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家譜

孫姓家譜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基本信息

家譜介紹

孫叔敖碑 立於公元 16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據《三國會要·職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書上見其名而已。

孫氏家譜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孫氏族譜總數四百種左右,其出地以江、浙、皖、閩四省之家譜為多。
山東鄄城《孫氏族譜》發現於山東鄄城紅船鎮孫老家村,該譜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部奉孫臏為家族先祖的孫氏家譜。修纂於清光緒年間,現有部分殘缺。它奉孫臏為家族始祖,完整記載了孫臏至清代65世孫的繁衍、遷徙及分布狀況;它還明確記載孫臏原名叫孫伯靈,受臏刑後改名為孫臏。
江西《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譜。修撰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記載了孫中山先祖孫(言利)的生平事跡及孫氏家族繁衍、遷徙、分布等情況。
廣東中壩《孫氏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近代家世的家譜。卷首載有清雍正十年(1730年)孫繼周所作譜序,詳細記述了孫氏的遷徙過程,所載人物世系與《寧都孫氏族譜》所載人物世系完全銜接。
孫姓家譜中的“凡例”部分一般是闡明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譜論”則是收錄古人關於家譜修撰的意義和作用的言論;“圖像”即繪製的祖先畫像;“思榮錄”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贈送的能夠光耀家族門面的各種文字材料,如賜字、御製諡文、碑文等;“源流考”是對家族血統源流的考證;“族規家法”是宗族自己制定的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規。

