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家譜

孔姓家譜

孔氏宗族的族譜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系最完整的族譜。孔氏宗族視修譜為合族大事,通過修譜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緣關係相對疏遠的孔氏族人組成一體,從而達到“詳世系、聯疏親、厚倫誼、嚴冒紊、序照穆、備遺忘”的目的,修譜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滲入。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傳世,記載世襲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官居朝議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翰深感個別抄本易於散失,而且每代僅錄一人,使家族中許多賢達之士未能載入史冊,年代久遠後必被湮沒,決定廣收資料,創修孔氏族譜。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譜,將本族嫡系及支庶一併收入,正式鏤版印刷。

基本信息

歷史傳說

孔丘孔丘
最初的孔氏家譜,只是以抄本傳世,記載世襲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官居朝議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翰深感個別抄本易於散失,而且每代僅錄一人,使家族中許多賢達之士未能載入史冊,年代久遠後必被湮沒,決定廣收資料,創修孔氏族譜。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譜,將本族嫡系及支庶一併收入,正式鏤版印刷。
孔宗翰之後的四百年間,宋、金、元歷朝更替,屢值兵燹戰亂,其間孔氏譜牒雖曾進行過重修,但沒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組織重修並付印。這次重修的族譜接受以往瀕於失傳的教訓,特對修譜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規定:此後族譜“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為期”。按此規定,應當在嘉慶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譜,但由於種種原因,修譜工作比規定時間向後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譜,這距上次修譜已有133年的時間。而後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時修譜,但乾隆甲子(1744年)負責修譜的是孔繼汾,他後來因被告觸犯了清朝《會典》而陷入文字獄,充軍到新疆伊犁。在以後的一百多年裡沒有再大修過族譜,直到民國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譜,經土7年努力,在民國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這部民國族譜是最大規模的一個孔氏全國合族大譜。
北宋元豐及明弘治年間所修的孔氏族譜,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啟、康熙、乾隆和民國所修的四部。從這四部族譜的纂修人員的設定來看,可以發現,隨著世代推移,修譜機構的設定規模逐漸擴大。
為確保修譜工作的順利進行,衍聖公府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組織機構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譜時,設立鑑定一人,由衍聖公擔任;監修二人,由三品執事官和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擔任;提調二人,由正一品蔭生候選員外郎和曲阜縣世職知縣擔任;以下編次、掌收、校閱、謄錄、督刊、收發等職,也是各由四品執事官、候選州同知之類有官職者及有科名的人員擔任。到民國時期最後一次大修時,衍聖公孔德成主持,專門設立了“曲阜全國孔氏合族修譜辦事處”(簡稱“譜館”,古時稱:“纂局”),孔德成任總裁,由族長孔傳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譜館有職員66名,另有一些勤雜員役。
修譜時,衍聖公府要先行制訂條規、頒布榜示,制訂統一格冊和修譜誓詞。然後擇吉日舉行儀式,告廟致祭後,各執事人員進入修譜的專設機構纂局內辦公。族譜纂修完成,要在孔廟舉行隆重的告祭儀式。各戶族眾按規定領到新譜後,即將舊譜交至族長,立即焚瘞。如有失落舊譜者,即聲明,該戶頭戶舉出具證明,刻附譜後。

