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家譜

李姓家譜

李姓家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序文介紹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譜編修宗旨等。

家譜序言

家譜來源

家乘”一詞,最早出現於北京,是從《乘》衍生出來的。春秋時晉國

李性圖騰、李姓、家譜、姓氏、家族李性圖騰、李姓、家譜、姓氏、家族

的史書名《乘》,後因稱史籍為史乘。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記載私家之事、日記性質的作品。此後,有人撰寫家譜時,襲用“家乘”之名,意為家族之史。“譜牒”是古代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因魏、晉、南北朝時特別重視門第,有司選舉必稽譜牒,所以古代的譜牒是地主官僚保持門閥的工具;這裡所說的“家乘譜牒”,指記載一姓一族世系和有關事跡的書或圖表,即族譜家譜宗譜,裡面有各種字輩。

李姓家譜序言

我族舊為湖茫李氏,原籍豐城縣湖茫里(今江西省豐城市段鄉湖茫村)。明洪武初年,我祖李民遷居壽光縣斟灌莊(今山東省壽光市洛城鎮斟灌村),後遂稱斟灌李氏。
明朝近三百年間,我族人在壽光這方熱土上辛勤勞作,繁衍生息,蔚成巨族;清代,我族考取功名者達200多人,有15人考中舉人,有6人考中進士,3人欽點翰林,其中,李迥官至刑部侍郎,李封官至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刑部左侍郎,李鋐官至廣西布政使、順天府府尹、宗人府府丞,人丁興旺,析村而居,遂成北海望族。
嗣後,列強入侵,軍閥混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族有識之士為了尋求救國的真理,謀求民族解放的獨立與富強,毅然投身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多人獻出寶貴的生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繁榮昌盛,我族人從工從農,從政從商,多有建樹。

家譜編修

李姓家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

家譜、家族、李姓、家族網家譜、家族、李姓、家族網

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序文介紹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譜編修宗旨等。

李姓祖訓

祖訓

明明我祖,漢史流芳,訓子及孫,悉本義方,仰繹斯旨,更加推詳。
曰諸裔孫,聽我訓章:讀書為重,次即農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
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臧;禮義廉恥,四維畢張;
處於家也,可表可坊;仕於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
倘背祖訓,暴棄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貽羞宗祖,得罪彼蒼,
神則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類相戕,不念同愾,偏倫異鄉,
手足干戈,我民憂傷。願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脈,泯厥界疆;
汝歸和睦,神亦安康,引而親之,歲歲登堂,同底於善,勉哉勿忘。

家訓

敬祖宗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孫之身,祖宗之所遺也。尤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子孫永世得享,承國樂利之澤,祖宗積慶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則忘本,忘本則枝葉不昌。故歲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無厥無慢。至於立身修德,無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念之。
敦孝悌
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恩情罔極人倫。十月懷胎,三朝乳哺,推乾就濕,保抱
家族網、家族、家譜、李姓家譜、家族名人家族網、家族、家譜、李姓家譜、家族名人
摩,憂疾病,聞饑飽,調寒暑,父母受盡萬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長大。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壽,急急孝養,難報天恩。人生時日限也,萬一錯過,歿後即披麻帶孝,三牲五鼎,竟亦何裨?且孝則天佑,不孝則天譴,吲敢拂違,自罹罪罟。凡我族人念之
睦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雖有親疏貴賤之別,其始同出於一人之身,故堯典曰親睦九族,周室則大封同姓宗親之誼,由來重矣。今世俗薄淡間,有挾富貴,而厭貧賤,恃強眾,而凌寡弱者,獨不思富貴強眾,皆祖宗身後之身耶?觀於此,而利與害共,休戚相關,一體同視可也。倘有博眾以暴寡,藉智以欺愚者,當睦宗族為念,,凡我族人戒之。
端倫常
尊卑有別,長幼有敘,乃定於天人,忤長上乃亂天倫也。須坐則讓席,行則讓路,口勿亂宣,事不亂專。智不敢先,富不敢加。謙恭遜順,絕去驕傲放肆之態,方是為倫常之理。先賢云:幼而不事長,賤而不事貴,不肖而不事賢,謂之三不祥。子弟者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讓路,坐不讓席,揖不低頭,言不遜順,曾不思爾將來也。做人尊長,爾做窳劣示人,亦將忤爾忤人,實所以自忤。凡我族人念之。
友昆仲
兄弟姊妹,同氣連枝。父母左提右攜,前襟後裾,饗食傳衣,親愛無間,且一本所生,同胞共乳,除卻兄弟姊妹,更有誰親?且從父母分形而來,子女之身來自父母,若兄弟姊妹相戕,是戕父母矣。念及父母安忍戕兄弟姊妹乎。勿聽他人離間攛掇。兄弟姊妹中縱有不是,大家遜讓些何妨?若錙錙銖銖計較多寡,彼此相戕,則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詩云: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凡我族人念之。
和夫婦
夫婦為人倫之始。夫和其婦,婦敬其夫。夫以修身齊家事為本,婦以人倫道德情操為重,同事耕耘理家創業,夫婦協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休戚與共,百年好和,白頭偕老,同建和諧家庭,萬事興矣。凡我族人念之
教子孫
家之盛衰,不在田地多寡、帛金有無,且看子孫何如耳。古云:未看山前土,先觀屋下人。子孫果不肖也,眼前富貴不足恃;子孫果賢也,眼前貧賤不必憂。然人未有生而皆能賢者也,當其幼時不可失教。禁其驕奢,戒其淫逸,出外親正人。聞正言,則心胸日開,聰明日啟,久之義理明白,世務通曉,自能擔事,振家聲,光大門楣。人非同類,切不可令子弟往來。古語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不染自黑。又云:與善人親,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與不善人親,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時時求教於先生長者。故子弟不宜避賓客,若一味迴避,偶接正人必至如樵夫牧豎,手足無所措,大為人所鄙也。家有一賢子孫,則家門生色,子孫不肖,則家門遺羞。故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孫。有不如教便當責訓。至若女子,亦尚且當教他親兄弟,務教以節孝廉恥。為女者,兼悉三從四德,紡績針指、廚爨井臼,則長大適人,必成賢婦。如或不教,則兒女不才,有辱門庭。凡我族人念之
尚勤儉
儉可助貧,勤能補拙。勤儉者,起家之本,傳家之寶,立業之基,人生當務也。勤而不儉,則財流於奢,儉而不勤,則財終於困。人世間,見名門世族,以祖考勤儉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孫奢侈而敗家之業。蓋儉則富貴長保,家計不難振興。倘男不務耕作,女不事內,好逸惡勞,鮮衣美食,一旦嬌惰,習慣俯仰無資,將祖資財一敗而空,拖衣漏食。節儉者治家之要義也。飲食莫嫌蔬食,衣服莫嫌布素,房屋莫嫌湫隘,婚娶莫競妝奩,死喪莫競齋醮。晏客伏臘有時,不可常時群飲,設席數餚成禮,不必杯盤狼藉,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費一文不如節一文。當務勤儉。凡我族眾念之。
恤孤寡
鰥寡孤獨,天下最苦,無告之人也。無家產者,朝不能保暮,飢不能謀食,寒不能謀衣;有家產者,鰥寡不能自行,孤兒幼弱不能自主,凡百家事,皆聽於人。我族有此種種苦愁,誰訴?親房伯叔族眾當秉公代為經事,闔族尊長俱宜加意憐憫,竭力扶持,庶窮於天下者不致顛連失所、仃伶無靠矣。凡我族人念之。
唆訟
人之好訟,雖其人之無良,總起於無賴者之教唆。然無賴之徒,專以人之告狀
家族網_李姓家譜最著名的序言家族網_李姓家譜最著名的序言
為酒肉之窟,為張威趁錢之門,故或兩人本無甚怨,裝出剖腹之情,而構成大嫌。本人尚可含容,捏作騎虎之勢,而使之先發插名作證,便作主盟。兩家索賄,反覆顛倒,弄訟者於掌股之上,攪得鄰里撩亂,雞犬不安。漁訟者之財,破訟者之家。即訟者事後懊悔,亦擺他不去。若而人者,國法之所不容。即逃得國法,亦皇天之所必誅者也。凡我族人念之。
安生理
士農工商者,然視其天賦擇業,士者實去讀書,農者實去耕耨,工者實去造作,商者實去經營。若生而愚魯,不適讀書,家道貧寒,無田可種,又無本錢做買賣,又不會做手藝,便與人傭工,替人苦力,也是生活。只要勤心鬻力,安分守己,此中穩穩噹噹,便有無限受用。至若婦女,亦要勤紡績,務針指,操井臼,協同丈夫,共成家業,方是賢婦。凡我族人念之。
勿非為
非為者,或包攪金帛,侵欺花費,終者竟要賣產賠補不足,殃及子孫,甚而危及性命。或攤場賭博,或群聚酣飲,傾敗家業,因而陷死妻兒老小。或掇拐掏摸,或搶奪嚇騙,或爭鬥撒潑,或毀廓侵墳,或占人田土,或偽造貨幣,或橫行鄉里,或挾制政府,或囑託贊剌,此皆亡身破家之舉,受禍不淺。凡我族人戒之。
忌毒染
世人蠢蠢,吸嗜煙毒!日久難收,體魄漸削,形若骷髏,力莫能舉,處不能事,名聲泯滅。終朝煙霧繚繞,男女混雜,晨錯夕顛。典當家財,帛金耗盡,絕嗣戕年。全無利益,自取尤愆。墮其術者,凡我族人絕禁之!
慎嫁娶
男婚女嫁者,人倫之始,聯婚不可不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之常情。執德為首,男女婚姻,不能包辦代替,嫁女擇佳婿,娶媳求賢女,嫁女勿計厚奩,勿取重聘,勿貽誤族女。時下婚嫁,多徇財俗見,或厚貲以耀聘,或竭財以侈妝名。為爭門面,則敗家產而為。昔者有雲;婚姻幾見聞麗華,金佩銀飾眾口夸。轉眼經年人事變,妝奩賣與別人家。則女之適人,必戒而行;娶婦事翁姑,經事理,執婦道。凡我族人宜知之。
勉誦讀
崇師道,習聖賢之書,明君臣父子之大倫,忠孝仁義之大節。人不讀書,大倫大節何由而知?子弟穎悟者少,遲鈍者多。必須延賢師,訪益友,涵育薰陶,終歸有成。為人子弟者,當體父兄之心,交相勸勉,勿恃聰明,勿安愚昧,勿沽名而釣譽,勿勤始而怠終,隨其性之敏鈍,以為讀書多寡總要細心體認,著意研習,刻刻不忘於久之,隅坐向難析疑。勿生厭薄,勿可荒嬉,耳提面命敬而聽之,自有融會貫通處,亦得以所學訓子弟開愚蒙誦讀之益大矣。我族子弟勉之.
重交遊
志同者為友,道合者為朋。交遊以信為先,信者相通,守望相助。既諾勿欺,訂交勿苟。然宜謹慎,擇善而握。與善者交如入馥香之室久而自香,直諒多聞,尤宜親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凡我族人念之
謹喪祭
喪祭者,慎終追遠之大事也。喪盡其禮,祭盡其誠。父母在生之時,盡力供養,逝後要從儉治喪,勿須無財大操大辦。喪事從簡,也不能儉而不順民情。當慎謹治喪執事。凡我族人切記之。
遠酗酒
酒漿之釀就,非以為禍,冠香喪祭,禮用清酌,洗爵尊戽,獻酬交錯。惟彼貪夫。不知節治。終日醉鄉,顛狂失措,耗所損精,形骸脫落。貪杯誤事者,不勝數也。凡我族人遠之遠之。
出異教
邪教惑眾蔑國,觸逆國法律條,邪說誣民,法所不允。更有甚者無賴之徒,往往假凶祥禍福之事,以售幻誕無稽之談。實則誘取資財,陽竊向善之名,陰懷不軌之計。一旦發覺懲逮株連,遺患無窮,凡我族人應出其異教,以正家風。
省自身
遵聖訓,潔身自律,日當三省,常思己過,莫論他人是非,切不得自甘自戕,辱沒家族聲望,保其永世清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人生要意。則家風正耶。享用斯人,永利後世。凡我族人記之。

李姓起源

李(Lǐ)姓出自嬴姓顓頊的後代皋陶,在堯舜時擔任掌管刑獄的理官,他的

家族網,李姓尋根,家譜家族網,李姓尋根,家譜

子孫世襲了“大理”職務,並以官為姓,稱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後代理征因辦案公正,得罪了紂王,被暴君無故處死,其妻帶著兒子利貞逃難,一路上以木子為食才得以活命。為了不忘這段蒙難的歷史,利貞的母親決定將“理”姓改為“木子”構成的“李”姓。李利貞從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李氏是中國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萬萬人,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四。起源主要有三:

出自嬴姓,皋陶之後

傳說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東夷族首領少吳氏曾孫。商朝末年,皋陶後裔理征因直諫紂王而被殺害。其妻契和氏攜幼子利貞外出逃難,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居住過而後已經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後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gu)縣(治所在今河南鹿邑東)安家落戶。為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同時為躲避紂王追緝,又因皋陶曾任堯、舜的大理之職(掌管刑法的官),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出自他族改姓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勞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為漢字單姓李氏。唐李思摩,原為突厥頡利(東突厥)族人,名阿史那思摩,唐太宗李世民賜為李氏。李嘉慶,本蛛鞘族人,姓茹,名常,徙幽州,為朔方部將,以戰功賜姓李,更名嘉慶。李國昌,本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長朱邪執宜之子,因隨從康承訓擊敗龐勛起義軍有功,被賜姓李名國昌。另有回族李姓、苗族李姓、壯族李姓、瑤族李姓、白族李姓、畲族李姓、猶太人李姓等。

賜姓改姓

唐朝大規模賜姓,是李氏宗族龐大的轉折點。受唐朝賜姓者,見諸史籍之人頗多。據《路史》及《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鮮于氏張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羅氏朱邪氏,皆以立功被賜國姓李氏。

李姓遷移

始祖:李利貞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據《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子李昌祖,後在陳國任大