家譜編修

《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孫氏族譜總數四百種左右,其出
孫氏家譜編修,家族,孫姓名人
地以江、浙、皖、閩四省之家譜為多。
山東鄄城《孫氏族譜》發現於山東鄄城紅船鎮孫老家村,該譜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部奉孫臏為家族先祖的孫氏家譜。修纂於清光緒年間,現有部分殘缺。它奉孫臏為家族始祖,完整記載了孫臏至清代65世孫的繁衍、遷徙及分布狀況;它還明確記載孫臏原名叫孫伯靈,受臏刑後改名為孫臏。
江西《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譜。修撰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記載了孫中山先祖孫(言利)的生平事跡及孫氏家族繁衍、遷徙、分布等情況。
廣東中壩《孫氏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近代家世的家譜。卷首載有清雍正十年(1730年)孫繼周所作譜序,詳細記述了孫氏的遷徙過程,所載人物世系與《寧都孫氏族譜》所載人物世系完全銜接。
孫姓家譜中的“凡例”部分一般是闡明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譜論”則是收錄古人關於家譜修撰的意義和作用的言論;“圖像”即繪製的祖先畫像;“思榮錄”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贈送的能夠光耀家族門面的各種文字材料,如賜字、御製諡文、碑文等;“源流考”是對家族血統源流的考證;“族規家法”是宗族自己制定的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規。
--------------------------------------------------------------------------------
姓家譜文獻目錄(《引自中華姓氏通史》甘滿堂著,東方出版社2003.1.)
全國·孫氏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民國)孫振基 孫【金共】豪總修 民國八年(1919年)孫氏富春堂重修木活字本 武漢圖(存卷首、8—13、18—24) 註:該譜包括湖北鹹寧、蒲圻、臨湘、鄖西和陝西之洵陽、紫陽各支派。清乾隆十九年孫翟日孫瑞昌等首次修輯
金沙孫氏宗譜:清白鶴堂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8、23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1479
上海孫氏家乘不分卷:(清)孫廷璵纂修 清雍正元年(1723年)翰墨緣齊稿本 一冊 書名據書衣題 佚名續補至清光緒間 上圖:JP281
松江燭湖孫氏族譜不分卷:孫歧纂修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稿本 一冊 書名據書序題 上圖:JP282
崇明孫氏宗譜不分卷:(清)朝珍纂修 清光緒七年(1881)木活字本 一冊 書名據書名頁題 上圖:8006
河北·玉田縣孫家【瞿阝】孫氏家譜不分卷:(民國)孫煥侖重修 民國十五年(1926年)石印本 四冊國圖 首都圖 歷史所 山西大學 日本 美國 註:清初勝扶公始修;書額題《玉田孫氏家譜稿》
河北滄州·孫氏家譜四卷:(民國)孫寶山編輯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石印本 四冊 科圖
河北·寧晉孫氏族譜四卷:(民國)孫蘭森等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刊本 八冊 美國
河北高陽·孫氏家乘一卷:民國二十五(1936年)鈔本 河北高陽城內
山西雁門·孫氏家乘不分卷:(清)孫仟錦修 清乾隆七年(1742年)鈔本 一冊 科圖
江蘇·孫氏續修宗譜二十卷:(清)孫維岳修 清光緒寸·五年(1889年)敦敘堂活字本 二十冊 歷史所 註:乾隆三十八年孫培始修。該族分布於無錫、常熟等地
江蘇·梁津孫氏家乘十四卷:(民國)孫庭榮等重修 民國八年(1919年)崇禮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日本 美國 註:該族分布於江都、南京等地
江蘇豐縣·孫氏族譜六卷:(清)孫勵謙修 清同治四年(1865年)鈔本 江蘇豐縣博
江蘇豐縣·映雪堂孫氏族譜十卷:(民國)孫明標四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鈔本 江蘇豐縣趙莊鄉孫莊
江蘇豐縣·孫氏家譜十三卷:(民國)孫明煥 孫吉孔五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鉛印本 江蘇豐縣常店鄉常婁村
江蘇豐縣·孫氏族譜口口卷: 木刻本 江蘇豐縣博(存卷5)
江蘇江都·孫氏族譜十卷:(清)孫敬修 孫履成等十一修 清同治七年(1868年)木活字本 十冊 日本 美國
江蘇江都·孫氏世譜十卷:(清)孫肇綬纂輯 清光緒九年(1883年)刻本 遼寧圖 註:首修於明天啟六年
江蘇·江都孫氏族譜四卷:(民國)魁修 民國二年(1913年)木活字排印本 四冊 上海圖
江蘇南通·孫氏遷通世系不分卷: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雪廬氏鈔本 一冊 江蘇南通市圖 註:一題《新安草市遷通系稿》
江蘇南通·孫氏遷通本支宗系不分卷:雪廬氏手鈔本 一冊 江蘇南通市圖 註:一題《新安草市遷通本支宗系》
江蘇南通·孫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孫匯灃等纂 民國十六年(1927年)石印本 國圖 河北大學 南京大學 江蘇南通市圖 註:譜名又作《新安遷通孫氏家乘》
江蘇南通·孫氏宗譜圖七卷:(民國)孫匯灃 孫匯和同纂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通義生印刷所 石印本 一冊 國圖(二部)歷史所 人民大學 中央民院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遼寧圖 吉林大學 哈爾濱師大 上海圖 江蘇興化縣圖 江蘇南通市圖(二部)江蘇南通市博 江蘇蘇州市博 江蘇常熟市圖 浙江圖 安徽圖 安徽博 日本 美國 註:元至正三年始修
江蘇鎮江·潤州孫巷孫氏重修族譜四卷:清嘉慶二年(1797)刊本 四冊 美國
江蘇鎮江·孫氏族譜四卷:(清)孫盛雲等修 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活字本 四冊 歷史所 註:宋紹興十七年孫法始修
江蘇鎮江·開沙孫氏宗譜四卷:(清)孫家琪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友於堂活字本 四冊 國圖
江蘇鎮江·潤州孫氏重修族譜六卷:(清)王琮編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嘉會堂活字本 六冊(一函)歷史所 註:封面題《潤東孫氏家乘》;扉頁、版心題《孫氏宗譜》;宋淳枯十年本族佚名創修,此為七修
江蘇丹徒·富春孫氏宗譜十二卷:(民國)孫明福 孫明謙主修 潘文義纂修民國六年(1917年)刻本 十二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元大德元年,此為十修
江蘇揚中·孫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間木刻本 六冊 江蘇揚中縣
江蘇·潤州潤東當江沙孫氏重修族譜十卷:孫彩金主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十冊 版心題富春孫氏宗譜 上圖:JP271
江蘇·潤州富春孫氏宗譜十二卷:(清)孫懷義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1、3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長471290—91
江蘇丹陽·富春孫氏族譜六卷:(清)孫廣俊 孫士林等重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益堂木活字本 六冊 日本 美國
江蘇丹陽·前觀孫氏宗譜六卷:(清)孫長福等纂修 清光緒三年(1877年)鶴衍堂活字本 六冊 國圖
江蘇丹陽·雲陽前觀孫氏宗譜八卷:(清)一本 孫德榮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鶴衍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註:明萬曆初孫柯、孫抹等始修
江蘇丹陽·雲陽孫氏宗譜十二卷:(民國)孫國鈞等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崇倫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美國
江蘇句容·句曲丁莊孫氏原修宗譜十卷:(民國)孫清源等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活字本 十冊 國圖
江蘇·句容句曲丁莊孫氏原修宗譜十卷:孫克盛等續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木活字本 十冊 上圖:916553——62
江蘇常州·毗陵孫氏家乘口口卷:(清)孫長發增修 清木活字本江蘇常州市圖(存卷2—9、11、12)註:書中記事有清光緒二十年
江蘇武進·毗陵孫氏家乘十六卷:(清)孫方與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木活字本 二十冊 美國
江蘇溧陽·孫氏宗譜二十八卷:(民國)孫毓芝監修 孫渡纂修 民國三年(1914年)敦敘堂鉛印本 二十八冊 國圖 南京博
江蘇無錫·梁溪孫氏宗譜六卷:(清)孫風岡 孫寶彝等重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木活字本 六冊 日本 美國
江蘇無錫·孫氏宗譜十二卷:(民國)薛景碹纂輯 孫翰臣等主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重修映雪堂活字本 十二冊 國圖 歷史所 註:元大德十年孫廷瑞始修
江蘇宜興·荊西孫氏宗譜十三 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孫鎖麟 孫競遠等纂修 民國十五年(1926年)樂安堂活字本 十二冊 國圖 歷史所 註:明萬曆二十九年孫述祖、孫振位等始修,此為十一修
江蘇常熟·海虞孫氏族譜一卷: 清初鈔本 上海圖
江蘇·常熟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光緒間悼敘堂木刻本 蘇州大學
江蘇吳江·甲山北灣孫氏宗譜六卷:(清)孫孝縣統編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刻本 吉林大學 江蘇蘇州市博 註:該族由吳江縣松陵鎮遷往震澤甲山
江蘇·沙洲孫氏宗譜十六卷:(清)孫朝勇 孫鶴年等匯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積善堂刻本 十六冊 哈爾濱師大 江蘇常熟市圖 註:元大德十年孫廷瑞初譜
江蘇·沙洲孫氏宗譜十八卷補遺二卷:(民國)孫登瀛 孫鼎變等修 民國十二年(1933年)積善堂活字本 江蘇常熟市圖(存卷1—3、5—18) 註:孫朝勇首修於清光緒十五年;補遺刻於民國十八年以後
江蘇·維揚江都孫氏重修族譜:孫廷魁等纂修 民國二年(1913年)懷遠堂木活字本 四冊 上圖:長471846—49
江蘇·江陰斜河孫氏宗譜十四卷:(清)孫雙喜主修 清光緒六年(1880年)世德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上圖:918242——55
江蘇·江陰斜河孫氏宗譜十六卷:孫春榮主修孫全春協修 民國五年(1916年)世德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上圖:925699——714
江蘇·江陰澄江孫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有谷纂修 清鹹豐六年(1856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四冊 上圖:JP273
江蘇·新安孫氏江蘇統譜:孫泰啟等纂修 民國十六年(1927年)倫敘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目錄題 書衣題錫山孫氏統譜 上圖:JP274
江蘇·宜興官林孫氏族譜:孫紹雲等纂修 民國八年(1919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25 書名據書衣題 上圖:1494
江蘇·宜興工文孫氏宗譜: 民國慎追堂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2、6—8 上圖:1477
江蘇·南通新安遷通孫氏家乘十二卷首一卷:孫匯灃等纂修 民國十六年(1927年)石印本 十二冊 書名據書名頁題 上圖:902487—99;又一部919957—68,12冊;又一部914424—35,12冊
江蘇·南通孫氏宗譜圖 七卷:孫匯灃纂輯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通西大街義生 印刷所石印本 一冊 書名據書籤、書名頁題 上圖:JP277;又一部JPP277—1,1冊;又一部JP277—2,1冊; 又一部919645,1冊 又一部905000,1冊;又一部905001, 1冊; 又一部長012565,1冊;又一部長471643,1冊
江蘇·毗陵孫氏家乘十四卷:(清)孫自式原編 (清)孫鹹續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木活字本 八冊 存卷1—8、11—14 上圖:1519
江蘇·毗陵孫氏家乘:(清)孫冀先續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木活字本 九冊 存卷1、2、6、7、9—11、13、14、16 上圖:1520
江蘇·毗陵孫氏家乘:(清)孫方與續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1、7、8、13 上圖:1521
江蘇·毗陵孫氏譜記九卷:(清)孫星衍纂修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金陵五松祠刻本 一冊 上圖:403527
江蘇·泰州延令孫氏重修支譜四卷: 李榮卿纂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留余堂木活字本 四冊 上圖:JP276
江蘇·常州竹園孫氏宗譜十六卷:(清)孫福寶等纂修 清光緒三年(1877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上圖:918913——26
江蘇·常州竹園孫氏宗譜十六卷:徐之鳳纂修 民國十年(1912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919344——59
江蘇·婁縣樂安孫氏支譜不分卷:孫文鋒纂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鉛印本 一冊 書名據書衣題 佚名手書續補至1956年 精裝 上圖:JP285;又一部925671,1冊;又一部1457,1冊
江蘇·揚州孫氏族譜四卷:(清)蔡厚安纂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木活字本 三冊 存卷1—3 書名據版心、書名頁題 上圖:1497
江蘇·無錫孫氏家乘:清木活字本 十六冊 存卷28—32、35—40、47、48、61—76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1480
江蘇·無錫孟里孫氏家譜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鼎烈纂修 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木活字本 十二冊. 上圖:JP264;又一部JP264—1,12冊;又一部912999—3010,12冊
江蘇·無錫重刻孟里孫氏厚輿公支譜不分卷:(清)孫贊堯纂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木活字本 一冊 上圖:JP265;又一部JP265—1,1冊