孔子嫡繫上

第一代 大成至聖先師
孔丘,字仲尼.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聖尼父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師尼父
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先聖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師
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玄聖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至聖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1307年),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至聖先師
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孔子家族被譽為中華第一家,據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華夏族)後裔,故為子姓。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夏邑)。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徵在生下孔子。
孔子榮譽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定《》《》,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作《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
第二代 泗水侯
孔鯉,字伯魚。孔子之子。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泗水侯,孔氏後人稱為二世祖。孔鯉經常趨庭接受孔子詩禮的訓導。享年五十歲,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 述聖公
孔伋,字子思。孔鯉之子。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沂水侯,元文宗至聖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國述聖公,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並列“十哲”之間,宋慶宗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加封沂恩公,升列“四配”,元寧宗至順二年(公元1332年)加贈“述聖”。孔氏後人稱其為三世祖。
他受業於孔子學生曾參,頗得孔子思想的真傳,著作《中庸》,以述父師之意。孔伋成為述聖,前繼承孔子,後通過門人傳給孟子。
孔伋享年八十二歲。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子思年六十二而卒。
第四代
孔白,字子上。孔伋之子。
據《闕里文獻考》、《孔叢子》及《孔氏祖庭廣記》等書的記載,孔白“通習群書,又善兵法”。
齊威王曾兩次召孔白為相,皆不受。《孔叢子》還記載,孔白學習雜家之術,孔伋教導他要“學必由聖”,要“始於詩、書而終於禮樂,雜說不與焉”。享年四十七歲。
第五代
孔求,字子家。孔白之子。
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求“通習儒道,有遁世之志”。楚王曾召之,不受。享年四十五歲。
第六代 魏相
孔箕,字子京,一說子真。孔求之子。
《闕里文獻考》等記載,孔箕曾做過魏相。享年四十六歲。
論語論語
第七代
孔穿,字子高,一說子順。孔箕之子。生卒年月不詳,終年51歲。
他博學,清虛沉靜,有遁世之志,楚、魏、趙三國交聘,均不就。他常與趙國公孫龍會於趙國公子平原君處。公孫龍善為“堅白異同”之辨,孔穿據理相爭,折服了公孫龍。平原君曾告公孫龍,不要再與孔子高辨論了,說:“其人理勝於詞,公詞勝於理。詞勝於理,終必受絀。”
第八代 文信君
孔謙,《史記》作慎,《家語》作微。一名斌,字子順,又子慎。戰國魯人,孔穿之子,孔子八代孫。生卒年月不詳。
孔謙相魏安釐王,“為魏王連和於趙”,封魯文信君。他相魏王,“改嬖寵之官以事賢才,奪無任之祿以賜有功”,失官丟祿者皆不悅。他任魏相九個月,雖一再陳表治國大計,均不為魏王採用。遂感嘆道:“言不用,居官食祿,是尸位素餐也。”乃告病歸,卒於家。
第九代 博士、太師
孔鮒,字子魚,或子甲。孔謙長子。
博通經史,與魏名士張耳、陳余友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孔鮒不仕,令其弟子叔孫通仕秦,後召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秦相李斯始議焚書之事,孔鮒聽說後,收其家中《論語》、《孝經》、《尚書》等書,藏於祖堂舊壁中,自隱於嵩山,教授弟子百餘人。後陳涉為楚王,陳余使人勸孔鮒出仕,鮒遂往,陳涉迎至郊外,親執其手,尊為博士、太師。孔鮒深感所言不得用,任職僅六旬(一說六個月),便託疾而退,卒於陳。
漢成帝時,孔子第十四代孫孔吉被封為殷紹嘉侯,奉商之祀。後改為宋公。傳三代(何、齊、安)失傳。
第九代 奉祀君
孔騰,字子襄。孔謙次子。
身長九尺六寸,通經博學。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騰為奉祀君,專管祭祀孔子的事務,此為奉祀孔子之始。漢惠帝時,孔騰被征為博士,後遷長沙太傅。享年五十七歲。
第九代
孔樹,字子文。孔謙幼子。
第十代褒成侯
孔忠,字子貞。孔騰之子。
有高尚之志,漢文帝時為博士,封褒成侯。孔忠生子二:孔武、孔安國。享年五十七歲。
第十代蓼夷侯
孔藂,即孔彥,孔樹子。秦胡亥元年,以左司馬入劉邦軍,為將軍,隸屬韓信部下。參加過著名的垓下之戰。漢立,封為蓼夷侯。子孔臧繼嗣,漢武帝時為太常。後坐南陵橋壞衣冠道絕免官。《漢書·藝文志》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太常蓼侯孔臧賦》二十篇。子孔琳、孔臧。孔琳有子二:孔黃、孔茂。孔茂無子。孔黃之子孔宣。孔宣以後絕嗣。
第十一代 博士
孔武,字子威。孔忠之子。
漢文帝封為博士。早卒。
第十一代 臨淮太守
孔安國,字子國。孔忠之子。
漢武帝時為博士,歷官諫議大夫、臨淮太守。西漢經學家。
安國少學《詩》於申培,受《尚書》於伏生,學識淵博,擅長經學。武帝時任博士,後為諫大夫,官至臨淮太守。據傳,漢魯恭王劉餘擴建宮室拆除孔子故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安國將古文改寫為當時通行的隸書,並為之作“傳”,成為“尚書古文學”的開創者。今傳《尚書孔氏傳》,一稱《孔安國尚書傳》,明清學者定為後人偽托。《史記》作者司馬遷研究《堯典》、《禹貢》等古文,也曾向他請教。後世尊其為先儒。
孔臧,西漢魯人,孔藂之子,孔子十一代孫,生卒年月不詳。西漢文帝時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