家族網、鳳池李姓家族宗廟家族網、鳳池李姓家族宗廟

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其後代分出兩支,一支在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為隴西房;一支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鄲西南),為趙郡房。後來,隴西房又分為三十九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三組。
兩漢、三國時期,李姓人又在許多地方開闢出新的聚居點。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到東漢、三國時,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東北發展至今遼寧一帶,向西北發展至今寧夏一帶,如東南發展至今江蘇,向南發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向西南發展至今雲南。十六國時,先後出現了兩個李姓政權——大成國和西涼國,提高了李姓聲望。隋唐時期,李姓隨陳化父子入閩留居當地,子孫散處龍溪、漳浦諸縣。武周時因避禍,宗室李姓部分人從長安、洛陽逃到比較安靜的江南定居。“安史之亂”時,又有一批李姓人逃往江南避難。隨後,李光弼因平定“安史之亂”出鎮徐州,進封臨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從此形成金陵李氏,後分衍於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唐宣宗時,因“牛李黨爭”,李派首領李德裕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瓊山東南)司戶,子孫有部分人留居當地,成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唐末至五代年間,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潮兄弟入閩,定居於莆田晉江,後又分支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展,分布於廣東、廣西一些地方。唐代以後,出於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特別是宋代“靖康之變”後,中原人大規模南遷,有的追隨宋高宗趙構,有的則自找去處,總的流向是長江以南地區。遷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蘇者為多,其次還有遷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者。
明清時,李姓已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除大陸地區外,李姓還是少數在海外形成大族的姓氏,如在越南,自1009年起,李姓朝廷歷八主二百一十六年,李姓人口急劇擴充,成為越南的大姓。在朝鮮,自1392年起,李氏朝鮮歷二十七王五百一十九年,至到日本侵占為止。李姓發展為朝鮮第二大姓。目前李姓人口列全國第一位。
炎黃子孫,華夏一統。天下李氏,同宗隴西。海外李氏華人與中華李氏同出一源,血濃於水,情系大唐。他們秉承著盛唐帝王之血脈,施展著帝王般的雄才大略,裂土封疆,稱王海外,延續著李唐盛世的帝王霸業。海外李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部周邊國家,如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其次歐、美、澳洲等國家和地區;非洲則是李氏人口相對較少的地區。
朝鮮李氏
越南李氏
日本李氏
新加坡李氏
南洋李氏
歐美李氏
澳洲李氏
非洲李氏

李姓字輩

隴西堂李氏派語:國正添必茂,高騰秀起彰,宗榮征瑞慶,祖澤遠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發久祥,於時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東山李氏派語:世開國運,文士宏興,正心誠意,盛德日新,英才應遇,

家族網·李鴻章家族、家譜、李姓名人家族網·李鴻章家族、家譜、李姓名人

克建功勳,榮華繼美,光宗顯親。
高橋李氏派語:世德相承遠,揚澤錫恆光,文明昭裕啟,家聲慶福長。
善邑曲江李氏派語:本曰守承先世逢,紹廷政學安邦國,書田基業振家聲,景運文明光祖澤。
雲湖李氏原派語:義根思遠,榮秉丹良,應開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語:瑞集星垣,祥徵齊宇,德紹前徽,光昭祖緒。
錦瀟堂李氏派語:子民享盛世,國祚自長春,祖德周賢士,宗功漢彥臣,貽謀宏遠大,文允啟開新。
湖南寧鄉李氏派語: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應兆龍,榮華發達茂,永遠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緒,良澤啟廷封,長振家聲大,禎祥國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顯,詩書道業隆。派次:宏開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錫賢良。
湖南沅江李氏派語:景繼修鳳玉應,春世時之成,大學文名顯,鴻勛泰運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訓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恆斯建業,能立定增榮。
南郭李氏派語: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獻日存,英明代作,規啟來哲,道裕先覺,美繼西崑,盛傳東洛,奕葉香騰,新枝秀擢,甘雨和風,增輝花萼。
龍船港李氏派語:德以仕大,萬李春勝,賜隆先光,開聯榮蔭,人文蔚起,升朝輔政,世澤孔長,家風愈盛。
騰衝疊水河李氏派語:自立根肇守,誠振本性生,天其鐘有慶,端顯永炳文。
甘肅隴西李氏初定派語:經綸道節展奇才,輔佐天家登相台,憲章祖訓揚先澤,洪起心傳慶方來。重定:經綸承祖澤,光裕振家聲,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榮。通譜班次:享敘傳謨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協,鼎甲煥新班。
京江李氏派語:福澤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井崗李氏派語:秀公九族親,甲第冠千軍,石羊發基址,均志李連陛,應尚仕忠臣,國太永安寧,榮華光宗祖,富貴遠傳名,道德輝先澤,詩書裕哲昆,文章稱壽世,學業建經綸。
衍慶堂李氏偶公股前派:萬榮道興愷,明常崇德彰,春應貞元泰,雍熙樂允祥。賢公股前派:才文壽妙廣,永玉萬森崇,應一啟振家,聲川長必祥。偶賢兩支合汀後派:忠義開鴻緒,龍族著烈光,經綸昭實學,廉敬歷官方,根本培深厚,芝蘭奕世香。
三橋李氏字輩:遠世思明德,昌時衍令謨,彥奇蕃克紹,昭朗宏敷
岩田李氏字輩:仁信興邦本,忠誠忠具輝,高實從正發,滋讚美明頎,俊秀潛龍躍,簪纓起鳳飛,詩書光德業,文采煥珠璣。
高密李氏字輩:元憲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傳贊厚。 舒城李氏字輩: 大啟賢能,用光家幫,克守先訓,永世榮昌,

郡望堂號

君望

隴西郡 戰國置郡。此支李氏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
趙 郡 漢置郡,治所在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此支李氏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頓丘郡西晉置郡,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分支,開

李姓、隴西堂、家族、姓氏李姓、隴西堂、家族、姓氏

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一世孫李忠
中山郡 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州)。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子李齊。
廣漢郡 漢時置郡,治所在乘鄉(今四川金堂東),東漢移治雒縣(今四川廣漢北)。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渤海郡 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渤海灣沿岸一帶。
襄城郡 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 治所在安陸(今湖北雲夢)
梓潼郡 治所在梓潼(西魏改巴西,今四川梓潼)。
范陽郡 公元226年改涿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州)。
梁 國 公元前202年改碭郡為梁國,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南)
南陽郡 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

堂號

隴西堂 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趙郡、范陽、頓丘、渤海、丹陽、安邑、平涼、姑臧、敦煌、絳郡、武陵、牛山、穎川、常山、平棘、遼東、江夏、廣陵、漢中、柳城、略陽、雞田、武威、高麗、西哉、代北、河南、京兆、南陽、梁國、廣漢、梓潼、中山、襄城。②自立堂號:綿遠、平棘、衍慶、篤誼、本立、雍穆、培元、善慶、世美、介祉、追遠、師儉、敦復、崇禮、如在、敦本、青蓮、敘倫、四平、百德、敦睦、三鑒、四平、龍門、五經、思孝等。 世德,

家族網•李姓

家族網簡介

“國有國史,省有省乘,縣有縣誌,族有族譜,意義均在於記載其發展的歷史。家譜具有史實意義……自民國二十六年六次續家譜以來,又五十多個春秋了。家族人丁繁衍興旺,支脈廣布。隨人口增加、星散,多有面而不識,不知列祖列宗之後人。因此,有必要重續家譜,以使後代明祖明宗,知其家族血脈之淵源……”
家族網是專門為華人家族提供尋根,建立家譜,管理家譜的互動社區
家族網、家譜、家族、姓氏、尋根家族網、家譜、家族、姓氏、尋根
網站。家族網匯聚了全球華人,您可以與家族人員一起編寫家族歷史,探討家族名人,整理家譜,共同追溯姓氏起源。每一個家族都有輝煌的家族歷史和千古流芳的家族名人,家族網通過網際網路各種功能和工具,為華人家族提供家族樹(線上家譜),時間軸(可依據時間編寫家族史),群組(家族討論區),個人空間,家族空間等多形式的娛樂互動套用。對此,家族網對人們和個大家族以及家譜文化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調查,我們發現:姓氏、尋根、家譜依然在人們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國人葉落歸根的思想和傳承家族的意識是不可被磨滅的。於是,家族網決定喚醒沉睡已經的家族文化,在每個人都認為社會冷漠的時候,家族網要用親情和文化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但讓每一個人知道自己家族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還要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家族的人,一起分享家族了去,共同編制自己的家譜,形成多種形式的家族互動和家族幫助。

李姓百科

李姓百科是家族網為周氏家族成員提供的免費姓氏尋根服務,集合了圖書館、博物館、網友等眾多資料,編織了中華李氏家族的起源、遷移路線、分布圖、家族史、家族景點等。

李姓名人

李耳,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稱老聃,一說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傳說是東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問禮。著《道德經》五千言。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家“仁義”觀和墨家“尚賢”說,在中國思想史上有深遠的影響。《史記》稱其“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隱君子也”。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李悝(前455-前395),戰國時法家。初為魏國上地之守。前406年,被魏文侯任為
李氏家族、祠堂李氏家族、祠堂
相國,主持變法。經濟上主張“盡地力之教”,獎勵農耕,推行平糴法;政治上主張“食有勞而祿有功”,賞罰嚴明,剝奪貴族特權,以法治國。著《法經》,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其中《雜法》禁止賭博、欺詐、貪髒、淫侈等。李悝變法為魏國稱雄奠定了基礎。《漢書·藝文志》有《李子》三十二篇,列為法家之首。一說即李克。
李克,戰國魏臣。子夏弟子。經翟璜推薦,任中山相,佐中山君(即太子擊)治國,有政績。《說苑·政理》載:他曾建議魏文侯,要“食有勞,祿有功,使有能,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李克》七篇,列儒家。清馬國翰有輯本。一說即李悝。
李冰,戰國時水利家。秦昭王時任蜀郡守。他在前人治理岷江的基礎上,徵發民工在岷江中游令灌縣地方,鑿築離堆,採取在中流作堰的方法,修成都江堰,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兩支,內江主灌溉,外江主泄洪排水,既消除岷江長期存在的水患,又引水開渠灌田數百萬畝,當地人民世代收其利。
李兌,戰國趙臣。前295年,公子章反叛,他與公子成起兵保惠文王,殺公子章及其黨徒,困死主父於沙丘宮,以功遷司寇,後至相國,封奉陽君。主張合縱抗秦,曾與蘇秦協力,發動五國攻秦。見《史記·趙世家》。
李牧(?-前228),戰國末趙將。長期駐守雁門,智勇兼備,能攻善守,治軍有方,頗得軍心。十餘年間,屢敗東胡,降服林胡,匈奴不敢犯邊。趙孝成王十五年(前251),以副將從廉頗大破燕軍。趙王遷三年(前233),率軍向秦反攻,在肥累大敗秦軍,因功封武安君。後趙中秦反間計,他被殺,秦遂滅趙。
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時為郡小吏,後受業於荀卿。戰國末年入秦,初為呂不韋舍人,以賢任為郎,遂向秦王獻滅六國、成一統之計,受秦王賞識,拜為長史、客卿。前237年秦宗室貴族提出“逐客”主張,他上書勸阻,又得秦王採納重用,遷任廷尉。秦統一中國後,官至丞相。他力主廢分封,設郡縣;提議焚詩書,禁私學;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均為秦始皇採納。又以小篆為標準統一文字。前210年,秦始皇死,他與趙高合謀,偽作始皇詔書,逼迫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遭趙高所忌,誣以謀反罪,腰斬於鹹陽,滅三族。
李廣(?-前119),西漢將領。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善騎射。文帝時,因擊匈奴有功為散騎常侍。景帝、武帝時,任隴西、北地等郡太守。智勇善戰。匈奴稱之為“飛將軍”,不敢犯邊。元狩四年(前119),隨衛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自殺。
李廣利(?-前88),西漢將領。漢武帝寵妃李夫人之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武帝聞西域大宛產良馬,名為汗血馬,遣使前往購買,使者被殺,錢物被搶。武帝乃封廣利為貳師將軍,於太初元年(前104),率眾數萬攻貳師城。但路途遙遠,又多高山大漠,所過諸城皆閉不給食,攻之不下,士卒逃、死者十分之六七。廣利被迫撤兵,回到敦煌,途中來去2年。武帝聞之震怒,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三年,武帝命復攻大宛,派精兵6萬,牛10萬頭,馬3萬匹,驢、駱駝萬餘運糧草軍資,又增調甲卒18萬以為後援,始得攻入大宛外城。大宛以漢退兵為條件,送良馬3000餘匹。漢軍返至玉門關人僅萬餘,馬剩千匹。廣利被封為海西王。征和三年(前90),復率7萬騎出五原擊匈奴,兵敗投降,鏇為單于所殺。
李延年(?-約前87),西漢音樂家。中山(郡治今河北定縣)人。樂工出身,父母兄弟亦皆為樂工。因犯法被處腐刑,供事於狗監。善歌,又善創造新聲。其妹得幸武帝,稱李夫人,他被任為協律都尉,寵幸與韓嫣相等。曾為《漢郊祀歌》十九章配樂,又作新聲二十八解。李夫人死後,其弟犯罪,被族誅。
李陵(?-前74),西漢將。字少卿,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李廣之孫。少為侍中建章監,“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有廣之風”(《漢書》)。武帝時,為騎都尉。天漢二年(前99),率步騎五千餘出居延北擊匈奴,遇敵十萬餘,陷重圍,他苦戰九天,終因矢盡糧絕而降匈奴。武帝聞之,族其家。後病死於匈奴。
李固(94-147)東漢臣。字子堅,漢中南郡(陝西漢中)人。少好學,博覽經典,結交英賢。順帝時,上書陳外戚、宦官專政之弊,任議郎、荊州刺史等。後任將作大匠、大司農。沖帝即位,遷太尉。沖帝死,他議立清河王,為梁冀所忌,被免職,殺死。《後漢書》稱其“據位持重,以爭大義,確乎而不可奪”。
李膺(110-169),東漢臣。字元禮,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官宦世家。初舉孝廉,後歷漁陽太守、度遼將軍,桓帝時任司隸校尉。反對宦官專權,受到太學生所擁戴,被稱為“天下楷模”。為名士“八俊”之一。黨錮起被捕下獄,釋放後禁錮終身。靈帝初竇武執政,起用為長樂少府,與陳蕃謀誅宦官失敗,再遭禁錮。不久卒於獄中。
李育,東漢經學家。扶風漆(今陝西彬縣)人,字元春。曾任侍中。專治《春秋公羊傳》,謂《左傳》“不得聖人深意”。章帝建初四年(79),在白虎觀爭論五經同異時,以《公羊》經義同古文經學家賈逵相辯難。著有《難左氏義》,已佚。
李左車,秦漢之際謀士。初附趙王武臣,被封為廣武君。漢將韓信、張耳擊趙,他建議主將陳余出奇兵斷漢糧道,使其不戰自潰,陳余不納,果敗。鏇歸附韓信,以“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史記》)說韓信取燕、齊。信用其策,果得齊、燕地。
李典(174-241),三國曹魏將領。字曼成,山陽巨野(今屬山東)人。曹魏時期歷為潁陰令、中郎將、離狐太守、捕虜將軍等。曾主動遷宗族部曲三千餘家於鄴,受到曹操嘉獎。好學問,禮遇士大夫,不與諸將爭功,有儒雅之風。卒後謚愍侯。
李密(224-287),西晉臣。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字令伯,一名虔。師事譙周。少仕蜀,為郎。晉征為太子洗馬。以父早亡,母再嫁,與祖母劉氏相依為命,因上《陳情表》固辭。劉氏死,方赴洛陽,先後任太子洗馬、溫令、漢中太守等官。以朝中無援而不得為京官,有怨言,被奏免官。
李流(248-303),西晉益州流民起義領袖。巴氐族。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人,後遷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南)。李特弟。永寧元年(301)六郡流民起義,推李特為首領,他任鎮東大將軍,率主力與晉益州刺史羅尚相拒。李特死後,與其侄李雄退軍赤祖(今四川綿竹東),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後率軍破羅尚,進圍成都。不久病死。
李雄(274-334),十六國成漢建立者。304-334年在位。字仲儁,巴西宕渠(四川渠縣)人。巴氐族。李特子。少以烈氣聞,識達之士皆器重之。晉太安二年(303)繼李特和叔父李流為起義軍首領,攻克
李香君、家族、家族網、美女李香君、家族、家族網、美女