扛蘇·無錫厚輿孫公支譜記條辨不分卷:(清)孫鼎烈編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木活字本 一冊 書名據書籤、書名頁題 上圖:JP265—2;又一部JP266,1冊
江蘇·溧陽孫氏宗譜: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敦敘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冊 存卷2、4—6、8—10、12——20、22——25、27、28 上圖:1478
江蘇·潤州潤東當江沙孫氏重修族譜十卷:孫彩金主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十冊 版心題富春孫氏宗譜 上圖:JP271
浙江杭州·孫氏梅東家乘一卷:(清)孫彬士纂 稿本 一冊 浙江圖 註:有同治十年序
浙江杭州·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孫允重輯 清光緒十八年(1892)鈔本 三冊 浙江圖(殘)
浙江富陽·富春王洲孫氏宗譜十一卷: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木刻本 浙江富陽縣文管
浙江富·陽·富春龍門孫氏宗譜三十二卷:(民國)孫瑞元等重修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餘慶堂活字本 三十八冊 美國
浙江富陽·龍門孫氏智七公派支譜三卷:(民國)孫秉壽續修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餘慶堂木活字本 四冊 浙江圖
浙江·蕭山孫氏宗譜十卷:(清)孫曾鑫等重修 清光緒元年(1875年)守正堂木活字本 十冊 日本 美國
浙江·蕭山孫氏宗譜十卷:(清)孫增鑫等重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守正堂木活字本 十冊 美國
江·蕭山孫氏宗譜四卷補遺一卷:(民國)孫履華修 孫問鄉編輯 民國十三年(1924年)守正堂木活字本 五冊 浙江圖
浙江·蕭山湘湖孫氏宗譜不分卷:清映雪堂木活字本 五冊 殘本 書名據書籤題 記事至清鹹豐間 上圖:1495
浙江·蕭山湘湖孫氏宗譜不分卷 :清映雪堂木活字本 一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嘉慶間 上圖:1510
浙江寧波·鎮海龍頭西鋪孫氏世譜不分卷:(清)孫毓性續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續修鈔本 四冊 河北大學
浙江寧波·港口孫氏宗譜口口卷:清宣統三年(1911年)邊遠堂木活字本 天一閣(存卷3—9)
浙江寧波·蛟川清水橋孫氏宗譜口口卷:民國二十二(1933年)敦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部閣(存卷3、4、8)
浙江寧波·孫氏宗譜六卷: (民國)南廷枯纂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刊本 浙江寧波市檔
浙江寧波·甬北孫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民國)孫柳馨纂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裕彥堂重修木活字本 四冊 天一閣
浙江·餘姚孫境世系譜口口卷:(明)孫鏜 孫如河纂修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修鈔本 河北大學(存二卷)註:卷中作《孫氏世乘》
浙江餘姚·孫氏世乘三卷:(清)孫兆熙 孫兆動等輯 清康熙間刻本 遼寧圖
浙江餘姚·孫氏世乘三卷:(明)孫兆熙等輯 清康熙刻乾隆二十年(1755年)孫際渭重修本 國圖
浙江餘姚·姚江孫氏世乘口口卷:(清)孫兆熙等輯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靜遠軒刻本 福建圖(存卷1)
浙江·餘姚孫境宗譜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孫仰唐主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燕翼堂刻本二十八冊 歷史所 河北大學 浙江余姚黎洲文 獻館(二部皆殘)註:元至正間孫厚彝創修
浙江·餘姚孫境宗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民國)梁盛主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燕翼堂刊 三十二冊 南開大學 浙江慈谿縣檔(殘存十四卷)註:元至正間創修
浙江餘姚·姚江孫氏世乘二卷:(清)元杏等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靜遠堂刊本 六冊 美國
浙江餘姚·洋溪宗譜六卷:(清)孫飛鵬 孫儒珍修 清鹹豐四年(1854年)永思堂木刻本 七冊 河北大學
浙江餘姚·洋溪孫氏宗譜:(清)孫嘉善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永思堂刻本 七冊 浙江餘姚梨洲文獻館
浙江餘姚·洋溪孫氏宗譜十卷:(民國)孫寶琳孫文興修 民國二十九(1940年)永思堂木刻本 河北大學 浙江餘姚梨洲文獻館(存三卷)
浙江·餘姚朴樹下孫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乾性纂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繩武堂活字本 十二冊 國圖
浙江餘姚·姚江孫氏族譜不分卷:(清)孫蘭森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刊本 八冊 科圖
浙江·余姚開元孫氏宗譜二十卷:(民國)孫金鶴等修 民國八年(1919年)木刻本 八冊 河北大學
浙江·余姚蘭風孫氏宗譜二十卷:(民國)孫子榮等重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敦敘堂活字排印本 十四冊 國圖 吉林大學
浙江·餘姚孫氏世乘三卷:(清)孫兆熙等纂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刻本 三冊 上圖:905002—04;又一部: 長338955——57,3冊
浙江·餘姚萬石孫氏宗譜四卷:(清)孫元臣纂修 清同治二年(1863年)鈔本 四冊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920344——47
浙江·余姚姚江開元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孫鎮校等纂修 清光緒間萬石堂鈔本 一冊 書名據 書口題 上圖:1517/A
浙江·餘姚朴樹下孫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乾性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繩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上圖:903315——26
浙江·餘姚洋溪孫氏宗譜六卷:(清)孫宗泗等纂修 清鹹豐四年(1854年)永思堂木活字本 七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徐匯
浙江·餘姚洋溪孫氏家乘七卷:(清)孫嘉善重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永思堂木活字本 七冊 存卷1—6 上圖:917412—18
浙江·餘姚孫氏宗譜三十二卷首一卷:孫梁盛等纂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燕翼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冊 卷端或題餘姚孫境統宗世譜 上圖:911287——318
浙江·餘姚蘭風孫氏宗譜二十卷:孫子榮主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敦敘堂木活字 本十四冊 上圖:JP269;又一部JP269—1,14冊;又一部JP269—2,14冊;又一部903327——40,14冊
浙江·鄞縣北渡孫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傅毓璇 孫禮彪等纂修民國八年(1919年)可繼堂木活字本 十七冊 天一閣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孫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周毓鄰纂修 民國十七年(1928年)敦本堂木活字本 八冊 天一閣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孫氏越水公支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周毓鄰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木刻本 江蘇檔
浙江鄞縣·鄞東韓嶺孫氏宗譜三卷:(民國)孫賢耿 孫可達等纂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思本堂木活字本 二冊 天一閣
浙江鄞縣·魚山孫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民國)楊【鹿各】瑞續修 民國二十年(1931年)報本堂活字本 四冊 吉林大學
浙江·鄞縣北渡孫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鄔錫藩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化育堂木活字本 二冊 上圖:913992——93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孫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周葦漁纂修 民國十七年(1928年)敦本堂木活字本 八冊 上圖:JP268
浙江·鄞縣甬北孫氏宗譜三卷首一卷:孫柳馨纂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裕彥堂木活字本 四冊 書名據版心、書籤、書名頁題 二修本 上圖:JP283
浙江·鄞縣鄞邑甬北樂安孫氏宗譜:孫馨鎣纂修 民國十二年(1923年)裕彥堂木活字本 三冊 存卷1—9 首修本 上圖:923997——99
浙江慈谿·糌村孫氏家乘四卷首一卷:(民國)孫明經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慎德堂木活字本 一冊 天一閣
浙江·慈谿【木咎】村孫氏家乘四卷首一卷:孫石如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慎德堂木活字本 一冊 上圖:921057
浙江慈谿·樂安廄山孫氏宗譜十卷: 敦丘堂刻本 浙江慈谿縣文管(殘存五冊)
浙江奉化·高街孫氏宗譜三卷附卷首卷尾:(清)孫光俊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譜始修於清乾隆七年孫正貴
浙江奉化·孫氏宗譜口口卷: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泉溪孫氏孟房編 浙江奉化縣文管
浙江奉化·孫氏房譜不分卷:(民國)孫教成撰 民國十六年(1927年)本 一冊 浙江奉化縣文管
浙江奉化·孫氏房譜不分卷:民國年間修 一冊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記事止民國十五年
浙江奉化·蕭鎮孫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民國)孫信 孫丕忠等纂修 民國十六年(1927年)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譜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孫憲
浙江象山·下沈孫氏宗譜一卷:(清)周輔清纂 清道光十年(1830年)纂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浙江象山·下沈孫氏房譜一卷:(民國)孫祚基重修 民國六年(1917年)鈔本 三冊 浙江象山縣文管
浙江象山·下沈孫氏宗譜一卷:(民國)謝琦 賴桐重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手鈔本 四冊 浙江象山縣文管
浙江象山·中沙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光緒鈔本 一冊 浙江圖
浙江·象山岙底孫氏宗譜一卷:(民國)史輔恩重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浙江嘉善·樂安孫氏支譜一卷:(民國)孫文型重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排印本 一冊 吉林大學
浙江平湖·孫氏家乘六卷:(民國)孫振麟重輯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當湖孫氏桂蘭堂 上海石印本 四冊 國圖 人民大學 上海圖
浙江湖州·菱湖孫氏族譜第四支直齊公位下世系不分卷:清道光二十七(1847年)寫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註:記事至清光緒年間
浙江湖州·菱湖孫氏長支續譜不分卷:(清)孫嗚鶴 孫鎔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序刊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浙江·湖州菱湖孫氏族譜不分卷:孫憲章纂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石印本 十六冊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JP263;又一部JP263—1,16冊;又一部JP263—2,16冊
浙江長興·孫氏宗譜十卷:(清)孫錦鐮總修 孫逢源協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木刻本 浙江長興縣博(缺卷3)浙江長興縣泗安中學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十一卷:(清)孫後渭等續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刊本 六冊 日本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十八卷: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刊本 十二冊 美國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三十卷:(清)孫循誠增修 孫循鏞等輯錄 清道光十年(1830年)敦彝堂木活字本 十冊 浙江圖 日本 美國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三十卷:(清)孫循誠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年)增修原版 民國 十六年(1927年)翻印敦彝堂鉛印本 十冊 國圖 河北大學 四川圖 美國 註:此譜首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
浙江紹興·會稽孫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孫鈞泰重修 清同治三年(1864年)垂裕堂刊本 八冊 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浙江紹興·會稽孫氏宗譜二十四卷首六卷:(清)承訓 孫鏡清等重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裕堂木刻本 十四冊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遼寧圖 上海圖 日本 美國
浙江·紹興孫氏宗譜二十五卷:(民國)孫秉彝 孫紹曾總纂 民國十三年(1924年)垂裕堂活字本 十六冊 國圖 北京大學 北京師大 歷史所 河北大學 杭州大學 浙江紹興縣檔(不全)日本 美國 註:清康熙間孫承謨創修草譜。全書十六編,各編含卷數不同,或作三十一卷