西漢初期,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各有解釋,孔臧對此極為不滿,曾致函從弟孔安國,稱“深忿俗儒淫詞冒義,有意欲撥亂反正,由來久矣”。後上書皇帝,自言:“臣世以經學為業,家傳相承,作為訓法。今俗儒繁說,遠本雜以妖妄,難可以教。臣乞為太常,典臣家業,與安國紀綱古訓,使永垂來嗣。”在官數年,著書十篇,賦二十四篇。
第十二代 大將軍
孔延年,子孔霸。
博覽群書。以治《尚書》為漢武帝博士。後轉太傅,遷大將軍。享年七十一歲。
第十三代 烈君
孔霸,字次孺。
少時治《尚書》,師事太傅夏侯勝。昭帝末年為博士,漢宣帝時為太中大夫,被選為皇太子師,傳授經書。後升遷詹事,掌管皇后及皇太子家事,後出任高密相。皇太子即位,即漢元帝,孔霸因曾為帝師,被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又為給事中,加賜黃金二百斤,宅第一區,徙戶籍於長安。
漢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賜爵關內侯,食封八百戶,號褒成君,並賜黃金二百斤,宅一區,此為世襲爵位奉祀之始。詔令以其所食邑祀孔子,並徙其子回曲阜,主祀孔子。昭帝時征為博士。
孔霸為人謙退,不好權勢,常稱“爵位太過,何德以堪之!”漢元帝曾數次想讓他做宰相,均被他謝絕。漢元帝感其誠,甚為敬重,賞賜甚厚。孔霸去世後,漢元帝兩次素服去弔唁,賜贈東園秘器錢帛,以列侯之禮為之治喪。諡號“烈君”。孔霸四子:孔福、孔捷、孔喜、孔光。享年七十二歲。
第十四代 關內侯褒成君
孔福。孔霸之子。
永光元年奉詔徙戶籍回曲阜,主祀孔子。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為關內侯。享年六十二歲。生子孔房。
第十四代校尉
孔捷,曾任校尉,傳五世至孔嘉時而絕。
第十四代 校尉
孔喜,漢時任校尉,無子,絕嗣。
第十四代 簡烈侯
孔光,字子勇。孔霸第四子。生於西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卒於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終年70歲。
孔光自幼隨父徙居長安,聰穎好學,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光祿勛匡衡推舉其為方正,入朝任諫大夫。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常不合元帝之意,被貶出朝任一小官,後辭官回家收徒講學,所教弟子多數成就為博士、大夫。成帝即位,舉為博士,幾次到各地檢查冤獄,教化風俗,賑濟災民,後遷為僕射、尚書令、御史大夫。綏和二年(前7年)又升為大將軍,繼而拜為丞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後因在朝中力主扶正除邪,傅太后指使親信加以詆毀,被罷免還鄉。孔光回鄉不到一年,朝中接連換了三位丞相,廷議皆不如孔光。元壽元年(前2年)正月朔日有蝕,十餘日後,傅太后駕崩,哀帝問光日蝕事,光以“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相答,並告誡哀帝:“放遠讒說之黨,援納斷斷之介,退去貪殘之徒,進用賢良之吏;平刑罰,薄賦斂,恩澤加於百姓,誠為政之大本,應變之至務也。”哀帝又令孔光入朝,授光祿大夫,不久再拜為丞相。他與大司空何武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規定逾限者歸官,以緩和激化的階級矛盾。因遭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施。哀帝死後,平帝劉 年僅9歲,由太皇太后臨朝稱制,政事盡委於大司馬王莽。孔光耽心有不測之事,上書請求辭官回鄉。於是,按王莽之意拜孔光為太傅,次年拜為太師。後稱病辭職。
元始五年,孔光病故。太后令諫大夫持節護喪,公卿百官弔唁送葬。謚“簡烈侯”。
第十五代 關內侯 褒成君
孔房。孔福之子。
漢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襲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九百三十二戶。
第十六代 褒成侯
孔均,字長平。孔房之子。
本名莽,因避王莽諱,改名均。好學有才,言辭清辯,奏對成章。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專權,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封孔均為褒成侯,奉孔子祀,食邑二千戶。
後來王莽欲拜孔均為太尉,孔均堅辭不就,託病回鄉,因此失去了爵位。後卒於家。
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為太尉,上書辭謝未就職。享年八十一歲。
第十七代 褒成侯
孔志。孔均之子。
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農曆4月復封為褒成侯,食邑兩千戶。卒謚“元成”。生子孔損、孔澍、孔恢。孔澍、孔恢均傳三代而絕。
第十八代 褒亭侯
孔損,字君益。孔志之子。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襲爵,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闕里祭祀孔子時,孔損助祭。
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為褒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曜、孔旭。
第十九代 奉聖亭侯
孔曜,字君曜。孔損之子。
漢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為奉聖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完、孔瓚。
第二十代 褒亭侯
孔完。孔矅之子。
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襲褒亭侯。襲父爵,食邑百戶。孔完早卒無子,三國魏時以弟孔瓚子孔羨襲爵。
第二十一代 宗聖侯
孔羨,字子余。孔瓚之子,孔矅之孫。
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拜為奉議郎,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為宗聖侯,賜食邑百戶(一說千戶),奉孔子祀。生子孔震。
第二十二代 奉聖亭侯 拜太常卿 黃門侍郎
孔震,字伯起。孔羨之子。
襲奉宗聖侯。賜食邑二百戶。晉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農曆12月,改封奉聖亭侯,拜太常卿、黃門侍郎,食邑二百戶。生子孔嶷。享年七十五歲。
第二十三代 奉聖亭侯
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孔震之子。
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襲封奉聖亭侯,食邑二千戶。生子孔撫。
第二十四代 奉聖亭侯
孔撫。孔嶷之子。
舉孝廉,辟太尉掾,任豫章太守。襲封奉聖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懿。
第二十五代 奉聖亭侯
孔懿,孔撫之子。
襲封奉聖亭侯,兼從事郎中,食邑一千戶。享年六十一歲。生子孔鮮。
第二十六代 崇聖侯
孔鮮,字鮮之。孔懿之子。