成都。次年,自稱成都王,鏇繼帝位,國號大成。在位時,“簡刑約法”,“興學校,置史官”,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晉書》),中原人士多往避難。以疾卒。謚武帝。
李充(約317-?),東晉文學家。江夏(治今湖北雲夢)人,字弘度。幼好刑名之學,善楷書。王導闢為掾。後為大著作郎。整理秘閣典籍,在荀易分類基礎上,分為經、史、諸子、詩賦四部,開中國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之先河。官至中書侍郎。著有《翰林論》、《學箴》、《釋莊論》等,原集已佚。
李暠(351-417),十六國時期西涼的建立者。400-417年在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字玄盛,小字長生。出身涼州大族。北涼段業任為敦煌太守。天璽二年(400)自稱涼公,建立西涼政權,年號庚子。招納中原流人,重視農業、教育,死後,子歆繼位。
李安世(443-493),北魏臣。趙郡平棘(河北趙縣)人。歷任主客令、給事中、刺史等。太和九年(485),鑒於百姓困飢流散,豪右占奪,建議實行均田,以濟弱抑強,增加政府稅收,為孝文帝採納。任相州刺史時,“敦農桑,斷淫祀”,舉賢才,打擊不法豪強,使境內肅然。有“聖朝不貴金玉”語留世(《北史》)。
李沖(450-498),北魏臣。字思順,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獻文帝末為中書學生。遷秘書中散。聰明善斷,行為謹慎,為馮太后私寵。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建議行“三長制”。遷中書令,封隴西公。賞賜月至數千萬。帝親政,依為心腹。沖知無不言,竭誠奉公。參定改制,國戚舊貴皆服其決斷。主持建設洛陽新都,盡心竭力,受人讚譽。帝征齊,沖為左僕射守洛陽。兄弟親戚,雖痴呆者,俱有官爵。李彪因沖薦得帝信任,不復敬沖。沖怒極上表劾彪,並自劾。遂發狂疾,卒。帝還洛,抱病望沖墓,流涕不止。諡文穆。

李詭祖
李詭祖,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成道日七月二十二。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善降水妖,去世後立祠祭祀。道教中李詭祖乃太白金星,屬金神下凡,在天庭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唐武德二年(619年),被唐高宗賜封“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世祖(1295-1307)被賜封“神君福善平施公”。
淄川五松山和曲周都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明代文人伍福有《謁嬤嬤幢李相公墓》一首:
太白隕落何茫然,相公飛升列仙班。
足蹬般河長流水,頭枕天齊連綿山。
玉書神護星君位,聖賜財帛石室間。
惠澤萬民增福公,平施天下福善仙。
“文財神”李詭祖在民間最受歡迎,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李詭祖畫像文雅非凡,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須,面帶笑容,左手執“如意”,右手執“聚寶盆”,寫著“招財進寶”四字。身後二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顯得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而來的金印財寶。
邯鄲地區有民謠《正月初五迎財神》:
爆竹一響把門開,增福相公進家來。
相公本是天上仙,家住淄川五松山。
相公是咱曲周人,陰陽兩界都為神。
左如意,右元寶,財也來,福也到。
左青龍,右白虎,福祿壽喜進我府。
上管官,下管民,管了福祿管財運。
一撒金,二撒銀,撒完搖錢樹,再撒聚寶盆。
保你五穀豐登收成好,保你五子登科六六順。
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路頭,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中堂陳設水果、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我國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蒲松齡在他的《窮漢詞》裡面描寫了這種習俗:“大年初一,燒炷名香,三盞清茶,磕了一萬個響頭,就把財神爺爺來祝讚祝讚。忙祝讚,忙磕頭,財神在上聽緣由;聽我從頭說一遍,訴訴窮人肚裡愁。”
唐朝皇帝李淵登上帝位後,馬上奉老子李耳為祖先,同時賜民間供奉的財神李詭祖為財帛星君,借名人提高門第。這樣做的結果是,不但掌握了全民的意識形態,同時成為施捨財帛和民生的主宰。傳說唐武德二年,李世民的母親曹太后生了一種怪病,就像鬼纏身一樣,晝夜不得安寧。看遍了國手聖醫,都不見好轉。於是李世民發榜在全國徵求神醫。這時候一個來自齊地的雲遊道人來見李世民,他說儘管我大唐王朝的建立是順天應時,但期間難免殺戮過多,遊魂冤鬼找不到歸宿,所以遷怒於太后。今有齊地淄川神仙姓李名詭祖,又是聖上的本家。這個李神仙曾在北魏孝文帝朝治相府事,後在五松山得道成仙。詭祖的諧音是“鬼祖”,所以主裁陰陽兩間冤獄,最能驅神役鬼,祛病消災。可在太后處設立李神仙牌位,求其顯靈,保證能醫好太后的疾病。李世民依計而行,太后果然很快就痊癒了。李淵感激李神仙的神功,於是賜封李詭祖為“都天致富財帛星君”。
成書於元明時期的道教經典《三家源流搜神大全》(即《三教搜神大全》)有增福相公一圖,這位增福財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明《萬曆續道藏》所收《搜神記》也記載:“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李春,隋橋樑專家。開皇、大業之際,在趙州(河北趙縣)南門外河上設計與建造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橋全長50.82米,面寬近10米。單孔,跨徑37.37米,拱弧矢高7.23米。造形美觀奇特、建築精緻牢固。為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橋。
李軌(?-619),隋末割據者。字處則。武威姑臧(甘肅武威)人。隋末任鷹揚府司馬。617年起兵,自稱河西大涼王。次年稱帝,年號安樂,攻據張液、敦煌等河西五郡地,由其戶部尚書安修仁掌握樞密。唐高祖密遣修仁兄興貴入涼,他任為左右衛大將軍。後修仁兄弟引胡兵破其城,他被擒,斬於長安。
李百藥(565-648),唐史學家。字重規,李德林子,定州安平(屬河北)人。仕隋,歷太子舍人、禮部員外郎等職。大業末,任建安郡丞。貞觀初,為中書舍人。著《封建論》,反對分封功臣;以《贊道賦》諷太子之淫。奉詔修五禮律令,又依其父舊稿,兼采他書之長,歷十年成《齊書》五十卷,即今《北齊書》。又長於五言詩。《舊唐書》稱其為“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有文集三十卷。
李淵(566-635),即唐高祖。唐朝建立者。618-626年在位。字叔德,隴西狄道(甘肅臨洮)人。《舊唐書》稱其“倜儻豁達,任性直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末,為太原留守。大業十三年,起兵攻入長安,立煬帝孫楊侑為帝,次年廢侑自立為帝,建唐朝,建元武德。武德九年,被迫傳位給次子世民,自稱太上皇。
李延壽,唐史學家。相州(治今河南安陽)人,字遐齡。貞觀時,累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曾與著作佐郎敬播同修《五代史志》,又參預修撰《晉書》。轉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曾撰《太宗政典》三十卷,歷遷符璽郎,兼修國史。其父大師多識前代舊事,常以為南北朝修史互相詆毀,詳於本國,略於他國,每致失實,因擬改撰、未成而歿。他繼承父業,修成《南史》(宋、齊、梁、陳)、《北史》(北魏至隋末)二書。
李靖(571-649),唐初軍事家。三原(今屬陝西)人。字藥師。通書史,知兵法。初事隋,後歸唐,拜行軍總管。武德四年(621),以李孝恭長史,參予擊蕭銑,擒輔公祐,多建殊功。太宗踐祚,授刑部尚書。又破突厥,擒頡利,拓地至大漠,封代國公,遷尚書右僕射。吐爾渾寇邊,復以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進兵討之。改封衛國公。卒謚景武。後人錄其論兵語為《李衛公問對》。
李密(582-618),隋末瓦崗起義軍首領。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十二年入瓦崗軍,獻計翟讓,擊殺隋大將張須陀。後自統一軍,號蒲山公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因麻痹輕敵,為王世充擊敗,部眾或降或散,他率殘部投降唐朝。不久,又叛逃東走,至熊耳山(今河南宜陽南),為唐軍截擊殺死。
李子通(?-622),隋末江淮地區農民起義首領。東海丞(山東棗莊)人。少家貧,以漁獵為生。初投長白山左才相起義軍,後投杜伏威。鏇率二萬人占據海陵,自稱將軍。皇泰二年(619)攻占江都,自立為帝,國號吳,建元明政。620年,為杜伏威所迫,降唐。622年,又叛唐南逃,被捕殺。
李建成(589-626),唐高祖李淵長子。隋大業十三年(617)隨父起兵,屢立戰功,封隴西郡公,從平長安。武德元年(618)立為皇太子。五年,與弟齊王元吉領兵擊滅劉黑闥。後因與弟世民爭奪皇位繼承權,武德九年在玄武門之變中,與弟元吉被世民所殺。後追封為息王,謚隱,史稱隱太子。
李孝恭(591-640),唐將領。唐高祖李淵堂侄。少時沉敏有識量。封河間王。武德初年,招降巴蜀三十餘州,拜山南道招慰大使,率軍擊敗蕭銑,攻下荊、湘,開置屯田,建立銅冶。武德六年(623),招降嶺南四十九州。次年,與李靖俘起義軍領袖輔公祏,克揚州,任揚州大都督。他統帥李靖、李勣、黃君漢、張鎮州、盧祖尚等將領,攻取江南地區。貞觀初年,任禮部尚書,封河間郡王。他生活豪奢,有歌舞伎百餘人,然寬恕進退,無矜伐之色。
李勣(594-669),唐將領。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山東東明)人。家富有,初從翟讓,以功封東海郡公。敗後降唐,任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避太宗諱,取單名。後從李世民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貞觀三年(629)與李靖出擊東突厥,以功封英國公。高宗時官至司空。《舊唐書》稱其為“近代名將”。
李道宗(600-653),唐宗室。高祖李淵堂侄。唐立,授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從秦王討滅劉武周。出為靈州總管,破梁洛仁及突厥兵,封任城王。貞觀元年(627),遷鴻臚卿。三年,助李靖破突厥,親執頡