浙江紹興·山陰浦陽孫氏宗譜二卷:(清)福超 孫大圭纂輯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奉思堂木活字 二冊 浙江圖
浙江紹興·孫氏譜略不分卷:(清)孫德鍾輯 舊抄本 一冊 人民大學 註:記事止清鹹豐間
浙江·紹興翠峰孫氏宗譜:(清)孫立異等纂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永萃堂木活字本 五冊 存卷2—5、8—10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6/A
浙江·紹興翠峰孫氏宗譜:清永萃堂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2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6/B
浙江·紹興孫氏宗譜十六編三十一卷:孫塄聲主修 孫蘭汀纂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垂裕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上圖:905076—91;又——部905092—107,16冊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三十卷:(清)孫循誠增修 民國十六年(1927年)敦彝堂據清道光十年(1830年)本鉛印 十冊 書名據版心、書衣題 上圖:911799——808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清)孫俊渭續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刻本 十一冊 存卷1—17,卷首 上圖:1515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三十卷:(清)孫循誠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年)敦彝堂木活字本 七冊 存卷1—4、8—15、19—24、 27—30 書名據版心、書名頁題 上圖:1513/A
浙江·紹興陽川孫氏宗譜: 清刻本 三冊 存卷5—7、18 記事至清乾隆間 上圖:1514
浙江紹興·山陰天樂孫氏宗譜 二十卷:(民國)孫虞聖 孫永賢主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安慶堂活字本 二十二冊 歷史所 註:明嘉靖七年孫艮始修
浙江紹興·山陰亭川孫氏宗譜四卷:(民國)孫炳如修 民國間惟誠堂木活字本 五冊 浙江圖
浙江諸暨·暨陽孫氏宗譜四卷:(清)孫釗輯 鈔本 四冊 上海圖
浙江·諸暨孫氏宗譜六卷: 何宗海纂修 民國二十年(1931年)務本堂木活字本 六冊 書名據版心、書籤題 上圖:JP267
浙江蘭溪·樂安孫氏宗譜一卷: 清光緒七年(1881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高潮鄉
浙江蘭溪·壩坦孫氏宗譜四卷: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建設鄉壩坦村
浙江蘭溪·石塘孫氏宗譜三卷:民國四年(1915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下陳鄉孫下(土午)
浙江東陽·吳寧婺東世家孫氏宗譜十六卷:(民國)孫純甫纂 民國三十六所(1947年)活字本 浙江東陽縣虎鹿鄉東山村 註:本譜始修於宋鹹淳元年孫元發
浙江·義烏孫氏宗譜十卷:(清)孫耀宗等重修 清宣統三年(1911年)活字本 十冊 國圖
浙江黃岩·方山孫氏宗譜十卷:(民國)孫炯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排印本 八十冊 科圖
浙江·上虞虞邑孫氏宗譜五卷:(清)孫懷珩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映雪堂木活字本 二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58
浙江·上虞古虞孫氏宗譜三卷:(清)孫朝土等纂修 清宣統元年(1909年)忠烈堂木活字本一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511
浙江·山陰天樂孫氏宗譜十二卷:清安慶堂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1、2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同治間 上圖:1496
浙江·仁和姚江孫氏遷杭族譜不分卷:(清)孫葆鼎等纂修 清抄本 六冊 記事至清嘉慶間 上圖:徐匯
浙江·仁和孫氏列代世系表一卷;孫炳奎纂修 民國九年(1920年)刻藍印本 一冊 上圖:長014764
浙江·平湖孫氏家乘六卷:孫振麟纂修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桂蘭堂石印本 四冊 上圖:長014765;又一部長471174—77,4冊
浙江·永康華溪孫氏家乘十七卷:(清)成章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木活字本 十六冊 存卷1—16 上圖:1472
浙江·永康華溪孫氏家乘:民國八年(1919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18 上圖:1466
浙江·杭州重修南壁孫氏宗譜四卷:孫智敏纂修 民國抄本 一冊 上圖:JP279
浙江·東陽昆溪孫氏宗譜五卷:(清)孫開華等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一 冊.存卷1、2、5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2
浙江·東陽昆溪孫氏家譜: 清乾隆九年(1744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4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5
浙江·東陽昆溪孫氏宗譜: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5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4
浙江·東陽昆溪孫氏宗譜:(清)孫景超等纂修 清道光四年(1824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5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83
浙江·東陽婺東忠孝世家孫氏宗譜: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2 上圖:1461
浙江·長興孫氏家乘十卷:(清)孫錦鏞纂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十冊 書名據書籤、版心題 上圖:長275293—302
浙江·金華中柔孫氏重修宗譜: 十八卷首二卷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木活字本 十七冊 存卷1—7、9、10、12、13、 15—18,卷上、下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1476/A
浙江·金華中柔孫氏宗譜: 清宣統元年(1909年)木活字本 二冊 存附卷 另1冊未題卷次 書名據版 心題 版心題光緒已亥年重修。上圖:1489
浙江·定海孫謙堂孫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孫璧山纂修 孫而安等增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孫謙堂木活字 本 一冊 上圖:JP284
浙江·浦陽槁溪孫氏宗譜: 清光緒七年(1881)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6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63
浙江·浦陽槁溪孫氏宗譜: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6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63/A
浙江·海鹽孫氏家譜不分卷:孫錦芳纂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 一冊 書名據書衣、書名頁題 版心題孫氏支譜 上圖:JP278
浙江·富春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康熙間鈔本 一冊 書名據書口題 目錄頁題富春瓜丘譜 補記至清乾隆二十年 鈐有董正、董以文、董鹹章諸印 上圖:918162
浙江·富春瓜丘孫氏續修宗譜:不分卷(清)王邦棵編纂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種德堂鈔本 一冊 書名據書口題 上圖:918158
浙江·富春孫氏宗譜不分卷:清乾隆間抄本 一冊 書名據書口題 目錄頁題富春瓜丘譜鈐有董正、董以文、董鹹章諸印 上圖:918161
浙江·富春龍門孫氏宗譜不分卷:稿本 一冊 書名據書籤題 記事至明萬曆間 上圖:1504
浙江·富春龍門孫氏宗譜不分卷:清餘慶堂木活字本 三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嘉慶間 上圖:1464/B
浙江·富春龍門孫氏智七公派二卷:清末木活字本 二冊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904994—95浙江·富春龍門孫氏宗譜:民國餘慶堂木活字本 十七冊 存卷3、 6、 10、 12、 16、 17、 19、 20、22、24—26、28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64/A
浙江·會稽屏峰山孫氏宗譜四卷:(清)孫華泰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敦倫堂木活字本 四冊 版心題屏山孫氏宗譜 上圖:1491/A
浙江·會稽屏山孫氏宗譜: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敦倫堂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1、4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91/B
浙江·會稽孫氏宗譜十四編三十卷:(清)孫鏡清總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垂裕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上圖:905020-—33;又一部905048—61,14冊;又一部905062—75,14冊;又一部905034—47,14冊;又一部1500,14冊;又一部長471451—64,14冊
浙江·會稽孫氏宗譜十六卷:(清)孫鳳墀纂修 清同治四年(1865年)垂裕堂木活字本 七冊 存卷1—10、13—16 上圖:1518/A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重修宗譜七卷:(清)金超纂修 清嘉慶四年(1799年)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1—3、5、7 上圖:1471/A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重修宗譜:(清)孫子云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5 上圖:1469/A;又一部1469/B,1冊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宗譜:清道光十年(1830年)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3—6 上圖:1470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宗譜:清鹹豐四年(1854年)木活字本 一冊存卷2 上圖:1467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宗譜:清同治九年(1870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6 上圖:1468
浙江·義烏樂安孫氏宗譜:明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2 版心題 錢塘孫氏宗譜 記事至明萬曆間 上圖:1471/A
浙江·義烏高嶺孫氏宗譜:清宣統二年(1910年)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2—4、7 上圖:1488
浙江·義烏孫氏宗譜:清光緒六年(1880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3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59/A
浙江·義烏孫氏宗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3、9 上圖:1459/B
浙江·暨陽石佛孫氏宗譜十六卷:孫吉人等纂修 民國六年(1917年)木活字本 十二冊 存卷1—4、6、7、12—16 上圖:1454/A
浙江·暨陽石佛孫氏宗譜八卷:(清)孫最良等纂修 清嘉慶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1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55
浙江·暨陽石佛孫氏宗譜十四卷:(清)孫望初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年)木活字本 八冊 存卷1—4、6、9、10、14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56
浙江·暨陽孫氏宗譜六卷:(清)孫一貫纂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彝敘堂木活字本 五冊 存卷1、3—6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512
浙江·暨陽石佛孫氏宗譜:(清)孫榮光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十冊 存卷4—12、15 上圖:1457
浙江·暨陽孫氏宗譜:四卷:(清)孫釗等纂修 清同治三年(1864年)孫維棣鈔本 四冊 書名據目錄題 上圖:徐匯
浙江·暨陽平溪孫氏宗譜:清敦睦堂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7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1462
安徽·宣池富春孫氏宗譜十卷:(清)孫溥霖修 清光緒三十一(1905年)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註:該族散居宣城、貴池等地
安徽南陵·孫氏宗譜三卷:民國十六年(1927年)纂修本 安徽南陵縣檔
安徽全椒·南譙孫氏重修本支世系譜不分卷:(清)孫保庶編 清光緒間鈔本 三冊 安徽圖
安徽徽州·新安孫氏重續宗譜不分卷:(明)孫廷瑞纂修 清鈔本 一冊 國圖 註:未有清康熙三十九年序
安徽徽州·星源孫氏宗譜十四卷:(清)孫有壽等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六卷)
安徽徽州·新安孫氏宗譜五卷:(清)孫毓華纂修 清鈔本 國圖
安徽徽州·新安孫氏支譜六卷:(清)孫德照纂修 清鈔本 國圖 註:附《新安孫氏宗譜》後
安徽·休寧仙林孫氏本宗譜三卷:(明)孫福生纂修 明正德八年(1513年)家刻本 一冊 國圖
安徽黟縣·古築孫氏家譜四卷: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木刻本 國圖 河北大學(二部)
安徽黟縣·孫氏家譜一卷:(清)孫式庚撰 鈔本 一冊 安徽圖