好學,有度量。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襲封奉聖亭侯,後改為崇聖侯。生子孔乘。
第二十七代 崇聖大夫
孔乘,一作孔秉,字敬山。孔鮮之子。
北魏孝文帝時舉為孝廉。北魏延興三年(公元473年),封為崇聖大夫,食邑五百戶,並給十戶以供灑掃。生子孔靈珍、孔景進。
第二十八代 崇聖侯
孔靈珍。孔乘之子。
任秘書郎,襲爵。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封為崇聖侯,奉孔子祀,食邑一百戶。生子孔文泰、孔文僖。
第二十八代 
孔景進,一作靈進,生子孔白鳥、孔伏承。
第二十九代 崇聖侯 
孔文泰,孔靈珍之子。
襲崇聖侯。享年五十八歲。生孔渠。
第三十代 崇聖侯
孔渠,孔文泰之子。
襲崇聖侯。
第三十一代 恭聖侯
孔長孫。孔渠之子。
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孔長孫為恭聖侯,食邑一百戶。
後周宣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同時詔封孔長孫襲鄒國公爵。孔長孫有二子,長子英悊,次子嗣悊。長子早逝,無子。享年六十四歲。
第三十二代 紹聖侯
孔嗣悊zhé。孔長孫之子。
隋文帝時應制登科,授涇州司兵參軍,後升遷太子通事。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封為紹聖侯,賜食邑一百戶。生子孔德倫。享年七十歲。
第三十三代 褒聖侯
孔德倫。孔嗣悊之子。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封褒聖侯(孔氏譜書作唐高祖武德九年)。食邑百戶,朝會位同三品,免除其子孫徭役。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賜孔德倫璽書、衣服等。生子孔崇基、孔子嘆。享年七十一歲。
《宋書》卷十七《禮志四》還記載了另一個世系:“明帝太寧三年),詔給事奉聖亭侯孔亭四時祠孔子,祭宜如泰始故事。亭五代孫繼之博塞無度,常以祭直顧進,替慢不祀。宋文帝元嘉八年),有司奏奪爵。至十九年),又授孔隱之。兄子熙先謀逆,又失爵。二十八年),更以孔惠云為奉聖侯。後有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又以孔邁為奉聖侯。邁卒,子罶嗣,有罪,失爵。”
孔亭被封為奉聖亭侯事又見於《晉書》卷十九《禮志上》。
按照這一說法,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襲封奉聖亭侯的是孔亭,而非孔嶷nì。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襲封奉聖亭侯的是孔隱之而非孔鮮之。此後又有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封孔惠云為奉聖侯。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封孔邁為奉聖侯。期間又有孔亭五代孫孔繼之被奪爵、孔隱之兄子孔熙謀逆失爵、孔邁子孔罶有罪失爵等。不但與孔氏譜牒的記載大相逕庭,而且中間的傳承關係也非常混亂。但更為有意思的是,宋人歐陽修等修《唐書》之《宰相世系表》與孔氏譜牒所記載的竟然完全相同。
孔氏族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孔繼汾《闕里文獻考》說:“今汾以臆度之,亭與靖之、繼之三人,或系二十二代震之冢裔,至隱之、惠雲、邁、罶等,或以大宗無人,遂取旁支代表,後因鼎祚屢移,子孫不嗣,家乘失傳,殆由於此。至靈珍崛起,北朝大約由於支別,自溯祖父以接大宗。如懿、鮮,未必盡主其所封爵,或系追崇。”
也有人認為孔鮮與孔隱之為一人,隱之為孔鮮之字。還有人認為孔鮮的崇聖侯是後人追封的。由於史料的缺乏,人們也只能存疑。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孔子家族的世系情況是混亂的。
第三十四代 褒聖侯
孔崇基。孔德倫之子。
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襲封褒聖侯,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會。享年五十六歲。
第三十四代 深州刺史
孔子嘆,攝寧陵祀事。
生子孔賢。孔賢,字元亭,孔氏譜書言其進士及第,曾任太子中舍人、深州刺史。定居寧陵,為寧陵派之祖。有子三人:孔蘊、孔蒙、孔蓄。均有傳。
第三十五代 文宣公
孔璲之,字藏暉。孔崇基之子。
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襲褒聖侯,特授國子四門博士。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詔追謚孔子為文宣王,改封褒聖侯孔璲之為文宣公,兼兗州長史。生子孔萱。
第三十六代 文宣公
孔萱,孔璲之子。
襲封文宣公,兼任兗州泗水令。生子孔齊卿。
第三十七代 文宣公
孔齊卿。孔萱之子。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襲封文宣公,兼兗州司馬。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詔以孔齊卿為兗州司馬。時李師道叛亂,孔齊卿陷於東平,卒。生子孔惟致。
第三十八代 文宣公
孔惟致。孔齊卿之子。
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襲封文宣公,任兗州參軍,奉孔子祀,復五十戶以供灑掃。生子孔策。享年六十五歲。
第三十九代 文宣公
孔策。孔惟致之子。
明經及第,仕曲阜縣尉、少府監主簿。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遷國子監丞、尚書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2年),宰相白敏中奏請每年給封戶、絹百匹,充春秋奉祀。此後一段時間內失封。生子孔振、孔拯、孔郁。孔拯無子,孔郁一支在三代以後定居浙江平陽,形成平陽派。
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襲封文宣公,歷國子監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請歲給戶絹百匹,充春秋奉祀。享年五十七歲。
第四十代 文宣公 封絹
孔振,字國文。孔策之子。
唐懿宗鹹通四年(公元863年)襲封文宣公。舉進士甲科,官至監察御史,左補闕水部員外郎。享年七十四歲。
據孔氏家譜,孔振仍襲封文宣公,唐懿宗鹹通四年(公元863年),舉進士甲科,歷兗州觀察判官,至刑部員外郎。孔振生子孔昭儉,歷兗州司馬、曲阜令。
但與家譜不太一致的是,《宋史·孔宜傳》說“自璲之至策,五世並襲封文宣公”,“自策至昭儉,三世歲給封絹,以供享祀。”言外之意是,孔策以後,孔子子孫就失去了爵位。孔振、孔昭儉只是享受皇帝每年給的絹,來供奉孔子祭祀而已。
第四十一代 文宣公
孔昭儉。孔振之子。
襲封文宣公,授廣文博士,歷兗州司馬、曲阜令。享年六十歲。
第四十二代 泗水令
孔光嗣,字齋郎。孔昭儉之子。
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後因時世動亂,失封爵。
後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廟戶孔末所殺。享年四十二歲。