李白、李姓名人、家族網李白、李姓名人、家族網
利可汗,遷刑部尚書,徙封江夏王。貞觀十五年(641),護送文成公主至吐蕃,與松贊乾布成婚。《新唐書》稱其“晚好學,接士大夫,不倨於貴”。後遭誣,流象州,死於途中。
李淳風(602-670),唐天文學家、數學家。岐州雍(今陝西鳳翔)人。通曉天文、歷算、陰陽之學。貞觀初為將仕郎,直太史局,造渾天儀,著《法象志》。並主持《晉書》、《五代史志》中《天文》、《律歷》、《五行志》的編寫,又預撰《文思博要》。高宗時,受詔同王真儒等注《五曹》、《孫子》十部算經。還撰有《麟德歷》、《典章文物志》十餘部書。官至太史令。
李元吉(603-626),唐高祖李淵第四子。小字三胡。李淵起兵後,留守太原。武德元年(618)任并州總管,封齊王。劉武周攻汾、晉時,他逃歸長安。後屢隨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出戰。他支持建成,反對世民。玄武門之變時,與建成同時被殺。追封為海陵郡王,謚剌。又改封巢王。
李義府(614-666),唐臣。瀛州饒陽(河北饒陽)人。貞觀中以對策擢第,補門下省典儀。《舊唐書》稱其與“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高宗初,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因助立武則天為後,遷同中書門下三品。面似溫恭,實偏忌陰賊,時稱“李貓”。封河間郡公,任中書令。曾奏請重修《氏族志》,提出不論門等,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更名為《姓氏錄》。坐罪長流嵩州。
李善(約630-689),唐學者。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或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曾任崇賢館學士、蘭台郎等職。學識淵博,但不善治文,人稱“書簏”。曾流放姚州,遇赦後寓居、鄭之間。曾為《昭明文選》作注,共六十卷;並以講《文選》為業,學生多自遠方而至,傳其業,號“文選學”。死後葬於武昌九峰盤龍山,有墓碑可考。
李嶠(644-713),唐詩人。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字巨山。高宗時進士,歷仕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代,官至中書令。善詩文,與同鄉蘇味道並稱“蘇李”;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明人輯有《李嶠集》。
李思訓(651-716),唐畫家。字建。高宗時官江都令,武則天時棄官潛匿。中宗復辟,歷官宗正卿、益州長史。開元時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工書畫,尤擅山水樹石。筆法工細,設色艷麗,有“富貴”氣象。首創金碧青綠山水畫,為後世所取法。明董其昌推其為“北宗”之祖。其子昭道亦擅畫山水,世遂有“大小李將軍”之稱。
李邕(678-747),唐書法家。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李善子。歷任左拾遺、南和令、富州司戶參軍、左台殿中侍御史、戶部員外郎、崖州舍城丞、戶部郎中、括州司馬、陳州刺史、北海太守等。世稱“李北海”。為人剛強,生性豪縱,後被李林甫誣陷殺害。工詩善文,尤長碑頌。善書,初學王羲之,後自創新格,反對一味摹仿,時有“書中仙手”之譽。文集已佚,明人輯有《李北海集》。碑刻存《麓山寺碑》、《東林寺碑》、《李思訓碑》等。
李重潤(683-701),中宗子。本名重照,避則天諱改。聖歷初封邵王,大足元年受誣陷死。神龍時謚懿德,追贈皇太子。
李昭道,唐畫家。思訓子。官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太子中舍人,與父同有畫名。人稱“小李將軍”。善畫金碧山水,多點綴鳥獸,並創製海景,畫風工巧繁縟,後人曾有“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之評,但亦有以為“筆力不及思訓”。存世《春山行旅圖》,傳為其所作。
李陽冰,唐文字學家、書法家。字少溫,趙郡(今河北趙縣)人。乾元時為縉雲令,官至將作監。為季白從叔。肅宗寶應元年(762年)作當塗令,李白自那時起依附於他至死。李白死後,他為之編詩集並寫序。擅長篆書,得法於《嶧山刻石》(秦李斯所書),然而書法變化開合,獨創一格。人稱“筆虎”,自謂“斯翁之後,直至小生”。後人多效法其篆書筆法。碑刻有《怡亭銘》、《般若台題名》及《顏家廟碑額》等,又曾刊定《說文》三十卷,今佚。
李白(701-762),唐詩人。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南)青蓮鄉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北),隋末,先人流寓碎葉(唐屬安西都護府,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他即於此出生。幼時隨父遷至昌隆。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二十五歲起離蜀,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筠等推薦,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使他對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744),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亂中,懷著平亂的志願,曾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於當塗。其詩風格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繼屈原而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詩,皆為人傳誦。有《李太白集》。
李輔國(704-762),唐宦官。本名靜忠。入侍太子亨。安史亂起,玄宗入蜀,他勸太子至靈武即位,為肅宗。自任太子家令。判元帥府行軍司馬事,並改名輔國。專權擅為,群臣無敢議。上元三年(762),肅宗將死時,殺張後,擁立太子豫,是為代宗。被尊稱尚父,加中書令,獨斷朝政。曾謂代宗曰:“大家弟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新唐書》)。鏇罷職,被代宗派人刺殺。
李龜年,唐宮廷樂師。善歌,自撰歌曲,善奏羯鼓、篳篥。因與弟彭年、鶴年皆以歌舞為玄宗所識,便供職梨園。曾作《渭州曲》。安史亂起,流落江南。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即記此。
李光弼(708-764),唐將領。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契丹人。天寶時,歷官朔方都虞候、兵馬使、節度副使。十五載(756),任河東節度使,與郭子儀合軍下井陘,在河北擊敗史思明鏇聞潼關失陷,主動西撤,至德二載(757),守太原五十餘日,擊退史思明、蔡希德等軍,乾元二年(759)鄴郡敗後,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副元帥,守河陽(今河南孟縣西)。與敵相持,屢挫敵焰封臨淮郡王。後因宦官牽制,敗於洛陽邙山寶應元年(762)出鎮徐州,進臨淮王。曾派兵鎮壓浙東袁晁起義軍。以懼宦官程元振陷害,不肯入朝,卒於徐州。
李懷仙(?-768),唐將領。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胡人,世事契丹,鎮守營州。安祿山用為裨將。安史失敗後降唐,任幽州、盧龍節度使,遷檢校兵部尚書,封武安郡王。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叛唐,他駐守河北,趁機擴充甲兵,自署文武將吏,私收責賦,不服朝廷管轄。後為部將朱希彩所殺。
李頎(?-約750),唐詩人。籍貫不詳,或雲東川人。長期居於潁陽(今河南登封西南)。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曾任新鄉尉。後去職,歸隱潁陽,煉丹求仙。天寶八載(749)秋,高適任封丘尉,頎有《贈別高三十五》詩,後行蹤不詳。其詩內容頗為豐富,尤以邊塞詩著稱。他擅長七言歌行,格律嚴謹,頗為後世所稱許。《全唐詩》錄存其詩一百二十餘首,編為三卷。有《李頎集》。
李林甫(?-752),唐宗室。小字哥奴.厚結武惠妃,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晉國公。《舊唐書》稱其“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嘗以愛憎見於容色”。又“面柔而有狡計,能伺候人主意,故驟歷清列,為時委任”。妒賢嫉能,排斥異己,杜絕言路,屢興獄案,人稱“口蜜劍腹”者。掌政達十九年。國事日敗,又重用少數民族將領任邊地節度使,終釀大亂。
李華(約715-774),唐散文家。字遐叔,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開元進士,拜吏部員外郎時,安祿山陷京師,署為鳳閣舍人,亂平,罷官居家。善作文,“文體溫麗,少宏傑之氣”,與蕭穎士等齊名,有集十卷。
李冶(?-784),唐詩人。字季蘭,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聰敏,五、六歲便能作詩。長大後才貌雙全。工詩詞,善彈琴。作風瀟灑,行為浪漫。後出家為女道士。與陸羽、皎然、劉長卿有密切交往,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亦很相投。天寶年間,唐玄宗聽說了李冶的詩才,特地召她赴京入宮,留居宮中月余,得到豐厚的賞賜,然後返回故鄉。後因曾給叛將朱沘寫詩,被唐德宗處死。李冶一生中寫了許多詩,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著有《李季蘭詩》一卷。
李端(?-約785),唐詩人。字正己。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後為杭州司馬。晚年隱居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工詩,才思敏捷,詩多律體。又兼工七言歌行。有《李端詩集》。
李公佐,唐小說家。字顓蒙。隴西(今屬甘肅)人。進士及第。歷任江淮從事、洪州判官、揚府錄事參軍等。著作有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謝小娥傳》、《古岳讀經》、《廬江馮媼傳》等4篇。成語“南柯一夢”即由《南柯太守傳》而來。明湯顯祖《南柯記》、車任遠《南柯夢》皆取材於此。《謝小娥傳》寫謝小娥為父親和丈夫報仇的故事,後人據以改編為雜劇《龍舟會》。
李肇,唐文學家。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貞元間任華州參軍,元和末自監察御史充翰林學士;後因事遭貶,大中間任台州刺史。熟悉掌故,留心藝文。有有《翰林志》、《唐國史補》等。
李筌,唐學者。號少室山達觀子。隴西(今屬甘肅)人。居嵩山之少室,好神仙之道。開元中,為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說為荊南節度判官;一說為荊南節度副使、仙州刺史)。時為李林甫所排擠,入名山訪道。主張改革政治,反對卜筮迷信。認為天地為陰陽二氣構成,人們應以“天地陰陽之道”觀察事物變化。又認為戰爭的勝負主要決定於人事,繼承和發展了先秦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著作有《太白陰經》、《中台志》。曾注《孫子兵法》和《陰符經》。
李復言,唐小說家。名瓊,隴西(今屬甘肅)人。歷任巡官、諫官、澄城長、彭城令、尚書郎、壽州刺史、蘇州刺史,京北尹等。與元稹、白居易友善,有詩唱酬、所撰傳奇小說《續玄怪錄》系續牛僧儒《玄怪錄》而作。所記多為怪異,以《定婚店》、《李衛公靖》、《杜子春》、《張老》等篇較著名,後世盛傳“赤繩繫足”、“月下老人”,即出自《定婚店》。此書今存宋臨安書柵本,共四卷,清胡珽又從《太平廣記》中輯得《拾遺》二卷。
李嘉祐(?-779),唐詩人。趙州(治今河北趙縣)人,字從一。天寶進士。曾任秘書省正字、侍御史,坐事貶鄱陽令,又量移為江陰令。上元中,出為台州刺史。大曆中為袁州刺史,世稱李袁州。後閒居於吳越一帶。工詩。與嚴維、劉長卿、冷朝陽諸人友善。有《李嘉祐集》。
李希烈(?-786),唐藩鎮割據者。燕州遼西(北京順義)人。初為李忠臣偏將。德宗時,為淮寧節度使,奉命討代割據淄青(山東益都)的李納,他卻與之通謀,並和朱滔、田悅等勾結,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784年初,攻入汴州(開封),稱楚帝,年號武成。後被劉洽打敗,逃歸蔡州(河南汝南),被部將陳仙奇毒死。
李寶臣(718-781),唐藩鎮。原名張忠志,范陽(今河北涿縣)奚族。初參與安史之亂,後歸朝,拜恆州刺史、統成德軍,占有恆、定、易、趙、深、冀、滄七州土地。曾出兵攻討田承嗣、朱滔。大曆末遷左僕射、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德宗時拜司空兼太子太傅。不久飲“甘露湯”卒。
李泌(722-789),唐臣。字長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擅寫詩。天寶中,玄宗令待詔翰林、東宮供奉。肅宗即位,拜銀青光祿大夫,輔佐重要政務,權逾宰相。代宗時檢校御史中丞、杭州刺史。德宗朝位至宰相。喜談神仙道術,好空言。
李晟(727-793),唐將領。字良器。洮州臨譚(屬甘肅)人。初在西北邊鎮任裨將,屢立戰功,後調任右神策軍都將。德宗時,率軍討伐藩鎮田悅、朱滔、王武俊的叛亂,朱泚叛據長安,他回師收夏長安。任鳳翔、隴右節度等使,兼四鎮、北庭行營副元帥,封西平郡王。787年被解除兵權。在軍四十餘年,始終勇敢善戰。
李皋(733-792),唐宗室,嗣封曹王。字子蘭。歷任衡州、潮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江西道節度使、江陵尹、荊南節度使。多有戰功。曾在江陵(今屬湖北)修復古堤二處,辟良田五千頃。又造戰艦,用腳踏二輪前進,航速頗快,宋代稱為“車船”,為中國古代造船業中一大進步。
李益(748-約829),唐詩人。姑城(今甘肅武威,位金昌東南)人。字君虞。代宗(李豫)間進士,任鄭縣(今河南鄭州)尉,後棄官而去,遊歷燕(今北京順義北)、趙(今河北趙縣,位石家莊東南),並在北方從軍多年。憲宗(李純)聞其詩名,召為秘書少監,後官至禮部尚書。其詩長於七言絕句,其中所做之邊塞詩流傳頗廣,常被譜入管弦樂中歌唱。著有《李君虞詩集》。
李吉甫(758-814),唐臣。字弘憲,趙郡(河北趙縣)人。貞元初,任太常博士。後任忠、郴、饒三州刺史。憲宗即位,召為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元和二年(807)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因故出任淮南節度使。六年,復宰相,監修國史,得封趙國公。《新唐書》稱其當國“經綜政事,眾職鹹治。引薦賢士大夫,愛善無遺”。著有《元和郡縣誌》等。