安徽·桐城孫氏家譜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孫脫潁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 二十九冊 安徽圖
安徽桐城·孫節憫公後裔世系:清刻殘頁 吉林大學(殘頁十八頁)
安徽桐城·蒼基孫氏家譜三十二卷:(民國)孫蔭 孫培同纂 民國十一年(1922年)鉛印本 一冊國圖 安徽圖(存十一卷)安徽安慶市圖(存二卷)日本 美國
安徽桐城·蒼基孫氏宗譜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國)孫貽謀 孫康等續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木活字本 十二 冊 日本 美國
安徽桐城·棠山孫氏宗譜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孫雲卿等纂 民國十五年(1926年)環興堂刊本 十九冊 安徽圖
安徽懷寧·孫氏宗譜六卷補一卷:(清)孫聖明等重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木活字本 六冊 日本 美國
安徽潛山·孫氏族譜三十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國)孫竹梅 孫楨編 民國四年(1915年)木刻本 安徽圖(存卷首卷末)安徽安慶市圖(存十一卷、卷末下)註:孫茂才首修於清康熙十七年,此為七修
安徽壽縣·孫氏族譜六卷:(清)孫愷元修 孫家懌編輯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活字刻本 六冊 吉林大學 安徽圖 安徽博
安徽壽縣·壽州孫氏支譜十卷:(清)孫傳棟編輯 清宣統三年(1911年)重修石印本 十冊 歷史所 安徽博(二部不全)註:清乾隆二年孫珆始修
安徽·太平峴陽孫氏族譜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光楣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木活字本 十二冊 書名據書名頁、版心題 上圖:913688——99
安徽·休寧新安孫氏重修宗譜不分卷:(明)孫信傑纂修 明成化四年(1468年)刻本 一冊 書 名據譜序題 上圖:911890
安徽·休寧自山東遷新安休邑孫氏世系譜不分卷:清抄本 一冊 書名據書衣題 記事至清康熙間 上圖:918059
安徽·休寧孫氏宗譜三卷:清光緒七年(1881年)孫亨增鈔本 一冊 上圖:925670
安徽·宣城上市孫氏新立家約一卷:民國報本堂木活字本 一冊 上圖:9C)4990;又一部904991,1冊;又一部9C)4992,1冊
安徽·桐城蒼基孫氏家譜三十二卷:孫長楨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鉛印本 八冊 上圖:923979——86
安徽·壽州孫氏支譜十卷:(清)孫傳棟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年)石印本 十冊 書名據書籤題 三修本 上圖:912068—77;又一部JP272,10冊
安徽·黟縣古築孫氏家譜四卷:(清)孫家暉纂修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刻本 六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921438——43
孫氏五修族譜:清敦倫堂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25書名據版心、書衣題 記事至清同治 間 上圖:1501
孫氏家乘:清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33、34、46 記事至清光緒間 存卷為年表。 上圖:1507
福建連江·拱頭孫氏族譜一卷:(清)陳敬本續修 清嘉慶二年(1797年)稿本 福建連江縣檔
福建連江·拱川鰲江富春孫氏宗譜三卷:(民國)陳善忍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稿本 福建連江縣檔
福建連江·拱川富春孫氏福仲房坤派下大者公支譜一卷:(民國)陳善忍繕修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稿本 福建連江縣檔
福建連江·連邑孫姓康房本派族譜一卷:福建連江縣檔
福建泉州·禾山孫氏族譜不分卷:(清)孫鼎臣 孫應元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鈔本 一冊 台灣
江西婺源·湖溪孫氏宗譜八卷:(清)孫銀顯 孫銀鈺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木活字本 八冊 安徽博
江西·萬載田心孫氏族譜八卷:(清)孫宸恩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富春堂活字 本 江西圖(存卷1、5、6、8,又一部存 一冊)
江西·樂安孫氏宗譜十卷:(民國)孫貽謀等纂輯 民國十八年(1929年)活字本 十冊 國圖 註:一名《餘慶孫氏宗譜》
安遠濂江城東孫氏四修族譜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一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道光間 上圖:1473
臨川孫氏宗譜:(清)孫良拔重修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木活字本 一冊 存卷首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e0/A;又一部140D用,1冊
山東歷城·孫氏族譜五卷:(清)孫榜 孫永吉等三修 清同治元年(1862年)刊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山東·即墨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孫兆禧修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修鈔本 二冊 河北大學
山東平度·膠東孫氏家乘四卷:(清)孫昶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木刻本 四冊 河北大學
山東淄博·孫氏族譜二卷:(清)孫繼等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刻本 二冊 人民大學 山東淄博市圖
山東淄博·顏山孫氏族譜五卷:(民國)孫毓塋纂 民國二十年(1931年)刊本 山東淄博市圖 山東淄博市山區圖
山東淄博·孫氏家譜不分卷:(民國)乃琨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刻本 一冊 山東淄博市圖
山東棗莊·孫氏宗譜不分卷:(清)孫葆軫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刻本 八冊 人民大學 日本 美國
山東煙臺·孫氏宗譜彙纂:(清)孫用暹彙纂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映雪堂木刻本 山東煙臺市圖
山東招遠·孫氏族譜不分卷:(清)孫夢桃續編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夢桃手寫本 山東招遠縣招城鎮後夼村
山東棲霞·孫氏族譜不分卷:(清)孫慎行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鈔本·三冊 山東棲霞縣桃村鎮
山東蓬萊·孫氏宗譜不分卷: (清)孫用暹纂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 山東煙臺市圖
山東曲阜·仙源峴陽孫氏族譜: 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孫光楣 孫本嘏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宋嘉定三年孫自誠創修統譜
山東金鄉·孫氏家譜三卷:(清)孫培遠纂 清同治九年(1870年)纂 光緒三年(1877年)鈔本 山東金鄉縣卜集鄉孫行村
山東臨沂·解梁孫氏族譜八卷首一卷:(民國)孫殿楓撰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太原晉新書社 鉛印本 二冊 國圖
山東臨沭·孫氏族譜: 鈔本 山東臨沭縣白毛鄉沙窩村
東明孫氏族譜:(清)孫藏修等纂修 清宣統二年(1910年)刻本 一冊 上卷書名據版心、書籤、書名頁題 上圖:1509
湖北新洲·孫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孫甚典三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徐古鎮烏缽窯村
湖北新洲·孫氏宗譜:(民國)孫正華 孫正啟續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前進鄉楊崗村 註:譜創修於清光緒五年
湖南寧鄉·孫氏重修族譜口口卷:(清)孫有科 孫有朝纂修 清乾隆九年(1744年)刻本 一冊 湖南圖(存一冊)
湖南寧鄉·孫氏續修支譜九卷首三卷:清宣統三年(1911年)江東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
湖南湘潭·韶山孫氏譜記十一卷: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永盛祠第五修刻本 國圖(存六卷)
湖南湘鄉·孫氏四修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清)孫謀幹 孫謀湖修 孫燕寶纂 清同治十年(1871年)映雪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
湖南湘鄉·孫氏四修族譜口口卷:(民國)孫旭朗 孫德復等纂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
湖南祁陽·孫氏續修支譜口口卷:(清)孫枝茂修 孫駘 孫贊元纂 清宣統三年(1911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中、下、9)
巴陵孫氏族譜:(清)孫振鎔等纂修 清光緒18年(1892年)樂安堂木活字本 三冊 存卷2、7,卷首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498
水北孫氏宗譜不分卷:明末木活字本 一冊 殘本 記事至明萬曆間 上圖:917493
辰州孫氏族譜四卷首一卷:(清)孫運貴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年)文姓堂木活字本 五冊 書名據版心、書籤、書名頁題版心題映雪堂 上圖:905013——17
辰州孫氏續修族譜六卷首二卷:(清)孫詩寶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文獻堂木活字本 八冊 書名據版心題 版心題映雪堂 上圖:905005—12
武陵孫氏族譜不分卷:清樂安堂木活字本 四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鹹豐間 上圖:1499/A;又一部1499/B,4冊
東安孫氏宗譜二卷:(清)孫良仁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應永慶堂木 活字本 二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905018—19
萬縣、寧鄉楚蜀孫氏三修族譜:十卷湘潭韶山孫氏譜記 清刻本 二冊 存卷4、7、9、10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15%
湘潭孫氏族譜不分卷:清刻本 一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1505
寧鄉、萬縣楚蜀孫氏三修族譜十卷:孫惟純等主修孫益悉總纂 民國十一年(1922年)樂安堂木活字本 四冊 存卷1、5、7、9 書名據書衣題 上圖:1493
瀏陽孫氏六修族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樂安堂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4、7上 書名據版心、書衣題 上圖:1503
廣東順德·孫氏族譜四卷:(民國)孫乾寧等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刊本 四冊 美國 註:地屬沙邊鄉。
廣東三亞·崖縣孫氏族譜三十卷:(民國)敏斌 孫毓銓等纂 民國四年(1915年)鉛印本 廣東海南行政區檔(存卷1、2、3)
四川儀隴·孫氏宗譜一卷:(清)孫大義 孫成悠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鈔本 四川儀隴縣檔
四川開江·孫氏族譜六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孫繇修 四川開江縣城廂鎮(存卷1—3)
四川宣漢·孫氏族譜一卷: 鈔本 四川宣漢縣昆池區法庭
四川·陽川孫氏留川世系方譜二卷:(民國)孫兆耘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冊 四川圖
四川·華陽孫氏家乘四卷:(清)孫筠竹修纂 清鹹豐五年(1855年)一本堂刻本 四冊 山東濟南市博 註:清乾隆二十五年創修。扉頁題(重修孫氏家乘),版心題《華陽孫氏宗譜》
四川·陽川孫氏留川世系分譜二卷:孫兆耘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冊 上圖:904993
雲陽幸家巷孫氏重修族譜十卷:(清)王以銓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年)富春堂木活字本 十冊 上圖:923987——96
雲陽孫氏重修宗譜六卷:(清)馬琮璡纂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富春堂木活 字本 六冊 書名頁題孫氏家乘 上圖:922383—8
孫氏世系不分卷:(明)孫璉纂修 明刻本 一冊 國圖 註:有正德十年唐皋重修族譜序
孫氏宗譜不分卷:明鈔本 河南圖(殘本)
黃墅橋孫氏家乘六卷:(清)孫裕松等六修 清同治八年(1869年)崇德堂刻本 八冊 國圖
官林孫氏家乘二十四卷:(清)孫廷揚修 清光緒七年(1881年)富春堂活字本 十二冊 國圖
孫氏家譜三十七卷:(清)孫鼎烈重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活字本 十二冊 吉林大學
孫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清)孫松齡修 清宣統元年(1909年)刻本 一冊 國圖
孫氏家乘一卷:(清)孫炳文等纂修 清鈔本 河北博
孫氏宗譜四卷 :(民國)孫漢槎等修 民國二年(1913年)留余堂活字本 四冊 國圖
孫氏宗譜四卷首二卷:(民國)孫遠騏主修 民國九年(1920年)映雪堂活字本 六冊 國圖
孫氏萬代世系表不分卷:(民國)孫炳奎輯 民國九年(1920年)壽松堂孫氏刻本 一冊 國圖 華東師大 南京圖
竹園孫氏宗譜十六卷:(民國)孫氏合族纂修 民國十年(1921年)富春堂活字本 十六冊 國圖
葛巷孫氏宗譜十六卷:(民國)孫林法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富春堂活字本 十六冊 國圖
嚴莊孫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孫志懦等纂修 民國三十年(1941年)永錫堂活字本 二十四冊 地圖
孫氏家乘不分卷:孫仙錦纂輯 鈔本 一冊 國圖
孫姓字輩
孫氏族人有自己獨特的字輩文化。
湖北《樂安孫氏宗譜》所載字輩譜完整,至今仍用,茲錄如下:宗敦一本傳家法,學從師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賢嗣定應萬世長。遵札樂道根基固,先哲德澤力弘揚。才華卓著時為用,信義仁廉樹綱常。
靖安義門孫氏為孫鍾後裔。該族曾在清代累世十五代同居,清朝政府曾題“義門孫氏”匾額予以表彰。時至今日,“義門孫氏”四字仍刻嵌在孫氏族人的祠堂,出現在孫氏族人的日用器物,如扁擔、籮筐上,其字輩譜為:必學志方宏,啟傳責協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長綿。各睦高同氣,光輝粉厚賢。克佳宜有才,萌卜桂蘭蓮。