孔氏歷代修譜

孔氏歷代修譜都非常嚴格,明天啟年間修譜規定義子不能入譜,違者重究。清康熙時修譜,規定更加詳細:
一,凡不孝、不悌、犯義、僧道、邪巫、優卒、賤役等,都被認為是
“辱祖玷宗,喪名敗節,皆不準入譜”;
二,因修譜都是集資,所以規定族人每丁交銀八分,違者不準入譜;
三,孔氏子孫不僅行輩字有一定規定,即使用字亦隨行輩而定,不準亂用。
修譜時,如有不依規定亂取用者,必須改正,否則不得入譜。乾隆甲子修譜除繼承康熙時的規定外,又提出凡“養異姓為子、贅婿冒姓、子隨母嫁攜來同居”者,亦不得入譜。對以上各方面,不僅各戶頭要認真作保證,而且還發動族人知情者履行檢舉之責。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聖公主持纂修的全譜外,各戶、各支派還有自己纂修的小譜或支譜。這些譜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比如,《林前戶支譜》記載了從漢至清歷代皇帝對孔氏優免賦役的敕文,並收入嘉慶年間立於孔廟毓粹門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譜》則收入了更為詳細的資料,在人名之下不僅載有字號、功名官職,還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與何家之男等內容。由於支譜所刊印數量較少,留存下來的僅有八部,它們是:《東家小譜》、《嫡系小譜》、《續修支譜》二種,《大宗支譜》二種,《林前戶支譜》、《林前戶重修孔子世家譜》。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譜,必須獲得衍聖公的批准,加蓋衍聖公府大印後才能成立。各級官府主要根據衍聖公府鈐印的有無,來判斷內孔與外孔,決定是否給予優免差徭及有別於齊民的特權。

內孔和外孔

一般說來,作為聖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稱“內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稱為“外孔”或“偽孔”。這裡的里外、真偽,是以聖脈的流傳作為對照的。
聖裔們所強調區別的“外孔”,其情況大致有二:
一是與聖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書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幾支孔姓並非出於子姓之後,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後世的繁衍、擴大的同時,這些“聖裔”之外的孔姓漸漸湮沒無聞,也無世系資料存世,然而這為數不多非聖裔的孔氏有時會想方設法混進聖裔中去,以圖享受到朝廷對孔子後裔的優厚待遇。正是“累朝優禮”、“與常人異”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偽孔冒宗的現象,在曲阜縣之外的其他州縣,時有和孔子後裔並非一脈的外孔假冒“聖裔”,以期得以優免地方差徭,這種情況每朝每代都有發生。而在曲阜,由於管理嚴格,冒宗易於識別,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一是出於衍聖公府的奴僕孔末所傳的後代。據載,孔仁玉的後裔在北宋時期傳至五十三代而分為“孔氏五位”的同時,灑掃戶孔末的子孫也已立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張陽社、西隅社、東忠社、西忠社。到清代,這些所謂“仆隨主姓”的外孔,又發展到曲阜之外的鄒城等地。既然同屬一姓,又並非同脈,為了明確主僕、聖裔庶民之區別,以衍聖公府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準其隨欽賜行輩取名,以免混亂”。外孔如冒宗續譜,則要因“冒宗譜,濫邀恩崇”而獲罪。