李虛中(762-813),唐術士。籍貫不詳。字常容。第進士。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韓愈為作墓銘,稱其最深五行書,以人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乾支,推壽夭貴賤,百不失一。世傳命書三卷,題鬼谷子撰,虛中注,後人推為星命家之祖。
李絳(764-830),唐臣。字深之,趙郡贊皇(河北贊皇)人。貞元進士。憲宗初,任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等職。直言敢諫,尤疾宦官專橫。元和六年(811),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歷仕穆、敬、文諸朝。《舊唐書》稱其“以直道進退,聞望傾於一時”。後在山南西道節度使任所,因兵變而遇害。死後,其甥夏侯孜輯其生前論諫為《李相國論事集》。
李觀(766-794),唐文學家。字元賓,隴西(今屬甘肅)人。一說為李華侄,誤。二十四歲自江東入京應試。貞元八年(792),與韓愈、李絳、歐陽詹、崔群、王涯、馮宿等同登進士第,時稱“龍虎榜”。其年又登博學宏辭科,授太子校書郎。二十九歲卒於京師,韓愈為之作墓誌,稱其“才高於當世,而行出於古人”。工於古文,名著當世,陸希聲謂其文“不古不今,卓然自作一體”(《太子校書李觀文集序》),唐末,陸希聲編其文為三卷,後趙昂又輯其遺文為外編二卷,今並傳。《全唐文》錄存其文四卷,《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
李翱(772-841),唐散文家、哲學家。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洗)人,字習之。李沖十世孫。貞元進士。元和初,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以言論激烈,久不遷官。後任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屢因事左遷。晚年官至山南東道節度使。早歲曾從韓愈學古文,文辭為世所重。所撰《復性書》糅合儒佛兩家思想。有《李文公集》。
李紳(772-846),唐詩人。字公垂,潤州無錫(今屬江蘇)人。元和進士。召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時稱“三俊”。長慶二年超拜中書舍人,受李逢吉排擠,貶端州司馬。會昌初入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四年後出任淮南節度使。與元稹、白居易交遊很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全唐詩》錄其詩四卷。
李愬(773-821),唐將領。字元直,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李晟子。有韜略,善騎射。初任坊、晉二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任唐、隨,鄧節度使,率兵討伐吳元濟的叛亂。他善於觀察形勢,選擇戰機。次年冬,乘敵鬆懈,雪夜攻克蔡州,生擒吳元濟,進授山南東道節度使,封涼國公。十三年(818),任武寧節度使,和宣武、魏博等軍共討淄青節度副大使李師道。後歷任昭義、魏博等節度使,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疾甚,不能軍,以太子少保還東都卒。
李真,唐畫家。師尹琳,擅畫人像、肖像和宗教畫。貞元間在長安招福寺庫院畫《鬼子母》壁畫,唐安寺和資聖寺有他和尹琳的壁畫和絹畫菩薩。後人論其作得周昉法度。日本僧空海來中國留學,攜歸《真言五祖像》等十幅,傳為李真等十餘人所畫,其中《不空金剛像》為存世唐畫珍品,今藏日本京都教王護國寺。
李德裕(787-850),唐臣。字文饒,吉甫子,趙郡(治河北趙縣)人。《新唐書》稱其“少力於學,既冠,卓犖有大節”。歷仕憲、穆、敬、武、宣宗諸朝,官至宰相。時為李黨首領。在相位時,貶逐牛黨(牛僧孺等為首)人物。宣宗時,遭牛黨打擊,貶為崖州司戶。“身為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著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李賀(790-816),唐詩人。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字長吉。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科考試,韓愈曾為之作《諱辯》,謂不必避而竟不應試。早歲即工詩,常騎馬出遊,得句即投錦囊中,暮歸乃足成之。見知於韓愈、皇甫湜,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七歲。其詩善於熔鑄詞采,馳聘想像,但亦有過於雕琢之失。
李訓(?-835),唐臣。初名仲言,字子垂,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進士擢第。太和中,得文宗信用,遷禮部侍郎、同平章事。《新唐書》稱其“大權在己,銳意去惡”。“遷貶無闋日,班列幾空,中外震畏。”殺宦官陳弘志,王守澄。又以左金吾衛石榴樹上有甘露為名,企圖誘殺宦官仇士良。事泄,亡至終南山,被殺。
李宗閔(?-846),唐宗室。字損之。貞元進士。元和四年應制科,在對策中指斥時政,為宰相李吉甫所惡,數年不調。吉甫死,入朝。穆宗即位,授中書舍人,因子婿進士及第,遭事李德裕等攻訐,遂結朋黨,兩相傾軋。太和三年拜相,鏇引牛僧孺同知政事,二人唱和,盡逐德裕之黨。七年,德裕作相,他被罷免,出任山西道節度使。會昌初,又被德裕貶為郴州司馬,不久卒。
李商隱(約812-約858)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官弘農尉、秘書郎、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屬牛黨,故長期遭李黨排斥。“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舊唐書》)。藝術上構思縝密,富於想像,語辭優美。尤長於七言律詩。在晚唐詩壇上具有重要地位。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李群玉,唐詩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善吹笙,工書法,詩筆妍麗,文采傾動一時。不樂仕進,專以吟詠自適。親友強其應試,一舉不第,即棄去。裴休任湖南觀察使時,非常器重他,為之延譽。大中八年(854),以布衣游長安,獻詩三百首。時裴休為相,薦授弘文館校書郎。後棄官歸鄉。與杜牧、張祜、段成式等友善,與方乾唱酬尤多。其詩多為羈旅遊覽、送別寄贈之作,情思深婉,韻致清幽,語言流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詩集三卷、後集五卷,今傳,共存詩二百四十八首。
李舟,唐音韻學家。曾據孫愐《唐韻》加以訂正,撰《切韻》十卷,使韻部排列各以類相從,又使四聲的次序相配不亂,奠定《廣韻》二百六韻次序的基礎。已佚。
李可及,唐著名藝人。鹹通年間伶官,擅參軍戲,精通音律,善歌唱,曾編《嘆百年》、《菩薩蠻》等歌舞,深得懿宗歡心,授以都知、都都知、威衛將軍等文武官職。唐僖宗時被逐,死於嶺南。
李存孝(?-894),唐將領。代州飛狐(今河北淶源)人。本姓安,名敬忠,後被李克用收為義子,賜姓名。勇猛善戰,率軍與孟方立爭奪邢、洺、磁三州,戰功居多。歷為汾州、邠州刺史、邢州留後等職。因怨賞功不公,又為李存信所構,遂降附汴、趙軍。克用率軍圍城,他最後出降,被車裂而卒。
李振(?-923),五代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字興緒。李抱真曾孫。唐鹹通、乾符中屢舉進十不第。至大梁,朱溫用為從事。天祐二年(905),唆使朱溫貶逐朝官多人,謂此輩自謂清流,宜投之黃河,使為濁流,遂於白馬驛(今河南滑縣東)殺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入後梁,授殿中監,遷戶部尚書。代敬翔為崇政院使。末帝時,為趙岩及張妃兄弟所離間,所言多不用。後唐兵入汴,他投降後仍被族誅。
李茂貞(856-924),五代時藩鎮。字正臣,本叫宋文通,唐僖宗賜今名。深州博野(河北蠡縣)人。行伍出身,漸至鳳翔節度使,封隴西郡王。昭宗被宦官劫至鳳翔,遂挾以抗朱溫。兵敗城困,被迫以昭宗求和。後唐遷洛陽,上表稱臣,改秦王,不久病死。
李嗣源(867-933),後唐皇帝。沙陀人。李克用養子,名嗣源,本名邈佶烈。926-933年在位。因驍勇號稱李橫衝。以功官至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同光四年(926)他合魏州兵入洛京。莊宗死後,稱監國,鏇即位,為唐明宗,改元天成。次年更名亶,於莊宗弊政多有革除,“愛人恤物”,“兵革粗息,年屢豐登”。但“仁而不明,屢以非辜誅臣下”(《新五代史》)。因變亂頻仍,抱恨而終。
李存勗(885-926),即後唐莊宗。五代後唐王朝的建立者。923-926年在位。李克用之子。初嗣位晉王,據太原,與後梁爭奪黃河以北地區。曾大敗梁軍於柏鄉,使戰局改觀。再取幽州俘劉仁恭父子,因梁魏州兵變而得魏博,至貞明二年(916)盡取河北。龍德三年(923)稱帝於魏州,國號唐,改元同光,史稱後唐。同年滅後梁,遷都洛陽。三年,滅前蜀。自負以“十指得天下”,無政治家器度,任用宰相竟以前朝士族為條件,致將相以比附門第為貴。又貪財如命,任意殺戮。愛狩獵,常破壞民田,糟蹋莊稼。又喜唱曲演戲,致放縱伶官干政,成為一大敝政。終以財政困難,諸軍飢窘,致洛陽兵變被殺。
李珣(約855-約930),五代前蜀詞人。字德潤,梓州(今四川三台縣)人。其祖先為波斯人,故其友尹鶚曾戲稱他為“李波斯”。妹舜弦,為前蜀王衍昭儀。珣為秀才,事王衍,蜀亡不仕。有詩名,尤工詞,為“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著有《瓊瑤集》,已佚。《花間集》錄其詞三十七首,《唐五代詞》輯得五十四首。又精通醫學,所著《海藥本草》,為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所引用。
李克用(856-908),唐將領。沙陀人。因目失明,號“獨眼龍”。曾殺大同軍防禦使段文楚,據云州,後為唐軍敗。後復起,率兵鎮壓黃巢,攻破長安、被任為河東節度使,進封晉王。長期割據河東、並與朱溫對峙,連年爭戰。其子存勖滅後梁,建後唐,尊他為太祖。
李昪(888-943),五代南唐建立者。字正倫,徐州(今屬江蘇)人,吳國宰相徐溫養子,故曾改姓徐,名知誥。初為潤州刺史,及溫子知訓被殺,他平定內亂,代知訓執掌朝政。溫卒,襲封東海王。937年代吳自立,初國號大齊,後改為大唐,建都於金陵,正式建立南唐政權,繼續割據江淮地區。在位凡七年。
李守貞(?-949),五代時後晉將領。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初為本郡牙將,後晉時,官至侍衛都虞候,平定楊光遠叛亂有功,加同平章事,鏇任兵馬都監、知幽州行府事。後為契丹所敗,降於契丹,任為司徙。後漢高祖入京師,拜太保、河中節度使。乾祐元年(公元948年),與趙思綰、王景崇叛亂,自號秦王。次年,為郭威所敗,自焚死。
李璟(916-961),五代南唐元宗,亦稱中主,943-961年在位。本名景通,改名瑤,後名璟,因避周廟諱,改景,字伯玉,李昪之子。在位時出兵滅閩、楚兩國,後為周世宗所敗,獻江北地,稱臣,去帝號,改稱國主。他能詩詞,今存詞四首,在晚唐五代詞中意境較高。後人將他與子李煜(後主)所作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李廷珪,五代造墨家。祖籍易縣(屬河北),後遷居歙州(安徽歙縣)。本姓奚,南唐賜姓李。承父祖業造墨,技藝尤精。所制墨,堅如玉,文如犀,時稱“廷珪墨”。與“澄心堂紙”、“龍尾硯”並稱文房三寶。弟廷璋、子文用皆襲其業。
李廷珪(?-967),五代時後蜀將領。太原人。少隸孟知祥帳下,後從入蜀。後蜀孟昶時,以戰功任興元節度使。公元955年,任北路行營都統。同年,後周命王景率軍攻後蜀,他等馳援,被擊潰。965年又被北宋軍擊敗。後降宋,任右千牛衛上將軍。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字鹹熙,北海營丘(山東青州)人。世稱李營丘。縱情詩酒,善畫山水。初學荊浩、關仝,後自成一家。以畫平遠寒林山水見長。畫法簡練,好用淡墨,畫山石若雲捲動,後人稱為“捲雲皴”。與關仝、范寬各為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大流派的宗師。傳世作品極少。
李順(?-994),北宋四川農民起義領袖。青城(四川灌縣)人。王小波妻弟,茶販出身。淳化四年(993)隨王小波起義。小波死後被推為領袖,率眾攻打州縣。實行“均貧富”政策。五年正月攻克成都,稱“大蜀王”,改元“應運”。其勢力北抵劍關,南至巫峽,眾至數十萬人。五月宋軍攻陷成都,被害。一說他逃至廣州,後被害。
李昉(925-996),北宋文學家。字明遠,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後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後漢乾祐進士。後周時曾為記室,從征淮南,累擢知制誥、判史館、翰林學士。宋初,加中書舍人,後擢參知政事,拜同平章事。博學善文,習白居易之風文,淺近易曉。曾參與編纂《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書。
李煜(937-978),五代時南唐國君。字重光,號鍾隱,初名從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961-975年在位。“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初封吳王。嗣立時宋已代後周,故改奉宋正朔。國滅於宋,被俘至開封。後被毒死。前期詞作多寫宮廷生活,後期多思戀故都之作,抒發亡國之君的哀痛。
李建中(945-1013),北宋書法家。字得中,號岩夫民伯,京兆(陝西西安)人。太平興國進士。任知州,官至工部郎中。淡於榮利,愛洛陽風土,屢請掌西京御史台,故人稱“李西台”。善修養之術,多藏古器名畫。工書,字形瘦健,稱一時之絕。為黃庭堅等所推重.存世作品有《土母帖》、《同年帖》等。
李繼遷(963-1004),西夏建立者。亦叫趙保吉。宋党項族首領。李繼捧族弟。世居銀州(陝西米脂)。繼捧納土歸宋,他遁去。聯絡各部族反宋,漸強。襲據銀州。遼冊為夏國王。繼捧奉命返故土討伐,乃降宋,太宗賜姓名趙保吉。其後叛服無常,屢煩征討,真宗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等。鹹平五年(1002)攻陷靈州(寧夏靈武),改稱西平府。次年都之,宋割與銀夏等五州。攻西蕃,中箭。越年死。追尊皇帝,廟號太祖。