3孫姓祖訓
明明我祖,漢史流芳;訓及子孫,悉本義芳。
中華孫姓,孫氏,祖訓
仰繹斯旨,更加推詳;曰諸裔孫,聽我馴章。
讀書為重,次則家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
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友睦淵,六行皆葴。
禮義廉恥,四維畢章;處於家也,可碑可坊。
仕於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
倘背祖訓,暴棄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
飴羞宋祖,得罪彼蒼;神則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同類相戕;不念同愾,偏論異鄉。
手足干戈,我心憂傷;願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脈,泯劂界疆;汝歸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親之,歲歲登堂;同底於善,勉哉勿忘。

孫姓起源

孫(Sūn)姓是當今中國第十二大姓。“百家姓”中孫姓排名第三,起因於吳越國主錢□之愛妃為孫氏。孫姓最早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姬姓衛國,為周文王之子衛康叔的後代。得姓始祖:孫書。齊國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省博興縣北),並賜他孫姓。
孫姓起源很多,主要有八個:
1、出自姬姓,源於春秋衛國國君康叔,乃先秦孫姓來源最主要一支。《元和姓纂》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
2、出自羋姓,春秋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此乃孫氏第二大來源。孫叔
孫姓起源,孫姓尋根,祭祖
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便是這支孫姓的始祖。
3、出自媯姓,春秋時齊景公賜姓孫。《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姓出自媯姓,是齊田完後代。田完四世孫桓子的孫子田書,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于樂安。孫書就成為孫姓始祖。
4、出自子姓,商湯後裔,比干之後。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姓。
5、出自荀姓,荀況後裔。漢代劉荀稱帝,因避諱下令荀姓子孫改為孫,並將戰國時代荀卿都改為孫卿。
6、出自夏侯。據《漢書·夏侯嬰傳》載:“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
7、賜姓和改姓。如三國時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被賜姓孫,因稱孫河;鄆城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明史》本傳載,明朝中葉士人孫一元,字太初,乃安化王宗族,姓朱,因安化王犯法被誅,懼怕株連而改姓孫;明初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為二字複姓,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不得不省字而改孫姓;另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在明初省字改姓過程中亦大都改為“孫”姓。
8、源自少數民族姓氏。如孝文帝遷洛後,鮮卑族拔拔氏改姓“孫”;唐代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本為契丹族人;元代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後世子孫改姓孫,定居于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縣秀水鎮東白水村。;滿洲孫佳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木依庫氏、木如氏、堵引氏等漢姓為孫;朝鮮、景頗、佤、苗、阿昌、哈尼等民族均有孫姓。

孫姓遷移

始祖:孫書。
孫姓發源地主要有兩支,一為河南濮陽,二為山東博興。春秋戰國時期,河南濮陽孫姓後裔孫嘉遷到汲郡(今河南衛輝西南),使得汲郡也成為孫姓繁衍的一個重要支源。這一時期,山
孫氏分布,孫姓家譜
東孫姓播遷頻繁,齊國內亂,致使孫武子孫遷至江蘇、浙江一帶居住。後孫武之孫孫臏在“田氏代齊”之後又返回齊國,在山東鄄城和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間繁衍生息。孫武之子孫明仍居於富春(今浙江富陽一帶),後此地發展成孫姓主要郡望。秦漢時期,孫姓族人規模、人口進一步擴展。山東孫武后裔又有移居今山西平遙、清河(今屬河北)、南陽(今屬河南)、馮翊(今屬陝西)、長沙等地者。另外,太原郡望在這一時期形成,且為孫姓歷史上最大望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盪,導致孫姓大舉南遷,加上富春孫姓建立了孫吳政權,使得孫姓在南方分布漸廣,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浙江、江蘇、湖南、福建、陝西及東北等地遍布孫姓。隋唐時期,孫姓的遷徙仍以南方為主,唐代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及唐僖宗時王潮、王審知入閩都有孫姓族人參加。另有河南孫姓被封侯於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孫姓由此發展到江西。宋元時期由於金人南侵及蒙古軍隊的南下,使孫姓族人進一步湧入福建、廣東等地居住。明清時期,有福建孫姓遷入廣東紫金縣者,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即為此支後裔,這一時期,孫姓人已是遍布全國,且以東部和江南地區較為集中。今日孫姓以山東、河南、安徽、黑龍江、河北和吉林等省為多。目前孫姓人口列全國第十二位。

孫姓字輩

某支孫氏字輩:大永宏茂,元亨利貞,興隆吉慶,昭遠振武,承先啟後,世代克昌,平治修齊,子嗣長守。
山東某支孫氏字輩:宗德祖功,守正秉忠,永傳侯道,繼業子龍。
湖北樂安孫氏字輩:宗敦一本傳家法,學從師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賢嗣定應萬世長。遵札樂道根基固,先哲德澤力弘揚。才華卓著時為用,信義仁廉樹綱常。
靖安義門孫氏字輩:必學志方宏,啟傳責協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長綿。各睦高同氣,光輝粉厚賢。克佳宜有才,萌卜桂蘭蓮。
益陽臘湖孫氏原派語:應仲玉原景,延松承繼立。文崇明國璧,武耀大邦翼。續派語:孝友傳家政,詩書啟俊良。顯揚逢盛世,動業振朝綱。
河北滄州孫氏字輩:書銘華錦,蘭茂增馨,嘉祥永蔭,世育俊英。
浙江孫氏字輩:會際昇平日,修緒衍新編,支圖與翰典,光照啟後賢。
湖南邵陽孫字輩:國正大光顯,忠孝傳先澤。詩書裕後昆,發祥疑繼厚。
衍慶尤倍圓,盛教仃麟記。人生重本根,憲章隆典禮。
熏夜晉乾坤.