孔府檔案

來源及形成孔府檔案屬於私家檔案,由於歷代帝王對孔子後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與皇帝關係逐漸密切,上下行文接連不斷,全國各州府衙亦相繼行文接洽關係。而用於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達三十六萬畝,分布在五省數百個縣,因此縣級政府與孔府間的關係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糾紛處理,更是文案複雜。孔府是一品官的衍聖公府,府內除三大公堂外,還有十大廳辦事機構,各機構都有日常的工作檔案,再加上祭林廟的各種帳冊、府內生活的規定及帳冊等,因此,資料極為豐富。
孔府檔案以其歷史長、數量多、內涵豐富而成為中國著名的私家檔案。由於戰亂孔府檔案過去曾有損失,現存檔案記錄了孔府從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餘年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況,是研究歷代衍聖公府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珍貴原始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孔府檔案也為中國文獻檔案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典型範例,在檔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檔案整理檔案的保存原來較為分散,孔府凡屬於上下及各州府縣行文均保存在掌書廳書房內,由典籍官掌管,地畝冊、契約、收租冊,均保存在冊房內;婚喪嫁娶及林廟祭祀酒席帳、祭品帳均保存在司房內;內務日常開支、工資帳和來往賓客帳均保存在帳房庶務室內;呈稟號簿、收文簿、發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啟事廳承啟處內。以下族長衙門、百戶衙門、管勾衙門、禮學、樂學、古樂傳習所等,各廳房均有零星檔案。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後,把這些零星檔案均收歸書房保存。
1956年春,國家文物局長王冶秋同志來曲阜檢查文物保護工作時,發現了這批歷史文物檔案。回京後,派專家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專門整理檔案,故宮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鴻慶專門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類,以後由文管會繼續整理;把檔案分存後五間房,單獨列項,專庫保管,以便以後整理。1956年8月開始,國家文物局委託國家檔案館,派南京檔案史料整理處(現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專家常住曲阜進行分類整理,由金佳任組長,成員有郭鵬、丁家襄,參加整理的還有南京裝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於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國慶節,孔府進行復原陳列,將檔案由後五間遷移至東大樓下保管,並批撥50方香樟木製成檔案箱保護。1960年春中央委員國家檔案局局長曾三同志來曲阜檢查檔案工作,指示:“要片紙不丟,隻字不損,把檔案保護下來。”從此又加強人力糊耳裝訂,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開始裱糊裝訂,建新帳登冊,至1987年已編至9200餘卷號。以後繼續整理裱糊裝訂,現在還有部分殘破卷頁沒有整理。現存檔案的基本內涵按照南京檔案館協助整理的分類,共分八個階段(解放前孔府檔案分類是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八個階段時:明代、清代、民國、北洋軍閥、國民黨、敵偽時期、1946年解放、解放戰爭時期,始於嘉靖十三年,止於1948年8月。
每一階段又各有分類,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個階段分類是:襲封、祀典、先賢、宗族、家譜、屬員、廟庭官員、府內官員、學錄、庶務、租稅、林廟管理、徭役、刑訟、宮廷災異、財務、文書等。
孔府檔案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中國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
宮廷政治方面的資料,記載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儲、巡幸、崩逝、柑廟配天、慶典朝賀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種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摺、京報、邸抄、公文簿冊等。
祀典方面的資料,記載皇帝駕幸闕里,御祭孔子,賜給供器、匾聯,遣官祭祀等。
襲封方面資料,記載孔氏子孫襲爵受封,設定孔氏職官以及家學、廟學職官、奉祀各先賢等。
宗族方面的資料,記載孔氏宗族支譜宗法族規、家庭事務,優免孔氏雜差徭役賦稅等。
另外還有林廟管理、莊務管理、府務管理等。孔氏家族與族譜孔氏家族,作為“天下第一家”,是由同一始祖孔子繁衍下來的一個龐大家族。其中,衍聖公是孔子的嫡系後裔,世襲公爵,在家族中是大宗;其餘旁系等則為小宗。
隨著孔子後裔的不斷繁衍,為數益眾。為便於管理,在孔氏家族內部建立起了一整套組織系統。最初曾分為“五位”,後又分為“十二派”,到明清兩代,發展到高峰時期,又增為60戶。每戶設有戶頭戶舉一至三人。清代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六十戶戶頭戶舉點名清冊》中一一列舉了60戶的名稱,諸如:大宗戶、道溝戶、終吉戶、栗園戶、泗北戶……等等。
這60戶孔氏家族各設族長一人,負責管理全部孔氏族人,另設林廟舉事一人輔佐族長。族長是由衍聖公在孔氏族人中檢選的,在家族中德高望重,輩長年高。孔氏族人把族長的辦事處叫做“族長衙門”,“族長衙門”和“知縣衙門”、“百戶衙門”、“管勾衙門”合稱“孔府四衙門”。60戶的戶頭戶舉則是“每戶族眾表率,必得老成持重,心地明白,衣冠整齊,為本戶所欽服者,始克充選。”
曲阜的孔氏家族自分為60戶以來,至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修譜時,僅在譜的人數就多達2萬多人,每戶約有數百人不等,人數多的達千人以上,只有極少數戶為數十人。孔府還要給族長約十大畝土地作為養贍,戶頭戶舉也撥給二、三大畝作為養贍,外地的戶頭戶舉則“各賜衣巾,賞給札付”。
孔子的家鄉在曲阜,對於所有遷居外地的孔氏族人,均稱做“流寓戶”。孔氏的流寓戶經過多年來的遷徙,已遍及全國,他們分布於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四川江蘇、廣西、福建、河北、安徽、嶺南、湖南、山西、甘肅、吉林、青海、陝西、黑龍江、雲南、貴州、湖北等20餘省。這些流寓戶在異地一般都是聚族而居。
孔氏家族還有一條規定,就是不準隨意取名,要嚴格按照皇帝賜給的行輩取名。孔府曾專門頒布過《孔氏行輩告示》:“立行輩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別長幼。邇來我族人滿數萬丁,居連數百里。豈唯目不能偏識,而且耳不能遍聞。若無行輩則昭穆易紊,無表字則稱謂不論。在前業經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開列於後,凡我族人俱當遵照後開行輩,取名訓字。有不欽依世次隨意妄呼者,不準入譜。”
孔氏行輩字,明洪武年間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彥(朝)、承(永)、
宏(以)、聞(質)、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興(起)、毓(鍾)、傳(振)、繼(體)、廣(京)、
昭(顯)、憲(法)、慶(澤)、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後來,孔子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報當時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續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這二十個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孫至一百零五代孫的行輩。其用心可謂久遠矣。
在孔氏宗族史上,非聖裔的孔氏,希圖優免地方差徭,享受特權,常常想方設法混入聖裔,引發多起偽孔冒宗現象。五代殘唐時期發生的“孔末之亂”就是最嚴重的一次。孔末原是孔府的灑掃戶,仆隨主姓而姓孔,兵荒馬亂之中,“承五季之擾,殺聖人子孫幾盡”,年僅9個月的孔子四十三代孫孔仁玉,在外祖母的拼力救護下,得以生還,直至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明宗重新加封孔仁玉“文宣公”,才使斷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興。孔仁玉被尊稱為“中興祖”。自此,孔仁玉的後裔稱為內孔,而孔末之後稱為外孔,兩者並非同祖同宗,其後代永為世仇。
孔氏宗族還有南宗、北宗之分。此事始於南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由於宋、金連年作戰,中原被金人占據,南宋遷都臨安。當時的孔子四十八代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隨皇帝高宗南渡,定居於浙江衢州,繼續襲封衍聖公,是為南宗。與此同時,偽齊劉豫政權封端友弟端操的次子孔璠為衍聖公;孔璠三子孔(左扌右思)的兒子孔元措又被金人封為衍聖公,從而出現了南北兩地的孔氏子孫,分別在三個敵對的朝廷任職的情況。元統一中國後,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南宗孔子五十三代孫、衍聖公孔洙以“曲阜子孫守護先塋有功於祖”為由,讓爵位於曲阜(北宗)的孔氏,受到朝廷的嘉許,並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明確要求南宗的孔氏子孫必須嚴格遵守官訂家規,如有起而爭論者,將會制以“不忠不孝”的重罪。從此結束了南北兩宗並存的局面。
為了把居住分散、血緣親疏的孔氏族人組成一體,進而達到“詳世系、聯疏親、厚倫誼、嚴冒紊、序昭穆、備遺忘”的目的,孔氏家族非常重視纂修家譜,並為此規定了嚴格的家譜條規,違者將被除籍。因此,孔氏家族的家譜在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堪稱私譜之冠。
宋以前的孔氏家譜只收錄直系長子長孫,北宋始合族修譜,支庶兼采,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沿修不輟。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大修譜時,將家譜由“筆抄”改為“刊印”,並規定每60年的甲子年一大修,每30年的甲午年一小修。孔氏家譜的最後一次大修是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的。
修譜時,孔府要先行條規、榜示,制定統一格冊和修譜誓詞,建立嚴密的組織機構,並選擇吉日舉行儀式。入譜手續和考察十分細密,格冊裝訂考究。譜成後還要舉行告祭儀式,宴犒有功人員等。除合譜外,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所修的支譜必須獲得孔府的批准,嚴防外孔的濫入。