李元昊(1003-1048),即夏景宗。西夏國建立者。又名曩霄,小名嵬理。1032-1048年在位。繼遷孫,德明子。1038年稱帝,國號夏。制訂官制,設漢官與党項官,定軍制,全國設左右廂十二監軍司,建立蕃學,選蕃漢官員子弟入學。創製西夏文字。擊敗吐蕃和回鶻。對宋多次進行戰爭。至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與宋約和。
李覯(1009-1059),北宋思想家。字泰伯,世稱盱江先生,建昌軍南城(江西南城)人。倡立盱江書院,從學者數百人。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薦為太學助教。後為海門主簿、太學說書,以文章知名。其學說有唯物主義因素。認為五行萬物是陰陽二氣之會合,主張正視人民的“利”和“欲”,擁護慶曆新政,力斥佛、道二教。有《盱江文集》。
李之儀(約1035-1117),北宋文學家。滄州無棣(今屬山東)人,字端叔,號姑溪居士。元豐進士。登第幾三十年,蘇軾知定州時,始闢為幕屬。歷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符間,監內香藥庫,以曾應蘇軾辟召,勒停。徽宗初,提舉河東常平,又因為范純仁草遺表、行狀,編管大平州(今安徽當塗)。後徙唐州。李公麟(1049-1106),北宋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州舒城(安徽舒城)人。熙寧進士。官至朝儀郎。博學多能。以畫馬知名,形神兼備。擅畫人物,多用“白描”,如行雲流水。亦工山水,曾作《龍眠山莊圖》,為世所寶。論者謂其畫“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推為宋畫第一。存世作品有《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濟南,華州(陝西華縣)人。少孤貧,勤奮力學。以文謁蘇軾,深受賞識。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後絕意仕進。定居潁昌長社(河南許昌)。為文喜論古今治亂,條暢曲折,辨而中理。元祐時,曾獻《忠諫書》、《忠厚論》、《兵鑒》於朝。著有《濟南集》。
李誡(約1060-1110),北宋建築家。新鄭(今河南新鄭)人。字明仲。曾於將作監任職十餘年,參與建築城門、宮殿、官舍、樓台亭廊宇等工程。以其多年豐富實踐經驗,耗三十餘年勞苦之功績,考證群書,並與工匠藝人之說教,在北宋喻皓《木經》基礎上著《營造法式》三十四卷,分別名利、制度、功限料利、圖樣等四部分。該書為我國古代完整的建築專著之一。
李處溫(?-1122),遼臣。析津(北京)人。被蕭奉先薦為相。遂“因奉先有援己力,傾心阿附以固權位,而貪污尤甚,凡所接引,類多小人”(《遼史》)。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奔逃,他擁立耶律淳為帝,任太尉,乘機大事搜括。不久淳病死,都統蕭斡等立淳妃蕭氏為太后,主國事,他被揭發私結金、宋,謀為內應,賜死。
李彥(?-1126),北宋宦官。宣和三年(1121)繼楊戩提舉“西城所”,置局汝州。常指民間良田為荒地,括為公田。焚民故券,使交田租,訴者即施嚴刑,致死者盈萬。又大量徵用農民和耕畜,運送供奉物資,使很多農民餓死或自殺於途中。時有“朱緬結怨於東南,李彥結怨於西北”之語。為“六賊”之一。欽宗即位,被削職處死。
李邦彥(?-1130),北宋臣。字士美,懷州(河南沁陽)人。《宋史》稱其“美風姿,為文敏而工”。“善謳謔,能蹴鞠”。自號“李浪子”。太學上舍及第。因勾結宦官,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宣和三年(1121)拜尚書右丞,歷左丞、少宰,人稱“浪子宰相”。靖康初任太宰(左相),金軍迫京城,力主割地求和。太學生陳東伏闕上書,斥之為“社稷之賊”。
李師師,北宋名妓。居汴梁,本姓王,染局匠之女。幼喪父,入娼籍李家。居汴京金線巷。色藝雙絕,慷慨有俠名,號“飛將軍”。名士周邦彥等多與往來。《宣和遺事》記,徽宗微行,屢至其家。徽宗禪位後,曾獻資助餉抗金,並乞為女冠。靖康之難後,流落南方。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河南孟縣)人。北宋徽宗時入畫院。南宋初,流亡臨安。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師事荊浩、范寬等。擅畫山水人物,創“大斧劈”皴,筆法豪縱,氣勢雄偉,自成風格,與劉松年、馬遠、夏珪,並稱南宋四大畫家。存世作品有《可壑松風圖》、《採薇圖》、《清溪漁隱》等。
李綱(1083-1140),宋臣。邵武(今屬福建)人。字伯紀。徽宗政和進士,欽宗靖康初為兵部侍郎。金兵入侵,以主戰被謫。高宗南渡,首召為相,整軍經武力圖恢復;而高宗意偏安,黃潛善等又忌而沮之,故不久罷去。卒謚忠定。綱詩文雄深雅健,喜談佛法。著有《易傳》、《論語詳說》、《梁溪集》等。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屬山東)人。父李格非,母王氏皆博學善詩文。夫趙明誠,善金石之學。少有才名,長善詩詞。“靖康之難”後,流亡至江寧(江蘇南京)。夫死後,又流亡至溫,衢等地。紹興二年(1132),改嫁張汝舟,鏇離異。後整理趙明誠《金石錄》遺稿,進表於朝。長於詩、文、詞,又精書法、繪畫、音律。詞作為婉約派代表,風格蘊藉清麗,豪放悲涼。所著《詞論》,主張“詞別一家”。其作品後人輯為《漱玉集》。另有《李清照集》輯本多種版本。
李成(約1091-約1160),南宋叛將。雄州歸信(今河北雄縣)人,字伯友。初為京東河北路都大捉殺使。建炎二年(1128),叛攻宿州。後受南宋舒、蘄鎮撫使之命,連兵數萬,攻掠江淮。紹興元年(1131),降偽齊,屢充金、齊攻宋前鋒。齊廢,仕金為安武軍節度使。十年,攻占河南洛陽、嵩、汝等地,為河南尹,後因故奪官。正隆間,起為真定尹。
李若水(1093-1127),北宋臣。字清卿,原名若冰,洺州曲周(河北曲周)人。太學上舍登第。靖康元年(1126)為太學博士,奉命使金議和,歸任吏部侍郎。金兵陷汴京,次年正月隨欽宗入金營。金將逼欽宗易服,他抗言力爭痛罵不已,被殺害。金帥粘罕謂:“遼國之亡,死義者十數,南朝惟李侍郎一人!”著有《李忠愍公集》。
李侗(1093-1163),南宋學者。南劍州劍浦(今福建南平)人。字願中。稱“延平先生”。從羅從彥學,得其《春秋》、《中庸》、《論語》、《孟子》之說。長期居山鄉,絕世故。朱熹曾從游其門,為學主“默坐澄心,以驗夫喜、怒、哀、樂未獲之前,氣象為何如。”肯定儒學和佛道等“異端”的不同,在於掌握“理一分殊”之旨,其語錄由朱熹編為《延平問答》。
李彥仙(1095-1130),南宋將領。字少嚴,初名孝忠,寧州彭原(今甘肅慶陽)人。靖康初,郡縣募兵勤王,他率士應募,補承節郎。用計復陝州,知陝州兼安撫使。建炎四年(1130),據城抗擊金兵,敗金將婁宿,外援皆絕,堅拒誘降。城破,他率眾巷戰,矢集身如猾,易衣突圍,投河死。乾道中,謚忠威。
李迪,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供職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擅花鳥、竹石、走獸,亦作山水小景。存世作品有《雪樹寒禽》、《鷹難》、《風雨歸牧》等圖。
李顯忠(1110-1178),南宋將領。初名世輔,綏德軍青澗(今屬陝西)人。年十七隨父從軍。金兵攻占延安,被迫任金國官職,知同州,用計智擒金帥撒里曷,推其墜山崖下,後歸宋朝,高宗賜名顯忠。完顏亮犯淮西,與虞允文所部大敗入侵之敵,獲採石之捷,為淮西制置使。金軍來犯,奮力捍禦,邵宏淵按兵不救,為金軍所敗,史稱“符離之戰”,坐貶散官,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忠襄。
李燾(1115-1184),南宋史學家。眉州丹稜(今屬四川)人,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巽岩。紹興進士。初在川中任地方官多年,關心民瘼。後任內外官,主持修史最為長久,諳熟當代典制。累官禮部侍郎,進敷文閣學士,同修國史。卒諡文簡。以名節學術知名海內,生著述繁富。積四十年心力撰成《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述北宋一代史事另有《六朝通鑑博議》、《說文解字五音韻譜》、《李文簡詩集》等。
李嵩(1166-1243),南宋畫家。錢塘(浙江杭州)人。少為木工,愛好繪畫,為畫院待詔李從訓收為養子。為光、寧理宗三朝畫院待詔。工人物,亦精山水,尤擅界畫。曾作梁山泊宋江等三十六人像。存世作品有《服四圖》、《觀潮圖》、《貨郎擔圖》、《花籃圖》等。
李心傳(1167-1244),南宋史學家。字微之,一字伯微,號秀岩,隆州井研(今屬四川)人。慶元初下第,絕意科舉,閉門著書。晚年因薦為史館校勘,賜進士出身。修《中興四朝帝紀》,繼修《十三朝會要》。有史才,其著作今存者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舊聞證誤》、《丙子學易編》、《道命錄》等。
李全(?-1231),金末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善騎射,舞鐵槍,號稱“李鐵槍”。金末,楊安兒起事于山東,為金兵所敗,全與其妹楊妙真結為夫妻,統領其部下。嘉定十一年(1218),投宋,率部攻海州,擊敗金兵,擢廣州觀察使、京東總管,心懷異圖,擴充兵力。淮東安撫制置使許國上奏稱,全奸佞、必叛。寶慶初,殺害許國。三年(1227),蒙古軍圍攻青州,數戰皆敗,糧盡食絕,乃降蒙古,授為山東行省。紹定三年(1230),參知政事鄭清之與袁韶見理宗,陳攻討李全。決意派兵平叛。次年,全率部圍攻揚州,兵敗,為宋兵刺殺死。
李俊民(1176-1260),金文學家。字用章,號鶴鳴,澤州晉城(山西晉城)人。金承安進士第一,為奉翰林文字。鏇棄官,以程朱理學教授鄉里。“從之者甚盛,至有不遠千里而來者”(《元史》)。後隱居。元世祖在潛藩,以安車召之,延訪無虛日,得寵信。後乞還山。著有《莊靖集》。
李東垣(1180-1251),金醫學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從張潔古學醫。認為飲食不節、勞役所傷和情緒失常易致脾胃受傷、正氣衰弱而引起多種病變;又提出發熱的疾病應分辨“外感”或“內傷”,治法上重視調理脾胃和培補元氣以及扶正祛邪。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
李璮(?-1262),宋元之際割據者。字松壽。濰州(山東濰坊)人。李全之子(一說為養子)。繼父割據山東,受蒙古汗國益都行省、江淮大都督官職。政府調兵每託故不至,以防宋為辭,整軍經武,割據山東三十餘年。1261年起兵,接受宋節度使官號。次年被元將史天澤圍攻於濟南,戰敗被殺。
李冶(1192-1279),金元之際數學家。亦作李治。真定欒城(今屬河北)人。金末進士。出知鈞州事。1232年,蒙古軍破鈞州,他逃至忻、崞間。後被忽必烈召至蒲府,問以治道,獻策立法度、正紀綱。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詩同修國史。精於算法,著《測圓海鏡》數學名著,為古代天元術集大成。又有《益古演段》等數學著作。
李芾(?-1276),南宋抗元將領。字叔章。衡州(湖南衡陽)人。歷知永州、溫州。1265年,知臨安府,因不附和賈似道,被罷黜。1275年,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湖南長沙),抵抗元軍,守潭州三月,城破後和家屬、部將壯烈殉宋。
李志常(1193-1256),蒙古太祖時道士。字浩然,號真常子。元觀城(今河南范縣)人。1220年隨師丘處機西行,後同返燕京(今北京)。1227年為都道錄兼領長春宮事。1233年受詔教蒙古貴官子弟。1238年嗣主道教事。後因允許道士毀壞佛像侵占寺廟,並刊行《老子化胡經》及《八十一化圖》等,引起佛教徒抗爭。所著《長春真人西遊記》2卷,記丘處機西遊事,翔實可靠,為治西北史地和研究中西交通史之重要資料。
李庭芝(1219-1276),南宋將領。字祥甫,隨州(屬湖北)人。嘉熙末獻江防策於孟珙,權建始縣。淳祐初第進士。開元初任揚州,主兩淮制置司事。鹹淳中以京湖制置大使援襄陽,范文虎遲留,失襄陽,貶官。德祐元年(1275)以參知政事守揚州。二年臨安陷,拒降,揚州糧盡,突圍被俘殺。“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宋史》)。
李恆(1236-1285),元將領。字德卿。西夏國主後裔。父惟忠自幼為蒙古親王所撫養,官至達魯花赤。1270年,他為萬戶,從軍攻襄樊。伯顏東下攻宋,他留鎮鄂州(湖北武昌),移守江陵、常德。不久,任左副都元帥,取江西、廣東。文天祥進兵收復江西,亦為所敗。1279年,會張弘范軍,參與崖山之戰。官至中書左丞。
李衎(1245-1320),元畫家。宛平(今屬北京)人,字仲賓,號息齋。少孤貧,後在太常寺充小吏。至元十九年(1282),累遷江浙省員外郎。二十四年,改江淮省員外郎。二十八年,入為都功德司經歷。成宗即位,以禮部侍郎奉使安南,還授嘉興路同知,遷婺州路,升常州路總管。皇慶元年(1312),入為吏部尚書,拜集賢大學士,致仕後居揚州。擅長畫竹,師文同、李頗。有《竹譜詳錄》。
李好古,元戲曲作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一說東平(今山東東平,位泰安西南)人。又一說西平(今河南西平,位駐馬店北)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跡無考。《錄鬼簿》列為“前輩已死名公才人”。著有雜劇三種,都屬神仙故事,今僅存《沙門島張生煮海》一種。
李直夫,元戲曲作家。德興(今河北懷來)人,女真族蒲察氏。世稱蒲察李五。至元、延祐間人。曾任湖南肅政廉訪使。善雜劇,撰雜劇《怕媳婦》、《勸大夫》、《錯立身》、《占斷風月》、《夕陽樓》等11種。現僅存《虎頭牌》劇及《伯道棄子》殘篇。
李武,元末紅巾軍劉福通部將領。至正十六年(1356)秋與崔德率軍西征,克商州(今陝西商縣)、潼關,轉入河南,克虢州、陝州,又渡黃河入山西,進攻平陸、安邑。次年春入陝西,進攻七盤山(今藍田南)、藍田,再克商州,被元將察罕帖木兒戰敗。後長期轉戰子陝、甘、寧。二十一年,降於元將李思齊。
李善長(1314-1490),明臣。字百室,安徽定遠人。《明史》載其“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元末迎謁朱元璋於安徽滁陽,勸元璋效法漢高祖,知人善任,以建帝業。得留幕府,與參機密,屢獻奇謀。洪武初為左丞相、太師、韓國公。參與裁定明初各種制度。病歸。後以胡惟庸案牽連,舉家被誅七十餘人。曾監修《元史》、《祖訓錄》、《大明集禮》等。
李思齊(1323-1374),元末將領。字世賢。羅山(屬河南)人。1352年,與察罕帖木兒鎮壓紅巾軍,轉戰河南、陝西。1358年,駐兵鳳翔,官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割據一方,與諸將自相攻擊。1369年,窮蹙降明。後奉命至蒙古見擴廓帖木兒,被截斷一臂。南還後即死。
李文忠(1339-1384),明初將領。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今屬江蘇)人。朱元璋姊子,一度姓朱。十九歲為將,驍勇善戰。取嚴、衢等州,授浙東行省左丞,屢破張士誠軍,洪武二年(1369),以偏將軍從常遇春攻克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北的石別蘇木),後又連次出擊,重創元軍。封曹國公,掌大都督府、監領國子監事。後因勸說朱元璋少殺戮,忤旨被責。未幾病死。