郡望堂號

郡望

汲 郡 晉置郡,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為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壽州孫氏祠堂,孫姓宗廟,祖廟
陳留郡 西漢置郡,在今河南開封東南陳留城。
太原郡 戰國秦莊襄王時置,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開基始祖為孫明的十一世孫福。
樂安郡 東漢置郡,此支孫氏為兵聖孫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 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吳 郡 東漢分會稽郡而置,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
東莞郡 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北。

堂號

平治堂 因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而得名。
樂安堂 因田書伐莒有功,被封于樂安,賜姓孫,為孫姓始祖。
富春堂 孫武帶所著兵法見吳王,吳王命其帶兵西征,戰功赫赫,被封到富春,因號富春堂,與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 晉朝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在院中映雪讀書,終成大名。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汲郡、陳留、太原、吳郡、東莞。②自立堂號:惇敘、積善、鶴衍、嘉會、燕翼、萬石、垂裕、安慶、永思、平治、映雪、孝友、兵法等。

家族網·孫姓

家族網簡介

家族網是一個以姓氏文化為基礎,集空間、家族樹、時間軸、尋根、百科、群組、日誌、相冊等各種服務和功能於一體的開放性互動網站,主要包含兩部分:家族社區和發現中國。
家族網致力於中華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探索,結合現代網際網路技術,把泛
孫氏·家族網
黃的“家譜”轉化成數字,為全球華人免費提供線上家譜服務,最終成為最專業的線上家譜服務平台。家族網自主研發家族樹以及各種適合於家族的娛樂套用,旨在為用戶的“尋根之旅”添加更多的互動性,為華人尋根問祖的溝通提供更快捷、更準確的方式。家族網有一個夢想:讓親情不再因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冷淡;讓溝通不再因時代的不同而產生隔閡;讓血緣關係不再因“無譜可尋”而了無音訊;讓文化不再因“物慾橫流”而被遺忘……在每一個人心裡撒下親情的種子,讓每個家庭成員用愛心灌溉,建立起匯聚親情、愛情、友情的家族樹。
家譜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盛於魏晉,但唐朝以後所存的家譜已經寥寥無幾,現在能見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家譜。古人云:“譜牒身之本也”,常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連一個名字都沒能留下來,若干年之後自己的子孫連祖先是誰都不知道,豈不哀哉?換而言子,你的子孫也就失去了根本!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萬里江水,源起何處?
“記錄生活,回顧舊日足跡;傳承文化,分享家族樂趣”是家族網服務的宗旨。人生不過百年,家庭不過數人,在這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確承載著無數的回憶:有輝煌,有衰敗;有幸福,有悲傷;有歡樂,有憂愁;有舉手投足、轉身即忘得小事,有無私奉獻、心甘情願的大愛……。在這一片地方,全家人獲得了多少幸福,創造了多少愛的奇蹟……這就是我們身體和心靈的歸宿——家。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忘卻家庭里發生的點點滴滴,更不能讓這“寶貴財富”隨著時間一起流逝,記錄——分享——延續——傳承,家族網為您提供最好的“家”!
家族網,不僅僅是一個社區,更是一個傳承平台,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

家族網LOGO

家庭的調味劑。尋根問祖上家族網,與同姓人一起追祖溯源、探討過去;家庭生活上家族網,與親人溝通,與孩子互動;閒暇之餘上家族網,記錄生活,分享趣事;傳承文化上家族網,一起探索發現中國的人、事、景、物……上家族網,你我他共同的選擇。

