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2005年2月起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莊則棟主任
莊則棟(1940-——),祖籍江蘇省無錫(一說揚州)市人(其父莊惕生辛亥革命後由上海遷居北京),出生於北京市。是中國著名男子桌球運動員,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國中國桌球外交的具體執行人。
自幼喜愛桌球運動,1954年13歲時進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1957年入選北京市桌球隊,同年參加全國比賽獲混合雙打冠軍。1959年入選國家青年桌球隊,同年參加斯堪的納維亞國際桌球比賽,獲男子單打冠軍,並與同伴一起獲男子團體、男子雙打冠軍。1961年成為中國桌球隊的主力隊員之一。參加過第26、27、28、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3次蟬聯男子單打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在世界桌球錦標賽上榮獲三連冠的人,是四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還是第28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雙打冠軍。1965年和鮑蕙蕎(中國交響樂團鋼琴獨奏家)結婚。1973-1976年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委員會主任。因在“文化大革命”後期犯有嚴重政治錯誤。1976-1980年被隔離審查4年。在中央的關懷下,1980年9月解除監護,同年10月去山西,在山西工作近三年,1984年8月分配到北京市少年宮任桌球教練工作。1985年2月和鮑蕙蕎離婚。1987年冬與日本佐佐木敦子(時年43歲,加入中國籍)結婚,婚後定居北京。2000年在濟南辦了一所“濟南莊則棟學校”。現已經退休,居住在北京京瀋高速路邊的一幢歐式風格的小別墅里,每天開著自己買的紅旗車接送妻子上下班。是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61、1963、1965年3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73年9月1日國際乒聯授予他複製的聖·勃萊德杯。
莊希泉主席
莊希泉(1888-1988),福建省廈門市(祖籍安溪縣龍門鎮)人。1911年在海外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7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經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95歲的高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正式黨員。為此,立下了終生的諾言“永愛中華,此志不渝!”是中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僑務工作主要領導人之一。
民主革命時期,早年就讀於廈門東亞書院和前清舉人辦的學館。1906年到上海經商。追隨孫中山從事實業救國。1911年辛亥革命後,受上海軍政府委託組織南洋募餉隊,三下南洋為民主革命籌款。1912年任中華實業銀行南洋總分行協理。1916年在新加坡創辦中華國貨公司。1917年創辦南洋女校,探索“教育救國”的道路。在新加坡發動、組織華僑反對英國殖民當局迫害華僑的教育苛例,因而入獄。1921年被驅逐出境,回國後在廈門創辦廈南女子師範學校。
大革命時期,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和夫人余佩皋以國共合作的中國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執行委員的身份,組織成立“廈門國民外交後援會”,發動罷工、罷課,積極推進國共合作,開展抵制日貨運動。日本駐廈門領事館藉口其父曾在台北設有商號,稱為日本“屬民”,將其非法關押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的地下監獄,進行威逼利誘,要他悔過,但始終寧死不屈,堅決拒絕,後被押送到台灣囚禁了9個多月。經閩台各界多方營救獲釋後,設法返回內地繼續參加大革命,並在上海《新聞報》上公開聲明:“我是中國人,不是什麼日本屬民!”還特地改名“莊一中”,寓意自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在上海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並在菲律賓與愛國華僑王雨亭創辦《前驅日報》宣傳抗日反蔣。為此,1934年在廈門再次被捕入日本領事館的地下監獄,遭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出獄後又曾遭國民黨特務拘捕。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在香港主持閩台抗日救亡同志會,救濟難民、籌集款項,聯繫、介紹海外進步青年到延安參加抗日戰爭。1938年在香港主持福建救亡同志會,救濟難民,刨辦建光學校、立華女中,並協助台灣革命同盟出版《戰時日本》雜誌。1942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下從香港轉到廣西桂林。組織閩台協會和閩台建設協進會,掩護過中共地下黨員堅持鬥爭。當廣西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面臨危難之際,冒險設法將在香港的全部家產搶運變賣,將款項悉數交給黨組織作為抗日活動經費。在重慶聯合創辦織布廠和建光行,藉以掩護革命同志,支援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抗戰勝利後返回香港、新加坡,經營進步電影和進出口貿易。1947年任香港工商委員會委員,積極協助中共做海外僑胞統戰工作。1949年受中共委託專程飛往新加坡,邀請陳嘉庚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1年兼任中央僑委生產救濟司司長、難僑處理委員會主任,國務院華僑事務辦公室副主任。1956年被選為中華全國華僑聯合會委員會副主席、代理主席,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1978年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二屆全國僑聯主席、第三屆全國僑聯名譽主席,併兼任華僑大學董事長和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在安置歸國華僑,發展僑鄉生產,維護僑胞、歸僑合法權益,加強僑胞團結和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88年因病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歲月中,為華僑事業的發展壯大,民族的獨立解放和祖國繁榮昌盛,奉獻了畢生精力,在海內外享有崇高聲譽。
夫人:余佩皋,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一生為拯民於水火而奔走呼號。1934年因積勞成疾在上海病逝。臨終前,囑託遠在廈門、年僅13歲的莊炎林繼承母志,獻身革命。
莊炎林副主任
莊炎林(1921.11-——),福建省廈門市(祖籍安溪縣龍門鎮〔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莊希泉之子,見上〕)人。早年僑居新加坡柔佛、馬來西亞吉蘭丹。194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莊希泉基金會主席,莊希泉紀念館籌委會主任,中國國際經濟科技法律人才學會會長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回中國就學,先後在上海民立中學、光夏中學、廣西桂林中學、廣西大學學習,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在廣西參加抗日戰爭。1942年後,歷任廣西省委交通員、廣西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桂林市委書記等職。當廣西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面臨危難之際,與父親莊希泉冒險設法將在香港的全部家產搶運變賣,將款項悉數交給黨組織作為抗日活動經費。有力援助了處於困境的中共廣西省工委,為地下黨組織的恢復重建立了大功。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由中共黨組織安排進入上海,歷任《華僑通訊社》記者,《上海經濟周報》記者、主任編輯,1949年任《上海人民報》總編輯,上海各界人民團體聯合會秘書處負責人。為迎接上海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福建省歷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民主青年聯合會主席,福建省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體育總會副主席,福建省政府秘書長兼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等職。1974年後歷任中國駐坦尚尼亞經濟代表,中國對外經濟聯絡部辦公廳主任,中國旅遊事業管理總局副局長。1983年任國務院華僑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兼中國旅行社總社社長,1988年當選為第四屆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華僑事務委員會第一常務副主任,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會長,中國華僑攝影學會會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旅遊協會名譽顧問,中國旅遊飯店協會高級顧問,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高級顧問等。主持了引進外資籌建北京建國飯店、長城飯店、麗都飯店等項目的論證、談判、簽約和建設工程。為祖國的僑務工作作出了新的貢獻。2004年離休後,仍走遍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程數十萬公里,積極宣傳改革開放和黨的僑務政策,增進了歸僑僑眷和僑胞對祖國的感情。
2005年8月12日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