李在(?-1431),明畫家。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宣德間與戴進、謝環、石銳、周文靖同以畫待詔仁智殿。擅畫山水,宗郭熙、馬遠、夏圭,格調細潤豪放,兼工人物,能刻劃神情,用筆流動而有氣勢。日本畫僧雪舟曾與他切磋畫藝。有《夏禹開山治水圖》傳世。
李滿住(約1407-1467),明建州女真首領之一。李顯忠之子。宣德元年(1426),襲父職為建州衛都指揮僉事。正統三年(1438)為野人女真忽剌溫部所逼,自遼陽婆豬江(今渾江)流域西遷灶突山(今遼寧新賓西)東渾河上,升都督同知,仍掌建州衛。成化三年(1467),結董山等舉兵叛明,兵敗。在婆豬江畔被朝鮮軍殺死。
李原(?-1471),明荊襄流民起義軍領袖。綽號李鬍子。河南新鄭人。1465年,從劉通起義。次年,劉通死,起義軍失敗。他和王彪、小王洪等脫險後,於成化六年再度起義,活動於南漳、內鄉、渭南等地,稱太平王。次年在竹山(今屬湖北)遭明軍襲擊,被俘殺。
李東陽(1447-1516),明詩人。字賓之,號西涯,茶陵(屬湖南)人。天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入閣參機務。宦官劉瑾專政時,周鏇其間,為氣節之士所不滿,而實潛移默奪,保全善類。《明史》載其“為文典雅流麗,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工篆隸書,碑板篇翰流播四裔。獎成後進,推挽才彥。立朝五十年,清節不渝”。加之地位顯要,故影響頗大,形成以其為首的茶陵詩派。有《懷麓堂集》等。
李夢陽(1473-1529),明文學家。慶陽(今屬甘肅)人,徙居開封。字天賜、獻吉,號空同子。弘治進士,授戶部主事。為人剛毅,不畏權勢,武宗時遭權奸劉瑾陷害下獄。後起為江西提學副使,以挾制上官奪職歸鄉。才思雄鷙,卓然以復古自命,力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與李攀龍、王世貞、何景明為嘉靖文壇四大家。又與徐禎卿、何景明等號稱“前七子”。有《弘德集》、《空同子集》、《李空同詩集》。
李濂(1488-1566),明文學家、學者。字川甫,號嵩渚,祥符(河南開封)人。正德進士。授沔陽知州,累擢山西僉事。嘉靖間免歸。“少負俊才”,“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明史》)。作《理情賦》,得李夢陽讚賞,遂聲馳河洛。歸居四十年,益肆力於學,遂以古文名於時。有《醫史》、《汴京遺蹟志》、《李嵩諸集》等。
李元陽(1497-1580),明思想家、史學家。字仁甫,號中溪,白族,雲南大理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初授翰林遼庶吉士,因議事忤權臣,受排斥,借母喪回大理閒居。1531年,復出任江陰縣令,嚴兵衛,拒“海寇”犯擾,有惠政,離任時民從為立生祠。擢戶部主事,改監察御使,巡按閩中。因極言直諫,外調為荊州知府,政聲顯著。拔張居正於童試800人之冠。居正任宰相後,常與之書信往來。因不願阿事權貴,隱居鄉里,與謫居雲南的概括楊慎相契最深。精研性理之學,著《心性圖說》,與楊士雲同修《大理府志》,晚年又重修該書,並修訂所纂《雲南通志》。文學著作有《艷雪台詩》、《中溪漫稿》,今只有《中溪家傳彙編》十卷。在閩中曾校刻畢《史記題評》、《十三經註疏》、《杜氏通典》等計764卷,對祖國經史典籍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開先(1502-1568),明文學家、戲曲作家。山東章丘人,字伯華,號中麓,嘉靖進士,授戶部主事,調吏部郎中,擢太常寺少御。後上疏抨擊時政,罷官家居。與陳束等號”嘉靖八才子”詩歌豪放,尤工詞曲,擅為新聲小令,改定元人傳奇樂府數卷。與友人合組詞社,研習戲曲。又好藏書,有名於時。作傳奇《寶劍記》、院本《園林午夢》等。另有詞謔《李中麓閒居集》。
李攀龍(1514-1570),明文學家。字於麟,號滄溟。明歷城(今濟南)人。嘉靖進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先與李先芳、謝榛、吳維岳共倡詩社,王世貞等相繼加入。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名噪一時。主張文必西漢,詩必盛唐,以復古為標的。在明代文壇“後七子”中,與王世貞齊名,時有“王李”之稱。並與明代文壇“前七子”中李夢陽、何景明並稱“何李王李”。其詩以聲調勝。著有《古今詩刪》、《滄溟集》等。
李時珍(1518-1593),明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蘄州(湖北蘄春)人。世代為醫。他繼承家學,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長期上山採藥,深人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鈴醫調查研究。同時參考歷代醫藥及有關書籍800餘種,聯繫實際,對藥物進行鑑別考證,糾正了古代本草書籍中藥名、品種、產地等錯誤之處。並收集整理宋元以來民間發現的很多藥物,充實了內容,經27年,著成《本草綱目》。收錄原有諸家《本草》所載藥物共1518種,新增藥物374種。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勞動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還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另有《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命門考》等,已佚。
李成梁(1526-1615),明將領。字汝契。鐵嶺衛(遼寧鐵嶺)人。1570年。以都督僉事為遼東總兵。他大修戰備,屢破韃靼插漢兒部。在鎮二十二年,封寧遠伯。他子弟均為貴官,虛報戰功,以取爵賞。罷職後十年,再起鎮遼,在職八載,加至太傅。子如松、如柏等五人至總兵官,如梓等四人至參將,為遼東將門。
李贄(1527-1602),明思想家、文學家。本姓林,名載贄,後改姓名。號卓吾,又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回族。泉州晉江(屬福建)人。嘉靖進士。先任河南輝縣教諭,後任雲南姚安知府,54歲辭官,晚年著書講學。因對耿定向之偽道學多所揭露,對程朱理學也作了激烈攻擊,觸怒權貴,屢遭迫害,自殺於獄中。在文學方面,反對復古、剽竊、摹擬,主張抒發己見。曾評點《水滸傳》、《西遊記》等。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等書。李戴(1537-1602),字仁夫,號對泉。河南延津人。隆慶戊辰年進士。初授興化知縣,因惠政擢用戶部給事中,後歷任兵部右給事中,刑部左給事中,禮部都給事中陝西按察使四川右布政,山西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左侍郎右副都御史兼戶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遷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卒賜予謚忠肅,追加少保。
李三才(?-1623),明臣。通州(今北京通縣)人,一說陝西臨潼人,字道甫,號道夫。萬曆進士。萬曆二十七年(1593)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諸府,裁抑礦稅使,議罷礦稅。與顧憲成結交,臧否人物,議論時政。以治淮有大略,得民心,屢加至戶部尚書,三十八年,時論欲以外僚直內閣,意在三才,然忌者謗議四起。顧憲成貽書大學士葉向高力為洗雪,言者乘間並攻東林,形成黨爭。次年引退家居,朝廷因遼東經略乏人,欲加薦用,以議論相持未決而罷。天啟三年(1623)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未赴任而死。
李之藻(1565-1630),明科學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振之,又字我存,號淳庵居,亦號存園叟。神宗(朱翊鈞)萬曆間進士,官至大仆寺少卿,與徐光啟從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學習西方天文、曆法、數學等自然科學知識,著有《環容較義》、《新法算書》、《三年蓋通憲圖說》、《天學初函》、《同文算指》(《前編》、《後編》)、《譯名理采》等譯註。
李日華,明戲曲作家。吳縣(今屬江蘇)人。明海鹽人崔時佩把王實甫所作雜劇《西廂記》改編為傳奇,他又據崔本加以更訂,一般稱為《南西廂記》,嘉靖時已行於世。
李日華(1565-1635),明文學家。浙江嘉興人,字君實,號竹徽,又號九疑。萬曆進士。授九江推官,官至太僕寺少卿。以書畫著稱,又善鑑賞,也稱博物君子,名聲僅次於王惟儉、董其昌。著有《官製備考》、《姓氏譜纂》、《嘉興縣誌》、《味水軒日記》等。
李流芳(1575-1629),明文學家、書畫家。字長蘅、茂宰,號香海、慎娛居士等,上海嘉定人。萬曆舉人。工詩善書,其詩信筆寫景抒情,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其作合編為《嘉定四先生集》。另有《檀園集》。
李中梓(1588-1655),明醫學家。字士材,號念莪,江蘇南匯(上海南匯)人。諸生。少擅文喜兵法,有文名。以多病研醫,博閱古醫典,多有所得,臨證奇效,遂以醫名。然“素自矜貴,非常貴家不能延致”。著述甚富,有《內經知要》、《醫宗必讀》、《刪補頤生微論》、《雷公泡製藥性解》等。
李玉(約1591-1671),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字玄玉,號蘇門嘯侶、一笠庵主人,江蘇吳縣人。崇禎末中鄉試副榜。明亡後刻意戲曲研著。與吳偉業交好,又與蘇州諸戲劇作家合著劇作。有傳奇四十餘種,今存《一棒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合稱《一人永占》。另有《清忠譜》、《萬里緣》、《北詞廣正譜》等。
李自成(1606-1645),(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米脂人。崇禎二年(1629)在金縣殺參將王國率眾起義,投闖王高迎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各部贊同,聲望日高。《明史》載其“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次年迎祥戰死,繼稱闖王。提出“均田免賦”口號,贏得民心,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十六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大順政權,稱大順王,年號永昌。三月克京滅明。鏇為明將吳三桂勾結清軍所敗,被迫撤離北京。繼而信謠言,妄殺李岩等,致使人心離散。永昌二年(1645)被害。
李萬慶(?-1642),明農民起義軍叛將。延安人。與張獻忠、羅汝才等同時參加起義軍,號射塌天。崇禎八年(1635),滎陽大會時,為十三家之一,轉戰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崇禎十一年、張獻忠詐降後,其部成為起義軍中較強的一支。次年,在內鄉戰敗,叛變投明。十五年,襄城之戰,以副總兵從汪喬年,與李自成部起義軍作戰,城破被殺。
李岩(?-1644),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本名信,河南杞縣人。崇禎十三年(1640)參加李自成起義軍,改名岩。曾建議均田免賦,作“迎闖王,不納糧”等歌謠,促進了義軍發展,封中營制將軍。入北京後,建議駐軍城外,保持軍紀,招撫吳三桂,均未被採納。退出北京後,向李自成建議移兵河南,為牛金星讒殺。
李成棟(?-1649),明末將領。陝西人,一說遼東人。初為史可法部將,弘光六年(1645),在徐州降清。從清軍攻江南、福建、廣東。順治五年(1648),因清廷僅授以提督,心懷不滿,又見明永曆帝勢力復振,在廣東投明。次年,出兵江西,戰敗溺死。
李錦(1606-1650),明末農民起義將領。又名過、雙喜,號一隻虎,陝西米脂人。起義軍領袖李自成侄。崇禎三年(1630)從自成起義,從驍勇善戰著稱。歷任營制將軍。進京後加都督銜。自成犧牲後,他與高一功等聯明抗清。南明封其為御營前都左軍侯,賜名赤心,所部號“忠貞營”。永曆四年(1650)在廣西慶遠(宣山)病死。
李來亨(?-1664),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陝西米脂人。清兵南下,從養父錦聯明抗清。後推為主帥,繼續征戰。與郝搖旗等結寨,號稱夔東十三家。與諸軍攻重慶,牽制清軍對雲南李定國的進攻。康熙元年(1662)清軍二十萬包圍茅麓山,敗退守九蓮坪,力竭矢盡,全家自焚。
李漁(1610-1680),清戲曲理論家、作家。字笠鴻、謫凡,號覺世稗官,又號笠翁。祖籍浙江蘭溪,生於清江蘇如皋。少時遊歷各省,組織藝人在各地演出。主張劇本情節應合乎社會實際,人物要真實。所作《閒情偶寄》包括戲劇理論、飲食、營造、園藝等方面的內容,在戲劇理論上有所豐富和發展,是其戲劇理論之代表作。劇本今存18種,以《笠翁十種曲》影響較大。另有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無聲戲》和《回文傳》。作品多寫才子佳人,情節離奇,間有庸俗描寫。
李定國(1621-1662),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字寧宇、鴻遠,陝西榆林人。張獻忠義子。從張獻忠征戰,封安西將軍。獻忠死後,與孫可望等率部聯明抗清。永曆六年(1652),連克桂林、永州、衡陽,名聲威震西南地區。十年,迎永曆帝入滇,封晉王。清軍圍剿,孫可望又降清,他兵敗退入緬甸。後永曆帝被清絞殺,他聞後悲憤而死。
李香君,明末歌妓。名香,號香君,金陵(今江蘇南京)教坊女。十三歲從周如松學琵琶。曾在秦淮河與侯方域相識,力勸其勿接近阮大鋮。侯下第離南京時,又置酒送行,暗示其應當愛重名節。後巡撫田仰仗勢送三百兩銀子要她接待,她堅決拒絕。孔尚任之《桃花扇》便是以其事跡為題材而寫成的。
李顒(1627-1705),明清之際思想家。盩厔(今陝西周至)人。字仲孚,號二曲。性至孝,父從明崇禎間討賊死於襄城。顒年十九,隻身訪父骸,顧炎武為作《襄城記異詩》。名乃大著。少受父教,淹貫經史百家之言,常主講關中書院,為關中大儒。康熙朝先後以隱逸真儒薦,稱疾力辭,常拔刀自刺以示決絕,因自號“二曲土室病夫”,學者稱“二曲先生”。著有《四書反身錄》及《二曲集》。
李光地(1642-1718),清學者。字晉卿。安溪(今屬福建)人。康熙九年進士。歷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直隸巡撫兼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三藩之亂”時,正請假在鄉,密上戰守之策;募鄉勇保守安溪。復建議速取台灣,薦施琅為將。頗得康熙帝信任。在直隸規劃諸河水利,治績尤著曾督順天學政。主持會試。校理《御纂朱子全書》、《周易折中》、《性理精義》等書。康熙五十七年卒。諡文貞。