孫姓百科

孫姓百科是家族網為孫姓家族成員提供的免費姓氏尋根服務,集合了圖書館、博物館、網友等眾多資料,編織了中華孫姓家族的起源、遷移路線、分布圖、家族史、家族景點等。

孫姓名人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蒍氏。名敖,字叔孫,一字艾獵。輔佐楚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中國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發展起到相當作用。
立於公元16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據《三國會要·職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書上見其名而已。
孫武,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籍貫、字號均不詳。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他主張改革以圖強,認為當時晉國六卿所進行土地制度之改革,其中畝大而稅輕者可以成功(此見山東臨沂縣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竹簡《孫子兵法吳問》)。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孫子兵法·計篇》),指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由此可知,他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分析敵我形勢,如: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之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形勢之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固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強調戰略戰術上之“奇正相生”和“機動靈活”之運用。他這一思想有豐富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法的因素。著有《孫子兵法》,是為中國歷史最早而又最傑出之兵法。
孫臏,戰國時兵家。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人。孫武后代。曾與龐涓同
孫氏祠堂,孫姓,家族網
學兵法。後龐涓仕魏,仕魏惠王將,忌其才能,將他騙至魏國,處以臏刑(割去膝蓋骨),故稱孫臏。齊國使者至魏,他陰見齊使,由齊使秘密載回齊,經田忌推薦,齊威王任為軍師。先後兩次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和馬陵,終使龐涓兵敗自殺。著有《孫臏兵法》。
孫炎,三國魏經學家、訓詁學家。字叔然,樂安(今山東博興)人,鄭玄弟子,當時稱為“東州大儒”。撰《周易春秋例》,並為《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等書作注。著有《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反切從此盛行。
孫堅(155-191),東漢將領。三國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字文台。少為郡縣吏,中平元年從朱儁鎮壓黃巾起義軍。四年任長沙太守。初平二年率軍擊劉表,為表將黃祖射死。次子孫權稱帝,追尊為武烈皇帝。
孫策(175-200),三國割據者。吳郡富春人。字伯符,孫堅子。興平二年率軍渡江,削平當地割據勢力,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曹操任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建安五年遇刺死。弟孫權稱帝,追尊為長沙桓王。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吳國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其兄孫策擁有江東六郡。曾與劉備聯合,大敗曹軍於赤壁。後在吳蜀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稱帝於武昌,國號吳。
孫楚(約218-295),西晉文學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字子荊。官至馮翊(今陝西大荔)太守。能詩賦,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馮翊集》。
孫盛(約306-378),東晉無神論者、史學家。字安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始任佐著作郎,出補瀏陽令。陶侃、庚亮、桓溫鎮荊州時,皆用為參軍。後累遷至秘書監,加給事中,年七十二卒。博學能為文章,善言名理,與殷浩齊名。曾以“形既粉散,知亦如之”命題,駁斥佛教“神不滅”思想(見《廣弘明集·與羅君章書》)。著有《魏氏春秋》、《晉陽秋》,世稱良史。又撰詩、賦、論、難等數十篇,有集十卷,今多亡佚。《全晉文》輯其文兩卷。
孫綽(314-371),東晉文學家。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人。家於會稽,官至廷尉卿,領著作。為玄言詩代表作家。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廷尉集》。
孫安祖(?-611),隋末山東農民起義領袖。清河漳南(今山東夏津北)人,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是高雞泊起義軍的首創者。
孫思邈(581-682),唐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隋文帝時授國子博士,不拜。太宗初至京師,雖老而視聽猶聰,授諫議大夫,固辭,終不仕。通百家說,善言老莊。精於陰陽,推廣醫藥之學,相傳卒年百餘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錄論》、《攝生真籙》、《枕中素書》、《銀海精微》等。後人尊為藥王。
孫過庭,唐書法家。陳留(今屬河南)人,自署為吳郡,或作富陽人。字虔(一作名虔禮,字過庭)。高宗時官率府錄事參軍。工正、行、草,尤以草書擅名。宋米芾以為“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
孫姓名人,孫權孫仲謀
”今存其垂拱三年(687)撰成的《書譜·卷上》,闡述正草二體書法,見解精闢,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愐,唐代音韻學家。玄宗(李隆基)天寶時為陳州(今河南淮陽)司馬。精音韻之學。嘗刊正隋陸法言之《切韻》,並增字加注,於天寶十年(751)編成《唐韻》五卷,已佚。現《唐韻》卷首有孫愐《唐韻·序》。
孫樵,唐散文家。關東人,字可之(一作隱之)。大中進士,授中書舍人。黃巢起義軍入長安,隨僖宗奔岐隴,遷職方郎中。長於古文,所作對當時統治集團的昏憒無能,頗多諷刺。有《孫可之集》。
孫位,唐末畫家。一名遇,又號會稽山人。唐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曾隨唐僖宗自長安入蜀,居成都,任“文成殿下道院將軍”。擅畫人物、佛像、山水、松竹等,尤善畫龍水。在應天、昭覺、福海等處作畫甚多。作品有《高逸圖》、《四皓圍棋圖》、《番部博易圖》、《草堂圖》、《王波利圖》、《高士圖》、《三教圖》等。
孫儒(?-892),唐末將領。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從秦宗權為都將。不久殺宗權弟宗衡,並其眾,破揚州,自署淮南節度使。繼而與楊行密等多次交戰,時有勝負。景福二年,陵陽大戰,會大疫,敗,為行密部將田頵所執,鏇被斬首。
孫方諫(893-954),五代時將領。本名方簡。莫州清苑(河北保定)人。初為定州狼山堡主。後晉出帝時,義武軍節度使恐其為邊患,表為游奕使。有所求,不得,北通契丹。契丹滅後晉,使為義武軍節度使。命徙雲中,不受,率徒復入狼山。後漢高祖起兵,他入據定州以歸,仍為義武軍節度使。後周時徙鎮國。
孫光憲(約895-968),五代宋初文學家。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宋代陵川貴平(今屬山西省)人,藏書家。後唐時,為陵川判官,天成(926-968)初,梁震薦為書記。歸宋後,累官檢校秘書監。嗜藏書,常手自抄學校讎,老而不廢,收藏數千卷。著有《北夢鎖言》、《荊台》、《筆傭》、《橘齋》等書。
孫奭(962-1033),北宋經學家。字宗古,博州博平(山東茌平)人。端拱九經及第。歷國子監直講、兵部侍郎、龍圖閣學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宋史》稱其“守道自處”,“未嘗阿附取悅”。真宗迎天書,祀汾陰,皆直言諫阻。仁宗時,講論前代亂君亡國,反覆規諷。著有《經典微言》、《孟子音義》等。
孫復(992-1057),北宋學者。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字明復。舉進士不第,隱居泰山,世稱泰山先生。後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遷殿中丞。研治《春秋》,著《春秋尊王發微》。其學上祖陸淳,下開胡安國。和胡瑗、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還著有《孫明復小集》。
孫洙(1032-1080),北宋文學家。字巨源,揚州廣陵(江蘇揚州)人。舉進士。遷知太常禮院。治平中上疏言時弊要務十七事,多被採納。遷同知諫院。王安石變法時自請出知海州。元豐間官至翰林學士。博聞強記,誥熟典故。善詩文,能詞,有名於時。
孫威(1183-1240),元初鎧甲製造家。渾源(屬山西)人。金貞祐時從軍,在雲中(山西北部)投降蒙古汗國,任千戶。他所制鎧甲稱“蹄筋翎根鎧”,經成吉思汗親自試射,箭不能透。後任順天路工匠都總管。子孫珙繼其職,又造疊盾。
孫龍,明畫家。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一作隆,字廷振,號都痴。善畫禽魚草蟲,全以彩色渲染,得徐熙、趙昌沒骨法,饒有生趣。作品有《花鳥草蟲冊》。
孫克弘(1533-1611),明畫家。華亭(今上海松江華亭鎮)人。字允執,號雪居。師法沈周、陸治。筆墨簡練,頗有生趣。兼工蘭竹、山水,亦作佛道像。且能詩,並善書。書學宋克。
孫承宗(1564-1638),明將領。字稚繩。保定高陽(今屬河北)人。萬曆進士。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在關四年,練兵屯田,修城堡數十,敵不敢犯。後為魏忠賢黨排擠去職。崇禎二年(1629),後金(清)兵入大安口,明廷用他守通州,後移鎮山海關,收復永平、遷安、欒州、遵化等地。四年,罷職歸里。十一年,清兵繞道入長城,攻高陽,他率家人拒戰,城破自殺。著有《高陽集》。
孫慎行(1564-1635),明臣。字聞斯,號淇澳,江蘇武進人。授編修。累擢禮部右侍郎,署部事。天啟初召擢禮部尚書。首疏究論三案,因與廷臣意見不合託病歸。《明史》言其慎行“操行峻潔,為一時搢紳冠”。廷禎八年(1635)被廷臣推為閣臣,入京即病死。有《玄晏齋集》。
孫奇逢(1584-1675),明清之際學者。字啟泰,一字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今屬河北)人。與李顒、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孫傳庭(1593-1643),明末將領。字伯雅,字白谷,代州振武衛(山西代縣)人。《明史》載其“儀表頎碩,沉毅多籌略”。萬曆進士。崇禎九年(1636)由順天府丞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俘殺農民軍領袖高迎祥,打敗李自成。入衛京師,被揚嗣昌誣陷坐獄三年。十五年起兵部左侍郎,總督陝西。次年進尚書,總督晉陝川等軍務,督師鎮壓李自成軍,屢敗,戰死。有《白谷集》、《鑒勞錄》等。
孫可望(?-1660),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陝西米脂人。張獻忠義子。英勇善戰,稱驍將,號軍中“一堵牆”,封平東將軍。獻忠戰死,他與諸將揮師雲貴,被推為首領。鏇為國主,年號興朝。聯南明抗清。後因妒恨李定國,於長沙降清,盡獻雲貴軍情,且引兵攻殺。清封義王。後狩獵時為清兵射殺。
孫雲球,明末清初光學儀器家。字文玉、泗濱,江蘇吳江人。中國民間最早獨立發明望遠鏡和首創眼鏡者。還利用凹透鏡、凸透鏡和反射鏡製造出察微鏡、放光鏡、夜明鏡等七十餘種光學儀器。並總結實踐經驗,著成《鏡史》。還研製計時準確的自然晷。
孫延齡(1647-1677),清將領。漢軍正紅旗人。孔有德婿。康熙初,任廣西將軍,鎮桂林、統孔有德舊部。康熙十三年(1674)舉兵回響吳三桂叛亂,自稱安遠大將軍,占據廣西。鏇稱安遠王。後降清,被吳三桂從孫世琮執殺。
孫嘉淦(1683-1753),清臣。字錫公,號懿齋,山西太原人。康熙進士,授檢討。世宗即位,應陳對三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帝謂之翰林狂士。高宗即位,屢陳大政被納。官刑部尚書,屢雪冤獄,劾論貪劣,抑豪撫民。興水利課農桑。政績卓著,官至大學士、太子少保。
孫星衍(1753-1818),清經學家。字淵如,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官山東督糧道。所學較廣,對經史、文字、音韻、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隸,精校勘,擅詩文。撰有《尚書今古文註疏》、《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等。刻有《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等。
孫原湘(1760-1829),清詩人。昭文(今江蘇常熟)人,字子瀟,號心青。嘉慶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修官。乞假歸未仕。工駢散文,兼善書畫。與王曇、舒位齊名。著有《天真閣集》。
孫家鼐(1827-1909),清臣。字燮臣,號蟄生、澹靜老人,安徽壽州(壽縣)人。鹹豐狀元。曾任工部、禮部、吏部尚書、光緒帝師傅。光緒二十四年(1898)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京師大學堂。後拜體仁閣、東閣、文淵閣大學士,晉武英殿大學士。充學務大臣、政務大臣、資政院總裁等職。《清史稿》稱其“儒厚廉謹,常以資望領新政,每參大計,獨持正不阿”。
孫毓汶(?-1899),清臣。字來衫、萊山,山東濟寧人。鹹豐進士,授編修。以輸餉有功漸遷福建學政、內閣學士、工部左侍郎、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權奇饒智略”(《清史稿》)。甲午戰爭時,力主議和,遭朝臣反對,稱病告休。
孫詒讓(1848-1908),清經學家。字仲容,號籀廎。浙江瑞安人。同治舉人。1886年曾任刑部主事,後去職專心研究學術。1901年撰寫《變法平議》,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張。畢生致力於經學、文字、甲骨、金石、文獻、目錄、校勘學的研究,《契文舉例》是其考釋甲骨文的最早著作。另著有《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名原》、《札迻》、《溫州經籍志》、《籀廎述林》等。
其他孫姓名人有春秋善相馬者孫陽;三國時吳皇帝孫亮、孫休、孫皓,將領孫輔、孫賁、孫翊、孫靜;晉文學家孫瓊,詩人孫拯;南朝齊文人孫詵;唐文學家孫郃;北宋學者孫錫;金道姑孫不二;明藏書家孫藩,戲曲作家孫鍾齡;清文學家孫洙,詩人孫雲鶴、孫雲鴻,篆刻家孫治清,金石書畫鑑藏家孫承澤等。近當代孫姓名人有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民主革命者孫武,紅軍將領孫德清,政治活動家孫起孟,政治家孫志遠,國民黨官員孫科、孫運璿,國民黨將領孫立人、孫楚、孫殿英、孫蔚如,北洋直系軍閥孫傳芳,地質學家孫雲鑄、孫建初,石油地質學家孫健初,資源採礦專家孫越崎,冶金專家孫德和,電子技術專家孫俊人,計算機專家孫仲秀,土木工程專家孫鈞,家蠶育種家孫本忠,經濟學家孫冶方、孫尚清,社會學家孫本文,哲學家孫叔平,心理學家孫國華,歷史學家孫毓棠,作家孫犁,電影劇作家孫師毅、孫瑜,戲劇導演孫維世,電影演員孫道臨,京劇演員孫菊仙,口技表演藝術家孫泰,排球運動員孫晉芳、孫玥,跳水運動員孫淑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