孔姓字輩

孔姓在自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裡,族屬繁衍日眾,遍及全國各州府縣。為了使族屬代代不亂,長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條理,孔氏宗族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規範條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後裔沒有固定的行輩,那時人數尚少,各家取名很隨意。從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訂定行輩,但還不嚴格,同輩人多採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輩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後賜給孔氏十字作為行輩字,從五十六代起排,此後孔氏族人不準隨便取名。衍聖公府還專門頒布了《孔氏行輩告示》:“……今依所定吉字開列於後,凡我族人俱當遵照所開列行輩,取名訓字。有不欽依世次隨意妄呼者,不準入譜。”明崇禎年間,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報請皇帝,又立十字十輩。清同治年間,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經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輩。1919年,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由中華民國內務部備案續立二十字二十輩。以上幾次訂定的行輩字計五十字五十輩,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為:
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為“胤”字,衍聖公孔胤植為避皇帝廟諱,而將“胤”字改為“衍”字。
到20世紀90年代,曲阜當地的孔氏已傳至八十代“佑”字輩,以下尚有25字可續。

傳承與發展

曲阜衍聖公府的歷代衍聖公,是孔子嫡系後裔中的長子長孫,長子是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長子已經結婚生子,而幼子卻是年齡很小的孩童,長此以往,同輩之間的年齡距離越拉越遠。從孔子算起到20世紀40年代,二千餘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當時輩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興”字輩,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維益,為七十八代。到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繼”字輩,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輩。因此,孔姓中人見面,有時不好稱呼,因為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不能亂稱,晚輩見到長輩一定要按輩份來稱呼。衍聖公府裡面不用孔姓為傭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聖公往往比大多數同里同宗窮人輩份要低幾輩,面對面時雖是主僕關係,但依家規又應按輩份稱呼,彼此都易尷尬。但實際上,由於衍聖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養家餬口,一些孔姓貧窮人家便改名換姓進府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成就