李塨(1659-1733),清思想家。字剛主,號恕谷,河北蠡縣人。康熙舉人,授通州學政,鏇歸。師顏元,時稱顏李學派。顯達多與論學。史學家萬斯大見其著《大學辨業》,謂“聖學真傳”。晚年授學習齋學舍,徒眾。倡“理在事中,離事無理”。學務重實致用,反對宋明理學空談。工文辭,善考據。有《恕谷文集》等。
李紱(1673-1750),清臣。江西臨川人,字巨來,號穆堂。康熙進士。歷任編修、內閣學士等職。雍正初任廣西巡撫,後署直隸總督,以參劾河南巡撫田文鏡得罪,改任工部侍郎。乾隆初授戶部侍郎,後遷內閣學士。治陸王理學,所撰文章中對王安石事跡有所辨正。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多引其說。有《穆堂類稿、續稿、別稿》、《陸子學譜》、《陽明學錄》、《《八旗志書》等。
李衛(1686-1738),清臣。字又玠,江蘇銅山人。康熙末捐資授員外郎,累遷戶部郎中。胤禛(世宗)即位,擢浙江巡撫。後加授總督,兼管江南蘇松七府五州“盜案”。與田文鏡同為雍正帝最信任的封疆大吏。雍正十年(1732)升刑部尚書、直隸總督。
李鱓(1686-1762),清畫家。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以畫供奉內廷,但遭忌離職,後又被選任滕縣知縣。為政清簡,頗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罷官,後居揚州,以畫為生。工詩文書畫。曾隨蔣廷錫、高其佩學畫。後又受石濤影響,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中年始轉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為揚州八怪之一,其作品曾遭到保守者的反對,認為有霸悍之氣。有《土牆花蝶圖》、《城南春色圖》、《蕉竹圖》、《五松圖》等傳世。
李方膺(1695-1754),清畫家。字虬仲,號晴江、秋池,江蘇南通人。以諸生薦官知縣。因反對總督擾民下獄,又因不善迎附奪官。居南京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傲岸不羈,為“揚州八怪”之一。善畫松竹梅蘭。老筆粉披,不拘繩墨,尤長大幅。亦善詩。有《梅花樓詩鈔》。
李海觀(1707-1790),清文學家。河南新安人,徙居寶豐。字孔堂,號綠園。乾隆元年(1736)舉人。後累試不第,晚年任貴州思南府印江知縣。著有長篇小說《歧路燈》。另有《綠園詩鈔》、《綠園文集》、《拾錄》,均佚。今人欒星輯其佚篇為《李綠園詩文輯佚》,收詩文百篇,分為三卷。
李侍堯(?-1788),清臣。字欽齋、昭信,漢軍鑲黃旗人。乾隆初以蔭生授印務章京,見知高宗。歷鎮甘肅蘇四十三起義,台灣林爽文起義等。歷任工部侍郎、漢軍都統、閩浙總督、軍機大臣等。《清史稿》稱其“精敏,過目成誦”,凡案籍經目,終身不忘。屢“以貪縱營私”論斬,帝終憐其才,曲赦之。
李調元(1734-1802),清戲曲理論家、文學家。字羹堂、贊庵、鶴洲,號雨村、別號童山蠢翁。清綿州(今四川德陽)人。乾隆進士。由吏部文選司主事,遷考功司員外郎。後在直隸通永道任上,因彈劾永平知府反遭誣陷,充軍伊犁,後以母老得釋歸。晚年潛心著述。戲曲論著有《雨村曲話》、《雨村劇話》。另著有《童山全集》,輯有《全五代詩》、民歌集《粵風》等。
李長庚(1751-1808),清將領。字超人,號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時期武進士。嘉慶年間,任浙江總兵,後兼署福建水師提督。率水師鎮壓蔡牽、朱濆起義。造大船號稱“霆船”,轉戰浙閩兩省海上。嘉慶十二年十二月(1808),在黑水洋與蔡牽作戰,中炮身死。著有《水戰紀略》。
李文成(?-1813),清河北、河南、山東農民起義領袖。河南滑縣謝家莊人。木工出身,也叫李四木匠。入震卦教,被推為教主,兼領七卦,有教徒幾萬人。原與坎封教主林清約定於嘉慶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同時起義,因機密泄漏,在滑縣被捕,教徒提早於九月初七起義,攻占滑縣,破獄,推他為大明天順李真主。河北長垣、東明和山東金鄉教徒紛起回響,攻克定陶、曹縣。次年初,因滑縣被圍,率四千人到輝縣司寨另謀發展。後司寨被攻破,自焚而死。
李汝珍(約1763-約1830),清小說家、音韻學家。字松石,大興(屬北京)人。諸生。曾任河南縣丞。涉獵經史百家,於雜藝、星卜、書法、奕道,無所不通。精音韻學。晚年窮困潦倒,作小說消遣。生性爽,肝膽照人。著《音鑒》,主實用,重今音,敢於變古,為世所稱。有小說《鏡花緣》。
李鴻賓(1767-1846),清臣。字鹿苹,江西德化(江西九江)人。嘉慶進士。數疏朝政利弊,仁宗嘉之。歷河東河道總督、兩廣總督等。受英領事館賄數萬金,讓洋廝充當商行。道光間官至協辦大學士。鎮壓崖州黎民起義。十二年(1832)因屢敗於連州瑤民起義軍,革職充軍新疆。兩年釋歸,卒家。
李兆洛(1769-1841),清地理學家、文學家。字紳琦,號養一老人,江蘇陽湖(江蘇武進)人。嘉慶進士。曾官安徽風台知縣。遭父喪辭歸,主講江陰書院近二十年。精古文、詩、考證、音韻歷算、地理。並能指導制器繪圖。提倡駢、散合一。有《養一齋文集》、《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歷代地理沿革圖》、《大清一統輿地全圖》等。
李文茂(?-1858),廣東天地會起義軍首領。廣東鶴山(高鶴)人。原系粵劇演員。1854年會同陳開等起義,回響太平天國,率數萬人,稱紅巾軍,圍攻廣州。次年隨陳開進軍廣西,在桂平建立大成國,稱平靖王。1856年占象州、武宣等地。次年克柳州、融縣、馬平等地。1858年攻桂林不克,次年率眾退黔桂邊境病死於懷遠山中。
李善蘭(1811-1882),清數學家。字壬叔,號秋紉,浙江海寧人。少治經學,尤擅數學。後居上海,與英人偉列亞力合譯《幾何原本》後九卷。對尖錐求積術、三角函式與對數的冪級數展開式、高級等差級數求和等,皆有研究,已有初步的積分思想。同治七年(1868)任同文館算學館總教習。有《則古昔齋算學》等。所譯《談天》,介紹了哥白尼的學說。《清史稿》稱其“聰強絕人”。
李續賓(1818-1858),清湘軍將領。字迪庵,湖南湘鄉人。貢生出身。1853年隨曾國藩辦湘勇,並隨湘將羅澤南援助江西,鎮壓郴州人民起義。1854年隨湘軍北上湖北,與太平軍戰於武昌,漢陽和田家鎮。1856年,湘將羅澤南被太平軍擊斃,他代統其軍,攻陷武昌和九江,因功升任布政使。1858年秋,乘太平軍主力會攻浦口,率湘軍精銳六千人連克太湖、潛山、舒城。是冬進襲三河鎮,被李秀成、陳玉成合力圍殲,遭慘敗,自縊死
李鴻藻(1820-1897),清臣。字寄雲,號蘭孫,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鹹豐進士。歷官軍機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鹹豐、同治年間,先後主持山西鄉試,督河南學政,侍同治帝讀書。上疏陳鎮壓捻軍方略,請停修葺圓明園。中俄伊犁交涉,劾罷崇厚。中日甲午戰爭時,主張抗戰,並爭和約。曾督築鄭州黃河決口,署理河道總督。光緒二十三年卒。諡文正。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將領。廣西藤縣人。初任副掌率、後軍主將。鹹豐八年(1858)樅陽會議後,與陳玉成破清軍江北大營,取得三河大捷。次年封忠王。十年再破江南大營,攻占蘇、常等地,並三攻上海。同治三年(1864)指揮天京保衛戰。天京陷落時被俘,寫供狀數萬言,終為曾國藩所殺。
李鴻章(1823-1901),清末淮軍軍閥、洋務派首領。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進士。曾率軍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曾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為洋務派首領。從19世紀60年代始,興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並創建北洋海軍,開辦北洋水師學堂。曾代表清廷簽訂《煙臺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媚外賣國的典型人物。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開芳(約1826-1855),太平天國將領。曾改名李來芳,廣西武緣(廣西武鳴)人。金田起義後,歷任將軍、地官正丞相等職。鹹豐三年(1853)率部最先抵南京。三月與林鳳祥等奉命北伐,占靜海,逼天津。因無援兵,南撤至茬平馮官屯待援。後被俘,遇害。
李文學(1826-1874),清雲南彝族人民起義首領。又各正學,雲南趙州(雲南彌渡)人,僱農出身。鹹豐元年(1856)率彝、漢、哈尼等各族人民起義,被推為彝家兵馬大元帥,提出“驅除滿賊,鏟盡贓官,殺絕莊主”的口號,建立政權,深得各族人民擁戴。同治十一年(1872)北上援助杜文秀回民起義。後被俘犧牲。
李秉衡(1830-1900),清臣。字鑒堂,奉天海城(遼寧海城)人。光緒九年(1883)任廣西按察使。中法戰爭時,主持後方事宜,不分主客軍,公平供給。遷山東巡撫,因巨野教案被革職。義和團運動興起後,先主剿,繼主撫,受命統軍赴楊村阻擊八國聯軍入侵。軍卒不戰而潰,自殺。《清史稿》稱其:“清忠自矢,臨危受命,大節凜然”。
李慈銘(1830-1894),字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室。清浙江紹興人。光緒進士。歷任戶部郎中、山西道監察御史等。遇事敢直言,不避權貴,多次彈劾大臣。學識淵博,於史學用力尤深。以詩文名於時,自成一家。日記30餘年不斷,朝廷政事和讀書心得皆有記錄,後影印為《越縵堂日記》及《補編》。另著有《白華絳跗詩集》、《越縵堂讀書記》、《湖塘林館駢體文鈔》等。
李端棻(1833-1907),清末維新派。貴州貴築(今貴陽)人,字苾園。同治進士。累擢內閣學士,遷刑部侍郎。曾四為鄉試考官,一為會試副總裁,喜獎拔士類,支持變法。光緒二十二年(1896)疏請設立京師大學堂。二十四年密薦康有為、譚嗣同於光緒帝,鏇擢禮部尚書。戊戌政變時被革職,流戍新疆二十七年赦歸,主講貴州經世學堂,以獎勵後進開風氣為己任,並首倡自辦貴州礦產和鐵路。
李世賢(1834-1865),太平天國將領。廣西藤縣人。鹹豐元年(1851)參加太平軍,授侍天福。七年任左軍主將守蕪湖。次年大敗清軍,斬浙江提督鄧紹良。十年與李秀成擊潰江南大營,功封侍王,乘勝克徽州、江寧,直逼湘軍老巢祁門。天京陷落後,轉戰於福建漳州,後被汪海洋刺殺。
李鳳苞(1834-1887),清外交官。字丹厓,江蘇崇明(上海崇明)人。“少聰慧,究心歷算之學,精測繪”(《清史稿》)。曾任江南製造總局、吳淞炮台工程局編譯。光緒間以侯選道員弁赴各國學習文藝兵法,鏇署使德大臣兼駐奧、意、荷三國公使。光緒十年(1884)回國,受命總辦營務處,兼管水師學堂。鏇以在德購買軍艦時受賄,被革職。有《西國政聞彙編》、《文藻齋詩文集》等。
李來中,清末義和團首領之一。陝西人。原為董福祥部武衛後軍(甘軍)軍官。生平事跡,說法不一。1899年到山東發展義和團,因遭袁世凱鎮壓,轉到天津一帶活動。次年6月在駐京甘軍中活動,被指為北京義和團首領。八國聯軍侵占天津,率團眾在北倉抗戰。後下落不明。
李寶嘉(1867-1907),清小說家。字伯元。別署南亭亭長。曾用筆名遊戲主人、謳歌變俗人、二春居士等。江蘇武進(江蘇常州)人。擅詩賦、工篆刻及制藝。後到上海,先後主編《指南報》、《遊戲報》、《世界繁華報》和《繡像小說》,揭露清政府官吏昏庸腐敗,貪污受賄劣跡。有《官場現形記》、《庚子國變彈詞》等。
李桂玉,清末女作家。福建福州人。字姮仙。對詞賦、音律、聲韻均有造詣,尤其擅長彈詞。作品悽怨哀婉,情深意切,曲折生動,多反映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作有長篇彈詞《榴花夢》、《三奇緣》等。《三奇緣》今佚。
李蓮英(1848-1911),清宦官。直隸河間(河北河間)人。綽號皮硝李。鹹豐時以善梳新髻得寵西太后,由梳頭房太監擢總管太監,賜二品頂戴。在宮五十餘年,干預國政,賣官鬻爵,廣植私黨,反對變法,構陷帝黨及維新派。西太后死後出宮,病死於宣統年間。《清史稿》斥其“秉性奸回,肆無忌憚”。
李經方(1855-1934),清臣。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子。早年遊歷歐洲。興緒十六年(1890)任駐日公使。後長期隨父任秘書與翻譯。二十一年隨父赴日議和,鴻章被刺傷,代父為欽差全權大臣與日談判。後任商約大臣、使英大臣等職。
其他李姓名人有西漢將領李敢;東晉文學家李顒;北魏藏書家李順;唐皇帝李治、李顯、李旦、李亨、李豫、李适、李誦、李純、李恆、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曄;五代後唐將領李克恭;北宋大臣李迪;南宋藏書家李衡;元戲曲作家李潛夫;明大臣李綱;清學者李兌順,數學家李銳等。近當代李姓名人有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李漢俊,政治家李先念、李雪峰、李大章、李六如、李任之、李德生、李鵬、李瑞環、李鐵映、李嵐清,革命家李立三、李維漢、李富春、李裕智、李源、李之龍、李子洲、李逾時、李碩勛、李井泉,青運領袖李求實,工運領袖李啟漢,婦運領袖李德全,紅軍將領李天柱、李文林、李樂天、李明瑞,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任,民革主席李濟深,軍事家李達、李濤、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李克農、李天煥、李成芳、李作鵬,解放軍女將領李真,東北抗聯將領李兆麟、李學福,地下工作者李白,愛國民主人士李公僕、李鼎銘、李錫九、李書城、李世璋、李章達,民主革命者李平書、李燮和,北洋直系軍閥李純,國民黨官員李宗仁、李漢魂、李烈鈞、李登輝,國民黨將領李家鈺、李品仙、李彌、李振、李延年,勞動模範李順達,民族資本家李燭塵,香港企業家李嘉誠,地質學家李四光、李學清,地震學家李善邦,冶金學家李熏,化學家李方訓,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華裔化學家李遠哲,橋樑工程專家李國豪,地理學家李旭旦,水利家李儀祉、李賦都,植物學家李繼侗,土壤地理學家李連捷,土壤農業化學家李慶逵,哲學家李石岑、李達,考古學家李濟,醫學史家李濤,法學家李木庵,國際法學家李浩培,社會學家李安宅、李建華、李景漢、李樹青,教育家李登輝、李煜瀛,,語言學家李方桂,歷史學家李平心、李亞農、李建農、李新,數學史家李儼,話劇活動家李叔同,小說家李劼人,作家李健吾、李準、李國文、李喬,散文家李廣田,詩人李金髮、李季、李瑛,畫家李苦禪、李可染,油畫家李鐵夫,版畫家李樺,作曲家李劫夫、李煥之,劇作家李伯釗,指揮家李德倫,歌唱家李谷一,音樂評論家李凌,電影導演李萍倩、李翰祥、李行,影視演員李小龍、李默然、李仁堂、李保田、李連杰,京劇演員李春來、李少春、李多奎,評劇演員李亞雯、李金順,漢劇演員李春森,秦腔演員李正敏,琵琶演奏家李廷松,四川揚琴演員李德才,二人轉演員李青山,足球運動員李惠堂,體操運動員李寧、李月久、李小雙、李小鵬,羽毛球運動員李玲蔚、李永波,射箭運動員李淑蘭,象棋運動員李來群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