世界最長家譜,涵蓋孔子家族整個傳承史的《孔子世家譜》以其延時之長、族系之明,纂輯之廣、核查之實,體例之備、保存之全,2005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最長家譜”。
孔氏全族之正式有譜,始於宋朝元豐甲子年間(公元1089年),迄今已歷九百餘年。在此以前也有族譜,不過只收長支,不及旁系。自康熙甲子年後規定:每逢甲子大修一次,每逢甲午小修一次。所謂小修,即將三十年內孔裔的生死變遷分別填造成冊作為大修的底冊,亦即為大修做準備。清代康熙、乾隆甲子年(即公元1684、1744年)都曾大修。自此以後,孔氏族譜命名為《孔子世家譜》。它最後一次大修是民國十七年,在曲阜孔府組成了以七十六代衍聖公孔德成任總裁的修譜籌備處,著手全國孔氏家族的合修家譜工作,歷時七年,完成了現存的從孔子至七十六代近兩千五百年的108卷家譜檔案。家族譜是古代譜牒的一種,它記述了家族始祖源起,受姓情況,對於研究家族,特別是人物、禮俗等均有重要意義。如《孔子世家譜》中的孔子年譜、孔子姓源考等對於研究孔子的學術思想和生平事跡就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孔子世家譜》共分為四集。一集,以孔子為卷一,以孔仁玉(孔氏中興祖)為卷二,孔氏六十戶則自大宗次第為60卷,每戶一卷(有的一卷又分幾冊),共為62卷;二集則自孔仁玉以後流寓共為34卷,列入除六十戶中興祖流寓的孔裔;三集則自孔仁玉以前流寓共為十卷,每卷人數多少不等,列入中興祖以前流裔的孔裔;四集則自上代失考者共為二卷,總共108卷。據《孔子世家譜》記載,孔子身後,單傳者七代,自第八代起才逐漸繁衍,至第九代始有兄弟三人,傳至第四十一代孔光嗣被孔末害死,篡位襲爵。十八年後,孔光嗣之子孔仁玉上書後唐明宗,孔末因而被誅,孔仁玉得以中興孔族,後世尊之為中興祖。孔末後裔從此被稱為“偽孔”,不得入譜。北宋末年,第四十七代孔端友於高宗建炎三年,隨康王南渡,定居浙江衢州,謂之南宗。其弟孔端操留守林廟,金命權襲封衍聖公,謂之北宗。實際上南宗才是孔子的長支後裔,但後來南宗未再北返。然派分南北流,其間也曾有南宗、北宗為正宗地位之爭,直到明代弘治年間才由皇帝決定承認北宗為正宗。故合散為聚匯為一譜。
孔氏中興祖孔仁玉的後裔原分為二十派,傳到第五十五代時(明代洪武年間),因子孫繁衍日多,散居各地,於是合此二十派的各支派分為六十戶,迄今已有六百餘年。其中原來的長支為大宗戶,屬孔族內嫡系後裔。其餘各支為小宗戶,後者各有其名,如臨沂戶、孟村戶、道溝戶等。從此以後,由歷代皇帝先後欽定了按照行輩取名用字的序,從“希”字起孔家姓名為三字,中間字相同,其後一代一字,十分明確。先後字輩次序為: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興毓傳繼廣昭憲慶凡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其他姓氏也有行輩用字,但唯有孔、孟、顏、曾四姓用字相同,全國一律,不得含混,而唯有孔姓尤為嚴格,孔子後裔如不用此取名,不經更改,則不得入譜。所以,凡屬孔姓,只要用行輩取名,一看便知是孔子的第幾代子孫。這些孔裔與孔子的血緣關係應是一樣的,只是由於以長子長孫做為主幹的中心,其他支派才產生了相對的遠近。
又據《孔子世家譜》記載,現在的孔子嫡系近支,指的是曲阜十二府內的孔裔,俗稱“府門頭的”,在這些府里,衍聖公是長房長子長孫,稱為大宗。其他各府當然也有各自的長房長子長孫,稱為小宗,也是該府的承襲人。如孔德成就屬大宗戶內第七十六代的大宗。大宗戶與大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衍聖公府是六十戶之首的大宗戶。衍聖公是整個孔族的大宗,大宗有領導管轄本族的責任,即《禮記》所謂的收族除了上述的宗法組織外,他們收族的重要法門是修宗譜。通過修宗譜,達到“收宗合族”和“詳老系、聯疏親、厚倫誼、嚴昌紊、序昭穆、備遺忘”的目的。另外,按照宗法制度,修孔子家譜時,有六種人不準入譜,即義子、贅婿、再醮帶來之子,流入僧道者,乾犯、流入下賤者。
孔氏每次修譜時,為使譜系完整嚴格並能按時完成,制定了一整套規章制度和一系列組織機構。首先在修譜前下發條規,以公元1774年修譜為例,就有34條之多;除了條規,孔氏家族還以衍聖公府的名義頒布修譜凡例、榜示、告示、祝文、誓詞等;修譜時要“開館”、“祭祖”、分發格冊,嚴防冒認。為使重修的家譜不出差錯,在收回舊譜上一份不漏,如舊譜損壞或丟失,都必向族長報實稟明叩乞。說明原因。舊譜交回時,都由家庭族長印領。另外在入譜上,還有一系列條規,為入家譜,必須寫好呈請,懇準後方可入譜。在入譜上,如出現立嗣爭繼,冒宗亂真等問題,一律嚴加查辦。修譜時,設立的組織機構有:鑑定監修、提調、編次、掌收、校閱、譽錄、暫刊、收發、供應等。
由此可見,《孔子世家譜》所反映出來的孔族世系,既久遠又複雜,枝繁葉茂,同出一源,綿延二千五百餘年,但又十分細緻嚴密,它給我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也給我們的工作有益的啟示,對待所存的歷史財富,不能只滿足於保存,而要“身在寶山識清寶”。在此,我們把《孔子世家譜》概括地介紹給大家,以期為專家學者和同行們研究我國的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經濟史、宗法制度等作出一點應有的貢獻。

編修進展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世界孔子後裔聯誼會總會長孔德墉說,在台灣的孔子後裔約有4000人,而在第5次“孔子世家譜”續修過程中,粗估約有900名台灣人錄入世家譜。報導說,新版“孔子世家譜”補遺卷在2008年12月31日停止收集孔子後裔資料,歷時10年的孔子世家譜第5次大修後裔資料收集工作全面完成。
“中央社”引述當時媒體報導說,來自台灣的900多名孔子後裔在第5次“孔子世家譜”續修過程中,首次被錄入世家譜,這些後裔主要來自台灣的屏東、龍潭、桃園等地,分屬20多個支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